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

合集下载

电力载波 rgv

电力载波 rgv

电力载波 rgv电力载波(RGV)是一种利用电力线作为传输介质的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中。

本文将介绍电力载波技术的原理、应用和发展前景。

一、电力载波技术的原理电力载波技术利用电力线作为传输介质,通过将高频信号嵌入到电力线上,实现电力信息的传输。

具体原理是在发射端,将要传输的信号通过调制技术转换为高频信号,然后通过耦合装置将高频信号注入到电力线上;在接收端,通过解调技术将高频信号转换为原始信号。

通过这种方式,电力载波技术实现了在电力线上同时传输电力信息和通信信号的功能。

二、电力载波技术的应用1.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电力载波技术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测、故障诊断和自动化控制。

通过在电力线上传输各种电力信息和控制信号,可以实现对电力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智能电网建设:电力载波技术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基础。

通过在电力线上传输数据,可以实现对电网设备的远程监测和管理,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电力载波技术还可以支持智能电表的远程抄表和控制,为用户提供精确的用电信息和智能化的用电服务。

3. 载波通信网络:电力载波技术可以构建一个基于电力线的通信网络。

这种通信网络具有覆盖范围广、传输距离远、成本低廉等优势。

它可以用于实现智能家居、智能楼宇、智慧城市等领域的信息传输和控制。

三、电力载波技术的发展前景电力载波技术作为一种成熟的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电力载波技术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未来,电力载波技术将进一步发展,不断提高传输速率和可靠性,适应更多应用场景的需求。

电力载波技术还将与其他通信技术相结合,实现多种通信方式的融合。

例如,与无线通信技术结合,可以实现电力线与无线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与光纤通信技术结合,可以实现电力线与光纤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

这种融合将为电力系统的信息传输和控制提供更加灵活和可靠的解决方案。

电力系统中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

电力系统中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

电力系统中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引言电力通信被普遍应用在电力系统中,其主要目的是实现电力信息传输、监测和控制。

而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作为其中一种重要的通信手段,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探讨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了解。

一、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原理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利用电力线作为传输介质,通过将高频信号耦合到输电线路上,实现信息传输的目的。

其原理基于电力线的双重工作特性,即输电和通信,并通过频分复用技术使其同时进行。

首先,信号的耦合。

在电力线输电过程中,由于电力系统的特性,存在着一定的电压和电流波动。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利用这种波动作为信号传输的载体,通过改变电流和电压的幅度和频率来传递信息。

这种耦合不仅能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还能减少系统对外部环境的干扰。

其次,频分复用技术。

电力线系统中,除了电力信号外,还有其他频率的干扰信号存在。

为了有效地区分不同信号,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引入了频分复用技术。

通过将不同频段的信号分配给不同的用户或功能,实现数据的同时传输和分离。

二、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应用1. 电力数据传输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最常见的应用就是实现电力数据的传输。

通过将监测仪器、数据采集设备等连接到电力线上,可以将实时电力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中心,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测和管理。

这种应用不仅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还能预防和处理电力故障。

2. 智能电网随着电力系统的现代化发展,智能电网的建设成为当今的热点。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将智能设备与电力线相连,可以实现对电力负荷、电能质量和安全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并且通过数据的传输和处理,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运营和优化调度。

3. 家庭电力信息管理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家庭电力信息管理。

通过在家庭电力表中集成通信模块,可以实现对电力用量、功率因数等信息的实时监测和统计。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研究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研究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研究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力线路上的导线作为信号传输介质。

通过在电力线上发送高频信号,利用线路的传导特性将信号传输到电力线的其他地方,并通过接收器接收信号,实现数据的传输。

在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中,主要使用的载波频率范围为几千赫兹到几兆赫兹,从而满足不同传输需求的应用。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主要优点在于利用了电力线路已有的基础设施进行通信,省去了铺设新的通信线路的成本。

此外,电力线路广泛覆盖城市和农村,基本上每个家庭都有电力线路的接入,因此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几乎全民覆盖的通信服务。

另外,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也具备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因为电力线路往往被埋设在地下或者沿着建筑物墙壁,相较于无线信号,更不容易受到外界干扰。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首先,在智能电力系统中,电力线载波通信可以实现对电力设备的遥测、遥控和通信控制,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稳定性。

其次,在智能家居领域,电力线载波通信可以实现智能家居设备之间的联网通信,实现智能家居的远程控制和监测。

同时,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还可应用于智能电表、智能楼宇系统、远程抄表等领域。

需要指出的是,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电力线路本身的传输能力存在一定的限制,无法满足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

此外,电力线下存在一定的噪声和干扰,可能会对通信信号造成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需要进一步改进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提高通信质量和传输速率。

综上所述,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作为一种新的通信技术在智能电力系统和智能家居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研究和改进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通信质量和传输速率,将其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便利。

电力线路载波通讯

电力线路载波通讯

电力线路载波通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电力供应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电力线路的通讯系统也逐渐发展起来。

其中,电力线路载波通讯技术因其高效、可靠的特点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电力线路载波通讯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基本原理电力线路载波通讯是一种将电力线路作为传输介质的通信方式,利用电力线路本身的特性进行数据传输。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频率高于电力系统运行频率的载波信号,通过调制、解调等技术手段,在电力线路中传输通信信号。

通过在电力线路上布设载波通信设备,可以实现在电力线路上双向传输数据。

在电力线路载波通讯中,主要采用的载波信号频段有低频载波和高频载波两种。

低频载波一般选择在2kHz到150kHz的频段,适用于远程距离传输;高频载波则选择在5MHz到150MHz的频段,适用于局域网和近距离传输。

通过合理的选择载波信号频段,可以满足不同距离、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通讯需求。

二、应用领域电力线路载波通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各个环节,为电力系统的运行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1.远程监控和控制电力线路载波通讯可实现对电力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通过在电力线路上部署载波通信终端设备,可以对电力系统中的关键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并实现对其进行远程控制。

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还减少了维护人员的工作量。

2.电力信息采集电力线路载波通讯广泛应用于电力信息采集系统中。

通过在电力线路上安装载波通信设备,可以实现对电量、功率因数等关键数据的采集。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电力公司实时监测电力负荷,满足用户不同需求,并进行合理的电网调度。

3.智能电网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电力线路载波通讯也越来越重要。

通过在电力线路上布设载波通信设备,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中各个环节的智能化管理。

智能电表、智能变电站等智能设备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未来发展趋势电力线路载波通讯技术在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论文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论文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论文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PLC)是一种在配电网及电力线路上利用载波信号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技术。

PLC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的电力系统中,为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文将介绍PLC技术的基本原理、优点及应用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PLC技术的基本原理PLC技术利用电力线路本身作为传输介质,将数据信号通过载波的形式传输到接收端,实现数据传输的目的。

在实际应用中,通信方式主要分为三种:单向通信、半双工通信和全双工通信。

单向通信只能由发射端向接收端发送数据,而接收端无法给发射端发送响应信息;半双工通信可以实现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数据传输,但是只能单向传输;全双工通信可以实现两端之间的双向通信,发送端和接收端都可以发送数据和接收响应信息。

PLC技术的实现主要依靠载波的传输特性和信号的数字化,其主要包括以下过程:1. 载波产生:在电力线路上,通过电容和电感实现高频信号的正弦波形式,并注入到电力线路中。

2. 载波传输:通过电力线路,载波信号向目标接收端传输。

当信号到达接收端后,可以通过解调电路将信号还原成原始数字信号。

3. 抗干扰性:因为在实际应用中,电力线路会受到多种干扰信号的影响,PLC技术需要具备强大的抗干扰能力,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二、PLC技术的优点1. 易于实施:PLC技术可以利用现有的电力线路进行通信,因此不需要新建专用的通信设施,从而节省了成本,并且实现简单。

2. 传输速度快:由于电力线路的传输带宽大,使得PLC技术可以实现高速传输,较传统通信方式的速度更快。

3. 具有灵活性:PLC技术具有良好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的应用环境和需求,因此市场需求广泛。

4. 可靠性好:PLC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实现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不会因为天气等外部因素而影响传输效果。

三、PLC技术的应用现状PLC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各个领域,其主要包括以下应用场景:1. 电能计量:PLC技术可以实现电表与上位机之间的数据传输,从而实现电能的计量。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引言: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是一种基于电力线路的通信方式,通过利用电力线路传输数据和信息,为电力系统的监控、控制、通信等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不仅可以降低通信成本,提高通信效率,还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智能化控制。

本文将探讨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

一、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原理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是利用电力线路作为传输介质,通过在电力线上叠加或注入高频(20kHz-500kHz)的载波信号来实现通信的一种技术。

其原理是将数据和信息转换为模拟载波信号,通过电力线路传输到目标位置,再解调得到原始数据和信息。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可以在不干扰电力供电的同时,实现电力系统内部各个终端之间的通信。

二、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监控中的应用1. 数据采集与监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可以实时采集和传输电力系统中各种数据,如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等,为电力系统的监测和分析提供有力支持。

通过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对配电变压器、电能表等设备的远程监控,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2. 故障检测与定位: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能够实时监测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和异常,如短路、过载等,并通过传输的载波信号进行定位。

利用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可以准确判断故障位置,快速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负荷控制与管理: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可以对电力系统中的负荷进行控制和管理。

通过传输载波信号,可以实现分布式电力控制,对负荷进行精确控制,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和效率。

此外,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还可以实现对电力负荷进行智能调度和优化,提高电力系统的能源利用率。

三、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通信中的应用1. 电力系统间通信: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可以实现不同电力系统之间的通信。

例如,通过在输电线路上注入载波信号,可以实现电力系统之间的远程通信。

电力线载波通信原理

电力线载波通信原理

电力线载波通信原理电力线载波通信是一种利用电力线作为传输介质进行通信的技术,它可以在不需要额外布线的情况下,实现数据传输和通信功能。

在现代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被广泛应用,为电力系统的监测、控制和通信提供了便利。

本文将介绍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原理及其应用。

电力线载波通信利用电力线作为传输介质,通过在电力线上叠加高频载波信号来进行通信。

其原理是利用电力线本身的传输特性,将高频信号叠加在电力线上,通过电力线传输到各个终端,再经过解调器解调出原始信号。

这样就实现了在不需要额外布线的情况下,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的功能。

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原理主要包括三个部分,调制、传输和解调。

首先是调制,即将要传输的信号转换成适合在电力线上传输的高频载波信号。

然后是传输,将调制后的高频载波信号叠加在电力线上进行传输。

最后是解调,即在接收端通过解调器将传输过来的高频载波信号解调出原始信号。

通过这三个步骤,就实现了在电力线上传输数据和进行通信的功能。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线载波通信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测和控制,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

其次,在电力线通信网中,可以实现各种类型的数据传输,包括语音、图像、视频等多媒体数据的传输。

此外,在家庭电力网络中,也可以利用电力线进行局域网的组网,实现家庭网络的覆盖。

总的来说,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是一种利用电力线作为传输介质进行通信的技术,它利用电力线本身的传输特性,实现了在不需要额外布线的情况下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的功能。

在智能电网建设、电力系统监测控制、多媒体数据传输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将会在电力系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频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研究

高频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研究

高频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研究引言:在现代社会中,电力作为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其传输和供应环节的安全和高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而为了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监控和信息的传输,高频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高频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进行研究,探讨其原理、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高频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原理和基本概念高频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简称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是指利用电力线作为传输介质,通过在电力线上传输高频信号来实现数据和信息传输的一种通信技术。

其原理是利用电力线的传导和辐射特性,将高频信号注入到电力线上,在接收端将信号解调还原为原始数据。

高频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信号调制、信号注入和信号解调三个方面。

信号调制是将要传输的数据信号转换为高频载波信号的过程,常用的调制方式有频移键控(FSK)、相位键控(PSK)和正交振幅调制(QAM)等。

信号注入是指将调制后的信号通过特定的耦合装置注入到电力线上。

信号解调则是在接收端将从电力线上接收到的载波信号还原为原始数据信号的过程,解调器需要对高频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和解码等处理。

二、高频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1. 智能电网高频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

通过将电力线设备与通信设备相结合,可以实现对电网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高频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还可以用于电力负荷的控制和管理,实现电力的调度和优化。

2. 家庭自动化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和智能家居的普及,高频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家庭自动化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将各种家电设备与电力线进行连接,可以实现智能家居的自动化控制,例如远程开关灯、调节空调和监控家庭安全等功能。

高频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应用使得智能家居变得更加智能和便捷。

三、高频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挑战与前景1. 电力线噪声和衰减电力线作为传输介质,会受到各种噪声的干扰和衰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技术开发2012年11月摘要:电力线载波通信作为一门古老而年轻的通信技术,广泛地应用在各种通信领域中。

中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因其具有建设成本低、无须另外布线等天然的优势,在配网自动化系统、大用户抄表系统、低压抄表系统以及农村地区宽带网络接入等方面被业内人士看好,其发展潜力巨大。

关键词:电力线载波通信;中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正交频分复用;扩频通信中图分类号:TM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2)31-0048-03Discussion on the power line carrie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YANGRun-fang,LIHai-xi,WANGRong(LanzhouPowerSupplyCompany,Lanzhou,Gansu730050,China)Abstract:Powerlinecarriercommunicationasanoldandyoungcommunicationtechnology,iswidelyusedinvariousfieldsofcommu-nication.Becauseofitslowconstructioncost,withoutadditionalwiringandothernaturaladvantages,thelow-voltagepowerlinecarriercommunicationtechnologywithatremendousdevelopmentpotential,fortheinsidersareoptimisticabouttheindustry,indistributionautomationsystem,largeusersofmeterreadingsystem,lowvoltagemeterreadingsystemandruralbroadbandnetworkaccess.Keywords :powerlinecarriercommunication;thelow-voltagepowerlinecarriercommunication;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spreadspectrumcommunication浅谈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杨润芳,李海曦,王蓉(兰州供电公司,甘肃兰州730050)收稿日期:2012-09-18作者简介:杨润芳(1973—),女,甘肃兰州人,大学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通信设计、运行、维护工作。

企业技术开发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第31卷第31期Vol.31No.312012年11月Nov.2012电力线载波通信(PLC )在我国已有近30年的发展历程,其中高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作为一种基本的通信方式,在我国的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重用作用。

近年来,中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方兴未艾,各种中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迅猛发展,其在中低压抄表系统、配网系统、农村地区宽带网络接入等方面市场潜力巨大。

所谓电力线载波通信,就是利用电力输电线路进行信息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

电力线载波通信分为高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和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

电力线载波通信具有投资省、见效快、可靠性高与电网建设同步等特点,因此,广泛使用于电力系统中,尤其在水电站、农电、边远山区等使用方便。

1高压电力线载波通信高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是指利用35kV 及以上输电线路进行信息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主要用于传输调度电话、高频保护信号、远动信息及其他监控信息。

高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因其在35kV 及以上的输电线路上电阻值较均衡,干扰小,传输信号少,通道坚固,在电力系统应用广泛,尤其适用于高频保护信息传输。

另外,由于高压输电线路符合电力调度通信所要求的终端站到枢纽站,再到调度所,而载波通信通道的建设无须考虑线路投资,只需增加结合加工设备,这大大节约了线路投资,因此,高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方式当之无愧成为电力通信的基本通信方式,尤其在水电站、边远地区更是如此。

再者,电力线载波通道的建设先于变电站的建设,这对于新投变电站的通信开通十分有利,因此,电力系统普遍采用电力线载波通信这种通信方式。

近年来,由于光纤通信具有衰耗小、容量大的特点,光纤通信发展迅速,在电力系统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常作为电力系统的主要通信方式。

但是,由于电网结构的复杂性,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通信手段能够全面满足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电网信息传输要求,加之,电力通信规程要求主要变电站必须具有两条以上不同通信通道进行信息传输的通信方式,因此,电力系统通信网必将采用多种通信方式并存、互为备用的混合通信方式,而高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也不容置疑地作为电力系统通信的一种基本通信方式存在着。

高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技术比较成熟。

近年来,高压电力线载波通信设备和技术日新月异,全数字载波机目前已有了质的飞跃。

全数字载波机采用DSP 数字处理技术,使用OQPSK 调制技术,将多路输入信号经过数字调制变换成数字信号在线路上传输,这种信号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取代了过去的模拟调制方式,大大提高了电力载波通信的传输容量,改善了载波设备的技术指标和设备的质量水平。

全数字第31卷第31期载波机开始向数字化、大容量、强网管方向发展。

2中、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2.1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是指在10kV输电线路进行信息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

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在配网自动化系统、大用户抄表系统以及农村地区宽带网络接入等方面发展潜力巨大。

我国幅员辽阔,但是很多地区人烟稀少,为了解决这些地区的通信问题,若采用光纤通信方式,资源浪费很大,若采用微波、卫星等通信方式,信号传输不稳定。

而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具有建设成本低、无须另外布线等特点,对于这些已经村村通电的地区,若利用已经架设好的输电线路作为传输媒介,组建中压电力线载波为基础的通信传输网,那将十分经济。

如果这种通信方式能够得到广泛应用,必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电力市场也在发生变化,电力系统市场化运营要求加强配电和用电管理自动化,这就需要加速配网自动化的建设和发展。

配网自动化管理包括电量管理、电费管理、线损管理、负荷管理、设备管理等多项内容,为了实现配网自动化、用电管理自动化,需要组建一个用于传输配网自动化信息的通信网。

比较各种通信方式,电力线载波由于不需要线路投资,而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目前,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在美国、德国、西班牙等国已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是由于我国电网结构复杂,电能质量低,电力线的干扰分量大,因此,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积极的研究和实践之中,有的省区已投入运营,随着相关技术的进步和成熟,中压电力线通信必将发挥其重要作用。

2.2.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是指在380V或220V输电线路上进行信息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

低压电力线路阻抗接近于零,衰减很大,突发干扰很多,通道状况很差。

但是,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蕴含极大的用户资源和经济效益,因此,低压电力线载波是近几年来最热门的研究领域。

目前,它应用在自动抄表收费系统、家庭自动化和电线上网等领域。

由于使用这种通信方式,不需要额外布线,被业内看好,国外已经在普及使用。

但是在我国,由于低压电力线路信号衰减大,噪声丰富,谐波分量多,线路情况复杂、恶劣,在低压电力线上传输信号面临很多问题。

2.3影响中低压电力线载波传输的原因2.3.1阻抗波动很大中低压电力网的负载种类复杂,线路分支节点多,线路阻抗随输电线路的长短、频率的改变而有很大变化。

当线路负荷很大时,线路阻抗可能低于1Ω,使得载波装置没有固定的阻抗输出,实现阻抗匹配困难。

中低压输电线路上随机接入的负载有感性负载或容性负载,造成电力线是非均匀的传输线,导致负载阻抗不匹配,会出现驻波、反射等问题,严重时造成信号失真。

2.3.2用电负载有时变性中低压电力输电线路随着运行方式的改变、线路换位、用户负荷的增减、天气的雨雪变化等,都会影响线路的衰减变化,因此,通道的时变性很强,给通道的组织设计带来了困难。

2.3.3频率有选择性由于中低压电力输电线路的阻抗波动很大,用电负荷情况复杂、噪声种类多而且强等特点,造成线路各节点阻抗不匹配,信号产生反射、驻波、谐振等现象普遍,导致信号的衰减变得极其复杂,使得电力载波通信信道具有很强的频率选择性。

2.3.4噪声干扰大电力线上存在着接入电力线的设备造成干扰和由一些如雷电等自然现象引起的干扰,各种干扰都会对信号传输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影响通信的噪声主要有背景噪声、周期性噪声和突发性冲激噪声。

对通信影响最大的噪声是突发性冲激噪声,此类噪声一般由用电设备的投入或断开引起,持续时间很短,但干扰很大,可能造成噪声频段内信号的严重衰减,使传输的数据产生严重的突发性误码,严重时造成通信中断。

2.4中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面对如此复杂的中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环境,各国的中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专家们也在研究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新技术,使得中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目前,常用的中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有正交频分调制技术(OFDM)、扩频通信技术(SS)、(DS-Direct Scquency)扩频、跳频(FH)等通信技术。

2.4.1正交频分复用(OFDM)正交频分技术是高效多载波宽带数字调制技术,它是一种将若干个彼此独立的信号合并为一个可在同一信道上传输的复合信号的方法,是目前电力载波宽带通信的首选技术。

OFDM技术是将通信信道分成很多个正交子信道,同时把高速数据信号转换为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并把这些低速子数据流调制到每个子信道上进行传输;在接收端采用相关技术将这些正交信号分开,这样就减少了子信道之间的相互干扰。

在OFDM这种调制方式中,各子信道上的信号带宽均小于信道的相关带宽,因此,可以将每个子信道看成平坦性衰落,就能消除符号间的干扰,另外,由于各子信道的带宽是原信道带宽的一小部分,使得信道均衡相对容易。

因此,OFDM技术具有抗杂波干扰的能力,适合中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这种干扰大的传输系统。

OFDM技术的实质是多路窄带载波同时传送,它的优点是传输速率高,适合于传输速率要求高的场合。

2.4.2扩频通信技术(SS)扩频通信就是在发射端将信号频谱扩展后进行传杨润芳,等:浅谈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49企业技术开发2012年11月通过出厂验收。

同时,弧形闸门经过多年生产运行,各种性能指标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也证明该塞焊技术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1]张其枢,堵耀庭.不锈钢焊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2]张子荣.简明焊接材料选用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3]姜焕中.电弧焊及电渣焊[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上接第44页)图5尼勒克矿区六井田C 3煤层厚度等值线图北部的边界断层,影响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第一段三亚段部分煤层往北的延伸,对井田内煤层影响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