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开启北斗规模化应用
加速北斗应用推广实施方案

加速北斗应用推广实施方案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覆盖各个领域和行业,包括通信、能源、交通、金融、医疗、教育等。
它需要满足各个行业的不同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以实现全面的数字化转型。
数字基础设施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具有全面性、可靠性、高速性、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等特征。
它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突破,数字基础设施将进一步提升其功能和性能,为数字经济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政府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政策的制定和推动将直接影响数字基础设施的发展。
加大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规范,鼓励投资和创新,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于公开渠道,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一、数字基础设施影响因素数字基础设施是指支持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包括网络基础设施、数据中心、云计算等。
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影响数字基础设施的因素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技术、政策、经济、社会和环境等。
以下将详细论述数字基础设施的影响因素。
(一)技术因素1、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数字基础设施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新一代的通信技术、云计算、大数据处理技术等的不断创新推动了数字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和提升,进而影响着数字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安全性与可靠性数字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影响因素之一。
网络安全、数据隐私保护、系统稳定性等技术因素直接关系到数字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和可信赖性,对数字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资源利用效率数字基础设施的资源利用效率是影响因素之一。
通过技术手段提高数据中心能效、减少能源消耗、优化网络传输效率等,可以降低数字基础设施的运营成本,促进可持续发展。
GNSS原理与应用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摘要:文章基于国际上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的现状,重点闸述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历程,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构成、功能等关键技术,闸述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智慧城市、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应用现状,最后分析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发展前景1.引言随着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壮大,卫星导航系统进入了与定位、导航、授时、移动通信和因特网等多源信息载体融合的新时期,卫星导航系统成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一直以来,我国探索和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系统,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成功建设,使我国成为了拥有自主建设、独立运行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填补了我国卫星导航领域的空白。
该系统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能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是我国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
为此,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历程及构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1]。
2.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历程1985年至1994年,我国进入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演示论证期。
1994年至2002年,进入北斗卫星导航实验系统研制的建设期。
1994年,启动北斗一号系统工程建设,北斗一号的服务区域在东经70-140度之间、北纬5-55度之间,定位精度优于20米。
北斗一号的建成解决了当时的国家对PNT服务的急需,它不仅可以定位授时,还可以进行短报文通信,为发展后续的北斗二号、北斗三号全球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2年年底,北斗二号系统(16颗卫星),建设完成,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
该系统保留了北斗一号系统的双向位置报告等功能,与GPS系统在很多方面都有着相似之处,且增加了无源定位体系。
加快湖北建设北斗农业领域大规模集成应用先行区的思考

决策咨询党政干部论坛30加快湖北建设北斗农业领域 大规模集成应用先行区的思考课题组湖北省是国家北斗应用示范省,北斗产业是湖北独具优势、极富潜力的重要引领性产业。
推动北斗农业领域大规模集成应用,既是突破性发展北斗优势产业的行业应用硬任务,也是建设全国现代农业基地的必然要求。
湖北建设北斗农业领域大规模集成应用先行区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并可行。
一、湖北农业领域北斗应用的现状湖北省实施北斗高精度定位导航行业应用示范项目以来,农业领域北斗应用取得了明显成效,北斗农用由项目示范应用阶段进入技术大规模集成推广应用新阶段,推动了湖北农机智能化、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通过数字赋能农业,为湖北北斗产业发展打开了行业应用宽广场景,培育了北斗农用市场,发展了农业数字经济。
(一) 北斗在农机智能化上不断迭代湖北省通过北斗应用示范项目,跨界牵手北斗企业和农机头部企业进行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先后解决了农机作业厘米高精度、自主转弯、自动避障和定位信号稳定等技术难题,产品性价比已全面超越美国 GPS产品。
同时,率先实现了北斗农机智能终端只能后装到前装标配的技术升级。
第一个突破了粮食烘干机和农产品冷链物流室内静态北斗定位监测难题,实现了在线工况监测、应急抗灾保粮、闭环保供保安提供精准计量功能支持;率先开发应用了北斗春耕、夏收和秋收数字动态图,实现了全省春耕、夏收、秋收数字化演示趋势即时调度;拓展农业无人机应用,从只能打药到施肥、飞播和遥感测地等多功能应用,实现了一机多用,农药用量降低10%~20%,用水量降低 90%,减少了重播和漏播,播撒更均匀。
在产品系列上,由只能用于大型拖拉机到目前拖拉机、收获机、插秧机、喷杆喷雾机、农用无人机、粮食烘干机、农产品冷链车和冷库机组等使用广泛、作业量大的主要机型全覆盖,北斗装机类型全国最多。
(二) 北斗在农业数字化上不断发展北斗农用逐步实现了农机作业从收集数据到使用数据的功能升级,解决了长期以来农业生产性大数据来源和精准性的难题。
《北京市关于促进北斗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2020年-2022年)》政策解读

《北京市关于促进北斗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2020年-2022年)》政策解读答:2019年,我市推动北斗产业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果。
5月份,我市举办了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实现了学术引领、服务产业的总目标,营造了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10月,由国家北斗办支持我市实施的北京市北斗卫星导航应用示范项目,成为全国第一个同时完成任务验收和财务验收的区域示范项目,取得了较好的应用示范效果和经济社会效益。
在产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北斗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产业规模和应用范围逐步扩大,产业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全市重点支持发展的高精尖产业。
为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促进我市北斗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进一步推动我市北斗产业发展,我局组织编制了《北京市关于促进北斗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2020年-2022年)》,成稿后面向社会公众以及相关区政府和委办局等征求意见,经报市政府批准,形成文件印发。
问:该实施方案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答: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通过推动关键技术攻关、引导资源集聚、培育优势企业、搭建应用场景、建设基础设施等,构建良好的北斗产业发展生态,为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提供有力支撑。
问:该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实施方案文件分为三个部分,提出实现六个目标,完成四项重点任务,保障五个方面,构建具有北京特色、服务首都核心功能的“645”北斗产业发展促进体系。
问:该实施方案的发展目标是什么答:到2022年,我市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超过1000亿元,建设1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北斗产业创新中心,形成1套北斗产业融合应用的标准体系,建成时空信息服务覆盖超亿级的城市应用节点,实施100个左右精品应用解决方案和具有国际显示度及影响力的北斗应用服务样板,打造1个国际领先的新一代时空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区,实现北斗系统在关系国家安全与国计民生的关键行业领域全面应用。
北京市 北斗 发展目标

北京市北斗发展目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北京市北斗导航产业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北京市的产业应用与发展。
北京市北斗导航产业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成为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建设、社会管理和人民生活提供了便利和帮助。
北京市北斗导航产业的发展目标是以提升北斗导航技术水平、拓展北斗导航应用领域、推动北斗导航产业升级为主要内容,全面推进北斗导航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
北京市北斗导航产业的发展战略是构建以应用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产业升级为目标的北斗导航创新体系,实现北斗导航产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北京市北斗导航产业的发展目标包括:一、推动北斗导航技术创新,提升系统性能。
北京市北斗导航产业要加强自主研发,不断优化北斗导航系统的性能,提高导航精度和可靠性,实现导航定位、信息传输、精准定位等多功能的综合应用。
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北京市北斗导航产业的发展,助力北京市成为北斗导航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
二、拓展北斗导航应用领域,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北京市北斗导航产业要积极探索多领域、多行业的应用场景,拓展北斗导航产业的应用范围,推动北斗导航技术与现代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培育北斗导航产业生态圈,促进企业合作共赢。
北京市北斗导航产业要建立健全产业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企业间的技术合作、产品协同、市场合作,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构建开放、共享、互利的北斗导航产业生态圈,实现企业共赢、产业联动。
四、加强北斗导航人才培养,推动产业发展。
北京市北斗导航产业要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和梯队建设,构建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培养高层次、专业化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推动北斗导航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相互促进。
五、构建政策体系支持,促进北斗导航产业发展。
北京市北斗导航产业要建立健全政策体系,明确支持北斗导航产业的发展方向、政策措施和扶持政策,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促进北斗导航产业的发展氛围和环境。
北斗导航的作用及应用场景

北斗导航的作用及应用场景
北斗导航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广泛的作用和应用场景。
以下是北斗导航的主要作用和应用场景:
定位导航:北斗导航系统可以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和导航服务,帮助人们准确确定自身位置和航向。
这在航海、航空、交通运输、军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时间同步:北斗导航系统可以提供高精度的时间同步服务,确保各个系统和设备的时间一致性。
这对于金融交易、电力系统、通信网络等需要精确时间的领域非常重要。
灾害监测和预警:北斗导航系统可以用于监测和预警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
通过实时获取地理信息和监测数据,可以提前预警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农业和渔业应用:北斗导航系统可以用于农业和渔业领域,提供精准的农田管理、渔船定位和渔业资源监测等服务。
这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物流和运输管理:北斗导航系统可以用于物流和运输管理,提供实时的车辆定位、路径规划和交通状况监测等服务。
这有助于提高物流运输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优化路线选择。
公共安全和紧急救援:北斗导航系统可以用于公共安全和紧急救援,提供紧急呼叫、定位和导航等功能。
这对于应对突发事件、救援被困人员和提供紧急医疗救援非常重要。
总之,北斗导航系统的作用和应用场景非常广泛,涵盖了交通、农业、渔业、公共安全等多个领域,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和安全保障。
为什么要用北斗,使用北斗的意义

为什么要用北斗?北斗卫星的服务涵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仅受人类想象力的制约”,一位科学家曾这样说。
卫星导航系统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试想,如果失去了卫星导航,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虽然卫星远在太空,却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上至航空航天,下至工业、渔业、农业和日常生活,卫星一方面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一方面为提高百姓生活质量服务,而手机、互联网、取款机、股票市场、国家电网等也都依赖于卫星。
可以说,一旦失去卫星导航,结果将是灾难性的。
建设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对于提高我国国际地位、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保障经济社会安全、维护国防安全等,具有十分特殊的战略意义。
3月30日21时52分,我国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在长征三号丙火箭的托举下呼啸升空,随着它在太空棋盘上落定,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
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由30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广袤太空中,中国人的视野越来越开阔。
我国《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指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它为北斗导航系统的全面应用落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北斗全球组网的铺开,北斗应用也备受期待。
北斗因何而生?个人、国家都需要卫星导航,卫星导航走进人们生活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青海湖地区,“智能放牧”系统正在改变当地传统放牧习惯,引导牧民轮换放牧、合理放牧。
受惠于牧区放牧信息化指导系统,牧民唯一要做的就是,学会更熟练地把北斗导航终端机天线对准卫星。
负责项目实施的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所长裴青生说:“放牧信息化指导系统由北斗卫星信息平台、牧场数据采集自动站、牧民手持智能终端三部分构成,通过数据分析和地面实测,制定区域轮牧的方案,再发送到牧民的终端上,实现科学放牧指导。
”这得益于北斗系统具备导航和通信相结合的“双向”服务特性。
在卫星监测下,信息的传递不再受制于地理环境和自然灾害的影响。
2023年我国及部分省市北斗产业相关政策 构建北斗应用服务基础设施报告模板

1.北斗产业政策:中国自主研发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2. 国家层面政策:
3. 地方层面政策:
1
2
北斗产业政策
北斗产业投资机会
1.北斗产业扶持政策催生投资机会
2. 《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该政策强调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包括北斗定位导航技术。
4.北斗产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推动信息产业升级
04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Beidou Industry
北斗产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及部分省市北斗产业相关政策]
1.北斗产业政策推动
2. 资金支持: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为北斗产业提供资金支持。例如,2021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观测与可持续发展”重点专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与服务资源库建设”项目就致力于推进北斗系统的全球应用和服务。
1.北斗产业发展现状
2.北斗产业发展趋势
1.北斗产业政策背景
2.北斗产业快速发展政策保障
3.北斗产业在部分省市快速发展,地方政策提供重要支持
[北斗产业政策背景]
[北斗产业发展趋势]
"北斗产业的发展趋势正在向高精度、高可靠、高安全方向迈进。"
产业
北斗系统
发展
政策
物联网
人工智能
03
Analysis of Beidou Industrial Policy
3. 产业布局:国家积极推进北斗产业基地建设,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斗产业研发基地,以上海为中心的北斗产业应用示范基地,以成都为中心的北斗产业制造基地,以武汉为中心的北斗产业运营服务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