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可采储量的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经济可采储量的计算及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经济可采储量的计算及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86所谓的经济可采储量,就是在满足一定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支持之下,在净现金流为0的时候,油田所达到的最大累计产油量。

油田在开发的过程中,尤其是开采的中后期,要根据油田开发的综合水平来评估以后的可开采存量。

对油气价值进行评估的主要算法便是油藏经济可采储量计算,通过计算可以得到储量商品化可以获得的预期经济效益有多大的分析,对此,本文将对经济可采量的计算和在油田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可行性分析,这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

一、计算原理计算的基本原则是投入和产出达到互相平衡,根据地质、油气沉积工程和地面技术评价,从而计算出该油气藏的最大净现值可以达到多少,零年份的累计产油量就是该年的净现金流,对于新油田的开发,要充分保证该油藏的可开采储存量;对于已经开发的油田来说,则是已经剩余的开采量,累计产气的年净箱流量是埋藏石油的经济可行储量,石油储量必须按年初生产的油气计算。

二、计算方法可以通过不断减少的方法来计算预测油田未来几年的的产油量,然后根据目前现金流的流动情况,采取最大的一段现金流量从而判断经济可开采储量和开采可能达到的经济储量。

1.递减法所谓递减法,就是根据油田的产油量的当天大小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从而推算出月油田的产量大小,然后根据递减率的变化从而计算处未来产量的递减规律,再根据最大产量的限制推算出乐观的经济可采储量。

在计算经济可开采量的时候,只需要找到某一个油田的的产量开始减产的点就可以了,这个时间就是递减规律的时间起点。

2.运用现金流量法截取最大累计净现金流量时累采油运用现金流量法截取最大累计净现金流量时累采油,采用的就是投入产出比的基本原理,然后可以根据油藏的地质评价和工程评价等提供出来可以参考经济可采储量的计算及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张文奇 胜利油田鲁明油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摘 要】行业人士要想对油田开发管理工作进行准确的评价,那么一方面可以从可储量视角下出发,另一方面可以借助采收率进行分析。

为了能够促使油田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实现提高,那么在进行可采储量计算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就必须紧跟时代发展不断,合理的应用计算机技术,对经济可采储量实施准确的计算。

经济可采储量计算新方法及应用

经济可采储量计算新方法及应用

D e v e l o p m e n t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f o D a q i n g O i l i f e l d C o m p a n y L t d . ,D a q i n g 1 6 3 7 1 2 , C h i n a )
徐衍 彬
1 6 3 7 1 2 )
4 3 0 0 7 4 ; 2 .中 国 石 化石 油 勘 探 开 发研 究 院 ,北 京 1 0 0 0 8 3
3 .大 庆油 田有 限 责 任 公 司 勘探 开 发 研 究 院 , 黑龙江 大庆
摘要 :中国许 多油 田已进入高含水期开发阶段 ,需要适用 于高含水 条件 的经 济可采储量计 算方法 方 法 ,通过油井井底 的平均 含水 饱和度 与含水率
NEW CALCULATI NG M ETH oD oF ECo No M I C RECoVERABLE
RES ERVE AND I TS AP P LI CATI oN
K A N G Z h i j i a n g ,
( 1 . R e s o u r c e s C o l l e g e o f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f o G e o s c i e n c e s , Wu h a n 4 3 0 0 7 4 ,C h i n a ;2 .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f o
2 0 1 3年 6月
大庆石 油地质 与 开发
Pe t r o l e um Ge o l o g y a n d Oi l ie f l d De v e l o p me n t i n Da q i n g

经济可采储量评价方法-发布

经济可采储量评价方法-发布

《石油天然气经济可采储量评价方法》Q/SY 180-2006中国石油控制预测储量分类评价项目组2007年6月目次前言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3)5 现金流法 (4)6 经济极限法 (10)7 类比法 (13)8 敏感性分析 (14)9 储量经济评价附表格式 (14)附录 A(规范性附录)现金流法经济评价附表格式 (15)附录 B(规范性附录)经济极限法经济评价附表格式 (22)附录 C(规范性附录)类比法经济评价附表格式 (24)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是规范性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辽河油田公司、华北油田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建忠、袁自学、王靖云、胡晓春、刘斌、徐青、王玉珍、崔凯。

石油天然气经济可采储量评价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天然气控制、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的评价方法,包括评价方法选择、评价单元划分、确定原则、判别条件、计算方法及参数取值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石油所拥有的油气储量资产的经济可采储量评价、评审和统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492-2004 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DZ/ T 0217-2005 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SY/T 5367-1998 石油可采储量计算方法SY/T 6098-2000 天然气可采储量计算方法SY/T 6193-1996 稠油注蒸汽开发可采储量标定方法Q/SY 34-2002 油气田开发建设项目经济评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可采储量计算解读

可采储量计算解读

1.0 1.0 ---0.4~0.8 0.1~0.4
1.0 0.8~0.9 ---0.5~0.7 0.1~0.4
A B ---C D
2.储量质量 评价:
以影响经济效益的主要自然因素作为 油气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
1). 储量规模类(地质储量,储量丰度) 2).储量分布类(过渡带储量百分比,有 效厚度钻遇率,砂层分布系数,有效砂
3. 采收率Re的预测方法 6).矿场产量递减和水驱规律方法: 7).物质平衡方法:
二、储量评价 1.储量计算可靠性的评价:
风险系 概率 数 建议采用 可信度 符号
储量级别 探明已开发 探明未开发 基本探明 控制储量 预测储量
准确度 1.0 0.8± 0.7 ± 0.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无
1.0 0.75~0.9 ------0.35~0.6 0~0.1
年 度 新 油 藏 增 量
年 度 复 核 增 量
年 度 复 核 减 量
资 料 变 动 增 减 量
7).模糊综合分析法**
8)预测模型法**
(确定 Re 、 NR)
9)物质平衡法**
2. 不同阶段计算Re 、 NR的方法 1. 勘探评价阶段:统计法(相关经验公式
法)、类比法、岩心分析法、岩心模拟 试验法、分流量曲线法 2. 稳产阶段:物质平衡法、水驱特征曲线 法、数值模拟法 3. 递减阶段:水驱特征曲线法、产量递减 法(衰减曲线法)、水淹区内取心方法 (岩心分析)
岩系数,平均单层有效厚度) 3). 产能类或自然开发条件类(地层天然 能量,流度,油气井产能大小,储层埋 藏深度)
评 语流 度 [μm2/(mPa· s)] 高流度>80 中流度30~80 低流度10~30 特低流度<10

储量级别储量分类及计算

储量级别储量分类及计算

储量级别、储量分类及计算一、储量级别1、地质可靠程度地质可靠程度反映了矿产勘查阶段工作成果的不同精度,分为预测的、推断的、控制的和探明的四种。

(1)预测的:是指对具有矿化潜力较大的地区经过预查得出的结果。

在有足够的数据并能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矿床类比时,才能估算出预测的资源量。

(2)推断的:是指对普查区按照普查的精度大致查明矿产的地质特征以及矿体(矿点)的展布特征、品位、质量,也包括那些地质可靠程度较高的基础储量或资源量外推的部分。

由于信息有限,不确定因素多,矿体(点)的连续性是推断的,矿产资源数量的估算所依据的数据有限,可信程度较低。

(3)控制的:是指对矿区的一定范围依照详查的精度基本查明了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的连续性基本确定,矿产资源数量估算所依据的数据较多,可信度较高。

(4)探明的:是指在矿区的勘探范围依照勘探的精度详细查明了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的连续性已经确定,矿产资源数量估算所依据的数据详尽,可信度高。

2、可行性评价阶段可行性评价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

(1)概略研究:是指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概略评价。

所采用的矿石品位、矿体厚度、埋藏深度等指标通常是我国矿山几十年来的经验数据,采矿成本是根据同类矿山生产估计的。

其目的是为了由此确定投资机会。

由于概略研究一般缺乏准确参数和评价所必需的详细资料,所估算的资源量只具内蕴经济意义。

(2)预可行性研究:是指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初步评价。

其结果可以为该矿床是否进行勘探或为可行性研究提供决策依据。

进行着类研究,通常应有详查或勘探后采用参考工业指标求得的矿产资源/储量数,实验室规模的加工选冶试验资料,以及通过价目表或类似矿山开采对比所获数据估算的成本。

预可行性研究内容与可行性研究相同,但详细程度次之。

当投资者为选择拟建项目而进行预可行性研究时,应选择适合当时市场价格的指标及个项参数,且论证项目尽可能齐全。

经济可采储量的计算方法

经济可采储量的计算方法

经济可采储量的计算方法
经济可采储量是指能够以现有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开发和生产的油气储量。

计算经济可采储量的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资源类型和地质特征略有不同,但一般可采用以下步骤:
1. 资源评价:通过地质勘探和勘查工作,获取关于储层性质、含油气面积、厚度、比例、渗透率等地质参数的数据。

2. 资源分类:根据资源评价结果,将储层按照可采储量的不同程度进行分类,如已探明储量、潜在储量、推测储量等。

3. 采用评价方法:根据不同储层类型和资源特点,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如物理模拟、数学模型、经验公式等。

4. 储量计算:根据选定的评价方法和储层分类结果,计算不同类型储层的经济可采储量。

常用的方法包括油气水三相驱动模拟、生产历史曲线、开发基础工程指标等。

5. 成本估算:结合开发方案和经济因素,计算开发和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包括勘探开发成本、生产运营成本等。

6. 综合评估:综合考虑储层类型、地质特征和成本情况,对经济可采储量进行评估和分析,制定相应的开发和生产策略。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和标准,同时,由于油气资源的复杂性和可变性,计算结果可能存在一
定的不确定性。

因此,在进行经济可采储量计算时,应综合考虑多个因素,进行合理的预测和评估。

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公式(4)、(5)应用的参数变化范围见下表
………(5)
开发前阶段可采储量计算
技 术 可 采 储 量 计 算
式(4)、(5)中应用的参数变化范围
地层 原油 粘度 原始 原层 压力 有效渗 透率 井网 密度 油层连 通率 渗透率 变异系 数 注采 井数 比 过渡带 地质储 量/地质 储量
0~0.408
表格计算法
技 术 可 采 储 量 计 算
2、溶解气驱油田采收率估算范围
参 数 溶解气 原油密 油比 度 (m3/m3) (g/cm3) 0.9659 10.69 0.8762 0.7796 0.9659 35.62 0.8762 0.7796 0.9659 106.86 0.8762 0.7796 0.9659 178.1 0.8762 0.7796 0.9659 365.2 0.8762 0.7796 砂岩 平均 0.086 0.152 0.248 0.088 0.152 0.264 0.113 0.151 0.230 0.212 0.202 采收率(f) 石灰岩、白云岩或燧石 最小 最大 平均 最小 0.026 0.280 0.040 0.026 0.087 0.328 0.099 0.029 0.169 0.390 0.186 0.080 0.033 0.275 0.045 0.009 0.084 0.323 0.098 0.026 0.176 0.398 0.193 0.074 0.060 0.266 0.069 0.019 0.084 0.300 0.096 0.025 0.138 0.361 0.151 0.043 0.126 0.116 0.326 0.318 0.132 0.120 0.040 0.031
1 Swi Bob
0.1611

可采储量计算方法及采收率的选取原则(王靖云)

可采储量计算方法及采收率的选取原则(王靖云)

王靖云
储量管理处
41
2. 计算方法
1)现金流量法
递减类型的确定
王靖云
储量管理处
42
2. 计算方法
1)现金流量法
• 在开发初期以及未开发油藏中,开发方 案或开发概念设计中,油藏工程师应该
对上述指标有所论证。因此,可依据开
发方案中确定的各项指标。
王靖云
储量管理处
43
经济可采储量
2. 计算方法
2)经济极限法
油气储量套改培训
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及套改中采收率的 选取原则
2005.04.10
王靖云 储量管理处 1
前 言
• 新规范可采储量序列:技术可采储量、经济可采
储量、次经济可采储量。
• 研究对象:探明储量的各种可采储量计算方法以
及套改办法。
• 为满足新规范的要求,需要将原可采储量标定结
果、经济可采储量以及次经济可采储量的计算结
王靖云 储量管理处 10
现金流量法预测经济可采储量
王靖云
储量管理处
11
技术极限
98%
94% 经济极限
王靖云
储量管理处
12
137t/月 11002t
0
11226t
13
王靖云
储量管理处
基本概念
4. 可采储量的可信度
• 在一个油藏的整个开发过程中,随着开发工作的不断进行, 井数不断增加、油藏认识手段的不断提高,对油藏的认识程 度是由浅入深,逐步深化的。因此,对一个油藏可采储量的 计算也会越来越清楚、越来越准确。在开发前期和开发初期
递减指数越大, 曲线变化越缓,
— n=0 — n=0.5 — n=1
估算的储量值越 大,选取n>0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可采储量的计算是把储量资本化、按财务准则进行财务评估的一种方法,分为动态的现金流量法和经济极限法。

现金流量法当合同区或油气田已具有初始开发方案或重大调整方案时,评价经济可采储量采用现金流量法。

该方法是以一个独立开发工程项目所属的技术可采储量来整体计算。

首先根据技术可采储量减去已采出油(气)量,测算出剩余的技术可采储量;然后,根据开发方案或调整方案的逐年工作量、投产井数,预测出各年度的平均产油量(或产气量),再根据经济评价的基准参数,如采用的油气价、基准收益率,测算出项目在评价期内逐年销售收入,建立项目现金流入剖面。

根据项目逐年的勘探、开发投资和经营操作费用、应交纳的税金等全部的投入资金,建立项目现金流出剖面。

项目现金流量=项目现金流入-项目现金流出
按照上述方法将全部产出资金、投入资金逐年折成现值,分别计算评价期内项目净现金流,并计算各方案的净现值及内部收益率,在评价期内历年的净收入变化到零时所对应的评价期内累积油气产量即是该项目的经济可采储量。

如果我们设计了多个可能的开发方案或者调整方案,对每个方案的经济可采储量都进行了经济评价,那么,根据计算结果就可以对各个方案进行优选,在这种方法中,经济综合评价往往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经济极限法未具有开发方案新增的技术可采储量或某一个独立的油(气)藏或开发层系为基本单元进行经济评估时,采用经济极限计算(现金流入=现金流出)。

计算步骤:
第一步根据试采油(气)资料确定单井可能最大的稳定产量,参照已开发区同类储层井网密度,可能达到的产量高峰期、递减率,规划出各年度产油量(或产气量)。

计算期以采出技术可采储量95%为界限,从而确定计算期采出的技术可采储量。

第二步利用地区相类似油田资料确定油气生产经营成本;油气勘探开发投资亦可利用地区相类似油田资料按油藏钻井投资比例估算。

确定出油(气)藏剩余的经济极限产量。

现金流入=油(气)藏剩余经济极限产量×油气商品率×油气销售价格;
现金流出=油(气)藏剩余经济极限产量×[油气生产经营成本+税金]+油气勘探开发投资月平均费用。

根据“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的基本定义:
油(气)藏剩余经济极限产量=油气勘探开发投资月平均费用/(油气商品率×油气销售价格-(油气生产经营成本+税金))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给出一个简单经济极限计算的例子,考虑到油价是以美元/桶为单位,所以,下面例子统一用英制来表示。

这样,逐年测算的技术可采储量月平均产量如果高于计算的经济极限产量,对应于这些技术可采储量都是油(气)藏的经济的可采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