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画社团教案

儿童画社团教案
儿童画社团教案

儿童画社团教案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美丽的风景》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对风景照的欣赏与描绘发现大自然形色美

实践与创造:能用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描绘风景

欣赏与评议:从构图,色彩,细节上表现评价作品

教学重点

用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表现风景

教学难点

能生动地表现细节,色彩搭配漂亮

教学过程

一.回忆与欣赏

1.回忆上节课学的裁剪工具的使用方法。

2.互相欣赏自己收集的风景照片。

3.配乐欣赏教师收集的几张经典照片(媒体展示),感受大自然美好的风光。

4.展示范画,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揭示课题。

二.分析与尝试

1.利用媒体展示一幅风景画,分析其近,中,远景。

2.展示步骤图,先裁剪出大的色块(注意构图完整),再裁剪小的局部,先裁后景再裁前景。

3.学生分析自己带来的风景照,照片。

4.学生尝试表现风景画。

三.鼓励与辅导

1.发现学生画面中的闪光点,利用局域网即使展示表扬(色彩、细节重点讲)。

2.鼓励学生利用放大功能,有耐心,有信心地描绘细节。

3.鼓励学生大胆创造,不要拘泥于所带来的风景照片。

四.欣赏与评论

1.通过局域网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2.交流如何用作品美化自己的生活。

3.填写作品评价卡(从构图,色彩,立体感,细节表现等方面评价)。

4.鼓励学生做个有心人,不断发现生活中的美。

《我的自画像》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认真地观察自己的脸部形象,并能用流畅的线条画出自己的脸部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观察并画出自己的外貌特征的方法与步骤

教学难点

构图大气,形象有趣,特征明显

教学准备

有镜子的教室、彩色笔、油画棒、白纸

教学过程

一、小朋友照镜子,观察自己的长相

1、将小朋友带到舞蹈教室

2、小朋友看一看自己长什么样你的脑袋、你的眼睛、眉毛、鼻子、嘴巴和别人的一样

吗有什么不同

3、说一说你的长相。(一定要说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4、小结:刚才我们看了自己的长相,并且也知道自己长得与别人不一样的区别在于小朋友的脸形和五官的不同形状,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自画像好吗

二、讲解自画像的画法

1、带学生回教室

2、讲解绘画方法

(1)、先画头的形状,如圆脸方脸瓜子脸

(2)、再画发际线,发际线指的是脸与头发交接的地方的形状,如男孩的头发与女孩的头发就不同

(3)、然后画五官,五官决定一个人长相的与众不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眉毛如粗和细,弯和直,眼睛有大和小,双眼皮单眼皮,嘴巴有后和薄之分,画的时候要看清再下笔。

3、构图的大小分析

构图指的是画面在纸上的位置。我们画画的时候尽量把纸画满,

三、学生尝试绘画

1、请几位长相比较有特点的同学上台到讲台上试者画一画

2、同学们评价是否画得像他们自己,你能上台来改一改吗如果画得不像,那他们画得有意思吗

3、老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画的画很有意思,不管他们画得好不好,画得有趣就行了。记住画完以后要涂上与肤色相近的颜色。

四、学生作业

把自己可爱的样子画下来,并涂上颜色。

五、巡回指导

六、互相观赏,总结下课

《学习大师的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欣赏大师的作品,让学生了解着名画家的绘画风格,并通过学习欣赏进行创作。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抽象艺术的又一种认识欣赏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喜爱绘画艺术。

教学重点

欣赏大师作品,学习其绘画风格

教学难点

绘画风格的把握及运用。

教学过程

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着名的大画家,他的名字是凡高。今天我们就绪认识几位艺术大师。出示课题:大师画我也画。

新授

1、欣赏大师作品。

2、让学生谈一谈欣赏后的感受,并说一说这些艺术作品是用什么方式表达的

3、你喜欢哪幅画为什么

4、绘画大师凡高和毕加索都有自己独到的艺术见解。他们敢于“异想天开”,凡高画出的星星好象在天上旋转,留下一条条的轨迹;毕加索从多角度观察人物,把几次观察

的结果画在一幅画上……他们的画给人以神奇和力量,给人以美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

5、小组讨论:

毕加索画中人物的各部分分别是从哪个角度观察的凡高的《星月夜》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给你什么感受

6、学生创作

在大师创新精神的启发下,你一定有新的想法,请你学着用这样的表现方法画一幅画。

7、教师小结

《大叶子植物》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对各种植物的描写,培养学生深入观察,提高他们用线表现的方法。

教学重点

深入观察植物的前后关系进行大胆的表现。

教学难点

线条的繁简、疏密变化。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问答法等。

教学准备

课件、盆栽植物、勾线笔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讲授新课课件出示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植物,让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仔细观察各种植物的特征、姿态。板书课题:植物写生,

解题指导学生欣赏中国画(君子兰)学习他们线条的粗细变化。同时介绍画的简单知识,强调深入反复观察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

欣赏学生优秀作品着重讲他们的不同处理手法。进一步分析观察各种植物的结构与花纹。

学生讨论。学生欣赏学生欣赏了解反复观察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分析观察各种植物的结构与花纹

三、完成作业学生仔细观察,并用铅笔起小稿,教师巡视辅导。学生仔细观察,完成写生第二节

第二节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继续完成作业结合上次作业完成情况。

请学生谈:通过观察各种植物,你发现了他们有哪些特征

1、说一说,所画植物的生长特点

2、不同角度的花和叶各有什么不同

3、植物的前后关系如何表现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要强调用线时,注意线条的疏密、繁简、长短等变化。以小组进行研究、讨论学生作画

三、作品展示

1、小组自评。

2、全班互评。

3、教师对本课的学习情况作概括性的评价。(小组选拔较好的)

《向日葵想象画》

教学目标:

(1)认识向日葵的形状、色彩、大小等特征。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并能进行艺术再创造。

(3)激发学生热爱花草、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向日葵的特点(形色),画一幅有关向日葵的作品。

难点:通过比较得到“好大”,能根据向日葵的特征进行艺术再创造。

教学内容

一、谜语导入,引入向日葵。

1、谜语:高高个儿一身清,圆脸金黄喜盈盈,天天向着太阳笑,果实结得数不清(打一植物),出示课件,引出“向日葵”。

2、通过回忆,初步了解向日葵的特点。出示向日葵的图片,加深学生的印象。

师:向日葵的特点:花盘——大又圆叶子——非常大颜色——金灿灿

二、比较分析,导出完整课题。

1、出示教具一个小的向日葵。

师:老师把向日葵请出来了,你们看,这个向日葵大不大

生:大。

2、再出示一个更大的向日葵,那么现在呢

生:第二个向日葵大。

师:你怎么知道是第二个大——引出“比较”的作用。

3、最后出示一个最小的向日葵,放在第一个向日葵的左边。

师:我们再来比较一下左边两个,看看哪个大,哪个小

生:左边小,中间大。

4、总结:与不同的向日葵比较,有不同的结果。让学生体会“大”、“小”的意义。

5、引出课题《向日葵想象画》。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向日葵想象画这课。

三、欣赏分析

师:向日葵有特点,颜色鲜艳,而且它朝气蓬勃,生命力旺盛,许多画家都用自己的画笔来赞美了向日葵的这种精神。

1、欣赏凡高的《向日葵》,分析向日葵的颜色,让学生找找黄色。

师:这幅画主要用了什么颜色

生:黄色。

师:用了哪几种黄色呢用你的水彩笔或蜡笔中的黄色来回答,并将它高高举起。

2、分析书中的学生作品,感受不同内容的作品。

师:书中的小画家画的向日葵,你最喜欢哪幅为什么

四、学生练习(二)

1、要求:(1)画一张想象中的向日葵,用巧妙的方法表现出向日葵。

(2)画面饱满,颜色鲜艳。可以将自己画进去。

(3)向日葵的姿态生动。

2、展示其他班学生的向日葵作品。

五、展评作品

在黑板上提前设立一个展示区,选择几幅学生作品贴于黑板上,进行展评。

《毛绒玩具》

教学目标:

1、会观察毛绒玩具的外形特征,了解一种新的绘画形式——写生,学习正面写生画。

2、通过观察、比较等了解画正面写生画的步骤与细节部分的表现.,尝试用各种线条、形状画背景,丰富画面。

3、鼓励学生大胆作画,体验写生画的乐趣。

教学准备:

绒毛玩具若干;各色毛巾、床单若干;笔、纸等。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学习正面写生画的方法与细节的表现。

教学内容:

(一)出示毛绒玩具,引导学生观察外形特征。

师:老师带来了许多的毛绒玩具,喜欢吗我们来给它画个像,好不好怎么画呢

小结:先画外轮廓再画细节。

(二)出示图片,欣赏写生作品,通过观察并讨论其特征,学习正面写生画,引起其对此种绘画形式的兴趣。

1、教师出示写生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了解什么是写生画。

提问:这幅画画的是谁呀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像这样,把我们看见的东西真实的画出来叫写生画。

2、学生尝试画出“毛的不同”。

师:小熊的毛有所不同,该怎么画呢

(教师范画,引导其学习表现玩具的细节部分。)

(三)介绍创作要求,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1、学生自由选择一个绒毛玩具进行写生画。

师:请你们每个人选一个绒毛玩具给它画像,摸一摸、玩一玩,看一看有没有与别的动物不同的地方。

2、引导学生添画背景。

师:毛绒玩具可喜欢坐沙发了,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各种沙发床,请你们把它们放过来。(教师用各色毛巾、床单铺在椅子上,学生自由选择后添画背景。)

(四)游戏“猜一猜”。

1、收集作品,个别点评,请幼儿对应找出毛绒玩具和它的画像,重点引导:画出玩具的细节部分。

2、共同评价,请同学找一位客人老师猜猜你画的是哪个毛绒玩具。

活动反思

很多孩子从不会画到现在能自如地画,从怕画到喜欢画,他们绘画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绘画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尽情地表现自己的思想和对事物的感受,充分满足了孩子们的表现欲。同时,孩子们的想象力、思维能力、观察力都得到了发展。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的兴趣又是容易转移的,他们有时会对某些突然发生的事感兴趣。所以,老师应及时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即时引导幼儿观察写生。

《动物乐园》

教学名称:动物乐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参考相关的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抓住动物的基本特征,由基本型入手采用多种技法,临摹或创作泥塑动物形象。

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珍惜动物的情感思想。

教学重点:

学习圆雕的基本知识,学习用基本形体塑造动物形象。

教学难点:

作品的完整、牢固、美观、生动、新颖。

教学准备:

课件、彩泥、牙签、小刀、剪刀等。

学生收集关于动物的资料。

教学过程:

1谈话:我们的学校对面有个老邻居:动物园,我想很多同学都去过动物园吧那你知道那些珍惜动物哪请说一说。

2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特征,看录像。(大象、犀牛、斑马、长颈鹿)

3 猜一猜:请一个同学表演动物特征,其他同学猜动物。

4欣赏艺术品:现实中的动物与艺术的不同。欣赏泥人张的作品。

5欣赏学生作品:我们学生也能做出精美的作品。

6比较:绘画作品与泥塑的区别。

7探究:请学生研究是如何作的:

⑴复习:几种泥塑技法。

⑵变魔术:出示一个圆球,请同学看由一个基本型变出的各种动物

8 学生参考自己和教师收集的动物资料进行创作。

9利用沙盘展示学生作品,学生互评互学,找到自己不足回去加以改正。

10教育学生热爱和保护珍惜动物。

《黑白装饰画》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对绘画中的黑白的教学,学习整体观察方法,并指导学生感受概括黑白节奏的美感。

2、学习黑白画的基础知识和处理黑白关系的基本方法。

3、提高学生的概括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黑白画的知识,并感受概廓、节奏美感。

教学难点: 黑白画的练习。

教学准备:教具:教材范画示范用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课堂常规坐好,稳定情趣,查学具。

二、复习、导入 :生动、形象、有趣的激发学生产生求知的极大兴趣。,简介黑白画。

三、新课:(突出美术特色,体现创新精神及个人风格,渗透德育,体现教法)

1、分析黑白画的特点:

黑白画表现的内容

看黑白画的感受

绘画中的黑白个表现了什么

小结:感觉黑白鲜明、概括、简洁、黑白相间给人一种装饰性的节奏美感。绘画中的“白”一般表现“光”、“亮”的色调,还可以表现白色、浅色的物象。绘画中的“黑”一般表现黑色和沉重的物象,还可以表下暗部或阴影。

2、分析黑白色调的运用。

设问:在绘画中怎样确定和使用黑、白色

小结:黑白画表现过程中,要有省略、比较和夸张,使画面产生概括、简洁的效果。

3、结构。分析黑白画的关系的处理:

设问:面对五颜六色的写生物象,怎样处理成黑白关系

小结:形象上要简洁,色彩要有比较、夸张。

4、分析作业步骤:

(1) 构图。(完成)

(2)画结构。(完成)

(3)表现黑白关系。

背景:社取消变化,使背景成黑色。

主体物黑白关系处理妥当。

绘画中,黑与白处理比较带有主观性,来、之于作者主观对客观物象的感受。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表现黑白关系。

背景:社取消变化,使背景成黑色。

主体物黑白关系处理妥当。

小结:概括出本节课知识的要点,作业讲评。

欣赏学生作品,看看哪位同学处理的好黑白关系。

《漂亮的城堡》

教学目标:

1.通过拼摆、搭建童话城堡的游戏使学生初步了解基本形之间的组合关系。

2.让学生通过游戏体验创作的乐趣。

3.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的观察、想象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拼摆、搭建童话城堡的游戏使学生初步了解基本形之间的组合关系。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的观察、想象和创造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具:城堡图片及课件、儿童喜欢的动画片歌曲、自制奖状、动画形象的图片。

2、学具:各色彩纸、儿童积木

教学过程

一、课件出示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①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儿的建筑吗

②当你看到这座建筑时,你想起了什麽

学生看图片回答问题:

①石景山游乐园

②学生想起了(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玩的情境……)

二、出示图片学生欣赏,发现城堡的基本造型,体会造型的美感,激发学生的想象。

1、出示四幅种城堡图片,让学生分析城堡的特点。

2、学生分析城堡的特点。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1、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为你们请来了几位小客人,你们看:教师出示课件(几个学生熟悉的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动物形象) 2、教师代表小客人们向大家问候。

2、以组为单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形象。

3、教师让学生为自己喜欢的形象拼摆、搭建城堡。

4、教师巡视辅导。

四、作品展示,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的能力。

五、评奖。

教师评选出:

最佳设计奖2个;

最佳合作奖2个;

优秀奖2个。

教师颁奖。

教学反思:

学生是兴趣浓厚,表现时的心情和情绪愉快,作业的效果突出,在创作过程中,为引起学生多方面的构思利用你来讲《童话故事》达到丰富构思和构图的目的,不足:在设计中对城堡的整体设计构思不全面。

《美丽的烟花》

活动目标:

1、运用不同的色彩、形状,用绘画的方法大胆表现自己对美的感受,逐步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2、初步尝试放射型短线的画法。

活动准备:

1、观察过放烟花的场景。

2、烟花图片或幻灯片、范画一张、水彩笔、画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学生兴趣。

教师:小朋友看过放烟花吗你们看过的烟花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颜色(引导学生自由讲述、讨论后,教师小结烟花的颜色、形状)

二、欣赏与示范

1、出示图片或放幻灯片让学生欣赏,教师以描述性的语言引导其观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加深印象:这些烟花是随着一丝丝线、一点点光爆出来的,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真是好看极了,就好像春天的花园一样,给节日增添了喜庆和光彩。

2、边讲边示范画法:放烟花时,先点火(用彩色水笔点一个实心圆),火一点着,烟花里的小花瓣就一个接着一个地跳了出来,围着小圆心跳起圆圈舞,小花瓣越跳越多,烟花越来越大。(重点引导学生围绕圆心画放射型短线)

3、也可多示范几种烟花的画法。

三、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1、指导学生大胆使用各种颜色的水彩笔画烟花,力求画面饱满。

2、鼓励学生画各种不同的烟花

四、引导评价

展示作品,共同欣赏。

《花瓶摆设》

教学目的:

1.欣赏各种花瓶,感受工艺品的美。

2.根据花瓶的造型的几个部分及其变化设计花瓶。

课前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花瓶。

2.绘画纸,油画棒,水粉颜料,勾线笔,用水果包装网扎成的“菊花”。

3.花瓶范画一张,各种花瓶图案的范例若干。

一、教学过程:

1.出示花瓶,引导幼儿观察。

①这些花瓶漂亮吗哪几部分最漂亮

②这些花瓶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小结:花瓶有胖有瘦,有高有矮;花瓶口有的是平口,有的是花边口;花瓶颈有粗有细,有长有短,有的两边还有“小耳朵”;花瓶肚圆的、椭圆的,还有扁的,等等。

二、探索创作

1.引导学生学习花瓶造型的设计。

①出示范例,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②请1~2个学生运用将花瓶的主要组成部分(瓶口、瓶颈、瓶肚)进行组合变化的方法来设计花瓶。

2.引导学生学习花瓶图案的装饰设计。

①引导幼儿观察花瓶上的图案,说说它们一般在花瓶的什么部位。

②出示花瓶图案范例,引导幼儿欣赏。

③示范用水果网扎成“菊花”印画花瓶上的图案。

三、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1.鼓励学生设计出新颖的花瓶造型和图案。

2.印花时要求学生注意优质画面的整洁。

四、讲评

将学生作品集中起来开一个“花瓶展览会”,引导学生互相欣赏、评价。

《名族风情》

活动目标

1、认识各民族服装,感受服饰的民族特点。

2、使幼儿了解几个重要民族的服饰,知道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代表性的服饰。

活动准备

1、各族服饰图片。

2、幼儿活动手册1第39页。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56个)。那,你们都知道哪几个民族

2、每个民族都有他们自己的代表性服饰,今天我和小朋友一起来认识一下几个民族的服饰(出示图片)

二、漂亮的民族服饰

学习用图案和花边绘画,装饰民族服饰。

1、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藏族服饰。藏族的衣服袖子很宽大,穿长靴。

接下来我们再来认识一下蒙古族服饰——他的主要特点是身穿长袍,斜衣襟,头上扎着头巾或者戴着皮帽子,腰间束腰带,脚穿皮靴。

最后我们来认识一下维吾尔族服饰——男子穿斜领无扣的长袍,腰系长方巾。女子多在宽袖连衣裙外套上对襟背心,小姑娘多梳几十条小辫子。

2、刚才你们在欣赏民族服饰的时候,都看到了些什么不同的地方逐一提问,引导幼儿发现图案装饰的主要地方。

小结:小朋友看得真仔细,这些美丽的民族服饰的图案主要装饰在衣服的袖口、领口、衣角。

三、欣赏作品

幼儿装饰图案,鼓励学生装饰出不同的民族服饰,学生作品展示。

活动延伸

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览,请家长欣赏幼儿的民族服饰。

评价分析

都说绘画和语言是融为一体的,说能为幼儿绘画做好铺垫,绘画能让学生说的内容更加丰富。活动需要让学生在了解民族服饰的基础上,进行手脑并用表达,也即绘画。前面的活动已经让学生充分了解了服饰的特征,教师在绘画前让学生又一次观看各种图片,承上启发式的谈话,能让学生马上回忆起已有的经验,进行口语表达,为绘画打开一个广阔的思路。

教学反思

本主题的活动目标是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几个少数民族服饰的名称和特点,感受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服饰,在活动过程中,各民族有各民族的服饰特点,我们壮族是个大少数民族家庭,服饰也很有特色,很漂亮,使幼儿了解少数民族服饰名称和特点,以及分辨少数民族服饰特点,从而培养了幼儿热爱祖国的文化的思想感情。活动达到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活动效果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