高中语文5.22狱中杂记陶庵梦忆序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五单元 第十九课 狱中杂记 陶庵梦忆序 Word版含答案

[新课入门须知][知作者]1.《狱中杂记》方苞(1668-1749),字凤九,号灵皋,晚年又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
桐城(今安徽桐城)人。
桐枞“桂林方氏”(亦称“县里方”或“大方”)十六世祖,与明末大思想家方以智同属“桂林方氏”大家族。
是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创始人,与姚鼐、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
他的散文以所标“义法”及“清真雅正”为宗旨,较有现实意义。
代表作品:《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等。
2.《陶庵梦忆序》张岱(1597-1679),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明末清初文学家、散文家、史学家,其小品文成就尤为突出。
还是一位精于茶艺鉴赏的行家。
他是公认成就最高的明代文学家,其最擅长散文。
他的散文语言清新活泼,形象生动,广览简取。
代表作品:《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
[知背景]1.《狱中杂记》1711年(康熙五十年),方苞因《南山集》案被牵连入狱。
《南山集》为桐城人戴名世所著。
戴名世在《南山集》的《与余生书》一文中提出写历史时应给明末几个皇帝立“本纪”。
此事被御史赵申乔揭发,戴名世全家及其族人牵累定死罪者甚多。
方苞也因《南山集》序文上列有名字,被捕入狱。
开始在江宁县狱,后解至京城,下刑部狱。
在狱中,目睹了监狱的阴森恶劣,百姓的横遭逮捕,冤死狱中,以及狱吏的敲诈勒索,受贿枉法,草菅人命等。
两年后出狱,被编入汉军旗,以奴隶身份入值南书房。
康熙皇帝死后被特赦,解除旗籍。
后累官至礼部侍郎。
这篇文章是方苞出狱后,追述他在刑部狱中所见所闻的记录。
2.《陶庵梦忆序》《陶庵梦忆序》是张岱为其传世之作《陶庵梦忆》所作的序。
张岱是仕宦世家子弟,前半生过着封建士大夫的风流浪漫生活,可惜偏逢末世,随着明清政权的更替,当时的前明官僚钱谦益、吴梅村、龚鼎孳等苟事新朝,而张岱却“披发入山”,隐居不仕,生活窘迫,“常至炊断”,坚决不与满清统治者合作,体现了刚直不阿的气节。
高二语文人教版《古代诗歌散文》课后演练:5.5 狱中杂记 陶庵梦忆序 Word版含解析

狱中杂记陶庵梦忆序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窦.穴(dòu) 遐.迩(xiá)老胥.(xū)罹.此果报(lí)B.户牖.(yǒu)寤.寐(wù)矜.疑(jīn)繁华靡.丽(mí)C.刑械.(jiè) 狱讼.(sòng)大辟.(bì) 偶拈.一则(niān)D.桎梏.(gù) 绞缢.(yì)冥谪.(dí) 不羁晷.刻(ɡuǐ)解析:B项,“靡”应读“mǐ”;C项,“械”应读“xiè”;D项,“谪”应读“zhé”。
答案:A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与饮食之气相薄.薄:迫。
惟大辟无可要.要:要挟。
B.俾.困苦不可忍俾:使,让。
文书下行直省,多潜易.之易:改动,变动。
C.行刑人先俟.于门外俟:等候。
然犹质.其首质:购买。
D.作自挽诗,每欲引决..引决:自裁,自杀。
不次.岁月次:排列。
解析:C项,质:抵押。
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B项,代词,这样。
A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
C项,介词,表原因/连词,表目的。
D项,副词,于是/连词,因为。
答案:B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方夜中,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无可旋避,此所以染者众也。
(2)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语也。
答案:(1)当深更半夜的时候,活人跟死人脚靠脚头靠头地躺着,没有办法避开,这就是传染上的人多的原因。
(2)然而瓮中经常无米,不能生火做饭,这才懂得首阳山的伯夷、叔齐二老是竟自饿死的,说他们不愿吃周粟,还是后人夸张、粉饰的话。
二、阅读鉴赏5.阅读文本,完成第5~8题。
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余在刑部狱,见死而由窦出者,日四三人。
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迩年狱讼……而十四司正副郎好事者及书吏、狱官、禁卒,皆利.系者之多,少有连,必多方钩致。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5.3 狱中杂记 陶庵梦忆序 Word版含解析

推荐作品狱中杂记 陶庵梦忆序一、夯基达标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梏扑(gù) 俊彦(yàn )渲染(xuān )嘉言懿行(yì)B.晷刻(guǐ)萦绕(yíng )酽茶(yàn )怦然心动(pīng )C.黏膜(nián )陶庵(ān )笃信(dǔ)卷帙浩繁(zhì)D.脊梁(jí)甄别(zhēn )布衲(nà)披肝沥胆(lì)项,“渲”应读“xuàn ”;B 项,“怦”应读“pēng ”;D 项,“脊”应读“jǐ”。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与饮食之气相薄 薄:贫瘠。
遥思往事,忆即书之书:写。
B.其轻系及牵连未结正者正:治罪。
不次岁月,异年谱也次:按……顺序排列。
C.惟大辟无可要要:要挟。
经秋审入矜疑矜:夸耀。
D.然犹质其首质:抵押。
不分门类,别志林也别:另外的。
项,“薄”意为“迫”;C 项,“矜”意为“矜悯”;D 项,“别”意为“区别”。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B.{见死而由窦出者贫者席地而卧{何故刑部系囚之多至此与饮食之气相薄C. D.{屋极有窗以达气以杀人系狱{其乡人有杀人者失足破其瓮项,连词,表承接/连词,表修饰。
B 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
,表目的/介词,由于。
D 项,均为代词,他的。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按活用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牖其前以通明 ②不问罪之有无,必械手足 ③贫则面语之 ④仇簪履也 ⑤贫亦罄衣装 ⑥失足破其瓮 ⑦与胥卒表里 ⑧其枉民也亦甚矣哉A.①②④⑦/③/⑤/⑥⑧B.①②/③④⑦/⑤⑥/⑧C.①③④/②⑦/⑤/⑥⑧D.①②④/③⑦/⑤⑥/⑧名词用作动词,③名词作状语,⑤形容词用作动词,⑥⑧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狱中杂记陶庵梦忆序课后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

狱中杂记陶庵梦忆序课后训练一起提高一、基础知识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窦.穴(dòu)遐.迩(xiá)老胥.(xū)罹.此果报(lí)B.户牖.(yǒu)寤.寐(wù)矜.疑(jīn)繁华靡.丽(mí)C.刑械.(jiè)狱讼.(sòng)大辟.(bì)偶拈.一则(niān)D.桎梏.(gù)绞缢.(yì)冥谪.(dí)不羁晷.刻(ɡuǐ)项,“靡”应读“mǐ”。
C项,“械”应读“xiè”。
D项,“谪”应读“zhé”。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饮食之气相薄.薄:迫。
惟大辟无可要.要:要挟。
B.俾.困苦不可忍俾:使,让。
文书下行直省,多潜易.之易:改动,变动。
C.行刑人先俟.于门外俟:等候。
然犹质.其首质:购买。
D.作自挽诗,每欲引决..引决:自裁,自杀。
不次.岁月次:排列。
项,质:抵押。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见死而由窦出者,日四三人旁四室则无之,而系囚常二百余B.{主缚者亦然其上闻及移关诸部,犹未敢然C.{又某氏以不孝讼其子犹思摹榻二王,以流传后世D.{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因想余生平项,代词,这样。
A 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
C 项,介词,表原因/连词,表目的。
D 项,介词,因为/副词,于是。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方夜中,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无可旋避,此所以染者众也。
(2)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语也。
当深更半夜的时候,活人跟死人脚靠脚头靠头地躺着,没有办法避开,这就是传染上(疾病)的人多的原因。
(2)然而瓮中经常无米,不能生火做饭,这才懂得首阳山的伯夷、叔齐二老是竟自饿死的,说他们不愿吃周粟,还是后人夸张、粉饰的话。
【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5单元狱中杂记]
![【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5单元狱中杂记]](https://uimg.taocdn.com/3ab4812ec281e53a5902ff1c.webp)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狱中杂记陶庵梦忆序一、基础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解析:A项,“钥”应读yuèchōugù答案:D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迩.年狱讼迩:近B.术.不可不慎术:职业C.狱具.矣具:已经判定D.经秋审入矜.疑矜:夸耀解析:D项,矜:可怜。
答案:D3.下列句中省略成分补充不当的一项是( )A.鸡鸣(于)枕上B.车旅(于)蚁穴C.异年(之)谱也D.别(于)志林也解析:C项,“年”与“谱”间没有省略。
答案:C4.《陶庵梦忆序》中运用的下列典故,作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黍熟黄粱B.车旅蚁穴C.邯郸梦断D.卢生遗表解析:A、B、C三项是说大梦初醒的人生。
D项是自比,指还想留名后世。
答案:D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5~8题。
凡死刑狱上,行刑者先俟于.门外,使其党入索财物,名曰“斯罗”。
富者就.其戚属,贫则面语之。
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其绞缢,曰:“顺我,始缢即气绝;否则,三缢加别械,然后得死。
”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
用此,富者赂数十百金,贫亦罄.衣装;绝无有者,则治之如所言。
主缚者亦然。
不如所欲,缚时即先折筋骨。
每岁大决,勾者十四三,留者十六七,皆缚至西市待命。
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或竟成痼疾。
余尝就老胥而问焉:“彼于.刑者、缚者,非相仇也,期.有得耳;果无有,终亦稍宽之,非仁术乎?”曰:“是立法以警其余,且惩后也;不如此,则人有幸心。
”主梏扑者亦然。
余同逮以.木讯者三人:一人予三十金,骨微伤,病间月;一人倍之,伤肤,兼旬愈;一人六倍,即夕行步如平常。
或.叩之曰:“罪人有无不均,既各有得,何必更以多寡为差?”曰:“无差,谁为多与者?”孟子曰:“术不可不慎。
”信夫!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富者就.其戚属就:靠近,与……联系B.贫亦罄.衣装罄:尽,卖光C.期.有得耳期:想,希望D.或.叩之曰或:或者解析:D项,或:有人。
(精品人教)2020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十九狱中杂记陶庵梦忆序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课下能力提升(十九) 狱中杂记 陶庵梦忆序(时间:40分钟 分值:47分)一、基础巩固(18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皆利.系者之多 利:获利B .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剂:契券,字据。
这里指作为要挟的根据C .遂缚以出,不羁.晷刻 羁:捆绑D .情.罪重者,反出在外 情:案情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而.系囚常二百余而.轻者、无罪者罹其毒B.⎩⎪⎨⎪⎧主缚者亦然.其上闻及移关诸部,犹未敢然.C.⎩⎪⎨⎪⎧牖其前以.通明又某氏以.不孝讼其子D.⎩⎪⎨⎪⎧余叩所以..无可旋避,此所以..染者众也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一致的一项是() A .尚视息..人世B .不能举火..C .因思昔日生长王谢..D .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予我千金,吾生.若B .凡死刑狱上.C .仇.甘旨也D .沛公军.霸上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
(3分)译文:(2)今当黍熟黄粱,车旅蚁穴,当作如何消受。
(3分)译文:二、阅读鉴赏(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田间先生墓表方苞先生姓钱氏,讳澄之,字饮光,苞大父行[注]也。
苞未冠,先君子携持应试于皖,反,过枞阳,宿家仆草舍中。
晨光始通,先生扶杖叩门而入。
先君子惊。
曰:“闻君二子皆吾辈人,欲一观所祈向,恐交臂而失之耳。
”先君子呼余出拜,先生答拜,先君子跪而相支柱,为不宁者久之。
自是,先生游吴越,必维舟江干,招余兄弟晤语连夕乃去。
先生生明季世。
弱冠时,有御史某,逆阉余党也,巡按至皖,盛威仪,谒孔子庙,观者如堵.。
诸生方出迎,先生忽前,扳车而揽其帷,众莫知所为。
御史大骇,命停车,而溲溺已溅其衣矣。
先生徐正衣冠,植立,昌言以诋之。
驺从百人,皆相视莫敢动。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检测:第五单元+陶庵梦忆序+Word含答案.doc
第五单元 推荐作品 陶庵梦忆序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C )A .陶庵.(ān ) 屡罄.(yīng ) 罹.(lí)此 B .蒉.(kuì) 报纟希·(xī) 苎.(zhù) C .藿.(huò) 粝.(lì) 米长·(zhāng ) D .爽垲.(kǎi ) 梦呓.(yì) 偶拈.(zhān ) 【解析】 A 罄:qìng ,B 纟希:chī,D 拈:niān 。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B )A .⎩⎪⎨⎪⎧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 B .⎩⎪⎨⎪⎧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如见故.人 C .⎩⎪⎨⎪⎧翻用.自喜然皆不足用. D .⎩⎪⎨⎪⎧每欲.引决暴秦之欲.无厌 【解析】 两个“故”字都当“旧”字讲。
3.下列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两项是导学号 65994380( AB )A .秦人不意.赵师至此。
B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C .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
D .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解析】 AB 都当“意料”讲,C 意思,D 心意。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一致的一项是导学号 65994381( D )A .尚视息..人世 B .不能举火..C .因思昔日生长王谢..D .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解析】 D 是比喻,其它是借代。
5.下列文中运用的典故,作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D )A .黍熟黄粱B .车旅蚁穴C.邯郸梦断D.卢生遗表6.下面对文章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65994382(B)A.本文是一篇“自序”,故作者要简括地回顾著述的起缘、宗旨以及全书的内容和特色。
张岱尽管在落墨时情绪跌宕起伏,但对于以上这些要点仍给予了冷静的关照。
B.他以叙事为线索,巧妙地嵌入抒情与议论,这就使全文虚实相依,静深而又灵敏,实用而又好看。
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测试:第五单元+5.5+Word版含答案
介绍作品狱中杂记陶庵梦忆序一、语基落实1 以下加点字的注音完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窦穴(d òu).老胥 (x ū).B.户牖 (y ǒu).矜疑(j īn).C. 刑械 (jiè).大辟 (b ì).D. 桎梏 (g ù).冥谪 (d í).遐迩(xi á).罹此果报 (l í).寤寐(wù).繁荣靡丽(mí).狱讼 (s òng).偶拈一则 (ni ān) .绞缢 (y ì).不羁晷刻 ( ɡuǐ).分析 B 项, “靡”应读“ mǐ”。
C 项, “械”应读“ xi è”。
D 项, “谪”应读“ zhé”。
答案 A2 以下句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与饮食之气相薄.薄:迫。
惟大辟无可要.要:挟制。
B. 俾困苦不行忍俾:使,让。
.文书下行直省, 多潜易之.C.行刑人先俟.于门外然犹质其首质:购置。
.D. 作自挽诗 , 每欲引决..不次光阴次:摆列。
.易:改动, 改动。
俟:等候。
引决:自裁,自杀。
分析 C项, 质: 抵押。
答案 C3 以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 旁四室则无之, 而系囚常二百余.见死而由窦出者 , 日四三人.B.主缚者亦然.其上闻及移关诸部, 犹未敢然.C. 又某氏以不孝讼其子.犹思摹拓二王, 以流传后代.D. 因想余平生.因《石匮书》未成, 尚视息人间.分析 A项,而: 连词, 表转折 , 但是/ 连词, 表顺承 , 就。
B项,然:代词 ,这样。
C项,以: 介词,表原由 ,因/连词,表目的 ,来。
D项,因: 副词, 于是/ 介词, 由于。
答案B4 以下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B. 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C. 吾辈无生理矣..D. 为标准以警其余..; 今义 : 陌生人。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25课狱中杂记陶庵梦忆序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
第25课 狱中杂记/陶庵梦忆序、语言文字运用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与饮食之气相薄 遥思往事,忆即书之B. 其轻系及牵连未结正.者 不次岁月,异年谱也C. 惟大辟无可要.要:要挟。
经秋审入矜疑D. 然犹质其首不分门类,别志林也薄:贫瘠。
书:写。
正:治罪。
次:按……顺序排列。
矜:夸耀。
质:抵押。
别:另外的。
3.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 罄:一种打击乐器B. 术不可不慎术:职业C. 犹思摹拓二王,以.流传后世 以:来D. 狱具矣具:已经判定4.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余叩所以 B . 为野人C •或随有瘳 D5. 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此疫作也 B. 其乡人有杀人者C.还是后人妆点语也D.不次岁月,异年谱也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梏扑(gi )B. 晷刻(g u i )C. 黏膜(ni cn )D. 脊梁(j i)俊彦(y cn ) 萦绕(y in g ) 陶庵(oi ) 甄别(zhai )渲染(XU 31 ) 酽茶(y C ) 笃信(d u )布衲(n C ))嘉言懿行(y 1)怦然心动(p in g )卷帙浩繁(zh 1) 披肝沥胆(I 1).文书下行直省6.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②其伤于缚者②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②又某氏以.不孝讼其子 ②无可旋避,此所以染者众也二、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 7〜10题。
凡死刑狱上,行刑者先俟于.门外,使其党入索财物,名曰“斯罗”。
富者就其戚属,贫则面 语之。
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其绞缢,曰:“顺我,始缢即气绝;否则,三缢加别械,然后得死。
”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
用此,富者赂数十百金,贫亦罄.衣装;绝无有者,则治之如所言。
高中语文课时作业28第28课推荐作品狱中杂记陶庵梦忆序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D以泄横流/其淀之最下者/留以潴水/稍高者/皆如南人筑圩之制/则 水利兴/水患亦除矣/
解析:“今诚于上流疏渠浚沟”中“疏渠浚沟”是同一个意 思,翻译为“疏通渠道和沟壑”,因此中间不应该断开,据此可 以排除答案 C、D 两项;“皆如南人筑圩之制则水利兴”中“之 制”翻译为“的制度”,是一个定中结构,“则”翻译为“那 么”,表示另提一事,因此在中间需要断开,据此可以排除答案 A。
解析:C 项,质:抵押。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A.旁四室则无之,而.系囚常二百余 见死而.由窦出者,日四三人 B.主缚者亦然. 其上闻及移关诸部,犹未敢然. C.又某氏以.不孝讼其子 犹思摹榻二王,以.流传后世 D.吏因.以巧法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解析:B 项,然:代词,这样。A 项,而:连词,表转折, 可是/连词,表顺承,就。C 项,以:介词,表原因,因/连词,表 目的,来。D 项,因:副词,趁机/介词,通过,由。
课时作业28 推荐作品 狱中杂记 陶庵梦忆序
一、基础知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
A.皆利.系者之多 利:获利。 B.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 剂:契券,字据。这里指作为要挟的根据。
C.遂缚以出,不羁.晷刻 羁:捆绑。 D.情.罪重者,反出在外 情:案情。 解析:C 项,“羁”,拖延。
5.下列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D )
A.今天.时.顺正 B.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 C.倘复请之,吾辈无生.理.矣 D.惟极贫无依,则械系不稍宽,为标.准.以警其余
解析:D 项,“标准”,均为衡量事物的准则。A 项,“天 时”,古义:气候/今义:时候,时间。B 项,“生人”,古义: 活人/今义:出生;不认识的人。C 项,“生理”,古义:活的可 能/今义:机体的生命活动和体内各器官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