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影响杨梅树势的几种常见病虫害

•杨梅根腐病•杨梅叶斑病•杨梅干枯病目录•杨梅蚧壳虫•杨梅果蝇•杨梅树势的养护和管理植株根部腐烂,树冠稀疏,叶片发黄,严重时全株死亡。
树冠下土壤散生或簇生白色或黄褐色菌丝,病根表面附生菌丝或小菌核。
症状及危害病原及传播途径传播途径风雨、灌溉水传播。
苗木带菌传播。
病原为真菌中的一种半知菌。
土壤带菌传播。
病根与健康根接触传播。
010*********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及时挖除病株并烧毁。
药剂防治: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浇灌树冠下土壤,或用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
症状及危害病原及传播途径病原为杨梅尾孢菌,以菌丝体和子实体在病叶上越冬。
春季天气潮湿时,越冬的菌丝体会产生新的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到新的叶片上进行侵染。
防治方法及时清除落叶,减少病源。
症状及危害病原及传播途径0203防治方法症状及危害症状危害杨梅蚧壳虫是一类昆虫,属于同翅目,它们通常在杨梅树上吸取汁液为生,具有很强的抗逆能力。
传播途径杨梅蚧壳虫主要通过风、雨和人工操作进行传播,从一个树体传到另一个树体。
生活习性生活习性及传播途径VS防治方法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症状及危害症状危害生活习性及传播途径生活习性传播途径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防治方法01020304加强栽培管理水分管理修剪整形合理施肥清除落叶在秋冬季节及时清除落叶,减少病菌越冬场所,降低来年发病率。
要点一要点二清理果园在采果后及时清理果园,将落果、枯枝、落叶等集中处理,防止病菌传播。
做好清园工作合理使用药剂预防为主合理配药注意事项。
杨梅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杨梅常见病虫害的防治1、杨梅卷叶蛾。
杨梅卷叶蛾,俗称卷叶虫。
一年发生两次,即5月底一6月中旬和7一8月。
以幼虫在初展嫩叶端部或嫩叶边缘吐丝,缀连叶片呈虫包,潜居缀叶中食害叶肉,使杨梅新梢危害,树势转弱。
防治方法:在幼虫发生期用80%敌敌畏1000倍;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或5%溴氰菊脂乳剂5一10PPM。
2、牡蛎蚧。
牡蛎蚧危害杨梅枝条,造成整个枝条或全树枯死。
牡蛎蚧产卵于枝叶,代若虫一般在5月底一7月初孵化。
防治方法:(1)抓住代若虫盛孵期及时喷扑虱灵1000倍液或速扑杀1000倍液(果实采摘后立即喷,挂果期不能喷)。
(2)在2月下旬一3月上旬用50倍灭蚧(1斤灭蚧加3两碱冲50斤水)。
3、白蚁。
白蚁蛀蚀根颈及树干木质部,于皮层修筑孔道,造成树干及主根系损伤,导致树体死亡。
防治办法:(1)人工诱杀。
选择白蚁爱吃的食物,如松木、甘蔗、狼箕等,堆放在白蚁危害的四周地面上,保持一定水份,在白蚁诱集较多时,用灭蚁灵或氯丹水剂喷杀。
2、甘蔗渣扎成粉,混拌上灭蚁灵后,装进透气的薄膜袋里,零星分散地放在杨梅树地面上,再压上1一2块石块。
(3)定植杨梅时用泥浆加茶子饼粉蘸根。
4、枝干害虫(天牛爆皮虫)在杨梅树近地表的主干部危害,造成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清除主干周围的杂草。
(1)主干涂白,用石灰5公斤,硫磺0.5公斤,食盐100克,动物油100克,水适量调成糊状涂白。
(2)钩杀入木幼虫。
(3)用一次性注射器将80%敌敌畏原液注射入虫孔再用泥封除虫道。
5、杨梅褐斑病(杨梅叶斑病)杨梅褐斑病是杨梅叶片上的一种主要病害,在我县杨梅产区普遍发生,而且危害越来越严重。
发病树10月份开始落叶,严重影响树势,产量和质量。
症状:开始在叶面上出现针头大小的紫红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央红褐色,边缘褐色或灰褐色。
防治方法:(1)通过改善杨梅生长环境,增强树势。
如使园地排水良好,并改善树冠光照条件。
杨梅园要一年一次深翻,使土壤中含氧量提高,促进根菌活动,多施饼肥草木灰等农家肥,和肥力高等生物菌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杨梅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杨梅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病害
1. 杨梅炭疽病
杨梅炭疽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主要通过病原真菌传播。
病害
初期,叶片和果实表面出现黑色小点,逐渐扩大形成炭疽病斑,严
重时会导致果实腐烂坏死。
防治方法包括及早发现病害,及时清除
病害部分,使用炭疽病防治剂进行喷洒。
2. 杨梅白粉病
杨梅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
病害发生后,杨梅叶片
上会出现白色粉末状物质,严重时叶片会变黄并脱落。
预防措施包
括定期清除杨梅树周围的杂草,保持通风良好,使用白粉病防治剂
进行喷洒。
3. 杨梅霜霉病
杨梅霜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主要由霜霉菌引起。
病害发生后,叶片上会出现灰白色霜粉,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变黄,果实变形。
防治方法包括及时清除杨梅树周围的落叶和杂草,保持通风良好,
使用霜霉病防治剂进行喷洒。
虫害
1. 杨梅小食心虫
杨梅小食心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以杨梅果实为食。
害虫
会在果实内挖洞,导致果实变形和腐烂。
防治方法包括定期监测果实,发现病虫害立即采取防治措施,如喷洒杀虫剂。
2. 杨梅叶螨
杨梅叶螨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会在杨梅叶片上产卵并吸食叶汁,导致叶片黄化、瘪皱和枯萎。
防治方法包括及时清除杨梅树周围的
落叶和杂草,及时喷洒杀虫剂。
3. 杨梅潜叶蛾
杨梅潜叶蛾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寄生在杨梅树的叶片上,损害
叶片和嫩枝。
防治方法包括定期清除杨梅树周围的杂草,及时喷洒
杀虫剂。
以上是杨梅主要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杨梅种植者应该定期巡
查和防治,保证杨梅的生长和产量。
杨梅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杨梅主要病虫害及防治一:杨梅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1. 杨梅白粉病1. 症状:叶片上出现灰白色或淡黄色的粉末,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变形和萎缩。
2. 防治方法:- 及早发现并清除感染部位;- 使用合适的药剂进行喷洒处理;- 加强树体养护,提高杨梅树的自身抵御能力。
2. 杨梅黑星病1. 症状:果实表面出现小而圆形的黑点,并扩展成大型坏死区域。
2. 防治方法:- 定期修剪枝条以增加通风性;- 喷洒含有铜制剂等化学农药来预防和控制该种真菌。
3.杨梅褐斑霉(静态)孔雀眼纹锈菌主要危害花器。
对幼苞可引起畸胎,使之不开放; 对已经着生后者则常造成内外袭击: 冠盾下方鮮紫至暿棕赭色壁斑,内有褐色孢子层; 冠盾上方则呈暿棕赭至深紫纹锈状。
防治方法: 1. 每年开花前后及时清除树冠和枝条的霉菌感染部位,用草木灰、硫酸铜等进行喷洒处理;2.加强杨梅园地管理,保持适宜湿度。
4. 杨梅叶霉病1. 症状:叶片表面出现白色或浅黄色粉末,并且会导致萎缩。
2. 防治方法:- 及早发现并清除感染部位;- 使用合适的化学农药进行喷洒处理;- 加强通风以减少湿度。
二:杨梅主要虫害及防治措施1.桃小实蝇(果实)成虫体长约3mm左右, 身体黑亮兼具金属光泽.卵为半球形带钻头一端稍扁平而略突起者 , 白显微圆点 ; 幼虫初期无足,后即成6只足幼虚。
群集在未着生之幼果上,以钻入小孔为害。
防治方法: 1. 在杨梅成熟前期进行化学防治;2.采用黄板诱捕、粘虫球等方式来控制桃小实蝇的数量。
2.红肩长尾夜蛾(芽)成虫体形较大, 翅展约30mm左右 , 前胸部呈黑色 ; 躯干及后翅基底面均具有鮮明之紫赤斑点者。
幼虚初产生时即在新叶内取食,后则进攻未着生之花器或储存于枝条中。
防治方法:使用合适的药剂喷洒处理,并加强树冠修剪和清除感染部位。
3. 杨梅刺吸介壳虫1. 症状:春天会出现萌发不良、留苞结果率低下等问题。
2. 防治方法:- 定期检查并手动清除寄主;- 使用合适的化学农药进行喷洒处理;- 加强园地管理,保持环境卫生。
杨梅病虫害防治策略

杨梅病虫害防治策略杨梅是一种美味健康的水果,但在种植过程中常常会遭受到病虫害的困扰。
为了保证杨梅果实的品质和产量,农民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策略来应对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杨梅病虫害防治策略,帮助农民朋友们保障杨梅产量和质量。
一、病害防治策略1. 杨梅炭疽病防治杨梅炭疽病是杨梅种植中较为常见的病害之一,其主要症状为果实表面出现黑色小斑点,并逐渐扩大。
为了控制炭疽病的发生,农民可采取以下措施:(1)清理病残果及树叶:在果实采收后,及时清理果树周围的病残果以及掉落的叶片,减少病菌的滋生和蔓延。
(2)灌溉控制:避免过度灌溉,保持树冠通风透光,减少环境湿度,降低病菌的繁殖率。
(3)药剂喷洒:利用炭疽病防治药剂,在果实刚刚坐果时进行喷洒,可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害的进一步扩散。
2. 杨梅霜疫病防治杨梅霜疫病是一种由霜疫菌引起的病害,常在潮湿的环境下发生,并对杨梅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严重的危害。
为了防治霜疫病的发生,农民可采取以下措施:(1)修剪病部:在果树休眠期间,及时发现患病部位并进行修剪,将病部切除并及时焚烧处理,以避免病菌扩散和传播。
(2)增强抗性:采用抗病品种进行种植,提高杨梅树木的抗病能力,减少霜疫病的发生。
(3)喷洒药剂:在季节适宜的时候,使用霜疫病防治药剂进行喷洒,有效抑制霜疫病的蔓延。
二、虫害防治策略1. 杨梅果实蚜虫防治杨梅果实蚜虫是杨梅种植中常见的害虫之一,它们以杨梅果实为食,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为了防治蚜虫的侵害,农民可采取以下措施:(1)生物防治:引入天敌,如蚜虫天牛、寄生蜂等,进行生物防治,控制蚜虫的数量。
(2)化学防治:使用专门的蚜虫防治药剂进行喷洒,但要严格控制用药量和频次,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 杨梅叶蝉防治杨梅叶蝉是一种常见的杨梅害虫,危害主要集中在杨梅的叶片上,它们以杨梅叶片为食,造成叶片萎蔫、黄化等现象,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和果实的营养积累。
为了有效控制叶蝉的数量,农民可采取以下措施:(1)植物覆盖网:在杨梅树上搭建覆盖网,防止叶蝉在树上产卵和滋生。
杨梅病虫害防治方法

利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病虫害,如Bt(苏云金芽孢杆 菌)等。
生物农药
使用生物源农药,如苦参碱、藜芦碱等,对环境友好且对病虫害 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化学防治
科学用药
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选择合适的药剂和施药 时机,避免盲目用药。
轮换用药
避免长期使用单一药剂,应轮换使用不同药剂 ,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杨梅锈病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导致叶片出 现黄色或橙色的脓疱状病斑,影 响光合作用和树体生长。
虫害种类
杨梅小细蛾
该虫以幼虫危害杨梅叶片,导致叶片出现黄色斑点或 全叶枯黄。
杨梅红蜘蛛
该虫以成虫和若虫危害杨梅叶片,吸食汁液,使叶片 出现黄白色小点,严重时导致叶片枯黄脱落。
杨梅蚧壳虫
该虫以雌虫和若虫固定在枝条和叶片上,吸食汁液, 影响树势和产量。
修剪时间
修剪时间宜选择在春季萌芽前或秋季落叶后进行,此时树体处于休 眠期,修剪对树体影响较小。
修剪方法
根据杨梅树的生长情况和树形要求,采取合适的修剪方法,如短截、 疏枝、回缩等,保持树体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04
防治案例
成功防治案例一
病蝇
防治措施
02
采用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交替使用,加强果园管理,保持果园
杨梅病虫害防治方法
汇报人: 2024-01-02
目录
• 常见病虫害种类 • 防治方法 • 防治措施 • 防治案例
01
常见病虫害种类
病害种类
杨梅褐斑病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导致叶片出 现不规则的褐色病斑,最终导致 叶片枯黄、脱落。
杨梅癌肿病
该病主要危害枝干,病部肿大并 突起,表面粗糙,严重影响树势 和产量。
杨梅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杨梅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杨梅果味道酸甜可口,颜色鲜红可爱,但在栽种的过程中遇到病虫害是件不堪烦忧的事情,为了让杨梅快快结果,快和小编一起来看看杨梅常见病虫害和其防治方法吧。
杨梅病害褐斑病症状感染褐斑病的叶片表面会出现针尖大小的紫红色小点,随染病加深,叶片边缘逐渐呈褐色或灰褐色,发病后期病斑中央变成浅红褐色或灰白色,上面散生着病菌子囊孢子,病叶最后干枯脱落。
褐斑病防治方法多施有机肥和钾肥,增强树木抵抗力,及时排除树盘积水;每年初春清除园内枯枝落叶,减少病原枝条;若已经感染病菌,可喷洒稀释1000倍的多菌灵。
癌肿病症状感染杨梅癌肿病的枝条会产生乳白色的小突起,突起表面光滑,一般多在枝节部位发生,会造成肿瘤以上的部位枯死;树皮粗糙开裂,凸凹不平,会引起树木早衰,严重时会引起全株死亡。
癌肿病防治方法注意保护树体,尽量减少树木上的伤口,要尽量避免给树木造成机械损伤,防止病菌侵入感染;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增强树体的抵抗力。
根腐病症状病菌一般从伤口侵入,菌丝侵入维管束导致其褐变坏死,严重时导致全树生长衰亡。
叶色淡绿(青枯),逐渐变为红褐色脱落,偶剩少数枝叶,但次年不能萌芽生长。
根腐病防治方法深耕改土,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可以提高抗病能力;及时挖除并烧毁发病植株,避免进一步传播蔓延;注意杨梅不要与桃、梨、李等树混植。
杨梅虫害松毛虫为害症状松毛虫可以危害多种林木,初孵的幼虫喜欢聚集在新梢嫩叶上,不过蔓延的能力很强,容易造成分散食害,严重时叶片仅剩叶脉。
松毛虫防治方法对于初孵幼虫应该及时捕杀,用稀释100倍的敌百虫溶液喷施;成虫趋光性较强,可以用灯光诱杀。
避债虫为害症状避债虫主要危害杨梅的新梢嫩枝,会咬碎叶片并导致嫩芽嫩枝死亡。
避债虫防治方法对于初孵幼虫应该及时捕杀,用稀释100倍的敌百虫溶液喷施。
卷叶蛾为害症状卷叶蛾幼虫喜欢在杨梅的新梢嫩叶片上吐丝裹叶,造成叶片卷曲将其幼虫裹在叶片中,其后幼虫在卷叶中蚕食叶肉,结茧化蛹越冬。
北方能够栽培杨梅树怎么种病虫害怎么防治和治疗打什么药

北方能够栽培杨梅树的种植技巧与病虫害防治杨梅是一种常见的果树,其苹果大小、颜色鲜艳、味道酸甜,深受人们喜爱。
然而,在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和环境的差异,栽培杨梅树可能会面临一些病虫害威胁,并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和治疗措施。
本文将介绍北方能够栽培杨梅树的种植技巧,并提供一些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以及针对不同病虫害的治疗药物。
一、种植技巧1. 地理位置选择选择一个适宜的地理位置是种植杨梅树的首要任务。
北方地区通常气候较干燥寒冷,但杨梅树对阳光照射需求较高。
因此,选择南向或西南向的坡地,以确保杨梅树获得充足的阳光照射,并减少湿气积聚。
2. 选用合适的品种在北方栽培杨梅树时,应选择适应寒冷条件的适合品种,如“大叶红杨梅”和“旱树杨梅”。
这些品种对寒冷气候和干旱状况较为耐受,并具有较强的病虫害抵抗力。
3. 土壤和施肥管理杨梅树偏爱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北方地区,土壤通常较为干燥,因此需要加强水肥管理。
底肥可选用腐熟的有机肥料,如禽畜粪便混合物。
而追肥则可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进行。
每次追肥选择有机肥,注意不要过量施肥,以防止土壤肥力过高。
4. 常规修剪杨梅树的常规修剪有利于树型的形成和通风透光。
北方地区的杨梅树一般在每年的晚冬或早春期间进行修剪工作。
修剪主要包括去除病、虫、死枝、交叉枝等,促进新梢的生长。
二、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1. 红蜘蛛红蜘蛛是杨梅树上比较常见的病虫害之一。
其常在炎热干燥的环境下繁殖并危害杨梅树的叶片。
为防治红蜘蛛,可采取以下措施:•定期喷洒水雾:炎热季节,每天早晚用水雾进行喷洒,增加空气湿度,减少红蜘蛛的生存环境。
•使用杀虫剂:可选择萘晴、拜枯特等杀虫剂,按照药品说明进行喷洒。
2. 蚜虫蚜虫是常见的杨梅树害虫之一,主要危害叶片嫩芽。
为防治蚜虫,可采取以下措施:•选用抗病虫害品种:选择抗病虫害的杨梅品种,可减少蚜虫的危害。
•定期发现并清除蚜虫:通过人工观察和发现蚜虫,及时采取人工清除的方法,如用手抚摸蚜虫,或用温肥水进行喷洒清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梅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1、杨梅卷叶蛾。
杨梅卷叶蛾,俗称卷叶虫。
一年发生两次,即5月底一6月中旬和7一8月。
以幼虫在初展嫩叶端部或嫩叶边缘吐丝,缀连叶片呈虫包,潜居缀叶中食害叶肉,使杨梅新梢危害,树势转弱。
防治方法:
在幼虫发生期用80%敌敌畏1000倍;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或5%溴氰菊脂乳剂5一10PPM。
2、牡蛎蚧。
牡蛎蚧危害杨梅枝条,造成整个枝条或全树枯死。
牡蛎蚧产卵于枝叶,第一代若虫一般在5月底一7月初孵化。
防治方法:
(1)抓住第一代若虫盛孵期及时喷扑虱灵1000倍液或速扑杀1000倍液(果实采摘后立即喷,挂果期不能喷)。
(2)在2月下旬一3月上旬用50倍灭蚧(1斤灭蚧加3两碱冲50斤水)。
3、白蚁。
白蚁蛀蚀根颈及树干木质部,于皮层修筑孔道,造成树干及主根系损伤,导致树体死亡。
防治办法:
(1)人工诱杀。
选择白蚁爱吃的食物,如松木、甘蔗、狼箕等,堆放在白蚁危害的四周地面上,保持一定水份,在白蚁诱集较多时,用灭蚁灵或氯丹水剂喷杀。
(2)甘蔗渣扎成粉,混拌上灭蚁灵后,装进透气的薄膜袋里,零星分散地放在杨梅树地面上,再压上1一2块石块。
(3)定植杨梅时用泥浆加茶子饼粉蘸根。
4、枝干害虫(天牛爆皮虫)
在杨梅树近地表的主干部危害,造成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清除主干周围的杂草。
(1)主干涂白,用石灰5公斤,硫磺0.5公斤,食盐100克,动物油100克,水适量调成糊状涂白。
(2)钩杀入木幼虫。
(3)用一次性注射器将80%敌敌畏原液注射入虫孔再用泥封除虫道。
5、杨梅褐斑病(杨梅叶斑病)
杨梅褐斑病是杨梅叶片上的一种主要病害,在我县杨梅产区普遍发生,而且危害越来越严重。
发病树10月份开始落叶,严重影响树势,产量和质量。
症状:开始在叶面上出现针头大小的紫红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央红褐色,边缘褐色或灰褐色。
防治方法:
(1)通过改善杨梅生长环境,增强树势。
如使园地排水良好,并改善树冠光照条件。
杨梅园要一年一次深翻,使土壤中含氧量提高,促进根菌活动,多施饼肥草木灰等农家肥,
和肥力高等生物菌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及时清扫落叶集中烧毁,减少病原菌。
(2)喷药保护。
在5月中旬和7月上旬,各喷一次800倍70%的甲基托布津或1:2:200的波尔多液。
6、杨梅癌肿病
杨梅癌肿病俗称“杨梅疮”是杨梅小枝干及树干上的主要病害。
病部肿大,形成表面粗糙的肿瘤,小枝被害后,形成小圆球肿瘤,在肿瘤以上的枝条死亡。
在树干上发生大量肿瘤后引起全株死亡。
防治办法:
(1)药剂防治:3一4月,在肿瘤中的病菌传出以前,用刀刮除病斑,涂上200倍抗菌剂402,也可在病树主干分叉处挖一小孔滴入402药液。
(2)剪除病枝(要求新梢抽发前进行)并烧毁。
(3)在每次喷杀菌剂农药时都要喷湿枝干,在采摘杨梅时,不要穿皮鞋上树。
7、杨梅根腐病
杨梅根腐病是90年代在杨梅上发现的新病害。
该病最明显的症状为地下烂根,导致地上部枝叶枯萎。
经挖根解剖病组织的纵向侵染次序是幼根嫩细根,根瘤→小根→大根→根颈→地上部;横向侵染次是从髓心周围木质部向四周扩展。
树体发病后枝叶急速发生青枯,树冠较小的盛产树从发病至全树枯萎死亡在高温夏秋季节仅几天时间,树冠高大的老树从发病到死亡也仅能维持1年左右时间。
杨梅根腐病以盛果期树发病最多,以采果后的7一8月症状表现最快死亡率最高,管理精细,生长茂盛的树也同样患病死亡。
该病是由一种世界性分布真菌侵染为害(病原菌为座菌目的葡萄座腔菌)。
防治方法:
(1)园地选择,根据几处发病圆地调查,多发生在土壤沾重有机质量含量低的且易积水的低洼处,园地原植被作物均是圆毛草。
因此在园地选择是要避开。
(2)药剂防治:根据试验,以株施0.5斤一1斤70%托布津或50%多菌灵防治效果好,具体方法是,杨梅树下翻松土壤,深度15一30厘米,范围为根颈至树冠滴水线下,将药剂均匀地撒施在松土上,然后再翻覆土壤。
(3)杨梅根腐病是由根部感染发病,再引起地上部症状出现,一旦地上部症状出现(青枯)已属重病树,根据试验,重病树施药无防治效果,病情中等的有较好防治效果,轻病树的防治效果很理想。
因此要根据土壤类型和树龄情况,勤检查,发现病株早防治,并以防为主,治早、治好、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