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关于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指为了改善职业教育质量,增强职业教育的教学能力,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就业者,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需要建立高素质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

首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必须从基本的教师队伍建设开始。职业教师应该具备职业教育理论、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研究指导等知识和技能。有了这些基本条件,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职业教师,才能够满足职业教育的需要。

其次,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师资培训机制。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机制应该以职业教育需求为导向,把职业教育理论、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研究指导等知识和技能作为培训重点,并应该定期开展培训,以提高教师的知识和技能。

此外,还要建立一套有效的考核机制。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考核机制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为核心,制定一套完善的考核制度,把考核结果作为教师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

最后,要实行绩效激励制度。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应该实施绩效激励制度,以保证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教学能力,把优秀的教师鼓励和奖励,以此鼓励教师们把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作,不仅要建立完善的师资培训机制,还要建立一套有效的考核机制,实行绩效激励制度,以此来增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就业者和专业人才作出贡献。

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随着中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现代化高职学校的师资力量日益成为影响高职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因素。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不仅是当前高职院校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高质量教育的必要保障。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系统思考,包括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现状、建设的重点、相关政策和策略措施等。 一、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现状 当前,中国高职教育正在快速发展,高职院校校数增加,学生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数量还存在一些问题。目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比较低,导致教学质量不稳定,教学资源有限,授课方式落后等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师资队伍人数不足。一些高职学校由于财务限制,师 资队伍内所招聘的教师用户兼职为主,教师人员常年处于不稳定状态,难以形成稳定的师资队伍。 2、教学经验不足。由于国内高职教育正处于发展的初期,许多教师缺乏教学实践经验,对教学质量的把控能力比较弱。 3、学历水平不高。一些高职学校缺乏博士授课教师或者 教师的学历比较低,导致其教学水平和质量都无法与其他学校相比。

4、学科结构不合理。高职院校中,一些专业的教师人数 较少,学科结构不合理,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二、建设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重点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需要以多方面为重点进行工作: 1、优化教师结构。高职院校需要优化其教师结构,更好 地发挥每位教师的特长,从而形成更加强大的教师团队。此外,还应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人才的流动和交流,提高教师整体水平,推动高职院校教育的发展。 2、提高教师职称和学历水平。高职院校应当在发掘、培 训和聘用教师方面努力。通过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评价和晋升机制,不断提高教师职称和学历水平。 3、开展教育教学师资培训。高职学院应当积极组织举办 师资培训,让教师们掌握教学方法和理念,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4、打造教学平台。建立先进的教学管理平台,提高课程 设计和提供学生学习资源水平。 5、增强与产业的合作。高职学校应该与企业、科研机构 等其他相关方建立密切联系,探索产学合作模式,提高教师们对相关产剧应用的掌握。 三、相关政策和策略措施 为加快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央政府会出台相关政策和策略措施以加大政府资金、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制度改革等措施来推进教育教学水平。

关于职教师资队伍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关于职教师资队伍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水平。职业教育同样如此。当前,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已成为制约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关键因素和掣肘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短板。 一、当前职业教育师资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职教师资培养模式不够连贯,课程设置重复或脱节。在现行体制下,高校毕业生仍然是职业院校师资来源的主渠道,通常情况下,专科、本科毕业生可从事中等职业教育,本科、硕士可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然而,职教师资培养模式不健全,培养方案没贯通,必然导致培养不连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影响培养质量。 二是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常常教不得法。职业院校专业课老师尤其是技能型老师常常教学过程简单,教学方法单一,一般就是一个模式:老师示范→学生练习。至于其中蕴含的原理,往往无法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学生照猫画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得肤浅表层。而且学生由于不理解操作原理,导致学生后续发展乏力。 三是职业院校教师对教育教学理论不够重视,教育教学理念更新慢。职业院校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例,这些教学特

点会使教师过于注重自身实践技能的提升,而忽视对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的提升,进而导致教师教育理念创新不够,既无法凝练教育教学成果,也缺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和方法。 四是职业院校老师科研意识普遍不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难提高。职业院校老师常常认为科研工作太高大上,离自己很遥远,自己只要把课上好就行了。科研意识不强,阻滞了其学术水平的提升,导致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偏弱,长此以往必然影响教学水平提升。 二、推进职业教育师资贯通培养的对策建议 一是培育“高职专科-职业教育本科—职业教育硕士”一体贯通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师范院校的特色优势,布局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牵头职教师资的培养培训工作。在高职专科的培养方案中加入培养学生师范素养和能力的相关课程,同时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实习基地,着重培养专科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对于专升本学生,在培养方案上注重与专科阶段的衔接,避免出现课程重复,着重强化其理论基础,进一步提高其师范技能和实操技能,使其具备成长为“双师型”人才的基础;对于我省2020年开始招生的“2+2”职教师资本科学生,在培养方案研制阶段就与合作办学的职业技术学院充分沟通,将实践技能提升课程更多的放在合作单位,而将偏理论的课程、师范能力培养课程和其他素质拓展课程放在师范院校进行;职业教育硕士阶段的培养方案除了进一步夯实理论和实操外,其主要任务是跟随导师进行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使其成长为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双师型”职教师资。由此,使得各层次学生在校期间都可以通过教师资格

教师队伍建设心得体会

教师队伍建设心得体会教师队伍建设心得体会「篇一」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本的是教师队伍建设,本学年我校在管理中紧紧抓住这个根本,在师德建设和业务素质上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我校近几年来快速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就得益于此。下面,结合我们自己学校的一些做法,谈几点体会。 一、学年初我们拿出了实验中学教师培训计划 计划贯彻“三个全面”,实现“三个还给”,即全面建设合格学校、全面贯彻课程方案、全面培育合格学生;把时间还给孩子、把健康还给孩子、把能力还给孩子。追求教育教学以及管理水平的规范化、科学化、逐步建成一支务实高效、精干、开拓的教师队伍。 二、以规范管理指导教师的业务发展 为了改进部分教师课堂效益不高、教育水平低下的问题,学校开展了课堂教学会诊、集体备课和传、帮、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推行了推门听课制度,由管理干部、骨干教师参加,不打招呼,不定时间,不定范围,随堂听课,课后会诊,对成功的地方予以肯定,对存在的问题给予矫正、跟踪、指导,如此反复,直到其教学水平得到真正的提高。对刚参加工作、教育经验不足的教师,学校安排经验交流、观摩和师徒结对的做法,使他们学有目标,行有指导,为其快速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此同时,学校依据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制定了学校自己的课堂教学标准和评价标准,把过去课堂上教学的随意性规范化,大到新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细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使课堂教学由教师的个人教学行为,规范到严谨、科学、艺术的轨道上来。课堂教学标准成为教师教学行为的坐标,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重要保障。学校借鉴课堂教学的规范,进而推广到学校的其他管理工作中,使管理效能大幅度提高,营造了和谐的育人环境。 为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学校组织实施了首届“读书月活动”。贯彻落实了“十大工程”:订一份读书计划、读一本好书、写一篇好文章、举行一次演讲比赛、捐一本好书、评一届读书明星、举办一次读书笔记展评、建一个读书博客、举办一次读书报告会、组织一期《我校简报》读书特刊。学校督促教师参加各类进修学习,本学年共派出教师 20 人次,培训经费达3.7万元。强化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开展了青年教师基本功大比武,提高了年轻教师的专业素质。我校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先后组织青年教师上“汇报课”,中老年教师上“研究课”,学科带头人上“示范课”,一学年,校内共有442节研讨课,广泛的提高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职业教育中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邓志军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思考及对策 孝南区职业技术学校邓志军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这一精神指导下,各县、市、区都成立了职业技术学校,但如何充分发挥职校的功能,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出既懂理论又会操作的初、中级人才和新型劳动者,关键的一点是要建立一支数量充足、质量优良、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但就现有的情况来看,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已经形成,但职业教育的功能却没有充分地发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师队伍建设严重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本文就当前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存在的有关问题,作一初步分析,并提出对策。 一、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现状 1、专业教师匮乏,教师结构不合理;近几年国家对职业技术教育非常重视,各县市都相继成立了自己的职业技术学校和职教中心,规模的扩大,导致对懂理论、会讲解、能操作的专业教师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但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体系不完善,所以现在各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来源只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从普通中学教师中抽调部分教师改行,临时充当职业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师;这些教师对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非常缺乏,更谈不上能指导学生动手实践;二是从各非师范院校招聘;通过这一途径招聘的教师也存在着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与现有专业相关的大专院校毕业生较少,另一方面,虽然有一些专业对口的大专院校毕业生,他们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但对相关专业的前沿知识知之甚少,同时,刚毕业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弱,很难适应现有的教学任务,保证现有的教学质量。三是从当地相关企业聘请技术员充当教师,由于经济的发展,专业更新,当某一专业萎缩时,这些聘请的技术员的去留问题又成了学校的一个难题。 2、专业教师学历低,素质不够理想;由于各职业技术学校对专业教师的需求量剧增,而相应的教师又匮乏,很多职校都采用从当地企业聘请熟练的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虽然这些技术人员熟悉本专业的生产实际、有一定的操作技能,但对教育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不很熟,师德师风良莠不齐,很难组织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很难实现既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技能,又教会学生做人这一双重目标,使得教学效果不理想;由文化课教师改行的教师虽有较多的教育、教学经验,但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从社会上招聘的退休科技人员、能工巧匠虽有娴熟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缺乏教育理论知识以及教学经验,体力和精力不充沛,很难胜任繁重的实训教学任务。由非师范高等院校招聘的毕业生也存在着缺乏教育理论知识和师范教育的专业训练、基础理论也讲不清或条理性差等问题。

教师队伍建设心得体会

教师队伍建设心得体会 第1篇:教师队伍建设心得体会 教师队伍建设心得体会 【篇1:师德修养与教师队伍建设的心得体会】 浅谈学习“师德修养与教师队伍建设”的心得体会 教师队伍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主导力量和决定因素。要办好教育,要稳步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建设和造就一支师德优、业务精、作风正、能够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通过这次师德师风教育学习,我认为:要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爱岗敬业,依法治学,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同时,重视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师德制度建设和教师的师德、业务考核管理;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千方百计地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为教师教书育人创造更为良好的社会环境;引导教师向优秀教师群体学习,学习他们站在时代前列、践履笃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学习他们爱祖国、爱人民、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崇高思想;学习他们关爱学生、临危不惧、舍生忘死、奋不顾身、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学习他们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以爱执教,刻苦钻研教学业务,不畏艰难,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高尚

师德;学习他们几十年如一日,扎根边远贫困山区,安贫乐教,艰苦创业,为农村教育事业默默耕耘,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爱生如子,为照顾、帮助贫困学生,节衣缩食,任劳任怨的敬业精神;象他们那样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想学生所想,忧学生所忧;象他们那样严慈相济,甘为人梯,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以德立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通过师德师风的教育学习,我对学习师德师风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师德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也就决定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成败。教育部长指出: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另一方面,师德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潜移默 化、受益终生。因此,针对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热点或突出问题,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是极有必要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精通教学业务是成为教师的关键。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将科学文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 队伍建设的思考 摘要:高水平教师队伍是高等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文章探究了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成因,最后提出了建设性解决措施,以期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重大命题。新时代高职教育发展既面临 着全新的内外部环境,也需要承担起新的责任与使命。实现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但是职 业教育本身具有职业性和技术性特性。因此,对职业院校教师开展教学应具备的 能力就提出了更高要求。2018年1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 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引领带 动各地建立一支技艺精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是教学活动的 主导者,是教学计划的实施者,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居于 中心地位,高质量师资队伍是高质量教育教学的根本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 将“双师型”教师定义为高职院校师资建设的有效途径,以此实现职业教育转型 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一、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现状 近年来,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 部分 刚毕业的硕士、博士加入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青年教师成为了高职院校课 堂教学的重要力量,然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效果却与预期有很 大差距。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存在许多方面的不足,青年教师教学 能力培养体系尚不完善, 青年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具体体现 在以下方面:第一,教学内容不熟悉或把握不当。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虽然学历层

重庆市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思考

重庆市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思考 摘要:通过对重庆市6所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数量、职称、年龄结构、学历、来源及“双师”素质等的调查,初步了解了重庆市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现状,总结、分析了其结构状况的特点和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了加强重庆市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的建议。 关键词:重庆市;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优化结构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关系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了解重庆市高职教育师资队伍的现状,对于调整与规划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制定切实有效的师资培养措施,建设一支“人员精干、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至关重要。为此,笔者对重庆市6所独立设置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有关调查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重庆市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 笔者对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重庆涪陵职业技术学院6所高职院校进行了相关资料的收集和调查,了解到师资队伍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教师队伍数量情况截止到2005年底,被调查统计的学校共有专职教师1327人,其中公共基础课教师372人,专业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725人,实践教学指导教师230人,占专职教师的比例分别为28.1%、54.6%和17.3%,在校生为23972人,生师比为18.1:1。 专职教师分布情况 专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情况专职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分布情况为副高级、中级、初级、无职称教师各占专职教师总数的28.9%、42.2%、22.5%和6.4%。其中专任教师中,副教授(高级讲师)、讲师、助讲、无职称教师各占专职教师总数的18.7%、40.1%、19.3%、5.6%(见表1)。 专职教师职称与年龄结构分段情况专职教师的年龄分布情况为:30岁以下320人,31~35岁270人,36~40岁315人,41~45岁194人,46~50岁81人,51~55岁70人,56~60岁77人,各占专职教师总数的24.1%、20.3%、23.8%、14.6%、6.1%、5.3%和5.8%,平均年龄为35.9岁。其中,40岁以下的副教授、高级讲师108人,41~50岁的副教授、高级讲师183人,51岁以上的副教授、高级讲师93人(见表2)。 专职教师学历结构情况专职教师学历分布情况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85人,占专职教师总数的6.43%;具有本科学历的986人,占专职教师总数的74.25%;具

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规划的师资队伍建设与配置

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规划的师资队伍建设与配 置 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是当今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为学生提供了与实际工作环境接轨的机会,并通过与行业合作伙伴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然而,一个成功的实训基地不仅需要先进的设备和实训场地,更需要具备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师资队伍。本文将探讨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规划中师资队伍建设与配置的重要性以及一些相关考虑因素。 1. 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师资队伍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核心资源,他们担负着传授知识、指导学生以及培养他们实践技能的重责。一个优秀的师资队伍可以提供学生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对于实训基地的发展至关重要。 2. 师资队伍配置的基本原则 a. 多元化:师资队伍应该具备多样化的专业背景和经验,以满足不同领域的学生需求。这包括工程师、技术专家和行业从业人员等不同背景的人才。

b. 专业性:师资队伍应该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确保他们能够提供最新的行业动态和实践技能。 c. 团队合作:在师资队伍的配置中,要注重建立团队合作的氛围,鼓励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以促进知识和经验的共享。 3. 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因素 a. 招聘与选拔: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应该制定具体的指标和标准,以确保只有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员进入师资队伍。 b. 培训与发展:师资队伍的培训和发展是不可忽视的。基地可以组织各类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研究和学术交流。 c. 激励机制:实训基地应该建立激励机制,以保持师资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可以包括提供良好的薪酬待遇、晋升机会和职业发展计划等。 4. 师资队伍建设的挑战与对策

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引言: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其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高校教学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依然面临诸多现状和问题,亟待采取有效对策来提升师资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一、现状分析: 1. 教师数量不足: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数量相对不足,无法满足学校和学生的需求。 2. 教师素质不高:部分教师缺乏学科深度和广度,教学水平不高,难以适应现代专业技能要求的发展。 3. 缺乏行业实践经验:部分教师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缺乏与行业的直接联系和切身体验,不能充分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要求。 4. 人才流失问题: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普遍出现人才流失现象,一些优秀教师离职或选择其他行业,导致师资队伍质量下降。 二、问题分析: 1. 制度问题: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制度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选拔机制和激励机制,无法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 2. 培养问题:目前一些高等职业院校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求,影响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升。 3. 学历问题:部分学校在招聘教师时过分看重学历背景,而忽视了教师的实际教学经验和能力,使得师资队伍中学历水平不均。

4. 培养和使用问题:一些高等职业院校未能做好教师的培养 和使用工作,无法根据不同教师的特长和能力合理安排岗位和任务,造成师资浪费。 三、对策建议: 1. 完善选拔机制:建立一套科学、公正、透明的教师选聘体系,注重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选拔具有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的教师。 2. 建立激励机制:为优秀教师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晋 升机会,同时加大对师资队伍的培训和学习支持力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3. 加强实践教学:高等职业院校应加强与行业的合作,鼓励 教师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并将实践教学融入到课程中,提升教学实效。 4. 优化教师培养方案:注重培养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职业 道德修养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5. 推行灵活用人制度:根据不同教师的特长和能力,合理安 排岗位和任务,避免师资浪费和不合理的人才流失。 结语: 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教学质量和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和管理工作,才能有效解决现状和问题,提升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水平和办学水平,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适应现代产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学历水平不均、培养和使用问题等挑战。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完善选拔机制,注重教师的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建立激励机制,提供职业发展和晋升机会;加强实践教学,与行业合作并融入课程;优化

浅谈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浅谈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作为高职院校的核心力量,师资队伍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教育质量。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任务。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教师数量相对不足,导致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一些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难以胜任实践教学任务。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新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涌现,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一些教师缺乏学习和进修的渠道和机会,知识和能力更新缓慢。 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和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校任教。同时,注重引进具有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人才,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

法和手段。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和行业会议,提高学术水平和行业背景。 通过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进取,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例如,设立教学成果奖、科研成果奖等奖励措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通过校企合作,让教师深入企业实践,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需求,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行业背景。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将企业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引入学校,提高学校的实践教学水平。 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 关键。只有通过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强教师培训和学习、建立激励机制以及加强校企合作等措施,才能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的师资队伍,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有力保障。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的升级,高等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亟待深入探讨与研究。本文旨在分析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加强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加强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中职学校接受教育。作为这些学生的老师,中职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了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本文将从加强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角度来进行思考。 1. 提高教师职业素养 中职教育的特点是实用性强、应用性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教师还需要具备教学等方面的现代化教育理念和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职业教育教学。因此,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第一步是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 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中职学校可以组织一些职业素养提升的活动,比如教师培训、学术交流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教师可以了解到最新的教育政策、前沿的教育理论和最新的教学方法,这可以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 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职学校中,需要优秀的教师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中职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招聘、培养和管理,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数量。

针对招聘问题,中职学校要注重选拔优秀的教师,采用择优录用的方式,考虑到教师的教育背景、教学经验和专业技能等因素。同时,中职学校应该注重培养教师,加强教师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教师培训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组织教师到企业去实习,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安排教师到其他学校交流学习,了解其他学校的优秀教学经验等等。 3. 改善教师待遇 教师的待遇也是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很多中职学校的教师待遇过低,导致很多优秀的人才不愿意来从事职业教育工作,这使得教师队伍的质量难以提高。因此,中职学校应该重视教师待遇问题,努力改善教师的工资、福利和职业发展空间。 中职学校可以通过提高教师的工资、发放绩效奖金、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机会等方式,来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吸引优秀人才来从事职业教育工作。 总之,加强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是中职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中职学校应该注重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改善教师待遇,不断提高中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职业教育是指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培养学生具备一定 的职业技能,适应社会就业需求的教育体系。而职业教育师资队 伍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然而,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问题一:师资不足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普遍存在数量不足的问题。随着 职业教育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对于具备高素质、专业能力强的职 业教育师资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现实中很多职业教育学校面 临人员不足的困扰,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的职业教育学校更是如此。 对策一:加强师资培养 为了解决职业教育师资不足的问题,需要加大师资培养的力度。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大对师范院校在职业教育方向的招生计划, 培养更多的职业教育师资。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已有的职业教育 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问题二:师资结构不合理 目前,部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中存在着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一些教师的专业背景与所执教的课程不匹配,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同时,一些年轻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对策二:优化师资结构 为了解决师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优化。首先,职业教育学校可以建立起严格的师资选拔机制,确保教师的专业背景与所执教的课程相匹配。其次,可以鼓励教师参与行业实践和企业实习,提升他们的实践经验和职业素养。最后,可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 问题三:教师待遇不高 目前,一些职业教育教师的待遇相对较低,这导致一些有能力的教师选择离开职业教育领域,从而进一步加剧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不足问题。 对策三:提高教师待遇

关于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的思考

关于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的思考 随着职业教育发展的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成为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双师型”教师队 伍的构建。在职业院校中,如何建立科学完善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是关系到 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问题。本文将对此进行简要探讨。 一、“双师型”教师的意义 “双师型”教师是指能够同时担任教学和产业实践工作的教师,即既具备一定的教育 教学能力,又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技能。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为学生展示真实的工 作情境和实践技能,并在实践中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这种教师模式不仅可以提高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也能够带动产业的发展,推动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 职业技术教育的定位是为了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建立科学完善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有利 于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1. 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和教育的融合需要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兼备的“双师型”教师,他们可以将最新的实践经验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带动产业人才的储备和结构升级。 2.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书本知识,更需要实践技能和丰富的经验,而“双师型”教师不仅能够传授知识,还能像导师一样辅助学生成长,从而提高学生 的综合素质。 3. 推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双师型”教师能够将实践技能和最新的技术应用与课 堂教学结合起来,打造贴近实际的教学内容,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构建科学完善的制度支持体系 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需要建立有效的制度支持体系,包括教师聘任、 培养和激励机制,以及教师与产业对接机制等。同时还必需有一套健全的考核评价体系, 从考核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教师持续学习的成果等方面来评价其表现。 (二)完善“双师型”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双师型”教师即在教育教学和实践方面都应具有一定的素质和能力。学校应当不断 完善“双师型”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如:定期组织教师的课堂教学交流,专业技术培训 等等。 “双师型”教师在职场中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因此学校应当注重培训教师的实践能力,如定期到产业实践一段时间,进行实践经验的交流和技术的更新。

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将重点论述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如何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 首先,要加强对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不同,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因此,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加大对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福利,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职业教育事业。此外,还应制定相关政策,为优秀的职业教育教师提供晋升和成长的机会,鼓励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其次,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师资培训体系。教师是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需要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师资培训体系,为教师提供系统的培训课程。这些培训课程应包括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传授,以及与企业合作、与市场接轨等实际工作相关的内容。通过培训,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握教学技能,增强教育教学能力,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 另一方面,应大力推进行业与教育的融合。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为了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职业人才,所以师资队伍的建设不能脱离真实的职业需求。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了解行业需求和发展趋势,结合教师培训的内容和方向,调整教学目标和教材体系。同时,可以

鼓励行业专家和企业管理人员兼职担任教师,将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 相结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此外,要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和评价。通过建立健全的考核和评价机制,可以促使教师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在考核评价中,应 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既重视教学成果,也注重教学方法和教育理 念的创新。同时,要鼓励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提高教师的 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水平。通过考核和评价的结果,可以对教师进行 奖励和激励,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激励机制。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加大对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和 福利,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职业教育事业。同时,建立健全完善 的师资培训体系,推进行业与教育的融合,加强教师考核和评价,促 进教师专业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职业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研究

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研究 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促进职业教育持续发展和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化,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质量、素质和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的水平和能力,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将从加强师资培训、加大师资选拔和引进优秀人才、完善师资评价制度等方面探讨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 一、加强师资培训 师资培训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的关键环节。加强师资培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教师培训机制,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或学院,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案,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岗位的教师进行培训。 2.加强师资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聘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专 业素养的专家教师担任培训师资。 3.注重职业教育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践教学、实习和 实训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 4.鼓励教师参与学习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学科建 设能力和教育教学创新能力。

二、加大师资选拔和引进优秀人才 提高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水平,需要选拔和引进一批优秀的师资力量。 1.加强师资选拔机制的建设,根据教师个人的优势和专业背景,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选拔标准和选拔程序。 2.鼓励高校毕业生参与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就业机 会和发展空间。 3.开展优秀职业教育教师的评选工作,以鼓励优秀教师的发展 和提高整个师资队伍的水平。 4.加大对外引进职业教育教师人才的力度,吸引国内外优秀的 教育教学专家和实践经验丰富的职业教育教师加盟。 三、完善师资评价制度 完善师资评价制度可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1.建立科学合理的师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教学能力、教学效果、教学创新等方面的评价指标,定期对教师进行评价和考核。 2.重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建立激励机制,根据教师 的教学成果和贡献,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激励。 3.建立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度,帮助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和

内蒙古自治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_队伍建设思考

内蒙古自治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_ 队伍建设思考 专任教师分职称、学历、年龄情况: 职称情况:高级3877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26.5%;中级5695人,占38.9%;初级3963人,占27%;无职称1118人,占7.6%。 学历情况:博士19人,占0.13%;硕士434人,占3%;本科__人,占77.9%;专科2675人,占18.3%;高中阶段及以下103人,占0.7%。 年龄情况:30岁以下3151人,占21.5%;31~40岁5331人,占 36.4%;41~50岁4710人,占32.1%;51岁以上1461人,占10%。 二、内蒙古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数量不足,不适应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2022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中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招生规模由2022年的8.4万人扩大至2022年的13.5万人,在校生规模由2022年的20万人增加至2022年的35.6万人。规模的迅速扩大,教师的补充未能及时跟上,造成现阶段内蒙古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数量不足。2022年统计显示,内蒙古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有1.5万人,生师比仅为24:1,与教育部提出的至2022年达到16:1的目标有较大差距。 (二)职业学校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偏低。教育部《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教师学历达标率

达到90%,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的比例逐步提高”的目标。2022年统计显示,内蒙古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合格率为81%,与教育部目标相差9个百分点。研究生学历教师的比例也仅占到教师总数的3.1%。 (三)“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制约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据不完全调查,内蒙古自治区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多数是刚出大学校门就进职业学校当教师,缺乏实践经验,职业院校普遍缺乏适合职业教育的“双师型”教师。抽样调查显示,内蒙古自治区2022年“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课教师总数的比例仅为30%,远低于教育部《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50%的目标。 (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编制不足,聘请兼职教师的制度尚未建立。近年来职业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而许多地方教师编制没有增加。许多职业学校采取自行聘请校外教师的办法来满足教学需求,但相关制度尚未建立,聘请教师产生的费用全部由学校承担,给学校发展带来较大的压力。另外,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定和收入分配没有单独的序列,往往是按普通高中学校的规定和标准执行,没有反映出职业教育的特点,职业学校对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进入教师队伍缺乏吸引力。 三、加强内蒙古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工作。1979~1988年间,全国各地陆续建立11所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专门为职业学校培养师资队伍。随着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起落,一部分学校进行了更名,培养的主要方向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近年来,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为了适应形势需要,教育部

高职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高职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教学和产业实践经验的教师,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理念,又了解当地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创新趋势。高职院校的“双师型”队伍建设,旨在培养一支具备教学理念和产业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然而,当前高职院校的“双师型”队伍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可行的对策。 一、“双师型”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 1.人才流失 目前,高职院校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人才流失。发展机会不足,待遇水平低于同行业其他机构,这些都是影响高职院校人才流失的因素。 2.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基本上都是专业背景出身,距离产业实践较远,导致其无法深度理解产业需求,如何将专业理论转化为实践是被忽略的部分,这也是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的原因之一。 3.产业企业缺乏对高职教育的投入 产业企业不仅需要高水平的人才,也需要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方式,然而在当前教育体系下,“双师型”教师和技术工人等一系

列人才缺乏普遍受到重视和培养。产业企业对高职教育的投入不足也影响了高职院校“双师型”队伍的建设。 二、“双师型”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 1.加大政策扶持 政府应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政策扶持,为高职院校创造更优良的发展环境。在高职职业发展领域内,加大对于双师型教师的政策支持。例如,学校可以给予双师型教师优先聘用和高额奖励补贴,使得他们的人才得到保障和回报。 2.建立产教合作机制 高职院校应当与当地的产业企业建立长期的、紧密的产教融合机制,合理安排考察和实践课程,使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产业环境。实施“双师型”队伍建设的前提是要明确产业需求,为产业企业与高职院校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3.加强教师培训 高职院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对高校教师进行技能和理念的培训。教师需要了解产业趋势,学习企业需求,创新创业,以此来提高其教学水平。 4.强化学生实践 高职院校应该进一步强化学生实践教学,使学生接触和实践更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心得体会五篇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心得体会五篇通过听课,我们欣喜地看到,给师生一个舞台,他们就能够齐心协力,给大家编织丰富的课堂神话,导演多彩的美丽人生。多为管理者,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为师生搭建展现自我、实现价值的平台。惟其如此,我们的教育教学才有希望,才会探寻教育教学汩汩的源头活水。 我们同样欣喜地看到,近几年我校有了长足的发展,我们也感到了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正如刘校长所言,我们与兄弟学校特别是与几个历史老校还有一定距离,我们只有认真地学习,努力的沉淀思想、积淀文化、壮大队伍,真正挥洒整体的智慧和汗水,才能真正打造辉煌,才能真正迎来希望的春天。 我们要像大树一样活着,四中必须像大树一样活着。 春雨淅淅沥沥,我仿佛听到春笋拔节的希望声声……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心得体会2 教师是课程改革主力军。教师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课改成败。只有创新意识、敢想敢创造的教师,才会培养出有创造性的学生;只有个性的教师,才会培养出有个性的学生。因此,建设教师队伍、完善教师队伍,发展机制,是提高每一位教师综合素质关键。 我学习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后,深得启发,我想就其中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来谈谈心得

体会: 一、建设教师队伍要构建合理评价机制 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体会到,课改也得到大家广泛支持。但在学校里,在新闻媒体中也屡屡看到,学校加班、加点,学生作业负担过重,体罚学生等违规现象。造成这些现象原因有多种,但其中重要原因还是“升学率”是学校一切工作指挥棒。考试成绩还是评价教师好坏重要指标。教学任务繁重,升学压力过大,工作超负荷运转,是当前许多中小学教师真实生存状态。爱因斯坦曾指出:“负担过重必然肤浅”教师通过培训和学习,接受了新理论。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压力太大,教师往往不敢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思想、方法去教学。 建设教师队伍,要对教师工作构建合理评价机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功能。”评价是改进教育教学的动力和源泉。目标是为了促进教师工作。评价是为教育教学服务,其目的在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要充分发挥评价功能,不要把评价当做筛选与甄别的工具,要把评价功能转向为导向、激励等功能。评价应处处体现以人为本,思想要关注个体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差异,激发个体和主体精神,以促进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要逐步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为辅。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