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养猪场场地选址注意事项

现代化养猪场场地选址注意事项
现代化养猪场场地选址注意事项

现代化养猪场场地选址注意事项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家对农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很多投资者都将目光投向生猪养殖这一传统而又新鲜的行业。养猪业正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国内很多规模化的猪场也应运而生。要建设好一个规模化的猪场,最重要的因素是有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整体规划设计,在设计当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要选择一块合适的猪场用地。笔者结合生产实践,就如何选择猪场用地归纳总结了以下几点与读者探讨。

1.土地的性质

这是至关重要,而又容易被大家忽略的一点。我们在选择猪场用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选到基本农田。还有要对该地块及周围地块以后的开发方向有所了解,避免选择的场地与以后政府的其他重大开发项目有所冲突。这些是我们在建猪场时首先要了解的,不然往往会给猪场带来灾难性的损失。

2. 水量、水质

猪场的用水量非常大,特别是现代化、规模化程度较高的猪场。以一个自繁自养的年出栏万头的猪场为例,每天至少需要100吨水。如果水源不足将会严重影响猪场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所以对于一个万头猪场,水井的出水量最好在每小时10吨以上。

同时水质也十分重要,要符合无公害畜禽饮用水标准(NY5027-2001)要求。水中的细菌是否超标,水的含氟、砷等各种矿

物质离子是否过高,人是否可以饮用等都要事先了解。如水中的固体物质含量在150毫克左右是理想的,低于5000毫克对幼畜无害,超过7000毫克可致腹泻,高过10000毫克即不适用。所以在建猪场之前最好到有关机构检测该场地的地下水水量及水质是否达标。

3.周边环境

猪场场址应选在离公路1000米以外,远离居民生活区、养殖场、屠宰场、兽医医疗机构、污水处理厂的相对安静偏僻的区域。最好有湖泊、山或密林作为天然相隔带。根据地形,要有可以修整利用的现有旧路或自辟新路。

猪场应距供电源头近一些,这样可以节省输电成本开支。供电要求电压稳定,少停电。如果当地电网不能稳定供电,大型猪场应自备相应的发电机组,以防止因突然断电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地势

地势要求有一定缓坡,但缓坡角度不要超过20度,便于排水排污。背风向阳,有利于通风,切忌把大型猪场建到山窝里,否则夏季不通风,非常炎热,另外污浊空气排不走,常年空气质量恶劣,不利于猪只生长和生产管理。场地平坦,开阔整齐,便于施工。地势要高,这样不易受洪水威胁,还可以保持猪舍内地面干燥,雨季也容易排走积水,减少疾病发生和流行。不宜选择低洼潮湿场地。

5.排污

粪便及污水的处理是猪场最难解决的问题。一个年出栏万头的猪场,日产粪约18-20吨。污水日产量因清粪方式不同而有所不同,一

般约为70-200吨之间(其中含尿约18-20吨)。

因此场地里要确立污水处理场所的位置,一般污水处理区设计在猪场地形和风向下游,有利于自然排污和保证猪场生产区和生活区减少臭味。同时,在选址时,猪场周围最好有大片农田、果园、或菜地。这样猪场产生的粪水经过适当的处理后,可灌溉到农田里,既有利于粪水的处理又促进了当地农业的生产

6.面积

根据地势地形的不同,猪场所需的面积也会有所不同,不过猪场生产区总的建筑面积一般可按年出栏一头肥育猪需0.7~1.0平方米计算,猪场辅助生产及生活管理建筑面积可根据实际规模大小而确定。因此在设计建场时要把生产、管理和生活区都考虑进去,根据实际情况计算所需占地面积,并留有一定余地。

场址选择的好环,直接影响着猪场将来生产和猪场的经济效益,在选址时我们还要因时因地做出判断。

养猪场规划设计方案

XX 县XX 猪场设施建设方案 一、项目名称:XX 县XX 猪场 二、建设地点:XX 县XX 镇XX 村北?米处 三、用地面积:XX 亩 四、猪场设施类型:总体分为办公生活区和饲养生产区,两区间围墙隔离。饲养生产区是猪场的主要部分,包括各类猪群的猪舍、隔离舍、消毒室、剖检室、治疗室、饲料厂、仓库等。 2 1、玻璃钢生态养殖大棚个,共计m2。 其中:9m x 46.5m x 18 个=7533吊 8m X 66m X 6 个=3168 m2 2、附属设施:墙体砖混结构,屋顶用玻璃钢泡沫板,铝合 金门窗。共计558 m2。 其中:办公室4间6m X 3mX 4 间=72点 饲料加工车间4间6m X 3m X 4 间=72点 饲料库5 间6m X 3m X 5 间=90吊 仓库5 间6m X 3m X 5 间=90吊 消毒室1 间6m x 3m x 1 间=18吊 值班室1 间2 6m x 3m x 1 间=18m

2 宿舍 5 间 餐厅 4 间 剖检室1间 6m x 3m x 1 间=18m 2 治疗室1间 6m X 3m x 1间=18vm 五、猪场规划与生产工艺流程 1 、场内总体布局。场内生产区、生活区分开,生产区内料 道、粪道分开,根据当地主风向和流水向的特点,生活区建在生 产区上风头,生产区从上至下各类猪舍排列依次为:公猪舍、母 猪舍、哺乳母猪、仔猪舍、育肥猪舍。 育肥猪舍应靠近场区大门, 以便于出栏。兽医室及病猪隔离舍、解剖室、粪便场在生产区的 最下风向低处。 饲料加工调制间在种猪舍与肥猪舍之间, 有条件 的最好把繁育场与育肥场分开建设。 2、猪舍建筑考虑的因素。 (1 )冬暖夏凉,舍顶要有一定的厚度(不少于 10 厘米), 隔热性好。 (2)圈舍方向最好东西走向、背北向南,以利于采光。 (3) 防疫卫生。场门口、生产区门口建有消毒池,与门口 等宽,长度不少于出入车轮周长的 1.5倍,深度15?20厘米。 规模化养猪场在生产区门口要建有专用更衣室、 紫外线消毒间及 消毒池等。 (4) 饲养密度。 3、生产规模。年出栏瘦肉型猪 1 万头,常年存栏 0.6 万头, 年饲养量 1.6 万头。 6miX 3m X 5 间=90m

猪场建设的一般要求

猪场建设的一般要求 地址要选择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无高大建筑物遮蔽处。坐北向南,或稍偏东南,不超过15度,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用电方便,远离主要公路干线,远离城镇和居民 住区,远离畜禽屠宰加工场,下风向、便于防疫。猪场建设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通风良好、地下水位低、给排水方便、安静的地方,也可利用老猪场改造。猪场的大小,应根据养猪的数量而定,以每头猪占0.8至1平方米地面为宜。三个阶段猪只指的是哺乳母猪,育肥猪和保育猪。由于他们所处的生理状态不一样,对栏舍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哺乳母猪栏 现有栏舍设计与动物福利的矛盾。在高度密集饲养的工厂化养猪中,妊娠哺乳母猪栏的设计存在着矛盾。一方面集约化猪场为了提高栏舍利用率,防止母猪间因打架、咬斗、挤撞、强弱争食等引起胚胎死亡或流产,便于观察母猪发情和及时进行配种,同时也为了避免母猪踩压新生仔猪等原因,在妊娠期和哺乳期都采用定位栏限制饲养。另一方面,将母猪关在狭窄的单体栏里,无疑给母猪带来许多行为学和其他方面的问题。母猪在单位栏里的"禁锢" 式饲养,明显减少了行为姿态,没有机会实现挖掘、搜寻和做窝等行为,运动量大大减少,使母猪处于枯燥乏味的环境中,从而导致母猪分娩时间延长、难产、消化不良和断奶后母猪发情效果差。 经过长期考察和比较,活动式母猪定位栏设计较合理。哺乳母猪定位栏的右侧隔栏是可以移动的,当母猪泌乳1星期左右,就将右边隔栏移走,等下一只待分娩母猪进入此栏时,把移走的一边隔栏重新安装即可。实践证明,这种定位栏设计可完全克服前面所述的矛盾,且操作非常简单。7-10天后,仔猪体质已强壮,活动敏捷,即使右侧隔栏移走也可完全避 免被母猪踩压的可能,且不影响母猪泌乳。右边隔栏移走后,母猪的活动空间增大,在接下去10-20天的哺乳期内相对提高了基础代谢,可避免母猪发情异常。同时为母猪提供了运动机会,避免被"禁锢"和胁迫式的饲养,充分体现了善待动物和动物福利的理念。右边隔栏移去后的定位栏,由于没有了右边隔栏,给栏舍的清洗消毒工作带来更大的方便,有利于动物保健。 生长育成猪栏 饲养员与猪只间的矛盾长期以来存在,国内外有关专家对猪舍内温度、湿度、密度、通风等因素对生长肥育猪的影响已研究得非常透彻,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但很少有人注意饲养人员进猪舍操作时人与猪之间所产生的矛盾。虽然养猪业在不断往前发展,但生长育成猪栏的设计却大同小异,国内外都沿用同一模式。在这种模式里,当饲养员进猪栏清扫时,栏内的猪就会一哄而上,咬扫把、咬饲养员的裤腿作为玩耍,而此时饲养员就停下来大声诉骂,甚至踢打这些“不听话”的猪。这种场面在每个猪场都能经常看到,这不仅

养猪场生猪标准化方案解析

****县2011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名称:****县2011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项目建设单位:****县****良种猪繁育场 建设地点:****县城关镇****村 ****县****良种猪繁育场 二○一二年二月

目录 一、项目概要 (1) 二、项目总体设想及现状 (1) 1、项目总体设想 (1) 2、发展现状 (1) 3、建设原则 (2) 三、项目建设规模及工程设计 (2) 1、项目建设规模 (2) 2、建筑工程设计 (2) 3、结构工程设计 (4) 4、给水排水工程设计 (7) 5、电气工程设计 (8) 四、工艺技术方案 (9) 1、生产工艺流程 (9) 2、主要技术指标 (10) 3、猪舍环境条件及管理 (12) 五、项目进度安排 (18) 六、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19) 1、编制说明 (19) 2、投资估算依据 (19) 3、编制方法 (20) 4、项目建设投资 (20) 5、资金来源与筹措 (21)

七、效益分析 (21) 1、经济效益分析依据: (21) 2、成本核算 (21) 3、利润分析 (23) 八、项目管理 (23) 附表: 1、总概算表 2、仪器设备概算表 2-1、电力工程及设备明细表 3、建安工程概算 4、销售收入估算表 5、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6、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7、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附图: 1、项目建设地区域位臵图 2、总平面图 3、待配平面图 4、妊娠舍平面图 5、分娩平面图 6、保育舍平面图 7、育肥舍平面图

8、圈舍建设立面、剖面图,屋面平面图 9、结构图

现代化养猪场设计方案1

规模化标准养猪场建设大纲 ——年出栏3000头商品猪 摘要我国具有悠久的养猪历史,有发展养猪业的丰富资源,包括猪的品种资源、饲料资源和农村养猪的传统,但是在养猪技术方面比较落后,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低、商品率低等问题。近年,随着农村专业户数量逐年增加,养猪业科学技术日益普及,专业养猪业也逐步巩固和繁荣。本人结合多年养殖经验及培训知识,现已建设成存栏量1000头、年出栏量3000头育肥猪的现代规模化标准养猪场,根据机械化养猪饲养工艺,就猪场的功能和生产建筑、辅助建筑和猪场机械化等规划设计,本养猪场现已正式落成并开始生产,以下就是本养猪场的实际情况。 1 规划设计依据 本养猪场占地面积2200多平米,共建有大型现代化标准猪舍两栋,作为一个年产3000 头肥猪的养猪场,根据一头公猪可适配20头母猪,每头母猪年产2.5胎,每胎产仔10只的特点,本养猪场饲养存栏公猪6头,生产母猪120头,哺乳期仔猪420头,保育猪130头,生产育成猪480头。机械化养猪的规划设计主要依据饲养工艺,目前本养猪场采用以周为节拍的全进全出的饲养工艺,该设计采用早期断奶(20 ~ 35日龄)隔离饲养: 工艺特点:早期断奶(20 ~ 35 日龄),隔离饲养是养猪新工艺。早期隔离断奶即根据猪群本身需清除的疾病,在20 ~ 35 日龄内进行断奶,然后将仔猪送到距离分娩舍80 m 以外的清净区保育舍隔离饲养,这就是早期断奶(20~ 35 日龄)五段式隔离饲养。新发展的饲养工艺具有增加母猪产仔胎数,切断仔猪被母猪或其他大猪传染疾病的途径,提高仔猪健康水平。 2 规划设计 2.1 场址的选择 对猪场生产的影响至关重要,在养猪场在建前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2.1.1 长远规划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养猪业是个长期的产业,所以猪场建设应顺应城市的发展,如果能成为城市菜篮子工程的一部分,将该猪场建于城市规划的畜牧生产基地,则可以避免拆迁的尴尬。为了隔离灰尘、气味、噪音,该猪场设在居民区下风向,距离在300 ~ 500 m 以上, 就建在交通主干线旁边,交通位置极其便利,而且选择地点尚有3500多平方米土地尚未利用,拓展空间十分充足。 2.1.2 猪舍的方位

标准化的养猪场建设方案

标准化养猪场建设方案 内容提要:我国养猪业还是以中小型养猪场为主,相对于大型养猪场而言,小型养猪场具有易管理、投资小、劳动强度小的特点,投资小型养猪场的人比较多,为了方便养猪人建场,提高生猪标准化规模生产水平,设计以下养猪场建设标准方案。 养猪场选址条件 1、养猪业是长期产业,必须进行长远规划。 2、水、电、交通条件:一个万头猪场日耗水量150~250吨,水质要符合饮用标准,用电量除饲料加工外,自装机容量80~100千瓦,物料运输量大,选择交通方便的场地。 3、卫生防疫条件:综合考虑地形,地势,地点、水源、土壤、气候条件等因素,要远离居民区、养殖场、屠宰场、

交通干线。 4、粪污处理及环保条件:要运用生态环保方案,尽量同菜地、鱼塘、果园、农田相结合,使污水无害化和减量化。 养猪场规模分类: 1、大型养猪场:自繁自养型基础母猪>3000头、商品猪>50000头/年,仔猪育肥型础母猪=0头、商品猪>50000头/年,繁育仔猪型基础母猪<3000头、仔猪<50000头/年。 2、中型养猪场:自繁自养型基础母猪<1000头、商品猪<10000头/年,仔猪育肥型础母猪=0头、商品猪<10000头/年,繁育仔猪型基础母猪<1000头、仔猪<10000头/年。 3、小型养猪场:自繁自养型基础母猪<100头、商品猪<1600头/年,仔猪育肥型础母猪=0头、商品猪<1600头/年,繁育仔猪型基础母猪<100头、仔猪<1600头/年。

养猪场建设原则 1、人畜分离:在总体布局上做到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净道污道分开,正常猪与病猪分开,种猪与商品猪分开。猪舍建设必须将人的住房与猪舍分开,以免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同时,配套进行沼气池建设,使养殖产生的粪污能及时得到处理,确保环境卫生。 2、严格防疫:在建设中着力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户或联户建设养殖小区,并严格按照防疫要求进行修建。 3、科学规划:建设前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规划,并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开展猪舍的建设工作。 4、量力而行:圈舍规模由农户根据自身条件(经济条件、身体条件以及自身养殖基础)进行选择,特别是修建猪舍投资大,不能因为发展项目使农户承担过重的经济压力。

猪场的选址

养猪场建设 养猪场怎么建设比较合理,养猪场怎么计算成本 一.场址的选择 1.地形地势 猪场一般要求地形整齐开阔,地势较高、干燥、平坦或有缓坡,背风向阳。 2.交通便利 猪场必须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但因猪场的防疫需要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又不可太靠近主要交通干道,最好离主要干道400米以上,同时,要距离居民点500米以上。如果有围墙、河流、林带等屏障,则距离可适当缩短些。禁止在旅游区及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建场。 3.水源水质 猪场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水源水量必须能满足场内生活用水、猪只饮用及饲养管理用水(如清洗调制饲料、冲洗猪舍、清洗机具、用具等)的要求。 4.场地面积 猪场占地面积依据猪场生产的任务、性质、规模和场地的总体情况而定。生产区面积一般可按每头繁殖母猪40~50平方米或每头上市商品猪3~4平方米计划。 二. 猪场的规划与布局 1.生产区 生产区包括各类猪舍和生产设施,这是猪场中的主要建筑区,一般建筑面积约占全场总建筑面积的70%~80%。种猪舍要求与其他猪舍隔开,形成种猪区。种猪区应设在人流较少和猪场的上风向,种公猪在种猪区的上风向,防止母猪的气味对公猪形成不良刺激,同时可利用公猪的气味刺激母猪发情。分娩舍既要靠近妊娠舍,又要接近培育猪舍。育肥猪舍应设在下风向,且离出猪台较近。在设计时,使猪舍方向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成30~60度角,使每排猪舍在夏季得到最佳的通风条件。总之,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有利因素,从而在布局上做到对生产最为有利。在生产区的入口处,应设专门的消毒间或消毒池,以便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的消毒。 2.饲养管理区 饲养管理区包括猪场生产管理必需的附属建筑物,如饲料加工车间、饲料仓库、修理车间;变电所、锅炉房、水泵房等。它们和日常的饲养工作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这个区应该与生产区毗邻建立。 3.病猪隔离间及粪便堆存处 病猪隔离间及粪便堆存处这些建筑物应远离生产区,设在下风向、地势较低的地方,以免影响生产猪群。 4.兽医室 应设在生产区内,只对区内开门,为便于病猪处理,通常设在下风方向。 5.生活区

现代化养猪场设计方案和对策

甘肃龙华正邦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养殖方案 第一章项目概要 一、项目纲要 项目名称:万头生猪养殖工程和万亩生态农业工程 建设单位:兰州龙华实业集团 法人代表:李凯 建设地点: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黄桥乡 建设性质:新建 项目技术依托单位:江西正邦集团 二、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计划养殖母猪存栏5086头,种公猪255头,年出栏生猪10万头规模。严格依照国家的标准化、规模养殖的要求与操作技术规程,进行污水管道、消防防疫设备、厂区道路、机井等的建造。 三、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项目总投资5~10亿元 2、资金来源:①企业自筹6亿元 ②银行贷款4亿元 四、项目建设期 项目建设期为5年(自2017年6月至2022年7月)

第二章项目背景和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一、项目背景 平川区位于甘肃省中部,黄河流经平川32公里。全区面积2106 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504米。现辖4乡3镇4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20.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5万人。耕地面积26.32 万亩。年平均温度为8.2℃,冬夏温差较大。平均年降水量不足 200毫米,蒸发量为1700毫米,全年日照时数2691小时,无 霜期平均为143天。西戈拉滩的黄桥乡地广人稀,最为适合养 殖。 1、黄桥乡位于平川区的东部,乡境内有煤炭、沸石、花岗岩、 矿泉水等丰富的矿产资源。黄桥乡以农牧业为主的半山半 川乡,东与宁夏海原县接壤,北与靖远县靖安乡毗邻,西 部与共和乡相接连,南部与种田乡相接,西南部与靖远 县高湾乡相邻,省道308线和县际公路333线在这里交 汇,形成一个交通便利,辐射周边、农牧产品和商货流通 快捷的“金三角”。 2、白银市工商联借助“中国光彩事业庆阳行即民企陇上行活 动”的平台,主动登门,以商招商,通过甘肃兰州龙华实 业集团(公司法人李龙飞,我市靖远人)与正邦集团反复 洽谈沟通,争取江西正邦集团在我市实施“万头生猪养殖 工程和万亩生态农业计划”现已达成意向。近年,区委、 区政府以生产安全、无公害、绿色瘦肉型猪生产标准化、

建设中小型养猪场企划方案

建设中小型养猪场企划方案 1.猪场建设成本预算:建年出栏500头猪的圈舍,所需砖·门窗·水泥沙子·铁管约计75000元。房盖约40000元,栅栏费20000元,手工费12000元,合计75000+40000+20000+12000=147000元。建设成本至少100000元。 2.养殖成本预算: ⑴引进母猪成本:3000~4000元 ⑵母猪妊娠成本(从第一次配种到下一次配种):每天平均玉米用量为7.5斤,饲喂天数(最大值)150天,饲料用量3袋(经验值),玉米价格1元(最大值)。 每头母猪妊娠期玉米用量为7.5斤×150天=1125斤玉米 每头母猪妊娠期玉米成本为1125斤×1元=1125元 每头母猪妊娠期第一期饲料成本为170元×1袋=170元(经验值),第二期为220×2袋=440元(经验值) 合计每头母猪妊娠成本为1125+170+440=1735元 ⑶仔猪成本价为(按每头母猪最多下10个仔算)用母猪饲喂成本 1735÷10=173.5 1735÷9=192.7 1735÷8=216.8 1735÷7=247.8 1735÷6=289.1 1735÷5=347 1735÷4=433.7(如下四个仔或四个一下无利润及亏损)。 ⑷保育成本(断奶前10到断奶后40天):按饲喂10头猪算饲料成本,第一期饲料6袋每袋190元,第二期饲料2袋每袋180元。成本为190元×6袋=1140元(经验值),180元×2袋=360元(经验值)。 合计成本为(1140+360)÷10=150元。 ⑸育肥成本:育肥饲料成本为每袋245元×2袋=490元 玉米成本为400斤×1元=400元 合计育肥成本为490+400=890元 ⑹水电费和疾病防控成本:每头猪水电费为10-15元(经验值)疾病防控为10-30元 3.利润计算:按平均每头母猪产仔8头,生猪按现在低迷的市场价7元算,出栏平均斤数230斤。 230斤×7元=1610元 1610-216.8-150-890-15-30=308.2元 4.建年出栏500头生猪中小型养猪场成本为:猪场建设费100000元,母猪引进成本

标准化养猪场建设方案

标准化养猪场建设方案 内容提要: 我国养猪业还是以中小型养猪场为主,相对于大型养猪场而言,小型养猪场具有易管理、投资小、劳动强度小的特点,投资小型养猪场的人比较多,为了方便养猪人建场,提高生猪标准化规模生产水平,设计以下养猪场建设标准方案。 养猪场选址条件 1、养猪业是长期产业,必须进行长远规划。 2、水、电、交通条件:一个万头猪场日耗水量150~250吨,水质要符合饮用标准,用电量除饲料加工外,自装机容量80~100千瓦,物料运输量大,选择交通方便的场地。 3、卫生防疫条件:综合考虑地形,地势,地点、水源、

土壤、气候条件等因素,要远离居民区、养殖场、屠宰场、交通干线。 4、粪污处理及环保条件:要运用生态环保方案,尽量同菜地、鱼塘、果园、农田相结合,使污水无害化和减量化。 养猪场规模分类: 1、大型养猪场:自繁自养型基础母猪>3000头、商品猪>50000头/年,仔猪育肥型础母猪=0头、商品猪>50000头/年,繁育仔猪型基础母猪<3000头、仔猪<50000头/年。 2、中型养猪场:自繁自养型基础母猪<1000头、商品猪<10000头/年,仔猪育肥型础母猪=0头、商品猪<10000头/年,繁育仔猪型基础母猪<1000头、仔猪<10000头/年。 3、小型养猪场:自繁自养型基础母猪<100头、商品猪<1600头/年,仔猪育肥型础母猪=0头、商品猪<1600头/年,繁育仔猪型基础母猪<100头、仔猪<1600头/年。

养猪场建设原则 1、人畜分离:在总体布局上做到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净道污道分开,正常猪与病猪分开,种猪与商品猪分开。猪舍建设必须将人的住房与猪舍分开,以免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同时,配套进行沼气池建设,使养殖产生的粪污能及时得到处理,确保环境卫生。 2、严格防疫:在建设中着力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户或联户建设养殖小区,并严格按照防疫要求进行修建。 3、科学规划:建设前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规划,并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开展猪舍的建设工作。 4、量力而行:圈舍规模由农户根据自身条件(经济条件、身体条件以及自身养殖基础)进行选择,特别是修建猪舍投资大,不能因为发展项目使农户承担过重的经济压力。

养猪场环境影响评价(全面版)

湖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 学生实践作业 课程名称:《环境影响评价》作业四 专业班级: 小组成员: 2015年 12 月 21 日

目录 一、项目的环境影响识别 0 (一)主要的环境污染 0 1.施工期主要的污染 0 2.运营期主要的污染 0 (二)环境影响分析 (3) 1.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 (3) 2.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 (3) 二、项目环境影响的防治对策 (5) (一)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5) 1.施工废气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5) 2.施工噪声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6) 3.施工废水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6) 4.施工期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7) 5.水土流失评价与防治措施 (8) (二)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8) 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8) 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9) 3.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9) 4.固体废物评价与防治措施 (9) 三、项目的相关问题的思考 (9) (一)简述项目选址是否合理 (10) (二)确定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 (10) (三)对环境空气影响的主要因子,计算卫生防护距离可选择的因子 (10) (四)本项目污染治理应关注的因素 (10) (五)给出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公式,并指出主要参数的来源及意义 (10) (六)养猪场选址时应主要考虑的因素 (11)

(七)本项目在项目概况及分析中应交代清楚的内容 (11) (八)给出营运期环境管理基本要求 (12) (九)除水环境影响、环境空气影响外,还应关注的方面 (12) (十)猪场粪便处理是否存在问题 (12) 附录:作业四 (13)

一、项目的环境影响识别 (一)主要的环境污染 1.施工期主要的污染 (1)废气 1)各类燃油动力机械在场地平整、物料运输等施工作业时,会排放各 、SO2、烟尘。 类燃油废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CO、NO X 2)土石方装卸、水泥作业、运输时产生的扬尘,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TSP。 (2)废水 运输车辆冲洗水、混凝土工程的灰浆,建(构)筑物冲洗、打磨等作业产生的污水,主要污染物为SS。施工期,若施工人员平均按50人/d,每人每天用水30L计,则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量为d。 (3)噪声 本项目不设计打桩,施工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装载机、推土机、水泥车、运输车等施工机械作业时产生的噪声。噪声源强约75~90dB(A)。 (4)固废 项目施工期固废主要是工程施工时产生的建筑垃圾,约d。 (5)水体流失 项目场址区大部分为农田、有少量的农田防护林及灌草丛,养猪场采取半封闭式养殖因此,项目基础工程开挖等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2.运营期主要的污染 (1)噪声 表1 拟建项目主要噪声源强表

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标准

云阳县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技术规范 https://www.360docs.net/doc/7412537455.html, [2009-05-19] ·作者:·来源: 为落实好《云阳县人民政府关于扶持牛羊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提高规模牛场的综合生产水平、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根据我县牛场的生产现状与建设经验,特制定本规范。 一、审查备案 1、饲养肉牛50头以上的养殖户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以下简称牛场)需向当地畜牧兽医站申请备案,经畜牧兽医站和乡镇政府加注意见后报县畜牧兽医局。 2、申请经县畜牧兽医局初审合格后,由包片技术人员到建场所在地审查场址选择是否合理。在合理的情况下对肉牛养殖场进行规范设计。 3、在备案牛场现场条件审查时,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和包片技术人员要重点审查周边土地消纳粪便能力、附近已有养殖场数量及规模、牛场对粪便处理利用方式等,合理布局和控制养殖场数量和出栏量。 4、养殖户新建牛场之前必须经过环保部门的环评审查备案。 二、场址选择 1、牛场选址应选择在各级政府规划的禁养区以外。禁止在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古建筑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城镇建成区及规

划区、工业等公害污染严重环境区建场。新建牛场应在高速公路一公里以外选址建场。 2、牛场场址用地应符合当地城镇发展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应体现节约用地原则,尽量选用不宜耕作土地,并为扩大生产预留空间。 3、牛场距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的距离应满足防疫要求。要远离交通干道。牛场与居民点、工厂、学校、商业区、其他养殖场、屠宰场、兽医院、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水源保护区保持一定距离。牛场场址选择应距一级以上等级公路500米以上,距二级公路200米以上,距二级以下等级公路50米以上,距集中50人以上的居民点和工厂20 0米以上,距其他年出栏肉牛500头以下300头以上养殖场1000米以上,距年出栏肉牛500头以上养殖场2000米以上,距屠宰场、兽医院、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水源保护区等区域3000米以上。 4、牛场场址应选择在城镇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避免气味、废水及粪肥堆置而影响居民区生活环境。 5、牛场应选择地势干燥、排水良好、空气流畅、非污染区域,并且要避开城镇和村民居住区的水源地。地面应相对平坦,坡度不宜过大,不宜建在低凹、风口处。 6、牛场进出口道路畅通,水、电供应有保障。水源丰富、水质良好,电力应充足、可靠。

现代化养猪场建设

第二章现代化猪场的建设 本章提要 主要阐述现代猪场的场址正确选择和合理布局,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性别、不同饲养和生理阶段的猪对环境及设备的要求科学设计猪舍的特点。 第一节猪场场址选择 场址选择应根据猪场的性质、规模和任务,考虑场地的地形、地势、水源、土壤、当地气候等自然条件,同时应考虑饲料及能源供应、交通运输、产品销售、与周围工厂、居民点及其它畜牧场的距离、当地农业生产、猪场粪污处理等社会条件,进行全面调查,综合分析后再作决定。 (一)地形地势 猪场地形要求开阔整齐,有足够面积。地形狭长或边角多都不便于场地规划和建筑物布局;面积不足会造成建筑物拥挤,给饲养管理、改善场区及猪舍环境及防疫、防火等造成不便。猪场生产区面积一般可按繁殖母猪每头45~50m2或上市商品育肥猪每头3~4m2考虑,猪场生活区、行政管理区、隔离区另行考虑,并须留有发展余地。 猪场地势要求较高、干燥、平坦、背风向阳、有缓坡(但坡度以不大于25°为宜)。地势低洼的场地易积水潮湿,夏季通风不良,空气闷热,易使蚊蝇和微生物孳生,而冬季则阴冷。有缓坡的场地便于排水,但坡度不能过大,以免造成场内运输不便,坡度应不大于25°。在坡地建场宜选背风向阳坡,以利于防寒和保证场区较好的小气候环境。 建场土地面积依猪场的任务、性质、规模和场地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一个年出栏万头育肥猪的大型商品猪场,占地面积30000m2(3hm2)为宜。 (二)水源水质 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并易于净化和消毒。

猪群需水标准 (三)土壤特性(砂壤土) 一般情况下,猪场土壤要求透气性好,易渗水,热容量大,这样可抑制微生物、寄生虫和蚊蝇的孳生,并可使场区昼夜温差较小。 为避免与农争地,少占耕地,选址时不宜过分强调土壤种类和物理特性,应着重考虑化学和生物学特性,注意地方病和疫情的调查。应避免在旧猪场场址或其他畜牧场场地上重建或改建。 (四)周围环境 交通方便,供电稳定,有利于防疫.一般来说,猪场距铁路、国家一、二级公路应不少于300~500m,距三级公路应不少于150~200m,距四级公路不少于50~l00m。与居民点间的距离,一般猪场应不少于300~500m,大型猪场(如万头猪场)则应不少于1000m。猪场应处在居民点的下风向和地势较低处。与其他畜禽场间距离,一般畜禽场应不少于150~300m,大型畜禽场间应不少于1 000~1 500m。此外,还应考虑电力和其他能源的供应。 二、猪场场地规划和建筑物布局 场地选定后,须根据有利防疫、改善场区小气候、方便饲养管理、节约用地等原则,考虑当地气候、风向、场地的地形地势、猪场各种建筑物和设施的尺寸及功能关系,规划全场的道路、排水系统、场区绿化等,安排各功能区的位置及每种建筑物和设施的朝向、位置。 (一)场地规划 1.场地分区 猪场一般可分为四个功能区,即生产区、生产管理区、隔离区、生活区。为便于防

养猪场的设计方案

、管路敷设技术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 ,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各种养猪场的规划与设计要点

各种养猪场的规划与设计要点 养猪场的规划与建设关系到投资和经营成果,是件基础性工作。工厂化养猪场与传统养猪场,规模和生产工艺流程不同,因而在规划建设上两者有很大差别,所以需分别讨论。 (一)工厂化养猪场 1 (1) (2) (3) (4) (5) 毫克 毫 5000 (6) 2.猪场总体布局大型工厂化养猪场在总体布局上至少应包括生产区、生产辅助区、管理与生活区。 (1)生产区∶包括各种猪舍、消毒室(更衣、洗澡、消毒)、消毒池、药房、兽医室、病死猪处理室、出猪台、维修及仓库、值班室、隔离舍、粪便处理区等。 (2)生产辅助区:包括饲料厂及仓库、水塔、水井房、锅炉房、变电所、车库、屠宰加工厂、修配厂等。 (3)管理与生活区:包括办公、食堂、职工宿舍等。管理与生活区应建在高处、上风处,生产辅助区按

有利防疫和便于与生产区配合布置。 3.猪舍总体规划养猪工厂的生产管理特点是"全进全出"一环扣一环的流水式作业。所以,猪舍需根据生产管理工艺流程来规划。猪舍总体规划的步骤是:首先根据生产管理工艺确定各类猪栏数量,然后计算各类猪舍栋数,最后完成各类猪舍的布局安排。 (1)各类猪栏所需数量的计算:生产管理工艺不同,各类猪栏数就不同。所以,这里按台湾罗兴华先生(1989)规划100头母猪场为例,可供其他规模和生产管理工艺的猪场作规划参考。100头母猪的猪场所需各种猪栏数的计算,首先确定10条工艺原则和指标: (2) (3) 转群距离,应以分娩舍为中心,保育舍靠近分娩舍,幼猪舍靠近保育舍,肥猪舍再挨着幼猪舍,妊娠(配种)舍也应靠近分娩舍。可参看图5-2(据郭兴泉,1990)。猪舍之间的间距,没有规定标准,需考虑防火、走车、通风的需要,结合具体场地确定(10-20米)。 4.猪舍内部规划猪舍内部规划需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决定。建设一个大型工厂化养猪场是很复杂的,猪舍内部布置和设备,牵涉的细节很多,需要多考察几个场家,取长补短,综合分析比较,再做出详细设计要求。 (二)专业户养猪场

xxx养猪场建设方案设计

×××养猪场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项目名称:×××养猪场建设项目 投资规模:240万元 法人代表:××× 电话:××××××××× 申报单位:×××镇×××养猪场 申报时间:2011年3月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地处×××区,当地和外来流动人口集中,肉制品的需求量较大,玉米、小麦是当地的主要农产品,产量高,质量优,而且价格低于其他地区,饲料资源丰富,易于采购。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不断调整,对肉制品需求量不断加大,发展标准化生猪养殖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本场设计规模和生产能力得到了专家和技术人员的指导和肯定,具有极大的可行性,同时也得到当地政府及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可有效

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引导农民致富奔小康,符合当地实际情况,项目切实可行。 二、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养猪场建设项目 2、建设地点:×××镇×××村北 3、法人代表:×××联系电话:××× 4、建设内容:猪舍3900平方米,50立方米沼气池及等其它配套设施设备。 5、建设规模:项目基建总投资240万元,占地面积18亩,存栏母猪200头,年出栏肥猪3800头,达到年销售额560万元,利润170万元。 6、建设个人概况: 法人代表:×××,男,××岁,本人敢于创新,谋于发展,具有强烈的发展意识,市场意识和人才意识。工作中强化养殖厂管理,注重信息技术和传统工艺的结合,为规模化、标准化养猪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三、场地选择与周围环境条件 本场区远离村庄和厂矿企业,基础设施完善,物资材料进出方便,通讯设施齐全,水、电供应充足,地势南高北低,向阳避风、地势高燥、通风良好、水质好、排水方便,猪场轻微的噪音和臭气不会影响周围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拟建养猪地点选择较为理想,适合养猪产业的发展。 四、厂区布局 猪场包括3个功能区,即生活管理区、生产区和粪尿污水处理区。具体布局如下: 生活区在猪场南部,保证生活区良好的卫生环境,外来人员只能在该区域活动,大门口设立4m×3.5m×0.15m车辆消毒池,人行通道设地面消毒池,出入人员和车辆必须经消毒池进行消毒,严禁非生产人员出入场内。 生产区在场区中部,外来人员和车辆不得直接进入生产区,保证最安全,最安静。猪舍为砖混结构,坚固耐用,宽敞明亮,排水畅通,通风良好,能有效地排出潮湿和污浊的空气,夏季增设电风扇和排风扇通风降温。 粪尿污水处理、病畜管理区设在生产区西北部,与生产区有墙体隔离,便于消毒和污物处理等。 五、生产工艺、管理措施及建设目标 (一)猪场生产流程 种猪全部从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上一级种猪场引进,以“周”为生产节律,全过程分为四个生产环节。工艺流程图示如:

现代化养猪场设计方案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现代化养猪场设计方案 现代化养猪场设计方案 ——年出栏1000头商品猪 摘要我国具有悠久的养猪历史,有发展养猪业的丰富资源,包括猪的品种资源、饲料资源和农村养猪的传统,但是在养猪技术方面比较落后,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低、商品率低等问题。近年,随着农村专业户数量逐年增加,养猪业科学技术日益普及,专业养猪业也逐步巩固和繁荣。作者结合所学专业及其参观养猪场的感受,就以年出栏1000 头肥猪为例,拟定设计一个现代化养猪场建设方案。根据机械化养猪饲养工艺,就猪场的功能和生产建筑、辅助建筑和猪场机械化等规划设计作初步探讨。 关键字:机械化养猪场;设计;早期隔离断奶 Mechanization pig farm design scheme --1000 commercial market head Abstract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of pigs, development of the rich resources of both the industry, including the pig variety resources, feed resources and rural pig tradition, but on pigs technology is relatively backward, there are low labor productivity, low quality problem.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rural raiser the number increases year by year, both the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creasing popularity, professional pig industry is also gradually consolidating and prosperity. Based on field and visit the feeling of the pig farm, in a year 1000 head of pig such as an example, draws up the design a modern farm construction plan. Key word: mechanization pig farm; Design; Early weaning isolation 1 规划设计依据 一个年产1 000 头肥猪的养猪场,需要饲养存栏公猪2头, 生产母猪83头,哺乳期仔猪100头,保育猪1000头,生产 育成猪370头。机械化养猪的规划设计主要依据饲养工艺,目前普遍采用以周为节拍的全进全出的饲养工艺[1],该设计采用早期断奶(10 ~20日龄)隔离饲养: 工艺特点:早期断奶(10 ~20 日龄),隔离饲养是养猪新工艺,简称SEW(segregated early weaning)。早期隔离断奶即根据猪群本身需清除的疾病,在10 ~20 日龄内进行断奶,然后将仔猪送到距离分娩舍250 m 以外的清净区保育舍隔离饲养,这就是早期断奶(10 ~20 日龄)二点式隔离饲养。新发展的SEW 饲养工艺具有增加母猪产仔胎数,切断仔猪被母猪或其他大猪传染疾病的途径,提高仔猪健康水平。

养猪场设计规范

生态养猪规划设计 1.场址选择 ①地势地形 地势应高燥,地下水应在2米以下。地势应避风向阳,猪场不宜建于山坳和谷地以防止在猪场上空形成空气涡流,还要避开西北方向的山口和长形谷地以减少冬春风雪侵袭。 地形要开阔整齐,有足够的面积,一般按可繁殖母猪每头40~50平方米、商品猪3~4平方米考虑。地面应平坦而稍有缓坡,以利排水,一般坡度在1%~3%为宜,最大不超过25%。 ②土质 要求土壤透气透水性强,毛细管作用弱,吸湿性和导热性小,质地均匀,抗压性强,且未受病原微生物的污染。 沙土透气透水性强,毛细管作用弱,吸湿性小,但导热性强,易增温和降温,对猪不利。 粘土透气透水性弱,吸湿性强,毛细管作用明显,抗压性低不利于建筑物的稳固,导热性小。 沙壤土兼具沙土和粘土的优点,是理想的建场土壤。但不必苛求。猪场动力网 ③水源水质 猪场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水源水量必须能满足场内生活用水、猪只饮用及饲养管理用水(如清洗调制饲料、冲洗猪舍、清洗机具、用具等)的要求。猪场需水量见下表。 猪别饮用量(升/头·天)总需要量(升/头·天) 种公猪 10 40 妊娠母猪 12 40 带仔母猪 20 75 断乳仔猪 2 5 生长猪 6 15 育肥猪 6 25 ④电力交通 电力供应对猪场至关重要,选址时必须保证可靠的电力供应,并要有备用电源。 猪场必须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但因猪场的防疫需要和环境保护的考虑,不能太靠近主要交通干道。 ⑤防疫和环保 最好离主要干道400米以上,一般距铁路与一二级公路不应少于300~400米,最好在1000米以上,距三级公路不少于150~200米,距四级公路不少于50~100米。同时,要距离居民点、工厂500~1000米以上。如果有围墙、河流、林带等屏障,则距离可适当缩短些。距其他养殖场应在500~1500米以上,距屠宰场和兽医院宜在1000~2000米以上。禁止在旅游区及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建场。

标准化养猪场建设方案【最新版】

标准化养猪场建设方案 养猪场所处的环境以及规划布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畜产品的质量安全。生产实践中,一些养殖户在新建或改扩建猪场时,盲目投资建设,不仅增加运营成本,同时也给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围绕“养猪场的选址、规划布局、防疫以及无害化处理”3个主要方面介绍养猪场的规划设计要点。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标准化养猪小区的建设要点标准化养猪场建设方案。 1.选址 标准化养猪小区要选择在距离主干道和居民区有一定距离的地方,有稳定的供电,良好的通风,充足干净的水源,并且排水方便。猪舍的建设要满足光照、通风、防火、冬暖夏凉等条件。小区距离屠宰厂、加工厂、风景区、公路、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要在2000米以上,距离其他养殖场或养殖小区要在1000米以上。 2.布局 总体布局上分为生活区、生产区及处理区3个区域。3个部分保持适当的距离,生产区和处理区要间隔50米以上。生产区内

设置猪舍、饲料储存室、工作人员更衣室、休息室、淋浴室等设施。不同猪种设置不同的猪舍,在猪舍门口及生产区门口设置消毒池。生活管理区内设置办公室、住宿室、医疗室、食堂等。生活区门口设置消毒室,用来给外来车辆和人员消毒。处理区内设置隔离室、无害化处理室、堆粪场及化粪池。 3.建筑面积 标准化养猪小区要有一定的建筑面积,要求占地面积在10亩以上,建筑面积不得低于1500平方米,小区内饲养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用途的猪在1000头以上。达到上述标准的才能称为养殖小区。 4.设立隔离带 标准化猪养殖小区的周围要建筑围墙,围墙的外围设立隔离绿化带,与外界隔离,以抵御外来疾病,防止小区内发生疫情。另外,小区内部各个区域之间也要设立隔离带,使小区内界限分明,内部隔离带的设置要求符合生产管理需要,方便通行。 5.建筑材料环保无污染

现代化养猪场建设要点

现代化养猪场建设要点 1.猪场选址原则 猪场建设地应远离村镇、交通要道、其它畜牧场3公里以上,远离屠宰场、化工厂及其它污染源。向阳避风、地势高燥、通风良好、水电充足(万头猪场日用水量约100-150吨)、水质好、排水方便、交通较方便。最好配套有渔塘、果林或耕地。 2.猪场布局 猪场布局应设置四区,即生活管理区、生产配套区(饲料车间、仓库、兽医室、更衣室等)、生产区和种猪运动区;生产区应包含繁殖、保育、育肥区,每区应相距10米以上;配种舍、怀孕舍、保育舍、生长舍、育肥(或育成)舍、装猪台建设,应按从上风向下风方向排列。配种舍要设有运动场。 3.防疫环境与生物安全 猪场大门需设消毒池并配备消毒机,车辆要消毒;设人员消毒通道,进入人员登记消毒;猪场周围禁止放牧,协助当地周围村镇的免疫工作;最好设围墙、防疫沟及防疫林。 4.粪尿处理与环保 建场前要了解当地政府30年内的土地规划及环保规划、相关政策,因地制宜配套建设排污系统工程,特别应注意沼气配套工程的建设。 5.猪场各类猪舍设计原则及参数

原则:产房、保育舍按生产节律分单元全进全出设计;猪栏规格与数量的计算,产房两栏对应保育一栏,保育与育肥栏一一对应;先设计好生产指标、生产流程,然后再设计猪舍、猪栏。 主要参数:以饲养500头基础母猪、年出栏约1万头商品猪的生产线为例,按每头母猪平均年产2.2窝计算,则每年可繁殖1100窝,每周平均分娩20-21窝,即每周应配种24头(如果配种分娩率85%).产房6个单元(如果哺乳期3周、仔猪断奶后原栏饲养1周、临产母猪1周、空栏1周),每个单元20个产床;保育5个单元(如果保育期4周、空栏1周), 每个单元10个保育床;生长育肥16个单元(如果生长育肥期15周、机动1周), 每个单元10个育肥栏;肉猪全期饲养23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