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容量瓶配制溶液的全过程操作及注意事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容量瓶配制溶液的全过程操作及注意事项

一.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所用仪器:

1.烧杯、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析天平、药匙(固体溶质使用)、移液管(液体溶质使用)

2.容量瓶

1.构造: 磨口、细颈、梨形平底

2.特点: ① 容量瓶上注明温度和容积。② 容量瓶颈部有刻度线。 3.使用范围:专门用来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4.注意事项:① 使用前先检漏。 ② 不可装热或冷的液体。③ 不能用来溶解固体物质或存放

液体或进行化学反应。

3.使用容量瓶六忌:一忌用容量瓶进行溶解(体积不准确),二忌直接往容量瓶倒液(会洒到外面);三忌加水超过刻度线(浓度偏低);四忌读数仰视或俯视(仰视浓度偏低,俯视浓度偏高);五忌不洗涤玻璃棒和烧杯(浓度偏低);六忌标准溶液存放于容量瓶(容量瓶是量器,不是容器)。

二.用容量瓶配制溶液的步骤:

全过程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八个步骤 八字方针:计,量,溶,冷,转,洗,定,摇

以0.1mol/LNaCO 3溶液500ml 为例说明溶液的配制过程

1. 计算:NaCO 3物质的量=0.1mol/L ×0.5L =0.05mol ,由NaCO 3摩尔质量106g/mol, 则NaCO 3质量=0.05mol ×106g/mol=5.3g

2. 称量:用分析天平称量5.300g ,注意分析天平的使用。

3. 溶解:在烧杯中用100ml 蒸馏水使之完全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注意:应冷却,不可在容量瓶中溶解)

4. 转移,洗涤:把溶解好的溶液移入500ml 容量瓶,,用于容量瓶瓶口较细,为避免溶液洒出,同时不要让溶液在刻度线上面沿瓶壁流下,用玻璃棒引流。为保证溶质尽可能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应该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二、三次,并将每次洗涤后的溶液都注入到容量瓶中。轻轻振荡容量瓶,使溶液充分混合。(用玻璃棒引流)

5. 定容:加水到接近刻度2-3厘米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到刻度,这个操作叫定容。。定容时要注意溶液凹液面的最低处和刻度线相切,眼睛视线与刻度线呈水平,不能俯视或仰视,否则都会造成误差

6. 摇匀:定容后的溶液浓度不均匀,要把容量瓶瓶塞塞紧,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使溶液混合均匀。这个操作叫做摇匀。

7. 把定容后的Na 2CO 3溶液摇匀。把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盖上瓶塞,贴上标签。 在配制溶液的过程中哪些操作可能引起溶液浓度的误差?

三.过程分析:

根据 ,引起误差的原因就在“溶质n B ”和“溶液体积V ”是否准确,所以引起误差

的可能有:

一. 固体药品的称量与液体药品的量取是否准确。

二. 溶于水放热或吸热的试剂,溶解后未冷却会引起溶液体积偏差,使所配溶液浓度出现误差。 三. 溶液移入容量瓶时有少量溅出,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c B == n B

 ̄ V

四.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用过的烧杯和玻璃棒,所配制溶液浓度偏低。

五.定容时仰视读刻度,所得溶液浓度偏低,俯视则会偏高。

所以配制的过程中要防止溶质的损失(如:称量、移液时引流、溶解后洗涤),防止溶液体积的偏大偏小(如:溶解后冷却、眼睛仰视、俯视)。

四.主要注意事项:

1.容量瓶是刻度精密的玻璃仪器,不能用来溶解

2.溶解完溶质后溶液要放置冷却到常温再转移

3.溶解用烧杯和搅拌引流用玻璃棒都需要在转移后洗涤两三次

4.把小烧杯中的溶液往容量瓶中转移,由于容量瓶的瓶口较细,为避免溶液洒出,同时不要让溶液

在刻度线上面沿瓶壁流下,用玻璃棒引流。

5.定容时要注意溶液凹液面的最低处和刻度线相切,眼睛视线与刻度线呈水平,不能俯视或仰视,

否则都会造成误差,俯视使溶液体积偏小,使溶液浓度偏大。仰视使溶液体积偏大,使溶液浓度偏小。

6.定容一旦加入水过多,则配制过程失败,不能用吸管再将溶液从容量瓶中吸出到刻度。

7.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线,不能再补加再补加蒸馏水,因为用胶头滴管加入蒸馏水定容到液面

正好与刻线相切时,溶液体积恰好为容量瓶的标定容量。摇匀后,竖直容量瓶时会出现液面低于刻线,这是因为有极少量的液体沾在瓶塞或磨口处。所以摇匀以后不需要再补加蒸馏水,否则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五.过程演示图:

五、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误差分析应以配制原理

、为依

V

M m V n B

C B ==

稀稀浓浓V C V 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