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饲料加工工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合集下载

畜禽营养与饲料加工技术 模块5饲料加工工艺基础知识 项目6配合饲料加工工艺与产品质量

畜禽营养与饲料加工技术 模块5饲料加工工艺基础知识 项目6配合饲料加工工艺与产品质量

项目六配合饲料加工工艺与产品质量任务一配合饲料的生产工艺任务二配合饲料生产工艺与产品质量知识点一:颗粒饲料的优点制粒是将粉状配合饲料或单一饲料(米糠、牧草等)经挤压作用而成型的粒状饲料的过程。

第一,制粒过程中,在水、热和压力的综合作用下,使淀粉糊化和裂解,酶的活性增强,纤维素和脂肪的结构有所变化,经蒸汽高温杀菌,减少饲料霉变生虫的可能性,改善适口性,有利于畜禽充分消化、吸收和利用,以提高饲料消化率。

第二,营养全面,动物不能挑食,减少了营养成分的分离,保证每日供给平衡饲料。

第三,颗粒料体积减小,可缩短采食时间,减少畜禽由于采食活动造成的营养消耗。

饲喂方便,节省劳动力。

第四,体积小,不易分散,在任意给定空间,可存放更多产品,不易受潮,便于散装储存和运输。

第五,在装卸搬运过程中,饲料中各种成分不会分级,保持饲料中微量元素的均匀性,以免动物偏食。

由于上述优点,颗粒饲料得到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

知识点二:制粒原理(略)知识点三:制粒过程在压粒过程中,依粉料压实的程度可分为三个区域。

一是供料区,指物料基本处于自然松散状态,不受模辊的作用,密度为0.4~0.7 g/cm3;二是压紧区,随着模辊的转动,把物料带入此区域,由于模、辊之间空间变小,粉料受到挤压作用,粉料间孔隙逐步减小,物料产生不可逆变形,因此密度也增至0.9~1.0 g/cm3;三是挤压区,物料被继续带至空间更小的区域,粉料进一步靠紧、镶嵌,相互接触面积增大,产生较好的联结,并被压入模孔,经过模孔一段时间的饱压作用,形成颗粒饲料,密度达到1.2~1.4 g/cm3。

颗粒饲料有硬颗粒和软颗粒之分。

硬颗粒调质水分小于20%,成品水分小于12.5%;软颗粒调质水分在20%~30%,温度低于60_℃。

将饲料制粒的原因有多条,其中主要的两条是制粒提高饲料的利用效果及改善饲料的储存特性。

知识点四:制粒工艺流程制粒工艺流程设计应注意以下事项:第一,为了便于更改配方,减少制粒机停车,至少应配两个制粒仓。

饲料加工工艺对饲料营养成分及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饲料加工工艺对饲料营养成分及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饲料加工工艺对饲料营养成分及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饲料加工工艺对饲料的营养成分和动物生产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饲料加工工艺可以影响饲料中的营养成分的消化利用率、动物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和生产性能等方面。

饲料加工工艺可以改变饲料的粒度和颗粒度。

粒度和颗粒度的改变可以影响动物对饲料中的营养成分的消化和利用。

较细的粒度和颗粒度可以增加饲料的比表面积,提高动物对饲料的消化率。

研磨和粉碎可以将饲料细化,提高饲料中的能量、蛋白质和其他营养成分的消化率。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粗磨和细磨的方法可以控制不同动物对饲料中营养成分的消化速度,以满足不同生长阶段的动物的生长需求。

饲料加工工艺可以改变饲料中的纤维素含量和纤维素的结构。

纤维素是动物饲料中的一种粗纤维,常常是动物饲料中的限制营养素之一。

通过加工工艺,可以改变饲料中纤维素的降解性和可消化性,提高饲料中纤维素的消化利用效率。

糊化和盐浸处理等工艺可以部分降解纤维素的结构,增强纤维素的可溶解性,提高动物对纤维素的消化利用效率。

通过添加酶制剂和发酵处理等方法,可以降低饲料中纤维素的含量和降解纤维素的难度,提高动物对纤维素的消化利用率。

饲料加工工艺还可以改变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含量和活性。

抗营养因子是指能够影响动物对其他营养成分消化和吸收的物质,如酚类物质和酶抑制剂等。

通过加工工艺,可以降低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含量和活性,提高动物对其他营养成分的消化和利用效率。

高温处理可以破坏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降低其活性。

通过发酵处理和添加酶制剂等方法,可以降低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含量和活性。

饲料加工工艺可以提高饲料中的可溶性和可生物利用的营养成分的含量。

通过加工工艺,可以改变饲料中的营养成分的可溶性和可生物利用性。

糊化处理可以使淀粉和其他碳水化合物转变为可溶性和可生物利用性更强的形式,提高动物对这些营养成分的利用效率。

加工工艺参数对乳猪料产品品质影响的试验研究

加工工艺参数对乳猪料产品品质影响的试验研究

目前 , 乳猪料 的生 产主要 以颗 粒饲料 为主『 现在 1 J 。
试验 采用 目前 国内普遍 采用 的乳猪料 配方 , 所用
国内乳猪 料主要 的生产 工艺 是: 先将 玉米 、 大豆 、 粕 原料全 部来 自天津 彩虹饲料 有 限公 司。具体 包括 A、 豆 等需要 膨化 的大宗原料 进行膨 化 , 粉碎 后再 与其他不 B C D四个 型号 的乳猪料产 品 。 中 A、 、、 其 B为破碎料 ,
1 材料 与方法
原 料粉 碎粒 度 对乳 猪料 产 品 品质 的影 响 主要 表 现在 , 一定 的范 围内 , 在 原料 的粉碎粒 度越 细 , 产品 的
1 试 验材料 . 1
淀粉糊 化度越 高 , 颗粒 的粘度越 高 , 于制粒 成形 ; 有利 但如果 粉 碎过 度 , 淀粉 糊化 度不 仅得 不 到提 高 , 而 反
宋春 风 , 中国农业 大学工 学院,0 0 3 北京 市海 淀区清 10 8 ,
华 东路 l 7号 14信 箱 。 5
会降低 ( 图 1 。这 主要是 因为 , 如 ) 当原 料 的粉碎 粒度 较 细 时 , 面积 增 大 , 调质 过程 中有 利 于热 量 和水 表 在 分 的 吸收 , 使淀 粉充 分糊 化 , 粘度 也得 到 了相 应 的提 高I。但 如果 粉碎过 细 , 1 2 】 淀粉在糊 化的过程 中 , 先糊化
按试 验要 求 , 每个 型号 的产 品在 试 验过程 中取 4
不 同配方的乳 猪料为试 验对象 , 并且 以粉碎 、 调质 、 制 组平行数 据 , 中每 组数据代 表一个 批次 。同型号 不 其
粒 、 却 等关键 工艺 为切 入 点 , 究 了加 工处 理 对淀 同的批次 的数据 , 冷 研 因原料 品质 和生产过 程的差 异存在 粉糊化度 、 硬度 、 分含量 等产 品质量特 性 的影 响 , 水 一 波动 。通过 对各 个不 同型号 和批 次 的对 比, 映生产 反 方 面为乳猪 料生产提 供技术 参数参 考 , 一方 面为对 工艺 参数对产 品品质 的影 响 。 另 乳 猪料 生产 过程 各 因素 的综合 考 虑及 产 品品 质 一致 2 结 果 与 分 析 性控 制系统 的建 立奠定基础 。 21 原料粉 碎粒度 .

加工工艺对饲料营养价值及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加工工艺对饲料营养价值及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饲 料或 秸秆 饲料 适度粉 碎或 切 碎均有 利 于 肉牛增 重 。 碎对 奶 牛 的影响与 肉牛不 同 , 粉 粉碎 导致 肉牛
增 重提 高 , 却使 牛乳 中乳脂率 下 降 , 可能 使 产奶 但
量 提高 , 而总乳脂 量 不一定 下 降 。 因
1 . 动 物 饲 料 的适 宜 粉 碎 粒 度 3
仅影 响营养 物质 本身有 效含量 ,同时 对营 养物 质 利用率 、 畜禽 的生产 性 能都有 不 同程 度 的影 响 。
1 粉碎
粉碎 是最 基本 的饲 料加工 工艺之 一 ,粉 碎质
量 直接影 响到 饲料生 产 的质量 与产量 。合适 的粉 碎粒 度对饲 料 营养 价值 和 其它 品质 的贡 献 主要有 以下几 点 :④ 增加 了动 物肠 道消化 酶 或微 生物 作 用 的机 会 , 高 了饲 料 的消化 利用率 ; 使 得各 原 提 ②
维普资讯
。专论与综述
T HE WOR D oF F E L E D
20 ( 1J 1 0 2 9 ,

0 赵玉华
优 质 的饲料 不仅需 要科 学的配 方设 计 ,还要
有科学 的加工 制 造来共 同实 现 ,而科 学 的加 工工 艺 正是科 学配 方得 以实现 的保 证 。饲 料 的粉 碎粒 度、 混台均 匀度 、 化与否 、 膨 制粒 效果 、 质 时间 不 调


高了动 物 的生 产性能 。 一定 范 围 内, 碎粒 度降 在 粉 低 , 以 提 高 仔猪 饲 料转 化 率 ( h ,9 3 、 可 Oh 等 1 9 ) 日 增 重 ( o bn 等 ,9 3 ; Go d ad 18 ) 同样 , 料 粒度 在 一 定 饲 范 围 内 越 小 , 生 长 育 肥 猪 生 长 速 度 越 快 ( a e c ,9 3 He d Lwrn e 1 9 ; d e等 ,9 5 G ee n 18 ; i man等 , s 19 ; o da ,9 5 。研 究发 现 在饲 料 粒度 为 9 0 W n r等 1 8 ) 10 O 0 0  ̄ 4 0 , 间 , 度 每 减 少 10  ̄ 增 重 m至 0 o m之 粒 0O m, 效 率提 高3 Key ,9 6 。 %( l 等 19 ) l Ni (9 4 研 究指 出 , r 19 ) 等 肉鸡 日粮 中谷 物粉 碎 的几何 平 均粒 度 为 O " mr时 具 有最 好 的增 重 - 9 n 7- 0 效 果 和 饲料 转 化 率 ,粒 度 过 大 会 出现 不利 影 响 。 Do g s n l s (9 0 a 等 19 )研 究 表 明 ,与 几何 平 均 粒 度 O9 m的粒 度相 比 , r a 当粒 度 在 1 7 1 5 m时 肉鸡 . -. r 4 7n 的体 重及 饲 料转化 率下 降 。但饲 料粉 碎 粒度对 蛋 鸡 的影 响较 小 。王 晓霞 等 (9 8 用 1 种 不同粒 度 19 ) 3 处理 的石 粉加 人 蛋 鸡 料 中 , 8 试验 表 明 , 粉 经 周 石 粒 度对 蛋壳 质量 、蛋 壳 强度和 蛋壳 重及单 位有利 于提 高蛋 壳质量 。 谷物 等 颗粒状 精饲 料粉 碎可 以提 高所 含 营养

饲料加工工艺对禽生产性能的影响

饲料加工工艺对禽生产性能的影响

饲料 是 畜禽 生产上 开支 最 大的一 项 ,在我 饲 料支 出约 l总 成本 的 6 9 o i 5 %,通 过恰 当的 』 工方 J l 1
法 可 以 获 得 较 好 的经 济 效 益 。 饲 料 加 工 的 的 正 是
G MDl m 降 至 G O8 m 时 , 蛋 率 、 m MD .m 产 蛋重 及 饲 料
tn来 表示 。 i ) o
11 粉 碎 粒 度 .
究 发 现 ,粒度 由 G MD l r 低到 G mn降 MD0 r 时 , ,a 5m 饲 喂 复杂 I粮 的鸡 增重 速 度上 升 ,而对 饲喂简 单 日 t
粮 鸡 的增重 速度 没有 影 响。谷 物饲料 粉 碎粒度 对 肉 仔 鸡 生产性 能 影响 的机理 ,可大致 归纳 为 以下两个
充 (et , 7;ek od, 蚰,95 , 仔 鸡 能 分 G nl 1 9B rhu t9 18 ) 肉 e9 L 辨 符物粉碎 粒度 发 生 的微小 变化 ( i等 ,9 4 , Nr 19 )通 过短 期饲 料采食 情 况试 验发 现 ,肉仔 鸡喜欢 采食 较
粗 颗 粒 ( i 等 ,9 0 , 明机 械 感 受器 可 以压 倒 化 N t 19 ) 表 学 感受 器 ; 一 面 , 了与 昧觉 有 关 外 , 消 化道 某 另 除 与 些 生理 素 卉关 。 良好 的生产性 能表 现 是两种 机制 共 同作用 的结 果。 1 . 饲料粉 碎 的适 宜粒 度 2 1 适宜 的粒 度 ,是保 证 配 合饲 料混 合均 匀 , 提高饲 料报酬 , 进 动物 生长发 促
转化 率均有 所提 高 。 晓霞等 ( 9 4 在 玉米一 王 19 ) 豆粕型 L粮 中添 加不 同粒 度 石 粉 (— 】 6 8目、 一 0目 、0 1 8l 1 ̄ 2 I和 5 j O日) 饲喂 产 蛋鸡 , 究 发 现 石粉 粒 度 对 生 产 研 性 能 无 显著 的影 响 , 处 理 问产 蛋 量 、 各 采食 量 、 蛋 料 比等无显 著差 异 。 粉碎 粒度 过 大过小 , 家禽 生产性 对 能 青 有 不利 的影响 。 l 5 宿坤根 (9 2 报道 , 19 ) 肉仔 鸡用 细 粉料 比用 中粉 料 和粗 粉料 的增 重效 果小 ,而 且 中粉 料 的 饲 料 消耗 率较 低 。N c a i D l ( 9 7 研 究 发 k e等 1 9 )

几种加工工艺对饲料营养价值的影响

几种加工工艺对饲料营养价值的影响

加, 能改善家畜的生产性能。同时, 当饲料 中含有适 口性不好 的成分时 , 经过制粒加 工 , 常能掩盖其 通
从而促进家畜的采食。另外 , 制粒过程中的加 饲料暴露 于空气 中或光条件下 , 常会导致其 气味 , 通 可使饲料中对热不稳定的毒素失活。 中的大部分维生素受到破坏 ;一般脂溶性 维生素 、 热,
复合体部分转变成三维结构 , 从而缩短蛋 白质在动 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消化率。赖氨酸、 胱氨酸、 缬氨酸和 0 物消化道内的水解 时间, 达到提高饲料中蛋 白质营 天 门冬氨酸受膨化 加工影响较大 ,挤压温 度为 20~
2 C 赖氨 酸损失 高达 3%, 氨酸损 失 2 % ~ 7 蛋 6 养效价和有效利用率 的作用。同时 , 制粒时在温度 2 0o时 , ∞, 左 干燥 、 高温环境下 , 会进一 和 压 力 的作 用下 ,可 以使 胰 蛋 白酶 抑制 因子 失 活 , 2%, 酸损失 2 D 右 ; 8 胱氨 从 而 相 应 提 高 胰 蛋 白酶 对 蛋 白质 的消 化 作 用 。另 步造成氨基 酸损失加剧 ,而且湿法挤压膨化损失 大于 数据证 明, 合成类 的氨基酸较天然氨基 外 , 个 制 粒 过 程 中 , 料 中 氨基 酸 稳 定 性 与效 价 干法挤压膨 化。 整 饲
收稿 日期 :0 2 0 — 5 2 1 — 5 1
曹振民 , ,9 3 男 17 年生 , 本科 , 讲师 。
殖 与 饲 料 2 1 第 7期 0 2年
31 蛋 白质 的变化 . 42 蛋 白质 的变化 .
制粒时 , 由于水 热调 质作 用 , 使 蛋 白质 分 子 会
膨化处理中的热处理可使蛋白质变眭, 从而影响
和一些油籽 ( 如菜籽 、 棉籽等 ) 经过适宜热处理( 1 料中含有铁 、 10 锰等微量元素 的情况下 。同时 , 近年来 有 研究 和 报 道表 明 , 料 的粉 碎 粒度 不 仅影 响加 工 饲 o , i)可以除去其 中对热 敏感 的抗营养因子 【 3 mn , =0

饲料加工工艺对饲料营养成分及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饲料加工工艺对饲料营养成分及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饲料加工工艺对饲料营养成分及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随着畜禽养殖业的飞速发展,饲料加工工艺对饲料营养成分及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饲料是畜禽生产的重要一环,其质量对于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如何通过合理的加工工艺,提高饲料的营养成分,促进动物生产性能的提高,成为了畜禽养殖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饲料加工工艺对饲料营养成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原料加工、混合、颗粒化和包衣四个方面。

1. 原料加工原料加工是饲料生产中的第一道工序,其影响饲料的营养成分主要体现在原料粉碎度、混合均匀度和易消化性上。

对于容易粉碎的原料,加工工艺能够很好地打碎原料的纤维结构,有利于动物的消化吸收;混合均匀度也能够通过合适的加工工艺得到保证,保证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均匀分布。

2. 混合混合是饲料生产中的重要工序,其通过混合不同的饲料配方来实现饲料的多样化,提高饲料的营养成分。

通过合理的搅拌时间和速度,保证不同成分的饲料能够充分混合,提高饲料的均匀性和一致性,同时能够有效提高饲料的营养成分。

3. 颗粒化颗粒化是饲料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颗粒化工艺,能够提高饲料的易消化性和饲料的利用率。

颗粒化后的饲料颗粒更容易于动物的咀嚼和吞咽,对于一些原料结构较为坚硬的饲料,通过颗粒化后,其易消化性大大提高,有利于动物的消化吸收。

4. 包衣包衣工艺主要是为了提高饲料颗粒的稳定性和保质期,同时也能够改善饲料的气味和口感。

适当的包衣工艺有助于保护饲料中易氧化的脂肪和蛋白质,提高饲料的采食率和利用率,从而提高饲料的营养成分。

饲料加工工艺对饲料营养成分的影响直接影响到了动物的生产性能,包括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产蛋率和肉质品质等方面。

1. 生长速度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是动物生长发育的基础,合理的加工工艺能够提高饲料中营养成分的利用率,从而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

通过提高饲料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利用率,加工工艺可以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缩短饲养周期。

通过配方设计与加工工艺来保证配合饲料品质

通过配方设计与加工工艺来保证配合饲料品质
质 量 控制等 先进 知识 。各营 养指标 中必须 建立 在
量 , 强 保 形 性 和 稳 定 性 , 可 减 少 营 养成 分 损 增 既 失 , 使 营 养 物 更 容 易 被 消 化 利 用 , 强其 适 口 义 增
性 和 消化 性 。
2 饲 料配 方设 计 在 保 证 配 合饲 料产 品质 量 中 的 影 响 因素 21 影 响安 全性 的 因素 .
料 、 金属 和有 害微 生 物含 量 较 高 的原 料设 计 不 重
科学或不限量使用。因此在配方设计 时 . 应严格
遵 守 相关 饲 料 法 规及 卫 生 标准 , 格 执 行 国务 院 严 第 37号 令 《 料 和 饲 料 添 加 剂 管 理 条 例 》 2 饲 及农 业 部 第 15号 公告 《 0 允许 使 用 的饲 料 添 加 剂品 种
力 和促 生长 的要 求
配 方是 确 保 生产 安 全 饲料 的关 键 . 配方设 计 过程 中影 响产 品 安全 卫 生 因素 主 要包 括 : 滥用 药 物; 配方 计算 或 抄 写 、 录入错 误 ; 配方 设计 时超 量
添加 微量 元 素 ; 按 标 准 、 伍 禁 忌 和停 药 期 要 不 配

种理 想 方法 , 需要较 高的能耗 。另外 , 体输 但 气
22 影响科 学性 和 经济有 效性 的 因素 . 畜 禽 品种 和个 体 之 间 的 差 异 以 及 环 境 与 饲 养条 件 的不 同 对动 物 营养 需 要有 重要 影 响 : 料 饲 原料 种类 、 源 、 工 方法 的不 同 , 来 加 总营 养成 分 中 能被 动 物消 化利 用 的程 度差 异 也 较大 :同 时 参 与 配方 的原 料成 分 变 化较 大 . 价格 直 接影 响 配 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结束语
在饲料生产全过程中,要加强质量控制,确保饲料生产质量和经济效益,确保饲料生产企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陶琳丽,高婷婷,高映红等.应用SPC分析蛋白质原料配料保真加工现状及误差产生原因[J].中国畜牧兽医,2018,45(7):1813-1823.
[2]段海涛,李军国,秦玉昌等.调质温度及模孔长径比对颗粒饲料加工质量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8,34(11):278-283.
3.2微量成分的计量
微量元素主要包括维生素、微量元素、非营养添加剂、钙、磷、盐等。这些成分的计量通常是根据混合量来计算添加量,然后将它们相加。比如,维生素加在一起,微量元素和盐加在一起,而非营养性的添加剂加在一起。配制完成后,应记录微量成分,并按有关要求添加高饲料回收率的重要环节。配料的质量控制主要从搅拌作业的操作开始。在实际生产中,要注意原材料的加入顺序。一般来说,第一步是投入大量的原料,然后根据加入量的大小,如添加剂和各种微量元素。在加入油等粘稠液体原料时,最好采用雾化方式,避免形成进料结块。在添加液体原料之前,必须将干燥的物料混合均匀。更换不同材料时,必须将清洁工作结合起来,以避免交叉污染。同时,要根据混合料的性质确定搅拌时间,避免因搅拌时间不当而造成搅拌不均匀或搅拌过度的现象。
复合饲料生产是一项高质量、复杂的生产作业,设计内容较多。生产加工工艺需要经过原料接收和清洗、破碎、配料、混合、成型、计量、包装等工序。在这一操作过程中,要加强各方面的监督和控制,确保饲料生产质量[1]。主要分析了复合饲料加工工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1原料接收和清洗的质量控制
原料验收是保证饲料产品质量的第一道工序。应设置接收设备和工艺,以确保原材料的安全储存。为保证主要原辅材料的质量,合理设置原材料清洗设备,及时清理绳索、布衣、塑料薄膜、玻璃、沙子、金属等杂物。除杂除铁的规格为:有机杂质≤50mg/为保证设备性能,一般在进料坑上设置30-40mm的围栏,防止杂质进入设备。在粉碎原料之前,还要进行除杂除铁、磁选等工序,以保证原料质量,防止损坏设备。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定期检查清洗设备和磁铁装置的工作情况,看是否有损坏或堵塞,并定期清理设备内的各种残留原料[2]。
5成形工作的质量控制
饲料成型的质量除了与设备的性能有关外,还与原料的性能和生产工艺有关。球团生产过程主要根据原料配方的理化特性,主要控制蒸汽压力、温度、水分和控制时间。造粒质量直接影响饲料成型质量和营养状况。目前,我国制粒工艺主要采用冷压造粒和蒸汽热压造粒。仔猪、母猪主要采用热压制粒工艺。热压造粒工艺不仅比较复杂,而且对蒸汽设备的性能也有一定的质量要求,从而保证生产出高质量的饲料颗粒。在制粒过程中,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清理造粒机上的杂质和铁渣,观察模具、压轴和冷却设备的工作情况,定期观察破碎机和切刀齿的磨损情况,同时检查级配面破损或粘结,以保证分级效果。
在搅拌工作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搅拌机。目前,饲料生产中通常采用螺旋带式搅拌机。该设备搅拌效率高,卸料速度快。锥形混合器虽然价格昂贵,但其优点是物料残渣少,能将干物料和油脂混合均匀,减少物料残渣的发生。在使用过程中,要做好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如果改变配方,需要彻底清洁搅拌机,以避免交叉污染。无药饲料与含药饲料混合应分开处理。
配合饲料加工工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摘要:复合饲料加工技术是保证饲料生产效率和加工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饲料加工需要先进的设备和加工工艺,不仅可以提高加工效率,而且可以获得高质量的产品。因此,在饲料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以保证配合饲料产品的质量。
关键词配合饲料;加工工艺;产品质量;生产企业
2粉碎过程的质量控制
粉碎工艺是饲料厂生产复合饲料的主要工艺之一。磨矿质量直接影响饲料生产质量、产量和电耗的综合成本,也影响饲料质量、价格和喂入效果。原料粉碎需要控制粒度和均匀性,过大或过小的颗粒都可能导致饲料产品的离析,从而损害饲料产品的质量。每种动物都有一个合适的饲料大小范围。例如,用于仔猪、生长猪和肉鸡的配方饲料需要能够通过一个2.8毫米的编织筛网,而不存在全谷物。破碎机操作人员需要定期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并观察破碎物料的粒径。如果破碎粒度不合格,需要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设备故障排除后,应检查磨煤机筛网是否有漏洞或挡板之间是否有间隙;检查磨煤机是否过热,应考虑过热时是否存在电流过载[3]。最后,有必要检查液压锤是否磨损。
3配料工作的质量控制
配料工作是饲料加工技术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技术。配方和计量的正确实施是保证饲料质量的根本保证,配方和计量的准确性是配料技术的保证。
3.1原料的配料
根据配料饲料的生产工艺要求,主要有两种配料方式。一是计量未经粉碎的原材料。这样,原料在粉碎前按配方进行计量和配比,然后进行破碎、混合和造粒。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易于操作。同一个feed只需要存储在一个地方,这样可以节省存储空间。但它也有明显的缺点,如容易产生配料误差。如果原料水分含量过高,粉碎后容易减肥,对配方比例影响很大。因此,在该方法的应用中,有必要根据原材料的含水量来计算失水量,通常按5-10%的比例计算。如果含水量较高,比例可以相对较高。第二种方法是将原料粉碎后混合,然后混合、混合、造粒。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误差小,但可以增加存储空间。同样的饲料需要两个粮仓来储存原料。该方法通常用于大中型饲料生产企业,可以减小配比误差,保证饲料配方要求。
6包装工作的质量控制
工作人员需要提前检查包裹是否齐全。设定重量应与包装上标注的重量一致,误差控制在1-2%之间。同时,包装好的饲料应与包装上标注的饲料一致。包装人员需要检查包装是否损坏,以确保包装质量。质检员需要定期纠正库存产品的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之间的误差,并使用测量设备进行校正。同时,质检员每年都要到计量部门对测量设备的误差进行校正。
[3]李忠平.饲料加工工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饲料工业,201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