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论文

集体备课论文
集体备课论文

浅谈如何提高集体备课的效率摘要备课是教师的一项基本的而又至关重要的工作,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集体备课是教师之间的一种教学合作,是一种很好的集思广益的备课方法,“集备”是在“个备”基础上进行的,而“个备”又是在“集备”基础上进行改进和提高的,只有抓好集体备课才能实现师师、师生之间的双赢。并全力以赴地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开展以“提高集体备课实效性、探索新教学模式”为课题的教学研究。

关键词备课流程方法效率

在学期开始就在组内商定备课活动、内容的安排,主要包括每个成员的主备课范围、辅备人、集体备课主讲人等,首先由备课教师熟悉教材,自我初备。每周二下午2:00到4:00进行集体交流,当天下午形成集体备课教案,其余时间用来个性设计与反思即二次备课的时间。概括说来,我校集体备课流程共分四步。

初备。每次集体备课的内容就是下周的教学内容,根据一周五个课时教学内容的基本情况,先将新课程教学教案落实给不同的主备课人进行初次备课。之后,主备课人需以思考提纲为中心深入吃透教学内容,并总结和整理出其中的知识点和教学难点、重点,确定出教学目标。再就如何实现教学目标和如何突破重难点教学内容做深入思考和设计,最后达成交流意见。

集体备课。主备人针对讨论提纲提出自己的思考观点、理解、设计以及相关依据,其他教师负责补充、完善;由主持人针对这次备课中的问题或上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组织讨论。集体备课的最大的益处在于,促进有价值信息的沟通交流,实现最优化教学资源的共享,推动教师间的共同进步。另外,为了创设融洽良好的交流环境,各人记自己认为值得记的东西,可以是别人的观点和方法,可以是听了别人发言触发的瞬间的思考。发言时不分主次,某一方面能力强的、掌握信息多的可以多说几句,才入门的、经验欠缺的可以多听听,学学别人的方法。

形成教案。集体交流两小时之后,由主备人综合集体的意见和智慧,在个人初备的基础上形成教案。

个性设计与反思。一个好的个性设计或深入的反思比单独备一课的教案更能提高人的业务能力。

加强集体备课管理。在管理方面我们做到“四定”“两结合”。“四定”,一是确定了集体备课的周期;二是确定了集体备课流程;三是确定了主备、辅备人的职责;四是确定了集体备课的考核评价制度。“两结合”一是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相结合。本备课组在完成备课任务的同时,探索着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相结合,并逐步由刚性的制度管理,弹性的人本管理转变的管理方式。我们集体备课的目的首要的是形成一份高质量的教案,其次是摒弃教师笔头抄教案的负担。二是备课和培训相结合。集体备课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吸取的过程,这本身也是一种师培的过程。

集体备课前离不开自备。要发挥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备课组成员必须人尽其能。备好教师上课用的教案,更有必要备好学生课前预习的学案。在集体备课中精编练习题,抓好教学反馈环节,是提高集体备课实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头脑风暴应该放在上课之前,教学反思放在课堂之后。在集体备课后的实践中我们发现:我们的课堂反馈手段多数是完成课本的习题,但很多学生采取抄袭手段应付教师的检查,使得反馈缺乏真实性。后来我们精编一些配合教学使用的同步练习题,以便更真实地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程度,更好地调整教学进度。如何才能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比较适合一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我们没有固定的标准,就现阶段而言,我们还处于积极的探索和交流中,并且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学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