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常用评分和分级

骨科常用评分和分级
骨科常用评分和分级

骨科常用评分与分级

一开放性骨折的分类

1 骨科常用评分与分级开放性骨折的分类

Gustilo-Anderson分类最为常用,共分为四型,包括骨和软组织损伤程度以及伤口感染程度。

1型:伤口长1cm左右,污染少,软组织有生机,或者轻微损伤。

2型:伤口在1cm以上,软组织损伤不广泛,皮肤无剥脱性皮瓣或撕裂伤。

3型:骨呈节段粉碎骨折并暴露,合并软组织广泛损伤或有皮肤剥脱伤。

4型:骨和软组织严重损伤,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或断肢。

2 anderson依据软组织损伤的程度将开放性骨折分为" 3型。

Ⅰ型:伤口不超过1cm,伤缘清洁;

Ⅱ型:撕裂伤长度超过1cm,但无广泛软组织损伤或皮扶撕脱

;Ⅲ型;有广泛软组织损伤包括皮肤或皮瓣的撕裂伤,多段骨折,创伤性截肢以及任何需要修复血管的损伤。

1984年 gustilo在临床应用中发现此种分类的不足,又将Ⅲ型分为3个" 亚型;即

ⅢA:骨折处仍有充分的软组织覆盖,骨折为多段或为粉碎性,

ⅢB:软组织广泛缺损,骨膜剥脱,骨折严重粉碎,广泛感染;

ⅢC:包括并发的动脉损伤或关节开放脱位〔2〕。 anderson-Gustilo的分类法是目前" 国际上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3 我国学者王亦璁认为这" 种分类方法参照因素太多,彼此又并不一致,容易造成误导。他推荐根据创伤机制分类,按开放伤口形成的原因将开放性骨折分为:

(1)自内而外的开放骨折;

(2)自外而内的开放骨折;

(3)潜在性开放骨折。

4 朱通伯则按创口大小,软组织损伤的轻重,污染程度和骨折端外露情况,将开放性骨折分为3度。

Ⅰ度开放性骨折:皮肤被自内向外的骨折端刺破,创口在3cm以下,软组织挫伤轻微,无明显污染和骨折端外露;

Ⅱ度开放性骨折:创口长3~15cm,骨折端外露,有中等程度的软组织损伤,污染明显;Ⅲ度开放性骨折:创口在15cm以上,骨折端外露,软组织毁损,常合并神经、血管损伤,污染严重。

为了对开放性骨折、脱位的性质和伤情做出正确评价,用以指导临床工作,不少学者根据伤因或损伤程度进行分类,常用的有以下3种:

5 根据伤因及损伤情况分类

1.切割伤或穿刺伤多锐器或骨折端穿破皮肤造成。创口较整齐,骨折多为单纯横断或斜行。创口污染不严重,容易确定损伤范围。清创容易彻底,如果处理适当,疗效较好。

2.撕裂、剥脱伤皮肤或肌肉等可有较大面积的撕裂或剥脱,创口面积大而且不规则,并有不同程度的污染,骨折多呈粉碎性。并且可有皮肤缺损,但损伤组织一般挫灭不严重。

3.绞轧、挫灭伤多由重物压砸,车轮机器绞轧等所致,骨折多为粉碎性或多节骨折,损伤组织多半失去活力,重者可以形成创伤性断肢。

4.枪弹伤多为子弹或弹片等所致的投射伤。创口大小范围及深度等与投射物的速度和爆炸力强弱有直接关系。

6 根据损伤性质和皮肤等软组织损伤特点分类

1.A类自内向外的开放性骨折,可分为以下几种:

A1(尖端哆出):骨折端由内向外刺破皮肤。伤口一般不足2cm,软组织损伤轻,骨端很少外露。例如胫骨骨折,近骨折端刺破小腿前侧皮肤。

A2(钝端哆出):宽钝的骨折端由内向外穿破皮肤,伤口多呈横向,大小与骨端直径相当,外露骨端不易还纳,伤口边缘皮肤多有挫灭伤。

A3(哆出撕裂):强大暴力使骨端哆出,皮肤沿骨折段纵轴撕裂,长度可达20cm以上,伤口边缘挫灭严重,肌肉可有较严重的损伤,骨折段外露很长,皮瓣容易坏死,彻底清创后常可遗留较大缺损。

2.B类自外向内的开放骨折,可分为以下几个亚型:

B1(高速贯穿伤):为子弹、弹片等高速贯穿物穿破皮肤、软组织,击断骨骼。伤口大小取决于贯穿物。伤口内部肌肉组织损伤程度可因贯穿物性质不同而各异。骨折多呈粉碎性,多见于战伤。

B2(锐器砍伤):造成皮肤裂伤和骨折,如刀斧伤等。创缘较整齐,挫灭不严重,骨折移位不明,伤口虽长但皮肤损伤面积不大。

B3(打击压砸伤):重物直接打击局部造成。皮肤损伤往往极不规则,因致伤物不同而各异,均有一定范围的挫灭伤骨折多呈粉碎性,不易正确判断范围。

B4(碾轧撕脱伤):多为重物挤压或机器绞轧所致。皮肤有广泛撕脱伤,可合并深部如肌肉、神经、血管等损伤。骨折常为多发或多段伤,移位严重并可能有缺损,是开放性骨折中最严重的一类。

)按损伤程度分类

I型:创面清洁,创口小于lcm;

Ⅱ型:创口撕裂伤大于1cm,但无广泛软组织伤或皮瓣撕脱等;

Ⅲ型:有多段骨折和广泛软组织损伤,或创伤性断肢(枪弹伤、农业机器伤、机器绞伤和大血管伤等均属此类)。

AO骨折分类.PPT

1 骨折AO分类由5位诊断数码组成,前两位表示部位,后三位表示形态特点

2 部位编码:1肱骨,2尺桡骨,3股骨,4胫腓骨,5脊柱,6骨盆,7手,8足,91.1髌骨,91.2锁骨,91.3肩胛骨

3 骨干骨折分型:A简单骨折,B楔形骨折,C复杂骨折。骨端骨折分型:A关节外骨折,B部分关节内骨折,C完全关节内骨折

4 股骨颈骨折为31.A

5 骨端包括骨骺和干骺端,以节段之最宽部为边长画正方形,即为骨端之节段,但31及44除外

骨不愈合和延迟愈合的Weber-Cech分类

Judet以及后来的Muller、Weber、Cech等人将假关节或骨不连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骨折端血管增生或肥大,有明显的生物学反应;

血管丰富型(肥大型),骨折端富有生命力,产生明显的生物学反应。摄取锶85研究显示骨折端血供丰富。这种类型又可分为以下几种亚型:

①“象足”型(骨痂过盛型)骨不连:骨折端有肥大和丰富的骨痂,与此同时,骨折端硬化,骨髓通过硬化的骨而闭锁。骨折端具有活力,这种类型的骨不连具有旺盛的骨新生能力。主要由于骨折复位后骨折端固定不牢,制动不充分或负重过早引起。

②“马蹄”型(骨硬化型)骨不连:骨折端有骨硬化,骨折端轻度肥大,外骨痂形成很少或几乎没有。主要由于钢板和螺丝钉固定不够牢固所引起。这是手术后最常见的骨不连。骨折端有一些骨痂形成但不足以连接骨折端,在这个阶段,骨折端仍然残存修复能力。

③营养不良型(无骨痂型)骨不连:骨折端为非肥大型,缺乏骨痂。主要发生在骨折端明显移位,分离或者内固定时骨折端未能准确对位时。骨折端有间隙,不论何时都没有骨痂生成或骨硬化形成。

第二种骨折端缺血或萎缩,缺乏生物学反应。

缺血型(萎缩型)骨不连,骨折端缺乏活力,生物学反应较少。摄取锶85研究显示骨折端血供较差。

缺血性骨不连有以下几种亚型:

①扭转楔形骨不连:特点是两骨折端中间有一块缺乏或无血供的骨片,可与一端愈合而与另一端没有连接。主要见于钢板螺钉固定的胫骨骨折。有时也见于股骨多段骨折。

②粉碎性骨不连:特点为存在一个或多个死骨片,X线显示无任何骨痂形成。主要见于固定急性骨折的钢板断裂时。主要是有第三块骨折,而且第三块骨折没有血运。

③缺损性骨不连:特点为骨干存在骨折段缺损,骨折端虽有活力但却不能越过缺损处进行连接,经过一段时间后断端萎缩。主要发生于开放性骨折、继发性骨髓炎或因肿瘤切除部分骨干。要桥接缺损部必须进行大块骨移植,或应用Ilizatrov技术。

④萎缩型骨不连:此系中间骨片缺失,缺损由缺乏成骨潜力的瘢痕组织填补所致,骨折端出现萎缩和骨质疏松及变细变尖,骨折间隙大,骨端坏死。这种骨不连在成人常常是因严重损伤骨坏死,尤其是骨膜大量坏死。这种类型叫作“无血管性骨不连”,骨形成的能力完全消失。

为了判断骨折端的修复能力即生物活性的有无,骨扫描有用。一般说来象足型(过盛骨痂型),马蹄型(骨硬化型)的骨不连在骨折端与骨折间隙显示强烈的RI聚集,即使在无骨痂型(营养不良型)也有相当多的RI聚集,骨折端完全没有RI聚集的极少。在萎缩型(无血管型)RI的聚集非常弱,有时完全没有。因此,骨扫描尽管在治疗的时间上不能完全肯定,但是对RI聚集旺盛的能够说明生物学上有修复的能力,可以定为骨延迟愈合,而不是骨不连,聚集非常少的可以分类为骨不连,由此对于选择治疗方法,特别是对于判断是否有必要进行自体海绵骨移植很有用。

《神中整形外科学》改订22版对延迟愈合骨不连的原因分为骨损伤的状态和错误的治疗两种。翻译如下。

A.骨损伤的状况

a>骨折端有不适合骨愈合的情况:例如粉碎骨折和骨缺损的情况。自身的肌力能够牵开骨折部,例如鹰嘴骨折及髌骨骨折,如果没有进行对抗肌力的特殊治疗,骨愈合就没有希望。

b>骨折面的倾斜度:斜形骨折如果充分的固定,愈合良好。但是单用剪力负荷或旋转负荷时容易发生假关节,横断骨折骨痂的量少。

c>开放骨折:高能量开放骨折引起的外伤,不仅仅是骨,包含骨膜的软组织的损伤剥离引起骨折端的血流障碍,由于骨折血肿的丧失,骨的愈合迟缓,甚至不愈合。

d>感染骨坏死:开放骨折或者闭合性骨折手术后,并发化脓性骨髓炎会引起骨折端及粉碎骨片的坏死。

e>骨膜及周围软组织广泛的损伤及瘢痕化:这种骨的营养血管缺少,软组织的覆盖少,多发生在小腿骨折。

f>巨大的血肿或相反血肿丧失:如前所述,血肿是骨痂形成的母床,但是巨大的血肿因血肿溶解坏死妨碍骨化,在开放性骨折血肿丧失也成为骨愈合不全的原因。

g>高度的移位及骨片间夹杂软组织:特别是在骨片间隙内夹有肌肉时,整修困难,成为骨化障碍的原因。

h>骨血运不良部位的骨折:在骨干部骨折,胫中下1/3的骨折,关节内骨折,如股骨颈骨折,手的舟状骨骨折是代表性的骨折,这是因骨折线的走形及骨的旋转有时会发生骨坏死引起骨不愈合。

B.错误的治疗

a>整复及固定不良:固定为了保持整复的体位和骨痂的生成而进行的方法。固定时间过短,固定范围过小,固定不良而又早期运动负重是造成骨不愈合、骨不连的原因。

b>过度的牵引:骨折部开大分离,骨痂的桥架距离延长。两骨折端不能接触就不稳定,所形成的幼弱的骨痂及血管会发生断裂。

c>不适当的手术法:软组织骨膜的广泛剥离,不充分的内固定,固定材料错误。特别是初入道的青年医生,为了显露,广泛剥离骨膜,把手术部位的骨头剥成一个光杆,使骨头失去血运,造成延迟愈合甚至骨不连。

一般认为骨不连多发生在长管状骨。

发生顺序以胫骨、股骨、肱骨最多。

近年随着带锁髓内钉的应用,股骨骨不连已很少见到,而胫骨常因为严重的开放性骨折,已经成为骨不连最常发生的部位。

短管状骨也会发生骨不连,如掌骨、舟骨、距骨、指骨,只是发病率比较低,

在所有骨不连中最难治的最常见的是股骨颈骨折引起的骨不连,以及国内外公认的感染性不连。

假关节分类

新关节型(neoarthrosis):这是一种新的类型分型。骨髓腔被硬化的骨组织闭塞,类似象足型(骨痂过盛硬化型)及马蹄型(骨硬化型)。有时类似骨吸收型。骨断端的表面覆盖纤维软骨,在骨间隙形成一个腔。腔内充满类似关节液的浆液,临床上有某种程度的无痛性的可动域。这是真正的假关节。

Paley等人对胫骨骨不连的分类方法

Paley对胫骨骨不连的分类方法,同样也可适用于其他部位的骨不连。他们根据临床表现和X线将骨不连分成两种主要类型:

骨缺损小于1cm(A型)。

A型又可分为可动畸形(A1型)和固定畸形(A2型)。

A2型又进一步分为无畸形强直骨不连(A2-1型)和有畸形强直骨不连(A2-2型)。

大于1cm(B型):

B型又可分为骨缺损型(B1)、和骨长度缺损型(B2)和骨缺损伴骨长度缺损型(B3)型。

王兴义教授认为:这两种分类方法又可根据有无感染作进一步的改进。改进的方法很明确,即在每一型的前面加上“感染性”三个字即可。如:感染性骨不连、感染性缺损性骨不连、感染性大段缺损性骨不连。按照骨不连的原因,可加上原因的字号,如:“外伤性骨缺损”、“血源性骨髓炎骨缺损”、“放射治疗后骨不连、骨缺损”等。

小儿骨骺损伤分类

小儿骨骺损伤与成人骨折有相同之处,如按骨折产生的原则可分病理性骨折和创伤性骨折,按其是否与外界相通又分为开放性骨折与闭合性骨折,按骨折线的形状又分为斜形、螺旋形、横形、粉碎性骨折等,但根据儿童的特点又有青枝骨折、弯曲骨折及小儿特有的骨骺损伤。在小儿骨折中,大约15%涉及到骨骺损伤。其分类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S-H分类法。smlen和Harris主要根据力线表现将骨骺损伤分为I~V型,这种分类法根据损伤机制,区分骨折线通过不同的骺板细胞层,预测对骨生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S—H分类及处理原则

1.I型该型从x线片上看不到骨折线,损伤完全通过骨骺和骺板,不波及干骺端,(临床上称骨骺滑脱)。这种损伤多由剪切暴力所致,多见于幼小婴儿,因为他们骺板的厚度相对较厚。

治疗:I型骨骺损伤闭合性复位比较容易,复位后用石膏托固定,一般不影响骨骺生长,预后良好。但是股骨头和桡骨小头的骨骺分离由于损伤动脉及骺板的血液运行随着骨骺的分离而受到破坏,可引起股骨头的缺性坏死。

2.Ⅱ型这是骨骺损伤中最常见的类型。其特点是骨骺分离加干骺端部分骨折,因有三角形干骺端骨折块,使其诊断比I型容易。骺板分离部分与I型相同。损伤机制由剪切力加上弯矩造成,多见于10岁以上的儿童,这时他们的骺板相对比较薄。

治疗:闭合复位容易成功,常不发生骨生长障碍,预后良好。报告有发现骨的纵轴生长缓慢,所以较大儿童的I、Ⅱ型损伤仍需注意随访,特别是股骨下端骨骺损伤。

3.Ⅲ型这类损伤,从关节面经过骨骺,即关节内骨折加骨骺分离,这种损伤不常见,由关节内切剪刀引起,通常出现在胫骨远端。

治疗:要着眼干关节而和骺板平整,解剖对位非常重要,特别是婴幼儿,因此,常需开放复位。预后情况受对位情况、分离骨骺血供和损伤时的年龄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4.IV型损伤涉及关节面,骨骺、全层骺板和部分骺端,即关节内骨折加骺板和干骺端骨折。

治疗:与Ⅲ型相同。内固定用细而光滑的克氏针,不用螺丝钉,并避免通过骺板,如果必须穿过骺板,应使克氏针与骺板垂直,在术后4~6周拔除。

5.V型此型损伤多由强大的挤压暴力造成,引起骺板的软骨细胞压缩而严重破坏即压缩性骨折.较少见,但后果非常严重,常导致骨生长畸形。由于损伤没有移位,x线诊断困难。因此凡小儿肢体坠落性损伤或涉及到骨骺附近的损伤,而x线拍片无明显异常,但疼痛和肿胀持续一段时间,应考虑有骺板挤压伤的可能,需要长期随访,同时患肢不负重3周,以免进一步加重损伤。

二)治疗注意事项

1.Ⅰ、Ⅱ型损伤早期闭合复位。复位时切忌手法粗暴。不必强求解剖复位,残存的畸形可改建纠正,但最大成角不可超过30°。

2.Ⅲ、Ⅳ型损伤治疗以切开复位内固定为主,但必须保护骨骺的血液供应。有时Ⅲ型对位良好,比较稳定,也可保守治疗。

3.骨骺损伤后修复较快,大约是于骺端骨折愈合时间的一半。因此,伤后10d的I、Ⅱ型损伤,不要再试行手法复位,可任其愈合,若有畸形,以后截骨加以矫正。

4.骨骺损伤的患儿应定期随访,直到骨骼成熟为止。

软组织损伤:

骨骼肌损伤的分类:

1.急性损伤可分为;①完全断裂;②部分断裂:又分筋膜内断裂(出血在筋膜囊内)与筋膜囊外断裂(膜同时撕裂,出血进入肌间隔);③肌肉挫伤,部分继发骨性肌炎。

2.缺血性损害:如肱骨髁上骨折并发的前臂缺血性挛缩,各种间隔综合征等。

3.慢性骨骼肌损伤:①肌肉筋膜炎与肌肉劳损;②迟延性肌肉酸痛。

4.肌痉挛。

神经损伤分类

1.Seddon分类法关于周围神经损伤的分类,Seddon于1943年提出三种类型:

(1)神经失用(neurapraxia):神经传导功能障碍为暂时性的生理性阻断,神经纤维不出现明显的解剖和形态上的改变,远端神经纤维不出现退行性改变。神经传导功能于数日至数周内自行恢复。

(2)轴突断裂(axonotmesis):轴突在髓鞘内断裂,神经鞘膜完整,远端神经纤维发生退行性改变,经过一段时间后神经可自行恢复。

(3)神经断裂(neurotmesis):神经束或神经干完全断裂,或为疤痕组织分隔,需通过手术缝接神经。缝合神经后可恢复功能或功能恢复不完全。

2.Sunderland分类法 1968年Sunderland根据神经损伤的程度将其分为五度:

(1)第一度损伤:传导阻滞。神经纤维的连续性保持完整,无华勒变性。髓鞘损伤,损伤部位沿轴突的神经传导生理性中段,轴突没有断裂。不发生Wallerian变性。神经无再生,无Tinnel征(运动前移)通常在3-4周内自行恢复。

(2)第二度损伤:轴突中断,但神经内膜管完整,损伤远端发生华勒变性。轴突断裂,损伤远端发生Wallerian变性,近端一个或多个结间段发生变性,神经内膜管保持完整(Schwann细胞基地膜)为轴突再生提供了完好的解剖通道。可自行恢复,轴突以每日1 -2mm速度向远端生长。

(3)第三度损伤:神经纤维(包括轴突和鞘管)横断,而神经束膜完整。轴突和内膜管断裂,但神经束膜保持完整。由于神经内膜管的破坏,导致结构紊乱。有自行恢复的可能性,但由于神经内膜疤痕化,恢复常不完全。

(4)第四度损伤:神经束遭到严重破坏或断裂,但神经干通过神经外膜组织保持连续。神经束膜损伤,可保留部分神经外膜和神经束膜,为发生神经干离断。很少能自行恢复,需手术修复。

(5)第五度损伤:整个神经干完全断裂。需手术修复才能恢复。

Sunderland分类法中的第三、四、五度损伤与Seddon分类法中的神经断裂相当,只是神经损伤程度上有所差异。

骨髓炎分类

Cierny和Mader等将骨髓炎分为4个解剖阶段:

Stage1髓内型,

Stage2皮质型(表浅型),

Stage3限局型,

Stage4弥散型

骨科常用数据分析

正常成年人关节间隙宽度表 肌力的测定 0级肌力完全消失,无收缩 1级肌肉能收缩,但不能使关节活动 2级肌肉能收缩,关节有些活动,但不能对抗肢体重力 3级能对抗肢体重力,但不能对抗阻力 4级能对抗阻力使关节活动,但力量较弱 5级肌力正常 反射的检查 浅反射 反射检查法反应肌肉神经节段定位 角膜反射细棉签角膜 外缘轻触角 膜眼睑迅速闭 合 眼轮匝肌三叉神经 上腹壁反射划过腹部上 部皮肤上腹壁收缩腹横肌肋间神经T7-T8 关节名称正常宽度(mm)关节名称正常宽度(mm)骶髂关节 3 肩关节 4 耻骨联合4~6 肘关节 3 髋关节4~5 桡腕关节2~2.5 膝关节4~8 腕骨间关节 1.5~2 踝关节3~4 掌指关节 1.5 跗骨间关节2~2.5 胸锁关节3~5 跖关节2~2.5 颞颌关节 2 跖趾关节2~2.5 椎弓关节 1.5~2 拇趾末端趾关节 2 椎体间隙2~6 各趾间关节 1.5 寰齿关节0.7~2.3

中腹壁反射划过腹部中 部皮肤 中腹壁收缩腹斜肌肋间神经T9-T10 下腹壁反射划过腹部下 部皮肤 下腹壁收缩腹直肌肋间神经T1-T12 提睾肌反射刺激大腿上 部内侧皮肤 睾丸上举提睾肌生殖股神经L1L2 正常跖反射轻划足底外 侧足趾及足向 跖面屈曲 屈趾肌等坐骨神经S1-S2 病理跖反射轻划足底外 侧拇趾向足背 伸直,其余足 趾呈扇面张 开 屈趾肌等坐骨神经锥体 肛门反射轻划或针刺 肛门附近外括约肌收 缩 肛门括约肌肛尾神经S4-S5 深反射 反射检查法反应肌肉神经节段定位二头肌反射叩击置于二 头肌腱上的 拇指 肘关节屈曲二头肌肌皮神经C5-C6 三头肌反射叩击鹰嘴上 方的三头肌 腱 肘关节伸直三头肌桡神经C6-C7 桡骨膜反射叩击桡骨茎 突前臂旋前、屈 肘 肱桡肌桡神经C5-8 膝反射叩击髌腱膝关节伸直四头肌股神经L2-L4 跟腱反射叩击跟腱足向跖面屈 曲 腓肠肌胫神经L2-S2 锥体束受损后的足部病理反射

临床医学肌力分级

临床医学肌力分级 分级0级 运动】 描述 肌肉完全麻痹,触诊肌肉完全无收缩力【完全瘫痪,不能作任何自由 1级Ⅰ级肌肉有主动收缩力,但不能带动关节活动【可见肌肉轻微收 缩】 2级Ⅱ级可以带动关节水平活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 3级Ⅲ级能对抗地心引力做主动关节活动,但不能对抗阻力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吸收力,能抬离床面. 4级Ⅳ级能对抗较大的阻力,但比正常者弱【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 动】 5级Ⅴ级正常肌力【肌力正常,运动自如】 Lovett 肌力分级标准表 级别名称标 准相当正常肌力的% 0 零( Zero ,0)无可测知的肌肉收 缩0 1 微缩( Trace ,T)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运 动10 2 差( Poor ,P )在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运 动25 3 可( Fair ,F )能杭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50 4 良好( Good, G )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运 动75 5 正常( Norlna1 , N ) 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运 动100 每一级又可用“+”和“-”号进一步细分。如测得的肌力比某级稍强时,可在该级的右上角加“+”号,稍差时则在右上角加“-”号,以补充分级的不足。其具体标准见表2-2 。 肌力细分级标准分级 评价标准 O 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

1可触及肌肉有轻微收缩,但无关节运动 1+ 及肌肉有强力收缩,但无关节运动 2-去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的 1/2 以上,但不能达最大活 动范围 2去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2+ 去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如抗重力,可活动到最大活动 范围的 1/2 以下 3-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的 1/2 以上,但不能达最大活动范 围 3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3+ 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且在运动终末可抗轻度阻力 4-能抗比轻度稍大的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4能抗中等度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4+ 能抗比中等度稍大的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5-能抗较充分阻力稍小的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5能抗充分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肌张力如何分级 被动活动(PROM)肌张力分级标准: Ⅰ轻度在 PROM的后 1/4 时候,即肌肉处于最长位置时 阻力 Ⅱ中度在 PROM 的 1/2 是出现阻力 . Ⅲ重度在 PROM 的后 1/4, 即肌肉处于最短位置时出现阻力. 改良Rankin Scale(mRS)量表

心内科常用分级评分

心内科常用分级评分

GRACE 评分 Kill p 分级 得分 收缩压(mmHg ) 得分 心率(次/min ) 得分 I 0 <80 58 <50 0 II 20 80-99 53 50-69 3 III 39 100-119 43 70-89 9 IV 59 120-139 34 90-109 15 140-159 24 110-149 24 160-199 10 150-199 38 >200 0 >200 46 危险因素 分值 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心功能不全 1 高血压 1 年龄≥75岁 2 糖尿病 1 中风/TIA/血栓史 2 血管病变 1 年龄65~74岁 1 性别(女性) 1 总分值 9

当评分>=3分时,患者服用抗凝药物应当非常小心谨慎。当房颤患者的CHA2DS2-VASc 评分大于2分,且HAS-BLED评分大于2分,仍应给予抗凝治疗。

分类需采取的措 施 INR>3.0但≤5.0(无出血 并发症)适当降低华法林剂量或停服一次,1~2日后复查INR。当INR回复到目标值以内后调整华法林剂量并重新开始治疗。 INR>5.0但<9.0(无出血 并发症)停用华法林,肌注维生素K1(1.0~2.5mg),6~12小时后复查INR。 INR<3后重新以小剂量华法林开始治疗。 INR≥9.0(无出血并发症)停用华法林,肌注维生素K1(.5mg),6~12小时后复查INR。 INR<3后重新以小剂量华法林开始治疗。若患者具有出血高危因素,可考虑输注凝血因子。 严重出血(无论INR水平 如何)停用华法林,肌注维生素K1(.5mg),输注 凝血因子,随时监测INR。病情稳定后需要 重新评估应用华法林治疗的必要性。 NYHA分级

心内科常用评分汇总

C H A2 D S2-V A S C评分 欧洲心脏病协会(ESC) 心房颤动处理指南(2010年版)提出了CHA2DS2-VASc[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hypertension, age≥75y(doubled), diabetes mellitus, stroke(doubled)- vascular disease, age 65-74 and sex category(female)]评分系统。CHA2DS2-VASc进一步拓展了CHADS2的功能,其作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卒中风险的评估方法,可确定危险因素,指导抗栓治疗。具体评分办法:

H A S-B L E D评分 在对房颤患者进行抗凝的同时应当评估其出血的风险,以前的指南中仅仅对出血风险做了定性分析,如低危、中危、高危等。2010ESC版指南中做了定量分析,以便临床医生更好的掌握出血风险,称为HAS-BLED评分。

C R U S A D E出血风险评估 2011 ESC – NSTEACS 管理指南首次推荐了CRUSADE评分用于评估NSTEACS患者院内的出血风险。CRUSADE出血风险评分来自于CRUSADE注册研究的71277例患者(导出队列),进一步在17857例患者(验证队列)中得到了验证,总体来说作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院内出血的基线风险评估,且该模型可以有效识别接受≥2种和<2种抗血小板药物,接受有创和保守治疗的出血风险。

G R A C E危险评分系统 2012年Park等使用GRACE评分对ACS患者发生缺血 性脑卒中进行风险评估,旨在建立一种简单的预测方法,以帮助临床医师面对这些高危患者突发临床事件的急诊处理。该研究数据采集均来自GRACE研究,即1999年4月至2007年11月,来自14个国家,126所医院,63118例ACS患者。研究结果证明:冠状动脉搭桥术和PCI术增加了脑卒中危险。同时也确定了缺血性脑卒中的8个危险因素:高龄、心房颤动、心肌标记物 阳性、收缩压≥160mmHg,ST段动态改变、无吸烟史、Killip分级Ⅲ~Ⅳ级、低体重。故而Park 等得出结论:GRACE风险评分可以方便、准确地预测住院ACS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风险。

骨科常用评分系统

骨科常用评分系统 4 推荐 Harris髋关节评分(Harris hip score) 根据疼痛、功能(步态和活动)、有没有畸形和运动范围来评分,分数越高,功能越好。 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Harris评分) (一)疼痛(44种可能) 1、没有或可忽略 44分 2、轻微或偶尔,不影响活动 40分 3、轻度疼痛,不影响一般的活动,非日常活动中很少见呈中度疼痛,可以服用阿司匹林 30分 4、中度疼痛,能忍受但疼痛的影响,一般活动和工作受一定的影响 20分 5、明显疼痛,活动严重受限 10分 6、完全残废,跛行,静息痛,卧床不起 0分 (二)功能(47种可能) 1.步态(33可能) (1)跛行①无 11分②轻度 8分③中度 5分④重度 0分 (2)辅助支持物①无 11分②长时间行走需手杖 7分③大多数时间需手杖 5分④单拐杖 3分⑤双手杖 2分⑥双拐 0分⑦不能行走(特殊原因) 0分 2.活动(14种可能) (1)上下楼梯正常上下,不用把扶手 4分 正常上下,需把扶手 2分 用其他方式 1分 不能上下楼梯 0分 (2)穿鞋和袜子①很轻松 4分②困难 2分③不能 0分 (3)坐坐普通的椅子1小时没有不适 5分 坐高椅子半小时没有不适 3分 坐任何椅子都感不适 0分 (4)乘坐公共交通车辆 1分 (三)没有畸形,如果患者符弦幌虑榭龈?分: 1.屈曲挛缩小于300 2.内收小于100 3.伸展内旋小于10 4.肢体长度相差小于3.2cm (四)运动范围,指标值取决于运动度数乘以适当的系数 1.屈曲 2.外展 00~450×1.0 00~150×0.8 450~900×0.6 150~200×0.3 900~110 × 0.3 >200×0 3.屈曲外旋 4.伸展外旋

医学通用评分分级

首页> 医学常用评分/分级 心功能分级屏气试验临床表现 Ⅰ级30秒以上普通体力劳动、负重、快速步行、上下坡,不感到心慌气喘 Ⅱ级20-30秒能胜任正常活动,但不能跑步或作较用力的工作,否则心慌气喘 Ⅲ级10-20秒必须静坐或卧床休息,轻度体力活动后即出现心慌气喘 Ⅳ级10秒以内不能平卧,端坐呼吸,肺底罗音,任何轻微活动即出现心慌气喘 高血压分期 第一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的水平,但无器官损害,临床上无心、脑、肾受损的表现 第二期:高血压并有器官损害,但有功能代偿能力,临床上有下列表现之一者:①体检、X线、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检查见有左心室肥厚;②眼底动脉普通或局部变窄;③蛋白质或和血浆肌酐浓度升高。 第三期:高血压伴有器官损害,并失代偿,临床上有以下表现之一者:①脑出血或高血压脑病;②左心衰竭;③肾功能衰竭。 心绞痛分级临床表现 无任何体力活动无心绞痛发作 Ⅰ级日常体力活动不引起心绞痛、但快速步行,登楼梯,剧烈活动或长时间快速费力工作或娱乐,出现心绞痛 Ⅱ级日常体力活动轻度受限,登楼梯、爬山、餐后散步或登高、寒冷和大风、情绪紧张或睡醒后段时间爱女出现心绞痛 Ⅲ级日常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以正常步速,短距离散步或登一段楼梯即出现心绞痛,休息后症状可缓解 Ⅳ级任何体力活动均可诱发心绞痛,静息时也可发作 呼吸困难程度分级 0 无呼吸困难症状 Ⅰ能根据需要远行,但是疲劳,不愿步行 Ⅱ步行距离有限制,走一或二条街后需停步休息 Ⅲ短距离走动即出现呼吸困难 Ⅳ静息时也出现呼吸困难

格拉斯哥(Glasgow)评分标准 格拉斯哥评分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评价病人意识和判断预后的方法。评分3~5分,表示有严重脑损害,文献报道其病死率是6~8分的3倍。动态观察评分有助与了解病情变化方向.注意运动评分左侧右侧可能不同,用较高的分数进行评分。改良的GCS评分应记录最好反应/最差反应和左侧/右侧运动评分。 评分睁眼言语反应运动反应 1. 不睁眼无反应无反应 2. 疼痛刺激时睁眼不理解、无意识发音去脑强直 3. 呼唤睁眼不确切、不能交谈去皮质状态 4. 自由睁眼可交谈、言语紊乱不上有疼痛躲避反应,但不定向 5. 对答切题能推避疼痛刺激 6 . 听从言语命令运动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评分等级描述 5 恢复良好恢复正常生活,尽管有轻度缺陷 4 轻度残疾残疾但可独立生活;能在保护下工作 3 重度残疾清醒、残疾,日常生活需要照料 2 植物生存仅有最小反应(如随着睡眠/清醒周期,眼睛能睁开) 1 死亡死亡 血气分析临床分级标准血气分析临床分3级: (1)轻度缺氧: PaO 2 6.68~8.00kPa(50~60mmHg),SaO 2 >80%,PaCO 2 <6.67kPa(50mmHg); (2)中度缺氧: PaO 2 4.00~6.67kPa(30~50mmHg),PaCO 2 >7.33kPa(55mmHg); (3)重度缺氧: PaO 2 <4.00kPa(30mmHg),SaO 2 <60%,PaCO 2 >10.00kPa(75mmHg) 临床表现将缺氧分为轻、中、重三度: 轻度缺氧:球结膜充血,呼吸稍快,血压正常,中枢神经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减退,定向力障碍。

骨科常用评分与分级

---------------------------------------------------------------最新资料推荐------------------------------------------------------ 骨科常用评分与分级 开放性骨折的分类 Gustilo-Anderson 分类最为常用,共分为四型,包括骨和软组织损伤程度以及伤口感染程度。 1 型: 伤口长 1cm 左右,污染少,软组织有生机,或者轻微损伤。 2 型: 伤口在 1cm 以上,软组织损伤不广泛,皮肤无剥脱性皮瓣或撕裂伤。 3 型: 骨呈节段粉碎骨折并暴露,合并软组织广泛损伤或有皮肤剥脱伤。 4 型: 骨和软组织严重损伤,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或断肢。 anderson 依据软组织损伤的程度将开放性骨折分为quot; 3 型。 Ⅰ 型: 伤口不超过 1cm,伤缘清洁;Ⅱ 型: 撕裂伤长度超过 1cm,但无广泛软组织损伤或皮扶撕脱;Ⅲ型;有广泛软组织损伤包括皮肤或皮瓣的撕裂伤,多段骨折,创伤性截肢以及任何需要修复血管的损伤。 1984 年 gustilo 在临床应用中发现此种分类的不足,又将Ⅲ 1 / 3

型分为 3 个quot; 亚型;即ⅢA: 骨折处仍有充分的软组织覆盖,骨折为多段或为粉碎性,ⅢB:软组织广泛缺损,骨膜剥脱,骨折严重粉碎,广泛感染;ⅢC:包括并发的动脉损伤或关节开放脱位〔2〕。 anderson-Gustilo 的分类法是目前quot; 国际上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我国学者王亦璁认为这quot; 种分类方法参照因素太多,彼此又并不一致,容易造成误导。 他推荐根据创伤机制分类,按开放伤口形成的原因将开放性骨折分为: (1)自内而外的开放骨折;(2)自外而内的开放骨折;(3)潜在性开放骨折。 朱通伯则按创口大小,软组织损伤的轻重,污染程度和骨折端外露情况,将开放性骨折分为 3 度。 Ⅰ 度开放性骨折: 皮肤被自内向外的骨折端刺破,创口在 3cm 以下,软组织挫伤轻微,无明显污染和骨折端外露;Ⅱ 度开放性骨折:创口长 3~15cm,骨折端外露,有中等程度的软组织损伤,污染明显;Ⅲ度开放性骨折: 创口在 1 5cm 以上,骨折端外露,软组织毁损,常合并神经、血管损伤,污染严重。 为了对开放性骨折、脱位的性质和伤情做出正确评价,用

心内科常用评分

房颤卒中风险评分 CHA2DS2-VASc 出血风险评估 HAS-BLED

降胆固醇目标值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

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TOD)伴临床疾患 ▲高血压(1-3级) ▲男性55岁;女性65岁 ▲吸烟 ▲糖耐量受损(2小时血糖7.8-11.0 mmol/L)和/或空腹血糖异常(6.1-6.9 mmol/L) ▲血脂异常 TC≥5.7mmol/L或 LDL-C>3.3mmol/L或 HDL-C<1.0mmol/L (40mg/dL) ·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 (一级亲属发病年龄<50 岁) ·腹型肥胖 (腰围:男性≥90cm 女性≥85cm) 或肥胖(BMI≥28kg/m2)·左心室肥厚 心电图: Sokolow-Lyons>38mv或 Cornell>2440mm·mms 超声心动图LVMI : 男125, 女120g/m2 ·颈动脉超声IMT0.9mm 或动脉粥样斑块 ·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 12m/s (* 选择使用) ·脑血管病: 脑出血 缺血性脑卒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心脏疾病: 心肌梗死史 心绞痛 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史 充血性心力衰竭 ·肾脏疾病: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受损 血肌酐: 男性 133mol/L(1.5mg/dL) 女性 124mol/L(1.4mg/dL) 蛋白尿(300mg/24h)

·外周血管疾病 ·视网膜病变: 出血或渗出, 视乳头水肿 糖尿病 空腹血糖:≥7.0mmol/L ( 126mg/dL) 餐后血糖:≥11.1mmol/L ( 200mg/dL )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 6.5% · 踝/臂血压指数<0.9 (* 选择使用) ·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降低(eGFR<60ml/min/1.73m 2 ) 或血清肌酐轻度升高: 男性115-133 mol/L (1.3-1.5mg/dL ), 女性107-124mol/L (1.2-1.4mg/dL ) ·微量白蛋白尿:30-300mg/24h 或 白蛋白/肌酐比: ≥30mg/g(3.5mg/mmol ) 心内科NSTE-ACS 缺血评估——GRACE 评分

骨科常用评分与分级

骨科常用评分与分级来源:西南骨科网 开放性骨折的分类 Gustilo-Anderson分类最为常用,共分为四型,包括骨和软组织损伤程度以及伤口感染程度。 1型:伤口长1cm左右,污染少,软组织有生机,或者轻微损伤。 2型:伤口在1cm以上,软组织损伤不广泛,皮肤无剥脱性皮瓣或撕裂伤。 3型:骨呈节段粉碎骨折并暴露,合并软组织广泛损伤或有皮肤剥脱伤。 4型:骨和软组织严重损伤,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或断肢。 anderson依据软组织损伤的程度将开放性骨折分为" 3型。 Ⅰ型:伤口不超过1cm,伤缘清洁; Ⅱ型:撕裂伤长度超过1cm,但无广泛软组织损伤或皮扶撕脱 ;Ⅲ型;有广泛软组织损伤包括皮肤或皮瓣的撕裂伤,多段骨折,创伤性截肢以及任何需要修复血管的损伤。 1984年 gustilo在临床应用中发现此种分类的不足,又将Ⅲ型分为3个" 亚型;即 ⅢA:骨折处仍有充分的软组织覆盖,骨折为多段或为粉碎性, ⅢB:软组织广泛缺损,骨膜剥脱,骨折严重粉碎,广泛感染; ⅢC:包括并发的动脉损伤或关节开放脱位〔2〕。 anderson-Gustilo的分类法是目前" 国际上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我国学者王亦璁认为这" 种分类方法参照因素太多,彼此又并不一致,容易造成误导。他推荐根据创伤机制分类,按开放伤口形成的原因将开放性骨折分为: (1)自内而外的开放骨折; (2)自外而内的开放骨折; (3)潜在性开放骨折。 朱通伯则按创口大小,软组织损伤的轻重,污染程度和骨折端外露情况,将开放性骨折分为3度。 Ⅰ度开放性骨折:皮肤被自内向外的骨折端刺破,创口在3cm以下,软组织挫伤轻微,无明显污染和骨折端外露; Ⅱ度开放性骨折:创口长3~15cm,骨折端外露,有中等程度的软组织损伤,污染明显; Ⅲ度开放性骨折:创口在15cm以上,骨折端外露,软组织毁损,常合并神经、血管损伤,污染严重。 为了对开放性骨折、脱位的性质和伤情做出正确评价,用以指导临床工作,不少学者根据伤因或损伤程度进行分类,常用的有以下3种: 根据伤因及损伤情况分类 1.切割伤或穿刺伤多锐器或骨折端穿破皮肤造成。创口较整齐,骨折多为单纯横断或斜行。创口污染不严重,容易确定损伤范围。清创容易彻底,如果处理适当,疗效较好。 2.撕裂、剥脱伤皮肤或肌肉等可有较大面积的撕裂或剥脱,创口面积大而且不规则,并有不同程度的污染,骨折多呈粉碎性。并且可有皮肤缺损,但损伤组织一般挫灭不严重。

骨科手术分级

骨科 ㈠一级手术 1、一般清创术 2、一般四肢骨折脱位手术复位,石膏外固定术 3、骨牵引术 4、简单的多指切除,腱鞘囊肿切除,狭窄性腱鞘炎手术 5、一般植皮术 6、窦道搔刮术 ㈡二级手术 1、外伤性肌腱修补术 2、简单的四肢骨折内固定术 3、简单的开放性骨折的处理 4、肩髋关节以下的四肢截肢术 5、简单的手术外伤处理 6、简单的慢性骨髓炎手术,急性骨髓炎及化脓性关节炎引流术 7、跟腱延长术 8、胸锁乳突肌切断术 9、马蹄内翻足矫正石膏外固定术 10、先髋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术 11、简单的内固定取出术 12、肢体动脉瘤切除术 13、经跖骨截肢术 14、赛姆(syme)截肢术: 赛姆截肢是胫腓骨远端髁上截肢,将内外髁的基底部关节面截去并圆滑处理,再将跖侧足跟皮瓣覆盖在残端上。 15、膝下截肢术 16、截指和截手术

17、肘上截肢术 18、肘下截肢术 19、膝关切离断截肢术 20、上肢血管探查术 21、下肢血管探查术 22、下肢动脉切开取栓术 23、上肢动脉切开取栓术 ㈢三级手术 1、复杂的四肢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及关节内骨折的手术 2、复杂的手外伤处理 3、复杂性的慢性骨髓炎手术 4、肿瘤搔刮植骨术 5、骨骼的矫形手术 6、三联关节固定术或关节融合术、脊柱融合术 7、膝内、外翻矫正术 8、掴窝囊肿及坐骨囊肿切除术 9、大关节的病灶清除术 10、拇指及手指延长术 11、臀肌挛缩松解术 12、腰椎间盘脱出摘除术及复发的再手术 13、腱、神经及血管修复术(含断肢、断指再植术) 14、复杂的内固定取出术 15、半月板摘除术 16、关节镜下关节感染清理灌洗引流术 17、关节镜下骨关节炎治疗术 18、关节镜下半月板手术 19、关节镜技术治疗小儿斜颈 20、关节镜下关节僵硬松解术

常用医学分级

心功能分级 高血压分期 第一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的水平,但无器官损害,临床上无心、脑、肾受损的表现 第二期:高血压并有器官损害,但有功能代偿能力,临床上有下列表现之一者:①体检、X线、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检查见有左心室肥厚;②眼底动脉普通或局部变窄;③蛋白质或和血浆肌酐浓度升高。 第三期:高血压伴有器官损害,并失代偿,临床上有以下表现之一者:①脑出血或高血压脑病;②左心衰竭;③肾功能衰竭。 心绞痛分级 呼吸困难程度分级

0 无呼吸困难症状 Ⅰ能根据需要远行,但是疲劳,不愿步行 Ⅱ步行距离有限制,走一或二条街后需停步休息 Ⅲ短距离走动即出现呼吸困难 Ⅳ静息时也出现呼吸困难 格拉斯哥(Glasgow)评分标准 的方法。评分3~5分,表示有严重脑损害,文献报道其病死率是6~8分的3倍。动态观察评分有助与了解病情变化方向。注意运动评分左侧右侧可能不同,用较高的分数进行评分。改良的GCS评分应记录最好反应/最差反应和左侧/右侧运动评分。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血气分析临床分级标准 (1)轻度缺氧: PaO 2 6.68~8.00kPa(50~60mmHg),SaO2 >80%,PaCO 2 <6.67kPa(50mmHg); (2)中度缺氧: PaO 2 4.00~6.67kPa(30~50mmHg),SaO2 60%~80%,PaCO 2 >7.33kPa(55mmHg);(3)重度缺氧: PaO 2 <4.00kPa(30mmHg),SaO2 <60%,PaCO 2 >10.00kPa(75mmHg)

临床表现将缺氧分为轻、中、重三度 轻度缺氧: 球结膜充血,呼吸稍快,血压正常,中枢神经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减退,定向力障碍。中度缺氧: 球结膜轻度水肿,呼吸费力,鼻翼煽动,唇甲紫绀,面色潮红,血压正常或增高,心率加快,中枢兴奋性增高,烦躁,谵妄。 重度缺氧: 球结膜充血水肿,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张口呼吸,紫绀,出现呼吸抑制,神情恍惚,昏迷。贫血的临床分级 肌力分级 5 力量正常 4+ 在强负荷下力量轻度下降 4 能够对抗中等负荷 4- 能够对抗轻度负荷 3 能对抗重力完成运动 2 不能对抗重力 1 仅有肌肉收缩,可能只能被触及 0 无任何运动 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 A 运动、感觉功能完全丧失 B 不完全- 仅保留感觉 C 不完全- 仅保留运动(无功能) D 不完全- 保留运动(有功能) E 所有运动、感觉功能完全恢复,但可能有异常反射 运动功能障碍程度评估

骨科手术分级18757

. 骨科手术分级 一级手术 缩窄性腱鞘炎切开术 腱鞘囊肿切除术 掌筋膜挛缩切除术 侧副韧带挛缩切断术 小肌肉挛缩切断术 手部皮肤撕脱伤修复术 手外伤清创及取皮植皮术 手外伤大网膜移植植皮术 食指背侧岛状皮瓣术 掌骨间动脉倒转皮瓣术 前臂桡尺动脉倒转皮瓣术 肌腱粘连松解术 屈伸指肌腱吻合术 锤状指修复术 侧腱束劈开交叉缝合术 “钮孔畸形”游离肌腱固定术 甲床修补术 肌肉、肌腱、韧带手术 骨骼肌软组织肿瘤切除术 上肢筋膜间室综合征切开减压术 肱二头肌腱断裂修补术 岗上肌腱钙化沉淀物取出术 骨骺固定手术 股骨头骨骺滑脱牵引复位内固定术 四肢骨切除、刮除手术 尺骨头桡骨茎突切除术 移植取骨术 髂骨取骨术 取腓骨术 四肢骨骨关节成形术 肘关节叉状成形术 网球肘松解术 截肢术 残端修整术 上肢截肢术 截指术 手部骨切除术 掌指骨软骨瘤刮除植骨术 掌指结核病灶清除术 手外伤皮瓣术 手外伤清创术 肩袖破裂修补术

. 腕管综合症切开减压术 骨关节其他手术 手法牵引复位术 皮肤牵引术 骨骼牵引术 颅骨牵引术 颅骨头环牵引术 石膏固定术(特大) 石膏固定术(大) 石膏固定术(中) 石膏固定术(小) 石膏拆除术(小) 各部位多头带包扎术 跟骨钻孔术 二级手术 髂窝脓肿切开引流术 髂腰肌脓肿切开引流术 经皮椎间盘吸引术 经皮激光腰椎间盘摘除术 腰椎横突间融合术 腰椎骶化横突切除术 脊柱内固定物取出术 周围神经手术 神经吻合术 神经移植术 神经瘤切除术 周围神经嵌压松解术 坐骨神经松解术 闭孔神经切断术 闭孔神经内收肌切断术 四肢骨肿瘤和病损切除手术 髌骨肿瘤截除术 胫骨上段肿瘤刮除+植骨术 骨肿瘤切开活检术 跟骨肿瘤病灶刮除术 内生软骨瘤切除术 四肢和脊椎骨结核手术 骨髓炎病灶清除术 骨髓炎切开引流灌洗术 四肢骨折手术 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肱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肱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骨科常用评分和分级

骨科常用评分与分级 一开放性骨折的分类 1 骨科常用评分与分级开放性骨折的分类 Gustilo-Anderson分类最为常用,共分为四型,包括骨和软组织损伤程度以及伤口感染程度。 1型:伤口长1cm左右,污染少,软组织有生机,或者轻微损伤。 2型:伤口在1cm以上,软组织损伤不广泛,皮肤无剥脱性皮瓣或撕裂伤。 3型:骨呈节段粉碎骨折并暴露,合并软组织广泛损伤或有皮肤剥脱伤。 4型:骨和软组织严重损伤,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或断肢。 2 anderson依据软组织损伤的程度将开放性骨折分为" 3型。 Ⅰ型:伤口不超过1cm,伤缘清洁; Ⅱ型:撕裂伤长度超过1cm,但无广泛软组织损伤或皮扶撕脱 ;Ⅲ型;有广泛软组织损伤包括皮肤或皮瓣的撕裂伤,多段骨折,创伤性截肢以及任何需要修复血管的损伤。 1984年 gustilo在临床应用中发现此种分类的不足,又将Ⅲ型分为3个" 亚型;即 ⅢA:骨折处仍有充分的软组织覆盖,骨折为多段或为粉碎性, ⅢB:软组织广泛缺损,骨膜剥脱,骨折严重粉碎,广泛感染; ⅢC:包括并发的动脉损伤或关节开放脱位〔2〕。 anderson-Gustilo的分类法是目前" 国际上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3 我国学者王亦璁认为这" 种分类方法参照因素太多,彼此又并不一致,容易造成误导。他推荐根据创伤机制分类,按开放伤口形成的原因将开放性骨折分为: (1)自内而外的开放骨折; (2)自外而内的开放骨折; (3)潜在性开放骨折。 4 朱通伯则按创口大小,软组织损伤的轻重,污染程度和骨折端外露情况,将开放性骨折分为3度。 Ⅰ度开放性骨折:皮肤被自内向外的骨折端刺破,创口在3cm以下,软组织挫伤轻微,无明显污染和骨折端外露; Ⅱ度开放性骨折:创口长3~15cm,骨折端外露,有中等程度的软组织损伤,污染明显;Ⅲ度开放性骨折:创口在15cm以上,骨折端外露,软组织毁损,常合并神经、血管损伤,污染严重。 为了对开放性骨折、脱位的性质和伤情做出正确评价,用以指导临床工作,不少学者根据伤因或损伤程度进行分类,常用的有以下3种: 5 根据伤因及损伤情况分类

骨科手术分级

三、骨科 序号手术名称备注 四级-1 颈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C1_C2除外) 四级-2 胸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 四级-3 臂丛神经吻合术 四级-4 上肢血管损害切除伴血管置换 四级-5 下肢血管损伤切除伴人造血管移植 四级-6 髂动脉损害切除+人工血管移植术 四级-7 下肢血管病损切除伴血管移植术 四级-8 股-股动脉吻合术, 四级-9 椎骨楔形切骨术 四级-10 脊柱后路楔形截骨矫形术 四级-11 半骨盆切除术 四级-12 骶骨肿瘤切除术 四级-13 骨肿瘤切除+骨重建 四级-14 半椎切除术 四级-15 后路半椎切除术 四级-16 前路椎骨病损切除术 四级-17 前路椎骨肿瘤切除术 四级-18 后路椎骨肿瘤切除术 四级-19 后路椎骨病损切除术 四级-20 前路椎骨部分切除+重建术 四级-21 颈肋切除术 四级-22 经皮椎体成形术 四级-23 椎体切开成形术 四级-24 移位或损坏的固定装置的修正术 四级-25 脊柱矫形+植骨术 四级-26 颈椎前路内固定术.无骨折复位 四级-27 颈椎前路内固定+椎间融合术 四级-28 胸椎前路内固定术.无骨折复位 四级-29 腰椎前路内固定术.无骨折复位 四级-30 腰椎后路内固定+椎间融合术 四级-31 颈椎后路内固定术.无骨折复位(C1_C2除外)四级-32 胸椎后路内固定术.无骨折复位 四级-33 颈椎前后路联合融合内固定术 四级-34 经关节后路C1-2螺钉内固定术 四级-35 前路颈椎C1_2螺钉内固定 四级-36 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四级-37 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四级-38 肩胛骨切开复位内固定 四级-39 颈椎间盘切除术 四级-40 经皮穿刺椎间盘切除术 四级-41 前路椎间盘切除术 四级-42 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术 四级-43 椎间盘切除+人工髓核置换术 四级-44 前路人工髓核切除术 四级-45 膝关节镜下半月板修补术 四级-46 肩胛部肿瘤切除+肩胛带切除 四级-47 环---枢椎融合术

医学常用评分分级.docx

首页 > 医学常用评分/分级 心功能分级 屏气试验 临床表现 第一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的水平,但无器官损害,临床上无心、脑、肾受损的表现 第二期:高血压并有器官损害,但有功能代偿能力,临床上有下列表现之一者:①体检、 普通或局部变窄;③蛋白质或和血浆肌酐浓度升高。 第三期:高血压伴有器官损害,并失代偿,临床上有以下表现之一者:①脑出血或高血压脑病;②左心衰竭;③肾功能衰竭。 心绞痛分级 临 床表现 无 任何体力活动无心绞痛发作 I 级 日常体力活动不引起心绞痛、但快速步行,登楼梯,剧烈活动或长时间快速费力工作或娱乐,岀现心绞痛 H 级 日常体力活动轻度受限,登楼梯、爬山、餐后散步或登高、寒冷和大风、情绪紧张或睡醒后段时间爱女岀现心绞痛 山级 日常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以正常步速,短距离散步或登一段楼梯即岀现心绞痛,休息后症状可缓解 W 级 任何体力活动均可诱发心绞痛,静息时也可发作 呼吸困难程度分级 0 无呼吸困难症状 I 能根据需要远行,但是疲劳,不愿步行 H 步行距离有限制,走一或二条街后需停步休息 In 短距离走动即出现呼吸困难 IV 静息时也出现呼吸困难 I 级 30秒以上 H 级 20-30 秒 n 级 10-20 秒 V 级 10秒以内 高血压分期 普通体力劳动、负重、快速步行、上下坡,不感到心慌气喘 能胜任正常活动,但不能跑步或作较用力的工作,否则心慌气喘 必须静坐或卧床休息,轻度体力活动后即岀现心慌气喘 不能平卧,端坐呼吸,肺底罗音,任何轻微活动即岀现心慌气喘 X 线、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检查见有左心室肥厚;②眼底动脉

格拉斯哥(Glasgow )评分标准 格拉斯哥评分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评价病人意识和判断预后的方法。评分3?5分,表示有严重脑损害,文献报道其病死率是 分有助与了解病情变化方向.注意运动评分左侧右侧可能不同,用较高的分数进行评分。改良的GCS评分应记录最好反应分。 评分睁眼言语反应运动反应 1. 不睁眼无反应无反应 2. 疼痛刺激时睁眼不理解、无意识发音去脑强直 3. 呼唤睁眼不确切、不能交谈去皮质状态 4. 自由睁眼可交谈、言语紊乱不上有疼痛躲避反应,但不定向 5. 对答切题能推避疼痛刺激 6. 听从言语命令运动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评分等级描述 5恢复良好恢复正常生活,尽管有轻度缺陷 4轻度残疾残疾但可独立生活;能在保护下工作 3重度残疾清醒、残疾,日常生活需要照料 2植物生存仅有最小反应(如随着睡眠/清醒周期,眼睛能睁开) 1死亡死亡 血气分析临床分级标准血气分析临床分3级: (1)轻度缺氧:Pao 2 6.68 ?8.0OkPa ( 50 ?60mmHg ),SaO 2 >80% ,PaCo 2 <6.67kPa (50mmHg ) (2)中度缺氧:PaO 2 4.00 ?6.67kPa ( 30 ?50mmHg ),PaCO 2 >7.33kPa (55mmHg ); (3)重度缺氧:PaO 2 <4.00kPa (30mmHg ),SaO 2 <60%,PaCO 2 >10.00kPa ( 75mmHg ) 临床表现将缺氧分为轻、中、重三度: 轻度缺氧:球结膜充血,呼吸稍快,血压正常,中枢神经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减退,定向力障碍。 6~8分的3倍。动态观察评/最差反应和左侧/右侧运动评

心血管内科分级护理制度

心血管内科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原则: 一、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如:急性左心衰竭、主动脉夹层、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危象、心律失常。 2、手术后或治疗期间需严格卧床休息的患者,如:冠脉介入术、起搏器植入术。 3、生活自理能力评估=40 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4、生活自理能力评估41-59 分,生活部分自理且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二、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 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2 级、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心包疾病患者。 2、生活自理能力评估41-59 分,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三、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 1、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的患者,如择期行心脏介入手术前、心脏介入术后康复期、高血压病1 级患者。 2、生活自理能力评估=60 分,生活完全自理的患者。 分级护理要点: 一、一级护理 1、每小时巡视患者一次,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注意胸闷、胸痛情况

及伴随症状、心理状况、各种管路情况。 2、根据患者病情,定时测量生命体征;根据医嘱,记录24 小时出入量。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及生活自理能力,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 1)做好基础护理:如整理床单元、更衣;面部清洁和梳头、洗头;口腔清洁;擦/洗手及足、擦澡;床上使用便器;协助患者进食/水、服药;翻身及叩背;功能锻炼;会阴护理;气道护理、管路护理。 2)做好专科护理:心电监护、观察药物疗效与副作用、观察与预防并发症、介入手术前后护理(如诱导排尿、指导与协助术后活动等)必要时做好抢救准备并熟练配合。实施安全护理措施。 5、提供相关的健康指导:饮食知识、药物知识、氧气知识、活动知识等。 二、二级护理 1、每2 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1)做好基础护理:如整理床单元、更衣;面部清洁和梳头、洗头;口腔清洁;擦/洗手及足、擦澡;协助患者进食/水、服药;翻身及叩背;功能锻炼;会阴护理;管路护理。

医学常用评分分级

医学常用评分分级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医学常用评分分级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医学,常用,评分,分级,,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教育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首页>医学常用评分/分级 心功能分级屏气试验临床表现 Ⅰ级30秒以上普通体力劳动、负重、快速步行、上下坡,不感到

心慌气喘Ⅰ级20-30秒能胜任正常活动,但不能跑步或作较用力的工作,否则心慌气喘Ⅰ级10-20秒必须静坐或卧床休息,轻度体力活动后即出现心慌气喘Ⅰ级10秒以内不能平卧,端坐呼吸,肺底罗音,任何轻微活动即出现心慌气喘高血压分期 第一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的水平,但无器官损害,临床上无心、脑、肾受损的表现 第二期:高血压并有器官损害,但有功能代偿能力,临床上有下列表现之一者:①体检、x线、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检查见有左心室肥厚;②眼底动脉普通或局部变窄;③蛋白质或和血浆肌酐浓度升高。 第三期:高血压伴有器官损害,并失代偿,临床上有以下表现之一者:①脑出血或高血压脑病;②左心衰竭;③肾功能衰竭。 心绞痛分级临床表现 无任何体力活动无心绞痛发作 Ⅰ级日常体力活动不引起心绞痛、但快速步行,登楼梯,剧烈活动或长时间快速费力工作或娱乐,出现心绞痛Ⅰ级日常体力活动轻度受限,登楼梯、爬山、餐后散步或登高、寒冷和大风、情绪紧张或睡醒后段时间爱女出现心绞痛Ⅰ级日常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以正常步速,短距离散步或登一段楼梯即出现心绞痛,休息后症状可缓解Ⅰ级任何体力活动均可诱发心绞痛,静息时也可发作 呼吸困难程度分级 0无呼吸困难症状

Ⅰ能根据需要远行,但是疲劳,不愿步行Ⅰ步行距离有限制,走一或二条街后需停步休息Ⅰ短距离走动即出现呼吸困难Ⅰ静息时也出现呼吸困难 格拉斯哥(glasgow)评分标准 格拉斯哥评分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评价病人意识和判断预后的方法。评分3~5分,表示有严重脑损害,文献报道其病死率是6~8分的3倍。动态观察评分有助与了解病情变化方向.注意运动评分左侧右侧可能不同,用较高的分数进行评分。改良的gcs评分应记录最好反应/最差反应和左侧/右侧运动评分。 评分睁眼言语反应运动反应1.不睁眼无反应无反应 2.疼痛刺激时睁眼不理解、无意识发音去脑强直 3.呼唤睁眼不确切、不能交谈去皮质状态 4.自由睁眼可交谈、言语紊乱不上有疼痛躲避反应,但不定向 5.对答切题能推避疼痛刺激 6.听从言语命令运动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分等级54321 恢复良好轻度残疾重度残疾植物生存死亡 恢复正常生活,尽管有轻度缺陷残疾但可独立生活;能在保护下工作清醒、残疾,日常生活需要照料 仅有最小反应(如随着睡眠/清醒周期,眼睛能睁开)死亡

心内科常用分级评分

GRACES 分 CHADdVASc 评分 Scr 单位换算:1mg/dl=88.4mmol/L

当评分>=3分时,患者服用抗凝药物应当非常小心谨慎。当房颤患者的评分大 CHA2DS^VAS C 于2分,且HAS-BLED评分大于2分,仍应给予抗凝治疗。 房颤出血风险评估;建议HA&BLED积 分 、HAS BLKD 分ffl方S HAS BLJ:D K 臾 事3分提示“高危“,高危甫者应谨慎接S华a林或阿司 匹林治疗。

NYHA 分级 AMI 的Killip 法分级 Forrester 六分钟步行试验

2016ASCVC 一级预防人群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分层标准 (mmol/L ) 中危和低危LDL-Cv3?4mmol/L LDL-C 基线值较高不能达目标值者, LDL-C 至少降低50% 极高危LDL-C 基线在目标值以内者, LDL-C 应降低30%£右。 不同ASCVD 危险人群降LDL-C/非LDL-C 达标值 极高危 LDL-Cv1?8mmol/L 咼^危 LDL-Cv2.6mmol/L

符合下列之一者无需进行危险因素分层,直接列为高危: LDL-C仝 4.9mmol/L 1.8mmol/L = LDL-C<4.9mmol/L 或 3.1mmol/L = TC<7.2mmol/L 且年龄在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 具有以下任意2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定义为高危: SB阻160mmH或DB匡lOOmmHg 非HDL-C M 5.2mmol/L HDL-C<1.0mmol/L ④ BMI 三 28Kg/n2 ⑤吸烟

TC总胆固醇;LVMI左心室质量指数;eGFR古算的肾小球滤过率 Ccr=[(140- 年龄广体重(kg) ]/[0.818*Scr(umol/L)] 女性按计算公式结果*0.85 Scr 换算1mg/dL=88.41umol/L

骨科相关评分标准

骨科相关的评分标准 颈椎JOA评分 1、上肢运动功能(4分) 0分:自己不能持筷或勺进餐;(不能自己进食持勺困难) 1分:能持勺,但不能持筷;(不能自己进食持筷困难) 2分:虽手不灵活,但能持筷;(能持筷手不灵活) 3分:能持筷及一般家务劳动,但手笨拙;(做家务有困难) 4分:正常。(无障碍有病理征) 2、下肢运动功能(4分) 0分:不能行走;(卧床不起) 1分:即使在平地行走也需用支持物;(拄拐在平地走路) 2分:在平地行走可不用支持物,但上楼时需用;(可上下楼扶梯) 3分:平地或上楼行走不用支持物,但下肢不灵活;(行走不稳不能快走)4分:正常。(无障碍有病理反射) 3、感觉(6分) A、上肢0分:有明显感觉障碍;(严重障碍) 1分:有轻度感觉障碍或麻木;(轻度) 2分:正常。 B、下肢与上肢评分相同。 C、躯干与上肢评分相同。 4、膀胱功能(3分) 0分:尿潴留;(尿闭) 1分:高度排尿困难,尿费力,尿失禁或淋漓;(尿潴留使劲可排尿) 2分:轻度排尿困难,尿频,尿踌躇;(排尿困难) 3分:正常。 (JOA改善率计算公式为:术后评分-术前评分/(17-术前评分)x100%)治疗后颈髓功能改善率计算公式: 改善分=术后总分- 术前总分 损失分=17 - 术前总分 改善率=(改善分/损失分)×100% 或 (JOA)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运动功能评价 上肢:下肢: 不能用筷或匙自行进食0分不能行走0分 用匙进食1分扶持在平地行走1分

用筷进食,较困难2分扶持上下楼2分 用匙进食稍困难3分行走稍困难3分 正常进食4分行走正常4分 第二部分感觉功能评价 上肢:下肢: 严重感觉障碍或疼痛0分严重感觉障碍或疼痛0分 轻度感觉障碍1分轻度感觉障碍 感觉正常2分感觉正常2分 躯干: 严重感觉障碍或疼痛0分 轻度感觉障碍1分 感觉正常2分 第三部分膀胱功能 尿失禁0分 排尿严重困难1分 排尿轻度困难2分 正常3分 满分17分 JOA改善率计算公式为:术后评分-术前评分/(17-术前评分)x100%平林冽法改善率评定:JOA评分改善率75%以上为优;50%~74%为良;25%~49%为可;25%以下为差。 Epstein标准: 优, 症状消失,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能力;良,症状明显减轻,能够维持正常生活和轻体力劳动;改善,症状减轻,生活不能自理;差,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大鼠实验用:Tarlov评分法评估后肢运动障碍分级0级:后肢无运动,不能负重;1级:后肢可见活动,但不能负重;2级:后肢活动频繁或有力,不能负重;3级:后肢可支持体重,可行走1~2步;4级:可行走仅有轻度障碍;5级:行走正常。 脊髓损伤的神经和功能分类 (一)ASIA脊髓损害分级和评分 制定脊髓损伤的神经和功能分类对判定脊髓损伤程度、评估疗效及临床和科研工作者进行正确的交流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目前被公认和被广泛采用的为2000年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根据Frankel分级修订的分级。A,完全性损害。在脊髓损伤平面以下,包括骶段(S4~S5)无任何感觉和运动的功能保留。B,不完全性损害。在损伤神经平面以下包括骶段(S4~S5)存在感觉功能,但无运动功能。C,不完全性损害。在损伤神经平面以下存在感觉和运动功能,但至少一半以上关健肌的肌力在3级以下。D,不完全性损害。损伤平面以下存在感觉和运动功能,且至少一半要害肌的肌力等于或大于3级。E,正常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在此基础上制定的ASIA评分,包括运动评分(左右各10组要害肌肌力分级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