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等压面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学案等值线图(等温线等压线)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学案----等值线图(等温线、等压线)一、概况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地理现象的空间演变、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都可以通过等值线图展示出来。
等值线图为考查学生的空间概念、空间想象,以及分析计算能力提供了平台,历年高考都非常重视对等值线图的考察。
等值线是指数值相等各点的连线。
地理学科中重要的等值线有: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太阳辐射量线、等盐度线及等压面等等。
二、等值线的基本特点1.同一条等值线上的数值相等。
2.等值线为闭合曲线。
3.两条等值线一般不能相交。
等高线图上悬崖可以显示为重合状态。
4.相邻的两条等值线数值相等或差一个等值距。
三、判读的一般方法1.读数值一等值差(每相邻的两条线数值差相等或为0);变化规律(这是做题的基础)2.看疏密状况一了解影响因素3.看走向和形态一了解影响因素4.注意等值线的弯曲处—可添加辅助线,变抽象为直观四、重要等值线知识要点归纳(一)等温线1.根据数值判断半球:判断依据是气温由低纬向两极递减。
结论:数值向北递减,为北半球;数值向南递减,为南半球。
2.根据等温线判断气温差异判断依据:(1)同图幅中:等温线越密集一一气温差异越大;等温钱越稀疏一一气温差异越小。
(2)不同图幅,可计算等距离的温差。
结论:(1)冬季密集,夏季稀疏,特别是温带地区季节变化明显。
(2)一般南半球较北半球稀疏且平直,海洋较陆地稀疏且平直。
3.根据等温线的走向判断影响因素等温线变化示意图解说影响因素等温线平直,与纬线平行太阳辐射能量因纬度而不同太阳辐射(或纬度)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递变海洋影响程度不同夏季:内陆向高纬凸冬季:内陆向低纬凸A、B、C同纬度,B处内陆夏温B地>A、C,冬温B地<A、C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有差异)与等高线平行(与山脉走向、高原边缘平行) 等温线延伸到高地急转弯曲地形(山地垂直高度)暖流:向高纬凸寒流:向低纬凸暖流增温寒流降温洋流盆地闭合曲线夏季炎热中心冬季温暖中心夏季不易散热,下沉气流增温,冬季山岭屏障地形闭塞,四周山岭屏障山地闭合曲线冬夏均为低温气温垂直递减,升高1,000米,降温6℃地势高锯齿状分布(南美洲7月份气温图) 河谷、平原与高原、山地交错相间分布,气温高低不同地势高低起伏大4.根据等温线弯曲判断海陆或季节(月份)判断依据:海洋与大陆热容量不同,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
图形专项突破:等压线图的判读2025届高三第一轮复习地理课件

三、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低
1.判读气压形式:
等压线为闭合曲线,中心气压比四
低
周气压低(中心为上升气流)。
(1)低压中心:
三、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低
1.判读气压形式:
低 高
等压线为闭合曲线,中心气压比四 周气压高(中心为下沉气流)。
(2)高压中心:
三、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低
1.判读气压形式:
Q地相等的是( D )
A.甲
B.乙 C.丙
D.丁
[变式演练]1:
读亚洲局部区域某时刻近地面等压 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1~2题。
【解析】:第1题,图示P地西侧为高 压、东侧为低压,依据风向由高压指向 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可判断为西北 风。 第2题,图示等压距为2.5 hPa,则Q 外围等压线数值可能是1 005 hPa或1 007.5 hPa;再运用“大于大的、小于 小的”判读法,可判断Q地数值可能是 1 002.5 hPa~1 005 hPa或1 007.5 hPa~1 010 hPa;与图中丁处数值可 能相等。
等压面和等压线的区别:
等压面是指在垂直方向上气压相等的面,反映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差异。 等压线是指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连线,反映出水平方向上的气压 差异。等压线是某一海拔高度的等高面与空中若干不同等压面相割,在等 高面上形成的许多交线。
二、等压线图的特征和判断方法:
同线等值 同图等距 (或为0) 不相交不重合 闭合曲线 凸高(低)为低(高)
努力付出
加一定油会意!有想不到的收获
高考必胜
(5)鞍部:
三、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1.判读气压形式: 2.判断气压形式:
低 高
首先明确高低气压;其次确定水平 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后根据南、北半 球画出偏向风(如图中A处吹偏南风)。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专项突破4等压面图的判读湘教版

图形专项突破❹等压面图的判读[读图流程](1)判断气压的高低①气压的垂直递减规律。
由于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且高度越高,压在其上的空气柱越短,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如下图,在空气柱L1中,P A′>P A,P D>P D′;在L2中,P B>P B′,P C′>P C。
②同一等压面上的各点气压相等。
如上图中P D′=P C′、P A′=P B′。
综上分析可知:P B>P A>P D>P C。
(2)判读等压面的凸凹等压面凸向高处的为高压,凹向低处的为低压,可形象记忆为“高凸低凹”。
另外,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凸起方向相反。
(3)判断下垫面的性质①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近地面等压面下凹者为陆地、上凸者为海洋(湖泊)。
冬季,近地面等压面下凹者为海洋(湖泊)、上凸者为陆地。
②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
③判断城区与郊区:近地面等压面下凹者为城区、上凸者为郊区。
(4)判断近地面天气和气温日较差近地面等压面下凹者,多阴雨天气,日较差较小;近地面等压面上凸者,多晴朗天气,日较差较大。
真题感悟[典例] [山东卷]如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
据此完成下题。
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解题能力培养][答案]变式演练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高空C比D的气压____(填“高”或“低”)。
近地面A比B的气压____(填“高”或“低”)。
(2)A比B的温度____(填“高”或“低”)。
(3)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____(填“顺”或“逆”)时针方向流动。
(4)如果A地是海洋,B地是陆地,则此时应该是________(填“白天”或“夜晚”),此时A地与B地间吹____风(填“海”或“陆”)。
(5)A与B相比,日温差大小比较为________。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高中地理等值线有关高低底高的巧妙运用

2021年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高中地理等值线有关高低底高的巧妙运用查字典地理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21年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高中地理等值线有关高低底高的巧妙运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查字典地理网。
在中学地理中,有关等值线(包括等温线、等压线、等压面、等高线)的分布规律方面的知识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其分布规律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高低低高”。
即与同纬度、与两侧或与同一水平面的周围地区相比较,向高值凸的地方低,向低值凸的地方就高。
“高低低高”以化繁为简的手法巧妙地加以归纳,使学生较易地对等值线的分布规律进行理解和记忆,本文就等值线问题谈些“高低低高”的运用方法。
高中地理等值线有关高低底高的巧妙运用一、运用“高低低高”,突破等温线的难点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二节中有关气温的水平分布的第三点规律:以北半球为例,7月份大陆上等温线向北凸出,海洋上等温线向南凸出,1月份则相反。
我们知道,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同纬度地区,夏季海洋气温低于大陆,冬季海洋气温高于大陆,通过分析学生是理解了,但对等温线的分布特征(即弯曲和陆、洋、季节之间的关系)却很难突破,只要巧妙地运用“高低低高”,突破就不成问题。
如图1:如何判断该地区处在什么季节,首先根据气温的一般规律: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可以判断出该地域在北半球。
然后运用“高低低高”法判断季节:海洋上的等温线向气温的“高值”凸出表明其气温“低”于同纬度的陆地,为夏季,称为“高低”;同样,陆地上的等温线向气温的“低值”凸出,表明其气温“高”于同纬度的海洋,为夏季,称为“低高”。
高中地理等值线有关高低底高的巧妙运用二、运用“高低低高”,突破等高线的难点在初中地理中,等高线知识很抽象,用等高线模型图直观演示,较形象具体,学生当时也可以理解,但过后学生却很容易忘记,尤其对于等高线的弯曲与山谷、山脊之间的关系更易忘记,运用“高低低高”来巧妙归纳它们的关系,就易记不易忘了。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不同尺度的热力环流

B.b气流易形成阴雨天C.甲地的日较差较小
气流形成的气压类似于赤道低气压
D.d
1
一、小尺度下的热力环流
思考: 1、白天海滩美照,怎么站位取景
2、夏季海陆风对滨海地区的气候有什
么调节作用?
3、歌曲《军港之夜》:“军港的夜 啊静悄悄,…海风
白天:
。 你轻轻的吹,海浪你轻轻的摇…”
夜晚:
。 问题探究:找出歌词中欠妥的地方。
1
一、小尺度下的热力环流
思考: 1、白天海滩美照,怎么站位取景
。
2、等压面向上空弯曲,就是向气压值 的
方向弯曲,说明
;
等压面向地面弯曲,就是向气压值 的
方向弯曲,说明
。
3、热的位置垂直气压差较
,
冷的位置垂直气压差较
。
请把等压面、下垫面和热力环流图补画完整
等压面
①
②
500HPa
①
等压面 ②
1000HPa
一、小尺度下的热力环流
(一、城市热岛环流) 思考: 1、中心城区的上空易出现什么天气? 2、郊区的生态绿地对城市的环境效益? 3、)山谷环流 素材一: 山上一别墅,白天主人晾晒名贵字 画,被风刮走,他认为是山下邻居 捡走,邻居否认,失主将之报警, 警官问询了当天的天气情况-大晴天, 做出了正确的判案。
素材二: 山上一别墅,主人举报山下某工厂经常夜间排放污染性大气,严重影响了山上居民的身体健康。请分析该 举报是否合理?
1
一、小尺度下的热力环流
思考:(活动探究) 山谷风对坡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1、白天山风: ①提高坡面温度,有利于作物生长; ②向坡面输送水汽,有利于形成云、 雾、雨。比如不少山茶树喜云雾天, 茶叶要“嫩”的好。 2、夜晚山风: ①有利:降低坡面温度、减弱有机质消耗;②不利:春秋季过强过冷,易使农业减产。 3、山谷风:增加昼夜温差,同时减少病虫害,提高农产品品质。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等压线专题【课件】(共41张PPT)

沃克环流是指正常情 况下发生在赤道附近 太平洋洋面上空的一 种热力环流
在沃克环流中
A.甲地多晴天 B・乙地为低压 C・甲地垂直方向气流下沉 D.近地面空气由乙地流向甲地
左图为甲地所在区域 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 面 P1 和 P2 的 空 间 分 布示意图,图中甲、 乙两地经度相同
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B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14年山东
等压线与风的关系:重点
与风向:考虑气压值高低、考虑地偏、考虑近地面和高空
在上图所示的时段内,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的城市是
A、台北 B、上海 C、首尔 D、北京
2014天津卷
1002 1004 1006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1008
1010
在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风
等压线与天气系统:必考
高压中心与天气系统 低压中心与天气系统 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锋面气旋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高 考地理 专题复 习等压 线专题 【课件 】(共 41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高 考地理 专题复 习等压 线专题 【课件 】(共 41张PPT)
图1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 M、N之间的气
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点空气运动的
可 能方向
若此图表示高空等压面,PMVPN,则。点风向
为
A・③或④ B・②或⑧ C・③或⑦ D・⑥或
⑦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高 考地理 专题复 习等压 线专题 【课件 】(共 41张PPT)
高考地理等压线图判读方法与应用技巧

高考地理等压线图判读方法与应用技巧进行等压线的判读与应用前首先要明确:影响气压的基本要素有海拔、温度、空气运动等;从高度来看,同一地点,气压总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高空的气压总是低于近地面的气压;从气温来看,同一高度,气温越高的地方,气压越低;从空气运动状况来看,气流上升处,气压低,反之气压高。
具体判断方法如下:1、判断气压类型:凡闭合等压线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为高气压;凡闭合等压线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为低气压。
由高气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脊的最弯曲部分的连线称为脊线;由低气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槽的最弯曲部分的连线称为槽线。
两个高压脊之间和两个低压槽之间的部位称为鞍部。
2、判断等压面形状:同一地方由于气压总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地面上的气压总是高于高空的气压,所以高压中心处的等压面形状总是向上空拱起,低压中心处的等压面形状总是下凹弯向地面。
3、判断季节:大陆上空出现高压中心或海洋上空出现低压中心为冬季,反之为夏季。
4、判断风力大小——同一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集,单位距离内气压差异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越大。
不同等压线图中,则比较相邻两条等压线差值的大小,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若比例尺相同,则等压差越大的地方风力越大;若比例尺不同而等压差相同,则比例尺大的图所示风力越大。
5、判断某点风向:做图分析法——先做出该点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若等压线不规则,呈弯曲状态,则做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的线即为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然后再根据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规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的基础上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做出偏向角度为35—45之间的风向,由此确定此点的风向。
6、判断天气与天气系统:与高气压对应的天气系统是反气旋,与低气压对应的天气系统是气旋,台风、飓风是热带气旋中最强的一级;低压槽是冷暖锋发育的位置,高压脊则不利于冷暖锋的形成;高压脊与反气旋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低压槽与气旋控制的地区多阴雨天气。
高考地理专题1.6 等压线图的判读-解图释含义含解析

等压线图的判读[知识点拨]1. 等压线图的判读等压线是气压相等的点的连线,实际上是等压面和等高面的交线,所以等压线分布图表示在同一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的状况。
等压线的判读和应用是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的考查要点,主要依据等压线的数值特征、分布特征及组合特征考查某一区域天气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高考试题的形式既有选择题,也有综合题。
2.风力大小的分析与描述(高考全国卷Ⅰ)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 为低压。
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 ) A .偏东风 B .偏南风 C .东北风D .西北风(2)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 ) A .14日14时 B .14日19时 C .15日4时 D .15日11时[审答流程][标准答案] (1)B (2)B[对点练习](2018·安徽百校联考)下图示意某区域2015年某月29日08时海平面气压形势。
图示天气系统正以75 km/h的速度东移。
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M地29日08时的风向为( )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2.由图可知,与29日08时相比,M地风向基本逆转的时间大致是( )A.29日14时B.29日20时C.30日02时D.30日08时答案:1.B 2.D(2017·江苏卷)2017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
下图为5月6日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形势图。
读图回答3~4题。
3.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 )A.甲B.乙C.丙D.丁4.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 )A.晴,西南风B.阴,西北风C.晴,东南风D.阴,东北风答案:3.A 4.C(2018·秦皇岛模拟)如图是某日某时北半球某平原地区500 hPa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单位:m)。
读图回答5~7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等压面与等压线的空间关系
等压面是指在垂直方向上气压相等的面,反映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差异。
等压线是指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连线,反映出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异。
某一高度的水平面切割等压面而得到的交线即为等压线。
如下面甲、乙两图的上部分别是1008百帕、1007百帕、1006百帕、1005百帕的几个等压面分布,甲图中的等压面上凸,乙图中的等压面下凹。
气压的分布是用等高面上的等压线的分布来表示的,等压线是某一海拔高度相等的等高面与空中若干不同等压面相割,在等高面上形成的许多交线,如甲、乙两图的下部等压线。
可以看出,等压面上凸区对应等压线的高值区,即为高气压区;等压面下凹处,对应等压线的低值区,即为低气压区。
二、等压线图中气压场类型的判读
等压线图中气压场的判读,可联系等高线图的判读方法。
在等压线图中,等压线闭合,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低压中心(气旋),反之为高压中心(反气旋)。
等压线弯曲,并向气压数值减小方向弯曲,弯曲处的狭长区域称为高压脊,高压脊的等压线呈舌状向外伸出,曲率最大处转折点的连线是脊线,脊线与等压线垂直;等压线弯曲,并向气压数值增大方向弯曲,弯曲处的狭长区域称为低压槽,低压槽的等压线呈V字状向外伸展,V字状顶端的连线是槽线,槽线与等压线垂直。
三、等压面的判读方法
1.根据等压线(面)的弯曲状况确定下垫面的冷热
根据等压线的分布,如图所示,同一高度面上a处等压线向上凸出,说明该处气压较高,而处于同一高度的b处气压较低,因为a>c,c=d,而d>b,所以a>b。
根据高空气压状况与地面气压状况相反的特点,可以确定近地面A处气压较低(这里必须特别注意,A处气压低不是与其高空的a处相比,而是与近地面的B处相比而言的,对A处来说,其气压远远大于高空的a处),B处气压较高。
A、B两处的气压差异是地面热力性质的差异引起空气的上升、下沉运动所致。
地面温度较高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地面气压较低;地面温度较低处,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地面气压较高。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地面气压高低,反推地面的冷热状况。
A处近地面气压低,说明空气受热上升,从而得出地面温度较高的结论。
2.根据等压面的凸向判断气压的高低
图1 图2
在等压面图中,经常见到比较不同的高度及同一高度上的气压高低的问题,以及考查等压面凸向的问题。
这类问题解答的原则是:不同海拔高度上,越向高空,气压值越低,因为越向高空,空气的密度越小;在近地面附近气温低的地方气压高,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
高空气压的高低与近地面气压高低相反。
如上面图2,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由高到低顺序为乙、甲、丙、丁,丙为高气压,丁为低气压,而地面上的甲为低气压,乙为高气压。
在热力环流形成的等压面上,向上凸的地方为高压,下凹的地方为低压。
气压高低是指同一水平面(海拔高度)上的比较,而在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因为越向高空,空气的密度越小。
3.利用等压面的凸凹状况可判断
(1)气温高低。
近地面的等压面下凹(高空等压面上凸),近地面气温高。
(2)海陆分布。
冬季,近地面等压面下凹(高空上凸)是海洋;夏季,近地面等压面下凹(高空上凸)是陆地。
(3)城市和郊区。
城市近地面的等压面下凹(高空上凸)。
四、等压线图中如何进行风向确定和风力大小的比较
1.风向的确定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画出过该点并垂直于等压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
如下图:
风向是指风的来向,即风从哪个方向来,就用它的来向命名风向。
例如,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风从东南方向吹来,因此说夏季吹东南风;冬季风从西北方向吹来,所以说冬季吹西北风。
2.风力大小的比较
风力的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因此,等压线密集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也大。
但要注意不同的两幅图上的等压线值和比例尺的变化。
规律如下:
(1)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
(2)比例尺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风力越小。
(3)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小,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小,风力越小。
3.根据风向可判读
(1)等压线值的大小:顺着风向,等压线值越来越小。
(2)南北半球:向右偏——北半球;向左偏——南半球。
(未考虑地形与其他因素影响)
(3)近地面和高空(高空忽略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
斜交——近地面;平行——高空。
(4)高压和低压(风压定律)
观测者背风而立:北半球高压中心位于其右后方(左下图),南半球高压中心位于其左后方(右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