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二头肌反射-【专业知识文档】

合集下载

腱反射—搜狗百科

腱反射—搜狗百科

腱反射—搜狗百科近远端⾻的肌腱位置上,⽤叩诊锤快速叩诊引出反射。

(1)肱⼆头肌腱反射【临床表现】检查者⽤拇指按拄肘关节稍上⽅的肱⼆头肌肌腱,叩击检查者之拇指,出现前臂屈曲。

【意义】如反射亢进、减低或消失均为病理性改变。

(2)肱三头肌腱反射【临床表现】仰卧位是此反射检查的最佳办法: 肘关节稍呈直⾓屈⾓,前臂在肋⼸外与体轴呈直⾓,上臂靠近胸廓的上外缘,检查者握住上臂,叩击肱三头肌稍上⽅(鹰嘴上⽅1.5~2厘⽶处),反应为前臂伸直。

另⼀种⽅法是患者处展上臂,并曲肘关节,⽤叩诊锤叩击三头肌肌腱,检查者以左⼿握住检查者的⼿,被检查者放松,引起前臂伸直。

【意义】此反射属于⽣理反射,如亢进或减低、消失为异常。

(3)桡⾻膜反射【临床表现】检查时肌⾁放松,患者的肘关节应屈成直⾓或略呈钝⾓,⼿的位置应介于旋前及旋后之间,检查者的左⼿托住被检查者的右⼿,叩诊锤叩击桡⾻茎突,其反应为肽关节弯曲、旋前和⼿指屈曲。

【意义】肱桡肌、三头肌、旋前肌、⼆头肌损伤出现此反射减弱或消失。

(4)霍夫曼⽒征【临床表现】检查者以右⼿的⾷指、中指夹持患者的中指末节使其腕关节背屈,其余各指处于⾃然放松屈曲状态。

检查者以拇指迅速弹刮患者中指指甲,此时由于中指深屈肌突然受牵拉,⽽引起各指之掌屈曲反射是为阳。

【意义】如果⼀侧阳性,表⽰该侧腱反射亢进,提⽰锥体束损害,如两侧阳性,且⽆神经系统体征则⽆定位意义。

在诊断学教材中,霍夫曼正被归类为病理征,但事实上,霍夫曼征和巴彬斯基征不同,只是屈肌反射增强的⼀种表现,因此霍夫曼征阳性并不代表⼀定为病理状况。

(5)膝反射异常【临床表现】患者仰卧位,检查者⽤左⼿或前臂托住患者部,髋关节与膝关节呈钝⾓屈曲,⾜跟不要离开床⾯,以免影响反射性运动⽽不易得出正确的结果。

检查者⽤右⼿持叩诊锤叩击股四头肌肌腱,出现⼩腿伸直。

坐位时⼩腿完全检弛下垂与⼤腿成直⾓,叩击膝盖下部四头肌肌腱,反应为⼩腿伸展。

【意义】反射增强多见于锥体束损害,膝反射⾼度亢进常可伴有膑阵挛。

精选-反射与神经定位

精选-反射与神经定位
反射
划过腹部上部皮肤
上腹壁收缩
腹横肌
肋间神经
T7-T8
中腹壁
反射
划过腹部中部皮肤
中腹壁收缩
腹斜肌
肋间神经
T9-T10
下腹壁
反射
划过腹部下部皮肤
下腹壁收缩
腹直肌
肋间神经
T1-T12
提睾肌
反射
刺激大腿上部内侧
皮肤
睾丸上举
提睾肌
生殖股神经
L1L2
正常跖
反射
轻划足底外侧
足趾及足向跖面屈曲
屈趾肌等
坐骨神经
S1-S2
C6-C7
桡骨膜反射
叩击桡骨茎突
前臂旋前、屈肘
肱桡肌
桡神经
C5-8
膝反射
叩击髌腱
膝关节伸直
四头肌
股神经
L2-L4
跟腱反射
叩击跟腱
足向跖面屈曲
腓肠肌
胫神经
L2-S2
Babinski及Chaddock征等病理反射反映椎体束病变,则要将椎管内病变考虑到颈胸椎
锥体束受损后的足部病理反射
名称
检查法
反应
Bab in ski征
反射与神经定位
肱二头肌反射:反射中枢为C5,6
肱三头肌反射:反射中枢为C7,8
桡骨膜反射:反射中枢为C5,6
膝跳反射:反射中枢为L2〜4(股四头肌)
踝反射(跟腱反射)(足跖屈与屈趾肌):反射中枢为S1,2
浅反射
反射
检查法
反应
肌肉
神经
节段定位
角膜反

细棉签角膜外缘轻
触角膜
眼睑迅速闭合
眼轮匝肌
三叉神经
上腹壁

神经内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试卷11

神经内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试卷11

神经内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试卷11(总分:7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36,分数:72.00)1.肱二头肌反射中枢在(分数:2.00)A.颈髓2~3B.颈髓3~4C.颈髓5~6 √D.颈髓7~8E.颈髓8,胸髓1解析:解析:肱二头肌反射中枢在颈髓5~6。

2.一侧舌咽神经、迷走神经损害,下列哪项不正确(分数:2.00)A.同侧软腭上提受限B.悬雍垂偏向同侧√C.同侧咽反射消失D.同侧咽部感觉消失E.无长束受损体征时,常提示脑干外病变解析:解析:同侧的软腭瘫痪,对侧收缩后悬雍垂被牵拉偏向对侧。

3.一侧瞳孔直接对光反射消失,间接对光反射存在,病变在(分数:2.00)A.对侧视神经B.同侧视神经√C.对侧动眼神经D.同侧动眼神经E.视交叉解析:解析:瞳孔对光反射的传人是视神经,传出是动眼神经的交感神经纤维,同侧瞳孔直接对光反射消失,而间接对光反射存在,提示反射的传人存在问题,传出正常。

4.下列哪项是深反射(分数:2.00)A.桡骨骨膜反射√B.腹壁反射C.提睾反射D.肛门反射E.角膜反射解析:解析:深反射是指叩击肌肉、骨膜、肌腱和关节的本体感受器而诱发的反射。

5.膝反射的反射中枢在(分数:2.00)A.腰髓1~2B.腰髓2~4 √C.腰髓4~5D.腰髓5~骶髓1E.骶髓1~2解析:解析:膝反射反射弧的髓节部位位于腰髓2~4。

6.脊髓前联合病变产生(分数:2.00)A.双侧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B.双侧节段性精细触觉障碍C.病变水平以下浅深感觉障碍D.对侧病变水平以下痛温觉障碍E.交叉性感觉障碍解析:解析:传导痛温觉的神经纤维在白质前联合交叉,传导精细触觉、深感觉的神经纤维不在此交叉。

7.腰椎穿刺术,下列哪项不属禁忌证(分数:2.00)A.穿刺部位有感染B.发热、菌血症√C.脊椎结核D.颅内压增高E.后颅窝肿瘤解析:解析:颅内压增高、后颅窝肿瘤行腰穿容易诱发脑疝,脊椎结核、穿刺部位感染时行腰穿可将感染带入蛛网膜下隙,均为腰穿禁忌证。

教你神经科查体—各种反射检查

教你神经科查体—各种反射检查

教你神经科查体—各种反射检查今天我们来讲解反射系统检查。

来源:医学之声1浅反射主要为腹壁反射反射弧较长,脊神经后根节前感觉纤维传入的冲动循脊髓上升达大脑皮质,经处理后在下行经锥体束至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因而上位神经元瘫痪可出现浅反射减弱或消失。

腹壁反射检查:被检查者仰卧,两下肢略屈曲以使腹壁松弛。

检查者用棉花签或钝针由外向内快速轻划被检查者肋缘下(T7-8)、平脐(T9-10)、腹股沟上(T11-12)两侧皮肤,分别引起腹肌收缩称为上、中、下腹壁反射。

正常时,可见同侧腹壁肌肉收缩。

若无此反应或反应加强,均为腹壁反射异常。

2深反射即肌腱反射,主要为肱二头肌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

反射仅由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直接形成的反射弧产生,不经过高级神经中枢。

反射弧任何部位的中断可产生深反射减弱或消失。

肱二头肌反射检查:被检查者坐位,检查者用左手托住被检查者的肘部,左前臂托住其前臂,然后以左手拇指按于被检查者的肱二头肌肌腱上,用叩诊锤叩击此拇指。

正常时,即引起前臂屈曲。

反射中枢位于C5-6。

膝反射检查(坐位):被检查者坐在椅子上,一条腿自然的搭在另一条腿上,检查者用橡皮锤或手掌内侧边缘快速地叩击被检查者上面那条腿膝盖下方的韧带。

注意观察小腿的反应。

反射中枢在L2-4。

膝反射检查(卧位):被检查者仰卧,检查者以左手托其膝关节约120度,用右手持叩诊锤叩击膝盖髌骨,下方股四头肌腱,可引起小腿伸展。

反射中枢在L2-4。

跟腱反射检查:被检查者仰卧,髋及膝关节屈曲,下肢取外旋外展位。

检查者左手将被检查者足部背屈成直角,以叩诊锤叩击肌腱,反应为腓肠肌收缩,足向跖面屈曲。

反射中枢位于S1-2。

3病理反射是指锥体束损害时,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功能而出现踝和拇趾背伸的现象,又称锥体束征。

主要包括Babinski征、Gordon征、Chaddoch征、Hoffman征。

需要指出的是,1岁以下婴幼儿儿出现病理反射为原始反射,属正常现象。

常用上下肢反射检查

常用上下肢反射检查

常用上下肢反射检查临床医生在工作中诊断上运动神经元病变、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和全身性病变时,必须具备检查反射的临床技巧。

检查过程中药检查反射功能的不对称性,因为一旦发现不对称,即表示可能存在病变。

如果是不对称情况很轻微,可能难以判定是否该特别反射发生异常且减弱,或者是对策的反射异常且增强。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考虑其他病史和体格检查所见,来评估反射功能。

下面来介绍一下临床中比较常用的几个上肢和下肢的反射检查方法。

1. 深腱/肌肉牵张反射的分级:检查过程中,须令患者放松,摆放适当姿势,必须与对侧反射作比较,并且与其他身体所可引发的反射相比较。

深腱/肌肉牵张反射的分级如下:0级:肌肉无反应;1级:反应减弱;2级:正常;3级:反应过强,无肌阵挛;4级:反应过强,有肌阵挛。

2. 肱二头肌反射(C5):患者上肢松弛垂在体侧,检查者一手指放在患者肱二头肌肌腱处,一手持反射锤敲击手指,出现肘关节屈曲或肱二头肌收缩。

3. 肱桡肌反射(C6):患者肘关节适度屈曲,检查者用反射锤敲击患者肱桡肌肌腱,肘关节屈曲时肱桡肌收缩。

4. 桡侧腕伸肌反射(C6):检查者用反射锤轻敲患者前臂近端外侧的桡侧腕伸肌肌腱(肱骨外上髁的远端),腕关节伸展。

5. 旋前圆肌反射(C6):患者肘关节屈曲,前臂置于中立位,检查者用反射锤轻敲患者桡骨远端,前臂旋前或旋前圆肌收缩。

6. 肱三头肌反射(C7):检查者支撑患者手臂,令其被动外展,肘关节屈曲,轻敲患者肱三头肌肌腱,肘关节伸直。

7. 髌反射(L4):患者膝关节屈曲,检查者用反射锤轻敲患者髌骨下缘髌腱位置,股四头肌收缩,膝关节伸直。

8. 内收肌反射(L3):患者仰卧,双腿自然垂放在检查台边缘,检查者用反射锤轻敲患者大腿内侧远端的内收肌,髋关节内收。

9. 内侧腿后群肌反射(L5):患者端坐,足部置于地板上或足凳上,检查者用手指稳固压住患者内侧腿后肌群的肌腱上,用反射锤轻敲自身的手指,膝关节屈曲或手指下方的内侧腿后肌群绷紧。

神经反射的分类及内容

神经反射的分类及内容

神经反射的分类及内容
神经反射包括以下几点:
一、浅反射,常见的有角膜反射,还有眼球的结节反射等等,浅反射还有腹壁反射、提睾反射,都是比较表浅的反射。

二、比较深的反射就是叫二头肌的反射,可以敲击二头肌就是肌腱,二头肌腱是肘关节部位出现手屈曲的症状,是二头肌反射。

三、三头肌反射,可以敲击三头肌的附着处的肘关节的背部,出现手伸直的症状,表现为三头肌的反射。

四、膝跳反射,膝跳反射一般主要是敲击膝关节膝盖下方的膝经,出现膝关节伸直的症状,叫膝跳反射。

五、病理反射,可以划脚底进行检查。

神经反射包括浅反射和深反射。

浅反射检查内容包括角膜反射、腹壁反射、睾丸反射、足底反射和肛门反射,深度反射检查包括肱二头肌反射、肱二头骨反射、桡动脉筋膜反射、膝关节反射、跟腱反射和阵挛。

在浅表反射中,三叉神经病变中可见直接和间接角膜反射消失,而面瘫中可见直接反射消失和间接反射存在,腹壁反射、附睾反射、足底反射和肛门反射的双侧消失可见于相应脊髓节段的损伤,单侧消失可见于锥体束的损伤。

肱二头肌反射、肱二头骨反射、桡膜反射、膝反射和跟腱反射的反射中心分别位于颈髓、腰髓和骶髓的阶段。

如果反射消失或减弱,则意味着相应的脊髓节段已受损,阳性的踝阵挛和髌骨阵挛代表肌腱反射亢进。

神经反射体检如有异常表现,建议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神经反射检查实习报告

神经反射检查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神经反射检查实训,掌握临床常用浅反射及深反射的检查方法,了解反射的生理机制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性。

二、实习内容1. 实习器材本次实习所使用的器材包括叩诊锤、棉签、尺骨鹰嘴、股四头肌腱等。

2. 实习方法(1)浅反射检查①角膜反射:嘱被检查者睁眼,眼球注视内上方。

检查者用棉签的细棉絮从旁边触及一侧角膜。

②腹壁反射:被检查者仰卧,使腹壁完全松弛,用棉签分别在两侧上、中、下腹壁上自外向内轻轻划过。

(2)深反射检查①肱二头肌反射:使被检者的上肢于肘部屈曲,并使前臂稍内旋,检查者以左拇指置于患者的二头肌腱上,用叩诊锤叩击检查者的左拇指。

②肱三头肌反射:使被检者的上肢于肘部屈曲,检查者应托住其前臂及肘关节。

用叩诊锤叩打尺骨鹰嘴的上方 1.5 2 厘米处,(三头肌附着部)。

③膝腱反射:被检者取坐位,小腿自然下垂或仰卧位,检查者用左手在病人腘窝部托起下肢,使髋、膝关节稍屈曲,用叩诊锤叩击髌骨下方股四头肌腱。

④跟腱反射:使被检者仰卧位,检查者用叩诊锤轻叩跟腱。

3. 实习过程本次实习分为四个小组,每组三人。

每个小组分别进行浅反射和深反射的检查。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并及时记录。

三、实习结果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掌握了以下内容:1. 神经反射的基本概念和生理机制。

2. 临床常用浅反射和深反射的检查方法。

3. 神经反射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性。

4. 如何观察和记录神经反射。

四、实习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对神经反射检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习过程中,我认识到以下几点:1. 神经反射检查是临床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

2.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神经反射检查,可以减少误差。

3. 观察患者的反应,注意记录检查结果,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4. 神经反射检查实习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

总之,本次实习使我受益匪浅,我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人体的各种各样的反射

人体的各种各样的反射

人体的各种各样的反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的规律性应答。

它是以反射弧作为形态学基础,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

在正常的发育过程中,原始的脊髓和脑干反射渐被抑制,而较高水平的调整和平衡反应则变得越来越成热,并终生保留。

反射发育的过程和基本特点中枢神经系统的成熟过程:从脊髓向脑干、大脑发育,即从低级向高级中枢发育。

正常情况下,胎儿发育后期、婴儿出生时及出生后的两年内会陆续出现一些脊髓水平、脑干水平、中脑水平及大脑皮质水平的神经反射,称为运动发育性反射和反应。

脊髓水平反射: 称为“反射”,在生后即有,生后2个月内正常。

是脑桥下1/3的前庭外侧核传导的运动反射,它协调四肢在屈曲和伸展模式中的肌肉。

包括屈肌收缩反射,伸肌伸展反射和两种交叉伸展反射。

脑干水平反射: 称为“反射”,生后第4-6个月内出现。

从前庭外侧核到位于基底神经节下方的红核之间的区域传导的、静止的姿势反射,它影响全身的肌张力变化。

包括紧张性颈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联合反应及阳性支持反应等。

中脑水平的反射: 称为“反应”,是在红核上方的中脑整合的,使头和身体在空间保持正常位置。

是出生后第一批发育的反射,到10~12个月时达到最大效应。

当皮质控制增加时,它们逐渐改变并受到抑制,到5岁末时消失。

它们的组合动作使得儿童能够翻身、起坐、手膝位起立和手足支撑俯卧。

包括调正反应和自动运动反应。

大脑水平反射:称为“反应”,是大脑皮质、基底神经节和小脑相互之间有效作用的结果。

在肌力正常时出现并提供身体对重心变化的适应,出生后6个月平衡反应开始出现。

任何水平上的阳性反射都提示下一个更高级的水平出现运动活动的可能性。

同时这些反射时间上的延迟都意味着可能提示发育迟缓。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常见反射的检查浅反射:刺激皮肤、角膜、粘膜引起的肌肉急速收缩反应。

1.腹壁反射(第7-12肋间神经):仰卧位,用尖端钝的针沿肋骨缘自上而下、从外向内、按上、中、下三个部分轻划腹壁肤,正常受刺激部位可见腹壁肌收缩,脐向刺激侧移动消失则对应不同脊髓节段病损,双侧消失对应昏迷或脊髓反射中枢障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肱二头肌反射
【专业知识文档】
本文内容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谢谢!
文章导读
对于反射这个词我想大家都不会陌生吧,今天呢,小编所说的可不是你想的那种反射,大家知道肱二头肌吗?也许你现在还不了解我要说什么,一会你就知道啦,反射不仅是一种现象,更是可以通过反射进行病例分析的手段,接下来,小编就肱二头肌反射给大家普及基础知识,让大家更好地明白什么是肱二头肌反射,有什么意义。

1正常值
正常反应为肱二头肌收缩。

2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肱二头肌反射正常深反射是由肌皮神经传入,经颈髓5-6,仍由肌皮神经传出。

肱二头肌反射异常,提示上述反射弧有损害。

需要检查的人群:怀疑肌皮神经有损害的患者。

3注意事项
不合宜人群:手臂残疾或本身有伤的患者。

检查前禁忌:检查前要放松手臂。

检查时要求:检查时可选择卧位检查法也可选择坐位检查法。

4检查过程
(1)卧位检查法:病人仰卧,前臂半屈,肌肉放松,手置于腹部。

检查者以左手拇指按住其肘关节稍上方的肱二头肌肌腱上,然后用右手持叩诊锤叩击此拇指。

正常时,即引起前臂屈曲。

(2)坐位检查法:病人坐位,检查者用左手托住病人的肘部,左前臂托住其前臂,然后以左手拇指按于病人的肱二头肌肌腱上,用叩诊锤叩击此拇指。

正常时,其反应同上。

检查时,若上述反应亢进、减弱或消失,均为肱二头肌反射异常

肱三头肌反射:
病人上臂外展,前臂半屈,检查者左手托住病人肘关节,
然后叩诊锤直接叩击鹰嘴上方
的肱三头肌肌腱,
反应为肱三头肌收缩,前臂稍伸展。

反射中枢在颈髓6~7节。

桡骨膜反射:
病人的前臂半屈半旋前位,检查者用叩诊锤轻叩其桡骨茎突。

正常反应为屈肘、前臂的旋前。

反射中枢在颈髓5~6节。

膝反射:
病人取坐位时,小腿完全松弛下垂与大腿成直角。

仰卧位时检查用左手托起两则膝关节使小腿屈成120度,
然后用右手持叩诊锤叩击股四头肌肌腱。

正常反应为小腿伸展。

若患者精神过于紧张,
反射不出时,可嘱病人两手扣起,
用力拉紧再试即可引出。

反射中枢在腰髓2~4节。

反射
坐位检查
卧位检查
反应
反射弧
肱二头肌腱反射
病人前臂半屈曲内旋位。

医生左手托其前部左拇指置于其二头肌腱上,左上臂托其手背。

右手持叩诊锤轻叩左拇指。

病人前臂半屈曲内旋位,手置于腹部。

医生用左手指置于其二头肌腱上进行叩诊肱二头肌收缩,肘臂屈曲。

肌皮神
肌皮神经
肱三头肌腱反射
病人前臂半屈曲内旋位。

医生用左手托住其前臂,轻叩其鹰嘴上方肱三头肌腱
病人前臂半屈曲内旋位,手置于腹部。

医生用左手将其肘部稍托起,轻叩鹰嘴上方肱三头肌腱。

肱三头肌收缩,前臂伸展
颈髓6-7节段
桡神经
膝腱反射
病人端坐,足跟自然着地,使大腿和小腿成钝角或一腿搁于另一腿上轻叩髌骨下股四肌腱。

医生左手托其腘窝,使膝关节成半屈位,轻叩其股四头肌腱。

医学全在。

线提供股四头肌收缩,小腿伸展。

股神经
腰髓3-4节段
股神经
跟腱反射
病人端坐,足跟着地,使大腿和小腿成钝角,膝稍外展。

医生左手握其足掌并稍背屈。

轻叩眼腱。

下肢半屈曲外旋位或病人俯卧屈膝,小腿坚立,医生左手握其足掌,并稍背屈,轻叩跟腱。

腓肠肌收缩,向足跖面屈曲。

胫神经
腰髓5-
骶髓1-2节段
1.反射减弱或消失:见于脊髓反射孤任何部位的损伤,如周围神经炎、脊髓前角细胞病变(灰白质炎),脑或脊髓急性病变出现脑或脊髓休克时(急性损伤)。

此外骨、关节、肌肉病变也可引起的反射减弱或消失。

2.反射亢进:见于上神经元损害,椎体束病变(如脑溢血、脑栓塞及脑瘤等)。

脊髓反射孤失去高级神经元制约而呈现释放现象。

此外神经系统兴奋性普遍增高时,如神经官能症、甲状腺机能亢进、受塞等,也可出现双侧对称性反射亢进。

以上就是对肱二头肌反射的分析,相信你已经对这种现象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吧,反射不仅是一个理论,通过反射反馈的信息对于我们处理病情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