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蛔虫病的诊治

合集下载

一起仔猪蛔虫病的诊疗

一起仔猪蛔虫病的诊疗
隔离措施
对疑似患病猪只进行隔离,防止疾病在猪群中传播。
人员管理
限制人员进出猪舍,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饲养管理措施
1 2
饲料管理
保证饲料营养全面、新鲜、无霉变,提高猪只 免疫力。
饮水管理
保证饮水清洁、充足,减少病原体通过饮水传 播的风险。
3
环境控制
控制猪舍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为猪 只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实验室诊断
通过粪便检查发现蛔虫卵 ,或通过血清学检测发现 抗体。
02
临床症状
病猪症状
精神沉郁
病猪可能表现出沉闷、萎靡、食欲减退等 症状。
生长迟缓
由于病猪的营养吸收受到影响,其生长速 度可能会明显减缓。
消化不良
感染蛔虫病的猪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呕 吐、腹泻等症状。
呼吸困难
病猪可能会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导致 呼吸困难。
生长育肥猪的消化系统较为发达,但感染蛔 虫病后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症 状。
消瘦
蛔虫感染
由于生长育肥猪的营养吸收受到影响,其体 重增长速度可能会明显减缓。
生长育肥猪可能会出现蛔虫感染症状,如腹 部膨胀、呕吐等。
03
病理变化
病猪病理变化
01
肠道寄生虫感染
病猪的肠道内寄生有蛔虫,虫体 数量多少不等。
一起仔猪蛔虫病的诊疗
2023-11-05
目录
• 概述 • 临床症状 • 病理变化 • 诊断方法 • 治疗措施 • 预防和控制
01
概述
定义和特点
定义
仔猪蛔虫病是由猪蛔虫寄生于仔猪小肠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 病。
特点
本病主要危害仔猪,以3~6周龄仔猪最易感染,感染后症状 明显,死亡率高。

猪蛔虫病的症状有哪些,怎么治疗-

猪蛔虫病的症状有哪些,怎么治疗-

猪蛔虫病的症状有哪些,怎么治疗?猪蛔虫病是猪蛔虫寄生猪小肠而引起的寄生虫病,流行较广,严重危害3-6个月龄猪,影响其生长发育,重者死亡。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猪蛔虫病的症状有哪些,以及怎么治疗。

一、猪蛔虫病的主要症状(1)猪蛔虫病的临床症状,随着猪只的年龄大小、猪体质的好坏、感染的数量以及蛔虫的发育阶段而有所不同。

(2)一般以3-6个月大的猪比较严重。

感染早期,即幼虫移行期间,肺炎症状明显,病猪表现轻微的咳嗽,呼吸加快,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到40℃左右。

(3)渴欲增加、呕吐、流涎、拉稀等症状,此时多喜卧,不愿走动。

如果成虫大量寄生时,常扭转成团导致肠道堵塞。

此时病猪表现为剧烈的腹痛,食欲废绝,严重的造成肠壁破裂,不及时发现可导致死亡。

有时蛔虫进入胆总管,引起胆道蛔虫病,或者进入胰管,堵塞胰管,由此引发胰管和胰脏的疾病。

二、猪蛔虫病的防治要点1、猪蛔虫病的治疗选用一般常用药物即可以治疗驱虫,可以使用的驱虫药有:敌百虫,每千克体重80-120毫克,拌料。

噻嘧啶(抗虫灵),每千克体重30-40微克,拌料。

左旋咪唑,每千克体重4-6毫克,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8毫克,口服。

丙硫苯咪唑,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一次口服。

伊维菌素(害获灭、伊福丁、伊力佳等),每千克体重03毫克,皮下注射,商品为1%溶液,可按每33千克体重注射1毫升计算。

2、猪蛔虫病的预防规模化猪场要采取综合防治,要注意猪舍和运动场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并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散播病原。

保持饲料、饮水和环境的清洁卫生。

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粪便污染饲料和饮水。

圈养猪要进行定期驱虫;种猪配种前,要进行驱虫;母猪产仔前一周驱虫;仔猪断奶前驱虫。

在蛔虫病流行的猪场,每年春、秋两季对全群猪只各驱虫一次,特别对断奶后到6月龄的仔猪,应驱虫1-3次。

引进种猪,先隔离一段时间后进行检验。

如果发现有寄牛虫则进行驱虫,确认无寄生虫寄生时方可并群饲养。

三、猪蛔虫病的流行特点猪蛔虫病流行十分广泛,尤其仔猪,几乎均有感染,3-5月龄的仔猪最容易感染。

猪蛔虫病的诊疗及防治

猪蛔虫病的诊疗及防治

摘要:在猪养殖业发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疾病,其中就包括猪蛔虫病,造成该疾病的原因有多种,包括饲养管理不当、卫生管理不科学等。

一般情况下,在规模化养殖场中,该疾病的发生概率比较低,但是在小型养殖场,因为卫生条件差和饲养密度大等因素,加之驱虫不科学和防疫不到位等因素导致该疾病发生概率明显增多。

猪只感染蛔虫病之后会出现明显的生长发育不良的问题,给养殖场带来的经济损失比较大,为此,应该做好该疾病的防控工作。

随着猪养殖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我国的养猪业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同时养殖环境也明显改善,但是在一些中小型的养殖场和广大的农村地区,因为养殖规模小和养殖分散等因素导致猪病出现的概率明显提升。

猪蛔虫病的死亡率比较低,但是对生猪养殖业的危害比较大,影响猪只的健康生长,为此,应该重视对该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

01流行病学随着猪养殖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该疾病呈现地方流行的趋势。

一般情况下,猪蛔虫的繁殖能力比较强,尤其是在自然条件下,虫卵抵抗能力比较强,不容易受到光照消毒的影响。

其次,在生猪养殖业中,猪蛔虫病直接和养殖场的管理卫生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猪场和周围的环境被蛔虫卵严重污染的话,或者饲料和饮水被污染,会增加患病的可能性。

最后,养殖户在喂养的过程中,不重视饲料的质量和管理,饲料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比较缺乏,也会造成猪感染蛔虫病。

02临床症状猪蛔虫病是一种慢性传播的寄生虫病,在感染的初期阶段,患病猪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经过3~6个月之后,患病猪的症状逐渐加重。

一般情况下,成年猪对寄生虫病具有很强的免疫能力。

猪只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的临床症状也存在差异,患病之后的猪只体温升高、呕吐腹泻和精神不振。

经过1~2周之后,病情逐渐好转,如果病症比较严重的话可能导致衰竭死亡。

其次,如果仔猪患病的话,影响猪只的健康生长,可能成为僵猪。

再次,患病仔猪还会出现肠道损伤和肠道炎症等症状,容易出现肠破裂死亡。

如果寄生虫寄生在胆管中,会出现明显的腹泻症状,体温升高和采食停止。

猪蛔虫病的临床特征检疫方法及其防治

猪蛔虫病的临床特征检疫方法及其防治

猪蛔虫病的临床特征检疫方法及其防治猪蛔虫病是由人体蛔虫寄生在猪体内而形成的一种寄生虫病。

猪蛔虫病不仅危害着猪的生长发育,还容易对人体造成危害。

猪蛔虫病的临床特征、检疫方法以及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猪蛔虫病的临床特征、检疫方法和防治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猪蛔虫病的临床特征1.早期症状轻微在猪蛔虫病的早期,猪的症状比较轻微,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消瘦、毛色变差等。

这些症状在初期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

2.中后期症状明显随着猪蛔虫寄生时间的延长,猪会出现更为明显的症状,主要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部不适、体重下降等。

有些猪还会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

严重的情况下,猪还会出现肠梗阻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猪的生命。

3.传染性强猪蛔虫病不仅对猪体内造成危害,同时还容易传染给其他猪。

一旦出现猪蛔虫病的症状,就需要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以免病情扩散。

二、猪蛔虫病的检疫方法1. 定期进行猪群检查养殖户应定期对饲养的猪群进行检查,以及时发现猪蛔虫病的症状。

一旦发现猪蛔虫病,应立即进行隔离,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2. 饲料卫生检查对所喂食的饲料进行检查,确保饲料的卫生安全。

可以定期送检饲料样品,排查饲料中是否含有猪蛔虫卵,及时采取措施改进饲料卫生条件。

3.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对猪舍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减少猪舍内猪蛔虫的滋生和传播,保持猪舍内的环境清洁卫生。

4. 注意疫情防控加强猪蛔虫病的疫情防控工作,加强病媒虫的防治工作,减少疫情传播的可能性。

三、猪蛔虫病的防治措施1. 药物预防在日常养殖的过程中,可以定期给猪群进行驱虫预防,以减少猪蛔虫的寄生。

根据养猪专家的建议,可以选择适当的驱虫药物,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药物预防。

3. 养殖技术加强养殖技术的培训,提高养殖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对猪蛔虫病的防治意识,及时发现猪蛔虫病的症状并进行隔离和治疗。

猪蛔虫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猪群健康的疾病,同时也容易对人体造成危害。

养殖户在日常管理中应加强猪蛔虫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定期对猪群进行检查,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加强养殖技术的培训和疫情防控工作,以减少猪蛔虫病的发生和传播,确保猪群健康成长。

猪蛔虫病的诊断与治疗研究

猪蛔虫病的诊断与治疗研究

猪蛔虫病的诊断与治疗研究猪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主要由猪体内寄生的蛔虫引起。

猪蛔虫病不仅会影响猪的生长和发育,还会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

研究猪蛔虫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于预防和控制这种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来了解一下猪蛔虫病的病因和症状。

猪蛔虫是一种寄生在猪肠道内的蠕虫,主要靠食物链传播。

猪蛔虫的卵在环境中具有较强的耐受性,经过一定的时间后,依然可以保持活力。

当猪食用了受污染的饲料、水源或其他食物,就会被感染蛔虫。

感染后,猪蛔虫会在猪体内寄生,损害猪的消化道黏膜,导致猪消化不良、厌食、发育迟缓、免疫力下降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引起肠梗阻和死亡。

针对猪蛔虫病的诊断方法,目前主要有三种常用的检测手段:粪便检测、血清学检测以及分子生物学检测。

粪便检测是目前最常用的猪蛔虫病诊断方法,通过镜检法观察猪的粪便样本中是否含有蛔虫卵或幼虫。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并且检测结果易受样本质量和操作技术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假阴性率。

血清学检测是通过检测猪血清中猪蛔虫特异性抗体来诊断猪蛔虫病,其优点是操作简便,且对猪蛔虫感染的早期诊断效果较好。

分子生物学检测是利用PCR等技术检测猪体内猪蛔虫的DNA或RNA,具有快速、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特点,但操作复杂,成本较高。

联合应用多种检测方法可以提高猪蛔虫病的诊断准确性。

对于猪蛔虫病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采用驱虫药物治疗。

常用的驱虫药物包括多咪滴胺、阿苯达唑、呋喃唑酮等,这些药物能够迅速杀死猪体内的成虫和幼虫,有效控制猪蛔虫病的发展。

合理的饲养管理也是预防和控制猪蛔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控制采食蛔虫卵的来源,定期清理猪圈和消毒等方法都可以减少猪蛔虫病的发生。

除了诊断和治疗方法外,研究猪蛔虫病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也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对猪蛔虫病的病原体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猪蛔虫病的防控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

对猪蛔虫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可以揭示猪蛔虫病的传播规律和特点,为制定更科学的防控策略提供参考。

猪蛔虫病临诊症状及诊治措施

猪蛔虫病临诊症状及诊治措施

猪蛔虫病的临诊症状及诊治措施猪蛔虫病的病原体为蛔科的猪蛔虫,感染普遍,分布广泛,严重危害养猪业发展。

主要危害3~6月龄猪,能使猪发育不良,严重的可引起死亡。

感染率达50%以上。

猪蛔虫病为子猪常见多发的重要疾病之一。

1、临诊症状感染早期,即幼虫移行期间,肺炎症状明显,表现轻微的咳嗽,呼吸加快。

病猪营养不良,消瘦,贫血,被毛粗乱逆立,有的生长受阻,成为僵猪。

渴欲增加,呕吐、流涎、拉稀,喜卧,不愿走动。

如果成虫大量寄生,扭曲成团导致肠道堵塞,病猪表现为剧烈腹痛,食欲废绝。

2、病理变化小肠黏膜散在出血点或者出血斑,严重者还可看到溃疡病灶。

肝脏出现出血点,肝组织浑浊肿胀,脂肪变性,有的有局灶性坏死。

肺组织表面出现出血点,或暗红色斑点。

3、预防措施要达到猪场无蛔虫的危害,必须做到以下三点:制定一个恰当的驱虫方案;选择一种合理的驱虫药;猪场做好良好的卫生管理。

成功控制寄生虫的两个基本原则:阻断寄生虫从母猪垂直向子猪传播;防止猪在生长肥育阶段再感染。

合理的驱虫药物所具备的条件:必须能够快速在血液中达到血药浓度,精准有效的驱除蛔虫;驱虫药物要有足够长的效期,必须持续作用15天以上;安全,副作用小,对孕畜无影响,刺激性小。

4、具体措施预防性定期驱虫,每年定期进行四次全面驱虫。

对2~6个月龄猪,在断奶后驱虫一次,以后隔2个月再进行1~2次预防性驱虫。

保持饮水和饲料清洁,尽量做好猪场各项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工作。

保持猪舍和运动场清洁,猪舍通风,采光良好,避免阴暗、潮湿和捅挤、定期消毒。

每年春末或秋初深翻一次猪圈及运动场、周围的土地,或刮去一层表土,并用石灰消毒。

周围有排水沟以防积水。

猪粪和垫草清除圈后,要运到距猪舍远的场所堆积发酵或挖坑沤肥。

引入猪只时,应先隔离饲养,进行粪便检查,发现患猪,进行驱虫后再并群饲养。

实践证明,养猪业需要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猪场实际的疾病防御体系,做到病变我亦变,病来我挡、病入我灭、病走我送、病无我保的战略战术方针,才能保证猪场的长治久安。

猪蛔虫病的诊断与治疗研究

猪蛔虫病的诊断与治疗研究

猪蛔虫病的诊断与治疗研究猪蛔虫病是由寄生在猪体内的蛔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该病主要通过猪粪传播,猪吃入带有蛔虫卵的食物或喝水,蛔虫卵在猪的肠道内孵化成幼虫,随后穿过肠壁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最终进入肺部和呼吸道,再被吞咽到肠道完成生命周期。

猪蛔虫病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症状、粪便检查和血液检查。

临床症状方面,患病的猪常表现为消瘦、体重下降、腹泻、厌食、精神状态差和生长迟缓等症状。

重度感染的猪可能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和体温升高等症状。

粪便检查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来检测蛔虫卵的存在。

将猪的粪便样本加入食盐液中,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蛔虫卵通常呈椭圆形,表面光滑,在显微镜下可清晰看到。

粪便中存在大量的蛔虫卵可以确认猪患有蛔虫病。

血液检查可以通过检测猪体内特定抗体的存在来诊断蛔虫病。

常用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荧光试验(IFA)。

针对猪蛔虫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

药物治疗方面,可采用三环唑类药物,如吡喹酮和噻喹酮等。

这些药物可以杀灭猪体内的蛔虫,但只能杀灭成虫,对虫卵和幼虫的杀伤效果较差。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重复用药以确保疗效。

药物治疗期间应注意猪的饮食习惯和环境卫生,防止再次感染。

预防措施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做好猪舍的卫生管理工作,保持环境清洁。

定期驱虫,根据驱虫周期和驱虫药物的作用机制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驱虫。

要避免饲养爱食粪便的动物,以减少蛔虫的传播。

注意食品安全,尽量避免给猪食用带有蛔虫卵的食物或水源。

猪蛔虫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粪便检查和血液检查,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预防措施包括环境卫生管理、定期驱虫和注意食品安全等方面。

猪蛔虫病的临床特征检疫方法及其防治

猪蛔虫病的临床特征检疫方法及其防治

猪蛔虫病的临床特征检疫方法及其防治1. 引言1.1 猪蛔虫病概述猪蛔虫病是由猪蛔虫寄生于猪肠道引起的寄生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动物寄生虫病。

猪蛔虫是一种寄生在猪肠道内的细长蠕虫,成虫体长约20-40厘米,白色,呈细长柱状,像细线一样,头部有一小口,附着在肠道壁上吸血寄生。

猪蛔虫的幼虫经糞口进入猪体内,形成包囊,随猪血液循环到达肺部,再通过气管道被猪吞入肠道,完全长成成虫。

猪蛔虫病主要通过猪粪便或感染猪肉传播给人类,人类食用感染猪肉未熟透的猪肉或口水中含有猪蛔虫卵的食物,易感染猪蛔虫病。

病人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症状。

重症病人还可能出现蛔虫阻塞肠道引起肠梗阻、化脓性肝炎等并发症。

猪蛔虫病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及时检测、预防和治疗猪蛔虫病显得尤为重要。

有效的检疫方法和防治措施对于减少猪蛔虫病的发生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猪蛔虫病的临床特征猪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食入感染了蛔虫卵的食物或水而引起。

猪蛔虫病的临床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消化系统症状:患者常常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和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由于蛔虫寄生在肠道中,会导致肠蠕动不规律,引起腹痛和其他不适。

2.肝胆系统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肝脏区域的不适感,如肝区疼痛或压痛等,严重者甚至会导致肝功能异常。

3.全身症状:除了消化系统和肝胆系统症状外,猪蛔虫病患者还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体重下降、疲劳、贫血、厌食等。

4.蛔虫排泄:在病情较重的患者中,还可能会排出成虫或幼虫,这是猪蛔虫寄生在肠道中生长的表现。

猪蛔虫病的临床特征不太特异,容易与其他肠道感染混淆。

在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接受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进行治疗。

预防猪蛔虫病的关键还是要加强卫生意识,避免食用未经煮熟的猪肉及其他带有蛔虫卵的食物,保持环境卫生,定期进行驱虫治疗等。

做好预防工作才是最有效的控制猪蛔虫病传播的方法。

2.2 猪蛔虫病的检疫方法1. 疫情监测:定期对猪群进行疫情监测,了解蛔虫感染情况,及时发现疫情的蔓延和暴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实验 室 诊 断
3 . 1 蛔 虫虫卵检 查 配制饱和盐水 ,将 3 8 0 g的氯化钠溶于 1 L热水 中, 冷却至室温备用 。 取1 0 g 粪便加饱和盐水 1 0 0 mL ,
混合均匀 , 通过 6 0目铜筛过 滤 , 滤 液收集于三角瓶 中 , 静止
湿, 这也 为蛔 虫病 的发生和传播创造 了有利的条件 , 据调查 规模化猪场蛔虫的感染率高达 3 6 %, 严重的影响了养猪业 的 发展。2 0 1 2年 1 0月 中旬 , 在绥 中县某村一个体养猪户购人
4 . 1 对发病猪只采用伊维菌素 0 . 3 m g / k g ・ b w, 一次皮下注射 。 4 . 2 对全群仔猪采用丙硫咪唑 1 0 mg / k g ・ b w, 一次 口服 。 4 . 3 随时随地清理粪便 , 减少二次感染 。对圈舍和运动场彻 底清扫后撒布生石灰消毒。粪便集 中堆积发酵。
5 . 3 此次发病的仔猪是母猪头胎产仔所生 , 同期产仔的高胎 次母猪 发生渗 出性皮炎 的较少 。这一现象表 明 , 高胎次母猪
的母源抗体对仔猪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提示使用 自制的疫 苗接种后备母猪 , 提高母 乳保护力的可能。
表3 革兰 氏阴性杆菌的生化鉴定 结果
麦 康凯 葡 萄糖 蔗 糖 乳 糖 柠檬 酸 盐 尿素酶 明 胶液化 v P 试验
猪蛔 虫病 的诊治
赫 颖
( 辽 宁省 葫芦 岛市绥 中县动物 疫病预 防控 制 中心 。绥 中 1 2 5 2 0 0)
DOI : 1 0. 3 9 6 9  ̄. I S SN. 1 6 7 1 — 6 0 2 7. 2 01 3 . 0 5 . 0 6 7
猪蛔虫病是由猪蛔虫寄生于猪小肠引起的疾病 。 随着集 约化养猪业的发展 , 饲 养密度 的增 大 , 舍 内环境常年温暖潮
随后加入 4 J 0 ℃ 的温 水 , 放置 1 2 h , 随后 , 取 试 管 底 部 沉 渣 检 查, 可 以发猪蛔虫 病 , 现将这起病例 的发病 及诊治情况
报告如下 。 1 发 病 情 况
2 0 1 2年 1 O月初 先 后从 集 贸市 场 和散 养户 买 回仔猪 1 0 2头 , 直接混圈饲养 , 一周后接种猪瘟疫苗。免疫后不久部 分仔猪 出现咳嗽 , 呼吸困难等症状 , 畜主误 以为地方性肺炎 ,
4 0 — 6 0日龄散户仔猪 1 0 2头 , 一周后陆续发病 , 咳嗽 、 呼吸困 难 为特征的症状 , 畜主用泰乐菌素 治疗 , 但都 未见明显 的效
沉淀 2 0 ~ 4 0 ai r n , 用一直径 5 — 1 0 am的铁 丝圈 , r 与液面平行 以
蘸取表 面的液膜 , 抖落于载玻片上 , 盖上盖玻片 , 显微镜下观 察, 可见大量短卵圆形 , 黄褐色的虫卵 。 3 . 2 蛔 虫幼 虫的检查 将病变的肺组织撕碎 , 放于铁丝 网筛 上( 网筛事先 置于漏 斗上 , 漏 斗下用胶管连接一个 小试管 ) ,
细菌 类型
硫化 氢 吲哚
糖铁
— — 斜 面 底层
2 0 1 3 . f i - 第0 5 期
・ ・ 目墨噩蟊圜
・ ・
5 小 结
采用泰乐菌素治疗 。未见好 转 , 且陆续有 2 0 余头发病 , 5 d 后
有个别猪只死亡。
2 临床 及 病 变
仔猪 感染早期 , 有 轻度 的咳嗽 , 体温升 高 , 可达 4 0 ℃以
上, 随着病 程的延长 , 病猪 出现精神沉郁 、 食 欲减退 , 异嗜 , 营
养不 良。 眼结膜苍 白, 有 的微黄 , 有 出血点 , 眼睑干燥 。 个别感 染严重 的猪只呼吸困难 ,常伴 发声 音沉重而粗粝 的咳嗽 , 并 有呕吐 、 流涎和腹泻现象。 对 3头死 亡的猪进行剖检 , 可见肺 脏 表面有大量 出现斑点 , 肝、 肺和支气管等 器官常可发现 大 量幼虫 ; 肝脏呈 暗紫色 , 有 云雾 状的坏死 ; 小肠有卡 他性 、 出
5 . 2 本病必须尽早应用抗菌药物 ,将病变控制于皮肤浅层 ,
如果 发生严重 的深层感染 ,则可能致死或痊愈后 变成僵猪。
表皮 葡萄球 菌可由质粒介导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 因 此, 为了防止葡萄球 菌对药物产生抗 药性 , 事 先进行 了药敏 试验 , 选用抗 菌效果好的抗 菌药 品 , 连用 5 d , 同时结 合局部处
血性 炎 症 , 且有 猪 蛔 虫 寄 生 。
5 . 1 对散养 的育肥猪 ,仔 猪断奶后进行一次驱虫 , 4 ~ 6周后 再驱虫 1 次; 母猪怀孕前和产仔前 1 - 2周进行 驱虫 。育肥猪
在 3月龄 和 5月 龄各 驱 虫 一 次 。
5 . 2 圈舍要及时清理 , 勤冲洗 , 粪便应发酵处理 , 产房和猪舍 在进猪前要彻底清洗和消毒。 运动场应保持平整 , 排水 良好。 5 . 3 保 持饲料 和饮水 清洁 , 供给猪 只以充 足的维生 素 、 矿物
质, 以增加 猪 只抵 抗 力 。
扩散并侵入深 层 , 造 成皮脂溢 出和浆液 分泌物渗 出 , 导致脱
水甚 至败 血 症 而 死 亡 。
理, 改善环境条件 。但 是 , 此次患病的仔猪几 乎全部死亡 , 而
患病的哺乳期仔猪 由于治疗及时 , 经 1 0 d左右 的治疗 , 基本
痊 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