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 中考模拟复习专题21几何三大变换问题之平移问题考试卷及答案

初中数学 中考模拟复习专题21几何三大变换问题之平移问题考试卷及答案
初中数学 中考模拟复习专题21几何三大变换问题之平移问题考试卷及答案

xx学校xx学年xx学期xx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

xx

题xx

题总分

得分

一、xx题

(每空xx 分,共xx分)

试题1:

定义:P、Q分别是两条线段a和b上任意一点,线段PQ长度的最小值叫做线段与线段的距离.

已知O(0,0),A(4,0),B(m,n),C(m+4,n)是平面直角系中四点.

(1)根据上述定义,当m=2,n=2时,如图1,线段BC与线段OA的距离是_____,

当m=5,n=2时,如图2,线段BC与线段OA的距离(即线段AB的长)为______

(2)如图3,若点B落在圆心为A,半径为2的圆上,线段BC与线段OA的距离记为d,求d关于m的函数解析式. (3)当m的值变化时,动线段BC与线段OA的距离始终为2,线段BC的中点为M.

①求出点M随线段BC运动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周长;

评卷人得分

②点D的坐标为(0,2),m≥0,n≥0,作MH⊥x轴,垂足为H,是否存在m的值,使以A、M、H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D相似,若存在,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试题2:

把直线沿y轴方向平移m个单位后,与直线的交点在第二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

试题3:

定义:如果一个y与x的函数图象经过平移后能与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重合,那么称这个函数是y与x的“反比例平移函数”.例如: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的图象,则是y与x的“反比例平移函数”.

(1)若矩形的两边分别是2cm、3cm,当这两边分别增加x(cm)、y(cm)后,得到的新矩形的面积为8cm2,求y与x的函数表达式,并判断这个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平移函数”.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原点,矩形OABC的顶点A、C的坐标分别为(9,0)、(0,3).点D是OA的

中点,连接OB、CD交于点E,“反比例平移函数”的图象经过B、E两点.则这个“反比例平移函数”的表达式为;这个“反比例平移函数”的图象经过适当的变换与某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重合,请写出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3)在(2)的条件下,已知过线段BE中点的一条直线l交这个“反比例平移函数”图象于P、Q两点(P在Q的右侧),若B、E、P、Q为顶点组成的四边形面积为16,请求出点P的坐标.

试题4:

如图,抛物线关于直线对称,与坐标轴交于A、B、C三点,且AB=4,点D在抛物线上,直线是一次函数的图象,点O是坐标原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把抛物线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所得抛物线与直线交于M、N两点,问在y轴负半轴上是否存在一定点P,使得不论k取何值,直线PM与PN总是关于y轴对称?若存在,求出P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试题5:

如图,将菱形ABCD沿对角线AC剪开,再把△ACD沿CA方向平移得到△A1C1D1,连结AD1、BC1.若∠ACB=30°,AB=2,CC1=x,△ACD与△A1C1D1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则下列结论:

①△A1AD1≌△CC1B;

②当四边形ABC1D1是矩形时,x=;

③当x=2时,△BDD1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④(0<x<)。

其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试题6:

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0),点B(0,4),点E(0,1),如图②,将△AEO沿x轴向左平移得到△A′E′O′,连接A′B、BE′。

(1)设AA′=m(m >0),试用含m的式子表示,并求出使取得最小值时点E′的坐标;

(2)当A′B+BE′取得最小值时,求点E′的坐标。

试题7:

如图,矩形的长和宽分别是4和3,等腰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3和4,如果此三角形的底和矩形的宽重合,并且沿矩形两条宽的中点所在的直线自左向右匀速运动至等腰三角形的底与另一宽重合。设矩形与等腰三角形重叠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为y,等腰三角形自左向右运动的距离为x,那么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

试题8:

已知,大正方形的边长为4,小正方形的边长为2,状态如图所示.大正方形固定不动,把小正方形以的速度向大正方形的内部沿直线平移,设平移的时间为秒,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完成下列问题:

(1).用含的式子表示,要求画出相应的图形,表明的范围;

(2).当,求重叠部分的面积;

(3).当,求的值.

试题9:

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半径长为1.点⊙P(a,0),⊙P的半径长为2,把⊙P向左平移,当⊙P与⊙O相交时,a值的取值范围为。

试题10:

如图所示,半径为1的圆和边长为1的正方形在同一水平线上,圆沿该水平线从左向右匀速穿过正方形,设穿过时间为t,正方形除去圆部分的面积为S(阴影部分),则S与t的大致图象为【】

A. B.C.8 D.

试题11:

如图,对称轴为的抛物线与轴相交于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并求出顶点的坐标

(2).连结AB,把AB所在的直线平移,使它经过原点O,得到直线.点P是上一动点.设以点A、B、O、P为顶点的四边形面积为S,点P的横坐标为,当0<S≤18时,求的取值范围

(3).在(2)的条件下,当取最大值时,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使△OP为直角三角形且OP为直角边.若存在,直接写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试题1答案:

(1)2;(2)(3)①16+4π②存在,m=1,m=3,m=

【解析】解:(1)2;。

(2)∵点B落在圆心为A,半径为2的圆上,∴2≤m≤6。

当4≤m≤6时,根据定义, d=AB=2。

当2≤m<4时,如图,过点B作BE⊥OA于点E,

则根据定义,d=EB。

②存在。如图,

由A(4,0),D(0,2), 得。

又FM4=2,∴

若△AOD∽△A H2M2,则

,即,

解得(不合题意,舍去)。此时m=。

若△AOD∽△M2H2 A,则

,即,

解得(不合题意,舍去)。

试题2答案:

C。

【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平移变换,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象限点的特征,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根据平

面直角坐标系中各象限点的特征,判断其所在象限,四个象限的符号特征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交点在第二象限,∴。

故选C。

试题3答案:

(1),是;(2),;(3)(7,5)或(15,).【解析】

(2)把B和D的坐标代入得:,解得:.

则“反比例平移函数”的表达式为.

故变换后的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

当点P在点B右侧时,同理可得点P的坐标为(15,).

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7,5)或(15,).

考点:1.反比例函数综合题;2.新定义;3.平移的性质;4.转换思想和分类思想的应用.试题4答案:

(1)∵抛物线关于直线x=1对称,AB=4,∴A(-1,0),B(3,0) 。

∴可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点D在抛物线上,∴,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即。

(2)∵,

∴把抛物线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假设在y轴上存在一点P(0,t),t<0,使直线PM与PN关于y轴对称,过点M、N分别向y轴作垂线MM1、NN1,垂足分别为M1、N1,

∵∠MPO=∠NPO,∴Rt△MPM1∽Rt△NPN1。

∴………①。

不妨设M(x M,y M)在点N(x N,y N)的左侧,

因为P点在y轴负半轴上,则①式变为。

又∵,

∴………②。

把代入中,整理得。

∴,代入②得,解得,符合条件。

∴在y轴负半轴上存在一点P(0,),使直线PM与PN总是关于y轴对称。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平移和轴对称问题,待定系数法的应用,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二次函数的性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试题5答案:

①②③④。

【考点】平移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矩形的的判定,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含30度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①∵四边形ABCD为菱形,∴BC=AD,∠ACB =∠DAC。∴∠DAC=∠ACB。

∵把△ACD沿CA方向平移得到△A1C1D1,∴∠A1=∠DAC,A1D1=AD,AA1=CC1。

在△A1AD1与△CC1B中,∵AA1=CC1,∠A1=∠ACB,A1D1=CB,

∴△A1AD1≌△CC1B(SAS)。

故①正确。

②如图1,过点B作BH⊥AC于点H,

∵四边形ABC1D1是矩形,∠AC1D1=∠ACD=∠ACB=30°,

∴∠AC1B=60°。

∴∠C1BC=∠C1CB=30°。∴BC1= CC1=x。

∵AB=BC=2,∴B H=1,HC=。

∴HC1=。

∵HC=HC1+ CC1,∴,解得。

故②正确。

③如图2,根据平移的性质,DD1=CC1=2,∠BDD1=90°,

根据菱形的性质和∠ACB=30°,可得DB=AB=2,

∴DD1= DB=2。

∴△BDD1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故③正确。

试题6答案:

(1)①若0<m<2,如图1,连接EE′,

∵点A(2,0),∴A′O=2-m。

在Rt△A′BO中,由,得

∵△A′E′O′是△AEO沿x轴向左平移得到的,

∴EE′∥AA′,且EE′=AA′。∴∠BEE′=90°,EE′=m。又∵点B(0,4),点E(0,1),∴BE=OB-OE=3。

∴在Rt△BE′E中,。

∴。

又∵,

∴当m=1时,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27,此时,点E′的坐标是(1,1)。

又∵点B(0,4),点E(0,1),∴BE=OB-OE=3。

∴在Rt△BE′E中,。

∴。

又∵,

∴当m≥2时,随m的增大而增大,在m=2时,最小值为29,小于27。

综上所述,,取得最小值时点E′的坐标为(1,1)。

【考点】平移问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移的性质,勾股定理,二次函数最值,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

试题7答案:

【考点】面动平移问题,由实际问题列函数关系式,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梯形面积公式。【分析】如图,连接IE,

试题8答案:

(1).如图1,当如图2,当如图3,当

(2).当时

答:重叠部分的面积为3

(3).当

答:的值为1.8或4.2

试题9答案:

或。

【考点】两圆的位置关系,平移的性质,分类思想的应用。

【分析】先考虑⊙P与⊙O相切时的情况:

∵⊙O 的圆心在原点,

∴当⊙P与⊙O外切时,圆心距为1+2=3,当⊙P与⊙O内切时,圆心距为21=1。∵当⊙P与⊙O第一次外切和内切时,⊙P圆心在x轴的正半轴上,

浙教版初中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浙教版初中数学专题复习 第一篇 数与式 专题一 实数 一、中考要求: 1.在经历数系扩张、探求实数性质及其运算规律的过程;从事借助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的活动中,发展同学们的抽象概括能力,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估算的方法,发展数感和估算能力. 3.了解平方根、立方根、实数及其相关概念;会用根号表示并会求数的平方根、立方根;能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 4.能运用实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应用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中考热点: 本章多考查平方根、立方根、二次根式的有关运算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另外还有一类新情境下的探索性、开放性问题也是本章的热点考题. 三、考点扫描 1、实数的分类: 2、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若a 、b 互为相反数,则a+b=0,1-=a b (a 、b ≠0) 4、绝对值:代数定义: ①定义(两种):几何定义: 数a 的绝对值顶的几何意义是实数a 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 到原点的距离。②│a │≥0,符号“││”是“非负数”的标志;③数a 的绝对值只有一个; ④处理任何类型的题目,只要其中有“││”出现,其关键一步是去掉“││”符号。 ??? ??<-=>=)0() 0(0)0(||a a a a a a 5、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6、科学记数法; 7、整指数幂的运算: () ()m m m mn n m n m n m b a ab a a a a a ?===?+,, (a ≠0) 负整指数幂的性质:p p p a a a ?? ? ??==-11 零整指数幂的性质:10 =a (a ≠0) 8、实数的开方运算:()a a a a a =≥=2 2 ;0)( 9、实数的混合运算顺序

初中数学中考计算题学生版

精品 初中数学中考计算题「.解答题(共30小题) 1 ?计算题:①(-1 )2007-卜辺|+ (兀-药筲)°-V6x-tan3O0 ②解方 程: 2.计算:耳(-1 厂十疔- 11" V3 |+(n-2013)0 3 .计算:|1 - . -|- 2cos30 0x(- 1 )2013 4 .计算:-沪+1-3?14|+(一2Q12X 誌反)2013 4 32 5.计算:t an30* (5^+2013 )°乂1 6. (-g)2-^^匚口230°一〔2013-兀)"+V?. - 可编辑-

7 ?计算: 1-41+201 3°- G〉-后謝 8?计算」、 9?计算:(吉}1- 201 - 1 - V12 1 ? 10 .计算:(- 2013)亠|亦一列占仙30 -逅心£? 11 .计算:- 1如戸- 10113『4 J(1 ~ -^2)2 12. ! -11--^ ' 一) - 「」 13.计算: |-4|+ (-1) 2013X (7T-3) 晰t-j) _1 - 可编辑-

14 .计算:一」—(n—3.14 ) °+| - 3|+ (- 1) 2013+ta n45 15 .计算: 1 Vs 1 (2012 H 16 ?计算或化简: (1)计算2 -1-詁£tan60 +⑴-13)0+1迂 (2) (a - 2) 2+4 (a - 1 ) -( a+2 ) (a - 2) 17 .计算: (1) (- 1 ) 2013- | - 7|+" r ! 0+ (亍)-1; V - 可编辑-

⑵戈--呂+ |範- 2 18.计算:旷帀1:需)2- -2013 ) 0-兀-4| (1) ( - 1) 2013 ><(-*) -?+ (亦-兀)°十|1 - 2sin60* | ■U 19. (2)解方程: 20 .计算: (1) tan45 ° +S30 ° - cos30 ° ?tan60 2°45+cqs (2) -l-31-Vs(3-兀)°+ ( - 1 ) 2013- - 可编辑-

中考数学专题训练旋转模型几何变换三种模型手拉手半角对角互补

几何变换的三种模型手拉手、半角、对角互补 【练1】 (2013 北京中考)在ABC △中,AB AC =,BAC α∠=(060α?<

例题精讲 考点1:手拉手模型:全等和相似 包含:等腰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等边三角形伴随旋转出全等,处于各种位置的旋转模型,及残缺的旋转模型都要能很快看出来 (1)等腰三角形旋转模型图(共顶点旋转等腰出伴随全等) (2)等边三角形旋转模型图(共顶点旋转等边出伴随全等) (3)等腰直角旋转模型图(共顶点旋转等腰直角出伴随全等) (4)不等边旋转模型图(共顶点旋转不等腰出伴随相似)

初中数学专题-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练习(含答案)

初中数学专题-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16-1,△ABC 中,∠B =90°,∠C =30°,AB =1,若将△ABC 绕顶点A 旋转 180°,点C 落在C ′处,则CC ′的长为( ). 图16-1 A .24 B .4 C .32 D .52 2.如图16-2,将一张长与宽的比为2∶1的长方形纸片按如图①、②所示的方式对折,然 后沿图③中的虚线裁剪,得到图④,最后将图④的纸片再展开铺平,则所得到的图案是 ( ). 图16-2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①因为把一个正方形绕它的对角线交点旋转90°后就与原图形重合了,所以正方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②一个图形无论经过平移变换还是经过中心对称变换,对应线段一定平行 ③图形在旋转过程中,图形上的每一点都绕旋转中心转了同样长的路程 ④中心对称图形的对称中心只有一个,而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可能不止一条 ⑤若正n 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则n 为大于2的偶数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两直线l 1、l 2互相垂直于O 点,P 为两直线外的任一点,设P 点关于直线l 1对称的点为 Q ,关于直线l 2对称的点为R ,则△PQR 为(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无法确定 5.如图16-3,在Rt △ABC 中,∠C =90°,直线BD 交AC 于D ,如果把直角三角形BCD 沿着直线BD 翻折,点C 恰好落在斜边AB 上,且△ABD 是等腰三角形,那么∠A 等于 ( ).

图16-3 A.60°B.45°C.30°D.22.5° 6.如图16-4,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折叠后,点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若∠EFB=65°,则∠AED′等于( ). 图16-4 A.50°B.55°C.60°D.65° 二、填空题 7.若坐标系中两点A(2m+n,2),B(1,n-m)关于原点对称,则m=______,n=______; 若它们关于y轴对称,则m=______,n=______.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以A(3,0)、B、C(1.5,2)、O(0,0)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且点B在第二象限,则点B的坐标是______. 9.如图16-5,若直线EF过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O,且分别交AB、CD于E、F,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与矩形面积之比为______. 图16-5 10.如图16-6,把正方形ABCD沿着对角线AC的方向移动到正方形A′B′C′D′的位置,它们的重叠部分(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正方形ABCD面积的一半,若AC=2,则正方形移动的距离AA′是______. 图16-6 11.如图16-7,在等腰三角形ABC中,∠C=90°,BC=2cm,如果以AC的中点O为旋转中心,将这个三角形旋转180°,点B落在B′处,那么点B′与点B原来的位置相距______cm.

2020年初三数学中考试题(带解析)

2020 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 试题 1.计算: 3.某班第一组 12 名同学在“爱心捐款” 活动中,捐款情况统计如下 表,则捐款数组成 人数 4.一个不透明的信封中装有四张完全相同的卡片上分别画有等腰梯形、矩形、菱形、 圆,现从中任取一张,卡片上画的恰好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概率是 6.如图, AB 是⊙O 的直径, C 是⊙O 上一点(A 、B 除外),∠ AOD =130°,则∠ C 的度数是( ) .选择题(满分 36 分,每小题 3 分) A . B . C . D .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 5a 4?2a =7a 5 B . C .2x (x ﹣3)=2x 2﹣6x D . ﹣ 2a 2b ) 2 =4a 2b 2 a ﹣2) (a +3)= a 2﹣6 的一组数据中, 中位数与众数分别是 捐款 (元) 10 15 2 0 50 得( A .15,15 B .17.5,15 C . 20,20 D .15,20 () A . B . C . D . 5.已知 是方程组 的解, 则 a ,b 间的关系是( A . a+b = 3 B .a ﹣b =﹣1 C .a+b = 0 D . a ﹣ b =﹣ 3

B.60° C.25°D.30°

7.某药品经过两次降价,每瓶零售价由168元降为108 元,已知两次降价的百分率相 同,设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A.168(1+x)2=108 B.168(1﹣x)2=108 C.168(1﹣2x)=108 D.168(1﹣x2)=108 8.已知函数:① y=2x;② y=﹣(x< 0);③ y=3﹣2x;④ y=2x2+x (x≥0),其中,y随x增大而增大的函数有() A.1 个B.2 个C.3 个D.4 个 9.如图,一次函数y=﹣x 与二次函数为y=ax2+bx+c的图象相交于点M ,N,则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1)x+c=0 的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 C.没有实数根D.以上结论都正确 10.已知二次函数y=ax2+ bx+c 的图象如右图所示,那么一次函数 y=bx+a 与反比例函

初中数学中考计算题

初中数学中考计算题

一.解答题(共30小题) 1.计算题: ①; ②解方程:. 2.计算:+(π﹣2013)0. 3.计算:|1﹣|﹣2cos30°+(﹣)0×(﹣1)2013. 4.计算:﹣. 5.计算:.6.. 7.计算:. 8.计算:. 9.计算:. 10.计算:. 11.计算:. 12..13.计算:.14.计算:﹣(π﹣3.14)0+|﹣3|+(﹣1)2013+tan45°. 15.计算:.16.计算或化简: (1)计算2﹣1﹣tan60°+(π﹣2013)0+|﹣|. (2)(a﹣2)2+4(a﹣1)﹣(a+2)(a﹣2) 17.计算: (1)(﹣1)2013﹣|﹣7|+×0+()﹣1; (2). 18.计算:.19.(1)

(2)解方程:. 20.计算: (1)tan45°+sin230°﹣cos30°?tan60°+cos245°; (2).21.(1)|﹣3|+16÷(﹣2)3+(2013﹣)0﹣tan60° (2)解方程:=﹣. 22.(1)计算:. (2)求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23.(1)计算: (2)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1.24.(1)计算:tan30° (2)解方程:. 25.计算: (1) (2)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2+1.26.(1)计算:; (2)解方程:. 27.计算:.28.计算:. 29.计算:(1+)2013﹣2(1+)2012﹣4(1+)2011. 30.计算:.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解答题(共30小题) 1.计算题: ①; ②解方程:. 考点:解分式方程;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专题:计算题. 分析:①根据零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绝对值求出每一部分的值,再代入求出即可; ②方程两边都乘以2x﹣1得出2﹣5=2x﹣1,求出方程的解,再进行检验即可. 解答:①解:原式=﹣1﹣+1﹣, =﹣2; ②解:方程两边都乘以2x﹣1得: 2﹣5=2x﹣1, 解这个方程得:2x=﹣2, x=﹣1, 检验:把x=﹣1代入2x﹣1≠0, 即x=﹣1是原方程的解.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零指数幂,绝对值,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等知识点的应用,①小题是一道比较容易出错的题目,解②小题的关键是把分式方程转化成整式方程,同时要注意:解分式方程一定要进行检验. 2.计算:+(π﹣2013)0. 考点: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零指数幂的意义得到原式=1﹣2+1﹣+1,然后合并即可. 解答:解:原式=1﹣2+1﹣+1 =1﹣.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先进行乘方或开方运算,再进行加减运算,然后进行加减运算.也考查了零指数幂. 3.计算:|1﹣|﹣2cos30°+(﹣)0×(﹣1)2013. 考点: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概念、特殊三角函数值、零指数幂、乘方的意义计算即可. 解答: 解:原式=﹣1﹣2×+1×(﹣1) =﹣1﹣﹣1 =﹣2.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掌握有关运算法则.

专题22 几何三大变换问题之旋转(中心对称)问题(原卷版解析版)-1.doc

2016中考数学预测押题--专题22 几何三大变换问题之旋转(中心对称)问题 轴对称、平移、旋转是平面几何的三大变换。旋转变换是指在同一平面内,将一个图形(含点、线、面)整体绕一固定点旋转一个定角,这样的图形变换叫做图形的旋转变换,简称旋转。旋转由旋转中心、旋转的方向和角度决定。经过旋转,旋转前后图形的形状、大小不变,只是位置发生改变;旋转前、后图形的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即旋转中心在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旋转前、后的图形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定点旋转一个角度360°/n(n为大于1的正整数)后,与初始的图形重合,这种图形就叫做旋转对称图形,这个定点就叫做旋转对称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 特别地,中心对称也是旋转对称的一种的特别形式。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如果它能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这两个图形的对应点叫做关于中心的对称点。如果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度后能与自身重合,这个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在初中数学以及日常生活中有着大量的旋转变换的知识,是中考数学的必考内容。 中考压轴题中旋转问题,包括直线(线段)的旋转问题;三角形的旋转问题;四边形旋转问题;其它图形的问题。 原创模拟预测题1.如图,直线l:y=+y轴交于点A,将直线l绕点A顺时针旋转75o后,所得直线的解析式为【】

A .y = B .y x =+ C .y x =-+ D .y x =- 【答案】B 。 【考点】旋转的性质,待定系数法,直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故选B 。 原创模拟预测题2. 根据要求,解答下列问题: (1)已知直线l 1的函数表达式为y x 1=+,直接写出:①过原点且与l 1垂直的直线l 2的函数表达式;②过点(1,0)且与l 1垂直的直线l 2的函数表达式; (2)如图,过点(1,0)的直线l 4向上的方向与x 轴的正方向所成的角为600,①求直线l 4的函数表达式;②把直线l 4绕点(1,0)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0得到的直线l 5,求直线l 5的函数表达式; (3)分别观察(1)(2)中的两个函数表达式,请猜想:当两直线垂直时,它们的函数表达式中自变量的系数之间有何关系?请根据猜想结论直接写出过点(1,1)且与直线11y x 55 =-垂直的直线l 6的函数表达式。

中考数学专题图形的平移变换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159套63专题) 专题53:图形的平移变换 一、选择题 1. (2012陕西省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抛物线2y x x 6=--向上(下)或向左(右)平移了m 个单位,使平移后的抛物线恰好经过原点,则m 的最小值为【 】 A .1 B .2 C .3 D .6 【答案】B 。 【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平移变换 【分析】计算出函数与x 轴、y 轴的交点,将图象适当运动,即可判断出抛物线移动的距离及方向: 当x =0时,y =-6,故函数与y 轴交于C (0,-6), 当y =0时,x 2-x -6=0, 解得x =-2或x =3,即A (-2,0),B (3,0)。 由图可知,函数图象至少向右平移2个单位恰好过原点,故|m |的最小值为2。故选B 。 2. (2012广东广州3分)将二次函数y =x 2的图象向下平移一个单位,则平移以后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 A .y =x 2﹣1 B .y =x 2+1 C .y =(x ﹣1)2 D .y =(x +1)2 【答案】A 。 【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平移变换。 【分析】根据平移变化的规律,左右平移只改变横坐标,左减右加。上下平移只改变纵坐标,下减上加。因此,将二次函数y =x 2的图象向下平移一个单位,则平移以后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2﹣1。故选A 。

3. (2012浙江义乌3分)如图,将周长为8的△ABC沿BC方向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 A.6 B.8 C.10 D.12 【答案】C。 【考点】平移的性质。 【分析】根据题意,将周长为8个单位的等边△ABC沿边BC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AD=1,BF=BC+CF=BC+1,DF=AC。 又∵AB+BC+AC=8, ∴四边形ABFD的周长=AD+AB+BF+DF=1+AB+BC+1+AC=10。故选C。 4. (2012浙江绍兴4分)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画在透明胶片上的?ABCD,点A的坐标是(0,2).现将这张胶片平移,使点A落在点A′(5,﹣1)处,则此平移可以是【】 A.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B.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 C.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D.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

(完整版)初中数学中考大题专项训练(直接打印版)

2018年初中数学中考大题 一.解答题(共25小题) 1.目前,崇明县正在积极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交通部门一再提醒司机:为了安全,请勿超速,并在进一步完善各类监测系统,如图,在陈海公路某直线路段MN内限速60千米/小时,为了检测车辆是否超速,在公路MN旁设立了观测点C,从观测点C测得一小车从点A到达点B行驶了5秒钟,已知∠CAN=45°,∠CBN=60°,BC=200米,此车超速了吗?请说明理由. (参考数据:,) 2.2014年3月,某海域发生航班失联事件,我海事救援部门用高频海洋探测仪进行海上搜救,分别在A、B两个探测点探测到C处是信号发射点,已知A、B两点相距400m,探测线与海平面的夹角分别是30°和60°,若CD的长是点C到海平面的最短距离.(1)问BD与AB有什么数量关系,试说明理由; (2)求信号发射点的深度.(结果精确到1m,参考数据:≈1.414,≈1.732)

3.如图,某生在旗杆EF与实验楼CD之间的A处,测得∠EAF=60°,然后向左移动12米到B处,测得∠EBF=30°,∠CBD=45°,sin∠CAD=. (1)求旗杆EF的高; (2)求旗杆EF与实验楼CD之间的水平距离DF的长. 4.已知:如图,斜坡AP的坡度为1:2.4,坡长AP为26米,在坡顶A处的同一水平面上有一座古塔BC,在斜坡底P处测得该塔的塔顶B的仰角为45°,在坡顶A处测得该塔的塔顶B的仰角为76°.求: (1)坡顶A到地面PQ的距离; (2)古塔BC的高度(结果精确到1米).(参考数据:sin76°≈0.97,cos76°≈0.24,tan76°≈4.01)

初中数学中考计算题复习含答案

. 初中数学计算题大全(一) 计算下列各题 1 .3 6 )21(60tan 1)2(100+ -----π 2. 4 3 1417)539(524---- 3.)4(31 )5.01(14-÷?+-- 4 .0(3)1---+ 5. 4+23 +38- 6.()2 3 28125 64.0-?? 7 8. (1)03220113)2 1(++-- (2)23991012322?-? 10. ??? ??-÷??? ? ?-+6016 512743 11.(1 ) - (2)4 ÷

. 12.418123+- 13.1212363?? -? ? ?? ? 14..x x x x 3)1246(÷- 15.6 1 )2131()3(2÷-+-; 16.20)21()25(29 3 6318-+-+-+- 17.(1))3 1 27(12+- (2)( )()6618332 ÷ -+ - 18.()24 335274158.0--+??? ??+-??? ??--- 19.1112()|32|43 --- +- 20. ()( ) 1 2013 3112384π -??---+-?? ??? 。 21.. 22.11281223 23.2 32)53)(53)+

参考答案 1.解=1-|1-3|-2+23 =1+1-3-2+23 =3 【解析】略 2.5 【解析】原式=14-9=5 3.87- 【解析】解:)4(3 1 )5.01(14-÷?+-- ?? ? ??-??- -=4131231 811+-= 87-= 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注意:4 1-底数是4, 有小数又有分数时,一般都化成分数再进行计算。 4 .0 (3)1-+ =11- -. 【解析】略 5.3 6.4 【解析】主要考查实数的运算,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的计算能力,题目简单,但易出错,计算需细心。 1、4+2 3 +38-=232=3+- 57 2 - 【解析】 试题分析:先化简,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计算出结果. 22 =- 考点: 二次根式的运算. 8.(1)32(2)9200 【解析】(1)原式=4+27+1 =32 (2)原式=23(1012-992 ) (1分) =23(101+99)(101-99)(2分) =232200??=9200 (1分) 利用幂的性质求值。 利用乘法分配律求值。 9.(1)-3;(2)10 【解析】 试题分析:(1)把有理数正负数分开相加即可; (2)先算乘方,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要注意不要漏乘即可. 试题解析: 解: (1)-23+(-37)-(-12)+45 = —23—37+12+45 = —23—37+12+45 =-3; =24—6—8

几何图形变换中考数学压轴题整顿

几何图形变换压轴题中考整理 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已知:△ABC的高AD所在直线与高BE所在直线相交于点F.(1)如图l,若△ABC为锐角三角形,且∠ABC=45°,过点F作FG∥BC,交直线AB于点G,求证:FG+DC=AD; (2)如图2,若∠ABC=135°,过点F作FG∥BC,交直线AB于点G,则FG、DC、AD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2)的条件下,若AG=2 5,DC=3,将一个45°角的顶点与点B重合并绕点B旋转,这个角的两边分别交线段FG于M、N两点(如图3),连接CF,线段CF分别 3,求线段PQ的长. 与线段BM、线段BN相交于P、Q两点,若NG= 2 (湖北省随州市)如图①,已知△ABC是等腰三直角角形,∠BAC=90°,点D是BC 的中点.作正方形DEFG,使点A,C分别在DG和DE上,连接AE,BG.(1)试猜想线段BG和AE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得到的结论. (2)将正方形DEFG绕点D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旋转角度大于0°,小于或等于360°),如图②,通过观察或测量等方法判断(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如果成立,请予以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若BC=DE=2,在(2)的旋转过程中,当AE为最大值时,求AF的值.

3、如图13-1,一等腰直角三角尺GEF 的两条直角边与正方形ABCD 的两条边分别重合在一起.现正方形ABCD 保持不动,将三角尺GEF 绕斜边EF 的中点O (点O 也是BD 中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1)如图13-2,当EF 与AB 相交于点M ,GF 与BD 相交于点N 时,通过观察或测 量BM ,FN 的长度,猜想BM ,FN 满足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2)若三角尺GEF 旋转到如图13-3所示的位置时,线段FE 的延长线与AB 的延长 线相交于点M ,线段BD 的延长线与GF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N ,此时,(1)中的猜想还成立吗?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在△ABC 中,点P 为BC 的中点. (1)如图1,求证:AP < 2 1 (AB +BC ); (2)延长AB 到D ,使得BD =AC ,延长AC 到E ,使得CE =AB ,连结DE . ①如图2,连结BE ,若∠BAC =60°,请你探究线段BE 与线段AP 之间的数量关系.写出你的结论,并加以证明; ②请在图3中证明:BC ≥ 2 1 DE . 图13-2 E A B D G F O M N C 图13-3 A B D G E F O M N C 图13- 1 A ( G ) B ( E ) C O D ( F )

中考数学专题训练z

1.如图,在Rt△ABC中,∠ACB = 90°,点D、点E、点F分别是AC,AB,BC边的中点,连接DE、EF,得到四边形EDCF,它的面积记作S;点D1、点E1、点F1分别是EF,EB,FB边的中点,连接D1E1、E1F1,得到四 边形E1D1F F 1,它的面积记作S 1,照此规律作下去,则Sn = . 2.如图,在斜边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OAB中,作内接正方形A1B1C1D1;在等腰直角三角形OA1B1中,作内接正方形A2B2C2D2;在等腰直角三角形OA2B2中,作内接正方形A3B3C3D3;……;依次作下去,则第n个正方形A n B n C n D n 的边长是( )(A)(B)(C)(D) 3.如图,在直线l1⊥x轴于点(1,0),直线l2⊥x轴于点(2,0),直线l3⊥x轴于点 (n,0)……直线l n⊥x轴于点(n,0).函数y=x的图象与直线l1,l2,l3,……l n 分别交于点B1,B2,B3,……B n。如果△OA1B1的面积记为S1,四边形A1A2B2B1的 面积记作S2,四边形A2A3B3B2的面积记作S3,……四边形A n-1A n B n B n-1的面积记作 S n,那么S20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点A1、A2、A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轴上,点B1、B2、 B3、…在直线y= 3 3 x+1上,△OA1B1、△A1B2A2、△A2B3A3…均 为等边三角形,则A2014的横坐标 . 1 3 1 - n n 3 1 1 3 1 + n2 3 1 + n 1 x y O 1 3 4 5 2 2 3 5 4 y=x A2 A3 B3 B2 B1 S1 S2 S3 A1 y=2x (第3题) 1/ 2

初中数学中考计算题复习含答案

初中数学计算题大全(一) 计算下列各题 1 . 3 6)21(60tan 1)2(10 0+-----π 2. 4 3 1417)539(524---- 3.)4(31 )5.01(14-÷?+-- 4 .0(3)1---+ 5. 4+23 +38- 6.()2 3 28125 64.0-?? 7 8. (1)03220113)2 1(++-- (2)23991012322?-? 10. ?? ? ??-÷??? ??-+601 6512743 11.(1 ) - (2)÷

12.418123+- 13.1212363?? -? ? ??? 14..x x x x 3)1246(÷- 15.6 1 )2131()3(2÷-+-; 16.20)21()25(29 3 6318-+-+-+- 17.(1))3 1 27(12+- (2)()()6618332 ÷ -+- 18.()24 3 35274158.0--+??? ??+-??? ??--- 19.1112()|32|43 --- +- 20. ()( ) 1 2013 3 112384π -??---+-?? ??? 。 21.. 22.11281223 23.2 32)53)(53)+

参考答案 1.解=1-|1-3|-2+23 =1+1-3-2+23 =3 【解析】略 2.5 【解析】原式=14-9=5 3.87- 【解析】解:)4(3 1 )5.01(14-÷?+-- ?? ? ??-??- -=4131231 81 1+-= 87-= 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注意:4 1-底数是4, 有小数又有分数时,一般都化成分数再进行计算。 4 .0 (3)1-+ =11- -. 【解析】略 5.3 6.4 【解析】主要考查实数的运算,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的计算能力,题目简单,但易出错,计算需细心。 1、4+2 3 +38-=232=3+- 2 52=42 ?? 7 . 32 - 【解析】 试题分析:先化简,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计算出结果. 2332 =-=- 考点: 二次根式的运算. 8.(1)32(2)9200 【解析】(1)原式=4+27+1 =32 (2)原式=23(1012-992 ) (1分) =23(101+99)(101-99)(2分) =232200??=9200 (1分) 利用幂的性质求值。 利用乘法分配律求值。 9.(1)-3;(2)10 【解析】 试题分析:(1)把有理数正负数分开相加即可; (2)先算乘方,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要注意不要漏乘即可. 试题解析: 解: (1)-23+(-37)-(-12)+45 = —23—37+12+45 = —23—37+12+45 =-3; (2

2020年中考数学压轴解答题14 图形变换和类比探究类几何压轴综合问题 (学生版)

备战2020中考数学之解密压轴解答题命题规律 专题14 图形变换和类比探究类几何压轴综合问题 【类型综述】 本节内容每年中考都会选择一种变换作为压轴题的背景素材,可以对函数图象进行平移,可以对几何图形进行平移、旋转,考查学生的数学综合应用能力.在选择、填空中也会涉及变换的概念和简单应用.只要抓住全等变换的特点,找到变与不变的量就可以解决问题.预计在2019年中考中仍会在压轴部分渗透变换,但是会有新情境的渗透. 【方法揭秘】 1.平移的性质 (1)平移前后,对应线段平行、对应角相等; (2)各对应点所连接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或相等; (3)平移前后的图形全等,注意: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2.旋转的性质: (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2)每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3)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3.中心对称的性质: 在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_.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 【典例分析】 【例1】操作与证明:如图1,把一个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ECF和一个正方形ABCD摆放在一起,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和正方形的顶点C重合,点E、F分别在正方形的边CB、CD上,连接AF.取AF中点M,EF的中点N,连接MD、MN. (1)连接AE,求证:△AEF是等腰三角形; 猜想与发现: (2)在(1)的条件下,请判断MD、MN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得出结论. 结论1:DM、MN的数量关系是; 结论2:DM、MN的位置关系是;

拓展与探究: (3)如图2,将图1中的直角三角板ECF绕点C顺时针旋转180°,其他条件不变,则(2)中的两个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加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例2】已知:如图1,OM是∠AOB的平分线,点C在OM上,OC=5,且点C到OA的距离为3.过点C作CD⊥OA,CE⊥OB,垂足分别为D、E,易得到结论:OD+OE等于多少; (1)把图1中的∠DCE绕点C旋转,当CD与OA不垂直时(如图2),上述结论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2)把图1中的∠DCE绕点C旋转,当CD与OA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点D时: ①请在图3中画出图形; ②上述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直接写出线段OD、OE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证明. 【例3】两个三角板ABC,DEF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点B与点D重合,边AB与边DE在同一条直线上(假设图形中所有的点、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其中,∠C=∠DEF=90°,∠ABC=∠F=30°,AC=DE=4 cm.现固定三角板DEF,将三角板ABC沿射线DE方向平移,当点C落在边EF上时停止运动.设三角板平移的距离为x(cm),两个三角板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cm2). (1)当点C落在边EF上时,x=________cm; (2)求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设边BC的中点为点M,边DF的中点为点N,直接写出在三角板平移过程中,点M与点N之间距离的最小值.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项汇编专题平移

专题10 平移 破解策略 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所连结的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平移前后的图形全等.平移是几何中的一种重要变换,运用平移可以将分散的线段、角或图形汇集到一起,也可以把不太明朗的关系明朗化. 通过平移构造辅助线是研究和解决几何问题的常用方法,其中,通过平移构造辅助线比较线段大小的常见类型有: (1)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关系,可以利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大于直角边来比较,也可以把其中一条线段转化成三角形的两条边,再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比较大小; (2)比较三条线段的大小关系,可以把三条线段平移到同一个三角形中,再利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来比较大小; (3)比较四条线段的大小关系,可以转化成“飞镖形”或“8”字形(如图)来比较线段的大小关系. 例题讲解 例1 已知:在ABC 中,P 为BC 边的中点. (1)如图1,求证:()1 2 AP AB AC <+; (2)延长AB 至点D ,使得BD =AC ,延长AC 至点E ,使得CE =AB ,连结DE . ①如图2,连结BE ,若BAC =60,请你探究线段BE 与AP 之间的数量关系.写出你的结论,并加以证明; ②请在图3中证明:1 2 BC DE ≥. O A B C D AD +BC >AB +CD A B D C AB +AC >BD +DC

证明(1)如图4,延长AP 至点F ,使得PF =AP ,连结BF . 易证APC ≌ FPB ,所以AC =BF . 从而AB +AC =AB +BF >AF , 即()1 2 AP AB AC <+. (2)①BE =2AP .证明如下: 因为BD +AB =AC +CE ,BAC =60, 所以ADE 为等边三角形. 如图5,在DE 上取一点G ,使得DG =DB ,连结BG ,则BDG 为等三角形. 连结CG ,PG ,则四边形ABGC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点A ,P ,G 共线,故AG =2AP . 易证DGA ≌ DBE .则BE =AG =2AP . P E D A B C G 图5 P C B A F 图4 P E D A B C 图3 P C B A D E 图2 P A B C 图1

精选初中数学中考完整题库(标准答案)

2019年初中数学中考复习试题(含答案)学校: 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 1.如图1,已知ABC ?周长为1,连结ABC ?三边的中点构成第二个三角形,再连结第二个对角线三边中点构成第三个三角形,依此类推,第2003个三角形周长为-------------------------------() (A) 1 2002 (B) 1 2003 (C) 2002 1 2 (D) 2003 1 2 2.函数y=- 1 2 (x+1)2+2的顶点坐标是------------------------------------------------() (A)(1,2) (B)(1,-2) (C )(-1,2) (D)(-1,-2) 3.若 12 ,x x是方程2 2630 x x -+=的两个根,则 12 11 x x +的值为---------------------------( ) (A)2(B)2 -(C) 1 2 图1

(D)9 2 4.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 ..的是【▲】A.ab<0 B.ac<0 C.当x<2时,y随x增大而增大;当x>2时,y随x增大而减小 D.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就是方程ax2+bx+c=0的根5.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填空题 6.已知:如图,∠ACB=∠DBC,要使△ABC≌△DCB,只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需填写一个你认为适合的条件). 7.如图,从一张圆形纸板剪出一个小圆形和一个扇形,分别作为圆锥体的底面和侧面,已 ,则这个圆形纸板的半径为▲.

中考数学专题 几何三大变换问题之对称

2004-2013年浙江11市中考数学选择填空解答压轴题分类解析汇编 专题13:几何三大变换问题之对称 一、选择题 1.(2004年浙江绍兴4分)如图,一张长方形纸沿AB对折,以AB中点O为顶点将平角五等分,并沿五等分的折线折叠,再沿CD剪开,使展开后为正五角星(正五边形对角线所构成的图形).则∠OCD等于【】 A.108°B.144°C.126°D.129° 【答案】C。 【考点】矩形的性质,折叠对称的性质。 【分析】展开如图:五角星的每个角的度数是: 0 180 36 5 。 ∵∠COD=3600÷10=360,∠ODC=360÷2=180, ∴∠OCD=1800-360-180=1260。故选C。 2.(2004年浙江湖州3分)小强拿了一张正方形的纸如图(1),沿虚线对折一次得图(2),再对折一次得图(3),然后用剪刀沿图(3)中的虚线(虚线与底边平行)剪去一个角,再打开后的形状应是【】 A. B. C. D. 【答案】D。 【考点】剪纸问题,折叠对称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 【分析】按照图中的顺序向右下对折,向左下对折,从上方角剪去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展开得:剪去的为一正方形,且顶点在原正方形的对角线上。故选D。 3.(2007年浙江绍兴4分)如图的方格纸中,左边图形到右边图形的变换是【】

A.向右平移7格 B.以AB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作轴对称,再以AB为对称轴作轴对称 C.绕AB的中点旋转1800,再以AB为对称轴作轴对称 D.以AB为对称轴作轴对称,再向右平移7格 【答案】D。 【考点】轴对称和平移变换。 【分析】观察可得:要使左边图形变化到右边图形,首先以AB为对称轴作轴对称,再向右平移7格。故选D。 4.(2008年浙江台州4分)把一个图形先沿着一条直线进行轴对称变换,再沿着与这条直线平行的方向平移, 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变换叫做滑动对称变换 .......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大量地存在这种图形变换(如图1).结 合轴对称变换和平移变换的有关性质,你认为在滑动对称变换 ......过程中,两个对应三角形(如图2)的对应点所具有的性质是【】 A.对应点连线与对称轴垂直B.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平分 C.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D.对应点连线互相平行 【答案】B。 【考点】新定义,轴对称变换和平移变换的性质。 【分析】观察图形,因为进行了平移,所以有垂直的一定不正确,A、C是错误的; 对应点连线是不可能平行的,D是错误的; 由对应点的位置关系可得: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平分。故选B。 5.(2011年浙江温州4分)如图,O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上一点,⊙O与边AB,BC都相切,点E,F分别在AD,DC上,现将△DEF沿着EF对折,折痕EF与⊙O相切,此时点D恰好落在圆心O处.若DE=2,

中考数学专题讲义图形平移类

图形平移类 联想融通:图形平移与函数相结合,会提出哪些什么问题呢?目的是考查什么呢?怎么解答?既然有是平移,一定用平移的性质:图形各点的平移距离相等、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这些相等关系;连结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平移前后图形的对应边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等平行关系。与函数相结合,就要找运动中随时间变化的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如面积)。 解法归一:先画图形,再利用平移中的性质找等角、等线段、全等、相似,利用面积公式或部分之和等于整体建立函数关系。 一、平移集合图形类 例27-1-1 如图27-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直直线 x y l 2 1 : 1 = 与直线6 : 2 + - =x y l相 交于点M,直线 2 l与x轴相交于点N。(1)求M、N的坐标。 (2)矩形ABCD中,已知AB=1,BC=2,边AB在x轴上,矩形ABCD沿x轴自左向右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移动,设矩形ABCD与△OMN的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移动的时间为t(从点B与点O重合时开始计时,到点A与点N重合时计时结束),求S与自变量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在(2)的条件下,当t为何值时,S的值最大?并求出最大值。 交流分享:(1)借助一次函数得到△OMN的边ON的长、点M的坐标、得到ON上的高、点M到O的水平距离;(2)本问的研究与直角坐标系、已知的两个一次函数没有了关系,只研究矩形ABCD与△OMN的重叠面积了,其他和前面的动点一样:“用相似求高、用面积公式求重叠面积”

例27-1-2 如图27-1-2①,已知抛物线经过坐标原点O 和x 轴上另一个点E ,顶点M 的坐标为(2,4);矩形ABCD 的顶点A 与点O 重合,AD 、AB 分别在已知x 轴、y 轴上,且AD =2,AB =3,(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2)将矩形ABCD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图27-1-2所示的位置沿x 轴的正方向匀速平行移动,同时一动点P 也以相同的速度.....从点A 出发向B 匀速移动,设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 秒(0≤t ≤3),直线AB 与该抛物线的交点为N (如图27-1-2②)。 ①当t =2 5 时,判断点P 是否在这个抛物线上,并说明理由;②设以P 、N 、C 、D 为顶点的多 边形面积为S ,试问S 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交流分享:题目不算难,突出问题是分类不全,分析每个顶点的运动情况,加记住没点平移距离相等这一平移的性质可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