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2018)

合集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但增长不等于 发展;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和最终目标, 没有经济的发展增长难以保证发展的持续性。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括转变转经济增长 方式的全部内容,还涉及发展理念的转变、发展模 式的转型、发展路径的创新,是一种综合性、系统 性、战略性的转变,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和各个领域。
2008年我国的居民消费率为35.3%,同期美国居民 消费率为70.1%,印度为54.7%。中国现有的消费率 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远远低于61.0%的世界平均 消费率水平,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为什么要建立和发展国有企业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发展国有企业即全民 所有制企业等公有制经济是为了实现劳动平等,包 括地位平等、分工平等、决策平等、分配平等,而 现阶段的条件下劳动平等最本质的表现就是按劳分 配,人们只凭借自己劳动的多少来获取收入。这样 就避免了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和由此造成的有效需 求的不足,从而保证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进而 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三、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第一、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和转变 粗放式增长方式 结构性矛盾: ●三次产业比重失衡,服务业比重太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2010年金砖国家GDP产业结构一览
国 家
中国
巴西
印度
俄罗斯 南非
三 产 Ⅰ:10.2 Ⅰ:5.8 Ⅰ:18.2 Ⅰ:4.0 Ⅰ:2.5 比 Ⅱ:46.9 Ⅱ:26.8 Ⅱ:26.8 Ⅱ:36.7 Ⅱ:30.8 重 Ⅲ:43.0 Ⅲ:67.4 Ⅲ: 55.0 Ⅲ: 59.3 Ⅲ:66.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教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教案)

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教案一、教材分析2018年正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年的成就证明了一个道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回首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如何创立、发展和完善的?为什么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怎样一套行之有效的指导理论?本节课我们通过探究这些问题,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目标【必备知识】识记:(1)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2)我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是什么。

理解:(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如何创立、发展和完善的?(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能力】通过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认识到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核心价值】通过本课学习,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主要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和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内容、地位和联系;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教学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内容、地位和联系;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明确中国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帮助学生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

【科学精神】理解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弘扬科学精神。

【公共参与】学生通过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周刊《时代》,1976年到1997年邓小平共有8次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其中两度成为年度风云人物。

2018考研政治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_毙考题

2018考研政治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_毙考题

2018考研政治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毛中特是考研政治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在考研政治中所占分值达到30分左右,又是仅次于马原难度排第二位的学科,因此考研政治想要拿高分,学好毛中特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为了方便考生复习,下面梳理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基础知识点,以供考生参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一)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这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决定的。

首先,我国是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了工人阶级在国家的领导地位。

其次,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

最后,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

在当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进行现代化建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

工人阶级由于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和高度集中统一等特点,成为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强大社会力量。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但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国家主人的地位没有改变。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一是队伍迅速壮大。

二是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工人阶级中知识分子的比重大大增长,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进城就业的农民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成为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职工所依存的经济组织的所有制形式日益多样化,在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就业的职工已占全部职工的一半左右。

三是岗位流动加快。

职工对单位的依赖性大为减弱,自主性大为增强。

(2)工人阶级队伍发生的这些变化,没有改变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国家主人的地位。

工人阶级仍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建设者、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仍然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领导阶级。

2018年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卷附全答案

2018年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卷附全答案

2018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卷附全答案一、单选1、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D )。

A、与时俱进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D )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C、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D、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3、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必须( A ) 。

A、把发展生产力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B、把发展文化教育放在首位C、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D、把军队建设放在首位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 A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的核心力量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贯彻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方针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C )A、任何国家都必须经历的阶段B、任何社会主义国家都必须经历的阶段C、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要经历的起始阶段D、资本主义进入社会主义要经历的阶段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D )A、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B、改革、发展和稳定C、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7、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是为了( A )A、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B、解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C、建立一个好制度D、改变我国的落后状态8、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这是指( A )A、我们的对外开放要对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开放B、我们的对外开放有宽阔的活动领域C、我们的对外开放是按照不同的开放程度梯次展开的D、们的对外开放要全盘吸收国外的一切思想文化9、实现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B )A、提高劳动者的素质B、科技进步和创新C、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D、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10、实现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直接和最主要的途径和手段是( B )A、组建大型企业集团B、加快企业技术进步C、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D、加快企业兼并和破产的步伐11、党的十五大指出: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行( D )。

20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0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第一讲、古今中外不同的社会理想社会主义理想是古今中外不同社会理想之一,本课程是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第二讲、十九世纪前欧洲社会主义代表人物及其理论一、指向封建王权教会的社会主义。

(1)《乌托邦》作者:(英)托马斯·莫尔(1478-1535)因拒绝宣誓拥护英王亨利八世为英国最高的宗教领袖被砍头。

(2)《太阳城》作者:(意)托马斯·康帕内拉(1568-1637)因反对罗马教廷和西班牙侵略者入狱30年。

(3)德意志农民运动领导人:(德)托马斯·闵采尔(1489-1525)◆家境富裕◆学识渊博◆爱好旅游◆主张:暴力反抗领主特权和压迫,建立千年太平天国。

认为德国现存社会是个人间地狱,统治者随心所欲,穷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私有财产的存在,要废除私有制。

“永久议会”政权的目标:废除特权、消灭领主、财产公有、人人劳动、人人平等,建立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

◆起义失败被砍头2、无法避免的禁欲主义前工业化时代的生产力低下“不患贫而患不均”二、指向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理想1、英国“掘地派”与法国“平等派”的困惑(1)(英)温斯坦莱(1609-1660?)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掌权,取消了对圈地的限制,却镇压“掘地派”。

温斯坦莱(出身学徒、短工)《自由法》主张“真正自由的共和国”是:◆真正的自由是使用土地的自由,这种自由才是理想共和国的可靠基础。

◆生产资料公有,劳动果实按需分配,并且不准买卖。

◆生活资料可以属于私人性质。

◆家庭拥有自己的房屋、家具和其他生活用品。

温斯坦莱最后销声匿迹(2)(法)巴贝夫(1760-1796)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发表《人权宣言》,最后资产阶级掌权。

出身地契档案管理员的巴贝夫疑惑:“人民群众明明是革命的主力军,为什么胜利后制定的各种法令却限制人民的自由,加重人民的负担呢?”(1)对于大多数穷苦人来说,革命不过是前门驱虎后门进狼。

(完整版)第三章-2018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完整版)第三章-2018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1840
1919
1949
1956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
(1)经济上:五种经济成分(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 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并存, 国营经济居领导地位
(2)政治上:工人阶级领导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 人民民主专政(工、农、小资、民资)
• 毛泽东亲自主持编写
了怎样办合作社的书,
这使得农业合作化进入
了高潮。到1956年底,
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
农户已达1.17亿户,其
中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占
全国农户总数的87.8%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
本完成。
第3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方针:
“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2)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的由小到 大、由低级到高级的具体三个步骤
完整表述了党在
毛泽东在中央 政治局会议上
过渡时期的总路 线和总任务
正是提出过渡
时期的总路线
和总任务。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 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 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 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 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 改造。
第3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新民主义五种经济成分分析五种成分来源性质地位国营经济没收官僚资本社会主义领导地位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半社会主义个体经济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个体经济绝对优势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社会主义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形态?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工人阶级?个体经济农民手工业者?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工人阶级资产阶级矛盾结论

2018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参考答案(7月19日更新)

2018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参考答案(7月19日更新)

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C)。

(5.0分)A.一种方法B.重要手段C.基本方式D.根本遵循2.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A)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5.0分)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B.经济高速发展C.政治清明D.文化繁荣3.十九大报告提出,用(C )武装全党。

(5.0分)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

这是由谁提出的?(A )(5.0分)A.邓小平B.毛泽东C.习近平D.江泽民5.十九大报告提出,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5.0分)A.全部B.完满C.部分D.基本6.关于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定位“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由(D )提出的。

(5.0分)A.党的五大B.党的六C.党的七大D.党的八大7.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要坚持正确(D)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突出政治标准。

(5.0分)A.组织安排B.群众投票C.领导推荐D.选人用人8.1978年,我国规定的土地承包期是(C)年。

(5.0分)A.五B.十C.十五D.二十9.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是(A)。

(5.0分)A.“三农”问题B.基本矛盾问题C.就业问题D.教育问题10.军队建设必须加强( B)的领导。

(3.0分)A.干部B.党C.群众D.人民11.我国的政体是(B)。

(3.0分)A.立足于群众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人民当家作主D.以人民为中心12.全面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做?(C )(3.0分)A.仅仅依法治国B.仅仅以德治国C.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D.坚持普世价值13.下列对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20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2018)
2018/9/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3
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面临的两大挑战 4、应当怎样正确看待当代资本主义? 对资本主义认识方法的几个问题: (4)只看到社会主义出现的曲折,没看到社会 主义取得的成就。
如果资本主义真像其认同者描述的那么美好, 那么根本就不可能出现否定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潮, 更不可能出现直接以摧毁资本主义为目的的社会主义 运动,也根本不可能建立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制 度;如果社会主义真像其反对者描述的那么糟糕,社 会主义发展不可能对人类社会进步产生那么大的影响, 社会主义也不可能令其反对者如此恐慌,社会主义运 动也不可能如此持久。
2018/9/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7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
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异同 社会主义一词主要在知识分子和英法的空想社 会主义者中使用,强调社会公正平等; 共产主义一词主要是首先在工人当中、在法国 秘密结社组织中使用,强调消灭私有制,建 立公有制。 共同点:公有;劳动者是主人;坚持马克思主 义 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公有化程度;分配原 则;国家的存在
专题一:
从概念内涵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
2018/9/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究
1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
(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的词源: “社会主义”一词源于古代拉丁文Socialis,原 意为“同等”、“同志”、“同伴”;近代,这一词 演变为英文的Social,意为“社会的”。这个形容词 再加后缀ism,即构成为现在英文中的Socialism(社 会主义)。 在英文中,Socialism是individualism(个人主 义)的反义词。而individualism(个人主义)正是 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流行的价值 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5/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5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
(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的词源: “社会主义”一词源于古代拉丁文Socialis,原 意为“同等”、“同志”、“同伴”;近代,这一词 演变为英文的Social,意为“社会的”。这个形容词 再加后缀ism,即构成为现在英文中的Socialism(社 会主义)。 在英文中,Socialism是individualism(个人主 义)的反义词。而individualism(个人主义)正是 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流行的价值观。
2019/5/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9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
(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一词源于古代拉丁文Communis, 意为公共。19世纪80年代法国工人开始把“共产主 义”一词用作他们要努力争取的在消灭资本主义之 后实现的理想社会的目标。 西欧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学说于80年代传入 日本,日本人用古汉字把英文Socialism译为“社会 主义”,把英文Communism译为“共产主义”。1919 年五四运动之后,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共产主义开 始在我国得到自觉的有系统的传播。
2019/5/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18
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面临的两大挑战 (一)发达资本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挑战
1、为什么被科学社会主义断定为腐朽、垂死的资本 主义,还能带头掀起以信息化为先导的全方位、 加速度大发展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从而使资本主 义更加发达? A、科技大发展需要科技人员的主观努力 B、科技大发展需要有利的客观社会条件 市场经济 民主政治 法治管理 多元文化 素质教育 思想自由 社会需求 对外开放
24
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面临的两大挑战 4、应当怎样正确看待当代资本主义? 对资本主义认识方法的几个问题: (1)只看到资本主义的现在,没有看到资本主 义的历史。
A、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英国曾制造了历史上凄惨的“羊吃人”的景象; B、最初作为资本的货币财富的积累,主要是通过劫掠 取得的; C、在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时期,由于资本 主义发展不平衡,为了争夺势力范围,曾发生了两 次世界大战。
2019/5/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12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
(二)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替代物出现 的,是人们针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及其所引发的社会 动荡,给人们所带来的痛苦,在批判资本主义的基础上 提出的用于替代资本主义的更美好、更理想的社会制 度。 广义社会主义:包括所有批判资本主义,追求理想 社会的思潮和运动。其共同特征:批判资本主义,追求 理想社会,使人从资本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消灭剥削和 压迫,实现真正的自由、平等和共同富裕。 狭义社会主义:专指科学社会主义。
二、主要著作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写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北京:高等 教育出版社,2013. 2、高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05 3、刘建武:中国特色与中国模式,北京:人民出版 社,2006 4、靳辉明:社会主义历史、理论与现实,合肥:安 徽人民出版社,2000
2019/5/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17
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历史性飞跃
• 第一次飞跃: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其理论 成果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其主 要标志是,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 党宣言》的发表,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 第二次飞跃: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从苏联一 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到十几个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 其主要标志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 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 第三次飞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主要标志 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越南、古巴、朝 鲜、老挝等各具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3
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面临的两大挑战 (一)发达资本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挑战 3、为什么奉行科学社会主义的苏联东欧等十 几个国家都竞争不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 发生剧变,并且倒退去发展资本主义? 4、应当怎样正确看待当代资本主义?
2019/5/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019/5/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
参考文献
三、主要杂志
1、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科学社会主义 5、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9/5/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4
专题一:
从概念内涵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
2019/5/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
(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18世纪时德、意等国出现此词是指人的社会性; ※19世纪20-30年代圣西门派和欧文派开始把“社会 主义”一词用作一种新社会思潮、新社会制度的名称。 ※19世纪20—30年代,随着工业革命的陆续开始和完 成,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充分暴露,特别是 1825 年出现首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后,许多有识之士从各 自的阶级和阶层利益和意愿出发,提出了各种各样的 解决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设想和方案,社会主义思潮 和运动成为当时欧洲社会的一种时髦。
2019/5/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6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 (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的词源: 从词源上看,社会主义用个人主义的反义 词来表达,暗含着社会主义是以个人主义为价 值核心的资本主义的对立物,是指与资本主义 不同的理想社会。所以,现在人们一般在泛义 上把社会主义理解为反对资本主义,主张和追 求建立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新的理想社会制 度的所有思潮和实践。
2019/5/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13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
2、科学社会主义的三种存在形态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批判资本主义,倡导社会
主义,说明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根本任务,揭示社会主
义的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思想体系;是关于无产
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条件、进程和一般目的的学说。
广义:与“马克思主义”同义 狭义:指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 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2019/5/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14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
2、科学社会主义的三种存在形态 科学社会主义运动:是指无产阶级在自己 的政党的领导下,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为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创造美好的未来而开展 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 义建设。 从运动的主体和目的来看,又可称为无产 阶级解放运动。
2019/5/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0
社会资本主义
1)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
以现代蒸汽化、电气化、信息化三次科技革 命为坐标,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内外部条 件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考察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发 展的阶段性。 第一阶段,封建资本主义,从16世纪初到18世纪末, 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成长; 第二阶段,自由资本主义,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 蒸汽化产业革命和英法、美等国资产阶级革命胜 利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与实践研究
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 锴
2019/5/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1
参考文献
一、原著部分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 格斯选集第一卷 2、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马克思 恩格斯选集第二卷
2019/5/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参考文献
2019/5/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1
社会资本主义
1)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 第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从19世纪末到20 世纪70年代,电气化产业革命和垄断组织 获得大发展后; 第四阶段,社会资本主义,从20世纪80年代 以来,信息化产业革命和社会化程度极大 提高后;
2019/5/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2
社会资本主义 2)当代社会资本主义的六个主要特征 第一,社会生产力的社会化发展; 第二,社会生产关系的社会化发展; 第三,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发生大变化; 第四,国家政府的社会职能、社会化程度大 为提高; 第五,国际关系的社会化,各国之间的竞争 与协作大为增强; 第六,社会主义因素在逐步增长。
2019/5/8
2019/5/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15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
2、科学社会主义的三种存在形态
科学社会主义制度:是相对于资本主义制度而言 的,是针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而提出的纵向替 代物,既源于资本主义又高于资本主义的更高级、更
美好的社会制度;是科学社会主义运动所要实现的制
度目标。 基本特征: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以生产
2019/5/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11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
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异同 社会主义一词主要在知识分子和英法的空想社 会主义者中使用,强调社会公正平等; 共产主义一词主要是首先在工人当中、在法国 秘密结社组织中使用,强调消灭私有制,建 立公有制。 共同点:公有;劳动者是主人;坚持马克思主 义 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公有化程度;分配原 则;国家的存在
2019/5/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6
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面临的两大挑战 4、应当怎样正确看待当代资本主义? 对资本主义认识方法的几个问题: (3)只看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风光的一面,忽 视发达国家阴暗的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