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工程设计分析及维护要点
计算机联锁的维护和管理

计算机联锁的维护和管理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计算机联锁也随之发展起来,计算机联锁发展到今天给铁路等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我国目前还处在计算机联锁发展的初级阶段,各方面的技术发展还不够成熟,维护和管理很大程度依赖于设计单位的技术支撑。
因此,本文针对在发展计算机联锁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计算机联锁提出自己的见解。
从而在发展中不断地摸索和尝试,逐步提高计算机联锁的维修水平和管理水平。
关键词:计算机联锁维护管理计算机联锁在我国目前发展迅速,而且前景远大,但是目前存在有一些不成熟的因素,本文从计算机的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问题出发,找出计算机联锁故障处理的原则和排除故障的最佳措施。
从而提高我国计算机联锁的维护和管理水平。
1.计算机系统的故障问题计算机系统的故障按性质可分为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
通常情况下根据硬件故障发生的时间特性,可分为永久性故障、间歇性故障和瞬时故障。
而永久性硬件故障通常。
所谓的间歇性故障是指接插件接触不良或者元器件性能变化等引起的未经排除就可以自动消灭的故障。
瞬时故障是由于外界干扰因素等引起的偶发性事件。
2.计算机联锁的故障处理原则2.1“勤观察、善分析、慎动手”的原则计算机联锁设备在日常中的维护我们应该遵守“勤观察、善分析、慎动手”的原则,所谓的“勤观察”是指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我们要时刻掌握好设备的运行状况,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巡视一次,及时的发现系统的异常情况,并且针对异常情况进行维修。
“善分析”是指在观察中我们遇到问题时应该要善于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区分析设备遇到的问题,准确的掌握系统的故障问题,然后对各类故障进行仔细的分析处理,最终找到故障的真正原因。
“慎动手”主要是针对计算机的原件,计算机中的设备精密度高,造价也比较高,因此在动手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十足的把握,在仔细观察和分析问题过后然后做出正确的判断。
切记不可盲目的动手,尽力做到一次采取措施一次性解决到位。
2.2先切换后修复的原则所谓的先切换后修复的原则是指计算机联锁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整个系统的故障,而一般是某个故障的问题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在维修过程中我们要遵循,从局部维修看整个系统。
计算机联锁系统工程设计的分析

计算机联锁系统工程设计的分析摘要:本文首先就计算机联锁与电气集中联锁二者在软件设计与硬件设计方面的区别分别进行了分析,随后主要针对计算机联锁软件的特殊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联锁系统;设计分析引言: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纷纷开始了对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研制。
计算机联锁系统大有取代继电联锁之势。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并对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发展作了展望。
目前,电气联锁系统和机械联锁系统也逐步被计算机联锁系统取代,在其工程设计过程中的内容也相应的做了改变。
其中主要的设计任务有联锁逻辑、车站操作方式、信号机显示联系、进路选排和特殊电路的处理等, 已逐步纳入计算机联锁设备研制中。
为此,对于计算机联锁整体设计质量的提高, 主要取决于联锁设备生产厂家与设计单位的互相配合、共同努力。
文章中主要就设计内容的转变, 从硬件与软件两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 旨在不断提高计算机联锁的设计质量与设计效率。
一、计算机联锁与电气集中联锁在软件设计方面的不同分析现有的电气集中联锁设计, 一般模式为设计单位编制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书, 其中软件设计的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
表 1 设计单位电路设计内容比较表设计任务6502 电气集中设计计算机联锁设计运输作业配置设计定义软件设计故障-安全设计电路设计软件设计电路原理图设计电路设计软件设计电路配线图设计承担/在传统的工程设计中, 表 1 中的运输作业配置、故障-安全设计、电路原理图设计基本出于大站6502、6504 电路的设计思想, 特殊部分需要设计工程师进行现场调查单独设计电路, 并在设计说明书中指出。
但是, 计算机联锁的设计则有所不同。
目前, 国铁车站的计算机联锁系统核心设备是由四大研制厂家提供, 原来由设计单位单独承担的工程设计, 逐渐分解为设计单位更多地关注接口电路、场间联系、电码化电路以及室外部分等硬件电路和配线设计工作。
二、计算机联锁与电气集中联锁在硬件设计方面的不同(一)设计单位的工程师通常对于6502的设计已经非常熟悉, 若是初次接触计算机联锁系统,在和联锁厂家的设计配合中, 往往可能漏做图纸或是漏提条件。
DS6-K5B计算机联锁系统维护

设备认知—系统设备功能简述(二)
3 、电子终端机柜 安装有电子终端机笼,完成与联锁机柜内电子终端同样的功能. 4 、监控柜:
联锁机柜—联锁逻辑部
S16 S15 S14 S13 S12 S11 S10 S9 S8 S7 S6 S5 S4 S3 S3 S1
EXP F107P F107 [P] EXP F107P F107 [P]
D1D
CN1
D1D
CN1
CN5
CN2
CN5
CN9
CN2
CN9 CN2
CN2
CN6
CN7 CN8
CN6
电源柜接线端子
电源供电原理—DC24V接线图(二)
联锁机柜接线端子
电源供电原理—维护台电源接线图(三)
电务维护台电源接线端子
监控柜设备组成
控显A机
完成控制台的操作显示功能,与控显B机构成双机热备方式工作 ,当主控机故障退出时自动切换到备机工作.
控显B机
完成控制台的操作显示功能,与控显A机构成双机热备方式工作 ,当主控机故障退出时自动切换到备机工作.
5V
RES
KYOS AN
KYOS AN
RES KYOS AN
KYOSAN
KYOSAN KYOSAN
KYOS AN
KYOS AN
1系
2系
1系
2系
联锁逻辑部正面图
联锁机柜—联锁逻辑部板卡功能
计算机联锁铁路信号系统结构及维护重点

j 【
I E c c 三 取 二 联 龟 i 机I 介
联 锁 总 线 A U l
C A N - 4 8 5 智 能 卡
.
而减 少了故障点 。电路 出现故 障后 , 能自
动 切 换 到 备 用板 , 保 证 系 统 连续 工 作 , 提 高 了整 套 系统 的可 靠 性 。 3 . 具 有 全 面 的 自诊 断 功 能 , 能 迅 速 诊
茎 { u f 拟 模 量
监 测
苴
系统 的正常工作 , 缩 短故 障恢复 时间。单
点故障不影 响系统 的正常运 行 , 系统具有 带故 障运行 的能力 。如果有 热备板存在 ,
I
} I }
系统能完成 自动切换 , 作 出故 障报警并停 止故 障板工作。
故障和开关故障时 自动转为禁 止信 号。 情况作 了特殊设计。 ( 1 ) 电子短路防护 电路 , 执行 模块 对设
备在 维修 、 施 工和故 障状态下 产生 的线 问
路供 给 , 在接入计算机前必须经过净化 , 业 的安全威胁 , 制订 了《 信号 电源停 电应急
业的注意事项等建议 。 3 . 定期进行上位机 、 电源 、 U P S 、 通讯板 等切换试验 。 为避免长期 运行造 成死机 、 通 讯异常
:
监控机 1
监控机2
维 修机
监测机管 理机
测
l L J I l Ul
] 口 [
L AN
I F — ' - I I
] 口 [
机
等关键模 块采用三 重冗 余结构 , 任何 的单
点故障不影响系统工作 。控制机采用双机 同时工作的方式 , 取消 了双机切换 电路 , 从
EI32-JD计算机联锁系统维护

EI32-JD型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维护一、EI32-JD型计算机联锁系统使用1、系统的开启和关闭⑪系统开启步骤①开启分线柜下部电源板上的所有220V空气开关。
②开启联锁机柜、驱采集柜后面的所有空气开关,即Ⅰ系联锁机、Ⅱ系联锁机、Ⅰ系驱采机、Ⅱ系驱采机的电源开关、包括LAN电源开关。
2s,UPS应正③开启A、B UPS。
在电源屏正常供电情况下,按压UPS的电源按钮1~常启动,输入显示亮稳定绿灯。
④打开操作表示机倒机单元的24V电源1和24V电源2。
⑤打开A、B操作表示机电源。
⑥开启两个联锁电源前面板开关。
⑦开启联锁机柜、所有驱采机柜上部两台驱采电源前面板开关。
⑧开启两个接口电源前面板开关。
⑨打开维修机电源。
⑩打开运转室设备电源。
⑫系统关闭步骤当电源屏停止供电后,关闭系统的步骤为:①退出维修机程序,点击“信息”菜单下的“关机按钮”选项,关闭维修机电源。
②关闭两个接口电源前面板开关。
③关闭所有联锁机柜、驱采机柜最上部两台驱采电源前面板开关。
④关闭两个联锁机电源前面板开关。
⑤关闭A、B操作表示机电源。
⑥关闭操作表示机倒机单元的24V电源1和24V电源2。
⑦关闭运转室设备电源。
⑧关闭A、B UPS。
2、系统日常维护⑪借助电务维修机,查看系统运行情况,查看故障记录。
⑫UPS电池需要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充放电。
充放电方法如下:①确认哪台24V开关电源为热备。
②把为热备24V开关电源供电的UPS输入插头拔下,UPS发出报警声。
此时UPS靠电池供电,电池开始充电。
③观察UPS前面板电池充电条形图,当5个发光管只亮3个格时(仅需要几分钟),电池放电到60%以下。
④插上UPS输入插头,电池开始充电。
按照上述方式维护的UPS电池使用寿命可以延长,并且维护过程中不影响计算机联锁系统使用。
UPS本身免维护。
3、电源模块的维护在接口柜内有两路电源防雷模块,电源防雷模块正面有一个方形绿色色标,当绿色色标变为红色时,应及时更换电源防雷模块。
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操作与维护

1.3 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故障处理
11
非责任原因故障是指因突发因素或无法抗拒 和防止的外界干扰、自然灾害和无法检查发 现的电务设备在周期内材质不良及不属于维 修部门管理的其他设备、项目等造成的故障。 非责任原因故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环境不良,如高温、潮湿、有害物质的侵 蚀。 ② 气候不良,如雷击、暴雨、冰雪等的影响。 ③ 无知行为或故意不良行为的干扰,如透镜 被砸坏、设备被盗等。 ④ 周期内器材不良,如线圈断线等。
知识目标
(1) 掌握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操作方法。 (2) 熟悉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维护方法。 (3) 熟悉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故障处理方法。
技能目标
(1) 能够完成计算机联锁设备的日常操作。 (2) 能够完成计算机联锁设备的故障处理。
1.1 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操作
3
联锁系统的主要操作包括联锁的重启、3取2到2取2的转换、 2取2到3取2的转换、诊断计算机的维护和操作等。 1. 联锁的重启 联锁的重启一般在非运行期间进行,但如果联锁系统在运行 期间出现故障,非重启不可恢复也可进行重启。联锁重启的 具体操作及要求见各系统的操作手册。 2. 3取2到2取2的转换 采用3取2系统的联锁在一个通道故障的情况下会自动转换到 2取2,但故障通道仍处于通电状态。如果要断电,则应关断 对应的电源开关或通道开关。 3. 2取2到3取2的转换 2取2到3取2的转换一般是在故障通道恢复后、不中断联锁 工作的情况下由2取2转入3取2系统的。这种转换要十分小 心,具体的操作步骤见各系统的相关操作手册。 4. 诊断计算机的维护及操作 诊断计算机的维护及操作见各系统的操作维护手册。
③ 控制监视机的主要功 能试验内容。
④ 电务维修机的主要功 能试验内容。
⑤ 其他功能试验内容。
计算机联锁系统工程设计的分析

计算机联锁系统工程设计的分析摘要:本文首先就计算机联锁与电气集中联锁二者在软件设计与硬件设计方面的区别分别进行了分析,随后主要针对计算机联锁软件的特殊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联锁系统;设计分析引言: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纷纷开始了对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研制。
计算机联锁系统大有取代继电联锁之势。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并对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发展作了展望。
目前,电气联锁系统和机械联锁系统也逐步被计算机联锁系统取代,在其工程设计过程中的内容也相应的做了改变。
其中主要的设计任务有联锁逻辑、车站操作方式、信号机显示联系、进路选排和特殊电路的处理等, 已逐步纳入计算机联锁设备研制中。
为此,对于计算机联锁整体设计质量的提高, 主要取决于联锁设备生产厂家与设计单位的互相配合、共同努力。
文章中主要就设计内容的转变, 从硬件与软件两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 旨在不断提高计算机联锁的设计质量与设计效率。
一、计算机联锁与电气集中联锁在软件设计方面的不同分析现有的电气集中联锁设计, 一般模式为设计单位编制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书, 其中软件设计的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
表 1 设计单位电路设计内容比较表设计任务6502 电气集中设计计算机联锁设计运输作业配置设计定义软件设计故障-安全设计电路设计软件设计电路原理图设计电路设计软件设计电路配线图设计承担/在传统的工程设计中, 表 1 中的运输作业配置、故障-安全设计、电路原理图设计基本出于大站6502、6504 电路的设计思想, 特殊部分需要设计工程师进行现场调查单独设计电路, 并在设计说明书中指出。
但是, 计算机联锁的设计则有所不同。
目前, 国铁车站的计算机联锁系统核心设备是由四大研制厂家提供, 原来由设计单位单独承担的工程设计, 逐渐分解为设计单位更多地关注接口电路、场间联系、电码化电路以及室外部分等硬件电路和配线设计工作。
二、计算机联锁与电气集中联锁在硬件设计方面的不同(一)设计单位的工程师通常对于6502的设计已经非常熟悉, 若是初次接触计算机联锁系统,在和联锁厂家的设计配合中, 往往可能漏做图纸或是漏提条件。
铁路信号计算机联锁设备及维护管理要点略述

铁路信号计算机联锁设备及维护管理要点略述发布时间:2021-04-15T08:00:14.330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6期作者:刘苑[导读] 计算机联锁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无线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及相关电子电工技术等,为铁路信号系统构建提供技术支持,这对铁路运输的安全、高效和车辆调度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哈尔滨局集团公司牡丹江电务段信号中修车间联锁工区黑龙江 158000摘要:铁路信号计算机联锁设备的维护管理关系到铁路运输业的稳定发展,需引起高度重视。
为了提高设备维护水平,保证铁路信号的安全可靠传输及交换,一旦维护不到位,就可能发生事故。
因此,有必要加强铁路信号计算机联锁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关键词:铁路信号;计算机联锁设备;维护;管理计算机联锁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无线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及相关电子电工技术等,为铁路信号系统构建提供技术支持,这对铁路运输的安全、高效和车辆调度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铁路运输中,计算机联锁设备应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重点论述了铁路信号计算机联锁设备及维护管理要点。
一、铁路信号计算机联锁设备简介1、概述。
计算机联锁设备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发展基础上,采用计算机控制方式来实现各项功能。
通常,会采用双套联锁软件来工作,通过对比一致,来生成各式命令,以此控制铁路的各个信号设备。
当然,为确保安全性和可靠性,计算机联锁设备一般具备自检功能,当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及时发现,并迅速做出反应,以此保障整套系统的正常运行。
此外,整套系统的信息传输时采用光纤通道来进行,这样一来就能保障信息的远距离传输,以此确保系统的控制力。
同时,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也能实现大量信息的储存与记录,方便信息的调度。
2、优势。
计算机联锁设备应用于铁路运输行业中取得不错的效果,原因是它自身具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因这两个特性使计算机联锁设备的程序可完全控制整个环节,确保其安全稳定性。
利用了计算机联锁设备技术能有效保障维护与检修工作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本文立足于信息技术在铁路运输安全实践日益广泛运用的背景,从阐述分析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结构
分类入手,并就工程设计中计算机联锁系统设计与传统电气集中联锁设计的不同之处进行讨论,同时提出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日常维护与检修的要点,旨在更好地发挥计算机联锁系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优势,更好地促进铁路运输安全。
关键词:计算机联锁;工程设计;日常维护中图分类号:U284.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686(2019)01-041-03
王玉麟
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工程设计分析及维护要点
(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肃宁分公司
工程师
河北
肃宁
062350)
10.13572/ki.tdyy.2019.01.014
铁路运输业作为国家的经济命脉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而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关键所在则是联锁的思想。
联锁指的是列车在站内运行时,信号、道岔与进路之间存在着某种互相制约的关系,这种制约关系便是联锁。
联锁起初仅仅是由机械设备实现的,后来发展到由继电器电路实现。
此后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在铁路中也逐步开始使用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联锁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构成的具有“故障—安全”性能的系统。
同继电联锁设备相比,计算机联锁系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其系统原理如图1
所示:
图1
计算机联锁系统工作原理架构
本文将从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冗余结构出发,探讨其系统结构分类,并就计算机联锁系统工程设计
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讨论,重点说明铁路系统使用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日常维护与检修要点。
1系统结构分类
由于铁路运输系统是“故障—安全”的系统,所
以必须采用安全型的计算机系统,而现有的计算机本身并不具有此种安全性,所以引入了冗余系统的结构。
冗余结构经常被运用于计算机系统中,即在系统内部中,重复的配置某些部件或者结构,如此当系统出现故障时,担任冗余配置的部件能够及时的接替其工作。
这种系统大大减少了故障导致工作停滞时间,确保了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可靠性。
常用的硬件冗余系统有双机热备、二乘二取二与三取二的系统。
1.1
双机热备系统
具有双机热备冗余技术的计
算机联锁系统是指两台计算机之间不分主次,互为主备机[1]。
系统的内部具有自我检测故障的技术,主备机之间可以实现实时交互信息,将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一旦诊断出故障,主备机之间可以实现无
缝切换。
1.2
二乘二取二系统
41
图2“二取二”硬件冗余方案示意图
图2为二取二的系统结构示意图,系统配置两套相同的系统互为主备。
正常情况下,系统的输入都是相同的,经过计算机运算后由比较器比较输出结果,如果比较的结果相同则通过比较器控制结果输出[2]。
若比较的结果不一致则证明系统出现故障,比较器一方面切断控制命令的输出路径,另一方面发送系统的报警信号,此时备机系统立即接替工作。
1.3三取二系统图3是基于三取二冗余技术的计算机联锁系统,通过输入模块、主处理器模块到输出模块的三模冗余结构来实现。
系统的输入输出同时采集给三套CPU,计算的结果经过三取二表决器表决后输出,需要六路表决器均得出同样的结果时,才能够允许系统的控制命令输出。
如果任意一个
CPU发生故障,六个比较器会及时发现其故障状态并会屏蔽其输出,则三取二系统将会过渡为二取二系统,最终输出的结果始终是和正确结果相一致的,不会影响整体工作效率。
各环节都具有自我检错功能,无需进行主备机切换,可以将故障解决在系统的内部,
使得整个系统具有高度的安全性。
图3“三取二”硬件冗余方案示意图2工程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铁路联锁系统已经由最初的机械联锁到电气联锁,如今已经基本进入了计算机联锁时代,与此同时其在工程设计上的要求也做了相应的改变。
在一些主要的设计内容包括进路选排、信号机的显示以及现场的信息互联等,都逐渐地转移到计算机联锁系统设计中。
因此,应该注意工程设计中的以下问题。
2.1电气集中联锁与计算机联锁软件设计的区别在电气集中联锁的工程设计中,设计师们需要通过编制设计图纸或设计说明书,来完成联锁系统内部的电路部分[3]。
例如“故障—安全”的设计、电路配线图的设计,若遇到特殊情况,需要设计师亲自前往现场根据实际需求单独完成电路的设计工作,因而增加了设计单位工作难度。
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工程设计则不同,目前的状况下,系统的内部核心设备均由合作厂家提供并给予维修服务,设计单位的任务由原来的独自承包整个站的设计逐渐过渡为关注于场间联系电路、接口电路以及电码化电路的设计工作。
2.2电气集中联锁与计算机联锁硬件设计的区别由于设计部门的设计师对于传统继电联锁的工程设计十分熟悉,因此在进行计算机联锁工程设计时经常会忽略其设计内容的差别。
例如电源的配备条件设计与接口电路的设计在电气集中联锁中都是固定的设计,无需考虑其差别。
而在计算机联锁系统中则需要根据技术建议书与用电参数等文件进行单独设计,因此设计师们在进行工程设计时需要充分了解该系统的主要功能、设备数量以及技术参数等内容。
2.3设备分咽喉布置引起的特殊电路处理如图4所示,在电码化电路中,正线出站信号机规定的发码范围是从出站信号机之前的区段延伸到进站信号机为止的所有轨道区段[4]。
所以当布置信号机设备时,若遇到需要分咽喉布置的情况,则应该布置两套正线的发码设备,所以对与在车站的每一架信号机而言都应增加一套发码设备。
而这些新增设备,其所发的信息不需要通过电缆传输,可以通过联锁机中的执行表示机直接在本咽喉输出。
42
图4新增设备示意图
在铺设控制主楼与区域控制信号室的电缆时,应敷设一根小芯数的电缆,目的有二:其一是为了便于操作人员切换信号室内的执行机的主备机电路(操作人员需在信号楼内进行人工切换时),其二是为了传输道岔的动作电流信号。
2.4光纤通道的防护光纤通道对于铁路的通信系统是至关重要的传输媒介,各个咽喉间的信息交换都需要经由光纤通道来完成,所以一旦其发生故障导致通信受阻,将给铁路设备甚至人身安全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
通过设立冗余通道措施保证其传输信息的可靠性,必要时可以将主备通道采取不同的通道径路,如此可以防止其同时遭到破坏。
3计算机联锁的维护及检修要点
在巡检维护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电务维修人员在日常维护时,对于联锁设备如执行机、联锁机、电源模块的所有指示灯的状态及其含义都应有着清晰的理解,在发现指示灯有异常的状态时,能及时做出反应,找出设备的故障原因。
例如,针对LDJLZ-II型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执行机的道岔执行模块状态灯,具有以下几种状态及意义:
(1)POWER指示灯:其显示的是模块电源的状态,通电时为绿灯。
(2)TX1指示灯:表示联锁A通道的通信状态指示灯,正常状态为绿闪,否则系统故障。
(3)TX2指示灯:与TX1指示灯的含义相同。
(4)DB指示灯:表示道岔此时在定位状态下的指示灯,正常状态下为绿灯。
(5)FB指示灯:表示道岔此时在反位状态下的指示灯,正常状态下为黄灯。
(6)ERROR指示灯:表示系统出现故障的报警指示灯,亮灯(红灯)则表示已经发生故障[5]。
(7)道岔转动状态:当DB指示灯与FB指示灯以1HZ的速度同时处在闪烁状态时,表明道岔此时正在转动。
(8)道岔四开状态:当DB指示灯与FB指示灯以2HZ的速度同时处在闪烁状态时,表明道岔无法转到规定位置,处在四开状态。
由于在电源的实时检测中,发现二路电源具有断电次数较多的问题,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所以需要加强对于电源和UPS的监控,并且每日要对电流与电压进行实时的数值测量,每过一个季度都要对UPS进行充放电的检测。
同时应制定相关的预案,研究在现场运输的状态下出现停电状态时的应急方法。
电源、UPS与上位机经过长期的运行后可能会因系统运转时间过长导致死机或者通讯异常的情况,为了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维护人员应尽量在不影响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定期对计算机联锁设备进行切换与重新起机实验,保证其能够周期性的更新工作状态。
电务维护人员应充分了解联锁机、执行机、电源等模块的工作状态,把握其实时的运行趋势,充分利用电务维修机、监测机数据记录功能,站场的运行回放功能,对设备的作业状态跟踪分析,并根据其内容提出模块维修的建议。
4结束语
本文所阐述的计算机联锁系统设计与传统电气集中联锁设计区别之处及计算机联锁系统维护、检修要点,期望引发有关工程技术设计人员和设备维修工作者的关注和思考,积极探索充分发挥计算机联锁系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优势的方法和途径,努力达到更加有效地促进铁路运输安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左建辉.计算机联锁系统中冗余技术的比较分析[J].电气化铁道,2010,3:40-43.
[2]施宇锋.计算机联锁系统冗余结构的设计[D].苏州:苏州大学,2017:3-5.
[3]杜敏.计算机联锁系统工程设计的分析[J].铁道通信信号,2007,2:18-20.
[4]张家炳.集中控制方式的计算机联锁工程设计[J].铁道通信信号,1999,7:16-17.
[5]魏华强.计算机联锁铁路信号系统结构及维护重点[J].创新科技,2013,4:84-85.
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工程设计分析及维护要点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