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水分离原理及工艺简介

合集下载

油水分离技术

油水分离技术

油水分离技术油水分离技术引言:油水分离技术是一种相对常见的技术,广泛应用于油田开采、石油化工、环境保护以及海上事故应急处理等领域。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加深,石油及其衍生产物的使用和排放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油水分离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油水分离技术的原理、分类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

一、油水分离技术的原理油水分离技术是将混合的含油水体分离为油相和水相的过程。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油和水的密度差异以及油水界面张力的不同来实现油水分离。

当混合液中油滴的尺寸大于一定范围时,由于油滴自身的浮力作用,可以使油滴浮起并聚集在液面上,从而实现油水分离。

二、油水分离技术的分类根据油水分离过程中所利用的力学原理和分离设备的不同,油水分离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重力分离法:利用油水密度差异和地球引力,通过设置分离器或沉淀器使油水分离。

重力分离法通常适用于油滴尺寸较大、油水含量较高的情况。

2. 离心分离法:通过高速旋转设备产生的离心力使油水分离。

离心分离法适用于油滴尺寸较小、油水含量较低的情况,其分离效率较高。

3. 膜分离法:利用具有特殊孔径和表面性质的薄膜,通过渗透和阻挡等作用实现油水的分离。

膜分离法具有分离效率高、设备体积小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

4. 溶剂萃取法:通过适当的溶剂与混合液进行接触,使油相和水相分别通过溶剂相沉淀,从而实现油水分离。

溶剂萃取法对油滴尺寸和油水含量的要求较高,但分离效果较好。

5. 超声波分离法:利用超声波的机械能将混合液中的油滴震散并使其浮起,从而实现油水分离。

超声波分离法对于处理小尺寸油滴和高浓度油水混合液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

三、油水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随着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利用的要求不断提高,油水分离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以下列举了最新的研究进展:1. 纳米材料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吸附和阻挡作用,研究者们通过制备纳米材料膜或纳米复合材料,提高了油水分离的效率和稳定性。

高效油气水三相分离器在油田中的应用

高效油气水三相分离器在油田中的应用

高效油气水三相分离器在油田中的应用高效油气水三相分离器(也称为三相分离器或三相旋流器)是一种在油田中广泛应用的设备,用于将油井产出的混合液体(包括原油、天然气和水)进行有效地分离和处理。

这种设备具有高效、节能、可靠的特点,在提高石油开采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介绍高效油气水三相分离器在油田中的应用。

一、原理及结构高效油气水三相分离器主要基于多相流旋流原理,通过采用特殊结构的分离器内部装置,将混合液体进行快速离心分离。

分离器内部通常由入口管、旋流器、分离室、出口管和底部排液管等组成。

当混合液体进入分离器后,通过入口管进入旋流器,在旋流器内形成涡流,使得液体发生离心分离。

由于原油密度较大,会沉积在分离器的底部,形成一层沉积物。

而天然气由于密度较小,会在分离器的中心部分上升,最终通过出口管排出。

水在中间位置,沉降在原油底部,并通过底部排液管排出。

二、应用领域1. 油田采油:高效油气水三相分离器的首要应用领域是油田的采油过程。

在油井产出时,原油会与天然气和水混合在一起,三相分离器可以将这三种物质有效地分离开来,保证原油的纯度,减少水和气体的占比,提高原油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分离器的连续运行,可以减少沉积物对生产设备和管道的损害,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 天然气处理:三相分离器也广泛应用于天然气处理过程中。

在天然气采集和输送过程中,常常伴随着水和油的混合液体。

通过使用高效油气水三相分离器,可以将这些混合液体进行有效分离,提高天然气的纯度和生产效率。

三相分离器还能很好地控制工艺流程中的冲击和液位波动,保护后续设备的正常运行。

3. 污水处理:高效油气水三相分离器也可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

在石油开采和化工工业中,常常产生大量的含油废水。

通过使用三相分离器,可以将其中的原油和其他固体杂质有效地分离,减少水中的污染物含量,提高废水处理效率,达到环保要求。

三、优势和前景1. 高效节能:相较于传统的物理化学分离方法,高效油气水三相分离器具有分离效率高、设备体积小、能耗低的特点。

油气水分离及原油脱水技术

油气水分离及原油脱水技术

脱水质量可靠、处理成本低的特点。设备 运行的稳定性受原油含水率、乳化特性、 油水界面控制、运行管理水平等因素影响。
关键参数:电场强度、脱水原油粘度 (温度)、停留时间。
一般和热化学沉降处理工艺相结合, 称之为电-化学脱水。
(12)混凝沉降、过滤等
一、油气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油气水分离处理方法包括:
(1)旋流(离心)分离 超声波聚结。利用的超声波震动作用,
二、油田矿场集输处理的主要发展历程
选油站阶段(30年代末至50年代)
随着玉门油田扩大开发,地面工程开始形 成较完整的系统:数口油井的油气产物一起收 集在一个站(即选油站)上进行油气分离,原油 在开式罐中沉淀脱水后泵输到集油站装车外运。 油田油气收集处理以管线和有关设备构成了一 个开式流程——选油站流程。这种流程因俄罗 斯巴鲁宁首次采用,又称巴鲁宁流程。50年代 开发的克拉玛依油田也基本上采用这种流程。
(9)气浮法
在民用航空领域应用较多。
(10)水洗 (11)管道破乳 (12)混凝沉降、过滤等
一、油气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油气水分离处理方法包括:
(1)旋流(离心)分离 蒸发处理。是将原油乳化液加热至水
(2)重力沉降分离
沸点以上使水汽化,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
(3)机械处理 (4)化学破乳
对于原油密度等于或接近1的原油,可采
集气增压站
2
4
7
1
5
6
原油稳定
原油稳定
3
10
絮凝(碰撞聚结)颗粒的自由沉降速 度计算要考虑由于速度的差异引起的碰撞 聚结。实验公式:
(10)水洗 (11)管道破乳 (12)混凝沉降、过滤等
us
0.03
g

海上油气开采设备的油水分离技术及处理方法

海上油气开采设备的油水分离技术及处理方法

海上油气开采设备的油水分离技术及处理方法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海上油气开采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资源开发方式。

然而,在海上进行油气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油水混合物,这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油水分离技术及处理方法的研发与应用成为了保护海洋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 油水分离技术的原理油水分离技术旨在有效分离油水混合物,保护海洋环境免受污染。

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原理来实现油水的分离。

1.1 物理分离技术物理分离技术主要包括重力分离、浮力分离和离心分离。

重力分离利用油水混合物的密度差异,通过物体的沉降速度来实现分离;浮力分离则利用气泡或浮球将油水混合物分隔开;离心分离则是通过离心力将油水混合物分离成不同层次的液体。

1.2 化学分离技术化学分离技术主要包括溶剂溶解、氧化还原和凝聚等方法。

溶剂溶解是利用具有选择性溶解性的有机溶剂将油水混合物分离;氧化还原则通过氧化剂与油水混合物中的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来实现分离;凝聚则是利用表面活性物质改变油水界面张力,使油水分离。

1.3 生物分离技术生物分离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处理油污染的一种方法。

通过选择适应油污染环境的微生物株,使其利用油污染物作为能量和碳源,将油水混合物分解为无害的物质。

2. 油水分离设备及处理方法2.1 油水分离设备在海上油气开采过程中,常用的油水分离设备包括油水分离器、旋流器和浮式收集设备。

油水分离器是用来分离油水混合物的重要设备。

它通常由沉淀池、分离罐和倾斜板等部分组成。

油水混合物进入沉淀池后,通过重力分离,油浮于水上方形成一层。

然后,油水混合物流入分离罐,经过分离板的作用,油水再次被分离。

最后,油水分离后的水被排放或进一步处理,而油则被收集。

旋流器是一种利用旋流效应进行分离的设备。

通过旋流器的旋转运动,油水混合物中的油被带入旋流器的内部,形成涡旋效应,油浮在中心并被收集,而水则从外圈流出。

浮式收集设备通常用于海上漏油事故应急处理。

油水分离的原理和工艺

油水分离的原理和工艺

油水分离的原理和工艺油水分离是指将混合了油和水的物质进行分离的过程。

这个过程在生产、工业和环境保护中都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有效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对水资源的浪费。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学习油水分离的原理和工艺,并且会探讨一些相关的技术和应用。

一、原理油水分离的原理基本上是利用油和水的密度差异,将它们分离开来。

由于油比水密度小,所以当它们混合在一起时,油会浮在水面上。

这就为油水分离提供了基础。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有时候油和水混合得非常紧密,分离起来会非常困难。

因此,需要采用一些特定的工艺和设备来进行油水分离。

二、工艺油水分离的工艺可以分为物理分离和化学分离两种。

物理分离是指利用物理过程来分离油和水,而化学分离则是利用化学反应来将它们分离开来。

1、物理分离物理分离有以下几种方式:(1)重力分离:这种方法是最简单的分离方法之一,它利用油和水的比重不同,使得油浮在水上,然后通过一些特殊的装置将油和水分离出来。

(2)空气浮选:这种方法利用气泡的浮力和表面张力,将油和水分离出来。

具体操作是将气泡注入混合物中,然后通过气泡的浮力和表面张力原理将油浮起来,再在上部将它们分离出来。

(3)旋流器分离:这种方法利用液体在旋转的过程中产生的离心力来分离油和水。

(4)过滤分离:这种方法将混合物通过过滤器或网孔,通过物理屏障来将油和水分离出来。

2、化学分离化学分离可以分为化学还原、化学氧化和生物降解等几种方法。

(1)化学还原:化学还原是利用还原剂(例如亚硫酸盐、二氧化硫等)来将油和水分离开来。

(2)化学氧化:化学氧化是利用氧化剂(例如臭氧、氢氧化钠等)来将油和水分离开来。

(3)生物降解:这种方法是利用微生物来分解混合物中的污染物,将油和水分离开来。

三、技术应用油水分离技术应用非常广泛,常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农业、污水处理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场景:(1)工业污水处理: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废水,其中包含大量油污物质。

油气水三相分离器的工作原理

油气水三相分离器的工作原理

油气水三相分离器的工作原理在油田、天然气等行业,咱们常常会遇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设备——油气水三相分离器。

这个名字听起来很复杂,但其实它的工作原理就像是在厨房里做菜,简单易懂,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厨房小帮手”。

1. 什么是油气水三相分离器?首先,咱们得明白,油气水三相分离器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简而言之,它的主要任务就是把混在一起的油、气和水分开。

就好比你喝饮料的时候,果汁和水混在一起,难免会让你喝得不爽。

这个分离器就是为了让这三种“饮品”各归各位,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1.1 工作原理说到它的工作原理,其实就像是在进行一场分队比赛。

油、气和水各自都有自己的“团队”,然后通过分离器的帮助,大家就能顺利地“归队”了。

分离器的内部设计非常巧妙,采用了重力分离的原理。

简单来说,油和水的密度不同,重的水自然就会沉底,而轻的油则会浮在上面。

气体呢,则是趁着这个机会,向上漂浮,形成了三层分明的状态。

1.2 关键组成部分这个小家伙的构造也不简单,分离器里面有几个关键的部分。

比如说,进料口、分离室和出料口。

进料口就像是门口的接待处,油气水混合物从这里进来;分离室则是主要的“分队场地”,在这里,油、气和水会经历一番“较量”;最后,出料口则是各自的“归宿”,分开之后的油、气和水会从这里分别出去,继续它们的“旅程”。

2. 为什么需要三相分离器?说到这里,肯定有人要问了:“这东西真的有必要吗?”当然有必要啊!就像生活中,咱们常常需要把事情搞清楚,如果油、气和水混在一起,不但会影响后续的处理,甚至可能造成设备损坏,那可是得不偿失。

2.1 提高效率想象一下,假如你要做一顿丰盛的晚餐,却因为油和水搞混,结果油炸的菜变得一团糟,那多麻烦啊!油气水三相分离器就能有效提高分离效率,确保每种成分都能单独处理,这样后面的加工也就能事半功倍,真是省心省力。

2.2 保护环境而且,分离器的使用也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大家都知道,油水混合物如果不处理好,会对水体造成严重的影响。

油水分离方法及原理汇总

油水分离方法及原理汇总

油水分离方法及原理汇总对于油水分离处理,常用到的有油水分离机。

油水分离机也叫油水分离器,其主要原理是采用油水的比重不同,运用过滤、沉淀、浮升等方法汇集一体进行油水分离的。

1、气浮分离气浮法是依靠水中形成微小气泡,携带絮粒上浮至液面使水净化的一种方法。

条件是附在油滴上的气泡可形成油-气颗粒。

由于气泡的出现使水和颗粒之间密度差加大,且颗粒直径比原油油滴大,所以用颗粒之间密度代替油密度可使上升速度明显提高。

即当1个气泡(或多个气泡)附在1个油滴上可增加垂直上升速度,从而可脱除直径比50μm小得多的油滴。

2、重力式分离由于油、气、水的相对密度不同,组分一定得油水混合物在一定得压力和温度下,当系统处于平衡时就会形成一定比例的油、气、水相。

当相对较轻的组分处于层流状态时,较重组分液滴根据斯托克斯公式的运动规律沉降,重力式沉降分离设备即根据这一基本原理进行设计。

有斯托克斯公式可知,沉降速度与油中水分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与水油的密度差成正比,与油的粘度成反比。

通过增大水分密度,扩大油水密度差,减小油液粘度可以提高沉降分离速度,从而提高分离效率。

经过进一步的探索,1904年Hazen根据实践经验提出了“浅池理论”,即在重力沉降过程中,分散而非结绒颗粒的沉降效果以颗粒的沉降速度与池面积为函数衡量,与池深、沉降时间无关,也即提高沉降池的处理能力有两个途径:一是扩大沉降面积,二是提高水分沉降速度。

提高水分沉降速度的措施可以通过斯托克斯公式得出,扩大沉降面积的措施是在容器内设置多层水平隔板。

以这一理论为基础,1950年美国壳牌公司研制成功第一台平行板捕集器,其可去除水中最小为60μm的油滴。

上世纪70年代Fram公司开发了V 型板分离器,上世纪80年代CE-NATCO公司开发了板式聚结器,这是一种错流式组合波纹板,经过不断改进,这种设备在油气分离、油水分离和含油污水净化方面都得到了应用。

在较为深入研究油水分离机理的基础上,根据相应理论研制出了高效蒸发设备,其按分离过程大体分为预分离室、沉降分离室以及油室和水室3部分。

三相分离器工作原理、结构、工艺参数

三相分离器工作原理、结构、工艺参数

三相分离器工作原理、结构、工艺参数一、工作原理生产汇管来原油进入三相分离器,利用油、气、水密度的不同进行油、气、水三相初步分离。

1、预分离段从三相分离器进口来的油气由切向进入预分离器,利用离心力而不是机械的搅动来分离来液成为液体和气体,进行初步气、液两相旋流分离。

分离后的气体向上进入预分离器下伞和上伞,按折流方式先后与下伞、上伞壁碰撞,从而将气中带出的液体形成较大的液滴,重力使液滴进一步分离出来,经上、下伞碰撞分离后的气体则通过气连通管导入到三相生产分离器的分离沉降段上部。

分离后的液体通过预分离器向下导液管导入到三相分离器底部,经布液管从液面以下的水层向上喷出,进入到三相分离器预分离段进行油、水初步分离,主要分离出游离水。

布液管的作用:避免了气体对液体的扰动,保持了油水界面的稳定,有利于油水更好地分离。

2、分离沉降段经预分离段进行初步分离后的液体,沿水平方向向右移动进入分离沉降段.这一段内有较大的沉降空间(分离沉降时间20分钟左右),其中部有两段聚结填料,有助于水中油滴和油中水滴的聚结,从而有促进油、水分离.液体在水平移动过程中,密度较小的原油逐渐上浮,而密度较大的污水(主要是游离水)则向下沉入设备底部,同时使油气逐步分离开来。

气体则在分离沉降段上部空间内,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进入到分气包,重力作用使气体中的液体沉降到三相分离器分离沉降段液面上。

3、集液段由于油、水密度的不同,使分离沉降段中的液体出现分层,水的密度较大在下层,油的密度较小在上层。

在下层的水则通过集液段底部的喇叭口,利用连通器原理向上溢流进入三相分离器水室,水室中的水通过出水口导出进入5000m3沉降罐。

在上层的油经集液段上部堰板溢流到导油汇管,进入到三相分离器的油室,油室中的油通过油出口导出进入热化学脱水器。

4、捕雾段气体经沉降分离段后进入到分气包,由于气体中仍夹有细小的液滴,在分气包中装有捕雾装置-丝网捕雾器,丝网捕雾器的丝网由圆形或扁形的耐腐蚀的金属丝编织而成,其脱除液沫工作原理是:夹带液沫的气体流经丝网时,与丝网相碰撞,液沫由于其表面张力,而在丝与丝的交叉接头处聚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捕雾器(Mist Pads or Mist extractor)
捕雾器是用来分离气体中的雾滴的, 经常用在气-液分离器中的气 出口. 有时也会用在油水分离中, 有一定的破乳作用.
5. 聚结板( Coalescing plates)
不同的厂家有很多不同的结构. 通常用在气-液分离中. 有时也称 为叶片填料(Vane Pack).
2. 纠直叶片(Straightening Vane)
通常应用在气-液分离中. 特别当凝析油或者石蜡影响捕雾器 的工作时
3.防涡器(Vortex Breaker).
用在所有的分离器中的液体的出口以防止漩涡的形成. 因为 涡流的形成可以让气体流入液体管线.
15
分离器主要内部构件
16
分离器主要内部构件
37
CPI ( corrugated plate interceptor) 波纹板式分离器
小油滴被波纹板迅速捕获,即会聚集在波纹板上, 并与水分离开来。由于比重的原因,油滴会沿着 波纹板移动到其隆起部分的顶部。波纹板顶部有 小孔,一般为12mm,允许集起来的油通过小孔, 到达集油层。由于这种设计,在波形板隆起的部 分逐步向上变小。含油废水会沿着波形板以不同 的速度移动,这样导致了大小油滴之间的碰撞 (即可以集合的可能性)。油滴变的越来越大, 最后通过波形板把它们分离开来。
6. 产生离心力的构件. (Centrifugal devices)
用在气-液分离器中. 它能让流入的流体产生一个旋转的流动, 从 而靠离心力的作用让液态组分聚结而分离.
17
分离器主要内部构件
18
分离器主要内部构件
7. 过滤元件(Filter elements)
过滤元件是用来除去流体中一些固体颗粒. 由于过滤元件 容易变脏, 必须定期更换, 所以要求这种分离器有容易开 关的门.
32
段塞流捕集器
33
凝析油分离器
凝析油从段塞流捕集器流出后进入凝析油分离器 通过热处理进一步进行油气水分离。分离器里 面有个加热盘管式加热器,里面的加热介质是 从凝析油重沸炉来的高温稳定凝析油。通过加 热一方面可以溶解可能混合在凝析油里面蜡状 凝析油,初步闪蒸轻质组分,同时改变油水的 有效密度差使油水更容易分离;另一方面冷却 重沸炉来的高温稳定凝析油,使能量得到充分 利用。
7
分离器种类及影响因素
8
分离器种类
分离器种类: 分离器可分卧式和立式, 还可以按被分离 出来的相态分: 三相和两相分离器。如果 有气, 水,油三种流体分离出来,就是三 相分离器, 如果只有气态和液态或者只有 两种不同的液体分离出来, 就是两相分离 器。在我们现场, 生产分离器就是卧式三 相分离器, 而低温分离器是一个立式两相 分离器。
4
油气水分离介绍
在石油天燃气工业中, 分离器是用来分离气液 或者油水最主要的设备。 这里所说的分离器不仅 仅是通常所指的生产分 离器,还包括涤气器, 闪蒸罐, 积液罐, 过 滤分离器等… 但是不 管它们怎么称呼, 其 功能是为了实现油气水 分离。
5
油气水分离原理
分离器原理: 为了实现分离的功能, 流体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被分离的流体必须不互溶。 2.流体的比重必须不一样, 也就是说流体必须有 重有轻。 分离器是依靠不同的比重来分离不同的流体的。 如果流体互溶,仅仅靠不同的比重的作用也不可能 达到很好的分离效果。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希望在 分离器中看到油水乳化现象。
8. 水平挡板(Horizontal baffles)
用在气-液分离器中以防止液面形成波浪. 通常它的安装位 置和分离器中液体的液位差不多.
9. 堰板(Weir)
保证油水在水腔里得到充分的分离, 而上层的油可以溢过 堰板流入油腔.
19
分离器主要内部构件
10. 聚结材料(Coalescing material)
1. 偏转板(Deflector plate)
通常也叫挡板(Baffle). 一般用在气液分离器的进口位置. 挡 板可以是平的也可以是碟形的. 当进来的流体撞击它的时候, 液体就掉到底部, 而气体会流过挡板. 在立式的分离器中, 挡 板还可以改变流体的流向, 让流体绕着分离器的内壁流动以 产生离心的作用.
木屑和干草是最常用的材料. 主要用在油水分离中, 也必须时常更换。
11.喷水嘴(Water Jet), 也叫喷沙嘴(Sand Jet)
它们的目的是用来清洗分离器的侧边和底部. 如果分离器里 的流体有可能含有固体颗粒的话, 就可以从喷水嘴引入高压 的水或别的液体来进行清洗, 并把固体颗粒带出分离器. 这种
41
乳化液介绍
乳状液形成:
乳状液正常情况下在地下生产层里是不存在的,但 在油气开采和生产过程中油和水剧烈的搅拌就会 形成乳状液。如:原油和水从地层通过套管内的 射孔进入油管;流体在地面通过油嘴时都可能产 生乳状液。
乳状液的影响:
乳状液的存在将直接加大我们对油气水分离的难 度。
42
乳化液介绍
破乳定义
设计通常用在井口分离器上.
12. 含沙锥底(Sand Cone).
应用于流体里有比较多的固体或沙砾的分离器. 沙砾会收集 在锥形底部, 需要定期冲洗. 通常也会有喷水嘴与其相连. 我 们的开式排放罐就是这种设计.
20
分离器主要内部构件
21
分离器主要内部构件
捕雾器
堰板
防涡器
偏转板
喷沙嘴
22
现场设备介绍
38
CPI ( corrugated plate interceptor) 波纹板式分离器
39
乳化液介绍
40
乳化液介绍
乳状液定义:
乳状液是一种液体以液珠形式分散在与它不相混 溶的另一种液体中而形成的分散体系。液珠称分 散相(内相或不连续相);另一种液体是连成一 片的,称分散介质(外相或连续相)。在我们石 油工业中乳状液就是油和水的混合物,可分水包 油和油包水两种类型。水包油型可用油/水或o/w 表示,油是分散相,水是连续相。油包水型可用水 /油或w/o表示,水是分散相,油是连续相。
V1
31
段塞流捕集器
段塞流捕集器的主要功能:
收集从
顶部带一个分离器的管汇,并包括一个完整的叶片 捕雾装置。在设备的操作压力下由于气、液比重差 较小,难于进行分离。气体离开分离器时,尺寸超 过300微米的颗粒被脱除下来。底部有九根带有一 定斜度的直径48英尺、长280英尺的储油管组成的 手指状储油管系。它们可存储的总量为7800桶, 正常运转的容积为5000桶。
28
水力漩流分离器(Hydrocyclone)
工作原理 :
压力水源(从生产分离器来的生产水)从切线的 方向引入衬管,在衬管内形成旋转式流动,从而 产生离心力,在这种离心力的作用下,比重大的 液体(水)会靠着管壁流动, 比重小的液体(油) 会集中在衬管的中部。通过控制油出口和水出口 的压力,使水出口的压力大于油出口的压力,这 样聚集在衬管中间的油就会从与水相反的方向流 出,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
34
凝析油分离器
35
凝析油分离器
36
CPI ( corrugated plate interceptor) 波纹板式分离器
波纹板式分离器是南山污水处理系统的主要设备, 用来分离污水中的油滴,从而使污水达到排放要 求。 液体通过进口管进入CPI ,由于在进口处设有独 特的围井装置,介质在改变流动方向后,产生一 股向上至集油层的涌流,这种设计导致了大颗粒 的油滴较快的上升到油层, 在一级池中有三分钟 滞留时间,以沉淀固体悬浮物,同时沉淀出直径 大于500微米的油颗粒 ;然后含有小油滴的液体, 流向CPI的波形板组件。
11
分离器种类
(3)立式分离器适合于处理固体杂质较多的油气混合物,可 以再底部设置排污口定期排污。卧式分离器在处理焓固体杂 质较多的油气混合物时,由于固相杂质杂质有45~60°的休 止角,在分离器底部沿长度方向常需设置若干个排污口,还 很难完全清除固相杂质。
总之对于普通油气分离,特别是可能存在乳状液、泡沫或用 于高油气比的油气混合物时,卧式较经济;在气油比很高和
又称反乳化作用,破乳就是使乳化液的分散相的 小液珠聚集成团,形成大液滴,最终使油水两相 分层析出的过程。
破乳原理:
利用一系列物理和化学的方法使乳化液膜的强 度降低,最终破裂从而使油水分离。
6
分离器原理
此外,实际生产中总会有一些液体以细小的 雾态形式存在气体中或者游离水以细小雾态 形式分散在油中,因此我们还可以利用积聚 的原理。 让细小的雾滴在一个特殊的构件上 积聚起来,变成大的液珠。 这种构件有很多 种,通常有进口的挡板,出口的捕雾器, 还 有一些是利用离心力的作用, 让液体分离,也有 通过降低温度来实现低温分离,如JT阀, 膨胀机。
24
平台生产分离器
下油管从原来的 水腔移到油腔
97年进口挡板换成6对涡旋式挡板
25
凝析油聚集器
生产分离器分离出来的凝析油进入凝析油聚集器, 凝析油聚集器是液体罐, 内有由玻璃纤维, 酚树脂 和硅树脂组成的滤芯. 细小的水滴在滤芯上聚集, 慢慢变大, 最后穿过过滤器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到分 离器的底部, 收集起来的含油水在液位控制阀的控 制下被排放到废油收集罐. 为了防止海南海底管线的腐蚀和水化物的形成. 另 外还可以降低南山终端脱水的负担.
23
平台生产分离器
平台有两个生产分离器,分别位于井口冷却器 的下游。从井底流出的高温饱和气进过冷却器 降温后凝析出的油和水将会在生产分离器里被 分离开来。不言而喻,生产分离器的主要目的 是为了把天然气里的游离水和油从天然气里分 离出来,为天然气的下一步处理作准备。进口 有6对涡旋式挡板,可以产生一种离心力,更有 利于气液的分离。
29
水力漩流分离器(Hydrocyclone)
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