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液汤对消渴病的治疗作用研究
玉液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消渴病的临床疗效

玉液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消渴病的临床疗效石春香;翁金生【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21(14)27【摘要】目的探讨玉液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消渴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福州鼓楼医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气阴两虚型消渴病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
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玉液汤加减治疗。
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中医症候积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AI(ApoAI)]、胰岛β细胞功能[包括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前2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中医症候积分、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前2组TC、TG、ApoAI、HOMA-IR、HOMA-β、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低于对照组,ApoAI、HOMA-β高于对照组,HOMA-IR、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玉液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消渴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症候与血糖水平,降低血脂,且安全性较高。
【总页数】3页(P149-151)【作者】石春香;翁金生【作者单位】福州鼓楼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相关文献】1.玉液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消渴60例临床观察2.玉液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的67例临床疗效分析3.玉液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消渴病的临床效果4.玉液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5.玉液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消渴病的临床效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张锡纯玉液汤的作用功效、适应症、临床应用、组成医案方解

张锡纯玉液汤的作用功效、适应症、临床应用、组成医案方解【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方治消渴方》。
【组成】生山药一两生黄芪五钱知母六钱生鸡内金二钱,捣细葛根钱半五味子三钱天花粉三钱【用法】水煎服。
【作用与功效】益气滋阴清热。
【主治适应症】消渴。
【方解与方论】本证因气阴不足所致,故用黄芪益气,葛根升阳生津,山药、知母、天花粉滋阴清热,鸡内金健运脾胃,五味子酸敛生津。
张锡纯云:“方中以黄芪为主,得葛根能升元气。
而又佐以山药、知母、花粉以大滋真阴。
使之阳升而阴应,自有云行雨施之妙也。
用鸡内金者,……用之以助脾胃强健,…为津液也。
用五味者,取其酸收之性,大能封固肾关,不使水饮急于下趋也。
”【医案精选】1.糖尿病(1)陆某,女,51岁,1996年10月26日初诊,素体丰腴,病消渴2载,始因口渴多饮,口中有甜味。
在某医院检查尿糖(++),空腹血糖9.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3.4mmol/L,诊断为2型糖尿病。
先后给予降糖灵、优降糖、达美康、消渴丸等药物治疗,症情有所改善,体重下降,尿糖转阴,血糖控制尚满意,但仍口咽干渴,不欲多饮,纳谷不香,倦怠乏力,面色萎黄,大便溏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
前医叠投滋阴润燥之剂,症情无改善。
余辨证认为脾阳不振。
运化无权,清气不升,肺体失于濡润,而病燥渴。
祟张锡纯氏升提元气止泻法,投玉液汤,重用黄芪50g,加干姜8g,吴茱萸6g,苍术10g,连服5剂后燥渴减轻,谷食增进,精神好转,继以原方加减调治旬日,病情稳定。
[蒋茂剑.张锡纯治消渴方临床运用体会.实用中医杂志,2000,16(2):45]。
(2)王某,男,67岁。
1995年7月6日初诊。
自述患糖尿病多年,经西医降糖治疗后,空腹和餐后血糖基本恢复正常,多饮、多食症状不甚明显,现腰膝酸软,肢体困倦,大便溏泄,口干欲饮,气短乏力。
实验室检查:尿糖(++++),望其舌红少苔,诊之脉弦细。
处方:西洋参15g,山药30g,知母20g,天花粉15g,葛根15g,五味子15g,女贞子20g,玉竹20g,黄芪30g,枸杞子20g,泽泻15g。
张锡纯玉液汤

张锡纯玉液汤【组成】生山药30克,生黄芪15克,知母18克,生鸡内金6克(捣细),葛根4.5克,五味子9克,天花粉9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功用】益气滋阴,固肾止渴。
【主治】消渴。
张氏认为"消渴之证,多由于元气不升。
此方乃升元气以止渴者也"。
主治元气不升,真阴不足,脾肾两虚,津液不能上达于肺之消渴者,证见口常于渴,饮水不解,小便数,困倦气短,脉弱细无力。
近代糖尿病、尿崩症等见口渴尿多,属气阴两虚者,可以用本方加减。
【加减】若气虚较甚,脉虚细者,加人参以补气;小溲频数者,加山萸肉以固肾。
【方论】方书消渴证,分上消、中消、下消。
谓上消口干舌燥,饮水不能解渴,系心移热于肺或肺金本体自热不能生水。
中消多食犹饥,系脾胃蕴有湿热。
下消谓饮一斗溲亦一斗,系相火虚衰,肾关不固。
张氏尝因化学悟出治消渴之理。
"试以壶贮凉水置炉上,壶外即凝有水珠,恒至下滴。
迨壶热则其水珠即无,盖炉心必有氢气上升,与空气中之氧气合,即能化水,着凉水壶上即可成珠下滴。
迨壶热则所着之水,旋着旋即涸去,故又不见水。
人腹中之气化壮旺,清阳之气息息上升,其中必挟有氢气上升,与自肺吸进之氧气相合,亦能化水着于肺泡之上而为津液。
津液充足,自能不渴。
若其肺体有热,有如炉上壶热,所着之水旋即涸去,此渴之所由来。
当治以清热润肺之品,若因心火热而烁肺者,更当用清心之药;若肺体非热,因腹中气化不升,氢气即不能上达于肺,与吸进之氧气相合而生水者,当用升补之药,补其气化,而导之上升,此拙拟玉液之义也。
"方中以黄芪为主,得葛根能升元气。
佐以山药、知母、天花粉以大滋真阴,使之阳升而阴应。
自有云行雨施之妙也。
用鸡内金者,因此证尿中皆含有糖质,用之以助脾胃强健,化饮食中糖质为津液也。
用五味子者,取其酸收之性,大能封固肾关,不使水饮急于下趋也。
【验案】邑人某,年二十余,贸易津门,得消渴证。
求津门医者,调治3月余,更医10余人不效。
玉液汤对消渴病的治疗作用研究

玉液汤对消渴病的治疗作用研究目的探讨玉液汤对消渴病的治疗作用。
方法纳入该院80例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消渴病患者。
随机数字表分组,西医治疗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则采取常规药物加上玉液汤治疗。
比较西医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空腹血糖下降超过20%的时间、餐后2 h血糖下降超过20%的时间、糖化血红蛋白下降超过10%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不同时间下血糖状态、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水平;不良反应。
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有更高的治疗效果(P<0.05)。
西医治疗组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分别是10例、20例、10例、30例(75.00%),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分别是27例、13例、0例、40例(100.00%)。
治疗前西医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不同时间下血糖状态、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不同时间下血糖状态、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水平变化幅度更大(P<0.05)。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空腹血糖下降超过20%的时间、餐后2 h血糖下降超过20%的时间、糖化血红蛋白下降超过10%的时间分别是(4.42±1.25)d、(5.21±2.11)d以及(4.67±2.03)d。
西医治疗组空腹血糖下降超过20%的时间、餐后2 h血糖下降超过20%的时间、糖化血红蛋白下降超过10%的时间分别是(6.67±1.54)d、(7.67±2.15)d 以及(6.89±2.01)d,(P<0.05)。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和西医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医治疗组出现1例低血糖,1例胃肠道反应。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出现2例低血糖,1例胃肠道反应。
结论常规药物加上玉液汤治療消渴病的效果理想。
标签:玉液汤;消渴病;治疗作用;血糖;生活质量;不良反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一些人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的不适应,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中医治疗消渴症的方剂

中医治疗消渴症的方剂消渴症,即现代医学所称的糖尿病,是中医中常见的一种病症。
中医认为,消渴症的发病原因主要与肺、胃、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治疗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来选择相应的方剂。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医治疗消渴症的方剂:1. 玉液汤:由生地黄、熟地黄、天花粉、知母、黄连、黄芩、麦冬、石斛、甘草等组成。
适用于阴虚内热型消渴症,表现为口渴多饮、小便频多、身体消瘦等症状。
2.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组成。
适用于肾阴虚型消渴症,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五心烦热等症状。
3. 金匮肾气丸: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肉桂、附子等组成。
适用于肾阳虚型消渴症,表现为畏寒肢冷、小便清长、腰膝冷痛等症状。
4. 消渴丸:由黄芪、白术、茯苓、山药、葛根、天花粉、知母、黄连等组成。
适用于气阴两虚型消渴症,表现为乏力、气短、口渴、多饮等症状。
5. 降糖饮:由人参、黄芪、白术、茯苓、山药、葛根、天花粉、知母、黄连、麦冬、五味子等组成。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消渴症,具有益气养阴、清热生津的作用。
6. 玉屏风散: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
适用于气虚型消渴症,表现为容易感冒、出汗、乏力等症状。
7. 白虎加人参汤:由知母、石膏、甘草、粳米、人参组成。
适用于热盛伤津型消渴症,表现为高热、口渴、汗出等症状。
8. 五苓散:由泽泻、茯苓、白术、桂枝、猪苓组成。
适用于水湿内停型消渴症,表现为小便不利、身体浮肿等症状。
9. 肾气丸: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组成。
适用于肾气不足型消渴症,表现为腰膝酸软、小便频多等症状。
10. 养阴清热汤:由生地黄、知母、黄连、黄芩、麦冬、天花粉、石斛、甘草等组成。
适用于阴虚内热型消渴症,表现为口干舌燥、五心烦热等症状。
在使用这些方剂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由有经验的中医师进行辨证施治,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同时,患者还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辅助药物治疗,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张锡纯:玉液汤滋膵饮-消渴糖尿病效验2方】

【张锡纯:玉液汤滋膵饮-消渴糖尿病效验2方】1.玉液汤治消渴(消渴,多指西医所谓糖尿病,忌食甜物)。
生山药一两,生黄芪五钱,知母六钱,生鸡内金二钱(捣细),葛根钱半,五味子三钱,天花粉三钱。
消渴之证,多由于元气不升,此方乃升元气以止渴者也。
方中以黄芪为主,得葛根能升元气。
而又佐以山药、知母、花粉以大滋真阴。
使之阳升而阴应,自有云行雨施之妙也。
用鸡内金者,因此证尿中皆含有糖质,用之以助脾胃强健,化饮食中糖质为津液也。
用五味者,取其酸收之性,大能封固肾关,不使水饮急于下趋也。
方书消证,分上消、中消、下消。
谓上消口干舌燥,饮水不能解渴,系心移热于肺,或肺金本体自热不能生水,当用人参白虎汤。
中消多食犹饥,系脾胃蕴有实热,当用调胃承气汤下之;下消谓饮一斗溲亦一斗,系相火虚衰,肾关不固,宜用八味肾气丸。
白虎加人参汤,乃《伤寒论》治外感之热,传入阳明胃腑,以致作渴之方。
方书谓上消者宜用之,此借用也。
愚曾试验多次,然必胃腑兼有实热者,用之方的。
中消用调胃承气汤,此须细为斟酌,若其右部之脉滑而且实,用之犹可;若其人饮食甚勤,一时不食,即心中怔忡,且脉象微弱者。
系胸中大气下陷,中气亦随之下陷,宜用升补气分之药,而佐以收涩之品与健补脾胃之品,拙拟升陷汤后有治验之案可参观。
若误用承气下之,则危不旋踵。
至下消用八味肾气丸,其方《金匮》治男子消渴,饮一斗溲亦一斗。
而愚尝试验其方,不惟治男子甚效,即治女子亦甚效。
曾治一室女得此证,用八味丸变作汤剂,按后世法,地黄用熟地、桂用肉桂,丸中用几两者改用几钱,惟茯苓、泽泻各用一钱,两剂而愈,后又治一少妇得此证。
投以原方不效,改遵古法,地黄用干地黄(即今生地),桂用桂枝,分量一如前方,四剂而愈。
此中有宜古宜今之不同者,因其证之凉热,与其资禀之虚实不同耳。
消渴证,若其肺体有热,当治以清热润肺之品。
若因心火热而铄肺者,更当用清心之药。
若肺体非热,因腹中气化不升,轻气即不能上达于肺,与吸进之养气相合而生水者,当用升补之药,补其气化,而导之上升,此拙拟玉液汤之义也。
玉液汤加减(糖尿病二号方)治疗消渴病(气阴两虚型)临床疗效观察

玉液汤加减(糖尿病二号方)治疗消渴病(气阴两虚型)临床疗效观察目的观察分析玉液汤加减(糖尿病二号方)治疗消渴病(气阴两虚)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瓦房店中医医院救治的358例玉液汤加减治疗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79例,在用药四周之后,对其用药效率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67%,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液汤加减对于治疗消渴病效果显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标签:玉液汤加减;消渴病;临床疗效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多饮、多尿、消瘦疲乏无力,更甚严重者会视网膜病变、下肢溃疡。
在中医学当中糖尿病归于消渴病范围,其病因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节、肾元虚衰等原因有关,气阴两虚则是糖尿中的一种类型,消渴病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治疗方法,本文为进一步探讨对于消渴病的治疗方案,采用玉液汤加减观察对其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依据WHO制定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在瓦房店中医医院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中符合标准的358例消渴病患者,观察组179例,男110例,女69例,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45.8±8.4)岁,平均病程(7.9±5.4)年,对照组179例患者,男97例,女82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43.6±7.4)岁,平均病程(7.4±5.2)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在对饮食控制、加强训练的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服用四周一个疗程每天3次,每次0.25的二甲双胍片。
而观察组则在治疗基础和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玉液汤加减方,即:生黄芪40 g,鸡内金30 g,葛根24 g,山药30 g,花粉20 g,麦门冬20 g,五味子10 g,丹参30 g,知母15 g,芡实30 g,黄精35 g,金樱子15 g,女貞子15 g,太子参25 g,加水煎熬,取其药水200 mL,每天1剂,1剂分为两次,温水服用,共服4周一个疗程,如果患者气虚严重可在药方中加入30g党参。
糖尿病口渴多饮?一味张锡纯的名方:玉液汤,清热生津,巧妙化解

糖尿病口渴多饮?一味张锡纯的名方:玉液汤,清热生津,巧妙化解在现在糖尿病如此高发的情况下,很多糖友都关心的一个问题是:中医能治糖尿病吗?答案是肯定的。
下面就介绍一个清末民初时期的名医张锡纯先生治疗糖尿病的药方——玉液汤。
组成:生山药、生黄芪、知母、生鸡内金、葛根、五味子、天花粉。
专治消渴症(糖尿病)说到张锡纯,很多人可能觉得陌生,但对于学习中医及从事中医行业的人来说,张锡纯可谓大名鼎鼎。
《医学衷中参西录》是张锡纯一生临床的经验总结,从辨证论治到选药主方,均切近实际,讲求实效,并有不少独创见解,直至今天仍广受推崇与欢迎,被称为中医界“第一可法之书”。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治疗糖尿病的“玉液汤”就出于此书。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对玉液汤的记载是:“治消渴。
消渴,即西医所谓糖尿病,忌食甜物。
消渴之证,多由于元气不升,此方乃升元气以止渴者也。
方中以黄芪为主,得葛根能升元气。
而又佐以山药、知母、花粉以大滋真阴。
使之阳升而阴应,自有云行雨施之妙也。
用鸡内金者,因此证尿中皆含有糖质,用之以助脾胃强健,化饮食中糖质,为津液也。
用五味者,取其酸收之性,大能封固肾关,不使水饮急于下趋也。
”玉液汤的组方是生山药、生黄芪、知母、生鸡内金、葛根、五味子、天花粉。
只有简简单单7味药,而且都是常用的药,充分体现了张锡纯用药少而精、法简效宏的特点。
那么,这个药方能治所有的糖尿病吗?答案是否定的,这就是中医的特色所在——辨证论治。
在中医看来,虽然都是糖尿病,但是根据个体不同,也有不同的病因病机,组方用药也不相同,所以中医治疗某种疾病很少有固定不变的药方。
张先生自己也写了“此方乃升元气以止渴者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提升元气、止消渴的药方,也就意味着,它针对的是元气不升所致的糖尿病。
黄芪是补气之圣药,张锡纯说它“善治胸中大气下陷”;葛根有升阳的作用,可以帮助黄芪提升阳气,同时兼有生津止渴等作用;山药、知母、花粉有滋阴清热的作用;鸡内金健脾消积,张锡纯说它可以化饮食中的糖质为津液——这简直可以说是糖尿病患者的“福音”;五味子味酸收敛,“封固肾关,不使水饮急于下趋”的意思就是说,五味子能加强肾管理小便的作用,改善糖尿病患者多尿的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液汤对消渴病的治疗作用研究目的探讨玉液汤对消渴病的治疗作用。
方法纳入该院80例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消渴病患者。
随机数字表分组,西医治疗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则采取常规药物加上玉液汤治疗。
比较西医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空腹血糖下降超过20%的时间、餐后2 h血糖下降超过20%的时间、糖化血红蛋白下降超过10%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不同时间下血糖状态、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水平;不良反应。
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有更高的治疗效果(P<0.05)。
西医治疗组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分别是10例、20例、10例、30例(75.00%),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分别是27例、13例、0例、40例(100.00%)。
治疗前西医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不同时间下血糖状态、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不同时间下血糖状态、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水平变化幅度更大(P<0.05)。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空腹血糖下降超过20%的时间、餐后2 h血糖下降超过20%的时间、糖化血红蛋白下降超过10%的时间分别是(4.42±1.25)d、(5.21±2.11)d以及(4.67±2.03)d。
西医治疗组空腹血糖下降超过20%的时间、餐后2 h血糖下降超过20%的时间、糖化血红蛋白下降超过10%的时间分别是(6.67±1.54)d、(7.67±2.15)d 以及(6.89±2.01)d,(P<0.05)。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和西医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医治疗组出现1例低血糖,1例胃肠道反应。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出现2例低血糖,1例胃肠道反应。
结论常规药物加上玉液汤治療消渴病的效果理想。
标签:玉液汤;消渴病;治疗作用;血糖;生活质量;不良反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一些人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的不适应,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因此,糖尿病的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然而,有许多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并且有许多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糖尿病是一种以多饮,多食,多尿,疲劳,体重减轻等为特征的疾病[1],病因较为复杂,属于中医“消渴”的范畴,其潜在的发病机制是“阴虚体热”。
该研究以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8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玉液汤对消渴病的治疗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纳入该院80例消渴病患者。
随机数字表分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0例,西医治疗组40例。
其中,西医治疗组年龄34~79岁,平均(49.56±12.27)岁。
男21例、女19例。
病程1~23年,平均(12.92±0.52)年。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年龄34~77岁,平均(49.25±12.67)岁。
男20例、女20例。
病程1~23年,平均(12.99±0.56)年。
西医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基本资料可比。
1.2 方法西医治疗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每次口服二甲双胍0.25 g,3次/d口服,治疗4周。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则采取常规药物加上玉液汤治疗。
玉液汤加减方组成是:生黄芪30 g,葛根24 g,花粉20 g,鸡内金30 g,山药30 g,知母15 g,麦门冬20 g,五味子10 g,丹参30 g,芡实30 g,每天煎煮1剂,分为2次温服,治疗4周。
1.3 指标比较西医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空腹血糖下降超过20%的时间、餐后2 h血糖下降超过20%的时间、糖化血红蛋白下降超过10%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不同时间下血糖状态、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水平;不良反应。
显效:病情恢复正常,症状体征消失,血糖状态、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水平接近正常水平;好转:血糖状态好转20%以上,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水平好转10%以上;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疗效=显效、好转百分率之和[2]。
1.4 统计方法采取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用[n(%)]、(x±s)表示,分别进行χ2、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有更高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西医治疗组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分别是10例、20例、10例、30例(75.00%),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分别是27例、13例、0例、40例(100.00%)。
2.2 不同时间下血糖状态、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水平治疗前西医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不同时间下血糖状态、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不同时间下血糖状态、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水平变化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3 空腹血糖下降超过20%的时间、餐后2 h血糖下降超过20%的时间、糖化血红蛋白下降超过10%的时间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空腹血糖下降超过20%的时间、餐后2 h血糖下降超过20%的时间、糖化血红蛋白下降超过10%的时间更好(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空腹血糖下降超过20%的时间、餐后2 h血糖下降超过20%的时间、糖化血红蛋白下降超过10%的时间分别是(4.42±1.25)d、(5.21±2.11)d以及(4.67±2.03)d。
西医治疗组空腹血糖下降超过20%的时间、餐后2 h血糖下降超过20%的时间、糖化血红蛋白下降超过10%的时间分别是(6.67±1.54)d、(7.67±2.15)d以及(6.89±2.01)d。
2.4 不良反应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和西医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医治疗组出现1例低血糖,1例胃肠道反应。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出现2例低血糖,1例胃肠道反应。
3 讨论如今,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也越来越多。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疾病。
其中,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类型,并且疾病与肾脏损害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它也相对复杂。
一般而言,糖尿病的治疗需要綜合方法,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药物和糖尿病健康教育,药物选择,安全性,效率,经济原则,并考虑成本/效益比。
治疗的概念应该是积极的,以保护和逆转胰腺B细胞的功能,并尽快使用药物联合治疗。
此外,体重减轻和降低血脂也可以帮助治疗糖尿病和并发症。
另外,糖尿病的治疗还可以使用精细降糖药,一种或几种药物的组合,可以使糖尿病患者得到更加个性化的治疗,可以起到降糖的最大作用,避免用药的不良反应。
消渴病病因和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饮食失调,情绪异常等而出现气阴两虚,现代医学认为其实一组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由胰岛素分泌和功能缺陷引起的慢性血糖水平升高[3]。
目前,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主要包括饮食疗法,理疗,监测,教育,心理调节,化学药物和中药治疗等。
西医常用二甲双胍等药物,二甲双胍实际上是一种胰岛素增敏剂,通过抑制空腹糖原异生和降低小肠吸收后的肝葡萄糖输出来降低血糖。
二甲双胍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指数。
另一方面,二甲双胍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合并肾功能损害。
中医药在糖尿病的防治,辩证治疗,综合调节,个体化治疗,疾病治疗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认为口渴的基本病机是阴虚燥热。
因此,清热,润燥,滋阴,补液是治疗的基本原则。
其中以气阴两虚为常见,而玉液汤为治疗此类证型的基本方剂,源于《医学衷中参西录》,方中黄芪有补中益气之功;天花粉、知母和山药滋阴润燥;葛根可生津止渴和提升元气;鸡内金可健脾益胃,生津止渴;五味子有收敛之功。
加入麦冬可滋阴,加入丹参可清热活血;加入芡实可防寒凉伤胃。
诸药合用,可共奏滋阴润燥之功。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能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具有双相调节葡萄糖代谢,能有效降低葡萄糖负荷后小鼠的血糖水平,能对抗肾上腺素诱导的高血糖。
而天花粉,五味子,葛根,山药等均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4-5],鸡内金具有降脂,抗凝和好转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同玉液汤的加减,具有滋阴养阴,清热解肾的功效,具有益气养肝,补肝肾的功效,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独西药,充分发挥中药的优势,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6-8]。
该研究中,西医治疗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则采取常规药物加上玉液汤治疗。
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空腹血糖下降超过20%的时间、餐后2 h血糖下降超过20%的时间、糖化血红蛋白下降超过10%的时间、不同时间下血糖状态、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水平相比较西医治疗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和西医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常规药物加上玉液汤治疗消渴病的效果理想。
[参考文献][1] 李伟,胡亚耘,段苗,等.消渴丸联合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10):2581-2584.[2] 杜会娣.半夏泻心汤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7):184,195.[3] 李芳.中药养阴消渴汤、胰岛素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价值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5):149.[4] 关婕婷,马万千,魏青,等.自拟消渴脑病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7(5):382-385.[5] 林凡源.二甲双胍联合消渴丸在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中的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26):47-48.[6] 单晓琳,张军,孙辰莹,等.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刘玉洁教授治疗消渴胸痹的病机规律探究[J].中医药导报,2018,24(18):47-51.[7] 张芳,闫镛.闫镛教授应用乌梅丸治疗消渴病并发胃痞验案[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27(18):67-68.[8] 贾林梦,庞国明.庞国明教授运用纯中药治疗消渴合并郁证的经验初探[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13(9):1237-1239,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