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平面图
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大楼_张嗣烨

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大楼
建设单位:同济大学设计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建筑师:曾群、文小琴、陈大明
建设地点:同济大学嘉定校区 设计时间:2005年竣工时间:2008年用地面积:11867m 2总建筑面积:29969m 2
摄影: 张嗣烨
总平面
西南侧外观
北
设计作品 WORKS OF DESIGN
中部水庭院
一层平面
西立面
设计作品 WORKS OF DESIGN
北
1 入口广场
2 多功能大厅
3 次门厅
4 办公
5 仪表间
6 准备间
7 工作室
8 档案室
9 收发室10 院图书馆11 190人报告厅12 预留实验室
13 预留科研实验室14 消防控制室15 电机实验室16 试验准备间17 电源配电间18 科研用房
19 电气工程系科研用房20 28吨设备位置21 高低压变配电室22 绿化23 草坡24 花坛25 下沉内院26 水池27 亲水平台
2
11
22
22
2424
24
24
2424
22
26
149
3
2019
18
19
19
19
22
15
1617
8
10
22
723
25
7721
12
12
12
12
12
12
27
131313131313
13
13
51313136122
564441313
西北侧外观屋顶
设计作品 中庭水庭院入口
二层平面
中庭北侧透视
剖面。
同济大学-PPT模板

文字说明文字 说明文字说明 文字说明文字 说明文字说明 文字说明文字 说明文字说明 文字说明
10
2 第二节标题
2.4 第二节第四部分标题
对象1
60%
对象2
50%
对象3
35%
对象4
34%
24%
16%
29%
21%
40%
15%
50%
16%
11
2 第二节标题
2.5 第二节第五部分标题
对象1
对象2
12
2 第二节标题
4
1 第一节标题
1.3 第一节第三部分标题
正文内容用等线18,关键词可加粗。 正文内容用等线18,关键词可加粗。正 文内容用等线18,关键词可加粗。正文 内容用等线18,关键词可加粗。
正文内容用等线18,关键词可加粗。 正文内容用等线18,关键词可加粗。正 文内容用等线18,关键词可加粗。正文 内容用等线18,关键词可加粗。
5
1 第一节标题
1.4 第一节第四部分标题
正文内容用等线18,关键词可加粗。 正文内容用等线18,关键词可加粗。正文 内容用等线18,关键词可加粗。正文内容 用等线18,关键词可加粗。
clc clear all load mnist_uint8; train_x = double(train_x) / 255; test_x = double(test_x) / 255; train_y = double(train_y); test_y = double(test_y); x=train_x;y=train_y;
恳请指正
汇报人: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2.5 第二节第五部分标题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正中求变,融合多元——同济大学嘉定校区留学生宿舍及专家公寓设计

正中求变,融合多元——同济大学嘉定校区留学生宿舍及专家公寓设计李振宇;卢斌;刘红【摘要】同济大学嘉定校区留学生宿舍及专家公寓,历经4年,得以建成.其设计的出发点可归结为“正中求变,融合多元”.首先,采取正中求变的布局方式,规律中求变化,齐整中寻多样,序列中成韵律.其次形成融合共享的空间组织,在使用者之间、建筑内外空间之间、建筑内部半公其与半私密之间力求融合.其次,在建筑平面类型上探索了单人、双人和颇具特色的“6+1”合租宿舍等不同模式.最后,在建筑材料的运用上力求简洁,并形成有趣的对答.【期刊名称】《世界建筑》【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6页(P110-115)【关键词】同济大学;留学生宿舍;合租宿舍;专家公寓;多元【作者】李振宇;卢斌;刘红【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正文语种】中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当代中国住宅建筑的类型学特征研究》资助(编号:51278337)嘉定校区是同济大学的新校区,历经10年建设,已形成规模。
本设计项目位于新校区东部的景观大道与主车行路之间,在此地块上建设留学生宿舍及专家公寓(图1),其中宿舍4栋,共1020套,包括双人间492套,单人间528套,5层总高约20m;公寓1栋,共50套,地上9层总高29.2m,地下1层。
项目是在既有建筑环境中增加建筑内容,西侧与教学科研楼相邻,北面为原学生宿舍区,增进了集群的复杂性[1]。
因此与原有建筑、道路的关系处理颇有推敲,设计方案的几轮变化反映了由“显”到“隐”的过程(表1)。
本项目自2010年开展设计构思起,历经4年完成设计和建造。
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李振宇总负责,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刘红配合施工图设计,工程师卢斌配合方案设计,研究生李都奎、唐可清和王祥等参加了部分方案设计工作。
一般而言,学生宿舍具有单元大量重复、造价和面积标准限制严格、空间处理自由度小的特点。
交通大学新校区总平面图

中国各大学校园网拓扑图解析集锦

北京语言大学校园网
服务 器群
AR4600
S8016
GE
GE
S5516
S5516
S5516
Chinanet
Cernet GE
S5516
S5516
出口层 核心层
S5516
汇聚层
GE
GE
GE
GE
GE
…
…
…
…
…
…
接
入
E050/026
E050/026
E050/026
层
11
北京财贸管理干部学院校园网
服务器群 S8512核心交换机
H3C校园网经典案例
全国各名牌大学校的网络拓扑图的解析
1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组网图
图示:
校骨干节点
10GE GE 100M
S8505
防火墙 入侵检测
FTP
www
网管
S8505
AP
E050堆叠…
S3026C-PWR
…
… …
AP
…
S3026C-PWR
E050堆叠
…
E050堆叠 … …
…
…
E050堆叠 …
E050堆叠
R3600
FE GE
INTinEteRrnNetET
GE
GE
S3026E堆叠
………
S3026E堆叠
北京财贸管理干部学校校园网核心采用S8512万兆核心交换机,全网采用二层结构,其二层 的结构彻底解决了汇聚层存在的瓶颈问题。
12
上海大学万兆校园网组网图
Cernet
Internet
S8505
IDC
10GE
在同济做设计 一名女建筑师的职业化之路

初步功能与构思确立后 ,接 下来要 确定 具体的设计手法 ,此 时,我们 同院领
05 1个,这 借 鉴了 与传 播艺 术学院 类似 的建筑处理 手法 ,希望设计 的学 院教学 楼是一 座可 导的想法 所不同 。比如 ,一层共有 1 ̄ 0人 不同规模 的会议 、接待室 1
以被感 知与体验 的建筑 。设计 概念是 将建筑 与 自然产 生 关联 ,建筑 外部环 境的
与水 的气息 。
在 多位 业主参 观、使 用后 ,我们才完全领会院领导 的意 图 : 设计 院一层会议
空 间的主要使用者 、评价者不是设计 师,而是 业主 。针对不同类型的业主 ,会议
建成后的效果令 人满意 ,设计也屡获 大奖 。然而一 年后 ,内院水景被改造 为 室 除普通 的会议 功能外 ,还应具备展示及设计参考 的功能。当然这些不同类型 的
建筑设计 的热爱与执着 ,是其逐步从 学生成为职业建筑 师的重要动 力,而作 为女 懂闯入建筑这个行业 ,我亦如此 。机缘巧合 ,于 高考 填报志愿前几 日做客远房亲 性建筑 师,具有特有的对设计品质 、细部、完成度 的把控和较好 的沟通能力 。 关键词 同济设计 ; 女性建筑师 ; 职业化 ; 着 执
4 2 时代建筑 T me A c i cue 2 1 / i + rht t 0 6 e r 1
文小 琴
宋歌 WE io i, ON e NXa qn S G G
20 0 2年 3月
20 0 4年 6月
进入 同济 大学建 筑设计 研 究院 工作
获工 程 师职称
20 04年
A S R T T iat l d l e ts h rfsin lainpo e s f nXa qn B T AC hs rc ei ae epoes ai t rcs i i ie n t o z o o We o tru h a rtop c fh rpat ig e p r ne wi eee c st h he ho g ers eto e rcin x ei c t rfrne o te tre s e h
创意激活都市低效空间——上海大学延长校区246视界工作室改造设计

创意激活都市低效空间——上海大学延长校区246视界工作室改造设计周伊利; 王海松; 莫弘之【期刊名称】《《住宅科技》》【年(卷),期】2019(039)011【总页数】7页(P64-69,87)【关键词】低效空间; 创意; 激活; 改造设计; 都市空间【作者】周伊利; 王海松; 莫弘之【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建筑系【正文语种】中文0 引言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空间优化整合,城市空间都面临更新改造的问题。
在这些城市的中心城区,发展密度高,土地价格高,空间资源稀缺。
中心城区留下了不少原来产业的用地和建筑,使用效率极低,甚至常年空置,短时间内无法拆除再开发,与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土地价值极不相符。
关于城市低效空间或低效用地的议题已在学界引起关注。
刘辰阳[1]提出将空间设计与制度设计相结合,化解城市低效空间问题,并以上海市衡山路街角空间的规划设计为实践案例,阐述了具体的规划方法;迟龙[2]以广州科学城产业集聚区为实证案例,在选址布局、产业规划、土地利用、空间规划以及运营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基于众创空间营造的低效用地提升规划;杨新军等人[3]从城市公共价值视角出发,探讨旧城活力再生的系统性策略和实践方法,提出公共优先、精准服务的管理模式转型导向。
尽管理论上存在再开发的可能,就实际操作层面来看,仍存在诸多问题。
建成环境的复杂性导致很难采用像新区那样整体成片的大规模开发模式,现行的城市规划要求(如对城市道路、周边建筑的强制性退界要求)对这些土地用于新项目实施也产生不利影响,中心城区地块使用权属的复杂性又容易使这些低效用地的开发失去足够的驱动力。
在此背景下,通过改造设计来激活低效空间就成为一种比较现实的策略。
本文以上海大学延长校区246 视界工作室为例,着重分析改造设计使原先低效空间焕发活力,并承载新的使用功能,提升了土地的使用效率和收益,为城市创造特殊价值。
1 既有建筑概况及改造契机1.1 前身:校办工厂上海大学是在1994 年由上海工业大学牵头联合原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原上海大学、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组建而成,校区主要分为嘉定校区、宝山校区和延长校区(图1)。
同济大学中法卫生间详图设计施工cad图纸(内含有卫生间全套平面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