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糠油生产工艺流程图
米糠油的提取实验

米糠油的提取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不同的实验方法对提取米糠油的效率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米糠过筛后,经过蒸炒后,可以用有机溶剂(石油醚、无水乙醇、正己烷)以及用超声波或浸提的方法提取米糠油,然后抽滤,将所得的溶剂油进行旋转蒸发,可以得到毛油。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超声波聚焦处理仪、水浴锅、磨口三角瓶、冷凝管、旋转蒸发仪、抽滤瓶、碱式滴定管、移液管、石油醚、无水乙醇、正己烷、乙醇、酚酞、KOH、米糠四、工艺流程米糠→过筛→蒸炒→浸提/超声波→过滤→溶剂油→旋转蒸发→毛油→检测↓↓米糠粕溶剂回收五、具体操作步骤(1)蒸炒:先于低温下炒5min左右(降低水分含量,防止粘锅),再于120℃下炒10min(2)超声波辅助浸提:(第1、2、3组分别入3倍石油醚、乙醚、正己烷进行超声波辅助浸提)每组称量约60g(m0)统一炒好的米糠置于烧杯中,加入3倍有机溶剂,置于超声波聚焦处理仪中,于200w功率下,浸提10min。
(3)直接浸提:(第 4 、5、6组分别加入石油醚、乙醚、正己烷)每组称量60g统一炒好的米糠置于磨口烧瓶中,加入3倍溶剂搅拌均匀,置于60℃水浴锅中浸提40min。
(4)过滤:移入抽滤瓶中,于真空泵抽滤,直到没有溶液下滴。
(5)旋转蒸发:把溶剂油置于烧瓶中,置于旋转蒸发仪中,于80℃下蒸发约10min,取出烧瓶,把油移入小烧杯(小烧杯预先称重m1)中,称量重m2。
得到m2后可以计算提取率。
油提取率m m m 21-=(6) 酸价测定称取均匀试样2g 注入锥形瓶中,加入混合溶液(2:1无水乙醚+无水乙醚)20ml ,摇动使试样溶解,再加三滴酚酞指示剂,用0.0493mol/L KOH 液滴定至出现微红色在30s 不消失,记下消耗的碱液毫升数(V )。
油)酸价(m 56.1V mgKOH/g ⨯⨯=C式中V ———滴定消耗氢氧化钾溶液体积,ml ; c ———氢氧化钾溶液之浓度,C=0.0493mol/L ; 56.1———氢氧化钾的毫摩尔值; m ———试样质量,g 。
米糠制油工艺及深加工

米糠制油工艺及深加工江南大学食科070608 秦臻一、米糠的理化性质米糠是由糙米碾白过程中被碾下的皮层及少量米胚和碎米组成。
新鲜的米糠呈黄色,有一股米香味,具有鳞片状不规则结构,米糠成分随品种、精碾的条件等因素有很大的不同。
米糠油的化学结构组成极为独特,符合人类膳食脂肪酸推荐标准,其脂肪酸中饱和脂肪酸占20%,不饱和脂肪酸占80%,不饱和酸中的油酸占38%,亚油酸占40%,它是典型的油酸—亚油酸型油脂。
亚油酸能降低胆固醇在血管壁上过多的沉积,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同时,米糠油中含有的维生素E、角鲨烯、活性脂肪酸酶、谷维素、植物甾醇等几十种天然生理活性成分,对调节人体机能、改善代谢功能都有很大作用。
米糠油的性能优越,用途广泛,属新型功能性保健食用油。
未精炼的毛糠油含有3%~5.5%不皂化物。
米糠油的酸值较高,约含有25%的游离酸,此外还含有糠屑1%~5%,糠蜡3%~9%,磷脂1%~2%以及少量其他杂质主要是谷维素、甾醇和高级脂肪醇等。
二、米糠油的制取工艺(1)压榨法工艺流程:清选→蒸炒→炒坯→压榨→过滤→毛糠油→精炼→米糠油清选可用风选、筛选等方法除去米糠中的碎米及其他杂质,保证出油率。
蒸炒为了使米糠中的粗纤维软化、蛋白质凝聚、细胞破碎、细小油滴凝聚成较大油滴,以便容易出油。
条件:转速40r/min,温度120℃,时间10min左右,水分达到32~37%。
炒坯降低坯中的水分,以利于出油。
条件:温度115~120℃,不断翻动,时间20~30min,水分降至5~7%。
压榨条件:温度80~90℃,时间3~5min过滤将压榨好的毛糠油用帆布或双层白布在过滤机中过滤,过滤温度控制在70℃。
压榨出来的毛油必须经过精炼才能食用。
溶剂浸出法1、水溶液浸出米糠油工艺流程工艺流程为:水溶液浸出工艺(ATP)是指应用水溶液从含油物中浸出脂肪的工艺过程。
筛选:米糠通过16目筛去除外来物、稻粒、壳片和碎米。
贮存:筛选后,米糠在-18℃下存于塑料袋中,使用前在4℃冰箱中融化24h。
米糠油生产工艺

毛油生产工艺:图5-1 毛油生产工艺流程米糠预处理:原料米糠中可含有少量杂质,经筛选除去;而后进入调质系统,向原料中通入少量蒸汽(约为原料量的2%),使其软化,便于后续压榨出油。
压榨:预处理后米糠直接进入液压压榨机,采用冷榨方式,将米糠中大部分糠油压榨挤出,出油即为米糠毛油,直接进入物理精炼车间精炼提纯;压榨产生的饼粕中含有部分毛油,进入浸出车间进一步提取毛油。
浸出:饼粕进入油浸出器,向其中添加溶剂正己烷,使饼粕中油脂溶解在溶剂内,组成混合油,混合油通过过滤介质(筛网),其中所含的固体粕末即被截留,得到较为洁净的混合油。
混合油蒸发:利用油脂几乎不挥发,而溶剂沸点低、易于挥发的特性,采用盘管蒸汽加热使溶剂大部分汽化蒸出,从而使混合油中油脂的浓度大大提高。
混合油相从混合油罐进入第一长管蒸发器管程,蒸发的溶剂经分离室进入一蒸冷凝器;浓缩后的混合油进入第二长管蒸发器进行蒸发,蒸发的溶剂汽经分离室进入二蒸冷凝器。
由第一、第二蒸发器出来的溶剂蒸气因其中不含水,经冷换器冷却后直接流入循环溶剂罐。
该工序主要使用长管蒸发器,其特点是加热管道长,混合油经预热后由下部进入加热管内,迅速沸腾,产生大量蒸气泡并迅速上升。
混合油也被上升的蒸气泡带动并拉曳为一层液膜沿管壁上升,溶剂在此过程中继续蒸发。
由于在薄膜状态下进行传热,故蒸发效率较高。
汽提:通过蒸发,混合油的浓度大大提高,但其中仍含有少量的溶剂油,采用汽提将其去除。
混合油与水不相溶,向沸点很高的浓混合油内通入一定压力的直接蒸汽(直接蒸汽通入量约为物料量的2%),同时在设备的夹套内通入间接蒸汽加热,使通入混合油的直接蒸汽不致冷凝,直接蒸汽与溶剂蒸气压之和与外压平衡,溶剂即沸腾,从而降低了高沸点溶剂的沸点,未凝结的直接蒸汽夹带蒸馏出的溶剂一起进入冷凝器进行冷凝回收。
汽提后所得毛油进入物理精炼车间精炼。
湿粕脱溶:浸出器过滤分离的湿粕中含有少量溶剂,向其中通入水蒸气进行脱溶,去除其中溶剂,其原理与混合油汽提相同。
米糠油加工设备的提取流程概况

米糠油中的游离脂肪酸可通过传统碱炼法或物理精炼法除去,也可以采用其它方法除去。
物理精炼以其比较简单的工艺流程,可直接获得质量高的精炼油和副产品脂肪酸,而且原辅材料节省,没有废水污染,产品稳定性好,精炼率高等优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尤其对高酸值油脂,其优越性更加显著。
它包括蒸馏前的预处理和蒸馏脱酸两个阶段。
由于预处理对物理精炼油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近几年来对米糠油的物理精炼研究主要集中于预处理方面。
低温(10℃)加工后物理精炼米糠油的色泽、FFA、胶质和蜡总量、谷维素、生育酚含量均非常好,适当低温处理(17℃)是可以的。
室温(32℃)或稍低于室温(25℃)联合脱胶脱蜡,物理精炼RBO的质量不受欢迎。
因此,低温(10℃)脱蜡无论对低FFA还是高FFA的油均可得到色泽等均好的油脂。
经磷酸脱胶(65℃)、低温脱蜡(10℃)、脱色物理精炼油色泽比同温(65℃)水脱胶和水脱蜡(10℃)、脱色物理精炼油色泽深,在较高温度下脱蜡(17或25℃)对色泽无影响;磷酸脱胶、水脱蜡(25℃),脱色物理精炼油色泽优于水脱胶替代磷脱胶;磷酸脱胶的精炼RBO中生育酚含量低于水脱胶精炼米糠油(RBO);单独进行水脱胶(65℃)和低温10℃)水脱蜡比磷酸脱胶(65℃)和水脱蜡生产的油脂质量好。
全部试验结果表明,在联合低温(10℃)脱胶脱蜡后的米糠油物理精炼可生产色浅、游离脂肪酸(FFA)含量低、谷维素和生育酚含量高的优质米糠油。
米糠油的硅胶脱色法米糠经溶剂浸出制得的米糠油,其色泽呈暗棕色、暗绿褐色或绿黄色,这主要取决于米糠贮存中的变质程度、制油方法和加工条件。
一般来说,米糠油的深色经脱色不能完全除去,生产清澈透明和色浅的米糠油较困难。
采用硅胶对米糠油脱色进行研究,采用硅胶柱渗滤脱色和硅胶同混合油混合脱色两种方法。
其缺点是混合油通过硅胶柱时(尤其是溶剂浸出毛米糠油)流速慢。
硅胶脱色可将工业常规实用的精炼工艺:脱胶—一次脱蜡—精炼—脱色—二次脱蜡和脱臭改进成硅胶柱—渗滤处理—脱胶—脱蜡—精炼—脱色和脱臭工艺。
米糠油的功能特性及膨化浸出工艺

米糠油的功能特性及膨化浸出工艺赵旭,董殿文,林琳,李玉,谢德利(1 辽宁省粮食科学研究所,沈阳110032;2.鞍山市千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辽宁鞍山114000)摘要:米糠被称为“天赐营养源”.是一种檄具开发潜力的高附加值资源,而米糠油不仅脂肪酸构成比较完整,而且含有谷维素、角鲨烯、维生素、瞵脂、植物甾醇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被营养学家誉为“营养保健油”。
简述米糠油的营养成分及功能特性,重点介绍米糠膨化浸 j制油技术工艺,包括操作过程、参数及注意事项,以期为米糠油生产提供装备技术方法。
关键词:农产舳加_I ;米糠;米糠油;膨化;浸出 r艺;功能中图分类号: 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0)03—0038—03 .稻谷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米糠是稻加工成大米的副产品之一.在国外,米糠被称为“天赐营养源”,具有非常高的保健开发价值。
我国稻谷年产量在1.9亿t左右。
米糠年产量在1 000万t左右,是一种量大面广的油料资源,市场潜力巨大。
但是,由于米糠具有易酸败、不肖储藏等特性,通常被用作动物饲料,只有10%左右的米糠用来榨油或进一步制备植酸钙、肌醇或谷维索等价值较高的产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通过对米糠中解脂酶和过氧化物酶的钝化,使酶失去活性,可提高米糠储存的稳定性,从而延长米糠的储藏时间,进而使米糠成为一种较好的油脂加工原料。
1 米糠油的营养成分及功能特性1.1 米糠油的营养成分米糠的含油率为16% 22%,其中油酸40%~50%、亚油酸29%~42%、亚麻酸1%、棕榈酸12%~20%、VE 90~163 rag/1O0 g,其营养价值高于豆油、菜子油等,是一种保健食用油。
米糠油不仅脂肪酸构成比较完整,而且含有谷维素、角鲨烯、维生素、磷脂、植物甾醇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因而被营养学家誉为“营养保健油”。
美国心脏学会在专项报告中指出:“米糠油能有效地缓解心脏和脑疾患,其有效性表现为可降低血中低密度胆固醇的浓度.使高密度胆固醇上升”。
一级米糠油生产工艺的研究_马传国

第 20 卷第 5 期
马传国等
一级米糠油生产工艺的研究
99
上佳的黄酒 ) 。米粞给工艺过程造成的不良影响主 要表现在: 一是影响浸出 制油过程。由于米粞中含 有大量淀粉 , 在浸出时淀粉颗粒会进入混合油中 , 使 混合油浑浊产生沉淀。混合油过滤也不能使淀粉颗 粒得以分离 , 当混合油在高温蒸发和汽提时, 存在于 混合油中的淀粉颗粒会糊化 和焦化, 使油脂色泽加 深 , 影响毛糠油的质量。同时, 糊化和焦化的淀粉物 质会造成蒸发器管壁和汽提 塔碟盘结垢, 使蒸发和 汽提过程发生液泛 , 影响混合油脱溶和物料浸出的 效果, 如果结垢严重 , 会造成蒸发器列管堵塞。二是 影响油脂精炼过程。由于毛 糠油中含有淀粉, 在油 脂水化或碱炼过程易使体系 发生乳化, 使油脚或皂 脚不能有效地与中性油分离 , 造成精炼率降低。如 果乳化长时间持续, 使物液体系无法分离, 而造成生 产中的浪费。 为了避免生产过程中造成的不良影 响, 在米糠 预处理工艺中重点考虑对米粞的分离。对于日处理 米糠 100 吨的糠粞分离, 工艺中采用气力分离的方 法。米糠通过喂料器进入气力输送系统, 利用 6 只 直径为 120 mm 的旋风分离器并联 , 完成对米糠中糠 粞的分离 , 分离后米糠中糠粞的含量在 1% 左右 (质 量百分比 )。 随着挤压膨化技术和设备不断成熟 和发展, 对 [ 5] 米糠进行膨化浸出制油是发展的趋势 。工艺中采 用湿法挤压膨化工艺 , 利用调质器将米糠水分和温 度分别调节到 10% 和 90 左右, 进入 YP - 20 型膨 化机进行挤压膨化 , 得到的米糠膨化物料水分和温 度分别为 12 % 和 105 左右。生产中采用气流输送 机进行输送过程中的冷却干 燥, 保证入浸温度和水 分符合工艺 要求的同 时防止 了米糠 膨化颗 粒的粉 碎 , 为米糠浸出制油和湿粕脱溶创造了良好工艺条
米糠油集中制油技术实施方案(一)

米糠油集中制油技术实施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中国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米糠作为稻米加工的副产品,其价值逐渐被挖掘。
米糠油作为一种高品质的食用油,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然而,传统的米糠油制取方法存在许多缺点,如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等。
因此,从产业结构改革的角度出发,推广米糠油集中制油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二、工作原理米糠油集中制油技术是一种利用高效物理分离技术,通过压榨、蒸馏、萃取等步骤,从米糠中提取油脂的新型制油工艺。
该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1.精选米糠:从稻米加工厂获取米糠原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原料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
2.压榨:将米糠进行高温高压压榨,使油脂从米糠中分离出来。
3.蒸馏:将压榨后的米糠进行蒸馏处理,使油脂进一步提纯。
4.萃取:采用有机溶剂对蒸馏后的油脂进行萃取,去除杂质,提高油脂纯度。
5.精炼: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处理,对油脂进行精炼,使其达到食品级标准。
三、实施计划步骤1.建立生产线:建设一条从米糠原料到成品油的完整生产线,包括精选设备、压榨机、蒸馏器、萃取器、精炼设备等。
2.人员培训:对生产线上的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他们熟悉和掌握生产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3.原料采购:与稻米加工厂建立合作关系,确保稳定的米糠原料供应。
4.设备调试:对生产线进行调试,确保设备运行正常,达到预期的生产效率。
5.生产管理:建立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
6.产品检测与认证:对生产的米糠油进行质量检测,确保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客户要求。
同时,申请相关认证,如ISO9001、ISO22000等。
7.市场营销: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推广米糠油产品,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
四、适用范围该实施方案适用于大型稻米加工企业或专业制油企业,这些企业在已有的稻米加工设备基础上,可以方便地引入米糠油集中制油技术,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优化。
对于独立的小型制油企业或个体户,由于资金和技术的限制,可能难以实现该技术的引入和应用。
米糠油精炼设备工艺流程

米糠油加工成套设备的化学精炼技术化学精炼也称为碱炼脱酸工艺,是用碱中和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的精炼方法,是目前油脂行业运用最广泛的脱酸工艺。
工艺流程:脱胶脱酸米糠原油中一般含有比较高的游离脂肪酸,采用化学碱炼的方法消耗较多的辅助材料,生产成本较高。
但是两次碱炼所产生的皂脚可以作为提取谷维素的原料,生产厂家应合理地加以利用,以提高经济效益。
脱色米糠油色素与大豆油、菜籽油色素相比是较难脱除的。
我们采用“环流蒸汽搅拌式脱色塔”,较好地实现了米糠油的脱色。
在实践生产中,脱色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脱色效果,时间过短脱色效果不好;时间过长会引起新色素的形成和热固定现象的发生,造成油脂的氧化和回色。
脱臭我国米糠油连续精炼多使用塔盘式脱臭塔和填料脱臭塔。
在米糠油脱臭过程中,甾醇和维生素 E 易被蒸馏物夹带而损失,脱臭的工艺条件不同,它们的损失率也不同。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要适当控制较低的脱臭温度、直接蒸汽的通入量和时间,使甾醇和维生素 E 的损失减少到最低。
脱蜡脱蜡是米糠油精炼工艺的一道关键工序,脱蜡效果的优劣直接影响精炼成品油的质量和精炼得率以及糠蜡综合利用的效果。
脱蜡工艺有常规法、表面活性剂法、溶剂脱蜡法、稀碱法等。
工业生产常采用的是常规法,其次是表面活性剂法,其他方法很少采用或未实现工业化生产。
脱脂米糠油中还含有 3% ~ 8% 的固体脂,在生产国标一级油时,还必须进行脱脂。
米糠油脱脂与脱蜡原理一样,只是要采用更低的温度0 ~ 5 ℃进行结晶养晶。
在此温度范围内未脱脂的米糠油黏度很大,流动性很差,因此在采用冷冻盐水直接进入筒形结晶罐的夹套进行降温结晶的工艺时,为节约能量,宜选用小直径的筒体罐,并选用多排桨叶搅拌器,且相邻两排桨叶应互相垂直,以增加搅拌效率。
与脱蜡一样,搅拌速度对脂晶粒的形成和脱脂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应采用较慢的转速(8~13 r/min) 进行搅拌。
在过滤时过滤压力不宜太大,最好在开始时借其重力进行过滤,然后再慢慢加过滤,最高不应超过 0.12MPa,否则结晶易受压破碎而堵塞过滤孔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