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溶液配制学生实验报告(3篇)

溶液配制学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溶液配制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化学实验室一、实验目的1. 掌握溶液配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使用托盘天平、量筒、滴定管等仪器进行溶液配制。

3. 了解溶液浓度的计算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溶液配制是将溶质溶解于溶剂中,形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

本实验以配制一定浓度的盐酸溶液为例,介绍溶液配制的原理和方法。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托盘天平、量筒、滴定管、烧杯、玻璃棒、洗瓶、滤纸等。

2. 试剂:盐酸(分析纯)、蒸馏水、标准溶液(如0.1mol/L NaOH溶液)。

四、实验步骤1. 计算所需盐酸的物质的量:根据实验要求,计算所需盐酸的物质的量,即n (HCl)=C×V,其中C为溶液浓度,V为溶液体积。

2. 称量盐酸:使用托盘天平准确称量所需盐酸的质量,注意称量过程中避免污染。

3. 溶解盐酸:将称量好的盐酸加入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至完全溶解。

4. 定容:将溶解后的盐酸转移至量筒中,加入蒸馏水至刻度线,用滴定管调整液面,使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5. 混匀:将量筒中的溶液摇匀,确保溶液浓度均匀。

6. 标准溶液的配制:按照相同的方法配制标准溶液,用于滴定实验。

五、实验数据记录1. 称量盐酸的质量:m(HCl)=X g2. 溶液体积:V(溶液)=Y mL3. 溶液浓度:C(溶液)=Z mol/L六、实验结果分析1. 计算溶液浓度:C(溶液)=m(HCl)/M(HCl)×1000/V(溶液),其中M (HCl)为盐酸的摩尔质量。

2. 比较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将实验测得的溶液浓度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七、实验总结1. 本实验通过溶液配制,掌握了溶液配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称量准确、溶解充分、定容精确,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存在一定误差,可能是由于实验操作不规范、仪器精度等因素造成的。

溶液配制浓度实验报告(3篇)

溶液配制浓度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溶液配制的基本操作步骤。

2. 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3. 了解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

4.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本实验采用直接配制法,通过称取一定量的溶质,溶解在一定体积的溶剂中,配制成所需浓度的溶液。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电子天平、烧杯、玻璃棒、容量瓶、滴定管、移液管、洗瓶、滤纸等。

2. 试剂:NaCl(分析纯)、蒸馏水、酚酞指示剂等。

四、实验步骤1. 称量: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NaCl,精确至0.01g。

2. 溶解:将称量好的NaCl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直至NaCl完全溶解。

3. 转移:将溶解好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冲洗烧杯和玻璃棒,并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中。

4. 定容: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定管滴加蒸馏水,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5. 混匀:盖上容量瓶塞,倒转摇匀,使溶液浓度均匀。

6. 配制质量分数溶液:取一定体积的配制好的溶液,用移液管准确量取,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配制成所需浓度的质量分数溶液。

五、数据处理1. 计算NaCl的物质的量:n(NaCl) = m(NaCl) / M(NaCl),其中m(NaCl)为NaCl的质量,M(NaCl)为NaCl的摩尔质量。

2. 计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NaCl) = n(NaCl) / V,其中V为溶液的体积。

3. 计算质量分数:ω(NaCl) = m(NaCl) / m(溶液) × 100%,其中m(溶液)为溶液的质量。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 NaCl的质量:1.50g- 溶液的体积:100.0mL- NaCl的摩尔质量:58.44g/mol- 配制好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NaCl) = 0.1000mol/L- 配制好的溶液的质量分数:ω(NaCl) = 5.85%2. 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成功配制了0.1000mol/L的NaCl溶液,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基本一致。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报告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报告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
实验目的:1、练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2、加深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

3、练习容量瓶、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

实验用品:烧杯、容量瓶(100mL)、胶头滴管、量筒、玻璃棒、药匙、滤纸、托盘天平、NaCl(s)、蒸馏水。

实验内容:配制100mL1.00 mol/L的NaCl溶液
(一)实验步骤:
1、计算:需要NaCl固体的质量为g。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时,称量NaCl固体的质量为g。

3、溶解:把称好的NaCl固体放入中,用量筒量取ml蒸馏水溶解。

4、移液:待溶液后,将烧杯中的溶液用引流注入容量瓶中。

5、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次,洗涤液也都注入
容量瓶。

轻轻晃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6、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时,改用滴加蒸馏水至。

7、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

8、装瓶:将配制好的试剂倒入试剂瓶。

(二)误差分析。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实验.doc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实验.doc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实验.doc
实验目的:
1.掌握用溶解法制备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实验原理: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是指在一定体积的溶液中含有一定物质的摩尔数,摩尔数称为摩尔浓度,用符号M表示,即:
M = n(溶解质的摩尔数) / V(溶液的体积,单位为L)
实验步骤:
1.称量所需的固体在称量纸上按照准确的质量称重;
2.将固体倒入容量瓶中,并用少量水溶解;
3.加足够的水使溶液体积达到容量瓶刻度线;
4.摇匀均匀混合。

实验材料:
硫酸亚铁(FeSO4·7H2O)、容量瓶、称量纸、天平、蒸馏水等。

实验注意事项:
1.称重时应使用干净的称量纸,避免固体吸收水分;
2.容量瓶瓶口不要用手直接接触,以避免手印对溶液浓度的影响;
3.摇匀时应摇均匀,使溶质和溶剂充分混合。

实验结果:
称量硫酸亚铁(FeSO4·7H2O)3.257 g,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溶解至刻度线,摇匀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的溶液。

实验分析:
通过实验得到0.1 mol/L的硫酸亚铁溶液,其中含有一定量的硫酸亚铁分子,摩尔浓度为0.1mol/L,是一种指标性溶液。

实验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实验条件,避免因读数误差等因素导致结果不准确。

实验拓展:
1.实验可以用其他物质进行,如氯化钠、硫酸铜等;
2.可以用其他摩尔浓度的溶液进行配制,如0.2mol/L、0.05mol/L等。

可以在此基础上推算出不同质量的溶质和溶液体积;
3.实验有多个配制方法,还可以通过稀释法来得到一定物质摩尔浓度的溶液,即用高浓度溶液稀释得到所需摩尔浓度的溶液。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报告范例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报告范例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报告范例实验原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指的是一定物质的摩尔浓度,表示在一定体积溶液中溶解的一定物质的量。

在实验中,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依据测量准确的溶液中物质的质量或体积计算所需要的该物质分子数,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将该物质加入到溶剂中,最后将得到的混合溶液充分搅拌至均匀,并通过仪器检测其实际浓度值是否符合所需浓度值的标准。

实验器材:计量器、三角瓶、滴定管、容量瓶、分析天平、Vortex混匀器、pH计等。

氢氧化钠(NaOH)、稀盐酸(HCl)、去离子水(H2O)等。

实验步骤:1.测量一定量的氢氧化钠(NaOH)与稀盐酸(HCl)的用量;2.将去离子水(H2O)加入容量瓶中,然后再逐步加入NaOH和HCl,并在中和时不断用滴定管加入适量的NaOH与HCl;3.将得到的混合液充分搅拌至均匀,测量其pH值、比重等物化性质,并计算得到其实际浓度值;4.重复上述步骤多次,测量并统计多组数据;5.将实验数据做出相应的统计分析,并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和对比分析。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得到了稀盐酸(HCl)与氢氧化钠(NaOH)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并最终得到了合格的混合液,其实际浓度值与所需浓度值的标准值基本相同。

通过统计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发现不同浓度下配制得到的混合液质和体积变化不大,但在重复实验过程中所得到的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我们可以掌握测量和计算所需的物质量和体积,并按照标准比例将其加入到溶剂中,从而得到所需要浓度值的混合液。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同时对实验数据进行合理处理和分析,从而提高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报告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报告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浓度溶液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学习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3.熟悉实验室中常用的配制设备和操作步骤。

二、实验原理:1.浓度溶液的概念: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含量。

2.计算浓度的方法:质量浓度(C)=溶质的质量(m)/溶液的体积(V)。

3.浓度溶液的配制:通过称取适量的溶质,并溶解于适量的溶剂中,在搅拌下使其均匀混合,制备所需浓度的溶液。

三、实验步骤:1.准备所需药品和仪器设备:称量瓶、电子天平、搅拌棒、溶剂、溶质等。

2.通过称取适量溶质:根据所需浓度和溶质的摩尔质量计算所需溶质的质量,并使用电子天平称取。

3.准备溶质的溶液:将溶质加入称量瓶中,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溶剂,用搅拌棒搅拌均匀。

4.搅拌和混合:使用搅拌棒在适当的速度下搅拌溶液,使其充分混合,直至达到所需浓度。

5.检查溶液浓度:使用仪器设备(如比色计)进行检测,以确保配制出的溶液浓度符合要求。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中测得的药品质量和体积数据,通过计算得到所配制出的浓度溶液的浓度。

实验结果表明,配制出的浓度溶液的浓度与理论值较为接近,说明配制操作准确、精确。

五、实验安全:1.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药品的质量和浓度,避免误差。

2.使用一定物质时,要注意对人体的伤害,并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

六、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浓度溶液的计算方法和配制原理,并能熟练操作实验室中常用的配制设备。

实验中需要精确称取和稳定搅拌,这对实验操作要求较高。

通过实际操作,我对浓度溶液的配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实验技巧和分析能力。

实验还提醒了我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增强了实验室安全意识。

溶液配制稀释实验报告(3篇)

溶液配制稀释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溶液配制与稀释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容量瓶、移液管、玻璃棒等实验仪器的使用技巧。

3. 培养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4. 通过实验,加深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溶液的配制与稀释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

溶液的配制是指根据实验需要,将一定量的溶质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中,得到所需浓度的溶液。

溶液的稀释是指将一定浓度的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溶剂中,得到所需浓度的溶液。

溶液的配制与稀释遵循以下原理:1. 物质的量守恒: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在配制与稀释过程中保持不变。

2. 溶液浓度计算公式:C1V1 = C2V2,其中C1和V1为原溶液的浓度和体积,C2和V2为新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三、实验用品1. 仪器:烧杯、容量瓶、移液管、玻璃棒、药匙、滤纸、托盘天平、电子天平、蒸馏水。

2. 试剂:氯化钠(NaCl)、硫酸铜(CuSO4)、盐酸(HCl)、氢氧化钠(NaOH)。

四、实验步骤1. 计算所需溶质的量:根据实验需要,计算所需溶质的物质的量。

2. 称量:使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所需溶质的质量。

3. 溶解(稀释):将称量好的溶质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至溶质完全溶解。

4. 移液:使用移液管将溶解好的溶液移入容量瓶中,注意使用玻璃棒引流。

5. 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将洗涤液一并移入容量瓶。

6. 定容: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至距离刻度线2~3 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正好相切。

7. 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溶液。

8. 稀释:将配制好的溶液取出一定体积,加入适量蒸馏水,重复步骤5~7,得到所需浓度的稀释溶液。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溶液配制结果:根据实验数据,配制出所需浓度的溶液。

2. 溶液稀释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得到所需浓度的稀释溶液。

3. 分析与讨论:(1)在溶液配制过程中,准确称量溶质的质量是保证溶液浓度准确的关键。

精配置溶液实验报告(3篇)

精配置溶液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精密移液器的使用方法。

2. 掌握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操作步骤。

3. 了解溶液浓度误差分析。

二、实验原理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在实验室中,常用物质的量浓度(C)来表示溶液的浓度,其单位为mol/L。

本实验通过精密移液器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浓溶液,加入适量的溶剂,稀释至所需体积,从而配制出所需浓度的溶液。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仪器:1. 精密移液器:10mL、1mL2. 量筒:10mL3. 烧杯:100mL4. 玻璃棒:1根5. 胶头滴管:1根6. 恒温水浴锅:1台试剂:1. 标准溶液: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2. 实验溶液:待配制溶液3. 水或去离子水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检查精密移液器是否完好。

2. 使用精密移液器准确量取10.00mL标准溶液,放入100mL烧杯中。

3. 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充分混合。

4. 将烧杯放入恒温水浴锅中,加热至室温。

5. 使用精密移液器准确量取1.00mL实验溶液,加入烧杯中。

6. 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充分混合。

7. 使用量筒量取适量的去离子水,缓慢加入烧杯中,使溶液总体积达到100mL。

8. 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充分混合。

9. 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冲洗烧杯和玻璃棒,并将冲洗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10. 用去离子水定容至刻度线,摇匀溶液。

11. 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至干净的试剂瓶中,贴上标签,标明溶液名称、浓度、配制日期等信息。

五、数据处理1. 计算实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实验)= C(标准)/ V(标准)× V(实验)其中,C(标准)为标准溶液的浓度,V(标准)为标准溶液的体积,V(实验)为实验溶液的体积。

2. 分析溶液浓度误差:计算理论浓度与实验浓度之间的误差,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精密移液器准确量取10.00mL标准溶液,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稀释至100mL,配制出所需浓度的溶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及解释
1、 计算
计算配制100mL 、 mol/L NaCl溶液需用NaCl固体的质量
计算过程及结果
2、
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NaCl固体的质量
使用托盘天平称量前先,称量时右盘放,左盘放
3、
将称好的NaCl固体放入烧杯中,加4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NaCl固体全部溶解。
能否将称好的氯化钠直接加到容量瓶中溶解
4、
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转移入容量瓶,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次,并将洗涤液也全部转移到容量瓶,轻轻晃动容量瓶,使之混合均匀。
用蒸馏水洗涤烧杯的目的
实验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对实验结果
(有或无)影响
5、
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直到液面离容量瓶瓶颈刻度线下时,改用加蒸馏水,使溶液的凹液面最低处和刻度线相切。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当量筒中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时应改用;读数时应注意
3、
将量取的 mol/L NaCl 溶液放入烧杯中,加40mL蒸馏水稀释。
能否将量筒进行洗涤并将洗涤液一并转入烧杯中为什么
以下步骤同实验一
问题讨论
1、容量瓶常用于配制一定体积的、浓度准确的溶液,容量瓶上标有、、
,常见的规格有:mL、mL、mL、mL等。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配制 mol/L的NaCl溶液
实验目的:1、练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2、加深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
3、练习容量瓶、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
实验仪器:烧杯、mL容量瓶、、量筒、玻璃棒、药匙、托盘天平。
实验药品:NaCl(s)、蒸馏水
实验内容:
实验一 配制LNaCl溶液
2、误差分析
配制步骤
错误操作
nB
V(aq)
cB
②量取
俯视
③溶解
在烧杯中溶解溶质,搅拌时不慎溅出少量溶液
④转移
转移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玻璃棒在刻度线上引流
⑤洗涤
未洗涤或洗涤液未注入容量瓶
⑥定容
仰视
超过刻度线,吸出一部分水
⑦摇匀
摇匀后液面下降,补充水
定容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能否继续加水至刻度线,为什么
6、装瓶:将配制好的试剂倒入试剂瓶,贴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签。
实验二 用LNaCl溶液配制LNaCl溶液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及解释
1、 计算
计算配制100mL 、 mol/L NaCl溶液需用多少 mol/L NaCl溶液
计算过程及结果
2、
用量筒量取mol/L NaCl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