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阳光下》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关爱自闭症 同在阳光下,有爱不孤独课件(共21张PPT)儿童主题宣传主题班会

关爱自闭症 同在阳光下,有爱不孤独课件(共21张PPT)儿童主题宣传主题班会

加深认识自闭症的真相,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采 取正面态度,面对培育孩 子的挑战;与学校及其他
专业人士紧密合作;
确立信念,坚信孩子受训 后,会比现在进步;建立 支援网络,争取家人体谅, 亲友支持和社区人士的接
纳。
肯定孩子的强项和长处, 并发掘及栽培他们的特殊 天份,使他们尽展所长,
贡献社会。
作为朋辈的你,可以
自闭症的症状表现
言语障碍突出
大多数自闭症儿童言语很少,情况 严重的甚至没有言语,即使在别人 大声呼喊的时候也不做应答。有些 虽然可以发声,但是却无法完成情 景交流,只能发出简单重复的声音。
有些患儿在婴儿时期就有反应,不喜欢别人抱,在别人抱起时会哭闹。他们的孤独还表现在对周围的事不关 心,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周围发生什么事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不与他
第二部分
关于自闭症
关于自闭症
自闭症发病率逐年上升
数据显示,2014年,美国儿童自闭症患病率为2.24%,即每45名儿童 中就有1名患自闭症。到了2016年,这个数字飙升到2.76%,即每36 名儿童中,就有1名患自闭症。
而在中国,2013年的调查显示,发病率为1%。2017年的统计显示, 香港成为全球自闭症发病率最高的地区,达1/27。当前,中国自闭症 患者已超过1400万,其中14岁以下患者超过200万,每68名儿童就有 1个,男孩患病率则为1/54。
关爱自闭症
同在阳光下,有爱不孤独
1 节日的起源 2 关于自闭症 3 自闭症认知和误区 4 我们能为自闭症儿童做些什么
目录
第一部分
节日的起源
节日的起源
世界自闭症关注日
别称:世界孤独症关注日 节日时间:4月2日

同在阳光下

同在阳光下

第五课
财富之源
◎★8.怎样才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P35-36】 答:⑴首先要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 国进行了经济体制的改革,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 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⑵还要建立健全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 的重要体现。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 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 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9.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是什么?二者关系 如何?【P35-36】 答:⑴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经济共同发展; ⑵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⑶关系:分配制度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适应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而提出的,即基本经济制 度决定分配制度。
合法致富
1、要依法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 2、在现代社会中,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在法律 的框架之中进行 3、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 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基本形式。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个特点
依法纳税
财富中的 法与德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富而思源 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这是我 富而思进 国所倡导的富民政策
第六课 财富中的法与德
◎★12.勤俭节约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勤俭节约?)【P43-44】 答: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⑵是治国安邦之道。⑶是企业家取 得成功的法宝。⑷是做人的美德。 ◎★13. 中学生为什么要培养勤俭节约的品德?(或有人认为勤俭 节约已经过时,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P44】 答: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把勤俭的美 德当作“过时”的观念加以否定。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历史的教 训告诉我们,即使国家足够发达了,我们的生活真正富足了,勤 俭节约的美德也不能丢。因此,在艰苦的年代,我们要用勤俭节 约渡过难关,在富裕的年代,更要用勤俭节约的习惯培养我们的 品德。⑵作为中学生,正是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如果在这个时 期能够恪守勤俭节约的生活准则,对未来的成长发展必定有无限 的益处;相反如果从小就追求奢华,不但对国家和家庭不利,而 且对个人的发展必然带来不良的影响。 14.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财富观:⑴合法致富,依法纳税;⑵富而 思源,富而思进;⑶勤俭节约,文明消费。【P37-43】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即景课件(共24张PPT)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即景课件(共24张PPT)
火烧云、日出日落、潮涨潮落、雨后彩虹…… 自然景观:就是大自然的风景,如山水田园、河塘湖泊等。 油菜花 、山间云雾、四季枫林、雨中荷塘、壮美瀑布……
写景第一要视察景,做到心中有景,才能笔下生景。
1、开篇可以交代清楚视察的时间、地点以及景物。 2、抓住特点,仔细视察。
大自然中的自然现象和自然景观形形色色,千姿百态,只有 仔细视察,才能抓住它们的特点,才能把景象写得真实,给人如 临其境的感觉。所以同学们在确定好描写对象之后,一定要认真 视察,切实把握景物特点。
断的脚步声;晨跑的同学,就在靠近的一瞬,才看清
楚了他们的面容;等转过身再看时,他们的背影已慢
慢远了,好像进入了仙境。
开篇交 代起雾了。
运用比 喻修辞手 法,表现 了大雾充 满的情形。
初入雾 中,如入 仙境。
我忽然觉得自己也在这“仙境”中漫游了。我的眼前
不 断飘来 轻纱似 的薄雾 ,一颗 颗、一 粒粒 , 如烟、 如 手抓雾
《枫桥夜泊》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描写了诗人的 所闻,用动景衬静景,表达诗人内心的孤寂忧愁。 《长相思》描写了将士们被风雪声惊醒后,不能入眠的情景,表现浓 烈的思乡之情。
《四季之美》是按照四季(时间)的顺序写到,在描写春天的拂晓时, 用动词和叠词写出天空颜色变化的过程,体现了动态美。 《鸟的天堂》分别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早晨榕树上群鸟活动的 动态情景,表达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赞美。
化之中。因此,我们在描写时,一定要抓住它的形态变化,这样写出 来的景才会活泼生动,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5、运用恰当的写作手法。 为了把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写得具体生动,我们可以展开丰富的联
想,在联想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形容词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这 样写出来的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才会具体、形象,从而深深地感染读 者,给人美好的感受。 6、可以借景抒情,升华主题。

关注弱势群体PPT课件

关注弱势群体PPT课件

弱势群体的含义是什么?
弱势群体的含义
是指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能力无法维持 个人及其家员 最基本的、生需活要水准 给予支国持家和和帮社助会的社会群体。
弱势群体特征是什么?
• 弱势群体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
• 其一,社会弱势群体是其个人及家庭 生活达不到社会认可的最基本标准的 群体;
• 其二,社会弱势群体依靠自己的力量 无法改变目前的弱势地位;
宝贝,当你每天吃着香喷喷的米饭,吃着可口的饭菜 还挑三拣四的时候;当你穿着整洁的校服还嫌不漂亮的 时候;当你上下学的路上由奶奶背着书包你吃着零食还 喊累的时候;当你稍不如意就哭鼻子的时候,你可曾知 道,在一个遥远的国度,有这样一群孩子在炮火硝烟中 长大。他们随时都面临着生死的考验,随时都面临着失 去父母和亲人的考验,随时都面临着失去双手双脚变成 残废的考验。。。他们有的还没有你大,却已经学会了 独立与坚强,学会了从容面对生与死......宝贝,与他 们相比你应该感到幸福,感到知足,这样你才会快乐, 才会勇敢面对生活中出现的沟沟坎坎,才会用一颗感恩 的心去看待身边的人和事,才会健康的成长为一个漂亮 懂事有涵养有爱心的大姑娘。宝贝,你能做到吗?
D.①②③④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为了节约纸和笔,学生们每天都要用电池芯在地上 写字、做练习;每天上学放学来回的十多里山路, 不断的上山下山已经使得这位同学的鞋尖损坏。
这是孩子们唯一的 体育设施,不过对 于他们,仅仅是摆 设,因为没有篮球。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同在阳光下 第八课《日月无私照》第1框《平等的真谛》课件 教科版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同在阳光下 第八课《日月无私照》第1框《平等的真谛》课件 教科版
讨论:小兰、阿峰和小文受到了怎样对待?他们应该受到这样
的维对护待平吗等?权为措什施么?(从2)中:你可维以护得所出有哪社些会启成示员? 的平等权,
需要社会和公民负起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
假如一天我们走在街头,突然有一位衣衫褴褛的乞丐向我们伸出了脏 污不堪的手,红肿的双眼里露出的满是希望与乞求。我们搜遍了全身,也 没有找出可以给他的东西,于是……
• •
《还有继维承 《护法合平同》等法第九》权条、措规《施定劳:动(“法1继》)承、:权《人男妇格女女平权尊等益严。保的”障法获》得等,都对平等权
做了规需定要。法律的保障。
小兰:我家经济不富裕,妈妈靠做钟点工补贴家用。
那天学校开家长会,妈妈来不及回家换衣服,急急忙忙穿 阿着峰做:清我洁的工皮的肤脏很衣黑服,去长了得学比校较,有矮的,同又学偏在胖背,后同指学指们点都点, 说我让丑我,心谁里都很不不想好跟受我。玩。而且同学们还给我起了非常难听 小文:的我外从号农,村常到常城为里此来事上和中一学些,同穿学的冲衣突服。、我用郁的闷东极西了和。说话的口 音,都和城里的同学不一样。课后,班里同学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 没人理我。虽然这所学校很有名气。可是我一点也不喜欢。我很想念 小学的同学。
就握住那只脏手,诚恳地说道:“兄弟,我真的很抱歉。”不料,那 乞丐却满带笑容地回答说:“谢谢,这已经够了。”
屠格涅夫什么也没有给这个乞丐, 乞丐又为什么感谢这位作家呢?
P54 蒋聪玲的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处境不利的人要自立自强,用自己的奋斗来捍卫自 己的尊严,通过自强发展自己,赢得他人的尊重。
雷庆瑶,四川省乐山市夹江人, 1989年生,3岁那年被电击致失去双臂。 但这位坚强的女孩却克服常人无法想象 的困难,学会了用双脚穿衣、做饭、吃 饭、写字、缝补衣裳、骑自行车、游泳、 绘画等等。因成功出演电影《隐形的翅 膀》女主角,获2007年华表奖优秀儿 童女演员奖。

诗歌《在阳光下成长》

诗歌《在阳光下成长》

诗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
文化内涵
• 诗歌传承了革命理想主义的精神 • 强调了青少年的担当与责任 • 传递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历史价值
• 诗歌反映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社会变革 • 成为了新时期诗歌的代表作品 • 对当代青少年具有启示和激励作用
诗04歌《在阳光下成长》的当代 意义
诗歌对当代青少年的启示与激励
作者的个人经历
• 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 • 童年时期的艰苦生活 • 青年时期的求学与创作
作者的创作历程
• 初期以小说创作为主 • 20世纪50年代转向诗歌创作 • 成为新时期的诗歌代表
诗歌的主题与风格特点
诗歌的主题
• 描述青少年在阳光下成长的历程 • 表现革命理想主义的精神风貌 • 强调青少年的担当与责任
• 诗人对青春的赞美和怀念 • 对生活的艰辛与美好的感悟 • 对革命理想主义的坚定信仰
主题的深化
• 通过描绘阳光下的成长历程 • 强调了青少年的担当与责任 • 传递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诗03歌《在阳光下成长》的审美 价值
诗歌的审美意境与情感体验
诗歌的审美意境
• 阳光、土地、庄稼、青少年 •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歌的审美意境 • 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翻译
• 诗歌在不同语言中的翻译实践 • 诗歌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翻译策略 • 诗歌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翻译效果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播
• 诗歌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播途径 • 诗歌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播效果 • 诗歌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播意义
诗歌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与探讨
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
• 诗歌在教育中的价值与作用 • 诗歌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 诗歌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拓展与延伸

【课件】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课件】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妙在雪态
“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 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以动写静,写 出动人的形态。
“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 点儿粉色”
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 女,写出雪娇美的情态。
薄雪覆盖下的山(4)
作者按怎样的写作顺序描写雪后山景的?
山上
空高 间
山尖
顺 山坡 序低
山腰
松树的尖上顶白花(像看护妇) 全白(镶银边) 白雪黄草(穿花衣) 薄雪露粉色(害羞)
学了课文,请你回想下自己家乡的冬天有怎样的特点,仿照 课文,写一篇文章,字数500字左右。
要求: 1.注意抓住特点来写。 2.写一个段落,不少于200字。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4.写完后小组互评,用红笔批注其中的写景方法。
山 薄雪覆盖下的山(4) 秀气
城外的远山(5)
安闲、淡雅
作者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 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
运用拟人手法,烘托出舒适温暖的环境。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山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 出小山的可爱、慈善,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山的热爱之情。
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 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从人们的感受写,不仅描绘笑容,表现了济南人对冬 天的喜爱和对小山的特殊情感,也洋溢着作者对济南 的冬天的无限喜爱。
课堂检测
2.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D )
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 篮里。 B.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C.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D.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

同在阳光下

同在阳光下

同在阳光下——感恩主题班会活动时间:2013年10月15日班会主题:“同在阳光下”——感恩主题班会参加人员:全班同学主持人:班主任老师活动目的:1、健康、快乐地生活着,热爱自己的生命,以此来感恩我们的父母。

2、成长的过程需要感激使你成长的人。

3、学会感恩。

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谢帮助过我们的每一个人。

活动过程:一、班主任宣布活动开始,。

主持人:人世间如果缺少了颗感恩的心,那将是一个凄惨、冷漠的地方。

唱一首《感恩的心》“我来自偶然,像一粒尘土,------苍天知道我不认输,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珍惜”。

歌罢泪眼朦胧,我们该感恩的对象是父母,该唱首感恩的歌送给他们:“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银色世界” 、、、、、、下面我宣布“《在阳光下》——心存感激学会感恩” 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介绍感恩节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是北美洲独有的节日,始于1621年。

1863年,美国总统林肯将它定为国家假日,并且规定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为美国的感恩节。

感恩节有四天假期。

借着长假,很多人都会赶回家庆祝佳节,庆祝感恩节的习俗代代相传,无论在岩石磷峋的西海岸,还是在风光旖旎的夏威夷,人们几乎以同样的方式庆祝感恩节,感恩节是不论何种信仰,何种民族的美国人都庆祝的传统节日。

所以,美国感恩节的热闹程度绝不亚于中国的中秋节。

三、概括怎样感恩怀抱一颗感恩的心,犹如在生命的旅途中点燃了一盏明灯;怀抱一颗感恩的心犹如掌握了人生宫殿一门门的钥匙;怀抱一颗感恩的心,犹如在人生的海洋中拥有了一艘坚固的船;怀抱一颗感恩的心,犹如鸟儿拥有了调节平衡的尾巴……四、学会感恩父母我们如今正沐浴着母爱织成的阳光吮吸着充满母爱的琼浆玉露.母爱伟大,父爱亦然,父母给予我们的是他人所不能及的无私的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15
考点聚焦
考点拓展
考题探究
第18课时 同在阳光下
a
1
第18课时┃ 同在阳光下
考点聚焦
课标要求
1.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 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 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
2.理解维护社会公正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考点1 关注弱势群体
a
2
考点聚焦
考点拓展
a
11
考点聚焦
考点拓展
考题探究
第18课时┃ 同在阳光下
考题探究
例1 [2013·乐山] 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既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社
会的责任。弱势群体的特征有


①个人及家庭生活达不到社会认可的基本标准 ②靠自己的力量无法
改变目前的弱势地位 ③所处的行业或职业地位不高收入不多 ④需要
国家和社会力量给予帮助和支持,才能改变其生存状况
庭困难学生和残疾学生倾斜于维护教育公平 ②有利于解决我国所有的教育问题 ③有利于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④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应对策略 我国的教育政策进行的倾斜,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有利 于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②中有利于解决所有的 教育问题说法是错误的。
a
14
考点聚焦
考点拓展
考题探究
第18课时┃ 同在阳光下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 公平。③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④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坚持教育的公益性质,加大教育投入,健全 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 教育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D
C.②③④
D.①②④
应对策略 此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根据教材知识可
知D正确。
a
12
考点聚焦
考点拓展
考题探究
第18课时┃ 同在阳光下
例2 [2013·雅安] 2013年两会上,教育部部长指出,不断推进东、
西部教育协调发展,推进农村重大教育项目建设,照顾力度着重向家
考题探究
第18课时┃ 同在阳光下
a
3
考点聚焦
考点拓展
考题探究
第18课时┃ 同在阳光下
考点2 日月无私照
a
4
考点聚焦
考点拓展
考题探究
第18课时┃ 同在阳光下
a
5
考点聚焦
考点拓展
考题探究
第18课时┃ 同在阳光下
a
6
考点聚焦
考点拓展
考题探究
第18课时┃ 同在阳光下
a
7
考点聚焦
考点拓展
考题探究
第18课时┃ 同在阳光下
考点3 共享阳光
a
8
考点聚焦
考点拓展
考题探究
第18课时┃ 同在阳光下
a
9
考点聚焦
考点拓展
考题探究
第18课时┃ 同在阳光下
a
10
考点聚焦
考点拓展
考题探究
第18课时┃ 同在阳光下
考点拓展
怎样看待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不平等现象?
①平等总要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②任何社会都存在一些不 平等的现象。③受到自然和历史等方面条件的限制,加之我国生产力 水平比较落后,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城乡之间、社会成员之间发展 不平衡的问题还相当突出。④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平等任重而道 远。
a
13
考点聚焦
考点拓展
考题探究
第18课时┃ 同在阳光下
例3 (1)当前我们社会生活中还存在哪些不公平的因素或现象? (2)为此,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应对策略 第(1)问可从经济、政治、文化等角度举例;第(2)问应与 第(1)问的答案照应,答出相应的国家政策。
答案 (1)因素或现象:①收入差距、贫富差距过大。②城乡教育 发展投入不均衡。③某些制度不合理不健全。④社会腐败现象严重 等。 (2)措施:①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 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 和社会公平正义。②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