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风土人情

合集下载

四川的风土人情

四川的风土人情

四川的风土人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四川人注重礼节,喜欢串门探望,称为“走人户”。

届时,人们会带上礼物,穿上平时舍不得的衣服前往亲戚家。

四川的汉族社会习俗中,有“说春”和“拜把子”两种。

说春即在春节前后,春倌会爬山涉水,走乡串户,唱一些吉利的歌谣;拜把子则是基于共同利益的个人或集团,通过磕头换帖、同饮血酒、对天盟誓的方式结为兄弟,以共同的信仰和誓言来约束和维护共同的利益关系。

四川的民间交际习俗中,有“送节礼”的习惯。

在春节、端午、中秋等重大节日期间,嫁出去的女儿携女婿,分家另过的儿子携媳妇,带上礼物回家拜望父母。

亲朋好友之间也会在上述节日期间互相拜节送礼。

总的来说,四川的风土人情丰富多彩,反映了四川人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精神风貌。

四川的风土人情

四川的风土人情

春节:四川人过春节有吃 汤圆、放鞭炮、贴春联等 习俗
元宵节:四川人过元宵节 有吃元宵、赏灯、猜灯谜 等习俗
清明节:四川人过清明节 有扫墓、踏青、放风筝等 习俗
端午节:四川人过端午节 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 草等习俗
中秋节:四川人过中秋节 有赏月、吃月饼、提灯笼 等习俗
重阳节:四川人过重阳节 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 等习俗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 画家,代表作有《赤壁赋》、 《 水 调 歌 头 ·明 月 几 时 有 》 等
朱德:中国共产党、中国 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四川仪陇人
红军长征:1934年至1936 年,红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 长征,最终胜利到达陕北, 为革命保留了火种
抗日战争:四川作为抗战 大后方,为抗战胜利做出 了巨大贡献,如川军出川 抗日、重庆大轰炸等
人才培养:加 强人才培养和 引进,提高人 才素质和创新
能力
政策支持:制 定有利于创新 驱动的政策措 施,营造良好
的创新环境
四川的绿色发展理念
坚持可持续发展,注重环境保护 发展绿色产业,如新能源、环保产业等 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如低碳出行、节能减排等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自然生态资源
四川的对外开放与合作
四川的民间艺术和手工艺 品
川绣:四川特有的 刺绣技艺,具有浓 郁的地方特色
竹编:四川的竹 编工艺历史悠久, 技艺精湛
面塑:四川的面塑 艺术独特,色彩丰 富,造型生动
剪纸:四川的剪纸 艺术具有浓厚的民 间气息,图案丰富 多样
四川的美食文化
四川火锅:麻辣鲜香,食材丰富 川菜:色香味俱佳,注重调味 川茶:历史悠久,品种繁多 川酒:口感醇厚,历史悠久
加强与周边省份的 交流合作,共同推 动区域经济发展

四川省情资料

四川省情资料

四川省情
一、地理概况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部,地跨东经97°21′52″~108°05′36″,北纬26°03′25″~34°19′09″之间。

四川省总面积约50.4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5.3%,是中国面积第五大的省份。

四川省地形复杂,有川西高原、大巴山、大渡河、金沙江等地理地貌。

二、人文历史
四川省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在古代,四川曾是巴蜀文化和蜀
文化的中心,形成了独特的巴蜀文化。

在历史上,四川是“南成都”和“蜀都”的称呼,素有“天府之国”、“天府之乡”的美誉。

三、经济发展
四川省是中国西部大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四川省以农业、工业、能源、旅游等多元产业为主,经济总量居全国前列。

其中,成都、重庆等城市是四川省的经济中心,也是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四、文化特色
四川省不仅自然风光优美,还有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

川剧、蜀绣、川菜等都
是四川省的代表性文化。

此外,四川还有许多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如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佛等,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五、旅游资源
四川省是中国著名的旅游省份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蜀山之
王峨眉山、雅安市的亚丁、乌当区的龙泉古镇等都是四川省的旅游胜地。

四川的旅游业也蓬勃发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游览。

结语
四川省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风景优美的省份,不仅有着独特的自然资源,也拥有丰富多彩的人文传统。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前来四川省,领略这里的风土人情,感受四川的独特魅力。

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土人情600字四川

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土人情600字四川

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土人情600字四川我的家乡在四川,那里的各个节日的风俗和别的地方有所不同,那么就由我来把家乡的风俗介绍给大家吧!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热闹的传统节日,俗称“新年”。

年节从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

广大城乡年节前就开始备办年货,杀猪、羊、兔等,制腊肉、购食品、逢新衣,过年时大家穿好衣服、挂年画、贴春联,年三十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家拜年,祭祖等活动。

这就是我们四川的风俗!清明节在一年的二月中旬,公历的4月5日前后,主要是郊游踏青、野炊;有的是祭祖上坟扫墓等活动。

这一习俗活动也是城乡较普遍的活动。

这就是我们四川的风俗!彝族火把节:火把节是四川凉山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时间为每年农历六月廿四日,家家饮酒、吃坨坨肉、并杀牲以祭祖先。

人们穿新衣,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男人们参加斗牛、羊、鸡、赛马、摔跤;妇女则唱歌,吹口弦,弹月琴。

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后游转;第三天晚上成群结队地举着火把遍游山野,火光一片,然后又集中到一处点燃篝火,打着火把,喝酒、唱歌跳舞,一直玩到天亮结束。

而且四川,不光有好吃的川菜,优美的景色,还有我们富有特色的川剧。

川剧的历史,也算比较悠久了,据记载,明末清初,由于各地移民入川,以及各地会馆的先后建立,致使多种南北声腔剧种也相继流播四川各地,并且在长期的发展衍变中,与四川方言土语、民风民俗、民间音乐、舞蹈、说唱曲艺、民歌小调的融合,逐渐形成具
有四川特色的声腔艺术,从而促进了四川地方戏曲剧种——川剧的发展。

这就是我们四川的风俗!我们四川的风俗都很特别,我喜欢我的家乡!。

四川风土人情

四川风土人情

1.源远流长的巴蜀文化在四川各地的市井街旁,乡村道边,都会看到一间间独具四川风格的茶馆。

人们坐在竹椅木桌前,手端四川茶馆独有的盖碗茶具,品着清幽的香茗,或“摆龙门阵”(聊天),或看书读报,茶馆里的气氛与盖碗里的沸水一样,热热腾腾的。

进餐时分,又可走进遍布街头的川菜馆,品尝“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川菜与风味小吃,从色、香、味俱全的麻、辣、烫中感受和贪图四川悠久的饮食文化和川人的独特性格。

茶余饭后,还可步入戏院欣赏川剧,听那高亢动听的高腔,看那神秘莫测的“变脸”、“吐火”绝技表演,也可以参加各种民间民俗活动。

巴蜀文化与中国其它地域文化,如中原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一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地域特征。

其源头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文明起源之时。

巴蜀文化的深厚底蕴及其发展,使四川人文荟萃,英才辈出。

中国已故著名川籍文学家郭沫若在他的名篇《蜀道奇》中写到:“文翁治蜀文教敷,爰产杨雄与相如。

诗人从此蜀中多,唐有李白宋有苏”。

除诗中所提到的教育家文翁,中国古代大诗人杜甫、陆游、陈子昂、黄庭坚、女诗人薛涛等都在四川长期不行这,有的就是四川人。

在今天成都西郊的浣花溪旁,留下了杜甫当年居住的草堂,他的著名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反映当时诗人身住茅屋,心忧天下的情怀。

杜甫诗作的三分之一创作于四川。

同样,成都东南的望江公园内也留下了女诗人薛涛的遗迹,千百年来供人瞻仰。

四川还是汉代著名哲学家严君平的故乡,四川成都至今还有一条街道以君平命名。

不仅如此,悠久绵长的巴蜀文化,从起源到鼎盛,从变革到发展,还取得多方面成就。

它拥有从李冰父子治水后形成的优越农耕文明,至今天府之国仍受其惠;它有独特的巢居、栈道、笮桥和梯田林盘四大文化习俗,是今天旅游胜景的资源基础之一;巴蜀是最早出现城市文明的地区之一。

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天然气开采地,是世界纸币和世界茶文化、盖碗茶文化的起源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特别是1978年中国政府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古老的巴蜀文化开始走向世界,吸纳现代文明,创造出光辉灿烂的四川文化。

四川风俗特点作文

四川风俗特点作文

四川风俗特点作文
四川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省份,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孕育了许多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情。

饮食文化是四川最显著的风俗特点之一。

四川菜以"麻、辣、鲜、嫩、香"为主要特色,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

如火锅、夫妻肺片、钵钵鸡等都是四川菜中的经典代表。

不仅如此,四川的小吃如绵阳馆子、成都小锅盖、德阳臊子面等也享誉全国。

节日习俗也是四川风俗的一大亮点。

四川人过年时有舞狮、贴春联、吃年夜饭等习俗。

正月十五还有独特的"抹杠"习俗,人们会在大门上抹上朱砂以示吉祥。

端午节则有包粽子、赛龙舟等民俗活动。

四川还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

传统的川剧、川绣、蜀锦等都渗透着浓郁的川味。

一些地方还保留了射耳、盘王等古老民俗。

四川不仅有美景,更有独特的风土人情。

这些风俗习惯凝聚着当地人的智慧和情感,折射出四川人朴实热情、乐观向上的性格,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珍视和传承。

成都的风土人情

成都的风土人情

成都的风土人情成都是位于中国四川省的一个美丽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风土人情。

这座城市以其舒适的气候、美食和友好热情的人民而闻名于世。

以下将从地理环境、文化传统、习俗风情和特色美食等方面来介绍成都的风土人情。

首先,成都的地理环境非常优越。

这座城市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四周环山。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成都拥有四季如春的气候,温暖而湿润。

这种宜人的气候使得成都成为一个温暖的避暑胜地。

每年的春天,成都盆地的樱花盛开,散发出浓郁的花香,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欣赏。

此外,成都还有着独特的自然资源,如青城山、都江堰和峨眉山等旅游景点,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

其次,成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

成都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聚集地,曾经出现过许多文化名人,如杜甫、李白等。

这些文人除了在成都留下了许多文化遗迹外,还传承了许多独特的文化传统。

例如,成都话是一种富有特色的方言,被誉为“锦绣之言”。

它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流传广泛。

此外,成都还有着丰富的传统艺术,如川剧、蜀绣和金沙绣等。

这些艺术形式在成都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了成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都的习俗风情也非常有特色。

成都人民以其友善和热情好客而闻名。

每逢节假日,成都街头巷尾都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新春祭灯和龙舟赛等。

另外,成都还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如宽阔而整齐的巷子、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和精美的传统建筑等。

这些独特的建筑风格使得成都具有一种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最令人垂涎的当然是成都的美食了。

成都有着丰富多样的传统美食,如火锅、香辣蟹和麻辣烫等。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成都火锅。

成都火锅以其麻辣味道和丰富的配料而风靡全国。

无论是当地居民还是游客,都会尝试一次正宗的成都火锅。

此外,成都还有许多小吃和特色菜肴,如夫妻肺片、麻婆豆腐和回锅肉等,色香味俱佳,令人垂涎欲滴。

总之,成都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和独特风土人情的城市。

从地理环境、文化传统、习俗风情到特色美食,都显示出成都的独特魅力。

品风土人情作文

品风土人情作文

品风土人情作文
四川,这个地儿,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说起风土人情,那硬是
巴适得板。

咱们四川人,性格直爽,热情好客,喜欢摆龙门阵,啥子
龙门阵?就是咱们四川话里的“聊天”。

走在街上,随便找个茶馆一坐,你就能听到各种地道的四川话,啥子“瓜娃子”、“摆龙门阵”、“安逸得很”,这些俚语听着就亲切。

说到吃,四川的火锅、串串香、麻辣烫,那可是闻名全国。

咱们
这儿的人,嘴巴刁得很,喜欢辣,喜欢麻,一顿不吃辣椒,就浑身不
自在。

你看那火锅店里,红汤翻滚,香气扑鼻,大家围坐一桌,边吃
边聊,那叫一个热闹。

四川的山水也是一绝,九寨沟、峨眉山、都江堰,这些地方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咱们四川人爱耍,周末节假日,就爱往山里跑,
呼吸新鲜空气,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再说说文化,四川的川剧变脸,那可是国宝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你看那舞台上的演员,一挥手一抬足,脸上的面具就换了一张,快得
让人眼花缭乱,这门技艺,可是咱们四川人的骄傲。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四川的熊猫,这些可爱的国宝,不仅是四川的,也是全世界的宝贝。

在成都的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你可以看到
这些憨态可掬的小家伙,它们悠闲地吃着竹子,偶尔打个滚,逗得游
客哈哈大笑。

总之,四川这个地方,无论是风土还是人情,都有它独特的魅力。

咱们四川人,热情、直爽、好客,欢迎四方朋友来咱们这儿耍,体验
一下啥子叫“巴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源远流长的巴蜀文化在四川各地的市井街旁,乡村道边,都会看到一间间独具四川风格的茶馆。

人们坐在竹椅木桌前,手端四川茶馆独有的盖碗茶具,品着清幽的香茗,或“摆龙门阵”(聊天),或看书读报,茶馆里的气氛与盖碗里的沸水一样,热热腾腾的。

进餐时分,又可走进遍布街头的川菜馆,品尝“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川菜与风味小吃,从色、香、味俱全的麻、辣、烫中感受和贪图四川悠久的饮食文化和川人的独特性格。

茶余饭后,还可步入戏院欣赏川剧,听那高亢动听的高腔,看那神秘莫测的“变脸”、“吐火”绝技表演,也可以参加各种民间民俗活动。

巴蜀文化与中国其它地域文化,如中原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一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地域特征。

其源头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文明起源之时。

巴蜀文化的深厚底蕴及其发展,使四川人文荟萃,英才辈出。

中国已故著名川籍文学家郭沫若在他的名篇《蜀道奇》中写到:“文翁治蜀文教敷,爰产杨雄与相如。

诗人从此蜀中多,唐有李白宋有苏”。

除诗中所提到的教育家文翁,中国古代大诗人杜甫、陆游、陈子昂、黄庭坚、女诗人薛涛等都在四川长期不行这,有的就是四川人。

在今天成都西郊的浣花溪旁,留下了杜甫当年居住的草堂,他的著名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反映当时诗人身住茅屋,心忧天下的情怀。

杜甫诗作的三分之一创作于四川。

同样,成都东南的望江公园内也留下了女诗人薛涛的遗迹,千百年来供人瞻仰。

四川还是汉代著名哲学家严君平的故乡,四川成都至今还有一条街道以君平命名。

不仅如此,悠久绵长的巴蜀文化,从起源到鼎盛,从变革到发展,还取得多方面成就。

它拥有从李冰父子治水后形成的优越农耕文明,至今天府之国仍受其惠;它有独特的巢居、栈道、笮桥和梯田林盘四大文化习俗,是今天旅游胜景的资源基础之一;巴蜀是最早出现城市文明的地区之一。

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天然气开采地,是世界纸币和世界茶文化、盖碗茶文化的起源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特别是1978年中国政府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古老的巴蜀文化开始走向世界,吸纳现代文明,创造出光辉灿烂的四川文化。

2.四川的文学艺术蜀中自古多才俊”。

自古以来,杰出的川籍文学家、艺术家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不少的著述和艺术作品已成为人类共同拥有的文化宝库的珍品。

清末,“百日维新”失败后,被慈禧下令杀害的“戊戌六君子”中,就有杨锐、刘光第两个四川人。

被誉为“中国思想界之清道夫”的吴虞以诗文猛烈抨击封建主义。

中国“百科全书”式的大文学家郭沫若在“五四”时期,积极从事反帝反封建的文化运动,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并写出了《屈原》、《虎符》等大量的历史剧。

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的川籍作家巴金,他的不朽名著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就是以成都为背景进行创作的。

四川还是世界级的美术大家张大千先生的故乡。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国画精品,被世人广为流传,在成都郊区优美的青城山留下了画家的足迹。

还有《死水微澜》的作者李劼人、《南行记》的作者艾芜、《在其香居茶馆里》的作者沙汀,都是中国近现代文坛名家。

今天,在成都分别建有他们的纪念馆和墓园。

四川也是一个诗人辈出的地方,巴山蜀水的灵秀和大气,养育了许多杰出的诗人,流沙河、孙静轩、叶延滨等人为当代四川诗坛的领军人物。

新中国成立后,四川省文联和各个协会先后成立,长篇小说《红岩》、《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战争与人》等小说成为这一时期四川文坛的抗鼎之作。

《焦裕禄》、《被告山杠爷》、《鸦片战争》等影视作品先后获得一系列大奖,在全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四川的舞台艺术也获得了较大发展,除了川剧以外,话剧、舞蹈等也异常活跃,在成都锦城艺术宫、成都艺术中心等演出场所经常有国内外优秀剧目上演。

四川美术学院教师罗中立,在80年代初创作的油画《父亲》,刻划了一位饱经沧桑的父亲形象,为四川油画的上乘之作。

此外,音乐、舞蹈、摄影、民间文艺、曲艺、杂技等艺术门类,也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20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会、四川国际电视节、四川国际民间艺术节、第五届中国艺术节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今日四川的风采。

3.传统地方戏苑中的一朵奇葩——川剧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

早在唐代(公元618至公元907)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

清代乾隆(公元1661年至1735年)时在本地车灯戏基础上,吸收融汇苏、赣、皖、鄂、陕、甘各地声腔,形成含有高腔、胡琴、昆腔、灯戏、弹戏五种声腔的用四川话演唱的“川剧”。

其中川剧高腔曲牌丰富,唱腔美妙动人,最具地方特色,是川剧的主要演唱形式。

川剧帮腔为领腔、合腔、合唱、伴唱、重唱等方式,意味隽永,引人入胜。

川剧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充满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常见于舞台的剧目就有数百,唱、做、念、打齐全,妙语幽默连篇,器乐帮腔烘托,“变脸”、“喷火”、“水袖”独树一帜,再加上写意的程式化动作含蓄着不尽的妙味……。

川剧为世人所喜爱并远涉重洋传遍世界。

川剧名戏《白蛇传·金山寺》、《死水微澜》更是在国内外流传甚广。

人称“巴蜀鬼才”的当代川籍剧作家魏明伦,借鉴国内外各剧种和其它艺术门类的长处,大胆革新传统川剧,创作出《潘金莲》、《易胆大》、《巴山秀才》、《夕照祁山》、《中国公主杜兰多》等多个优秀剧目,对川剧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

川剧最有名的绝活是变脸。

川剧“变脸”绝技源自传统戏《归正楼》,表现义盗贝戎劫富济贫,遭到官兵追捕,以变脸巧妙脱身。

4.四川的文物博览事业四川现有包括四川博物馆在内的各种类型的博物馆55座。

其中,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夹江手工造纸博物馆、绵竹年画博物馆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博物馆享誉海内外。

目前,全省馆藏文物达50余万件,其中上等级文物近10万件。

90年代以来,《四川省文物保护管理办法》出台,省文物局成立。

文物考古工作者发掘整理了华蓥安柄墓、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取得了重大成果,进入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列。

四川目前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镇)7座(成都、宜宾、自贡、阆中、乐山、都江堰、泸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处。

1994年以来,成都武侯祠博物馆、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成都市王建墓博物馆、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等,被中国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优秀博物馆。

5.门类齐全的报业体系目前,四川共有公开发行的报纸98种,门类齐全的报业体系已在全省形成。

2000年刚刚成立的《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现为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一家报业集团。

这些年,在四川报业发展中一个独特的现象,就是一些以市民为主要读者对象的都市报在一些大城市纷纷崛起。

四川省会成都,《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成都晚报》、《商务早报》、《天府早报》、《蜀报》、《四川青年报》等很受读者欢迎。

每天清晨,许多早起沿街叫卖的报贩,成为成都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6.历史悠久的出版业四川出版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唐代,川西印子全国闻名。

明清及抗战时期,四川已经成为中国主要的出版中心。

1949年以后,四川出版业更是有了长足的发展。

中国政府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积极推行出版社的专业化建设,图书出版以规模数量为主,转向以质量效益发展为主,出版业走上了一条良性发展的轨道。

近些年来,就出版了包括《中国的妇女人权》、《现代企业制度》、《甲骨文字典》、《人民的儿子——邓小平》、《资本经营》等在全国颇有影响的优秀图书。

目前,四川共有图书出版社22家,每年出版图书4000余种,已成为中国出版大省。

四川现有期刊319种。

其中《龙门阵》、《科幻世界》、《四川文学》、《四川烹饪》等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尽显巴蜀风情;《经济学家》、《杜甫研究学刊》、《爆炸与冲击》等一大批学术刊物,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

四川的电子出版事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

成为四川出版大家庭中一个生机勃勃的成员。

目前,四川有影像、电子出版单位10余家,制作公司90余家,CD生产线、MO生产线、CD-R生产线各一条。

四川已经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电子出版的重要基地。

7.节目丰富的广播电视当四川第一家广播电台——成都人民广播电台,于1950年开播,当时成都市只有收音机1万多台;四川第一家电视台——成都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前身),在1960年开播时,成都市只有黑白电视机60台。

而今天,全省收音机的拥有量超过了3000万台,电视机的社会拥有量达到2400万台。

从1997年开始建设的四川省广播电视光缆传输网络,已经完成3万多芯公里,此项工程的建成和使用,大大提高了四川广播电视的现代化水平。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四川已经初步建成了一个技术先进、布局合理、经济高效、适应四川多山特点的庞大的广播电视网。

为了适应观众的需求,四川广播电视节目由单一的播报新闻发展到逐步涵盖了新闻、新闻评论、文艺、体育、社教、信息服务、生活服务等各个方面,内容更趋丰富,形式更趋活泼,风格更趋多样。

目前,四川全省共有广播节目73套,电视节目48套。

较有影响的电视栏目为《四川新闻联播》、《十频道新闻》、《综艺大世界》、《今晚十分》、《今晚800》、《时代杂志》、《新闻杂志》等。

四川电视台、成都电视台还创作了一大批纪录片精品,一些作品在国内国际获得大奖。

电影《被告山杠爷》、电视剧《我的妈妈在西藏》、广播剧《星期四,真好》、歌曲《熊猫的摇》等9部作品获全国最高奖——“五个一工程”奖。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四川还成功地举办了五届国际电视节,不断适应广播电视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发展趋势,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8.明星辈出的四川体育四川的体育事业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全省的实施面达到97%,达标率提高到94%,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取得显著成绩。

跳水世界冠军高敏、射击世界冠军张山、乒乓球世界冠军陈龙灿、亚洲女飞人李雪梅、中国女排五获世界冠军时的队中主力张蓉芳、梁艳等著名运动员正是从这里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四川职业体育联赛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四川的男子排球俱乐部虽然频繁易手,却也取得不俗的成绩,前几年连获全国男排职业联赛的冠军。

四川具有中国最火爆的球市。

四川现拥有两支甲级足球俱乐部,一支是联赛五年来一直站稳甲A 的四川全兴足球俱乐部,一支是近两年才晋升甲B的成都五牛足球俱乐部。

四川球迷为主队加油时的口号“雄起”和为某位教练或队员喝倒采的“下课”,以其生动形象,风趣幽默,很快风靡全国。

其中,“雄起”一词还被一些有心的商家注册成商标,用以招徕顾客,成为商品的一个重要卖点。

9.巴蜀特色浓郁的民俗文化四川除了中华民族共有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登高节等传统节日以外,还有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节日。

如彝族火把节,是四川凉山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康定转山会,是四川藏族的传统节日。

每年的黄龙庙会,方圆数百里的藏、羌、回、汉各族人民集会黄龙寺,环跳互唱,应声山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