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 材料作文题集锦

合集下载

2020年新高考语文I卷(山东)作文题目及考场优秀作文点评精选

2020年新高考语文I卷(山东)作文题目及考场优秀作文点评精选

2020年新高考语文I卷(山东)作文题目及考场优秀作文点评精选【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全国人民紧急行动。

人们居家隔离,取消出访和聚会;娱乐、体育场所关闭;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学校开学有序推迟;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安全“一米线”。

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

城乡社区干部、志愿者站岗值守,防疫消杀,送菜购药,缓解燃眉之急;医学专家实时在线,科学指导,增强抗疫信心;快递员顶风冒雨,在城市乡村奔波;司机夜以继日,保障物资运输;教师坚守岗位,网上传道授业;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传递温情和力量。

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优秀作文】1.情缘深深一线牵如果心是近的,遥远的路也会是短的。

“大丁,……我要去支援一线了,我在请愿书上签了字。

”李素媛看着王大丁,说出的这番话语竟然需要莫大的勇气,是的,她本以为,她可以淡然地从容地说出来。

但不曾想,话到嘴边,又落下,几次这样的反复,她才说出口。

“真的想好了吗?要去吗?”王大丁看着她的雙眸,曾经他们许下诺言:生死不弃,此生无悔。

是的,学医多年,他们一起曾经许下诺言,要坚定地走下去。

他们深知,自己没有鲁迅先生那么高尚,学医为了救国。

他们学医,当时就为了谋生,为了找一份好工作。

一朝学医多年苦,苦练技术为谋生。

王大丁看着李素媛,他突然觉得她更加美丽了。

是的,她曾经为了赚取买房钱,不舍得花钱买一条看好的金项链,他和她不舍得周末下饭店,他累他穷,她不离不弃。

大丁的眼泪扑簌扑簌地流下来:“素媛,你留下,我去支援,行吗?”他用几乎哀求的眼光看着她。

“不了,我已经申请了,领导也批准上报了,怎么能改呢?而且,是马上要走了。

就在今天下午,不知道怎么开口,所以就选择这个时间,让你没有挽留的余地。

2020高考作文题目及满分作文六篇

2020高考作文题目及满分作文六篇

2020高考作文题目及满分作文六篇【篇一】2020高考作文题目及满分作文全国Ⅰ卷【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助他们。

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

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

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

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

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

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满分作文】英雄之才,在能屈伸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英雄之才,在能屈伸”。

众所周知,鲍叔贤能有才,成功助公子小白登上高位,却不是功高自恃,而是举荐自己的挚友兼敌人,一同辅佐齐桓公,最终成就齐国一代霸业。

在我看来,他独具魅力的英雄之才,正在于一伸一屈的巧妙结合之间。

“伸”是当仁不让,是刚正不阿,更是一种铁一般的担当。

襄公无常,鲍叔准确预测了齐国动荡。

生死存亡之际,他侍奉公子小白逃往莒国。

小白即位,齐国四境之内百废待兴。

当此之时,鲍叔锐意改革,终成物阜民丰之局面。

无论是助齐桓公选用人才,还是为齐国解决敌国外患,鲍叔以身垂范,鞠躬尽瘁。

而有鲍叔协理的齐国,也尽显讲信义、重礼让、有节制的大国风度。

孔子曾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然而若是没有鲍叔之担当,历史会发展到如何局面,如今不得而知了。

“屈”是慧眼识人,也是审时度势,更是一种对“伸”的成全。

小白即位,鲍叔之功不可谓不伟,然而面对齐国之局势,他说:“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于是,管仲就这样登上齐国的相位。

2020年全国高考(III卷)60分作文范文集锦

2020年全国高考(III卷)60分作文范文集锦

2020年全国III卷高考作文范文集锦(9篇) ★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

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分范文】寻十方明镜绘真我画像——写给高一学弟学妹们的一封信亲爱的高一学弟学妹们:你们好!辽阔天空任我飞,崭新人生任我绘。

学弟学妹们,刚跨进高中大门,新的起点,新的远航,是不是满怀这样的憧憬与希望?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静下来行动时,是不是又陷入层层困惑与迷茫?认识自己、认清真我,是哲学命题,又是烟火人生的根本。

苏格拉底一辈子都在追求“认识你自己”,老子让我们明白“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那么,如何准确认识自我,描绘出真我人生画像呢?一面镜子,一次映照,便是一种自我认识。

学弟学妹们,这是我多年来的深彻感悟,我们的双眼,总是在看他人、看世界,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

在我们人生旅程中,是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认识自我,才能清晰活着的本质。

我们要细微感知自己对细小事物的态度,那是一面镜子,以此映照,认清自我心灵的温度。

对比自己弱的人,能无欺乎?对有残疾的人,能无嘲乎?对身份低下的工作者,能有敬乎?对自然中的动植物,能有善乎?对需要帮助的人,能有爱乎?细察我们的内心,是否被轻慢、鄙视、厌恶硬化着,冰冻着?这样积极调节自我画像的底色,让我们心灵四季如春,保持恰好的温度,才能见到心土上长出的蓬勃生命景象!我们要深入思考自己传承历史文化的深度,那是一面镜子,以此映照,认清自我血脉的纯度。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Ⅲ卷作文真题解析及范文展示3篇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Ⅲ卷作文真题解析及范文展示3篇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Ⅲ卷作文真题解析及范文展示作文原题(适用地区:四川、广西、贵州、云南、西藏)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

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分析】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

因此,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进行自省。

自省的过程既是自我教育和自我培养的过程,又是自我塑造和自我完善的过程,更是自我开发和自我成长的过程。

我们需要认识你自己。

中国有句经典名言“人贵有自知之明”,《老子》第三十三章也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人生最困难的事情是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有自知之明的人常常转动心中的明镜鉴照自己。

题目中的“镜子”“自画像”都有其比喻意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人要时时善于自省自察、进德修业不断完善自我。

这个题目的难度要求相对较低,写自己熟悉的高中校园生活,回首自己三年来的学习历程、感悟与思考,有的可写。

题目要求考生结合自己三年的思索,对高一新同学如何过好未来高中生活提出指导与建议。

对象、话题、范围都已经明确,紧紧围绕理想志向目标(生涯规划)、人生“三观”信条(德)、学习方法策略与均衡发展(智)、身心健康阳光(体)、人际关系和谐(交友)、高尚的兴趣爱好(美)、张弛劳逸集合(劳)、读X卷书与行X里路、关注时事形势……这样的主流内容。

2020全国Ⅰ卷高考作文范文集锦(9篇)

2020全国Ⅰ卷高考作文范文集锦(9篇)

2020全国Ⅰ卷高考作文范文集锦(9篇)全国Ⅰ卷作文【2020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适用省份: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

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

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

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

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

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

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下水作文齐桓公的“理性”与“感性”戴斌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在班级的读书会上和大家分享我对春秋时期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牙三人的看法。

在这个三个人当中,我感触最深的不是管仲,因为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星光熠熠,并不缺乏像管仲这样才华出众的先贤。

也不是鲍叔牙,因为中国人是谦虚而乐于成人之美、有容人之量的伟大人物也很多,虽说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但终究伯乐还是有很多的。

惟独齐桓公真的是很少见,作为一个在“巅峰位置”上王者,很多王者,要么理性过度,深信人际厚黑学,完全不相信身边的人。

要么感性过度,容易被身边人所左右,而失去了独立判断的能力和意愿。

齐桓公能重用管仲,一方面是感性的表现,因为他相信鲍叔牙的判断,相信鲍叔牙的无私举荐必然是国家社稷之福。

另一方面是理性的表现,无论胸怀再大的人,在面对曾经有可能致自己于死地的对手,多少还是会有隔阂,但理性告诉齐恒公,一切不过是“各为其主”,“对事不对人”才是王者的气度。

在现实生活,我们能像齐恒公那样兼具感性和理性吗?这个真的不容易,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情绪,我们习惯性会对曾经与我们有不愉快经历的人或事,多少会耿耿于怀,这是是一个天然的情绪性反应。

2020年高考作文全国III卷深度解析及范文(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

2020年高考作文全国III卷深度解析及范文(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

2020年高考作文全国III卷深度解析及范文(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作文题【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全国卷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

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学会学习:勤于反思健康生活:自我管理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实践创新:问题解决审题限制性1.写作情境的限制。

本题设置了“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的任务情境,信件的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写作必须紧扣“如何画好”的问题解决展开。

正如题干提示:“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主体内容可以针对以上提示有选择地回答。

针对审视自我时,“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的提示,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镜子”:要把自我与不同的参照物进行对比,在比较中发现不足,在比较中找到方向,在比较中得到方法;同时,这面“镜子”可以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是群像,还可以是自然之物等;之后要明确,审视自我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不可急于一时一地,要在成长中点滴修正、逐步完善。

2.典型任务的限制。

题目规定了必须要写书信,即写作时一定要符合书信体格式;“毕业前”也提醒考生不能随意选择写信人身份,而只能以高三毕业的学生,并且应该是当下正在参加高考的本校高三学生,即“我”来写。

同时,所写的信要针对“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对象限定性很强,要求以学长身份“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即必须使用符合这一情境的富有亲切交流性的语言和恰当的表达方式,真诚亲切地与学弟学妹交流,要学会拉近与听众的距离,有现场感和情境意识。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素材(天津卷,含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素材(天津卷,含解析)

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面孔”是全球热播纪录片里充满家国情怀的杜甫,是用中医药造福人类荣获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是医务工作者厚重防护服下疲惫的笑脸,是快递小哥在寂静街巷里传送温暖的双手……也是用各种方式共同形塑“中国面孔”的你和我。

走过2020年的春天,你对“中国面孔”又有什么新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一、试题特点2020年天津高考作文题,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将深厚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与日常生活细节中的坚毅乐观、温暖关爱相结合,用“中国面孔”串联。

营造极富时代特点和青春色彩的语言环境,紧扣时代脉搏,彰显时代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引发青年人的思考,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

二、题目分析考生在解读作文材料时,要牢牢抓住“家国情怀”“造福人类”“笑脸”“温暖”“2020的春天”“新的”等关键词,结合新冠疫情,思考自己作为中国青年如何与祖国、与世界同呼吸共命运,思考在创造青春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中自身的价值、使命与担当,思考“中国面孔”的内涵与外延。

值得注意的是考生的思考感悟要立足“走过2020年的春天”这一特殊的时间点,2020年一场来势汹汹的疫情给中国带来考验的同时,也给每一个中国人上了一堂关于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公开课,在突如其来的灾难考验下,没有人能置身事外,也没有人置身事外。

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谈谈自己对中华民族发愤图强、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的文化底色的感悟与思考。

三、写法指导写作时,切忌泛泛而论。

如果从个人角度出发,可以结合“2020的春天”论述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奋斗精神,如何厚植家国情怀,如何形塑自己的“中国面孔”。

这个角度比较容易切入和把握,可操作性比较强。

也可从国家角度,谈大国担当,谈如何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造福人类。

这个角度站位高,文章显得大气、有高度。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素材:(上海卷,含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素材:(上海卷,含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素材:上海卷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试题特点:这是一则新材料作文。

材料由两句话构成,较为简洁明了。

立意的核心是回答材料中的问题,明确观点,确定立意。

虽然文体没有明确的限制,但材料要求谈对一问题的认识的思考,所以在文体的选择上,议论文较能表达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这则作文材料,重点考查的是考生的深入探究,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能力,“转折”从个体、群体和人类等角度,引发学生关注发展进程中的转折,思考人在转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

试题解析:限制性:1.写作情境的限制。

作文材料是由一个前提条件和一个选择疑问构成的。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材料中已知的前提条件,“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对此问题的答案,是命题者的立意所在,考生要思考的是如何回答这一问题。

2.典型任务的限制。

考生须整体把握材料中两句话的内在关系,再结合特定的任务立意来行文。

也就是说,考生不但要兼顾到材料中的前提背景,还要明确表明对“人是否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这一问题的态度、认识和思考。

3.价值判断的限制。

命题人要考生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前提是要明确“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涵盖哪些方面,“人对事物发展进程”的影响涉及的范围有哪些,小到个人、家庭,大到社会、国家、世界的都可以考量。

4.文体的限制。

虽然文体没有明确的限制,但材料要求谈对一问题的认识的思考,所以在文体的选择上,议论文较能表达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开放性1.立意角度自由。

立意角度相对来说是自由的,“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可小可大,既利于考生着眼于小,具体而微地写作,也利于考生从宏观落笔而进行宏大叙事,在一个较为宏阔的历史场景甚至现实情境,铺展文笔,深厚而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考材料作文题集锦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近日,四川大凉山老师分享的世界上最悲伤的小学作文《泪》在网络上流传。

“爸爸四年前死了。

”这是作文《泪》的第一句话,而后文讲述了主人公在父亲去世后与妈妈相依为命,最终却目睹母亲因病去世的情景。

短短300余字,令无数网友感叹这是“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这篇作文的作者是四川大凉山一名四年级的学生,今年12岁的彝族女孩木苦依五木。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木苦依五木或她的老师或者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针对本文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1)写给木苦依五木:学会坚强,学会感恩,感受温暖等。

(2)写给老师:爱护学生,给予学生亲人般的爱等。

(3)写给爱心者:你们的爱温暖了木苦依五木,也温暖了整个社会。

(4)写给当地政府:担起责任,救助弱者。

我们也可以写给木苦依五木死去的父母,让他们安心,因为整个社会都在关注木苦依五木,她生活在爱的阳光下。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片荒无人烟的大漠中有一棵枯死的老树,老树的枝头有一个简陋的鸟巢,鸟巢里有一只鸟儿终日忍饥挨饿,艰难度日。

一日,大漠刮起了沙暴,那棵枯树被连根拔起卷走了。

这只可怜的鸟儿为了寻找新的安身之处,不得不长途飞行数百公里,终于发现了一片绿洲,绿洲上小河潺潺,绿树成荫,甜美的果实缀满枝头。

如果大漠中的那棵枯树仍然幸存的话,这只鸟儿也许永远也不会想改变自己原来的生活。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针对本文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1)鸟的角度:得过且过;置之死地而后生;危机感与忧患意识;提升自己;学会适应;知足不长乐。

(2)巢的角度:挫折;顺境与逆境;大社会与小家庭(大漠与绿洲、树、巢)。

(3)鸟与巢关系的角度:环境与成长;平衡(破与立);个人与社会。

除了可以从上述三个角度进行立意外,我们还可以这样立意:除旧布新,推陈出新;要不懈追求,不要安于现状;苦难是人生最好的学校;生活最终要靠自己过,不要依赖别人,人要靠自己奋斗。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切·格瓦拉是一位革命英雄,出生在阿根廷一个上流社会家庭。

他读了医学院,本来可以做医生,可以挣很多钱,可以买洋房,可以有很好的生活。

但是他觉得这个世界很不公平,于是去古巴参加、领导了革命,而后输出革命到非洲,之后又回到美洲在玻利维亚继续领导革命,1967年10月被政府军杀害,年仅39岁。

21世纪,切·格瓦拉活跃于世界各国的话剧、电影、小说乃至街谈巷议中,引起人们的强烈震撼;也引发一些质疑,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切·格瓦拉的事迹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针对本文题,我们应该侧重于对英雄献身革命的精神的赞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1)从震撼的角度立意: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社会责任感;要有勇于与现实抗争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精神。

(2)从质疑的角度立意: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热情的人们;我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守护英雄的民族才有未来。

(3)从思考讨论的角度立意:个人奋斗与社会责任的辩证统一;物质现实与精神理想的辩证统一。

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老教授给学生做了个测试。

老教授问:“你去山上砍树,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一棵细,你砍哪一棵?”大家都说:“当然砍粗的了!”老教授一笑:“那棵粗的是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你会砍哪一棵?”同学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砍红松!”老教授又问:“如果杨树是笔直的,红松却七歪八扭,你砍哪一棵?”同学们有些疑惑,就说:“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老教授说:“杨树虽然笔直,可中间大多空了,你会砍哪一棵?”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虽然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

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

”听了这番话,大家心中都有所感悟。

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本文题材料的关键点在于“虽然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

由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立意:(1)目的、目标和信念。

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和目标,并且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做事不能盲目、随时变动,否则一事无成。

(2)人生的规划。

没有规划的人生,是失败的人生。

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关键就在于规划。

(3)明确立场,坚持原则。

站稳立场,明确自己的所需,不可随便改变自己的原则。

(4)诱惑。

人生有许多诱惑,不能因诱惑而迷失自我。

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在世上走一遭,就好比独自走夜路。

路,并不是好好的一路到底,而是有许多岔口,走错一个岔口,就会走到完全不同的地方。

走了一夜,天亮了,四周一看,一切都清清楚楚:走的是哪一条路,走到了什么地方,在哪里遇到了岔口,如果不是走这个岔口,而是走那个岔口,路就好走得多了,目的地也光明得多,可是已经晚了,不可以回头了。

那么,有没有什么窍门呢?窍门没有,倒是有两条经验可以传授给你:一是顺其自然,二是当机立断。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本文题材料中的岔口意味着人生中面临的种种选择。

你选择走哪条路,便会收获哪种结果。

至于该如何选择,材料在最后告诉了我们:一是顺其自然,二是当机立断。

写作时,除了这两大立意外,我们还可以从中延伸出许多具体的立意:(1)“顺其自然”可以延伸出“勇敢做自己”“倾听内心的声音”“从容”“走错路也能遇到美的风景”等立意。

(2)“当机立断”则可以从反面立意,比如选错了路口遭遇失败,可得出人生要“把握正确的方向”;比如犹犹豫豫就会错失良机,可得出“抓住机遇”;比如两个岔口方向只能选其一,则意味着要学会放下、贵在专一以及“人生没有后悔药”等。

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过去我们熟悉的是信封信纸,现在熟悉的是飞信微信;过去熟悉的是笔墨纸砚,现在熟悉的是鼠标键盘;过去熟悉的是书香墨宝,现在熟悉的是手机电脑。

现在与过去对比,会引发我们许多联想和感慨。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信封信纸、笔墨纸砚、书香墨宝,代表的是传统文化;飞信微信、鼠标键盘、手机电脑代表的是现代科技。

这则材料实际上是引导我们如何看待两者的关系。

我们可以从“守住传统文化”的角度立意: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传统文化不能丢,应该坚守。

我们也可以从“没有发展便没有一切”的角度立意:如果一味抓住传统文化而不知变通,势必会造成畏葸不前的情况。

因此,要注重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

我们还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谈,既要注重传统文化,又要重视科技发展,两者并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的。

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个年轻人要去远方,途中,遇到一条恶狗挡道。

年轻人并不与它对峙,而是绕道而行。

一路人见了,对年轻人说,一条狗都让你怕了,又怎么去远方呢?年轻人说,我不是怕狗,而是不想与狗纠缠。

路人说,在通往远方的途中,会遇到许许多多像“恶狗挡道”一样的障碍,你不去一一战胜它们,怎能到达远方呢?年轻人回答说,正因为通往远方的途中有许许多多障碍,所以才要有选择地去避开它,如果一遇障碍,就非要去扫平它,反而误了行程。

有时,避开障碍,绕道而行,不失为一条更有效的捷径。

路人摇摇头,笑了笑,转身而去。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针对本文题,我们可以抓住“有时,避开障碍,绕道而行,不失为一条更有效的捷径”这个句子去立意:(1)遇到困难,要学会变通,灵活应对。

(2)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必要的地方。

(3)有时,避开障碍是一种智慧。

(4)战胜困难,方能到达目的地。

(5)遇到矛盾,不要绕道走。

(6)遇事要讲策略。

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们一步一步走下去,踏踏实实地去走,永不抗拒生命交给我们的重负,才是一个勇者。

到了蓦然回首的那一瞬间,生命必然给我们公平的答案和又一次乍喜的心情。

——三毛生命的用途并不在长短而在我们怎样利用它。

许多人活的日子并不多,却活了很长久。

——[法国]蒙田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战国]庄子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这是一道名言名句型材料作文题。

要想写好本文题,我们就要读懂材料内容,明确思想内涵,然后根据自己对材料的所感所思确定文章的立意。

三毛的话意蕴深刻,告诉我们永不要抗拒生命的重负。

蒙田的话告诉我们生命的路程从来不以时间之尺来度量。

庄子的话告诉我们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要珍惜和爱护我们的生命。

综合以上各句话的含意及底蕴,本文题材料揭示了“生命的意义”,旨在引发我们对生命的思考。

如果写议论文,我们就要确立如下中心论点:(1)从生命的内涵出发,谈生命的意义、价值及如何实现。

(2)从对生命的感受和认识出发,谈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和对生命应有怎样的态度。

如果写记叙文,我们可以叙写自己人生中心灵震撼的一件或几件事情,然后以充满哲理性的文字来概括其对生命意义的全新认识,画龙点睛的文字要简洁而富有意蕴。

如果写散文,注意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无论思维如何拓展,所写内容与情感都不能脱离“生命的意义”这一主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