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事例叙述方法(DOC)

合集下载

在议论文中如何叙述事例

在议论文中如何叙述事例

在议论文中如何叙述事在议论文中如何叙述事例事实论据是议论文中最基本的论据形式之一,如何运用事实论据并很好的让它服务于论点呢?关键是分析该论点中所限定的要素,并按照限定的要素进行叙述,即运用事实论据时要有针对性,要符合论点所限定的要素。

下面,我们研究在议论文中怎样有侧重地叙述事例。

让我们来比较议论文与记叙文中的记叙的区别。

请阅读下面的选文,比较议论文与记叙文中的记叙的不同。

〖选文1〗有一年裴将军丧母,特请名画家吴道子在洛阳天宫寺画几幅壁画,以度亡母。

吴道子没有接受金帛,他欣然对裴将军说:“闻裴将军久矣,为舞剑一曲,足以当惠,观其壮气,可就挥毫。

”裴将军笑着允诺,立即脱去袍服,如战时装束,持剑起舞。

舞中有极精彩的动作:他突然掷剑入云,高达数十丈,接着,剑象一道电光一样从空中投射下来,裴将军手执剑鞘接剑,剑准确地插入鞘中。

〖选文2〗中国的绘画、戏剧和中国另一种特殊的艺术——书法,具有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它们里面都是贯穿着舞蹈精神(也就是音乐精神),由舞蹈动作显示虚灵的空间。

唐朝大书法家张旭观看公孙大娘剑器舞而悟书法,吴道子画壁请裴将军舞剑以助壮气。

(宗白华《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小结〗记叙文强调形象性,要求记叙细致入微、生动传神;而议论文的记叙则是为分析问题、论证观点服务,强调语言的概括性,即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突显事实中与论点相联的规律、本质。

事实论据的叙例方法1.概括形式的事实论据议论文的文体特点决定了其语言的概括性,这也表现在对事例材料的叙述上。

原始材料往往生动具体,篇幅较长,而议论文运用这些事例材料的目的只在于印证观点,说明道理,不是以形象动人,所以“叙例”时,应根据论点的需要,对论据事例进行加工改造:变具体记叙为概括叙述,舍弃与论点无关的内容。

〖材料〗有个姑娘要开音乐会,在海报上说自己是李斯特(匈牙利著名钢琴家)的学生。

演出前一天,李斯特碰巧来到了这个城市,姑娘听说后惊恐万状,跑到李斯特的住处,抽泣着请求李斯特的宽恕,并说冒称他的学生是出于生计。

议论文写作如何叙例

议论文写作如何叙例

议论文写作如何叙例作者:郝新泽来源:《成才之路》 2013年第17期例证法对议论文写作来说至关重要。

在平常写作中,学生也经常用这种以事实来证明观点的方法,但由于在叙述事例上缺乏技巧,学生往往在选取典型事例后会出现一些写作盲点:有论无据、以例代证、论据冗长、文体不明等。

所以,写作议论文时应注意叙述事例的方法。

对议论文写作来说,叙述事例通常用以下三种方法。

一、合理剪裁,定向叙述议论文写作叙述材料时,要根据论点的需要进行叙述,合理取舍,抓住其中一点,为我所用,不可不分重点、面面俱到地叙述。

这是由议论文语言概括性的文体特点决定的,它以说理服人,虽不排除生动形象,但更要求简练概括。

另外,学生平时积累的素材往往是多角度的,同一个事例可以证明多个论点,所以在叙述时学生应根据所证明论点的指向,合理改变叙述角度,变具体记叙为概括叙述,选择符合主旨的事例或某一侧面,舍弃与论点无关的内容,根据论证中心论点的需要合理剪裁、定向叙述。

二、紧扣中心,概括排比议论文叙例时,也可以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巧用论据链,将一组同类、高度概括的事例论据合理地串联起来,用整句或排比的形式叙述,这样不仅扩大了论据的容量,而且言简意赅、凝练概括、凸显主旨。

如河北一考生《脚踏实地,勇于追求》中的文段:当年项羽不甘居人下,勇于追求,在秦始皇华丽车队旁发出了“吾可取而代之”的豪言壮语;周恩来勇于追求,自小就立下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宏愿;霍去病勇于追求,千里奔袭匈奴,立下了赫赫战功。

以上这些人物,用自己勇于追求的理想和行动,在中华史册上写下了自己的英名。

这一段叙例,结合项羽、周恩来、霍去病三人脚踏实地、勇于追求的事例,运用排比句式,穿越时空,把同类的论据串成论据链,既加大了论据的容量,使材料更丰富,又增强了语势,凸显了主旨。

三、正反对比,彰显观点正反对比法也是议论文写作中常用的叙例方法之一,它一般是把正反相对的事物进行比较,揭示其中的不同之处,通过对比,可以使正误、是非、曲直更加明确,使文章的立场和态度更鲜明,更加凸显文章观点的正确性。

议论文如何叙述实例(研究)

议论文如何叙述实例(研究)

议论文如何叙述实例(研究)
实例叙述在议论文中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增强论点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下面是一些关于如何叙述实例的简单策略:
1. 选择适当的实例:选择与你的论题相关的实例是关键。

确保实例能够支持你的论点,而且与读者有共鸣。

2. 提供明确的背景信息:在叙述实例之前,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来帮助读者理解实例的背景和环境。

这样可以确保读者能够全面理解你要传达的信息。

3. 描述实例的细节:详细描述实例中的事件、行动或情境,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想象和理解实例。

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实例的真实性。

4. 引用可信的来源:确保你引用的实例来源是可信的,可以通过查证来确保事实的准确性。

避免引用不能被确认的内容,以保持你的论点的可靠性。

5. 分析实例与论点的关系:在叙述实例之后,进行分析和解释,说明实例与你的论点之间的关系。

解释实例如何支持你的观点,为
读者提供更多的理由接受你的论点。

6. 注意引入和结束实例:引入实例时,使用过渡词或短语来引
导读者进入实例叙述;结束实例时,总结实例的重点和论点的关联,以便让读者能够从实例中获得所期望的信息。

以上是如何叙述实例的简单策略,希望对你写作议论文有所帮助。

议论文如何叙述例子(课程)

议论文如何叙述例子(课程)

议论文如何叙述例子(课程)议论文如何叙述例子引言在写议论文时,使用例子是非常重要的。

例子能够帮助读者理解我们的观点,并支持我们的论证。

然而,如何叙述例子是一个需要技巧的问题。

本文将讨论一些关于如何叙述例子的策略和建议。

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在叙述例子时,我们应该选择那些能够代表问题或观点的例子。

这些例子应该是真实的、有说服力的,并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

我们可以通过寻找相关的研究、数据或真实的案例来找到这样的例子。

简洁明了地叙述例子在叙述例子时,我们应该注意语言的简练和明了。

用简短的句子来描述例子的背景、事件发生的过程和结果。

尽量避免冗长的描述,使得读者能够一目了然地理解例子的关键信息。

注重具体细节在叙述例子时,我们应该注重具体细节。

通过叙述一些具体的事实、数据或观察,可以让例子更加具体和有说服力。

这些细节可以是时间、地点、人物、行动等方面的描述。

通过引入这些细节,读者可以更好地感受到例子的真实性和重要性。

使用多样化的例子在叙述例子时,我们应该尽量使用多样化的例子。

通过使用不同领域、不同背景、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例子,可以使我们的观点更具说服力。

多样化的例子能够展示我们的观点具有普遍性,并能够吸引不同读者群体的关注。

结论叙述例子是一个重要且需要技巧的部分。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例子,简洁明了地叙述,注重具体细节,以及使用多样化的例子,都是我们在写议论文时需要注意的方面。

通过运用这些策略,我们可以让例子更加有力地支持我们的论证,并使我们的议论文更具有说服力。

议论文写作——事实论据的叙述方式.

议论文写作——事实论据的叙述方式.

三、写法导引
(一)、详例的叙述方法
2、使用分析论证,使详例叙述深 刻有力
因果分析
对比分析
假设分析
意义分析
因果分析:
在叙述完具体的事例后,紧扣中心论点, 以“为什么···因为···”“正因为如 此···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等句式追问,分析事例中形成某一结果的原因, 增强说服力。
讨论2:因果分析
1、本段围绕中心论点,举了哪些事例? 2、这些事例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三、写法导引
(二)、简例的组合方法
2、从不同角度选择例子多项组合
阅读《所有人都是最有风采的人》思考后面 的问题
三、写法导引
(三)、详例、简例要巧妙组合
阅读《勇于担当,走向成功》思考后面的问 题
邓稼先在漫漫黄沙中,用“心在焉”为华夏 大地披上了一张稳固的防护网。寂静的实验室是 他的家,荒凉的野外是他的栖处。没有波澜闪耀 的日子,有的只是漫天黄沙与枯燥的实验数据。 在这飞沙走石的戈壁滩上奔走、勘察;寒冷的冬 季他伴着孤灯在那简陋的实验室里埋头研究 ,危 险的核实验环境仿佛可以看得到死神举起的镰刀。 但他无惧无悔,因为心有所在,所以成就令世人 瞩目。
讨论4:
下面文段用了哪种分析论证?
智慧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蛰居,而是艺高人 胆大的能力。在一个从眼镜度数判断学历深浅的时代, 智慧总被人误解为文凭的多寡,知识的乏与盈。智慧 不是学校教育中书本的内容,它与知识或有关系,却 不等同。王熙凤刚出阁,论学识不如林黛玉渊博,却 协理宁国府将事务治理的有条不紊。反观现如今层出 不穷的“专家”,知识有余,常识不足,实践能力低 下。智慧的能力往往存在于社会交往与自我生活中, 哪些在生活中游刃有余、井井有条的人,想必都是些 身怀智慧的人。

议论文叙例

议论文叙例


修改 示例
要善于借助压力来完成看起来难以 完成的任务。越王勾践,兵败之后, 不忘雪耻。但这在当时,几无可能。 然而越王低下自己高贵的头颅,主 动到吴国为奴,为吴王牵马。屈辱 撕咬着勾践的内心,却也激发了他 的斗志。卧薪尝胆,自我加压,却 让勾践更认清了自己的过错,找到 了自己的依靠,聚积了自己的力量。 勾践让自己处于绝境之中,给自己 背上了山一样的压力,却也从这一 压力中获得了山一样的力量。笠泽 之战,终以雷霆之势,反败为胜, 灭吴称霸。
练习
注意 的问 题
具体支撑观点中的要素。 所谓支撑,即以具体的事例或 道理让题意的内涵具体化,从 而让文章令人信服,引人共鸣。 如下面的一个支撑示例:


要善于借助压力来完成看起来 难以完成的任务。越王勾践, 兵败之际,国破之时,甘心做 吴王之奴隶,处处隐忍,日夜 卧薪尝胆,受尽了痛苦与折磨, 但他却化压力为动力。几年后 吴王沉溺于酒色之时,他以雷 霆万钧之势消灭了吴国,使越 国变得十分强盛。
他综合对以上武术的欣赏发现对自家的武术招式进行了改进以己之长攻敌之短融合穴位的分布特点独创了专具杀伤力的新招式不断地提升了自己行为击败外国的对手并进军电影事业扬名之外
议论文叙例

人物+背景+行为+结果
叙例 段的 构成

示例
在竞争中落后于别人时,我们应去欣赏别 人的优势来不断提升自己。著名的武打演 员李小龙曾出国到海外求学,他费尽了九 牛二虎之力,却发现自家练的咏春拳无法 打败精通柔道等武术的外国人。(背景) 于是,他在欣赏别人的武术时,发现外国 人在使用柔道时专对关节下手,不仅会使 用巧力,而且还具有很大的杀伤力。又发 现印度武术把自己强有力的脚来对付高大 敌人的防守弱点,从而克敌制胜。他综合 对以上武术的欣赏发现,对自家的武术招 式进行了改进,以己之长攻敌之短,融合 穴位的分布特点,独创了专具杀伤力的新 招式,不断地提升了自己,(行为)击败 外国的对手,并进军电影事业,扬名之外。 (结果)

议论文怎样叙述事例(整理精校版)

议论文怎样叙述事例(整理精校版)

议论文怎样叙述事例作文辅导0124 10:57::议论文怎样叙述事例一、叙例简明扼要,用概叙,不用描述议论文的“叙”不同于记叙文的“叙”。

它具有论证性功能,是运用现有的已被证实了的材料论证中心论点的正确可靠。

一般说它没有叙写事物,塑造形象的任务,所以不必像记叙文那样具有形象,也不必完完整整。

“叙事”是为了“喻理”。

议论文有时也作比较具体的叙述,但它仍有一定的限制,一般不作绘声绘色的描写,叙到足以喻理即止。

事例导引:这几天老天不作美,整天鹅毛大雪,搞得周天寒彻。

我父亲患急性阑尾炎,经医生诊断需及时开刀,我特地去医院服侍父亲。

在路上,我专拣有人走过的“雪道”。

心想,那么多人走过的路,一定不很滑。

然而没走几步,便摔倒在地,满身都是雪。

口袋中的钢笔都摔坏了,蓝墨水把淡黄色的外套染蓝了。

于是横下一条心,闯自己的路,勇敢地在那些“未开垦”的雪地上走,另辟新径。

踏在雪地上发出吱吱的声音,身后留下一个个深深的脚印。

谁知这条新径,使我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这件事使我悟出了一条道理:旧辙要循,新路不可不拓。

这里通过走“雪道”与另辟新径的对比中悟出一条道理,因此冬天的雪景、父亲的病情、摔跤的情状,同论点没有多大联系,应删去。

这个论据可这样叙述:“雪后,我去医院探病,先拣‘雪道’走,然而却摔了跤。

于是我决心闯自己的路,在‘雪道’旁另辟新径。

谁知这条新径使我顺利地到达了医院。

这件事使我……”这样简要的叙述完全可以证明“旧辙要循,新路不可不拓”这个论点。

拓展练习: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出身于宫廷乐师家庭,从小就显示出很高的音乐才能,被誉为“神童”。

他儿时曾从师于著名的作曲家海顿。

有一次,他与老师半开玩笑地说:“我写了一段曲子,老师您也不一定弹奏得了。

”海顿不以为然,心想:我有什么复杂的曲子不能弹奏呢?莫扎特将自己写好的曲子递给了老师。

海顿弹奏了一阵后惊呼起来:“这是什么样的曲子呀,当两手分别弹响两端时,怎么会有一个音符出现在键盘中间呢?看来任何人也无法弹奏这样的曲子。

议论文叙例方法

议论文叙例方法

材料的积累
1、在语文课本中淘金。收集5-10个古代文学名人的事 例,如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等。记住名篇 名句、典故诗词。语文教材,就是一座取之不尽的矿藏, 只要能合理利用,素材就会“不尽长江滚滚来”。 2、跨学科淘金。收集5-10个文化或体育名人事例。文 化名人以科学家及改写历史的人物为主,如牛顿、霍金、 孔孟、老庄等。体育名人:如姚明、刘翔、顾拜旦 (“更快、更高、更强”,“参与比取胜更重要”)乔 丹 、贝利等 3、向近代叱诧风云的伟人致敬。收集5-10个影响世界 的近代名人事例,如曾国藩、甘地等。 4、关注现实人生。如收集2008-2010“感动中国”的人 物事例。
• 思想支配行动,一个人真心实意地做好这类 小事,必须首先想到集体和他人.这样坚持下 去,就会逐步培养出热爱集体,关心他人,为人 民服务的优良品质. (朝远处揭示影响)
• 反之,一个人如果"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事 事处处怕吃一点亏,他的心地就只会越来越 窄,为人越来越自私. (朝反面揭示后果)
常用论证方法
议论文叙例方法
存在的问题:
1、举例雷同 2、材料与论点脱节 3、缺乏必要的过渡 4、用例繁琐冗长,以叙代议。 5、堆砌材料,缺少分析。
问题表征:观点加材料的行文模式 居多(穿靴戴帽式/心灵 鸡汤式/读者文摘式), 议论的平面化,论证缺 少深度。
通病之一:拿到题目,首先想到的不是怎样展开 说理,而是有没有事实性的材料。 通病之二:构思过程中,不是主要运用充分而又 深刻的说理来论证,而是用例子来搪塞敷衍。 通病之三:举例不是遵守典型而有针对性的原则, 而是在议论文中讲述一个个完整的故事。 通病之四:开篇或完整复述原材料,或叙述一个 故事,占去大片篇幅,使议论无法充分展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标二达成训练:议论文怎样叙述事例学案叙述是记叙文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它叙述事件讲究生动、具体,以情动人,以形象感人。

叙例是议论文写作运用例证法时的一种方法,重在事实的列举,讲究以理服人,虽不排除生动形象,但更要求简练概括。

一、叙述事例的方法:(一)叙述故事法此法就是运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叙述事例;但要注意两点:1、高度概括根据论点的需要,变具体记叙为概括叙述,舍弃与论点无关的内容。

例如:阅读下列文段,体会叙述事例问题所在:“打破常规的重要性”: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出身于宫廷乐师家庭,从小就显示出很高的音乐才能,被誉为“神童”。

他儿时曾从师于著名的作曲家海顿。

有一次,他与老师半开玩笑地说:“我写了一段曲子,老师您也不一定弹奏得了。

”海顿不以为然,心想:我有什么复杂的曲子不能弹奏呢?莫扎特将自己写好的曲子递给了老师。

海顿弹奏了一阵后惊呼起来:“这是什么样的曲子呀,当两手分别弹响两端时,怎么会有一个音符出现在键盘中间呢?看来任何人也无法弹奏这样的曲子。

”莫扎特接过乐谱说:“我来试试看。

”于是,他坐上琴椅弹奏起来,当遇到那个在键盘中间的音符时,他便埋头,用鼻子弹出了那个音符。

莫扎特的这个动作令海顿惊叹不已。

分析:选择这个事例确能证明“打破常规的重要性”。

但事例中的许多内容与论点无关,如莫扎特的出身、小时候的情况等,“叙例”时须毫不吝惜地舍去;对莫扎特与海顿言行的生动形象的描述,也宜简练概括。

可修改为:莫扎特儿时从师于著名的作曲家海顿。

一次,他拿出自己写的一段曲子请老师弹奏。

当两手分别弹响两端时,海顿竟被键盘中间出现的一个音符难住。

海顿断言任何人也弹不出这样的曲子。

莫扎特接着弹奏,当遇到键盘中间的那个音符时,打破用手弹奏的常规,灵活地用鼻子奏响了那个音符。

莫扎特的做法,让海顿赞叹不已。

2、有针对性叙述事例时抓住观点句中的关键词,扣住关键词的内容展开叙述。

例如:阅读下列文段,体会叙述事例问题所在:勤能补拙,就是说,做任何事情都要刻苦勤奋,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成绩,达到理想的彼岸,事实不也正是如此吗?大发明家爱迪生为了寻找一种能作为灯丝的物质,经常夜以继日的工作,进行了上千次的试验,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后,他仍锲而不舍的探索,终于发现了能使灯泡持续发光的物质——钨丝。

分析:且不说开头对“勤能补拙”的阐释就已经出了偏差,单说用爱迪生搞发明的事例作为论据,虽然也提到了他的勤奋(“夜以继日的工作”“上千次试验”)和成功(发明了钨丝),但由于没有提到“拙”这一要素,即没有严格针对该论点所限定的要素来叙述事例,所以就不能很好的证明论点。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体会其成功之处:传说古时候有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候口吃,所以登台演讲时常被雄辩的对手压倒。

可是他毫不气馁,为了克服此弱点,他每天口含石子,面朝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都坚持演说,最后终于成为全希腊最有名气的大演说家。

〖小结〗这段话中的第一句叙其“拙”,第二句讲其“勤奋苦练”,第三句说其“勤”补了“拙”,取得了成功。

事实论据的叙述完全针对着“勤能补拙”这一论点所限定的要素,因此能有力的证明了论点。

★小试身手:加油以“薛谭学讴”的故事为例进行叙例。

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

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列子·响遏行云》)。

论点一:做事不可浅尝辄止做事不可浅尝辄止。

稍加体会就自感万事皆通,沾沾自喜;略微练习便觉深不可测,不可一视,做事如此肤浅虚浮,又怎能成功。

古时候,薛谭向秦青学唱歌,尚未学到老师的技艺便要回家,自谓尽之。

后来,他听了老师为自己送行时唱的一首歌,才深感自己的不足。

于是他不仅不走了,而且终生不说回家。

因此可见,做事不可浅尝辄止。

论点二:身教重于言教。

身教重于言教。

(二)对比呈现法。

对比是议论文写作中常用的手法。

对比法一般是指把同类之中相反或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以便明确它们的不同之处,揭示出对比双方的本质。

沉稳从无欲而来。

孟子曰:“无欲者,可王矣。

”无欲就是没有私欲,作大事者,不能因蝇头私利而毁坏全局,只有这样才能练就出沉稳的性格,赢得最终的胜利。

如来佛祖抛除私欲,性格沉稳,终修成正果,普渡众生,诸葛孔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运筹帷幄,功成名就。

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

霸王以一己私欲,赶走亚父,气走韩信,终被困垓下,遗憾千古,长使英雄泪满襟。

霸王之败,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则必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小试身手:加油变通成就你我。

(三)概括排比法。

就是将一组同类事实论据进行高度概括,一个事例简练至一句话,以排比形式出现。

这种概括排比“叙例”,不仅使语言气势磅礴,更能让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其一,事实叠加。

穿越时空,用整饬的句子荟萃名人典例。

如:蔺相如对廉颇的包容,成就了“将相和”的佳话;鲍叔牙对管仲的包容,成就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壮举;李世民对魏征的包容,成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而宋朝君主对士子学人的包容,则迎来了继战国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文化繁荣的高潮。

包容的意义,绝不仅仅停留在个人层面,它对整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同样有着巨大的能动作用。

蔺相如义正词严,秦廷上怒斥秦王,令完璧终归赵国;晏子唇枪舌剑,楚国中巧对楚王,使楚王自讨其辱;樊哙人微言重,鸿门下严责项王,保主公脱离虎口。

这些人无论地位高贵还是低贱,都用满腔热血凝聚忠诚之言,维护伟大人格和国格。

——以上一句一例,大致成排比形式叙事。

按照“分说+总结、议论评析”结构形式组织材料。

如论证“坚持是成功的条件”则可如下排比概述。

马克思花了40年终于写成《资本论》;托尔斯泰历时37年最终写完《战争与和平》;司马光写用了19年终于完成《资治通鉴》。

找准位置,是张骞行出的驼铃阵阵,是苏武牧羊的忠诚刚烈,是昭君出塞的黄沙漫漫,是卫青迎向大漠的旌旗猎猎,是岳飞仰天长啸的壮怀激烈,是郑和七下西洋的浪花飞舞与雄心勃勃……试想,从古到今,有多少帝王因为选贤授能、“兼听”,而开创了一个个太平盛世。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刘备三顾茅庐求贤才,终有三国鼎立;萧何月下追韩信,方有后来刘邦的强兵壮马。

而又有多少帝王因为轻信谗言、“偏听”,而使国家走向衰落、灭亡。

楚怀王亲小人远贤能,怒疏屈原,楚国不久就走上了亡国之途。

——浙江考生《情感与理智》其二、叙议结合叙议结合法就是紧扣论点之要素,通过表示各种关系的词语,把要素的关系表达出来。

此法简洁凝练,亦可构成排比句式,使例证更具说服力。

例如:1、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做出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试想,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笔耕不辍,哪里会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若无每日闻鸡起舞、坚持不懈的努力,祖逖又怎么能北伐中原而名垂千古!若无长年走笔龙蛇、墨染池水的功夫,那么,王羲之又怎能挥毫盖世而被尊为书圣呢!若无半生钻研演算、草稿盈筐的血汗,那么,陈景润又怎能摘取数学明珠而享誉世界呢!2、若无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奋工作,哪里会有爱因斯坦相对论的问世?若无顽强拼搏刻苦自学的精神,哪里会有华罗庚在数学方面的卓越贡献?若无闻鸡起舞,坚持不懈的努力,哪里会有童第周在生物工程方面令人瞩目的成就呢?其实,历史已不只一次向人们鸣响警钟:善纳人言者,昌;拒纳人言者,亡!假如,当初蔡桓公相信了扁鹊的话,他又何至于病入膏肓而一命呜呼呢?假如,当初马谡采纳了王平的建议,他又怎会遗恨街亭而伏诛于武侯麾下呢?假如,当初秦孝公不采纳商鞅之谏而变法,秦国又何以能称雄于六国呢?假如,共产党人不听取李鼎铭先生的意见而实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多一点未雨绸缪,少一点亡羊补牢,那我们就可以少历经一些离乡背井后的悲欢离合,少看到一些民生凋敝后的拨乱反正;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多一点未急先急,少一点马后空炮,那我们就可以少看到一些战天斗地后的退耕还林,少看到一些垮堤后的洪水泛滥;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多一点“居安思危”,少一点事后诸葛,那我们就可以少看到一些火灾后的抢险救灾,少看到一些乱砍乱伐后的水土流失;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多一点防微杜渐,少一点悔之不及,就可以少看到一些锒铛入狱后的痛心疾首,少看到一些东窗事发后的懊悔。

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已向我们证实了事后挽救、事中制止、事前预防孰优孰劣。

(《未雨绸缪与亡羊补牢》)行精兵简政的话,革命政权又何以能变成“小老虎”而吃掉庞然大物的“东洋驴”呢?•其二,句式辅助。

••经常用到的句式有:“从……到……”;“当……时……”;“假如……那么……”;“正因为……所以……”•二、依据排比叙例法补全最后一个事例。

沉稳从志而来。

一个人若没有远大的志向,只沉迷于现实的花花世界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

班超志在报国,投笔从戎,面对匈奴从容不迫,沉稳冷静,不教胡马度阴山;林则徐志在禁烟,斩钉截铁,面对洋人不卑不亢,稳中含刚,让洋人胆战心寒。

毛泽东,,,,。

论点:贫困也是一笔财富“自古才子出寒门”。

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明代龙图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

荷兰画家梵高也曾穷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外出打工……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古人云“自古才子出寒门”。

古今中外成才者,大多出自寒家。

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读书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司马光亦出身贫寒;明代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荷兰画家梵高也曾穷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弟弟接济;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这都是幼时曾经贫困而后来成为才子的非常之人。

寒门是他们植根的土壤,也就是这块贫瘠的土壤使他们不断地发育不断地成熟,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最终成为参天大树,开出灿烂之花。

由此看来,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摆脱贫穷的信心和斗志。

穷则思变,就要奋发图强,越是贫困越激励人奋发上进,这何尝又不是一笔财富呢?就是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并据此推求形成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

例1:磨难,能历练人生。

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后黯然退出体坛,却又另辟天地,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

磨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

分析:毛病是在例子和论点之间缺少分析语言。

阅读语段,我们发现,“三位人物在磨难下的结果”已告知我们了,而对于原因则只字未提,所以,我们就可以添加“原因探究”的分析文字,以较好地架起事例与结论之间的桥梁,达到“叙”为“议”服务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