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气象条件

合集下载

延安市气象条件

延安市气象条件

延安市气象条件气象条件延安市气候属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受季风环流、地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春季干旱多风,有寒流出现;夏季温热、干旱、雨涝相间,多雷阵雨,秋季凉爽多雨,气温下降快,霜期早;冬季寒冷干燥,持续时间长。

延安市宝塔区泰安石油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宝塔石油城地处暖温带温和半湿润气候区。

年平均温度9.7℃,一月平均气温-6.7℃,七月平均气温22.9℃,极端最高气温39.7℃,极端最低气温-25.4℃(延安市极端最低气温-28.5℃。

)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72%;年日照2472小时,年降水量550mm,57%集中在7~9月。

一日最大降雨量98.1mm,一小时最大降雨量62.1mm。

平均早霜始于10月中旬,晚霜终于四月上旬,无霜期152天。

主要灾害性气候有干旱、霜冻、冰雹等。

夏天平均大气压90.03Kpa。

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占年频率的24%。

年平均风速1.5m/s,最大风速8.0m/s。

年最大降水量:741.0mm.延安市宝塔区全年雷暴日数:30.5天;延安最大冻土深度为790mm,最大积雪深度170mm。

延安市宝塔区平均海拔高度957.6m。

各县气象条件宝塔区:气象条件最热月平均气温22.90℃极端最高气温39.70℃最冷月平均气温过-6.70℃极端最低气温-25.40℃年平均气温9.30℃年平均气压907.6hPa 海拔高度957.6m年平均相对湿度63%冬季室外计算温度-14℃全年主导风向SW夏季主导风向SW冬季主导风向SW最热月平均湿度72%最冷月平均湿度53%年平均降雨量572.3mm日最大降雨量139.9mm最大积雪深度17cm最大冻土深度80cm平均风速 2.0m/s年沙暴日数 3.4d/a年雷暴日数33.1d/a年日照时数2445.2h/a地震烈度6度吴起县:气象资料吴旗县位于中纬度黄河中游黄土丘陵沟壑区,属于中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区,具有明显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旱涝相间,秋季温凉湿润。

延安市气象条件

延安市气象条件

延安市气象条件气象条件延安市气候属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受季风环流、地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春季干旱多风,有寒流出现;夏季温热、干旱、雨涝相间,多雷阵雨,秋季凉爽多雨,气温下降快,霜期早;冬季寒冷干燥,持续时间长。

延安市宝塔区地处暖温带温和半湿润气候区。

年平均温度9.7℃,一月平均气温-6.7℃,七月平均气温22.9℃,极端最高气温39.7℃,极端最低气温-25.4℃(延安市极端最低气温-28.5℃。

)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72%;年日照2472小时,年降水量550mm,57%集中在7~9月。

一日最大降雨量98.1mm,一小时最大降雨量62.1mm。

平均早霜始于10月中旬,晚霜终于四月上旬,无霜期152天。

主要灾害性气候有干旱、霜冻、冰雹等。

夏天平均大气压90.03Kpa。

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占年频率的24%。

年平均风速1.5m/s,最大风速8.0m/s。

年最大降水量:741.0mm.全年雷暴日数:30.5天;最大冻土深度为790mm,最大积雪深度170mm。

平均海拔高度957.6m。

1、延安市位于陕北南半部,地处北纬35°21′~37°31′,东经107°41′~110°31′之间,属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

北连榆林市,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省临汾市、吕梁市相望,西依子午岭与甘肃省庆阳市为邻,辖1区12县。

延安古称延州,历来是陕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

城区处于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三山鼎峙,延河、汾川河二水交汇之处的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

延安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宝塔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社会秩序和谐稳定。

宝塔区委、区政府坚持“产业富民、工商强区、城市带动、项目拉动、超常发展、建设小康”的发展思路,走农业产业化、工业新型化、城乡一体化、经济民营化的路子,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和谐稳定。

延安市烤烟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

延安市烤烟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

延安市烤烟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
延安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

气候条件对于烤烟的生长发育和
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在延安市种植烤烟能够得到的气候条件分析。

一、温度条件
烤烟的生长适宜温度为15~30℃之间。

延安市春季平均温度为8~14℃,夏季平均温
度为22~24℃,秋季平均温度为9~17℃。

在此气温条件下,烤烟的生长发育达到最佳状态。

二、日照条件
烤烟对于日照的需求为每天6-8小时,延安市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400-2900小时,在
夏季达到日照最长的情况,且多晴朗天气,适宜烤烟生长发育。

三、降水条件
烤烟对于降水的需求较小,全生育期的总降水量在400-600毫米左右。

延安市全年降
水量为500-800毫米之间,分布较为均匀,保证了烤烟的生长发育。

四、风向风速
烤烟生长过程中需要新鲜空气的循环及适宜的通风环境,延安市常年大风较少,春季
晨风盛行,对烤烟生长不利,需采取相应的防风措施。

五、土壤条件
烤烟对土壤的要求较高,适合在深厚肥沃、疏松透气、富含有机质和微量元素的土壤
中生长。

延安市烟草种植区多沟壑纵横,土壤形成多样,多为黄棕壤和黄土壤,土肥水分
能满足烤烟生长的需求。

综上所述,延安市烤烟多得天时地利人和,气候温和,雨水充足,日照时间长,土壤
肥沃,发展烤烟生产具有明显的地理优势。

但还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出更为适宜的种植技术,最大程度地发挥气候等自然条件的优势,提高烤烟的品质和产量。

延安市气象条件图文稿

延安市气象条件图文稿

延安市气象条件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延安市气象条件气象条件延安市气候属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受季风环流、地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春季干旱多风,有寒流出现;夏季温热、干旱、雨涝相间,多雷阵雨,秋季凉爽多雨,气温下降快,霜期早;冬季寒冷干燥,持续时间长。

延安市宝塔区地处暖温带温和半湿润气候区。

年平均温度9.7℃,一月平均气温-6.7℃,七月平均气温22.9℃,极端最高气温39.7℃,极端最低气温-25.4℃(延安市极端最低气温-28.5℃。

)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72%;年日照2472小时,年降水量550mm,57%集中在7~9月。

一日最大降雨量98.1mm,一小时最大降雨量62.1mm。

平均早霜始于10月中旬,晚霜终于四月上旬,无霜期152天。

主要灾害性气候有干旱、霜冻、冰雹等。

夏天平均大气压90.03Kpa。

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占年频率的24%。

年平均风速1.5m/s,最大风速8.0m/s。

年最大降水量:741.0mm.全年雷暴日数:30.5天;最大冻土深度为790mm,最大积雪深度170mm。

平均海拔高度957.6m。

1、延安市位于陕北南半部,地处北纬35°21′~37°31′,东经107°41′~110°31′之间,属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

北连榆林市,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省临汾市、吕梁市相望,西依子午岭与甘肃省庆阳市为邻,辖1区12县。

延安古称延州,历来是陕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

城区处于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三山鼎峙,延河、汾川河二水交汇之处的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

延安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宝塔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社会秩序和谐稳定。

宝塔区委、区政府坚持“产业富民、工商强区、城市带动、项目拉动、超常发展、建设小康”的发展思路,走农业产业化、工业新型化、城乡一体化、经济民营化的路子,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和谐稳定。

延安市烤烟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

延安市烤烟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

延安市烤烟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
延安市位于陕西省中部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烤烟是延安市重要的农产品
之一,适宜生长的气候条件是温暖、湿润、阳光充足。

温度方面,烤烟生长的最佳温度范围是20℃~30℃,夜间气温不低于10℃。

延安市的
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烤烟生长时,特别需要避免高温和干旱的影响,因为这些会影响烟草的生长和品质。

在夏季高温时,需要注意定时浇水降温,保持土壤湿
润度,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降水方面,烤烟的生长需要充足的降水,特别是在生长初期和收获末期需要更多的水分。

延安市的降水主要分布在春季和夏季,整年降水量较为集中,但春季和夏季降水量开
始明显增多。

灌溉是延安市烤烟种植的重要方式之一,提供适宜的水源和灌溉设备,有利
于烤烟的生长和品质。

光照方面,烤烟喜欢光照充足、日照长的环境。

延安市有充足的阳光资源和较长的日
照时间,这对烤烟的生长非常有利。

在春季、夏季和初秋期,阳光充足的条件下,可以促
进烤烟的生长和发育。

总之,延安市具有适宜烤烟种植的气候条件,当然还需要考虑到土壤和水资源等因素,以达到最好的种植效益。

延安是什么气候

延安是什么气候

延安是什么气候1、延安是什么地方?延安市,简称“延”,陕西省地级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中南地区,省会西安以北371千米。

北连榆林,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临汾、吕梁相望,西邻甘肃庆阳。

总面积37037平方千米,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

(1)延安是什么气候扩展资料:延安气候:延安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易旱气候区,全年气候变化受制于季风环流。

1、年日照2418小时,日照百分率55%,≥0℃的活动积温3878.1℃,无霜期年平均162天,一年一熟有余,两熟不足。

2、降水多集中夏季,且多暴雨,强度大,10月至次年5月仅占年总量的29%,旱涝相间,春旱严重。

强度干旱居多,占55%;83%年份有冰雹,并伴有暴雨,阵性大风;40%连阴雨发生麦上场和秋作物灌浆成熟期。

延安的四季,以公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次年2月为冬季。

春季干燥少雨,气温回升迅速,气候多变,有大风、扬沙天气。

季内降水占年总量的17%,3月平均气温4.5℃,5月平均气温16.9℃,最高可达36.5℃,遇较强冷空气侵袭时,最低气温可降到0℃左右,出现霜冻。

夏季炎热多雨,季降水量312.3毫米,占年总量的57%,多为阵性天气,有时伴有冰雹,季内月平均气温21.1~22.9℃,7月最热为22.9℃,季内最高气温39.7℃,无酷热期。

秋季降温迅速,湿润,多阴雨大雾天气,9月降水日数11~12天,9~10月雾日占全年一半,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出现初霜,11月上旬土壤冰结。

冬季雨雪稀少,明朗干冷,多西北风,季内降水仅13毫米,占年总量4%,1月最冷,平均气温-6.4℃,极端最低气温-25.4℃,相对温度平均为54~60%。

2、延安气候太原气候一、延安市的气候特征是: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易旱气候区,全年气候变化受制于季风环流。

1、年日照2418小时,日照百分率55%,≥0℃的活动积温3878.1℃,无霜期年平均162天,一年一熟有余,两熟不足。

延安简介以及解说

延安简介以及解说

延安市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介于北纬35°21′~37°31′,东经107°41′~110°31′之间。

北接榆林市,南连咸阳、铜川、渭南市,东隔黄河与山西省临汾、吕梁地区相望,西依子午岭与甘肃省庆。

阳地区为邻全市总面积37037平方公里,共辖1区12县、196个乡镇、3426个行政村,总人口193.88万,其中农业人口154.1万,人口密度52/平方公里。

属内陆干旱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均无霜期170天,年均气温7.7℃—10.6℃,年均日照数2300—2700小时,年均降水量500毫米左右。

历史沿革延安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轩辕黄帝的陵寝就安卧在延安境内的桥山之巅,被炎黄子孙尊称为“人文初祖”。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延安以其“边陲之郡”、“五路襟喉”的特殊战略地位,吴起、蒙恬、范仲淹、沈括等许多中国古代名将在此大展文韬武略,上演了一幕幕金戈铁马的悲壮史剧。

二十世纪上半叶,延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民族英雄刘志丹、谢子长创立的陕北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红军长途征战的落脚点。

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十三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

特别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培育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支柱。

1982年延安市被国务院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1996年11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延安地区,设立地级延安市。

人文自然资源延安自然、人文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经济发展潜力。

全市土地总面积5556万亩,人均29亩,且土层深厚、适生作物众多、发展林果业和畜牧业的前景十分广阔。

在广袤黄土的深处,蕴藏了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

延安市环境条件

延安市环境条件

延安市环境条件
气候
延安市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

夏季气温适中,平均
气温约为25摄氏度,最高气温可达30摄氏度。

冬季寒冷,平均气
温约为0摄氏度,最低气温可接近零下10摄氏度。

春秋季节相对
较短,气温宜人,适合户外活动。

地理
延安市地势起伏,境内山地、丘陵、平原交错。

主要河流有黄河、渭河等,为该地区的重要水资源供应来源。

境内还有一些自然
景观,如华山、搭金山等,吸引了众多游客。

植被
延安市拥有丰富的植被资源。

山地和丘陵地区主要覆盖着灌木、草本和落叶树,如槐树、杨树、榆树等。

平原地区主要种植粮食作
物和果树,如小麦、玉米、苹果等。

延安市还致力于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积极推动植树造林和生态恢复工作。

环境保护
延安市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当地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和法规,严格监管工业企业和农村污染源。

延安市积极推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同时,开展了垃圾分类和废品回收等环保活动,提高了城市环境的整体质量。

总结
延安市作为中国陕西省的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该市的气候宜人,地理多样,植被丰富。

同时,延安市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致力于建设绿色环保的城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安市气象条件气象条件延安市气候属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受季风环流、地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春季干旱多风,有寒流出现;夏季温热、干旱、雨涝相间,多雷阵雨,秋季凉爽多雨,气温下降快,霜期早;冬季寒冷干燥,持续时间长。

延安市宝塔区地处暖温带温和半湿润气候区。

年平均温度9.7℃,一月平均气温-6.7℃,七月平均气温22.9℃,极端最高气温39.7℃,极端最低气温-25.4℃(延安市极端最低气温-28.5℃。

)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72%;年日照2472小时,年降水量550mm,57%集中在7~9月。

一日最大降雨量98.1mm,一小时最大降雨量62.1mm。

平均早霜始于10月中旬,晚霜终于四月上旬,无霜期152天。

主要灾害性气候有干旱、霜冻、冰雹等。

夏天平均大气压90.03Kpa。

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占年频率的24%。

年平均风速1.5m/s,最大风速8.0m/s。

年最大降水量:741.0mm.全年雷暴日数:30.5天;最大冻土深度为790mm,最大积雪深度170mm。

平均海拔高度957.6m。

1、延安市位于陕北南半部,地处北纬35°21′~37°31′,东经107°41′~110°31′之间,属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

北连榆林市,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省临汾市、吕梁市相望,西依子午岭与甘肃省庆阳市为邻,辖1区12县。

延安古称延州,历来是陕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

城区处于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三山鼎峙,延河、汾川河二水交汇之处的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

延安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宝塔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社会秩序和谐稳定。

宝塔区委、区政府坚持“产业富民、工商强区、城市带动、项目拉动、超常发展、建设小康”的发展思路,走农业产业化、工业新型化、城乡一体化、经济民营化的路子,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和谐稳定。

预计2007年,完成生产总值120.3亿元,完成区属工业生产总值21.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4亿元,完成财政收入12.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56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9600元。

连续五年经济总量居全市各县区之首,2004至2006年连续三年在全省县域经济普查中,位居第二。

农村主导产业开发效益突显。

“林果、草畜、棚栽”是宝塔区农村的三大主导产业。

该区按照“做强林果业、壮大草畜业、提高棚载业”的思路,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全区林果面积累计达到31万亩,产量突破16万吨,优果率达65%,实现收入2.56亿元,果农人均增收1186元,宝塔“山地苹果”已成为陕西知名品牌。

草畜业走以牛为主、多种养殖并重的发展路子,牛、猪、鸡饲养量分别达到4.5万头、10万头和80万只。

棚栽业坚持“三菜”并举的路子,日光温室稳定在1万座,各类弓棚3.2万个,露地菜种植2.2万亩,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年均产值近亿元。

三大主导产业实现总收入4.52亿元,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达到58.8%。

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1999年以来,该区紧紧抓住国家退耕还林的政策机遇,累计完成退耕还林93.71万亩,林草覆盖率达到46.8%,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66.1%,分别较2002年提高10个、12.7个百分点。

2005年,顺利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成为全省首家通过国家验收的县区。

2006年,被命名为全国造林绿化模范县区。

城乡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在资金和项目上向农村倾斜,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

五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亿元,新修基本农田10.1万亩,累计达到31.6万亩,农村人均1.69亩;解决了335个村的人畜饮水,自来水入户率达到76%;累计推广沼气池10031口,农村能源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建成砂石路440公里、柏油路318公里,在实现了区乡道路“黑色化”目标的基础上,基本实现了乡村道路砂石化目标;解决了村村通电话、通电视问题;完成了15个小城镇开发建设。

2000年,全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27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63亿元,农业总产值1.6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86.7元。

2、宝塔区位于陕西省北部。

北纬36°11′-37°09′,东经109°21′-110°03′。

东临延长县,西靠安塞县,南与甘泉县、宜川县、富县毗邻,北与子长、延川县接壤。

总面积3556平方千米,其中城区面积16平方千米。

总人口40万人(2004年)。

3、气候条件延安市气候属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受季风环流、地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春季干旱多风,有寒流出现;夏季温热、干旱、雨涝相间,多雷阵雨,秋季凉爽多雨,气温下降快,霜期早;冬季寒冷干燥,持续时间长。

延安市宝塔区地处暖温带温和半湿润气候区。

年平均温度9.7℃,一月平均气温-6.7℃,七月平均气温22.9℃,极端最高气温39.7℃,极端最低气温-25.4℃(延安市极端最低气温-28.5℃。

)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72%;年日照2472小时,年降水量550mm,57%集中在7~9月。

一日最大降雨量98.1mm,一小时最大降雨量62.1mm。

平均早霜始于10月中旬,晚霜终于四月上旬,无霜期152天。

主要灾害性气候有干旱、霜冻、冰雹等。

夏天平均大气压90.03Kpa。

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占年频率的24%。

年平均风速1.5m/s,最大风速8.0m/s。

年最大降水量:741.0mm.全年雷暴日数:30.5天;最大冻土深度为790mm,最大积雪深度170mm。

平均海拔高度957.6m。

4、地质、地貌条件延安地区位于华北陆台鄂尔多斯单斜构造的东南角,在成份和构造上属中生代的沉积岩系。

延安地区位于黄河中游,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由于黄土质地疏松,又多暴雨,植被稀疏,侵蚀强烈,大量泥沙被流水冲走。

延安地区地貌以黄土高原、丘陵为主。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

全区石质山地占总面积9%,工程区域地貌类型为延河冲洪积河谷阶地河川台地,一级阶地高出河床5至10米,主要由砂砾石、亚粘土组成,保存完整。

二级阶地下的基岩面积较小,高出河床15至25米。

5、水文地质区内河流具有东亚季风带河流的特点,属暖季泛滥河流。

不同年份径流量的变化决定于当年季风形成的降雨情况。

各河最多年流量与最少年流量、多年平均流量变差大。

以北洛河、延河、清涧河、仕望河及汾川河为主干,形成树枝状水系网。

顺应地势,河流或由西北向东南注入渭河,或由西向东注入黄河,全部属于黄河水系,具有“干流深切,支流密布,季节性强,年流量变化大”的特点。

在雨季,毛、支流起水,干流流量增大形成丰水期,遇大面积降雨或暴雨,发生洪水在旱季毛、支流干枯干流流量剧减,出现贫水期,甚至断流。

多弯曲河段,河流弯度大而密,中游河谷宽水流缓慢,下游河谷窄水流急速,形成峡谷,坡降增大,河流小含沙量高。

每年7、8、9月丰水期输沙量占年总输沙量70%,最高达90%,地面径流主要靠雨水补给,雨季水丰,旱季水低,河流下切到基岩以下时,可得到深层地下水补给,占年径流量25%。

此外春季河冰消融,河水上涨,形成春汛。

旱季库坝放水增加流量,避免干枯,该项目区域主要涉及延河。

6、地震根据国家地震局编制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附录A“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延安市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区。

宝塔区:气象条件最热月平均气温22.90℃极端最高气温39.70℃最冷月平均气温过-6.70℃极端最低气温-25.40℃年平均气温9.30℃年平均气压907.6hPa 海拔高度957.6m 年平均相对湿度63%冬季室外计算温度-14℃全年主导风向ES夏季主导风向ES冬季主导风向WN 最热月平均湿度72% 最冷月平均湿度53% 年平均降雨量572.3mm 日最大降雨量139.9mm 最大积雪深度17cm 最大冻土深度80cm 平均风速 2.0m/s年沙暴日数 3.4d/a年雷暴日数33.1d/a年日照时数2445.2h/a地震烈度6度宝塔区位于陕西省北部。

北纬36°11′-37°09′,东经109°21′-110°03′。

东临延长县,西靠安塞县,南与甘泉县、宜川县、富县毗邻,北与子长、延川县接壤。

总面积3556平方千米,其中城区面积16平方千米。

吴起县:气象资料吴旗县位于中纬度黄河中游黄土丘陵沟壑区,属于中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区,具有明显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旱涝相间,秋季温凉湿润。

当地年平均日照时间2400.1小时,日最长日照时数为12.5小时,最短日照时数为8.5小时。

年极端最高地面温度66.2摄氏度(1966年);年极端最低地面温度-33.3摄氏度(1971年),平均无霜期146天;年降雨量300~500mm,平均降雨日数为95天。

年平均气压874.0毫巴,多年平均最高气压878.8毫巴,多年平均最低气压866.8毫巴。

年平均风速1.3~1.56m/s。

夏季平均气温为:20.3摄氏度;冬季平均气温为:-6摄氏度;全年平均气温为:7.8摄氏度;主导风向:夏季西北冬季东南;冻土层平均深度1.4m;水流最大流速:11.7m/s;实测含沙量:1180kg/立方米;实测最大水深:70 m/s(1994年);历年最大降水量:113.4mm(1994年)。

吴起县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的西北部,西北邻定边县,东南接志丹县,东北边靖边县,西南毗邻甘肃华池县。

地处东经107°38′57″至108°32′49″,北纬36°33′33″至37°24′27″之间。

南北长93.4公里,东西宽79.89公里,总面积3791.5平方公里。

吴起县地貌属黄土高原梁状丘陵沟壑区,海拔在1233—1809米之间。

境内有无定河与北洛河两大流域,地形主体结构可概括为“八川二涧两大山区”。

吴起县地貌属黄土高原梁状丘陵沟壑区,海拔在1233—1809米之间。

境内有无定河与北洛河两大流域,地形主体结构可概括为“八川二涧两大山区”,分别是指头道川、二道川、三道川、乱石头川、宁赛川、脚扎川、颗颗川、杨青川;周湾涧、长城涧;白于山区、子午岭山区。

2003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3亿多元,新修柏油路201.65公里,新修乡村四级砂石路256公里,修筑桥涵312座(道),新修石油生产道路780公里,改造村组道路452公里,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606.3公里,实现了县乡道路柏油化,乡村道路主干线砂石化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