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高三地理限时训练(形成过程)

合集下载

高三地理上学期限时训练2-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高三地理上学期限时训练2-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限时训练(二)一.单项选择题读下图,回答1-2题。

1.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①苏②湘③滇④新⑤桂⑥XXA.①② B.③④ C.③⑤ D.⑤⑥2.图中A.甲处侵蚀作用最强烈 B.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C.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 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图1为某河段景观素描图,图2为该河段河曲水流速度等值线分布(①﹥②)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3题。

3.有关河曲地段水流速度、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A.甲—流速慢—沉积作用—仓储用地B.乙—流速快—侵蚀作用—住宅用地C.乙—流速慢—沉积作用—交通(港口)用地D.甲—流速快—侵蚀作用—水利设施(防洪堤)用地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处所示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B .①②处所示地貌都是由流水侵蚀造成的C .图示地貌景观在湿热的环境条件下发育更好D .⑤处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是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5.图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A. 页岩、砂岩、花岗岩、石灰岩B. 页岩、砂岩、石灰岩、花岗岩C. 石灰岩、砂岩、页岩、花岗岩D. 花岗岩、石灰岩、砂岩、页岩地表岩石风化后,由残留在原地基岩上的风华产物组成的壳层,称为风化壳。

下图为不同气候一植被带的风化壳厚度变化示意图。

完成6-7题。

风化壳苔原带 温带森林带 亚热带 森林带 热带森林带 热带草 原带 温带草原带 半荒漠草原 及荒漠带 降水量 蒸发量 /mm 气温 /℃6.曲线Ⅰ、Ⅱ、Ⅲ分别代表A.气温、降水、蒸发 B.降水、蒸发、气温C.降水、气温、蒸发 D.气温、蒸发、降水7.风化壳厚度A.甲大于丁是因为热量丰富、降水量大 B.乙大于丙是因为植被茂盛、蒸发量大 C.刚果盆地总体上大于格陵兰岛 D.伊朗高原总体上大于恒河平原图4是XX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

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汇聚形成月牙泉(见图4右下角照片),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来日趋干涸,当地政府发出”拯救千年月牙泉”的呼吁。

28措施建议类-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小题限时集训(新高考专用)

28措施建议类-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小题限时集训(新高考专用)

28措施建议类难度:★★★★☆建议用时:30分钟正确率:/22托木尔峰位于我国新疆天山山脉的西端,是天山的最高峰,山地垂直自然带谱较为完整。

据资料显示,近年来托木尔峰南坡雪线不断上升。

下图为托木尔峰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处自然带的名称最可能是()A.温带荒漠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温带草原带D.山地灌木林带2.该山峰水热组合条件最好的地区是()A.南坡2000m左右B.南坡2500m左右C.北坡1500m左右D.北坡2500m左右3.为了缓解托木尔峰南坡雪线不断上升的现状,我国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A.限制第三产业发展B.全面使用清洁能源C.大力发展“绿色产业”D.减少工业废水排放【答案】1.A2.D3.C【解析】1.图中①处自然带位于山脉南侧的山麓地带,自然带与当地的水平自然带相一致,天山以南是塔里木盆地,降水少,属于温带荒漠,所以说①处自然带的名称最可能是温带荒漠带,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随着海拔升高,降水量先增多后减少,水热组合条件最好的地方应形成森林带,该山峰水热组合条件最好的地区是分布有山地寒温带针叶林植被的地方,从图中可以看出位于北坡2000米到3000米之间,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近年来全球气候不断变暖,气温升高,使托木尔峰南坡雪线不断上升,为了缓解这种现状,应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提高清洁能源比例,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故A错误,C正确;我国目前能源结构中以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为主,全面使用清洁能源不太现实,B错误;全球变暖主要与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有关,D错误。

故选C。

【点睛】山麓的自然带即基带,其水热组合与山地所在地区的水热组合基本一致,因此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规划了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一中亚一西亚、中国一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六大经济走廊,其中,最先规划建设的中蒙俄经济走廊是全球资源最富集的区域之一。

近年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0城市化新人教版(2021学年)

近年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0城市化新人教版(2021学年)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0 城市化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0 城市化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0 城市化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 城市化(限时:40分钟)一、选择题下图示意2001~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增长率与建成区面积增长率的比较(%)。

读图,完成1~3题。

1.2001~2008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面积()A.先增后减B.先减后增C.呈增加趋势ﻩD.呈减少趋势2.据上图结合相关知识可判断,2001年以来我国( )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D.大量农业人口迁入城市3.为解决图示城市化问题,我国应该( )A.加快中小城市向大城市的转化B.避免城市用地规模的盲目扩张C.把农民工全部转变为城市人口D.使农业用地尽快转化为非农业用地1.C2。

D3。

B[第1题,图示2001~2008年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率大于城镇人口增长率,则人均城市用地面积呈增加趋势。

第2题,据图可知,我国城镇人口增长率在2%~8%之间,而同时期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应小于1%,则城镇人口增长率远大于人口自然增长率,说明城镇人口增长主要来自于农业人口的迁入。

第3题,图示反映的城市化问题是建成区面积增长率大于城镇人口增长率,必然造成土地资源的低效利用,故应避免城市用地的盲目扩张。

] (2018·内蒙古联考)海绵城市通过建设下沉式绿地,将一部分雨水渗入地下,多余的水进入排水管道。

地理限时训练(一)【建议时间15分钟】

地理限时训练(一)【建议时间15分钟】

地理限时训练(一)【建议时间15分钟】
使用日期:选题:张毅老师批阅人:得分:姓名: 1.
读“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4分)
(1)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向斜的字母是,属于地堑的字母是。

(2)出现图中“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这一地形倒置现象是受到(内力/外力)作用;
关于这一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双选)
①向斜槽部受挤压力的作用岩层坚实不易侵蚀形成的山地
②背斜槽部受挤压力的作用岩层坚实不易侵蚀形成的谷地
③向斜顶部受张力的作用岩层脆弱受外力侵蚀形成的山地
④背斜顶部受张力的作用岩层脆弱受外力侵蚀形成的谷地
(3)若开采地下水,最好在处;若为开采方便,采石场最好选择处(填字母)。

2.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6分)
(1)图中表示美洲板块的是(序号);⑥表示的板块名称是(名称);
(2)日本群岛是_____板块(序号)和_____板块(序号)(张裂/挤压)形成的,其位于板块的______(生长/消亡)边界附近,地壳较为活跃,故其多、等地质灾害。

注:本次测验选自于2014年重庆一中高2017级高一上期第三次定时练习(2014.12)背诵要点收获:
地理限时训练(一)【参考答案】
1.
2.(每空2分,共16分)
(1) ______⑤__ ____,南极洲板块。

(2) _______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挤压______,
_____消亡__ ___,_____火山______,_____地震______
(注:第2小题:1和2、5和6答题顺序可互换)。

2016届高三下学期地理限时训练

2016届高三下学期地理限时训练

2016届高三下学期地理晚练六城市道路绿化布置形式多样,“二板三带式”即道路被中间一条绿化带隔离成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和两条行道树。

下图为二板三带式道路绿化断面。

据此完成1-2题。

1. 人行道上绿化带的作用:①涵养水源,减轻内涝②吸烟滞尘,净化空气③调节气候,为行人庇荫④减弱噪音,美化环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二板三带式”的优点有:A.用地经济,管理方便简单B.车辆之间,互不干扰和影响C.绿地较广,投资费用很大D.人行道与车行道分离,安全性好读海南岛图(实线为等高线c>b>a),完成3-4题。

3.图中四条虚线表示的是:A. 7月等温线B. 1月等温线C.等降水量线D. 等风能线4.影响海南岛环线铁路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 地形B. 港口C. 科技D. 城市定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海拔1420-3941米,独特的地理环境为马铃薯的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有“中国薯都”之称,产品部分出口。

图2为甘肃省定西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5-7题。

5. 定西成为“中国薯都”的优势条件是:A.复杂气候,品种多样B.地势平坦,利于耕作C.濒临黄河,水源充足D.公路发达,利于外运6. 定西马铃薯种植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了:A.旅游产业B.食品加工业C.建筑和建材业D.高新技术产业7. 定西马铃薯出口国外,最有可能的是:A.美国B.澳大利亚C.哈萨克斯坦D.法国为打击索马里海盗,吉布提港逐渐成为各国军舰后勤物资补给基地。

2014年8月,中国企业中标吉布提港口码头建设,一旦多功能码头建成,吉布提将成为区域航运和物流中心。

图3为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

据此完成8-9题。

8. 吉布提港建设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A.气候湿热,易发生中暑B.河湖密布,投资成本大C.人口稠密,地价水平高D.地质复杂,技术要求高9. 未来吉布提港将成为:A.北非国家的出海口B.红海及周边中转站C.非洲最大物流中心D.中东地区航运中心读“辽宁某气象要素等值线分布图”,回答10-11题。

中图版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1册课后限时训练 第四章 第三节

中图版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1册课后限时训练 第四章 第三节

第四章第三节【A基础练·等级考测试】时间:20分钟总分:44分[知识点1: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知识点2: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影响]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知识点1]1.在海—气相互作用中,大气向海洋输送巨大能量的形式是( )A.辐射B.风C.降温D.升温【答案】B [解析]在海—气相互作用中,大气主要以风的形式向海洋输送巨大的能量。

[知识点1]2.关于海洋热量收支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热量净收入从低纬海区到高纬海区逐渐减少②各纬度海区的热量收支基本平衡③赤道地区热量收入最多,极地海区热量支出最多④海洋热量的主要收入是太阳辐射,主要支出是海水蒸发耗热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D [解析]受太阳辐射影响,海水热量净收入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但赤道地区因降水多,热量收入少于副热带海区。

海洋热量的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耗热。

[知识点1]下图为某科学考察队乘船考察路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3~4题。

3.若船只出发时,A处是1月,经过6个月后到达C处,此时C处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海水向大气补充热量B.大气向海洋补充热量C.大气和海洋未发生任何联系D.此时C处为春季,海洋无法向大气补充热量4.图中①②两处相比,海—气相互作用更活跃的是( )A.①处B.②处C.①②处相等D.无法判断【答案】3.A 4.B [解析]第3题,据题意可知,A处是1月,经6个月后为7月,是北半球夏季,图中C处海洋温度高,海水向大气补充热量,A项正确。

第4题,②处为赤道海域,海水获得的热量较多,海水温度更高;①处为南半球副热带海区,海水温度①处较低。

热交换②处更活跃。

[知识点2]国家气候中心监测表明,9月进入厄尔尼诺状态,1月达到厄尔尼诺标准,本次厄尔尼诺现象持续15个月。

厄尔尼诺导致冬季气温较往年偏高,出现暖冬现象。

据此完成第5~6题。

2021年高三地理下学期限时训练试题(三)新人教版

2021年高三地理下学期限时训练试题(三)新人教版

2021年高三地理下学期限时训练试题(三)新人教版第Ⅰ卷(选择题,44分)一、选择题一天,我国某城市于北京时间4时30分日出, 18时 30分日落。

据此回答第1题。

1.该城市应位于天津的()A.西南方向 B。

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东北方向下图中N为北极点,弧POQ为晨昏线,读图回答2-3题。

2.一旅游者16时位于图中H点,那么()A.此时刚日出B.旅游者的影子位于西南方C.地球公转速度较快D。

北京的昼长在变短3.若P地位于某大陆的西岸,则P处()A.受到暖流的影响B.海水盐度一定比同纬度的东岸海域高C.季风气候显著D。

植被叶质坚硬,叶面有蜡质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是高中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

下左图为“我国钓鱼岛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回答4—5题。

4.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出钓鱼岛()A.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B.降水季节变化小C.北部坡度比南部平缓D.位于热带草原带5.钓鱼岛南北距离大约是()A.0.7千米B.1.9千米C.2.5千米D.3.7千米下表是我国北方几个城市气温日较差平均状况,读表回答6~7题。

青岛济南开封西安太原兰州日温差≥15℃的日数0.4 74.6 71.8 91.1 156.8 174.0最大日温差(℃) 16.3 26.0 25.2 28.1 29.2 30.26.西安与太原相比,日温差≥15 ℃的日数相差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A.太阳高度的变化B.纬度高低C.离海远近 D.雨日数量和下垫面性质7.关于华北地区气温日较差状况及对农业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日较差较小,热量条件好,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B.气温日较差较大,有利于作物果实糖分的积累C.气温日较差较小,延长了霜冻时期,农作物容易受霜冻危害D.气温日较差较大,缩短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加大复种指数径流系数就是一定汇水面积内地表径流量(毫米)与降水量(毫米)之比,以小数或百分数计,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变成地表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

2021届高三限时训练地理试卷含答案

2021届高三限时训练地理试卷含答案

2021届高三地理限时训练(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题均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下图是某地气象台绘制的该地气温日变化监测图。

读图回答1-2题。

1.此地大致()A.位于60°E,该日日出东北B.位于90°E,该日日落西北C.位于120°E,该日日出东北D.位于150°E,该日日落西北2.据图判断()A.当地时间14时地面吸收的太阳热量最多B.气温最低时是地面散失热量最多的时刻C.该地该日的昼长约为14小时D.上午地面吸收的热量始终大于散失的热量主要来自生物残体分解和根系呼吸。

受人类干扰,我国东土壤中排放的CO2北某山植被群落发生了逆行演替:红松阔叶林→阔叶杂木林→白桦林→灌木林→排放通量时间变化。

草本。

下图示意该山不同演替阶段植被群落8月份土壤CO2据此完成3-5题。

3.该山植被群落从红松阔叶林向草本逆行演替过程中()A.草本物种数逐渐增加B.植被覆盖率逐渐下降C.地上生物量逐渐减少D.群落内光照逐渐减弱4.该时段土壤CO2排放通量受土壤温度影响最小的森林群落是()A.红松阔叶林B.阔叶杂木林C.白桦林D.灌木林5.下列因素中,与图中土壤CO2排放通量的时空变化相关性最小的是()A.土壤微生物B.地下生物量C.表层凋落物D.土壤含水量下图示意华北某区域裸地和秸秆覆盖情况下土壤的冻结过程状况。

据此完成6-7题。

6. 与裸地相比,该地秸秆覆盖地土壤冻结厚度较薄的原因主要是秸秆()A.增强了大气逆辐射B.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加C.使地面反射率变小D.使土壤与大气的热交换减弱7. 与裸地相比,该地秸秆覆盖地土壤融化时间较迟的原因主要是土壤()A.冻结时间较迟B.获得光照较少C.水分蒸发较弱D.上空气温较低条田渠网是改良滨海盐碱地的一项重要措施,有利于提高田间稻作的劳动生产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地理限时训练
目前,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已超过50%,而降低依存度的出路就是开发生物能源和石油替代产品。

生物能源主要指利用淀粉质生物(如:粮食、薯类、作物秸秆等)加工成乙醇(燃料酒精)、生物柴油、生物制氢等,直接作为动力。

据此回答1-2题。

1.生物能源与石油
A.本质来源相同 B.均属清洁能源 C.均属可再生能源 D.分布地区一致
2.我国大规模发展生物能源的前景广阔,这主要取决于
A.交通四通八达 B.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C.原料来源丰富 D.试点企业遍及全国
下图是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汇聚形成月牙泉,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来日趋干涸,读图回答3-4题。

3.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是
A. 大湖萎缩而成
B. 古河道残遗而成
C. 人工挖掘而成
D. 风力侵蚀而成4.泉水日趋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变暖,蒸发增强
B. 降水变少,雨水补给减少
C. 风沙沉积,,古河道淤塞
D. 地下水补给量不断减少
海水透明度表示的是海水的能见度,数值越大,透明度越高。

下图示意某海城8月海水透明度(米)等值线分布。

读图完成5-7题。

5.甲点海域海水等透明数值可能是
A. 17
B. 16
C. 14
D. 12
6.甲海域东北部海水等透明度线较西南部密集的主要原因是东北部海域
A. 海岸线更曲折
B. 污染物排放更多
C. 海域水深更浅
D. 海底坡度更陡
7.此季节渤海海域海水透明度达到一年中的最高值,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 海陆位置
B. 气候
C. 洋流
D. 大陆轮廓
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10°C—22°C范围示意图和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回答8-9题。

8.世界1月平均气温10°C—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
A. 受寒、暖流共同影响
B. 受暖流影响
C. 受寒流影响
D. 受陆地影响9.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图b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我国某地质勘探队在某地钻取地下岩芯,钻取的岩芯样本如图所示,图中各类岩石均为沉积岩。

读图,回答10-11题。

(双选项)
10.该地的地质构造可能是
A. 背斜
B. 向斜
C. 断块山
D. 断层
11.图示乙地
A. 表层岩石较甲地更坚实
B. 地震、岩浆活动较频繁
C. 较甲、丙两地更易找到地下水
D. 适宜开挖东西走向的地下隧道
某科考队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

读图勘察加半岛的地形图,回答12-13题。

12.据图可知,对该岛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的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 热量
B. 河流含沙量
C. 水源
D. 土壤肥力
13.该岛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植被
B. 太阳辐射
C. 地形
D. 火山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14-16题。

14.图示河流地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河流的( )
①侵蚀作用②搬运作用③溶蚀作用④堆积作用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15.乙图所示地形剖面对应甲图中的( )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16.河谷从发育初期到成熟期,下列说法正解的是()
A. 河流的侧蚀作用减弱,下蚀作用加强
B. 河流在凹岸堆积,在凸岸侵蚀
C. 河湾不断地向两侧扩展,使河谷展宽
D. 河谷横剖面由“U”形变为“V”形。

读下图,P岛是由沿裂谷溢出的上地幔物质堆积而成, 2010年春季,该岛的火山多次喷发,目前已进入火山喷发活跃期。

读图完成17-19题。

17.P岛多火山,多地热资源的原因
A. 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B. 位于亚欧板块内部
C. 位于美洲板块内部
D. 位于大西洋的海岭附近
18.造成图中甲、乙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 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B. 洋流、地形
C. 太阳辐射、洋流
D. 盛行风、地形
19.P岛的岩石经外力作用后可形成
A. 沉积岩
B. 变质岩
C. 石灰岩
D. 岩浆岩
下图为“北爱尔兰的巨人之路”地质景观,该地岩石都呈现出六边形柱状结构,经专家认定为“柱状节理”结构,是岩石形成过程中呈120度夹角冷却收缩时形成的天然石柱,据此回答题。

20.下列地貌与材料所述的“六边形”石柱形成作用相同的是
A. 石蛋地貌
B. 火山锥
C. 峡谷
D. 海蚀柱
研究地质构造,可以科学的推断地层形成过程与地貌的关系。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完成21-23题。

21.总体来看,对本地区地质构造与地貌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背斜谷地
B. 向斜谷地
C. 背斜山地
D. 向斜山地
22.对岩石①、②、③形成的先后顺序的推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①→③→②
D. ③→①→②
23.对岩石②形成后,地质作用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岩浆喷发——地壳下降——深海沉积——地壳上升——水平挤压——外力侵蚀
B. 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地壳上升——侵蚀堆积——水平挤压
C. 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地壳上升——水平挤压——外力侵蚀——堆积作用
D. 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岩浆喷发——水平挤压——堆积作用——外力侵蚀
下面图甲为“某地地质地貌图”,图乙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①②③④⑤⑥⑦代表的是软流层、岩浆、侵入岩、喷出岩、沉积物、沉积岩、变质岩中的某一项。

读图完成24-25题。

24.图甲中P处所示的主要岩石类型对应图乙中的
A. ③
B. ④
C. ⑤
D. ⑥
25.图甲所示地质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是
A. 沉积作用—地壳运动—流水侵蚀
B. 地壳下沉—岩浆活动—沉积过程
C. 泥沙堆积—板块挤压—冰川侵蚀
D. 沉积过程—固结成岩—岩浆活动
水冲玛瑙大多呈卵石状,磨圆度高,原岩以喻出岩为主,集中分布于河床与沙滩中马哈赞加(图6)是水冲玛瑙的知名产地。

某地理考察队为了探究水冲玛瑙的形成过程,按照图示路线从马哈赞加徒步到达甲地。

读图完成26-28题。

26.下列月份中最适合马哈赞加人工采挖水冲玛瑙的是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27.考察线路所经过的四城市中
A. 马哈赞加年均温墩高
B. 甲市年降水量最少
C. 乙市海拔高度最高
D. 丙市年日照时数最少
28.水冲玛瑙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A. 岩浆浸入→地壳上升→流水侵蚀→流水沉积
B. 岩浆侵人→变质作用→风力侵蚀→风力沉积
C. 岩浆喷出→地壳下沉→风力侵蚀→风力沉积
D. 岩浆喷出→风化作用→流水侵蚀→流水沉积
姓名________ 座位号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
题号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答案
下图所示为雅鲁藏布江某段(自西南流向东北)夏季分布状况,该段河流所在河谷年雨量仅140mm,冬季盛行偏北风。

(1)说出PQ、QR两段河谷地形的差异,并指出产生差异的因素。

(2)说明QR河段沙洲形成过程。

(3)分析甲地沙丘形成过程。

(4)有人提议在R处筑坝发电,你是否赞同? 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5)
(6)
(7)
(8)
(9)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10)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