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管理策略

摘 要
学校教育应该以班级为主体,着重构建班级文化,为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促使学生向好的一面发展。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级文化也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班级文化对于班级的发展起着导向的作用。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应该对班级文化内涵有一个较深的认识,以及它在学生之间所产生的影响,针对本班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班级管理策略,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优势,达到班级与个人共同进步的目标。查阅各种成功班级的例子,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着深厚的班级文化底蕴。于漪提出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与魏书生提出的“以人为本、以法制班”都说明班级文化是班级管理的重要手段,目前来看,班级管理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理论,教育实践不足,小学教育是人们在成长中,影响最深的一段,小学教育的发展与建设尤其重要。
关键词:小学;班级;文化;班级文化;
一、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学校是由一个个小的班级组成,是学生在学校生活学习的地方。班级文化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形成,学生生活在什么样的文化环境下,也在影响着学生的一言一行,及未来的发展。班级管理离不开班级文化的引导,是班级的核心,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应了解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根据班级情况制定班级文化发展策略,促使班级与个体的共同发展。
1.2 研究目的
根绝目前研究现状,人们更多的是从整体的角度来对待校园文化建设这一问题,在细节方面研究相对欠缺,没有实际的解决方案。作为教育的开端,小学教育对于人的成长、习惯养成以及思想道德方面都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小学班级文化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成长,在文化环境的影响下,学生的个人发展、学习生活都在时刻被影响着。本文旨在通过对小学班级文化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到存在的问题弊端,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与策略。
1.3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班级文化逐渐被人们意识到是在九十年代末期,与班级文化相关的书籍刊物开始日渐增多。根据调查,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以班级文化为研究对象的文章在2001年到2011年,这十年间有大概546篇,这对于班级文化建设无疑是个巨大的进步,研究其的人越来越多,说明班级文化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但现在大多数人知识从宏观方面来对其进行分析,而在细节方面,真正提出可靠建议的少之又少。
(2)现实意义
在研究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查找愿意,并提出相应改进策略,是促进班级文化建设的一种重要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1.4 研究内容

和方法
(1)研究内容
首先分析班级文化中遗留的问题,班级文化的意义、以及组成部分。其次,对班主任进行访谈交流,发现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阻碍,思考这些阻碍的成因。最后,根据以上两点所分析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有关班级文化建设的文献资料,分析班级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班级文化的构成,在班级所起的作用等等,为班级文化建设提供实践基础。
观察法:通过对小学教育现状的观察,根据本校班级文化建设实际情况,分析其中问题以及产生原因。
二、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与意义
2.1 班级文化的内涵
(1)班级物质文化
班级里的所呈现出的状态是班级文化最直接的表现方式。在班级里的图书角、教学器材、通风采光、宣传板块等等,班级文化在这些小的细节里被体现的淋漓尽致,这些使人们眼中能够直接观察到的,展示出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影响着班级里同学的一言一行。
(2)班级制度文化
班级按照国家教育改革的方针,以及所在学校提出要求的规章制度条例等制定属于本班级自己的制度文化,反映出了国家教育的价值观念等等。班级制度文化属于班级文化里的一部分,在班级文化的导向下,班级里的学生对班级制度做出完善以及更改。班级里的所有学生都受班级制度的约束,共同执行这套准则。
(3)班级精神文化
追究班级文化的深层意义,离不开对班级精神文化的探讨,学生在与老师不断地进行探讨、交流、互动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精神文化,它是一个班级的信念。班级里的学习风气、同学之间的关系、学生的价值观念等等都是班级精神文化的体现,它是一个班级的核心部分,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应该重视精神文化建设,经常举办有意义的精神建设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这对班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2 班级文化对小学生发展的意义
(1)规范功能
大多数的学者将规范功能称之为班级里制约学生的法则。利用规范功能约束学生的言行,起到规范学生的作用。班级里的各种制度占了班级文化很大一部分,满足了教育这对学生的期望,教育者通过这些制度准则来约束学生。
(2)导向功能
班级里设置一个集体的目标,有利于班级的团结,让班级集体为之奋斗,促进班级团结,而且对于学生的发展、兴趣养成、理想追求等等都具有导向作用,通过班级举办的活动中,将班级文化传播到每个同学之中,将学生的奋斗方向引入到正确的轨道上。
(3)激励功能
班级文化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长期的磨合与交流中

不断形成产生的,逐渐产生了共同的价值观、行为举止、以及思想,班级文化将学生凝聚在一起,形成一种心里与感情上的凝聚力,产生互帮互助的班级风气,最大化的激发每个学生潜在的能力。班级文化在这其中起到了激励学生的作用。
三、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3.1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的参与性过窄
在进行班级物质基础的布置上,老师常常将这额东西去指定性的教给擅长的学生去办,比如黑板报交给擅长画画的学生、布置教师交给有布置经验的学生,而往往忽略了其他同学,没有参与过班级建设的学生们,忽视了他们的发展,班集体属于每个班级里的成员,每个学生都应该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老师应该给他们一个机会,发挥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共同建设班级的物质文化。
3.1.2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民主性过低
班级通过民主机制来调动学生参与班级日常管理、投票选举的热情,班级里的每个同学都应有自己的民主权利,同时为自己的权利行使后果承担责任,融入到班集体中,共同参与班级的管理。但大多数时候,班级里的班长等主要班级干部大多都由班主任直接拟定,学生并没有选举的权利,许多学生也根本没有机会当上班长,甚至任何管理职位也没担当过,不知道如何承担责任,如何进行管理。
3.1.3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导向性过弱
马卡连柯提出的“前景教育”认为,当班级内的学生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的时候,所有同学为之努力,这个时候就可以达到激励集体的目的,在班集体为共同的目标奋斗得过程中,促进了班级同学间的交流,提升了班级凝聚力,团结集体。但现实却是,很多班级并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缺少正确价值观导向,没有明确的班级新形象,精神文化建设导向性过弱。
3.1.4 班级活动的主题开展过于形式化
班级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创造能力的重要举措,是班级教育中经常采取的教育学生的方式。在活动过程中,增进了同学间彼此的合作关系、动手能力、创造力,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有着很大帮助,是班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小学教育中,班级活动举办往往不受重视,流于形式,大多数时候只是应付上级安排下的任务而已。
3.2班级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2.1 学生参与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的机会或平台不多
学生参与物质文化建设积极性不强的主要原因有:一、学生发展机会分配不均匀,许多时候,班主任疏于管理,将一些发展的机会、职务的委派直接任命给某个学生,使得其与学生慢慢觉得这些事情于自己无关,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