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剪纸教案

姥姥的剪纸教案
姥姥的剪纸教案

《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案

宜兴市实验小学周园蓉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这句话的含义。

3、通过具体可感的文字,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和对我的舐犊情深,读出作者的心梦之境,读出对童年的眷恋、对亲人的感恩之情。

教学重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前活动:欣赏剪纸作品。

课前活动:

欣赏剪纸作品

教学过程:

一、浓缩课本,把课文读薄

1、同学们,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让我们感觉到剪纸艺术的神奇,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姥姥的剪纸》,来,读好课题。

2.姥姥的剪纸给了作者美好的回忆,令作者魂牵梦绕,难怪作者这样写道:

出示句子“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1)理解“有声有色”。(有意义、精彩。)

(2)姥姥的剪纸怎么会让我的童年有声有色呢?(因为姥姥的剪纸神)

二、学习2-6小节,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

1、姥姥的剪纸神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2-6小节,找出体现姥姥剪纸神的句子,劝劝关键字词,在边上写写你的体会。

2、交流:

(1)出示: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a、哪里看出“神”啊?(姥姥的剪纸很形象。)

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夸张)

是呀,这样写正是写出了姥姥的剪纸的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怪不得乡亲们这样赞叹:你姥姥神了。你能再次读好他吗?大家一起来读好它。

b、姥姥的剪纸神了,你们的朗读声也神了。同学们这句话是乡亲们对姥姥的称赞。如果你是乡亲,你会如何啧啧赞叹?

出示:“你姥姥神了,剪()像(),剪()像(),

剪个(),剪个()。

(2)出示:“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

A、哪儿看出“神”啊?“人物……无所不能。”对啊,姥姥会剪的东西可真多呀。

B、再看看姥姥剪纸的材料呢?(普普通通的剪刀,普普通通的彩纸)姥姥剪纸的方法呢?(翻来折去,也很普通)材料和方法都是普普通通的可姥姥却却无所不能,所以乡亲们赞叹:你姥姥神了……

C、谁能读出姥姥剪纸的神?表扬:嗯,读得真好,老师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姥姥那栩栩如生的剪纸。我们一起来读好它。

D、同学们,这两句话都是都姥姥剪纸的赞美,一句是直接对姥姥剪纸进行描写,突出它的神,这叫做正面描写。而后一句是通过人们的赞美来表现姥姥剪纸的神奇,这就叫做侧面描写。

(3)出示:“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

A、你抓到了哪些词?(形象生动、无可挑剔)

什么叫“无可挑剔”(挑不出一点毛病或瑕疵,指非常完美。)这里是说姥姥的喜鹊登枝太完美了,你们想看看姥姥的喜鹊登枝吗?出示图片

B、这梅枝怎样(梅花盛开,精细)?这喜鹊呢(活灵活现,仿佛在树枝上高歌)?对啊,怪不得乡亲们这样赞叹道:你姥姥神了……齐读这句话

C、更神的还在后头呢,这完美的喜鹊登枝是在什么情况下完成的啊?找到句子了吗?

出示: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功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枝”便完成了。

a、这是我这个调皮蛋故意刁难姥姥的,我是怎么刁难姥姥的呢?

(死死的捂住:不留一点空隙的剪,难度真大。摸着剪,难度大啊。)

B、可是,姥姥有没有被我的刁难难住啊?哪里看出来的?

(工夫不大:时间短)

C、在我的刁难下,姥姥一会功夫剪出了喜鹊登枝,怪不得人们这样赞叹:(你姥姥神了)。让我们用朗读来赞美姥姥。

3、可是,同学们,姥姥这一手剪纸的绝活是怎么练就的呢?你能从文中找到答案吗?

出示:“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

A、对呀,这句话看出了姥姥剪得次数(多),剪得时间(长)。熟练了就有窍门了,摸黑也可以剪出来了,所以文中姥姥这样说:找到句子了吗?

出示:熟能生巧,总剪就有准头了!”

A、什么叫“熟能生巧”(熟练了,就产生窍门了)文中就是说姥姥剪纸的次数多了,就产生窍门了,下手精确度就高了。

B、同学们,来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你都想到了哪句俗语。

C、长年累月的练习,使得姥姥对“喜鹊登枝”非常熟悉,仿佛(引读)姥姥的手就是()好使的剪刀就是()。出示这句话

c、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呢?姥姥的手就是眼睛,说明(姥姥手有家数,有分寸,有把握)剪刀就像两根延长的手指,是说明(手灵巧,把剪刀运用的自如)

齐读

是呀,正因为姥姥娴熟高超的剪纸,才让我感觉到----出示: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范读,跟读

三、学习7-12小节。(二度扩散,紧扣“拴”字,读出姥姥的舔犊情深)

过渡:这“有声有色”的生活中,最让作者难忘的那个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和我一起剪纸的情景。

(1)出示“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去游泳储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

a、自由读读这句话,哪个字最传神?板书“拴”,什么叫栓?

2.同学们,那里看出姥姥的剪纸牢牢地拴住了我呢?请同学到课文7-12小节字里行间中去找答案。

出示:从那时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睡觉的兔子;拉车的老牛,耕地的老牛……兔子总是在玩耍,老牛总是在干活儿。我摆弄着各式各样的窗花,对活泼的兔子和敦厚的老牛充满了好感。

(1)哪里看出姥姥的剪纸已经姥姥的拴住了我呢?(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

(2)都缠着姥姥剪纸了,看来姥姥的剪纸真的拴住了我,你能做笑源,我做姥姥来缠缠我吗?

(哎,我的乖孙子,姥姥剪)

(哎,姥姥知道了,就剪就剪)

(来了来了,你个调皮蛋,真难你没办法啊)

(3)你们比笑源都要调皮呢,同学们,再读读这段文字呢,姥姥都剪了哪些东西拴住我的?(蹦跳的兔子……)同学们,这兔子总是在(玩耍)老牛呢?(总是在干活儿)其实这兔子就是指(我)老牛就是(姥姥)。

我是个调皮捣蛋的小兔子,在我的眼里,姥姥是什么样的?(勤劳朴实)

是呀,姥姥是勤劳善良的化身啊。来,再次读好这一段。

(4)、同学们,仅仅就这五种形态的牛兔图吗?哪里看出来的?(……和各种各样)

(5)找找看,还有那些牛和兔子的图。再次读读7-12自然段,找找看,画出来。出示:我抢过来一看,是一只顽皮的小兔子骑在一头温顺的老牛背上。

是呀,那是姥姥在背着我呢。还有吗?

出示:一头老牛和一直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

我知道了,那是说作者和姥姥在一个锅里吃饭呐。

(6)、男女生分开读。同学们,姥姥把我和她的生活都剪出来了,与其说是姥姥的剪纸拴住了我还不如说是我和姥姥之间的()拴住了我。每到这时,我不禁的发出感慨:

出示: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四,学习13小节,升华中心。

1、最后我长大了,上学了,但是姥姥还不停地给我寄剪纸。其中有一幅是这样的起:

出示:“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

a、姥姥不会写字,但是这一幅幅画就是一封封无字家书,读读这封家书,你们读懂了姥姥信中的内容吗?(体会姥姥对我的期待,思念。)

b、你觉得连接我和姥姥的这片开阔的草地指的是什么?(浓浓的亲情)

(2)然而我却一别三年,当我再次回到家乡,此时的姥姥已被穿上了送老衣,很怪异地躺在当门的床上。我当时就傻了,我知道只有去世的人才会躺在那儿。我不顾一切地去看,我看到了一张有点浮肿的脸,再试试鼻息,姥姥还活着,我哇地一声哭了。我的姥姥还活着,我上学地起早贪黑给我做饭的姥姥还活着。

学生想象说话,面对即将故去的姥姥,回想着和姥姥一起剪纸的幸福时光,我会说什么呢?(姥姥:!)3、如果说童年时代,姥姥用剪纸拴住了我的身体,那现在,剪纸拴住了我的什么?(一个梦,一颗心)

4、你认为姥姥的剪纸拴住的是一颗什么之心?(思念之心、依恋之心、怀旧之心、感恩之心……)

5、最后让我们拿好书本,再次读好最后一节。(感伤、怀念)

作业设计:

1、观察或回忆现实生活中你姥姥对你关爱的语言、动作或点滴小事。用你的笔写下你与姥姥间的故事,以表达你对姥姥的依恋与感恩之情。

2、推荐阅读:《背影》

板书设计:

姥姥的剪纸

神声拴

梦有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