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制溶液实验报告
大学溶液的配制实验报告

大学溶液的配制实验报告篇一:实验报告_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实验一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实验目的1. 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2. 掌握滴定法定量测定溶液浓度的原理,熟悉滴定管、移液管的准备、使用及滴定操作。
3. 熟悉甲基橙和酚酞指示剂的使用和终点的确定。
实验原理酸碱滴定法是化学定量分析中最基本的分析方法。
一般能与酸或碱直接(或间接)发生酸碱反应的物质大多可用酸碱滴定法测定他们的浓度。
按酸碱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系数之比,酸与碱完全中和时的pH值称为化学计量点,达到化学计量点时,应满足如下基本关系:cAVA?cBVB?A?B式中,cA、VA、?A分别为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体积、化学计量系数;cB、VB、?B分别为碱的“物质的量”浓度、体积、化学计量系数。
其中,酸、碱的化学计量系数由酸碱反应方程式决定。
由于酸、碱的强弱程度不同,因此酸碱滴定的化学计量点不一定在pH=7处。
通常,酸碱溶液为无色,酸碱中和是否完全,需用指示剂的变色来判断。
指示剂往往是一些有机的弱酸或弱碱,它们在不同pH值条件下颜色不同。
用作指示剂时,其变色点(在化学计量点附近)的pH值称为滴定终点。
选用指示剂要注意:①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尽量一致;②颜色变化明显;③指示剂用量适当。
酸碱滴定中常用HCl和NaOH溶液作为标准溶液,但由于浓HCl容易挥发,NaOH固体容易吸收空气中的H2O和CO2,直接配成的溶液其浓度不能达到标准溶液的精度,只能用标定法加以标定。
基准物质H2C2O4的分子式确定,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脱水或吸水,可以准确称量,所以,本实验采用(H2C2O4·2H2O,摩尔质量为126.07g·mol-1)为基准物质,配成H2C2O4标准溶液。
以酚酞为指示剂,用H2C2O4标准溶液标定NaOH溶液;再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标定后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HCl溶液,从而得到HCl标准溶液。
仪器与试剂电子天平,酸式滴定管(50 mL),碱式滴定管(50 mL),容量瓶(250 mL),移液管(25 mL),吸耳球,锥形瓶(250mL),试剂瓶,量筒,洗瓶,滴定台,蝴蝶夹,烧杯,玻棒,滴瓶,滴管。
溶液配制学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溶液配制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化学实验室一、实验目的1. 掌握溶液配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使用托盘天平、量筒、滴定管等仪器进行溶液配制。
3. 了解溶液浓度的计算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溶液配制是将溶质溶解于溶剂中,形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
本实验以配制一定浓度的盐酸溶液为例,介绍溶液配制的原理和方法。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托盘天平、量筒、滴定管、烧杯、玻璃棒、洗瓶、滤纸等。
2. 试剂:盐酸(分析纯)、蒸馏水、标准溶液(如0.1mol/L NaOH溶液)。
四、实验步骤1. 计算所需盐酸的物质的量:根据实验要求,计算所需盐酸的物质的量,即n (HCl)=C×V,其中C为溶液浓度,V为溶液体积。
2. 称量盐酸:使用托盘天平准确称量所需盐酸的质量,注意称量过程中避免污染。
3. 溶解盐酸:将称量好的盐酸加入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至完全溶解。
4. 定容:将溶解后的盐酸转移至量筒中,加入蒸馏水至刻度线,用滴定管调整液面,使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5. 混匀:将量筒中的溶液摇匀,确保溶液浓度均匀。
6. 标准溶液的配制:按照相同的方法配制标准溶液,用于滴定实验。
五、实验数据记录1. 称量盐酸的质量:m(HCl)=X g2. 溶液体积:V(溶液)=Y mL3. 溶液浓度:C(溶液)=Z mol/L六、实验结果分析1. 计算溶液浓度:C(溶液)=m(HCl)/M(HCl)×1000/V(溶液),其中M (HCl)为盐酸的摩尔质量。
2. 比较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将实验测得的溶液浓度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七、实验总结1. 本实验通过溶液配制,掌握了溶液配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称量准确、溶解充分、定容精确,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存在一定误差,可能是由于实验操作不规范、仪器精度等因素造成的。
溶液配制浓度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溶液配制的基本操作步骤。
2. 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3. 了解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
4.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本实验采用直接配制法,通过称取一定量的溶质,溶解在一定体积的溶剂中,配制成所需浓度的溶液。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电子天平、烧杯、玻璃棒、容量瓶、滴定管、移液管、洗瓶、滤纸等。
2. 试剂:NaCl(分析纯)、蒸馏水、酚酞指示剂等。
四、实验步骤1. 称量: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NaCl,精确至0.01g。
2. 溶解:将称量好的NaCl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直至NaCl完全溶解。
3. 转移:将溶解好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冲洗烧杯和玻璃棒,并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中。
4. 定容: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定管滴加蒸馏水,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5. 混匀:盖上容量瓶塞,倒转摇匀,使溶液浓度均匀。
6. 配制质量分数溶液:取一定体积的配制好的溶液,用移液管准确量取,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配制成所需浓度的质量分数溶液。
五、数据处理1. 计算NaCl的物质的量:n(NaCl) = m(NaCl) / M(NaCl),其中m(NaCl)为NaCl的质量,M(NaCl)为NaCl的摩尔质量。
2. 计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NaCl) = n(NaCl) / V,其中V为溶液的体积。
3. 计算质量分数:ω(NaCl) = m(NaCl) / m(溶液) × 100%,其中m(溶液)为溶液的质量。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 NaCl的质量:1.50g- 溶液的体积:100.0mL- NaCl的摩尔质量:58.44g/mol- 配制好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NaCl) = 0.1000mol/L- 配制好的溶液的质量分数:ω(NaCl) = 5.85%2. 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成功配制了0.1000mol/L的NaCl溶液,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基本一致。
做溶液配制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溶液配制实验目的:1. 熟悉溶液配制的基本操作方法。
2. 掌握使用量筒、容量瓶、移液管等仪器进行溶液配制的技巧。
3. 了解溶液浓度、摩尔浓度等基本概念。
实验原理:溶液配制是指将溶质按照一定比例溶解在溶剂中,形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溶液的浓度可以用质量浓度、摩尔浓度等表示。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准确称量溶质的质量、量取溶剂的体积,利用容量瓶、移液管等仪器进行溶液的配制。
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电子天平、量筒、容量瓶、移液管、烧杯、玻璃棒、滴定管、洗瓶、滤纸等。
2. 试剂:氯化钠、蒸馏水、氢氧化钠、硫酸等。
实验步骤:1. 称取一定质量的溶质。
根据实验要求,使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所需质量的溶质。
2. 量取一定体积的溶剂。
使用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溶剂,倒入烧杯中。
3. 将溶质加入溶剂中。
将称量好的溶质小心地加入烧杯中的溶剂中,用玻璃棒搅拌至完全溶解。
4. 调整溶液体积。
将溶解后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冲洗烧杯和玻璃棒,将冲洗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
5. 定容。
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至刻度线处。
用滴定管滴加蒸馏水,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6. 摇匀。
将容量瓶盖紧,倒置几次,使溶液混合均匀。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配制了一定浓度的溶液。
2. 结果分析:通过准确称量溶质的质量、量取溶剂的体积,以及使用容量瓶、移液管等仪器进行溶液的配制,成功配制了一定浓度的溶液。
实验讨论:1. 在溶液配制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溶质粘附在容器壁上,影响溶液的浓度。
2. 使用量筒、容量瓶、移液管等仪器时,要确保准确读取刻度,避免读数误差。
3. 在定容过程中,要注意液面与刻度线相切,避免液面高于刻度线。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配制了一定浓度的溶液,掌握了溶液配制的基本操作方法。
通过实验,加深了对溶液浓度、摩尔浓度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细节,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人:____指导教师:____第2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溶液配制的基本操作方法。
溶液配制稀释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溶液配制与稀释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容量瓶、移液管、玻璃棒等实验仪器的使用技巧。
3. 培养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4. 通过实验,加深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溶液的配制与稀释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
溶液的配制是指根据实验需要,将一定量的溶质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中,得到所需浓度的溶液。
溶液的稀释是指将一定浓度的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溶剂中,得到所需浓度的溶液。
溶液的配制与稀释遵循以下原理:1. 物质的量守恒: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在配制与稀释过程中保持不变。
2. 溶液浓度计算公式:C1V1 = C2V2,其中C1和V1为原溶液的浓度和体积,C2和V2为新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三、实验用品1. 仪器:烧杯、容量瓶、移液管、玻璃棒、药匙、滤纸、托盘天平、电子天平、蒸馏水。
2. 试剂:氯化钠(NaCl)、硫酸铜(CuSO4)、盐酸(HCl)、氢氧化钠(NaOH)。
四、实验步骤1. 计算所需溶质的量:根据实验需要,计算所需溶质的物质的量。
2. 称量:使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所需溶质的质量。
3. 溶解(稀释):将称量好的溶质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至溶质完全溶解。
4. 移液:使用移液管将溶解好的溶液移入容量瓶中,注意使用玻璃棒引流。
5. 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将洗涤液一并移入容量瓶。
6. 定容: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至距离刻度线2~3 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正好相切。
7. 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溶液。
8. 稀释:将配制好的溶液取出一定体积,加入适量蒸馏水,重复步骤5~7,得到所需浓度的稀释溶液。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溶液配制结果:根据实验数据,配制出所需浓度的溶液。
2. 溶液稀释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得到所需浓度的稀释溶液。
3. 分析与讨论:(1)在溶液配制过程中,准确称量溶质的质量是保证溶液浓度准确的关键。
溶液的配制的实验报告

溶液的配制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掌握稀溶液和浓溶液的配制原理和方法,并且了解常用分析实验室中所使用的标准溶液的制备过程,以及如何进行质量控制。
实验步骤:1、稀溶液的制备我们使用了标准的NaCl溶液来进行稀溶液的制备,首先准备好0.1mol/L的NaCl溶液,然后使用稀释法来制备一系列浓度的NaCl稀溶液。
具体的方法为:将一定量的0.1mol/L的NaCl溶液倒入试管中,然后逐渐加入去离子水,直至体积达到所需稀溶液的体积,然后用量筒测量一下新制得的溶液的浓度即可。
2、浓溶液的制备我们使用了硫酸标准溶液作为浓溶液进行制备,首先准备好0.02mol/L的硫酸溶液,然后使用稀释法来制备一定浓度的硫酸浓溶液。
具体的方法为:先计算出需要的浓度和体积,然后将所需的一定量的硫酸溶液倒入烧杯中,在搅拌的同时缓慢加入稀释剂,边加边搅拌直至稀溶液达到所需浓度。
再适时地用pH计检测一下浓溶液的pH值和浓度是否符合要求。
3、标准溶液的制备我们使用了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作为标准溶液进行制备,首先准备好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使用定量法来制备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具体的方法为:首先,将一定量的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放入滴定瓶中,并添加几滴酚酞指示剂,然后对该滴定瓶的浓度和pH值进行校准。
接下来,将所需的一定量的盐酸溶液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滴定,直至盐酸溶液被完全中和。
测量滴定瓶的复读误差和滴定终点的pH值,计算最终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
实验结果: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制备了一系列浓度不同的NaCl稀溶液、硫酸浓溶液和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经检测,这些溶液的pH值、浓度和质量均符合实验要求,可以作为实验分析过程中所需的标准样品和试剂。
实验分析:本次实验中采用了稀释法和定量法对稀溶液、浓溶液和标准溶液进行制备,这两种方法均是常用的配制溶液的方法。
其中,稀释法是通过逐步向已知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溶剂,来制备一定体积和浓度的新溶液;而定量法则是通过准确计算所需溶液的体积和浓度,将溶质一次性加入到溶剂中,使新制溶液的体积和浓度达到目标要求。
精配置溶液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精密移液器的使用方法。
2. 掌握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操作步骤。
3. 了解溶液浓度误差分析。
二、实验原理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在实验室中,常用物质的量浓度(C)来表示溶液的浓度,其单位为mol/L。
本实验通过精密移液器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浓溶液,加入适量的溶剂,稀释至所需体积,从而配制出所需浓度的溶液。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仪器:1. 精密移液器:10mL、1mL2. 量筒:10mL3. 烧杯:100mL4. 玻璃棒:1根5. 胶头滴管:1根6. 恒温水浴锅:1台试剂:1. 标准溶液: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2. 实验溶液:待配制溶液3. 水或去离子水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检查精密移液器是否完好。
2. 使用精密移液器准确量取10.00mL标准溶液,放入100mL烧杯中。
3. 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充分混合。
4. 将烧杯放入恒温水浴锅中,加热至室温。
5. 使用精密移液器准确量取1.00mL实验溶液,加入烧杯中。
6. 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充分混合。
7. 使用量筒量取适量的去离子水,缓慢加入烧杯中,使溶液总体积达到100mL。
8. 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充分混合。
9. 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冲洗烧杯和玻璃棒,并将冲洗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10. 用去离子水定容至刻度线,摇匀溶液。
11. 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至干净的试剂瓶中,贴上标签,标明溶液名称、浓度、配制日期等信息。
五、数据处理1. 计算实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实验)= C(标准)/ V(标准)× V(实验)其中,C(标准)为标准溶液的浓度,V(标准)为标准溶液的体积,V(实验)为实验溶液的体积。
2. 分析溶液浓度误差:计算理论浓度与实验浓度之间的误差,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精密移液器准确量取10.00mL标准溶液,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稀释至100mL,配制出所需浓度的溶液。
溶液的配制实验报告

溶液的配制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和操作技能。
2、加深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
3、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物质的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计算公式为:$c = n / V$ ,其中$c$ 为物质的量浓度,$n$ 为溶质的物质的量,$V$ 为溶液的体积。
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首先根据所需配制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出所需溶质的物质的量,然后称取相应质量的溶质,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最后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并进行定容。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1、仪器电子天平容量瓶(_____ mL)烧杯(_____ mL、_____ mL)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匙2、药品固体溶质(_____)蒸馏水四、实验步骤1、计算根据所需配制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出所需溶质的质量。
例如,要配制_____ mol/L 的_____溶液_____ mL,所需溶质的物质的量为:$n = c \times V =_____ \times _____ =_____ mol$,则所需溶质的质量为:$m = n \times M =_____ \times _____ =_____ g$ (其中$M$ 为溶质的摩尔质量)。
2、称量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所需质量的溶质。
在称量前,先检查电子天平是否处于水平状态,调零后进行称量。
将称量纸放在天平托盘上,然后用药匙逐渐加入溶质,直至天平显示的质量达到所需值。
3、溶解将称取好的溶质转移至_____ mL 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约为所配溶液体积的 1/3 1/2),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完全溶解。
搅拌时应注意玻璃棒不要触碰烧杯内壁和底部,搅拌动作要轻缓,避免溶液溅出。
4、转移将溶解后的溶液冷却至室温,用玻璃棒引流,将溶液小心地转移至容量瓶中。
为避免溶液洒出,玻璃棒的下端应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下的内壁上,烧杯口应紧靠玻璃棒。
5、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_____ _____ 次,洗涤液也一并转移至容量瓶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班级
实验地点
实验题目
配制250mL0.2 mol·L-1的NaCl溶液
实验目的
练习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实验所需仪器药品
天平(含滤纸)、药匙、25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
1、计算,m(NaCl)=2.925。
2、称量(称:对于固体溶质,用托盘天平称所需的质量;量:对于液体溶质,用量筒量所需的体积。)用天平称量出g的NaCl,
3、溶解(稀释):在烧杯中搅拌溶解提问:能否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
4、冷却:若稀释中有温度变化,则要恢复室温
5、转移:由烧杯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用玻璃棒引流,伸到刻度线以下、
6、洗涤注意:(1)用少量蒸馏水洗涤2~3次;(2)洗涤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量浓硫酸的量筒不用或洗涤液不能转入容瓶)
7.定容: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到刻度线,距刻度线2~3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注意:超过刻度线要重配,定容后的溶液能马上使用吗?
8.摇匀注意: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再补加蒸馏水?
第三步:氯化钠溶解
第七步,定容眼睛看到刻度线与凹液面相切
实验结论
利用容量瓶配制溶液能够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