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地图制图复习资料分解
计算机制图复习

第一章计算机地图制图概述1、地图的概念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球)上的自然和社会现象,通过制图综合所形成的信息,运用符号系统缩绘到平面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和发展变化。
2、地图的分类按地图内容普通地图, 专题地图按比例尺大(≥1:10万), 中(1:10万~1:100万), 小(≤1:100万)按维数平面地图, 多维地图制作方式常规地图(模拟地图), 数字地图(电子地图)3、计算机图形学的概念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r Graphics):是一门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表示、生成、显示和处理图形的学科。
4、计算机地图制图的概念以计算机硬件设备为基础,在相应软件系统支持下,以数字格式对地图制图要素进行采集、处理与管理,按照地图制作的规范进行符号化、图版制作与输出,并提供地图自动分析的全过程。
5、计算机地图制图VS 传统地图制图信息容量大;易于校正、编辑和更新;无级缩放、无缝漫游;良好的交互性,地图制图自动化程度较高,制图效率高;成图精度高,更新速度快;便于信息共享与交流,易于派生新信息;易于与其他系统结合;6、(1)常见的硬件系统地图数字化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数字化仪)、计算机硬件系统(主机、显示器)、地图数字化输出设备(绘图仪、电子屏幕)(2)软件系统1、计算机系统软件(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等)、2、图形学基础软件(OpenGL函数库,计算机核心图形系统(GKS))、3、计算机地图制图软件系统(数字测图系统CASS、全息数字测图系统EPSW,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Virtuo遥感数据处理系统ENVI、ERDAS,GIS软件ArcGIS、MapInfo)、4、计算机地图制图应用系统(武汉大学的远图软件、威远图公司Cito Map以及GIS软件)7、电子地图的概念电子地图是以地图数据库为基础,通过一定的硬件和软件在电子屏幕上显示的可视化的地图,是数字地图在屏幕上符号化的表示。
专题地图与计算机制图复习重点.doc

第一章一:专题地图的概念地图其内容,可以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大类型。
按照地图主题的要求突出而完善的表示与主题相关的一种或儿种要素,使地图内容专题化形式各异、用途专门化的地图。
二:专题地图的基本特征:1、专题地图只将一种或几种与主题相关联的要素特别完备二详细地显示,而其他要素的显示则较为概略,甚至不予显示。
2、内容更加广泛多样3、不仅可以表示显现的现状及其分布而且能表示显现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规律总之,专题地图的这些内容实质上的表达,使地图的意义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含义。
三:专题地图的构成1、数学要素:与普通地图一•样,构建专题地图的数学要素有坐标网、比例尺和地图定向等内容。
2、专题要素:专题要素在不同的专题地图中,有的只表示一种要素,有的则可以表示多种要素,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十.壤、植被,还有人后、社会、经济、历史等要素3、地理底图要素:是描述区域地理状况的水系、居民地、交通网、地貌、土质、植被及境界等要素。
四:专题地图的分类(1)按内容分:1、自然地图:a:地势图b:地质图c:地球物理图:显示各种地球物理现彖,如磁差、磁力异常、火山、地震等的分布及其规律。
d:地貌图:反映地表形态的外部特征、类型、形成发展以及其地理分布。
e:气象气候图f:水文图g:土壤图h:植被图J:动物地理图:显示各种动物的分布k:综合自然地理图:显示制图区域内各种自然景观要素综合发展规律,解释它们彼此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借以对制图区域进行综合性分析研究,从而有效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2、人文地图:a:政区地图b:人口地图c:经济地图d:文化地图:以科教文化,卫生等方面的分布和机构设就为主要内容。
e:历史地图:表示人类社会的历史现彖。
3、其他专题地图:如航海图、航空图、特种军川地图、城市地图、规划设计地图等(2)按数据特征: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3)按内容概括程度:解析型图、合成型图、综合型图(4)按用途分:通川地图和专川地图五:公元前1400年,古埃及金矿山地图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幅专题地图六、专题地图的发展的主要阶段和特征七、专题地图课程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2计算机地图制图的数据基础

图形数据
数据类型
矢量数据 栅格数据
属性数据
4.空间数据在制图中的作用
(1)控制地图数学基础 地图投影和坐标系——决定于数据采用的 投影和坐标系 地图比例尺——决定于数据精度
4.空间数据在制图中的作用要素位置 反映要素形状、类型(点、线、面状) 为地图概括提供素材
第二章 计算机地图制图的数据基础
王祖正
复习
第一章的主要内容
• 什么是计算机制图 • 什么是地图数据 • 计算机地图制图的一般过程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空间数据 空间数据的概念、结构、类型 第二节 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 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管理
地图规划——数据准备——地图编制——地图输出
第一节 空间数据
(2)空间数据的主要特征
——空间特征和属性特征
空间图形数据
空间特征——用于确定地图要素的分布
属性特征——用于对地图要素的渲染
属性数据
2.空间数据结构
(1)空间图形数据 ——描述空间位置和拓扑关系的数据,与地 图要素的几何特征有关,称为空间图形 (特征)数据
(2)属性数据 ——描述地理要素和地理现象属性的数据 为属性数据。
(2)栅格数据
在制图区域内规则铺设像元,通过 像元的属性差异(反映成颜色差异),来表 示地物在空间中的存在形式。
以栅格线为例
每个方格 放大 放大 为纯色 放大
栅格数据特点
——直观 ——渲染容易,有过渡 ——数据结构简单,易维护 ——数据冗余大 ——地物边缘齿化,影响精度
空间数据结构与类型的关系
便于地图统计
4.空间数据在制图中的作用
(3)提供地图要素属性
服务地图渲染和整饰。
山东交通学院计算机地图制图重点

计算机地图制图第一章绪论❀计算机地图制图的概念计算机地图制图又称机助地图制图或数字地图制图,它是以传统的地图制图原理为基础,以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为工具,采用数据库技术和图形数据处理方法,实现地图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显示和绘图的应用科学。
❀与传统的地图制图相比,计算机地图制图具有如下的优越性:1.易于编辑和更新2.提高绘图速度和精度3.容量大且易于存储4.丰富地图品种5.便于信息共享第二章地图数据结构地图数据的描述方法❀地理空间模型:为了研究地理现象,需要建立地球表面的几何模型。
❀地球表面几何模型常用的有以下三类:(1)地球的自然表面地球的自然表面是十分不规则的表面,起伏不定,非常复杂,难以用一个简单的数学表达式描述出来,所以不适合数学建模。
(2)大地水准面一个相对抽象的面,即假设当海水处于完全静止的平衡状态时,从海平面延伸到所有大陆下部,而与地球重力方向处处正交的一个连接、闭合的水准面。
它有高达百米以上的起伏变化。
(3)地球椭球体模型该模型为绕地球自转轴旋转而成的椭球体,他是一个规则的数字表面。
长半轴,短半轴和扁率成为地球椭球体的基本元素。
❀地球投影:地球是一个平面,而地球椭球面上的点映射到平面上的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第三章地图数据的采集和地图数据库❀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与文件系统相比,数据库具有更强的数据管理能力。
❀数据库具有如下主要特征:(1)数据集中控制与共享在文件系统中,文件是分散的,这些文件之间一般是没有联系的,每个用户或每种处理都有各自的文件,因此,不能多用户共享数据,不能按照统一的方法来控制、维护和管理数据。
而数据库则很好地克服了这一缺点,它可以集中控制、维护和管理有关数据;数据可以供多个用户使用,每个用户只与数据库中的一部分数据发生联系,用户数据可以重叠,用户可以同时存取数据而互不影响。
这大大提高了数据的使用效率,节省了存储空间。
(2)数据冗余少所谓数据冗余是指数据的重复存储。
在文件系统中,每个用户或每种处理都有各自的文件,数据冗余太大且数据不易保持一致性。
lesson02计算机机地图制图系统的组成

—
CYRAX
辽 宁 工 程 技 术 大 学 测 绘 学 院
—
•3、输出设备
辽 宁 工 程 技 术 大 学 测 绘 学 院
显示器种类
显示器有随机扫描显示器、存储管式显示器、光 栅扫描式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 等; 1) 随机扫描显示器 2) 存储管式显示器 3) 光栅扫描式显示器
—
•3、输出设备
—
系统结构
辽 宁 工 程 技 术 大 学 测 绘 学 院
—
多种数据采集方式
辽 宁 工 程 技 术 大 学 测 绘 学 院
—
多种格式的数据转换
辽 宁 工 程 技 术 大 学 测 绘 学 院
MapGIS的 WAL/WAT格式 适普文件 VVT格式
MapInfo的 MIF/MID格式
SVF文件
VCT文件
工 作 原 理 图
—
三维激光扫描-CYRAX
辽 宁 工 程 技 术 大 学 测 绘 学 院
—
三维激光扫描ILRIS-3D
辽 宁 工 程 技 术 大 学 测 绘 学 院
—
ILRIS-3D -规格
辽 宁 工 程 技 术 大 学 测 绘 学 院
• 每秒2000次量测 • • • • • •
测距精度3mm 水平精度1\10000 (每100米范围1厘米) 操作区域可达1000米 40º X 40º 视场角 可记录信号强度 多重点云数据集排列不需要场景中的目标设置 。
本次课程安排
辽 宁 工 程 技 术 大 学 测 绘 学 院
• 一、课堂提问 • 二、课堂复习 • 三、课堂讲授内容
—
一、课堂提问
辽 宁 工 程 技 术 大 学 测 绘 学 院
计算机制图复习要点

【题型】:名词解释:24分简答:30分综合:16分分析:12分注:以下仅供参考,不能保证一定考到,大家自己烧香吧!第一章:绪论【重点】1、计算机地图制图:是指以计算机硬件设备为基础,在相应软件系统支持下,以数字格式对地图制图要素进行采集、处理与管理,按照地图制作的规范进行符号化、图版制作与输出、并提供地图自动分析的全过程。
计算机地图制图的本质是实现原始数据向数字地图的转换,是地图制图学与计算机图形学的交叉和结合。
2、GPS RTK操作过程:1)向国土部门或测绘单位收集控制点数据2)到野外实测控制点WGS84坐标,计算转换参数(七参数)3)与已知控制点做点校正4)现场的地形点测量:架设基准站,发射差分信号,配置移动站,接收差分信号得到固定解,进行实时测量。
【考点】1、地图3要素:数学要素、地理要素、整饰要素2、地图的4个基本特性:1)由特定的数学法则产生的可量测性2)使用地图符号系统产生的直观性3)实施制图综合产生的一览性4)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3、计算机地图制图体系1)地图制图数据处理:地图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地图数据更新2)计算机地图制图模块:地图标准与图示、地图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库、地图符号3)数字地图:可视化手段、直接使用、数据传输4、计算机地图制图的特点信息容量大;易于校正、编辑和更新;比例尺无级缩放、跨图无缝漫游;良好的交互性,地图制图自动化程度较高,制图效率高;成图精度高,更新速度快;便于信息共享与交流,易于派生新信息;易于与其他系统结合;5、计算机地图制图与GIS的关系。
紧密联系,密不可分。
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最终的目的不同:计算机地图制图的目的是快速、精确地编制高质量的地图,而地理信息系统则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提供服务。
地理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地图制图方法作为基础和技术保证,反过来,由于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使地图制作更方便、精确。
地理信息系统载负的地理信息更广泛,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包含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反之,不成立。
制图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制图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地理信息系统(GIS)1. GIS的基本概念GIS是一种集成地理信息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显示和共享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系统。
它通过将地理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进行整合,实现对地理现象的分析、模拟和预测,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 GIS的数据类型GIS数据主要分为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两种类型。
矢量数据是以点、线、面等要素表示地理空间对象的数据,适用于表示地理实体;而栅格数据以像素为单位表示地理现象,适用于连续表现的地理现象。
3. GIS的数据来源GIS数据的来源主要包括地图资料、遥感影像和GPS定位数据等。
地图资料是人工绘制的地理信息图,遥感影像是通过卫星或飞机拍摄的地表图像,GPS定位数据是通过卫星定位系统获取的地理位置信息。
4. GIS的数据处理GIS数据处理主要包括数据输入、数据存储、数据查询、数据分析和数据输出等过程。
数据输入是将各种地理数据导入到GIS系统中;数据存储是对输入的数据进行组织和管理;数据查询是通过查询操作获取所需的地理信息;数据分析是利用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和属性分析;数据输出是将分析结果输出为图表、报告或地图等形式。
5. GIS的应用领域GIS应用涵盖了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环境监测、资源调查、农业生态等多个领域,成为了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工具。
二、地图投影1. 地图投影的基本概念地图投影是将地球表面上的三维地理现象投影到一个二维平面上的过程。
由于地球是一个椭球体,所以需要通过地图投影将其转换成平面地图。
地图投影可以根据不同的方向角度和投影方法分为等角投影、等距投影和等面积投影等类型。
2. 常见的地图投影方法常见的地图投影方法包括圆柱投影、锥形投影和平面投影。
其中圆柱投影将地球表面投影到一个圆柱体上,然后再展开成平面地图;锥形投影将地球表面投影到一个圆锥体上,再展开成平面地图;平面投影则是将地球表面的一部分投影到一个平面上,用于制作局部地图。
3. 地图投影的变形问题地图投影会导致地理现象在平面上出现形状、大小和角度的变形。
计算机地图制图课件【3】地图数据处理资料

点S(x,y)到直线段(x1,y1),(x2,y2)的距离d的计算公式为:
——计算机地图制图基本过程
数据采集建库
形式设计
表达输出 数据加工处理
第四讲 地图数据处理
对采集的各种数据,按照不同的方式方法对数踞进行编辑运算, 清除数据沉余,弥补数据缺失,形成符合用户要求的数据文件格式。
主要内容: —— 数据格式转换 —— 坐标变换 —— 图形属性编辑 —— 数据裁切与接边 —— 拓扑及逻辑一致性关系改正 —— 数据压缩与光滑
<4> 三种改正策略
(1)移动河流
(2)移动等高线
(3)同时移动
例2:房屋与道路冲突探测与调整
道路更新后与周边邻近房屋产生冲突(小板房压盖),通过探测,对有 冲突关系的小板房进行旋转、位移处理自动改正该冲突关系。
例3:基于“空间场模型”的群目标冲突 波及范围探测与一致性改正
将地图综合种的移位方法应 用到空间冲突改正中,提出一种 基于场论分析的移位方法,具有 传递性与衰减性特征。 借助于物理学场论中的“等势线 ”模型来表达这一移位现象,在 Delaunay三角网支持下建立多级 邻近关系曲线,探测内部冲突与 外部冲突。
4.1 地图数据格式转换
数据格式:地图数据在文件或记录中的编排格式 。 导致地图数据格式不同的原因包括:
(1)采用不同的数据结构 矢量数据格式 栅格数据格式
(2)不同行业、软件系统出于各种原因定义不同的数据格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计算机地图制图的概念计算机地图制图又称机助地图制图或数字地图制图,它是以传统的地图制图原理为基础,以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为工具,采用数据库技术和图形数据处理方法,实现地图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显示和绘图的应用科学。
2.支撑技术支撑计算机地图制图的技术方法主要有: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制图综合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指导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基本理论主要有:地图信息论、地图信息传输论、地图感受论、地图符号论、地图模型论、地图认知理论、制图综合理论等。
3.应用范围:普通地图制图;专题地图制图;数字高程模型;地理信息系统4.计算机地图制图的优势:●1、易于编辑和更新●2、提高绘图速度和精度●3、容量大且易于存储●4、丰富地图品种●5、便于信息共享5.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基本过程6.与计算机地图制图相关的科学技术➢计算机科学➢地图学➢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电子地图7.计算机地图制图原理计算机地图制图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使用计算机处理地图信息以满足用户的需要,即解决地图信息如何以数字的形式表示、获取、存储、处理和输出,其实质是从图形(连续)转换为数字(离散),经过一定的处理,然后再由数字转换为图形的过程。
●计算机技术之所以能够应用于地图制图,是因为地图本身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经过科学概括,应用特有的符号系统将地球表面上的景物显示在平面上的一种“图形—数学模型”。
●面对地图,无论其内容多么千变万化,表示方法多么千差万变,图形结构多么复杂多样,总是可以按照几何特征将地图图形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图形元素,即“点状图形”,“线状图形”和“面状图形”。
8.计算机地图制图与相关科学技术的联系与区别(1).计算机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具有强大的地图制图功能;➢而完善的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包含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基本功能,此外还应该具有空间分析能力;特别是对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深层次的空间分析能力。
●计算机地图制图是GIS的重要组成部分。
计算机地图制图侧重于地物的显示和处理,讨论地形、地物和各种专题要素在地图上的表示,并且以数字形式对它们进行存贮、管理,最后通过图形输出设备输出地图。
●GIS既注重实体的空间分布又强调它们的可视化效果,既注重实体的空间特征又强调它们的非空间(属性)特征及其操作,具备强大的空间分析和决策支持能力。
现代GIS都具有计算机地图制图的成分,具备良好的地图制图功能,但并非所有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都含有GIS的全部功能。
9.计算机地图制图与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般事务管理系统的基础软件,同时也是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中属性数据管理的基础软件。
●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除了需要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功能之外,还需要具有图形数据的采集、空间数据的处理和可视化等功能。
10.计算机地图制图与遥感图像处理●遥感图像处理是专门针对遥感图像进行分析处理的软件,图像分析处理功能强大。
●而一般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图像分析处理功能较弱。
11.计算机地图制图与计算机辅助制图●计算机辅助制图(CAD)主要用来代替或辅助工程师进行各种设计。
◆共同点:●都有坐标参考系统,都能描述和处理图形数据及其空间关系,也都能处理非图形属性数据。
◆区别:●计算机辅助制图多为规则的几何图形及其组合,图形功能极强,属性功能相对较弱;●计算机地图制图处理的图形及其关系更为复杂,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相互操作频繁,空间数据的处理和符号化功能较强。
12.地图对地理空间的描述(方法):地理空间模型地理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高程系地图投影坐标网空间实体13.地图投影地图是一个平面,而地球椭球面是不可展曲面,将地球椭球面上点映射到平面上的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地图投影实质上就是就是建立地图平面上点的坐标与地球椭球面上对应点的坐标之间的函数关系有三种常见的投影变形:长度变形、角度变形和面积变形根据地图投影中可能引入的变形的性质,可以将地图投影分为等角投影、等面积投影和任意投影。
14.坐标网在地图上通常都绘有一种或两种坐标网,即经纬线网、方里网。
15.空间实体在地图学中,把地理空间的实体分为点、线、面三种要素,分别用点状、线状、面状符号来表示。
16.地图数据的基本特征●空间特征:空间位置;空间关系●属性特征●时间特征17.关系数据●关系数据是描述空间数据之间的空间关系的数据。
●地理实体的空间拓扑关系不随地图投影而变化,比一般几何关系具有更大的稳定性,能本质地反映实体之间的逻辑结构关系。
18.属性数据⏹属性数据是描述空间实体属性特征的数据,也称非几何数据,即描述地理现象或地理实体的定性或定量指标,包括语义与统计数据,如类型、等级、名称、状态等。
⏹属性数据中的定性(或定量)指标通常要经编码转换才能被计算机接受。
19.空间数据空间数据是描述地图要素中空间特征部分的数据,也称为几何数据,即描述地理现象或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形状、大小等的数据。
空间数据包括:点类型,线类型,面类型20.地图的数据结构⏹地图的数据结构主要是指地图数据中空间数据的结构,即指空间数据适合于计算机存储、管理及处理的几何数据的逻辑结构。
⏹地图的数据结构主要分为矢量数据结构和栅格数据结构。
21.地理空间模型(1)地球的自然表面(2)大地水准面(3)地球椭球体模型22.地理坐标系建立地理坐标系主要的目的是确定地面点的位置,也就是求出地面点与大地水准面的关系,它包括地面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平面位置和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高度。
23.平面直角坐标系由于地理坐标系是一种球面坐标,难以进行距离、方向、面积等参数的计算,故运用地图投影的方法,建立地球表面和平面上点的函数关系,使得地球表面上任意一个由地理坐标确定的点,在平面上必有一个与其对应的点。
24.高程系高程即由高程基准面起算的地面点的高度。
高程基准面是根据多年观测的平均海水面确定的。
高程是指地面点至平均海水面的垂直高度。
地面点之间的高程差,称为相对高程,简称高差。
25.地图投影地图是一个平面,而地球椭球面是不可展曲面,将地球椭球面上点映射到平面上的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地图投影实质上就是就是建立地图平面上点的坐标与地球椭球面上对应点的坐标之间的函数关系。
有三种常见的投影变形:长度变形、角度变形和面积变形根据地图投影中可能引入的变形的性质,可以将地图投影分为等角投影、等面积投影和任意投影。
26.地图数据源及数据分类编码●数据源的种类➢地图➢遥感影像数据➢实测数据➢文字与统计资料➢已有数字数据27.地图数据的采集地图数据采集的任务就是将地理实体的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输入到地图数据库中去。
28.几何数据的采集由于地图数据源的多样性,在几何数据采集中,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
对于由外业测量仪器获取的几何数据,只需把测量仪器的数据传输进入数据库即可。
如果是已有的数字数据(包括栅格形式的数据等),可经过转换后输入数据库。
而从遥感影像上提取专题信息,必须使用几何纠正、图像变换、影像分类和信息提取等技术,这些主要属于遥感图像处理的内容。
29.手扶跟踪数字化●手扶跟踪数字化是在数字化软件的支持下应用手扶跟踪数字化仪来完成的。
它通过记录数字化仪面板上点的平面坐标来获取矢量数据,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地图数据采集方式。
●手扶跟踪数字化的基本过程是:先将所需数字化的地图(图件、航片等)固定在数字化板上;然后设定数字化范围,设置代码清单,输入有关参数及选择数字化方式;最后按地图要素的类别分别实施图形数字化即可。
30.扫描跟踪数字化1)扫描跟踪数字化的基本思想●扫描跟踪数字化的基本思想是:首先通过扫描将地图(图件等)转换为栅格数据,并进行适当处理;然后采用模式识别技术识别出点和注记;最后使用栅格数据矢量化的技术追踪出线和面,并根据地图内容和地图符号的关系,自动给矢量数据赋属性值。
●扫描跟踪数字化与手扶跟踪数字化相比,具有速度快、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地图数字化方式,也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正在逐步成为计算机地图制图中最主要的地图数字化方式。
31.属性数据的采集1.属性数据的采集方法属性数据的采集较为简单,主要使用键盘输入的方式。
分两种情况:①当属性数据的数据量较小时,可以在输入几何数据的同时,根据数字化软件的提示用键盘输入。
②当属性数据的数据量较大时,可与几何数据分开输入,经检查修改后再转入到数据库中。
●在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中,应提供方便灵活的手段以对属性数据进行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
32.属性数据与几何数据的联系方法●当地图要素的属性数据与几何数据分开输入时,把属性数据与几何数据联系起来的方法是在属性数据与几何数据之间建立一个惟一的公共标志码。
该标志码可以在输入几何数据或属性数据时手工输入,也可以由系统自动生成。
●当几何数据或属性数据没有公共标志码时,必须通过人机交互的方法,如选取一个地图要素,再指定其对应的属性数据来确定两者之间的关系,并生成公共标志码。
●在数据库中,只有当地图要素的几何数据与属性数据有一共同的数据项时,才能将几何数据与属性数据自动地连接起来。
在地图要素的几何数据与属性数据连接起来以后,就可以进行各种诸如定性、定位等查询操作与运算了。
33.地图数据的编辑和数据质量分析数据编辑●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无论是地图的几何数据数字化还是属性数据数字化,都不可能完全正确,常见的错误主要有:地图要素的遗漏,地图要素的重复或多余,几何数据的位置不正确或不完整,属性数据的遗漏、重复,几何数据与属性数据的连接错误等。
因此,必须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编辑修改。
为此,首先要显示数据,然后才能进行编辑修改。
34.数据显示●数据显示是指在屏幕上或通过绘图机把有关信息显示出来,以便与原图进行比较,找出数字化过程中的差错,加以编辑修改。
●为了能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较为完整的显示,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应提供如下基本功能:➢①图形显示功能。
➢②符号设置及符号库功能。
➢③图形输出功能。
35.数据质量分析数据质量的概念(1)地图数据质量的基本含义●地图数据具有定位、定性和时间性三大特征。
地图数据的质量是指用该数据来表达其三大特征时所能达到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完整性,以及它们之间统一性的程度。
36.地图数据质量的基本内容①准确性。
准确性主要指地图数据的几何位置精度和属性精度,②一致性。
这里,一致性主要是指数据的逻辑一致性,③完整性。
完整性包括诸如地图要素类型的完整性、数据分类的完整性、属性数据的完整性以及注记的完整性等。
④现势性。
现势性可以由数据的采集时间、数据的更新时间等来体现。
⑤统一性。
统一性主要是指各类数据之间的统一协调等。
37.地图数据库计算机地图制图是地理信息处理的过程。
在地理信息的采集、存储、检索、分析处理及图形输出等过程中,都需要地图数据库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