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橡胶的研究进展_王香爱

合集下载

耐高温硫化硅橡胶的研究进展

耐高温硫化硅橡胶的研究进展

硅橡胶 比普通橡胶具有好得多的耐热性,一 种表现硅橡胶的耐热性的描述方法是: 硅橡胶可在
10 下几 乎 永 远使 用而无 性 能变化 ;可在 2 0 5度 0 度 下 连续 使 用 1 .0 小 时 ;在 30 000 5 度下 亦可 使 用一
具有耐高温性的硅橡胶在烫会 印刷业 、 电子、
维普资讯
( 东橡胶 2 0 年 第 1 期 ( 广 07 2
・1 1・
耐 高温 硫 化 硅 橡胶 的 研 究进 展
(h i p o e e t f h e t e i t n e o T e m r v m n o t e h a r s a c f s
T e n lu nc s h i f e e of t uct re nd o os ti n f il c ne r b r, s c as s r u a c mp i o o s i o u be u h th e b kb ne, s de ac o i gr u o p, e g nd rou p, di iv ad t es, d he n i o en al on i on, an t e v r nm t c d ti s h uc as at w er,ac d, bas i e,ox e yg n,oz ne o on h h at es s an e t e e r i t c of i c e s li on r b er we a al e u b re n yz d. I w po nt o t h t h g n t e t c u e t as i ed u t a c an i g h s ru t r of ac b k
的功 能于 一身 。

硅 橡胶耐热性描述 ;

国内氟硅橡胶的研究进展

国内氟硅橡胶的研究进展

国内氟硅橡胶的研究进展氟硅橡胶是一种优良的高温密封材料,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油性能以及优异的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化工等领域。

近年来,国内对氟硅橡胶的研究逐渐深入,主要包括合成方法的改进、材料性能的提升以及应用领域的拓展等方面。

首先,国内学者在氟硅橡胶的合成方法上做出了一系列的改进。

传统的氟硅橡胶合成方法中,常采用溶液共聚法,但这种方法合成的产物晶化度较高,导致材料的热稳定性较差。

为此,国内研究者开始尝试采用乳液聚合法、乳液凝胶法、胶体共混法等新的合成方法。

这些新方法能够制备出晶化度较低、热稳定性较好的氟硅橡胶,提高了材料的性能。

其次,国内研究者在氟硅橡胶的材料性能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他们发现,通过改变氟硅橡胶的配方以及添加特定的填料、增塑剂等,可以显著改善其力学性能、耐热性能、耐油性能等。

例如,研究者通过添加硅橡胶等填料,可以提高氟硅橡胶的耐磨损性能;通过添加碳纳米管等纳米填料,可以提高氟硅橡胶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

此外,研究者还通过改变交联结构,增强了氟硅橡胶的耐热性能和耐候性能。

这些改进使得国内氟硅橡胶的性能逐渐接近国外先进水平。

最后,氟硅橡胶在国内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

除了传统的汽车、航空航天、化工等领域,国内研究者还将氟硅橡胶应用于光伏电池、氢燃料电池、纳米材料合成等新兴领域。

他们发现,氟硅橡胶作为光伏电池封装材料能够提高光电转化效率;作为氢燃料电池密封材料能够提高氢气的密封性能;作为纳米材料合成模板能够制备出高质量的纳米材料。

这些应用的开发不仅丰富了氟硅橡胶的应用领域,也为其产业化提供了新的机遇。

综上所述,国内对氟硅橡胶的研究进展包括合成方法的改进、材料性能的提升以及应用领域的拓展等方面。

在未来,国内研究者还应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不断提高氟硅橡胶的性能,并积极寻求更多的应用领域,促进氟硅橡胶产业的发展。

硅橡胶性能及其研究进展

硅橡胶性能及其研究进展

硅橡胶性能及其研究进展【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工业水平不断提高。

硅橡胶在工业生产中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材料,对它的性能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促进材料的利用和工业的发展有一定作用。

笔者在本文中针对110和107两种硅橡胶的性能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字】硅橡胶、性能研究、研究进展一、前言硅橡胶的分子主链是通过重复转换硅原子和氧原子的排列而成链的,对它性能的研究有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找准应用领域,为相应的医疗领域、军事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硅橡胶基本情况1、基本结构像丁腈橡胶(NBR)、丁苯橡胶(SBR)、异戊二烯橡胶(IR)和天然橡胶(NR)等碳-碳键的聚合物,其分子链上存在不饱和键,但硅橡胶是通过重复转换硅原子和氧原子的排列而成链的,在其主链上没有不饱和键。

对有机聚合物来讲,不饱和键是其硫化的化学活性区域,并且该区域会由于紫外线、臭氧、光照和热量的作用而降解。

硅-氧键的高键能,完全饱和的基本结构以及过氧化物硫化是保持硅橡胶良好耐热和耐天候性能的关键所在。

除了更高的键能,对于碳原子而言,更大的硅原子也提供了更大的自由空间,使硅橡胶玻璃化温度低,透气性能更好。

由于应用上的不同,透气性能可能是优点亦有可能是缺点。

2、硅橡胶的合成硅橡胶合成的简要过程是:砂石或二氧化硅还原为单体硅→于300℃左右温度下,以铜作催化剂,硅与甲基氯化物相互作用→形成甲基氯化硅的混合物(一元、二元或三元)→通过蒸馏分离出二甲基氯化硅→二甲基氯化硅水解成硅烷又迅速合成为线型或环型硅氧烷→线型硅氧烷在氢氧化钾(KOH)的帮助下,形成四元双甲基环状体(D4)→在KOH存在下,D4聚合,链终止导致过程的完成。

3、硅氧烷的硫化硅氧烷一般使用过氧化物硫化,以优化其耐高温能力。

硅氧烷中含的乙烯基可被硫黄硫化,但硫键的低热敏性导致硅橡胶的热稳定性能容易受到破坏。

铂硫化体系也是硅橡胶硫化常用的,带来的性能包括:低挥发性、紧密的表面硫化、在任何介质中的超快硫化,铂硫化体系具有比传统过氧化硫化对应物略低的热稳定性能。

硅橡胶可行性研究报告

硅橡胶可行性研究报告

硅橡胶可行性研究报告硅橡胶是一种具有良好耐热、耐寒、耐腐蚀性能的高分子材料。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硅橡胶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航空、航天和核工业等高科技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主要就硅橡胶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硅橡胶的制备工艺硅橡胶的制备是通过将硅烷与氧气、水蒸气反应而得到的。

硅烷在反应中分解出水和硅氧化物,并生成自由基,在自由基的作用下与氧气和水发生反应,最终形成硅橡胶。

硅橡胶的物理性能硅橡胶是一种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的高分子材料。

硅橡胶具有极佳的硬度、弹性、耐热、耐寒、电绝缘性、耐腐蚀性等特性,在高温或低温下都能保持长久的性能。

同时硅橡胶还具有较好的防火性能,能够在高温下保持形状和弹性,不会延燃或滴落,因此在火灾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硅橡胶在航空、航天和核工业中的应用硅橡胶在航空、航天和核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航空领域,硅橡胶被用于制造飞机移门、动力舱隔音材料、冷却系统密封件等。

在航天领域,硅橡胶被用于制造航天器、卫星、太阳帆等。

在核工业领域,硅橡胶被用于核电站冷却系统密封件、核电站储罐衬垫等。

硅橡胶的市场前景随着高科技领域的不断发展,硅橡胶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预计到2025年,全球硅橡胶市场规模将达到170亿美元,其中航空、航天和核工业领域将成为硅橡胶市场的重要消费领域。

因此,硅橡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硅橡胶的生产现状目前,我国硅橡胶的生产能力正逐年提高。

深圳、成都、上海等地都有硅橡胶的生产厂家。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硅橡胶生产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都需要进一步提高。

同时,我国的硅烷生产技术也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满足硅橡胶生产的需求。

结论硅橡胶是一种具有极佳物理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在航空、航天和核工业等高科技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高科技领域的不断发展,硅橡胶的市场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作为一种有前途的新兴材料,硅橡胶的研制和推广有望成为我国高科技领域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浅谈硅橡胶性能及其研究进展

浅谈硅橡胶性能及其研究进展

浅谈硅橡胶性能及其研究进展作者:周昭全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8年第31期[摘要]硅橡胶是由硅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具有弹性的复合体,物理机械性能良好,优良的电绝缘性能以及耐高低温性能在一定范围内延长其使用期限。

硅橡胶突出的耐老化性能使其适用范围广泛,包括金属类、非金属类、塑料类等。

本研究主要通过分析硅橡胶的基本性能特点,进而对其研究进展以及应用作出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硅橡胶;性能;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TQ630.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1-0224-01前言硅橡胶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使其能够广泛应用于电子器械的耐热材料中,对于家用耐热电器则更是最适宜不过的原材料之一。

硅橡胶的抗张强度性能与其伸长率有关,添加剂的不同决定了制作产品的加工以及材料特性,大多应用于静态的场合。

硅橡胶是一种高分子量材料,分子量达十五万以上,分为高温硫化以及室温硫化型。

1.硅橡胶的基本性能特点分析1.1 硅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硅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用法操作简单,以及具有高强度的工艺适用性,其稳定参数可以得到一定的提高。

硅橡胶可以进行初步硫化,则可以大幅度提高其防粘性能,并减少收缩率。

硅橡胶的组成主链上除硅氧烷之外,侧链还有甲基基团,这些甲基基团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被其他的基团所取代,这样则可以进一步提高其稳定性。

硅橡胶还可以在某些具体的使用情况下,添加一些具有耐热或许导电等性能的添加剂,从而可以增强硅橡胶的相关方面性能。

硅橡胶的性质十分稳定,在除强碱以及氢氟酸之外,几乎不会与其他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因其制作方法不同,所以其最终形成的微孔结构也大不相同。

硅橡胶的良好物理机械性能,使其在多个领域得到综合性的利用。

并且硅橡胶具有很好的透气性,利用硅橡胶合成聚合物的过程中,硅橡胶所具有的氧气透过率最高,这些性质都使得硅橡胶进一步提升实用阶段地位,与此同时也促进了硅橡胶相关生产处理技术的进步。

改性ADC发泡剂的研究进展与市场前景

改性ADC发泡剂的研究进展与市场前景
ADC 发泡促进剂应满足如下条件: 一是能有 效地降低 ADC 分解温度, 发泡速率较快; 二是与 常规 ADC 分解时的发气量相比不能有明显降低 ( 发气量与发泡倍率密切相关) ; 三是发泡促进剂 无毒或低毒, 对塑料加工设备无腐蚀性等[ 15] 。
2. 2. 1 添加单一促进剂对 ADC 发泡剂性能的改进 孙曰圣, 陈立军, 刘燕燕 等[ 16] 人通过对 偶氮
关键词: A DC 发泡剂; 改 性; 改进; 市场前景 中图分类号: T Q 225. 26+ 1 文献标识 码: A 文章编号: 1008 0511( 2011) 03 0066 05
ADC 发泡剂, 化学名为: 偶氮二甲酰胺, 化学 式为 H2 N CON NO CNH 2 。外观呈淡黄色结晶 粉末, 相对密度为 1. 66, 分解温度在 195~ 230 , 分解时放出大量的氮气, 适量的一氧化碳和少量 的二氧化碳及氨气等其它气体, 发气量在 210~ 230 mL / g [ 1] 。A D C 发泡剂无毒、无臭、不易燃, 并 且具有发气量大, 气泡均匀, 对制品无污染, 所产 生的气体无毒, 对模具不腐蚀, 容易控制温度, 不 影响固化或成型的速度等特点[ 2] 。主要应用于聚 丙烯、聚酰胺、氯丁橡胶、天然橡胶、乙腈胶、丁基 胶、硅橡胶、环氧树脂、ABS 树脂等的发泡, 以及 高密度聚乙烯、同轴电缆、金属通信电缆、CCP 电 缆等绝缘材料的发泡; 也可作为建材工业钙塑( 钙 塑材料一般用于包装材料、天花板、墙壁等) 的发 泡, 是应 用最 广泛的 高效 发泡 剂之 一[ 3] 。目前, ADC 发泡剂还可以开发用作面粉的改良剂, 安全 气囊的产气剂。并且可以合成其它高温发泡剂。 用熏蒸剂由外部加热或配方中产热物质的引燃使 ADC 发泡剂分解, 产生的气体作为配方中易挥发 的杀虫 剂或 杀真菌 剂的 载体, 有更 好的 扩散 效 果[ 4] 。

硅橡胶的研究与应用进展_许莉

硅橡胶的研究与应用进展_许莉

第28卷 第1期2007年2月特种橡胶制品Special P ur po se Rubbe r P roduc ts V o l.28 N o.1 F ebruary 2007硅橡胶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许 莉1,腾雅娣2*,华远达2,张丽丽2(1.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北京 100039;2.沈阳化工学院应用化学学院,沈阳 110142)摘 要:综述了硅橡胶耐热性、耐寒性、导热性等机理,并指出了改变侧链结构、在主链中引入大体积链段和在胶料中加入耐热助剂是提高耐热氧老化性的3种途径。

引入少量改性链节来破坏分子链结构的规整性是提高硅橡胶耐寒性的主要途径,还归纳了硅橡胶在耐高温、耐寒性、绝缘性、导热性方面以及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和液体硅橡胶的应用。

关键词:硅橡胶;耐热性;耐寒性;导热性;绝缘性;液体硅橡胶中图分类号:T Q33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030(2007)01-0055-05收稿日期:2006-08-17作者简介:许 莉(1966-),女,北京市人,工程师。

*通讯联系人。

硅橡胶具有许多独特性能,如耐高低温、电器绝缘及生理惰性等,为其他有机高分子材料所不能比拟和替代,因而在航天、化工、农业及医疗卫生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并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而必不可少的新型高分子材料。

本文介绍了硅橡胶的耐热性、耐寒性、导热性、导电性、绝缘性、适应性研究和应用及液体硅橡胶的应用。

1 耐热性硅橡胶是高相对分子质量聚硅氧烷经补强、硫化等工序而制成的有机硅弹性体,其主链是以交替Si -O 键连接,由于Si -O 键键能比C -C 键键能高得多,因而硅橡胶具有高耐热稳定性。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硅橡胶的耐热性已不能满足在苛刻条件下的使用要求。

因此,改善硅橡胶的耐热性是当前硅橡胶领域的热门话题。

1.1 耐热及降解机理硅橡胶在热氧老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可分为2类:(1)是侧链甲基的氧化反应;(2)是主链降解断裂反应[1]。

硅橡胶可行性研究报告

硅橡胶可行性研究报告

硅橡胶可行性研究报告1. 引言硅橡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材料,其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电气电子、化工、医疗等领域。

与传统的橡胶材料相比,硅橡胶具有许多优良特性,如耐高温、耐腐蚀、耐氧化、耐辐射等,因此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硅橡胶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该材料提供参考。

2. 硅橡胶的制备硅橡胶的制备通常采用两步法:一是制备含硅化合物的聚合物或预聚物;二是将其进行交联反应,制成硅橡胶。

其中,不同的原料和合成条件会影响硅橡胶的物理化学性质。

2.1 含硅化合物的聚合物或预聚物的制备常用的含硅化合物有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甲基硅氧烷(PMOS)、聚酯硅氧烷等。

这些含硅化合物的聚合物或预聚物的制备方法有热聚合法、辐射聚合法、溶胶-凝胶法等。

2.2 硅橡胶的交联反应硅橡胶的交联反应通常采用硫化反应、过氧化反应、加成反应、辐线交联反应等方法。

其中硫化反应是最常用的方法,它利用二硫化物在高温下与硅橡胶进行交联反应,形成连续的三维网状结构。

3. 硅橡胶的物理化学性质硅橡胶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材料。

3.1 耐高温性硅橡胶的耐高温性是其最大的优势之一。

硅橡胶在高温环境下不会熔化、变形或分解,通常可承受高达250℃的温度。

因此,它常被用于制造高温环境下的密封件、隔热材料或电子器件等。

3.2 耐腐蚀性硅橡胶的耐腐蚀性也十分优异。

它可以在大多数有机和无机酸、碱、盐、溶剂等化学物质中长期使用,不会受到腐蚀或分解。

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医疗、食品加工等领域。

3.3 耐辐射性硅橡胶的耐辐射性也非常出色。

它可以在高能量射线、粒子束等强辐射环境下长期使用,不会出现老化或降解。

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核能、空间技术等领域。

4. 硅橡胶的应用前景硅橡胶在机械制造、电气电子、化工、医疗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4.1 机械制造硅橡胶可以制成各种密封件、隔振、减震、防水等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建筑等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硅橡胶的研究进展王香爱,张洪利(渭南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陕西渭南714000)摘要:介绍了硅橡胶的特点。

综述了硅橡胶的分类(包括高温硫化型硅橡胶、室温固化型硅橡胶等)、改性方法(包括共混改性、填料改性等)及其在医疗领域(包括医疗器械、药物缓释体系和体外用品等)和汽车领域中的应用。

最后对硅橡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硅橡胶;分类;改性中图分类号:TQ433.438:TQ333.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2849(2012)09-0044-05收稿日期:2012-06-25;修回日期:2012-07-23。

基金项目:陕西省军民融合项目(11JMR04);渭南师范学院自然科学项目(12YKF015)。

作者简介:王香爱(1967—),女,陕西渭南人,教授,主要从事精细化学品的开发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E-mail :wnwxa@0前言硅橡胶(Silicone rubber )是一种直链状、高M r (相对分子质量)的聚硅氧烷,其M r 一般超过1.5×105,其分子主链由硅原子和氧原子交替组成(-Si-O-Si-),Si-O 键的键能(422kJ/mol )高于C-C 键(240kJ/mol )[1]。

硅橡胶无毒无味,并具有良好的耐高低温性(300℃和-90℃时仍不失原有的强度和弹性)、电绝缘性、耐光老化性、耐氧老化性、防霉性和化学稳定性,因而在航空航天、化工、农业、医疗卫生和电子电器工业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硅橡胶按其硫化特性可分为热硫化(HTV )型硅橡胶和室温硫化(RTV )型硅橡胶。

硫化剂可使线状硅胶分子交联成立体网状结构(可塑性降低、弹性增强);除某些热塑性硅胶不需硫化外,天然橡胶和各种合成橡胶通常都需使用硫化剂硫化(经硫化后的硅胶才具有使用价值,其力学性能大大提高)。

为适应特殊用途需求,需使用特种性能的硅橡胶,如导电硅橡胶、导热硅橡胶、耐热硅橡胶、耐油硅橡胶、屏蔽性硅橡胶、阻燃硅橡胶、阻尼硅橡胶、绝缘硅橡胶和海绵硅橡胶等。

随着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硅橡胶的使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良好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抗辐照性能、粘接性能和耐气候老化性能等[2],因此硅橡胶的改性(物理改性、化学改性等)势在必行。

1硅橡胶的分类1.1HTV 型硅橡胶HTV 型硅橡胶(又称高温硫化型硅橡胶)是产量较大、应用广泛的一类硅橡胶,其M r 为(4.0~6.0)×105。

HTV 型硅橡胶可分为甲基硅橡胶、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甲基乙烯基苯基硅橡胶、腈硅橡胶和氟硅橡胶等。

在HTV 型硅橡胶生胶中加入补强填料、硫化剂及其他助剂,经混炼后即得可用于模压制品、挤出制品的混炼胶。

HTV 型硅橡胶均采用有机过氧化物硫化,常用的有机过氧化物为过氧化二苯甲酰(BPO )。

HTV 型硅橡胶具有优良的耐高低温性能、生理惰性、电气绝缘性能、耐臭氧性、耐气候老化性、憎水性和防潮性等[3-4]。

1.1.1二甲基硅橡胶二甲基硅橡胶简称甲基硅橡胶,是硅橡胶中最老的品种,在-60~250℃范围内能保持良好的弹性。

其生胶呈无色透明状弹性体,通常用活性较高的有机过氧化物进行硫化。

二甲基硅橡胶的硫化活性较低,高温压缩永久变形大,不适用于制备厚制品(这是因为厚制品硫化较困难,内层易起泡)。

引入乙烯基后得到的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易于交联,制得的产品力学性能良好[2],故二甲基硅橡胶已逐渐被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所取代[5]。

1.1.2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简称乙烯基硅橡胶),是由中国胶粘剂CHINA ADHESIVES2012年9月第21卷第9期Vol.21No .9,Sep.2012专题与综述44--(1318)二甲基硅氧烷和少量乙烯基硅氧烷共聚而成的。

此种橡胶因含有少量的乙烯基侧链,故比二甲基硅橡胶更易硫化,并且有更多种类的过氧化物可供其硫化,而且可大大减少过氧化物的用量。

与二甲基硅橡胶相比,采用含少量乙烯基的硅橡胶可有效提高制品的抗压缩永久变形(低压缩变形可赋予密封件良好的高温支撑性,这是O 型圈和垫圈等所必备的性能之一)。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工艺性能良好、操作方便、可制成厚制品且压出、压延半成品表面光滑,是目前较常用的一种硅橡胶[6-7]。

1.2RTV 型硅橡胶RTV 型硅橡胶是一种端基含羟基或乙酰氧基的硅橡胶,其M r 较低,通常呈黏稠状流体,可室温硫化。

其硫化剂为正硅酸乙酯。

该类橡胶中加入适量的补强剂、硫化剂和催化剂(或受空气中水分作用)后,即可室温硫化形成弹性体;完全硫化的制品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寒性和介电性能,但其力学强度较低,可用于浇铸和涂敷胶料[8]。

1.2.1单组分RTV 型硅橡胶单组分RTV 型硅橡胶是由端基含乙酰氧基的硅橡胶、补强剂及其他助剂配制而成的;使用时不必添加催化剂,只需从密封包装中取出单组分RTV 型硅橡胶,即可得到弹性体(这是由于其可与空气中水分发生交联反应的缘故)。

此种硅橡胶对金属、玻璃和塑料等都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其缺点是硫化过程中伴有醋酸生成[醋酸虽能从硫化胶中扩散逸出,但对接触物体(特别是金属)有腐蚀作用]。

单组分RTV 型硅橡胶使用方便,特别适用于密封、嵌缝等材料的制备[9]。

1.2.2双组分RTV 型硅橡胶双组分RTV 型硅橡胶是由含端羟基的硅橡胶、补强剂和硫化剂等配制而成的,使用时再添加催化剂。

常用的硫化剂为有机锡盐,硫化时在催化剂作用下使含端羟基的硅橡胶和硫化剂之间发生脱醇缩合反应,并形成交联结构。

通过改变硫化剂和催化剂含量,可调节硫化速率(硫化过程中生成的醇类物质逐渐从硫化胶中扩散逸出)[10]。

2硅橡胶的改性硅橡胶的改性方法主要是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前者是共混改性或填充改性[11];后者通过化学接枝、共聚等方法达到改性的目的。

共混改性有利于弥补单一组分的不足,填充改性能在某种程度上提高聚合物的力学性能、降低原材料成本或赋予材料新的功能,共混改性和填充改性都具有方法简单、灵活的优点。

2.1共混改性2.1.1与聚氨酯橡胶(PUR )的共混PUR 强度高且弹性好,具有优越的耐磨性,但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大量的-NCO 、羟基和脲基等强极性基团,致使胶料表面能相对较大、摩擦因数偏高且耐热性欠佳,故PUR 制品的使用寿命较短。

PUR 与硅橡胶共混后,能明显提高耐热性;另外,由于两者极性差异较大,共混体系相容性欠佳,若两者形成互穿网络结构,则能明显提高体系的相容性[12-14]。

倪金鹏等[15]研究了PUR/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及硫化特性。

结果表明:随着PUR 质量分数的增加,共混胶的耐热性下降、正硫化时间延长、硫化速率减慢、焦烧期基本无变化且交联密度降低。

扫描电镜(SEM )观测结果显示,共混胶在形态上形成了海岛结构,随着PUR 质量分数的增加,PUR 有变为连续相的趋势,相界面结合良好,机械的挤压和剪切作用可强迫两相互容;随着PUR 质量分数的增加,共混胶的拉伸强度呈先降后升态势,断裂伸长率则呈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态势;当w (PUR )=80%时,共混胶的综合力学性能相对较佳。

2.1.2与氟橡胶(FPM )的共混FPM 具有良好的耐油性、耐溶剂性、耐化学药品性、耐强氧化剂性、耐高温性和阻燃性等诸多优点,但其弹性、耐低温性和加工性能欠佳,将硅橡胶与FPM 共混后可改善体系的耐寒性和加工性能。

FPM 和硅橡胶的极性相差很大,在热力学上是不相容体系,提高两者相容性是目前的技术难点[16]。

Ghosh 等[17]研究了不同共混比例硅橡胶/FPM共混胶的力学性能、相容性和热稳定性,证明硅橡胶/FPM 共混胶属于工艺相容体系;SEM 和原子力显微镜(AFM )观测结果显示,共混胶呈微观非均相结构。

将平均粒径为33μm 的硅橡胶硫化粉末(SVP )和平均粒径为1.0μm 的氟橡胶硫化粉末(FVP ),分别替代上述共混弹性体中对应的硅橡胶和FPM ,则弹性体的力学性能更好、挤出膨胀比更小且表面更光滑。

橡胶共混物的共硫化对其性能影响较大。

硅橡胶多以过氧化物为硫化剂,而且如今已开发出许多王香爱等硅橡胶的研究进展第21卷第9期45--(1319)中国胶粘剂第21卷第9期以过氧化物为硫化剂的FPM,这样就可用过氧化物作为两者的共硫化剂。

当V(FPM)∶V(硅橡胶)=80∶20时,体系的脆性温度比FPM降低10℃左右、低温性能明显改善且成本降低。

硅橡胶的共混改性是改善单一材料性能不足的有效方法,而且已取得较大进展,但在如何使共混胶的各相达到同步交联或共交联、合理分配助剂以及选择合适的相容剂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要实现更多性能上的突破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2填料改性2.2.1纳米填料改性纳米粒子具有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因而表现出许多特殊性质[18]。

在催化、光吸收、磁介质及新材料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对高分子材料改性方面也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纳米TiO2可提高硅橡胶的抗辐照性能[19]。

这是由于纳米TiO2具有纳米离子特性,可有效增加硅橡胶的物理或化学交联点,从而能有效提高硅橡胶的交联密度;当体系受到外力作用时,由于应力场的相互作用,基体内产生的微变形区可吸收部分能量,故体系的抗辐照能力较好。

韩颖等[20]将经表面处理过的纳米TiO2加入到A-2l86硅橡胶中,随着纳米TiO2含量的不断增加,体系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撕裂强度均呈先升后降态势;当w(纳米TiO2)=2.0%(相对于胶料总质量而言)时,纳米TiO2分散良好(无团聚现象),此时A-2l86硅橡胶的综合力学性能相对最好。

随着纳米科技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纳米材料将对硅橡胶工业产生巨大影响。

利用纳米材料对硅橡胶进行改性,使其多项性能获得了突破性进展。

因此,开发具有新功能的纳米材料,对改造传统硅橡胶产品、提高其发展空间和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2白炭黑填充改性气相白炭黑为纯度非常高的无定形二氧化硅,粒径为4~10nm(大多数为10~30nm),密度极小,其在极薄层状时呈淡蓝色透明粒子,主要用于补强HTV型硅橡胶。

某些研究者[21]研究了白炭黑填充剂对硅橡胶CKTB-6(乌克兰生产)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随胶料中气相白炭黑含量的不断增加,硫化胶的强度和硬度提高、弹性降低;引入气相白炭黑的同时加入一定量的钛白粉,可有效提高硫化胶的强度和弹性。

目前气相白炭黑作为硅橡胶主要补强剂,能赋予硅橡胶良好的力学性能;然而,气相白炭黑表面含有的大量羟基,能与硅橡胶分子的端基进行缩合反应,并且易产生结构化效应,致使胶料硬化、加工困难且价格昂贵。

2.2.3矿物微粉填料改性许多矿物填料表面富含Lewis、Bronsted酸点等活性点,利用矿物微粉的这些特性,可通过一系列物理或化学方法,使其具备与硅橡胶相结合的能力,从而能有效增强硅橡胶的模量,提高制品的力学性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