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常用评分和分级
骨与关节损伤评分

骨与关节损伤评分
对于骨与关节损伤的评分,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医学影像
学检查结果进行评估。
评分的目的是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从而制定出更恰当的治疗方案。
骨与关节损伤的评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症状评分
症状评分是对患者的痛苦程度进行评估,包括疼痛、肿胀、红肿、局
部温度升高等症状,评分通常采用0-10分制,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2. 体征评分
体征评分是对患者的生理变化进行评估,包括肌肉力量、肢体活动度、皮肤触感等体征变化,评分通常采用4级制,从轻到重分别为:轻微、中度、严重、极严重。
3. 影像学评分
影像学评分是对关节或骨损伤的程度进行评估,包括X光检查、CT检查、MRI检查等不同类型的医学影像学检查,评分通常采用分级制,
根据不同损伤程度分为1级至5级,其中1级表示无损伤,5级表示十
分严重的损伤。
4. 功能评分
功能评分是对患者受损部位的功能进行评估,包括活动限制、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程度等评估,评分通常采用10分制,越高表示功能恢复越好。
综上所述,骨与关节损伤的评分分为症状评分、体征评分、影像学评分和功能评分四个方面,旨在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功能状态,为制定出更为恰当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骨折及关节功能障碍参考评级表

骨折及关节功能障碍参考评级表骨折和关节功能障碍是常见的运动损伤,在评估和诊断时,需要使用参考评级表来确定患者的严重性和治疗方案。
参考评级表可以作为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交流工具,以及指导治疗和康复计划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骨折及关节功能障碍参考评级表,并详细解释其相关内容。
一、骨折参考评级表1. AO/OTA分类法AO/OTA分类法是一种常见的骨折分类系统,它分为三个部分:骨折部位、骨折类型和骨折程度。
其中,骨折部位包括四个主要区域:近端、中间、远端和股骨颈;骨折类型包括完全骨折、不完全骨折和压缩骨折;骨折程度根据骨折的稳定性和移位程度分为A、B、C三类。
2. 加尔夫韦尔评分法加尔夫韦尔评分法是一种用于评估股骨颈骨折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的方法。
它将髋部形态的改变和肢体长度的缩短作为评估标准,分别得分0-3和0-5。
最终得分为两个分数的和。
得分越高,患者越需要手术治疗。
3. Olerud-Molander踝关节骨折评分法Olerud-Molander踝关节骨折评分法是一种评估踝关节骨折严重性和治疗效果的方法。
它通过评估患者的疼痛、肿胀、功能障碍以及对工作/日常生活的影响等方面,给予相应的分数。
总分越高,代表恢复越好。
二、关节功能障碍参考评级表1. 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 (IKDC)评分法IKDC评分法是一种用于评估膝盖肿痛和功能障碍的方法。
它包括症状评估、肢体功能评估、运动水平评估三个部分。
每个部分都有相应的细分项目,评分范围为0-100分。
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肢体功能越好。
2. 沃斯利髋关节评分法沃斯利髋关节评分法是一种评估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效果的方法。
它分为两个部分:髋部功能评估和生活质量评估。
每个部分包括一些具体的评估项目,得分范围为0-100分。
总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3. 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是一种评估腰痛和腰椎相关异常的方法。
骨科相关评分标准

骨科相关的评分标准颈椎JOA评分1、上肢运动功能(4分)0分:自己不能持筷或勺进餐;(不能自己进食持勺困难)1分:能持勺,但不能持筷;(不能自己进食持筷困难)2分:虽手不灵活,但能持筷;(能持筷手不灵活)3分:能持筷及一般家务劳动,但手笨拙;(做家务有困难)4分:正常。
(无障碍有病理征)2、下肢运动功能(4分)0分:不能行走;(卧床不起)1分:即使在平地行走也需用支持物;(拄拐在平地走路)2分:在平地行走可不用支持物,但上楼时需用;(可上下楼扶梯)3分:平地或上楼行走不用支持物,但下肢不灵活;(行走不稳不能快走)4分:正常。
(无障碍有病理反射)3、感觉(6分)A、上肢0分:有明显感觉障碍;(严重障碍)1分:有轻度感觉障碍或麻木;(轻度)2分:正常。
B、下肢与上肢评分相同。
C、躯干与上肢评分相同。
4、膀胱功能(3分)0分:尿潴留;(尿闭)1分:高度排尿困难,尿费力,尿失禁或淋漓;(尿潴留使劲可排尿)2分:轻度排尿困难,尿频,尿踌躇;(排尿困难)3分:正常。
(JOA改善率计算公式为:术后评分-术前评分/(17-术前评分)x100%)治疗后颈髓功能改善率计算公式:改善分=术后总分- 术前总分损失分=17 - 术前总分改善率=(改善分/损失分)×100%或(JOA)评分标准第一部分运动功能评价上肢:下肢:不能用筷或匙自行进食0分不能行走0分用匙进食1分扶持在平地行走1分用筷进食,较困难2分扶持上下楼2分用匙进食稍困难3分行走稍困难3分正常进食4分行走正常4分第二部分感觉功能评价上肢:下肢:严重感觉障碍或疼痛0分严重感觉障碍或疼痛0分轻度感觉障碍1分轻度感觉障碍感觉正常2分感觉正常2分躯干:严重感觉障碍或疼痛0分轻度感觉障碍1分感觉正常2分第三部分膀胱功能尿失禁0分排尿严重困难1分排尿轻度困难2分正常3分满分17分JOA改善率计算公式为:术后评分-术前评分/(17-术前评分)x100%平林冽法改善率评定:JOA评分改善率75%以上为优;50%~74%为良;25%~49%为可;25%以下为差。
骨科常见特殊检查考核评分表

骨伤科常见专科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查体-反射检查生理反射(一)浅反射:1. 角膜反射:嘱被检者睁眼向内侧注视( 1分),以捻成细束的棉絮从患者视野外接近并轻触外侧角膜( 1分),避免触及睫毛( 1分),正常反应为被刺激侧迅速闭眼和对侧也出现眼睑闭合反应,前者称为直接角膜反射,而后者称为间接角膜反射( 1分)。
直接或间接反射消失,提示三叉神经病变( 1分)。
直接反射消失、间接反射存在,提示面神经瘫痪( 1分)。
两侧角膜反射完全消失:见于深昏迷病人( 1分)。
2. 腹壁反射异常:病人仰卧,腹壁放松( 1分),用稍尖物品沿肋下缘(胸7-8),平脐(胸9-10)及腹股沟上(胸11-12)的平行方向,由外侧向内侧轻划腹壁皮肤( 1分),反应为该侧腹肌收缩,脐孔向刺激部位偏移。
正常人也有反射极弱或完全不能引出者,最好在吸气之末进行检查。
在腹肌稍紧张时(此时头稍抬起)容易引出,称之加强法。
腹肌防御反射肌肉收缩的范围很大,多数伴有同侧下肢反射性的屈曲,此反射从开始刺激到肌肉收缩潜伏期长。
另外一侧受刺激可引起两侧性腹肌反射性收缩,比一般腹壁反射强, 如果腹壁反射减弱或消失,提示该侧有锥体束的损害。
上部腹壁反射消失—病损定位于胸髓7~8节( 1分),中部腹壁反射消失—病损定位于胸髓8~10节( 1分) ,下部腹壁反射消失—病损定位于胸髓11~12节( 1分) ,上、中、下腹壁反射消失—见于昏迷或急腹症、肥胖、老年人,经产妇( 1分) ,一侧腹壁反射消失见于同侧锥体束病损( 1分)。
(二)深反射:1. 肱二头肌反射:被检查者屈肘,前臂稍内旋( 1分)。
检查者左手托起被检查者肘部,以左手拇指置于肱二头肌腱上( 1分),用叩诊锤叩击检查者拇指( 1分)。
观察肱二头肌收缩引起前臂屈曲动作. 肱二头肌反射正常深反射是由肌皮神经传入,经颈髓5~6,仍由肌皮神经传出。
肱二头肌反射异常,提示上述反射弧有损害( 1分)。
2. 膝反射:膝关节自然弯曲( 1分),用叩诊锤叩击髌骨和胫骨粗隆之间的股四头肌腱附着点( 1分)。
骨科常用评分系统

骨科常用评分系统4推荐Harris髋关节评分(Harris hip score)根据疼痛、功能(步态和活动)、有没有畸形和运动范围来评分,分数越高,功能越好。
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Harris评分)(一)疼痛(44种可能)1、没有或可忽略 44分2、轻微或偶尔,不影响活动 40分3、轻度疼痛,不影响一般的活动,非日常活动中很少见呈中度疼痛,可以服用阿司匹林 30分4、中度疼痛,能忍受但疼痛的影响,一般活动和工作受一定的影响 20分5、明显疼痛,活动严重受限 10分6、完全残废,跛行,静息痛,卧床不起 0分(二)功能(47种可能)1.步态(33可能)(1)跛行①无 11分②轻度 8分③中度 5分④重度 0分(2)辅助支持物①无 11分②长时间行走需手杖 7分③大多数时间需手杖 5分④单拐杖 3分⑤双手杖 2分⑥双拐 0分⑦不能行走(特殊原因) 0分2.活动(14种可能)(1)上下楼梯正常上下,不用把扶手 4分正常上下,需把扶手 2分用其他方式 1分不能上下楼梯 0分(2)穿鞋和袜子①很轻松 4分②困难 2分③不能 0分(3)坐坐普通的椅子1小时没有不适 5分坐高椅子半小时没有不适 3分坐任何椅子都感不适 0分(4)乘坐公共交通车辆 1分(三)没有畸形,如果患者符弦幌虑榭龈?分:1.屈曲挛缩小于3002.内收小于1003.伸展内旋小于104.肢体长度相差小于3.2cm(四)运动范围,指标值取决于运动度数乘以适当的系数1.屈曲2.外展00~450×1.0 00~150×0.8450~900×0.6 150~200×0.3900~110 × 0.3 >200×03.屈曲外旋4.伸展外旋00~150×0.4 任何数值×00>150×05.外展00~150×0.2通过总的评分分数×0.05,来决定运动范围的总体分级记录Trendelenburg试验的阳性、程度或中性引自:Harris W H.Traumatic of the hip after dislocation and acetabular fracture; Treatmeant by mold arthroplasty. J Bone Joint Surg. 1969, 51A: 737~755肩关节功能评定试用标准(1)评分标准肩关节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分数肩外展肌力肩外旋4分>90° ≥M4 >30°3分 60~90° ≥M3 10~90°2分 30~60° ≥M2 0~10°1分<30° <M2 <0°(2)综合评价分级:优10 ~ 12分良7 ~ 9分可 4 ~6分差3分以下2.肘关节功能评定试用标准(1)评分标准肘关节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分数屈曲肌力伸直肌力前臂旋转4 >90° ≥M4 0° ≥M4 正常3 60~90° ≥M3 <-30° ≥M3 轻度受限2 30~60° ≥M2 -30~50° ≥M2 重度受限1 <30° <M2 >50° <M2 不能(2)综合评价分级:优13 ~ 16分良9 ~ 12分可 5 ~8分差4分以下3.腕关节功能评定试用标准(1)评分标准腕关节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分数背伸肌力掌屈肌力4 >45° >M3 >45° >M33 ≥30° M3 ≥30° M32 <30° M2 <30° M21 不能 M0-1 不能 M0-1(2)综合评价分级:优13 ~ 16分良9 ~ 12分可 5 ~8分差4分以下膝关节手术患者评分表(KSS)(一)临床评分A.疼痛(最高分50分)平地行走无痛(35分)轻度或偶尔疼痛(30分)中度疼痛(15分)重度疼痛(0分)爬楼梯无痛(15分)轻度或偶尔疼痛(10分)中度疼痛(5分)重度疼痛(0分)B.稳定性(最高分25分)内外侧位移<5mm(15分)6~9mm(10分)10~14mm(5分) >15mm(0分)前后方位移<5mm(10分)5~10mm(5分)>10mm(0分)C. 活动范围(最高分25分)评分标准为每5°=1分分D.缺陷(扣分)过伸无过伸(0分)<10°(-5分)10°~20°(-10分)>20°(-15分)屈曲挛缩<5°(0分)6°~10°(-2分)11°~15°(-5分)16°~20°(-10分)>20°(-15分)力线畸形5°~10°(0分)每增加5°内/外翻(-3分)休息时疼痛轻度疼痛(-5分)中度疼痛(-10分)重度疼痛(-15分)临床总分 A+B+C-D= 分优口良口可口差口(二)功能评分A. 行走情况(最高分50分)无任何限制(50分)连续步行距离超过2公里(40分)连续步行距离介于1~2公里(30分)连续步行距离小于1公里(20分)仅能在室内活动(10分)不能步行(0分)B. 上楼梯情况(最高分50分)正常上下楼梯(50分)正常上楼梯,下楼梯借助扶手(40分)需借助扶手才能上下楼梯(30分)借助扶手能上楼梯,但不能独立下楼梯(15分)完全不能上下楼梯(0分)C. 功能缺陷(扣分)使用单手杖行走(-5分)使用双手杖行走(-10分)需使用腋杖或助行架辅助活动(-20分)功能总分 A+B-C= 分(如果总分为负值,则得分为0分) 优口良口可口差口(三)附加项目实际活动范围情况屈曲° 伸直°肌力屈膝°伸膝°畸形情况内翻° 外翻° 屈曲挛缩畸形°附注1: 85~100分优 70~84分良 60~69 分可 <60分差附注2:方框内标有“分”的填具体分数;方框内标有“°”的填具体度数;方框内无任何标志的只需在相应项打“√”,肌力项除外。
骨科手术分级指南

骨科手术分级指南介绍本文档旨在提供骨科手术分级指南,以帮助医生和医疗机构对骨科手术进行适当的分级。
目的骨科手术的分级可以帮助医生和医院确定手术的复杂程度和风险,以便做出合理的决策和安排相关资源。
分级标准以下是骨科手术分级的标准:一级手术一级手术是指简单且常见的骨科手术,通常具有较低的复杂性和风险。
这些手术在骨科医生的常规实践中较为常见,技术要求相对较低。
一级手术的特点包括:- 手术时间短,通常在1小时以内。
- 骨折修复术,如简单骨折的固定和复位。
- 关节镜检查和治疗,如膝关节镜手术。
- 软组织修复,如肌腱修复。
二级手术二级手术是指较为复杂的骨科手术,需要更高水平的技术和经验。
这些手术可能涉及多个骨骼结构的修复和重建,具有中等风险。
二级手术的特点包括:- 手术时间较长,通常在2-4小时之间。
- 复杂骨折修复术,如开放性骨折的修复和复位。
- 关节重建手术,如关节置换术。
- 脊柱手术,如椎间盘切除术。
三级手术三级手术是指高度复杂的骨科手术,需要高度专业的技术和经验。
这些手术可能涉及多个骨骼结构的重建和再造,具有较高的风险。
三级手术的特点包括:- 手术时间较长,通常超过4小时。
- 多骨骼结构修复和再造手术,如复杂骨折的修复和重建。
- 复杂关节置换手术,如多关节置换术。
- 骨肿瘤切除术。
结论骨科手术分级指南可以帮助医生和医疗机构对手术进行适当的分级和决策。
通过明确手术的复杂程度和风险,可以更好地安排手术资源和提供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
骨科手术分级标准

骨科手术分级标准骨科手术是一种复杂而精细的医疗操作,根据手术的难度和风险程度,骨科手术可以分为不同的级别。
骨科手术分级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手术操作、提高手术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骨科手术分级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一级手术。
一级手术是指技术简单、风险较低的骨科手术。
这类手术通常包括骨折复位、简单骨折内固定、软组织修复等。
一级手术的特点是操作简单、风险小、术后恢复较快。
对于经验丰富的骨科医生来说,一级手术的成功率较高。
二、二级手术。
二级手术是指技术较为复杂、风险适中的骨科手术。
这类手术可能涉及到关节置换、复杂骨折内固定、软组织修复重建等。
二级手术需要医生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手术操作要求精准、细致,术后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
三、三级手术。
三级手术是指技术复杂、风险较大的骨科手术。
这类手术包括骨肿瘤切除、关节重建、神经血管重建等。
三级手术需要医生具备极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手术操作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精力,术后恢复周期较长。
四、四级手术。
四级手术是指技术极为复杂、风险极大的骨科手术。
这类手术包括复杂骨肿瘤切除重建、特殊骨折重建、神经血管修复等。
四级手术需要医生具备顶尖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手术操作需要极高的精准度和耐心,术后恢复周期较长且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总结。
骨科手术分级标准的制定,有助于医院科室对手术进行合理分级,有利于医生根据手术难度和风险合理安排手术时间和手术人员,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安全。
同时,也有利于医院对手术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管理,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因此,骨科手术分级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骨科手术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骨科手术分级标准是医院骨科手术管理的重要内容,医院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骨科手术分级标准,并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手术操作的规范和安全。
同时,医院还应该加强对手术设备和医疗器械的管理,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
骨科手术分级标准

骨科手术分级标准骨科手术是一种复杂的医疗程序,涉及到骨骼、关节和周围组织的治疗和修复。
为了更好地统一骨科手术的分级标准,便于医务人员进行评估和治疗,制定了骨科手术分级标准。
这一标准是根据手术的复杂程度、风险程度和术后康复情况等因素制定的,对于指导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骨科手术分级标准主要分为三级,分别是一级、二级和三级。
一级手术是指较为简单的骨科手术,通常需要较短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较快。
这类手术包括骨折复位、外固定、软组织修复等。
二级手术是指中等复杂度的骨科手术,可能需要较长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较长。
这类手术包括骨折内固定、关节镜手术等。
三级手术是指高度复杂的骨科手术,可能需要长时间的手术和术后康复,涉及到较高的风险。
这类手术包括骨肿瘤切除、关节置换手术等。
在确定手术分级时,医务人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基础健康状况、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等因素。
通过对患者的全面评估,可以更准确地确定手术的分级,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同时,骨科手术分级标准也有助于医务人员对手术风险的评估,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除了对医务人员的指导作用外,骨科手术分级标准也有助于患者和家属对手术的了解和接受。
他们可以通过了解手术的分级,更清楚地了解手术的风险和术后恢复情况,有利于患者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总的来说,骨科手术分级标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导性标准,对于规范骨科手术、提高手术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医务人员需要充分了解并严格执行这一标准,以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够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
同时,患者和家属也可以通过了解这一标准,更加理性地对待手术,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治疗,共同促进手术的成功和康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科常用评分与分级一开放性骨折的分类1 骨科常用评分与分级开放性骨折的分类Gustilo-Anderson分类最为常用,共分为四型,包括骨和软组织损伤程度以及伤口感染程度。
1型:伤口长1cm左右,污染少,软组织有生机,或者轻微损伤。
2型:伤口在1cm以上,软组织损伤不广泛,皮肤无剥脱性皮瓣或撕裂伤。
3型:骨呈节段粉碎骨折并暴露,合并软组织广泛损伤或有皮肤剥脱伤。
4型:骨和软组织严重损伤,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或断肢。
2 anderson依据软组织损伤的程度将开放性骨折分为" 3型。
Ⅰ型:伤口不超过1cm,伤缘清洁;Ⅱ型:撕裂伤长度超过1cm,但无广泛软组织损伤或皮扶撕脱;Ⅲ型;有广泛软组织损伤包括皮肤或皮瓣的撕裂伤,多段骨折,创伤性截肢以及任何需要修复血管的损伤。
1984年 gustilo在临床应用中发现此种分类的不足,又将Ⅲ型分为3个" 亚型;即ⅢA:骨折处仍有充分的软组织覆盖,骨折为多段或为粉碎性,ⅢB:软组织广泛缺损,骨膜剥脱,骨折严重粉碎,广泛感染;ⅢC:包括并发的动脉损伤或关节开放脱位〔2〕。
anderson-Gustilo的分类法是目前" 国际上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3 我国学者王亦璁认为这" 种分类方法参照因素太多,彼此又并不一致,容易造成误导。
他推荐根据创伤机制分类,按开放伤口形成的原因将开放性骨折分为:(1)自内而外的开放骨折;(2)自外而内的开放骨折;(3)潜在性开放骨折。
4 朱通伯则按创口大小,软组织损伤的轻重,污染程度和骨折端外露情况,将开放性骨折分为3度。
Ⅰ度开放性骨折:皮肤被自内向外的骨折端刺破,创口在3cm以下,软组织挫伤轻微,无明显污染和骨折端外露;Ⅱ度开放性骨折:创口长3~15cm,骨折端外露,有中等程度的软组织损伤,污染明显;Ⅲ度开放性骨折:创口在15cm以上,骨折端外露,软组织毁损,常合并神经、血管损伤,污染严重。
为了对开放性骨折、脱位的性质和伤情做出正确评价,用以指导临床工作,不少学者根据伤因或损伤程度进行分类,常用的有以下3种:5 根据伤因及损伤情况分类1.切割伤或穿刺伤多锐器或骨折端穿破皮肤造成。
创口较整齐,骨折多为单纯横断或斜行。
创口污染不严重,容易确定损伤范围。
清创容易彻底,如果处理适当,疗效较好。
2.撕裂、剥脱伤皮肤或肌肉等可有较大面积的撕裂或剥脱,创口面积大而且不规则,并有不同程度的污染,骨折多呈粉碎性。
并且可有皮肤缺损,但损伤组织一般挫灭不严重。
3.绞轧、挫灭伤多由重物压砸,车轮机器绞轧等所致,骨折多为粉碎性或多节骨折,损伤组织多半失去活力,重者可以形成创伤性断肢。
4.枪弹伤多为子弹或弹片等所致的投射伤。
创口大小范围及深度等与投射物的速度和爆炸力强弱有直接关系。
6 根据损伤性质和皮肤等软组织损伤特点分类1.A类自内向外的开放性骨折,可分为以下几种:A1(尖端哆出):骨折端由内向外刺破皮肤。
伤口一般不足2cm,软组织损伤轻,骨端很少外露。
例如胫骨骨折,近骨折端刺破小腿前侧皮肤。
A2(钝端哆出):宽钝的骨折端由内向外穿破皮肤,伤口多呈横向,大小与骨端直径相当,外露骨端不易还纳,伤口边缘皮肤多有挫灭伤。
A3(哆出撕裂):强大暴力使骨端哆出,皮肤沿骨折段纵轴撕裂,长度可达20cm以上,伤口边缘挫灭严重,肌肉可有较严重的损伤,骨折段外露很长,皮瓣容易坏死,彻底清创后常可遗留较大缺损。
2.B类自外向内的开放骨折,可分为以下几个亚型:B1(高速贯穿伤):为子弹、弹片等高速贯穿物穿破皮肤、软组织,击断骨骼。
伤口大小取决于贯穿物。
伤口内部肌肉组织损伤程度可因贯穿物性质不同而各异。
骨折多呈粉碎性,多见于战伤。
B2(锐器砍伤):造成皮肤裂伤和骨折,如刀斧伤等。
创缘较整齐,挫灭不严重,骨折移位不明,伤口虽长但皮肤损伤面积不大。
B3(打击压砸伤):重物直接打击局部造成。
皮肤损伤往往极不规则,因致伤物不同而各异,均有一定范围的挫灭伤骨折多呈粉碎性,不易正确判断范围。
B4(碾轧撕脱伤):多为重物挤压或机器绞轧所致。
皮肤有广泛撕脱伤,可合并深部如肌肉、神经、血管等损伤。
骨折常为多发或多段伤,移位严重并可能有缺损,是开放性骨折中最严重的一类。
)按损伤程度分类I型:创面清洁,创口小于lcm;Ⅱ型:创口撕裂伤大于1cm,但无广泛软组织伤或皮瓣撕脱等;Ⅲ型:有多段骨折和广泛软组织损伤,或创伤性断肢(枪弹伤、农业机器伤、机器绞伤和大血管伤等均属此类)。
AO骨折分类.PPT1 骨折AO分类由5位诊断数码组成,前两位表示部位,后三位表示形态特点2 部位编码:1肱骨,2尺桡骨,3股骨,4胫腓骨,5脊柱,6骨盆,7手,8足,91.1髌骨,91.2锁骨,91.3肩胛骨3 骨干骨折分型:A简单骨折,B楔形骨折,C复杂骨折。
骨端骨折分型:A关节外骨折,B部分关节内骨折,C完全关节内骨折4 股骨颈骨折为31.A5 骨端包括骨骺和干骺端,以节段之最宽部为边长画正方形,即为骨端之节段,但31及44除外骨不愈合和延迟愈合的Weber-Cech分类Judet以及后来的Muller、Weber、Cech等人将假关节或骨不连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骨折端血管增生或肥大,有明显的生物学反应;血管丰富型(肥大型),骨折端富有生命力,产生明显的生物学反应。
摄取锶85研究显示骨折端血供丰富。
这种类型又可分为以下几种亚型:①“象足”型(骨痂过盛型)骨不连:骨折端有肥大和丰富的骨痂,与此同时,骨折端硬化,骨髓通过硬化的骨而闭锁。
骨折端具有活力,这种类型的骨不连具有旺盛的骨新生能力。
主要由于骨折复位后骨折端固定不牢,制动不充分或负重过早引起。
②“马蹄”型(骨硬化型)骨不连:骨折端有骨硬化,骨折端轻度肥大,外骨痂形成很少或几乎没有。
主要由于钢板和螺丝钉固定不够牢固所引起。
这是手术后最常见的骨不连。
骨折端有一些骨痂形成但不足以连接骨折端,在这个阶段,骨折端仍然残存修复能力。
③营养不良型(无骨痂型)骨不连:骨折端为非肥大型,缺乏骨痂。
主要发生在骨折端明显移位,分离或者内固定时骨折端未能准确对位时。
骨折端有间隙,不论何时都没有骨痂生成或骨硬化形成。
第二种骨折端缺血或萎缩,缺乏生物学反应。
缺血型(萎缩型)骨不连,骨折端缺乏活力,生物学反应较少。
摄取锶85研究显示骨折端血供较差。
缺血性骨不连有以下几种亚型:①扭转楔形骨不连:特点是两骨折端中间有一块缺乏或无血供的骨片,可与一端愈合而与另一端没有连接。
主要见于钢板螺钉固定的胫骨骨折。
有时也见于股骨多段骨折。
②粉碎性骨不连:特点为存在一个或多个死骨片,X线显示无任何骨痂形成。
主要见于固定急性骨折的钢板断裂时。
主要是有第三块骨折,而且第三块骨折没有血运。
③缺损性骨不连:特点为骨干存在骨折段缺损,骨折端虽有活力但却不能越过缺损处进行连接,经过一段时间后断端萎缩。
主要发生于开放性骨折、继发性骨髓炎或因肿瘤切除部分骨干。
要桥接缺损部必须进行大块骨移植,或应用Ilizatrov技术。
④萎缩型骨不连:此系中间骨片缺失,缺损由缺乏成骨潜力的瘢痕组织填补所致,骨折端出现萎缩和骨质疏松及变细变尖,骨折间隙大,骨端坏死。
这种骨不连在成人常常是因严重损伤骨坏死,尤其是骨膜大量坏死。
这种类型叫作“无血管性骨不连”,骨形成的能力完全消失。
为了判断骨折端的修复能力即生物活性的有无,骨扫描有用。
一般说来象足型(过盛骨痂型),马蹄型(骨硬化型)的骨不连在骨折端与骨折间隙显示强烈的RI聚集,即使在无骨痂型(营养不良型)也有相当多的RI聚集,骨折端完全没有RI聚集的极少。
在萎缩型(无血管型)RI的聚集非常弱,有时完全没有。
因此,骨扫描尽管在治疗的时间上不能完全肯定,但是对RI聚集旺盛的能够说明生物学上有修复的能力,可以定为骨延迟愈合,而不是骨不连,聚集非常少的可以分类为骨不连,由此对于选择治疗方法,特别是对于判断是否有必要进行自体海绵骨移植很有用。
《神中整形外科学》改订22版对延迟愈合骨不连的原因分为骨损伤的状态和错误的治疗两种。
翻译如下。
A.骨损伤的状况a>骨折端有不适合骨愈合的情况:例如粉碎骨折和骨缺损的情况。
自身的肌力能够牵开骨折部,例如鹰嘴骨折及髌骨骨折,如果没有进行对抗肌力的特殊治疗,骨愈合就没有希望。
b>骨折面的倾斜度:斜形骨折如果充分的固定,愈合良好。
但是单用剪力负荷或旋转负荷时容易发生假关节,横断骨折骨痂的量少。
c>开放骨折:高能量开放骨折引起的外伤,不仅仅是骨,包含骨膜的软组织的损伤剥离引起骨折端的血流障碍,由于骨折血肿的丧失,骨的愈合迟缓,甚至不愈合。
d>感染骨坏死:开放骨折或者闭合性骨折手术后,并发化脓性骨髓炎会引起骨折端及粉碎骨片的坏死。
e>骨膜及周围软组织广泛的损伤及瘢痕化:这种骨的营养血管缺少,软组织的覆盖少,多发生在小腿骨折。
f>巨大的血肿或相反血肿丧失:如前所述,血肿是骨痂形成的母床,但是巨大的血肿因血肿溶解坏死妨碍骨化,在开放性骨折血肿丧失也成为骨愈合不全的原因。
g>高度的移位及骨片间夹杂软组织:特别是在骨片间隙内夹有肌肉时,整修困难,成为骨化障碍的原因。
h>骨血运不良部位的骨折:在骨干部骨折,胫中下1/3的骨折,关节内骨折,如股骨颈骨折,手的舟状骨骨折是代表性的骨折,这是因骨折线的走形及骨的旋转有时会发生骨坏死引起骨不愈合。
B.错误的治疗a>整复及固定不良:固定为了保持整复的体位和骨痂的生成而进行的方法。
固定时间过短,固定范围过小,固定不良而又早期运动负重是造成骨不愈合、骨不连的原因。
b>过度的牵引:骨折部开大分离,骨痂的桥架距离延长。
两骨折端不能接触就不稳定,所形成的幼弱的骨痂及血管会发生断裂。
c>不适当的手术法:软组织骨膜的广泛剥离,不充分的内固定,固定材料错误。
特别是初入道的青年医生,为了显露,广泛剥离骨膜,把手术部位的骨头剥成一个光杆,使骨头失去血运,造成延迟愈合甚至骨不连。
一般认为骨不连多发生在长管状骨。
发生顺序以胫骨、股骨、肱骨最多。
近年随着带锁髓内钉的应用,股骨骨不连已很少见到,而胫骨常因为严重的开放性骨折,已经成为骨不连最常发生的部位。
短管状骨也会发生骨不连,如掌骨、舟骨、距骨、指骨,只是发病率比较低,在所有骨不连中最难治的最常见的是股骨颈骨折引起的骨不连,以及国内外公认的感染性不连。
假关节分类新关节型(neoarthrosis):这是一种新的类型分型。
骨髓腔被硬化的骨组织闭塞,类似象足型(骨痂过盛硬化型)及马蹄型(骨硬化型)。
有时类似骨吸收型。
骨断端的表面覆盖纤维软骨,在骨间隙形成一个腔。
腔内充满类似关节液的浆液,临床上有某种程度的无痛性的可动域。
这是真正的假关节。
Paley等人对胫骨骨不连的分类方法Paley对胫骨骨不连的分类方法,同样也可适用于其他部位的骨不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