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散文教学

怎样进行散文教学

初中语文课程体系中的“散文”概念:属于文学作品范畴,但不限于狭义的艺术散文、“纯散文”。是那些:具有文学色彩的,形象、情感、审美特点比较明显,又非小说、诗歌类的作品。包括写人叙事类、写景状物类、议论哲理类的散文。既然属于文学作品,那么我们的

散文阅读教学,也就界定为一种审美阅读,而不是着眼于信息筛选和处理的信息式阅读。

所以,散文教学的关键不是抓人物,而是找到作者最想说的那句话。散文教学应该教出语

文味,那什么是语文味呢?

所谓语文味,是指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

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让他们在把握语文这一重要交际工具的同时,不断丰

富自己的人文精神。

我认为要教出散文的语文味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鉴赏散文的语言美,突出朗读的训练

秦牧说:“文采,同样产生艺术魅力和文笔情趣。丰富的词汇,生动的口语,铿锵的音节,

适当的偶句,色彩鲜明的描绘,精采的叠句……这些东西的配合,都会增加文笔的情趣。”

佘树森说:“散文的语言,似乎比小说多几分浓密和雕饰,而又比诗歌多几分清淡和自然。

它简洁而又潇洒,朴素而又优美,自然中透着情韵。”可以说,它的美,恰恰就在这浓与淡、雕饰与自然之间。

“没有朗读的语文课只是课,不是美的语文课,语文课,老师必须与学生一起美美地听,美

美地读”(余映潮语)。

通过朗读训练,学生可以从散文中领会文章的主旨、思想、意蕴,既受到了熏陶感染,又

锻炼了用语音描摹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同时,

教师通过朗读可以检验学生对文章的掌握程度,感情倾向和认识水平,所以在散文教学中,朗读训练作为散文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是散文教学中教出语文味的重要一环。

二.品读欣赏语言,滋养学生情感丰富的情趣

语言塑造形象,“言为心声”。在散文教学中抓住文章中的精典语言、精美语言和重点语言

引导学生品读,引导学生欣赏,语言中内蕴的情感情趣便会通过品读欣赏感染和陶冶学生,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情趣。

比如,在教学散文《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时,引导学生品读“我的眼前是一片镶着露珠的

绿茵茵的草滩,草滩上生长着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衔接着无

边无际的蓝色的水。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青海湖的蓝,蓝得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

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让学生领会青海湖的梦幻是神奇、

美丽的,但也是虚幻的。青海湖拥有醉人的美,它是大自然的杰作,是实实在在的美却又

美得有如同梦境般奇妙。本文紧紧围绕“梦幻”二字展开,从文章的题目到内容,“梦幻”般的美、“梦幻”般的感觉总是和青海湖诱人的魅力紧紧结合在一起。

只有将散文教学与语文教学的原则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让学学会品读散文

散文教学三部曲

散文教学三部曲 剑门中学陈永 散文教学,我以为得有序地唱好三部曲: 一、感知形象。散文,不管是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还是说理散文,一般都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景、物、人、事)来抒情写意、明理言志的。通过阅读文本,弄清文章的脉络,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形象,这是阅读散文的第一步。 二、把握情感。有了整体形象的感知后,要通过联系背景、捕捉动情点、连成感情线深入解剖,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旨及作家的情感态度。 三、揣析语言。散文的精妙,或体现在其思想情感的含蓄深邃,或体现在其谋篇布局的匠心独运,或体现在表现手法的多姿多彩,或体现在遣词造句的精炼生动。散文的教学难得面面俱到,在对文章内容与思想情感有了宏观理解的前提下,如果能就语言的表达应用方面细心揣摩、咀嚼,说出文章的一二精妙之处,那么就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揣摩咀嚼的过程,有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答案的过程,既是对文章的咀嚼,也是对自己思维的开发。这样的品赏,也可以说是读者自身思想性情陶冶的过程。 当然,在依次研讨“形象”、“情感”、“语言”的过程中,“朗读”这一最传统的教学手段是不能疏忽的,是要贯穿始终的。多种形式的“朗读”,有助于学生熟悉课文,有益于焕发课堂的生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散文尤其要读,只有多读,方能品出蕴藏在字里行间的韵味与真情实感,才能体会文章的精妙。优美的篇章与文段若能熟读成诵,对于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提高写作水平也将大有裨益。 那么,散文怎么分类呢?我觉得可以把它分为写人叙事、写景(状物)抒情、议论随笔等三大类:写人叙事类的散文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人物、事件为主要表述对象,借写人叙事以抒情写意的散文;写景抒情类的散文是以描写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之以记叙、议论、说明等手段,以表现人文环境、自然景观和特定的物件为主要内容,重在作者主观情感抒发的散文;议论随笔类的散文是指用来表现作者的思维成果、显示出一种理趣与哲思的散文。 不同类的散文,虽有它们各自的个性,但它们又有其共性——“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最大的共性——散文不管如何纵横驰骋,汪洋恣肆,都有线索可循。“不散”的担子是由线索挑起来的。这就告诉我们,教散文有一个不可忽略的技巧,那就是要善于找线索。提领一顿,百毛皆顺。抓住了散文的线索,文

散文教学的方法

散文教学的方法 面对初中散文教学现状,要想做好散文的教学工作,就必须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散文是美文,形神兼备,而且字字珠玑,意蕴深厚。许久以来,散文就像一座干净的村庄吸引着许多寻幽探秘的读者,陶冶着一个又一个读者的心灵。 中学语文教材把散文作为一道文学大餐摆在了中学生的面前,虽然这道大餐芳香四溢,然而遗憾的是,很多的散文课并没有让学生融进这道美丽的风景之中。而我多年的散文教学体验就是: 一、让导入牵引学生心灵 众所周知,万般开头难,良好的开场白预示着成功的到来。当散文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等待教师引领学生去寻幽探秘时,就特别需要教师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成功的导语,如同刚刚拉开的大幕,让学生看到了精美的置景一角;有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对散文教学而言,导入语的作用更是不可低估。因为情感是散文的生命。文以情生,有人把散文化作心灵的扬声器,那些巧妙构思,生花妙笔的由来,植根于作者对于自己表现对象的深厚感情和精辟的见解之中。因此,教学时,必须以情感为纽带,引起学生的共鸣,把学生带进作品描绘所蕴藏的情感世界去体验,去领悟,才能以情动情,引导学生,牵引学生走进作品中的情感世界,来正确理解课文,学好课文。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的周亚萍在朱自清的写景散文《春》教学中曾这样导入:首先播放以“早春”为主题的影象片段(实景外拍,配以音乐和解说)——“屏幕上这一幅幅画面,是我们陶醉,使我们被这热情洋溢的诗情所感染。被这盎然的生机所激励。春天是美好的,当产生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赞美之情的时候,我们思想的河流会跳出对生命充满无比热爱的浪花,我们感情的波澜也会在秀美逶迤的云海中起伏飘荡。”接着,打出《绿》、《荷塘月色》、《背影》的三幅画面,并进行解说——“瞧,一位采着《绿》、赏着《荷塘月色》、《匆匆》走来,又给我们留下《背影》的文学家踏着《春》来了,他是谁呢?”最后教师出示课题,将学生引进文本之中。这样,在导入情境的渲染下,学生与美丽的自然展开多感官的对话,从而初知初春景致,为课文的学习作作还铺垫。教学叙事散文《散步》一文时,我这样深情导入:“人们常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感动着我们所有的人。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无私的爱和不懈地努力,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和舒适。可是,等到他们变老了,两鬓开始变白,两眼逐渐浑浊,身体不再灵便,孱弱的双肩已担不起生活的重负,他们如同风中飘荡的落叶一样,预测不了明天的行程,如同即将熄灭的烛火,把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做儿女的我们这时应该怎样做呢?今天学习了《散步》后,我们将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并同时获得一些启示。”在以上的导入中,教师适时地牵引住学生的心灵,有利于快速走进文本之中。 二、让关键词句凸显文本内涵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诗眼和文眼是作品艺术构思的凝聚点,是牵动制约全篇的关键点。诗文的“眼”实质上就是关键词,而且是核心关键词,是最能帮助读者理解文本主题的关键语句。它像一个人心灵的窗户,透过它可以感受到文本脉搏的律动,领略到文本的精神内涵。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紧扣文眼突破开去,便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散文“形散神不散”的文体特点,更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关键词句来把握文本,统摄文本的灵魂内涵。因此,语文关键词教学,在散文的阅读教学中尤为重要。关键词之所以关键,就在于它能反映文章的核心意义和达到教学目的,所以,语文关键词的选定过程,实际上是教师进行文本解读、文路梳理,确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的一个过程。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写景散文作品《济南的冬天》流淌着一种如诗如画的美感,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无不带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作品的种种神韵,美景中浓郁情致,更值得细细玩味欣赏。那么,在教学中把握关键词,可算是把握文本的一条最佳捷径。例如在文本第一段中,作者写了济南冬天的天气,教学时可把握关键词——“宝地”,然后

怎样进行散文教学

怎样进行散文教学 初中语文课程体系中的“散文”概念:属于文学作品范畴,但不限于狭义的艺术散文、“纯散文”。是那些:具有文学色彩的,形象、情感、审美特点比较明显,又非小说、诗歌类的作品。包括写人叙事类、写景状物类、议论哲理类的散文。既然属于文学作品,那么我们的 散文阅读教学,也就界定为一种审美阅读,而不是着眼于信息筛选和处理的信息式阅读。 所以,散文教学的关键不是抓人物,而是找到作者最想说的那句话。散文教学应该教出语 文味,那什么是语文味呢? 所谓语文味,是指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 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让他们在把握语文这一重要交际工具的同时,不断丰 富自己的人文精神。 我认为要教出散文的语文味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鉴赏散文的语言美,突出朗读的训练 秦牧说:“文采,同样产生艺术魅力和文笔情趣。丰富的词汇,生动的口语,铿锵的音节, 适当的偶句,色彩鲜明的描绘,精采的叠句……这些东西的配合,都会增加文笔的情趣。” 佘树森说:“散文的语言,似乎比小说多几分浓密和雕饰,而又比诗歌多几分清淡和自然。 它简洁而又潇洒,朴素而又优美,自然中透着情韵。”可以说,它的美,恰恰就在这浓与淡、雕饰与自然之间。 “没有朗读的语文课只是课,不是美的语文课,语文课,老师必须与学生一起美美地听,美 美地读”(余映潮语)。 通过朗读训练,学生可以从散文中领会文章的主旨、思想、意蕴,既受到了熏陶感染,又 锻炼了用语音描摹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同时, 教师通过朗读可以检验学生对文章的掌握程度,感情倾向和认识水平,所以在散文教学中,朗读训练作为散文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是散文教学中教出语文味的重要一环。 二.品读欣赏语言,滋养学生情感丰富的情趣 语言塑造形象,“言为心声”。在散文教学中抓住文章中的精典语言、精美语言和重点语言 引导学生品读,引导学生欣赏,语言中内蕴的情感情趣便会通过品读欣赏感染和陶冶学生,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情趣。 比如,在教学散文《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时,引导学生品读“我的眼前是一片镶着露珠的 绿茵茵的草滩,草滩上生长着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衔接着无 边无际的蓝色的水。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青海湖的蓝,蓝得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 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让学生领会青海湖的梦幻是神奇、 美丽的,但也是虚幻的。青海湖拥有醉人的美,它是大自然的杰作,是实实在在的美却又 美得有如同梦境般奇妙。本文紧紧围绕“梦幻”二字展开,从文章的题目到内容,“梦幻”般的美、“梦幻”般的感觉总是和青海湖诱人的魅力紧紧结合在一起。 只有将散文教学与语文教学的原则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让学学会品读散文

散文最适合的教学方法3篇

散文最适合的教学方法3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借鉴参考阅读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和创新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散文最适合的教学方法一 一、用多种途径感受文本的美。 课文语言生动、优美,直观,我利用多种方式让学生走进文本,感受语言的魅力。如“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这句话,在教学时,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体验为主线”的原则组织课堂教学。如教学张衡怎样数星星这几个动词时,我没有一带而过,而是让学生自己读一读、自己画一画、自己做一做、自己数一数,在情境中体验。这样,有动有静,动静搭配,既让学生学得快乐,又通过情境体验代替了教师的千言万语,学生一边做就一边背下了这段话。学生们在表演读的过程中,对张衡数星星体会得更深刻了,他们不仅从“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中体会到了张衡的认真,耐心,甚至还体会到了他对星星的喜欢,他数星星时的困难,星星不停地在动,眼都看花了,手都酸了...... 二、精选媒体,系统设计,寓教于乐,乐中求学。 这篇课文渗透着科学知识,因此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渗透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也有必要让学生知道一些,如:一组一组的星星、北斗七星和北极星,我用课件让学生欣赏美丽的星星。为了更形象地知道“北斗七星绕着北极星转”,我还根据课文内容“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勺口对着的一颗星,就是北极星。北斗七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出示幻灯片显示北斗七星和北极星,并运用动画的形式演示出北斗星围绕北极星转动的画面,让学生真真切切地看到北斗七星是如何绕着北极星转动的。通过媒体化抽象为形象,既突破了重难点,又使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我觉得这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是符合这篇课文特点的,学生能够在玩中学、在学中乐,但是如何发挥小组学习的特点是我对这节课学要思考的地方。

散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散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散文是一种以故事情节、个人经历或者思想感悟为主要内容的文体,是文学中的一种 重要形式。散文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 养具有重要作用。下面我将介绍散文阅读教学的一些策略。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散文具有亲近读者、容易理解的特点,可以通过选取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或者具有个 人情感体验的散文作品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散文可以揭示人生的智慧和生活的真谛,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并提升个人情感修养。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教 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散文作品,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 散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指导学生进行文本的理解和解读,还应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提前了解散文的基本知识,如作者、题材、背景等,提供一些指导性 问题,帮助学生建立起逐步深入阅读的能力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运用一些阅读技巧,如 预测、推理、总结、归纳等,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 散文是文学的一种艺术形式,旨在通过文字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追求。在散 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通过分析散文的语言风格、修辞手法、意象等,引导学生感受散文的美、理解散文的深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教师还可以结合相关的艺术形式,如音乐、绘画等,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体验,深入理 解和欣赏散文的艺术。 四、引导学生写作作品 散文是文学创作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表达个人思想和情感的一种途径。在散文阅读 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通过模仿和仿写散文,培养他们的表达 能力和创造力。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写作任务,如写自己的生活经历、感悟人生的故事等, 鼓励学生用散文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通过写作的过程,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 散文的特点和魅力,并提高自己的文学写作水平。 散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需要灵活运用 各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散文阅读教学可以这样教

散文阅读教学可以这样教 散文阅读教学的课堂类型建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散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形成的具有相应操作价值的教学程序,是解决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脱离的关键点。笔者以为散文的核心是情感,没有情感无法构筑散文的内容。散文阅读教学课堂类型的建构,前提应该是把准散文的情感流向。不同的散文文本必然会涉及情感流向所带来的主题先行还是问题引导,个性解读还是全员经验,以“读”促“写”还是以“写”促“读”等诸多矛盾。为此笔者将散文阅读教学的课堂类型建构分为四种基本类型:以主题为支点的阐释性课堂;以问题为纽带的探究性课堂;以个性化解读为意图的多元化课堂;以言语的习得为目标的再生性课堂。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实践,来谈一谈散文这一类文体在阅读教学中的课堂类型建构,进而为实现课堂教学的多样性与有效性做一些努力。 一、以主题为支点的阐释型课堂 以主题为支点的阐释型课堂,它选文的情感流向往往是比较明朗的。读者可以从选文的标题、选文的作者、选文的首尾文段、选文的主题句等诸多方面捕捉到相关信息。在主题先行的情况下,课堂的建构可以以此为支点,实现“主题引导、主题阐释、主题内化、主题升华、主题回归”一共五个层次的阐释型课堂的建构。 以老舍先生的《想北平》一文为例,作为读者能比较容易地发现“想”这个字贯穿了全文,是作者的情感脉流。通过解读老舍对北平的“想”,我们便可以体会到“寻常之景量非轻,情到深处语复淡”的情韵。据此,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将这一篇文章处理成“以主题为支点的阐释型课堂”。课堂的主要流程如下: 1.主题引导 读了《想北平》这篇文章,你能否用一个字来说一说老舍对北平的情感? 2.主题阐释 (1)老舍所“想”的是一个怎样的北平?(阅读4—6个自然节) (2)老舍既然如此“想”北平,而且也分明说了那么多对北平的深爱,但是为什么他会一再强调“说不出来”呢?(阅读1—3自然节) 3.主题内化 老舍的这种“想”,这种“说不出来”,是一种近乎“偏执”的“爱”,是一种“蛮不讲理”的“爱”。你有体会吗?试从文中找出依据。 4.主题升华

散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散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散文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独具特色的文学形式之一,阅读散文对学生的语言表达、阅读 理解、情感体验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以下是一些散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帮助教师 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散文阅读。 一、理解散文的特点:散文是一种具有抒发思想情感、抒发个人感受的文学作品。在 散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对散文的特点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如开放的题材选择、个人主观情感、抒发对人生的思考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散文作品。 二、培养学生的散文阅读兴趣:散文是一种情感表达的文学形式,而培养学生的阅读 兴趣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可以通过选取生活中与学生相关的散文作品,或者通过故事、音乐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愿意去阅读散文。 三、设置合适的阅读任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阅读能力和学业要求等因素,为 学生设计适合的阅读任务。可以分为整体理解、细节把握、情感体验等多个层次进行设置,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渐掌握散文的要点。 四、引导学生进行主题思考:散文作品通常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或主题,教师应引导学 生从中挖掘出主题,进行思考和理解。可以通过提问或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散 文主题的理解或看法,进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注重情感体验的培养:散文作品往往源于作者真实的情感体验,教师应引导学生 通过散文的阅读,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可以通过朗读、角 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散文的情感,加深对散文的理解和感受。 六、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散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如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分享、写作创作等,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散 文。 七、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学生阅读散文需要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教师可创设一个 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和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氛围和条 件。 通过以上的策略,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散文阅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认 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同时也促进学生的品格培养和综合 素质的提高。

散文阅读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

散文阅读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散文阅读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开拓了学生的阅读 视野,又培养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在进行散文阅读的 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维能力,提 高他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本文将分四个部分来探讨散文阅读教学设 计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是教师为学生制定的学习目标。在散 文阅读的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的确定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散文作为一种描写生活、表达情 感的文学形式,培养学生对散文的情感体验能力是散文阅读教学的重 要目标。 其次,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散文的文学价值在于其意义的 多元性和抽象性,教师应通过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提高学生 对散文的理解能力。 再次,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散文是一种有别于小说和诗歌的 文学形式,学生需要通过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引导,培养自己对散 文的审美能力。 最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散文阅读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学生应能够对所读散文进行准确、生动的表达,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 造力。

二、教学内容的选取 教学内容的选取是教学设计的关键步骤。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 可以选择经典散文作品,如《伤逝》、《狂人日记》等,也可以选择 当代精品散文作品,如《我的围墙》、《小时代》等。 在选择散文内容时,教师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散文的内容 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在实际阅读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 散文的内容应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最后,散 文的内容应体现时代特色,有利于学生对社会现象和文化背景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 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散文阅读的教学中,可以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首先,采用导读法。通过教师的导读,引导学生对散文的背景、作 者和题材等进行了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 其次,采用问题导入法。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 对散文进行深入思考,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再次,采用讨论法。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讨论,让他们交流自己的 阅读体验和理解,促进学生的思想碰撞和思维发展。 最后,采用写作法。通过让学生写读后感、散文赏析等形式的作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的形式

散文教学的要点

散文教学的要点 散文是一种以散文体形式写作的文学作品,它以自由的形式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散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用准确、流畅、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下面是散文教学的一些要点。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散文是以观察生活、思考问题为基础的,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可以通过组织观察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培养他们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度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注重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可以通过讲解散文的写作技巧,如运用比喻、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来提高表达效果,同时还可以组织一些写作练习,让学生通过写作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 散文写作有其独特的技巧和要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可以通过讲解散文的结构、语言和修辞等方面的要点,帮助学生掌握散文的写作技巧。同时还可以组织一些写作训练,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写作技巧。

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散文是一种艺术形式,它要求作者用语言来表达思想和感情,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可以通过讲解散文的优秀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作品中的美感,培养他们对散文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散文写作需要作者有独特的见解和创新的思维,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创作活动,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来写作,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六、培养学生的修辞能力 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注重修辞的运用。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修辞能力。可以通过讲解散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比等,引导学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修辞手法,提高写作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七、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可以通过讲解散文作品中的文化背景、历史典故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八、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散文作品往往涉及到社会问题、人生哲理等,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培

散文教学的基本路径

散文教学的基本路径 濉溪县刘桥中心校杨坤 散文是中学语文教材选文的重点,散文教学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散文的阅读也是最难的。那么,如何有效的进行散文的教学? 一、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对于课堂教学而言,目标是重要的引领,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怎样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首先,教师要熟读《语文课程标准》,心中有数,《语文课程标准》对散文的教学要求,思考怎样结合具体的文本来体现这一要求。如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的美文,在阅读教学中,要了解描写表达方式的运用,可以设计成这样的教学目标:熟读并背诵课文,学习作者写景的方法。其次,要了解学情,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如学生能否区分常见的表达方式,知道哪是记叙,哪是描写。知道描写的方式,能分清哪是正面描写,哪是侧面描写等,这样从学生易于接受的角度来设计学习的目标,如同样是教学朱自清的《春》,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可以设计成这样的目标:研读课文,品析文中优美的词语或句子。第三,从教材编排的角度设计目标,如了解《春》在单元教学中总体要求,设计教学目标要体现编者的意图。 二、抓住散文阅读的“感”点 散文是一种优美的文学作品,而选入教材的散文更文质兼美,这些文章或以景迷人,或以事动人,或以理服人。如朱自清的《春》文笔优美,写景见长,其感点在于一个“美”字,细细的品析春草美、春

花美、春风美、春雨美。再如鲁迅的散文《藤野先生》,文章以叙事为主,抓住“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线索,主要叙述了四件事:1、先生添改“我”的讲义,表现了他的工作认真精神;2、纠正“我”的剖图,表现先生的严格要求态度;3、关心“我”的解剖实习,体现先生的热情诚恳精神;4、向“我”了解中国女人的裹脚,表现先生的求实问理精神。四件平凡的小事,字里行间却透射着一个正直学者的情怀,教学时,要抓住这个以事感人的特点。再如学习八年级下册的严春友的《敬畏自然》,这是一篇说理性较强的散文,文章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以理服人,教学时,应抓住那个“理”字,文中作者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描画散文教学的“线”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是的,散文的形,不管怎样散,总有一条清晰的线索,或以人物为线索,或以事件为线索,或以景物为线索,或以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等,教学要抓住这一线索(有的章是双线如《藤野先生》),指导学生阅读时,教师要引领学生描画出这些线索。如教学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作者以“歌会”为线索,着力写了三个场景:山野对歌----山路漫歌-----山寨传歌。线索清楚了,再阅读分析便容易了。 四、构建散文教学的“面” 散文是阅读的难点,一篇散文教学往往用2-3课时,如果不能构建散文教学的“面”,就会显得杂碎而零散。首先,构建散文的主旨“面”,即要理清散文的中心,引领学生知晓散文的“神”是什么。其次,要构

浅谈散文教学方法

浅谈散文教学方法 散文是抒发作者独特的心灵体验和感悟,拥有强烈的情感宣泄、饱满的生命激情和优美语言魅力的美文。散文语言精练、词藻华丽、行文隽永、手法巧妙,对激发学生爱好语文、学好语文大有裨益。但因其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这就要求解读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才能与文本形成感应沟通。如何结合散文的特点,再现散文的意境,将动人的画卷体现在学生眼前,把感情的清泉引入学生的心田,使学生与作者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呢?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开启学生的心扉,使学生产生一种孜孜以求的学习愿望,让学生在散文课这道美丽的风景线中,感受散文的意境美。为此,作者认为在散文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导语设计,激发阅读兴趣 散文或重于叙事,或重于绘景,或重于抒情,根据不同散文篇目设计不同导语。精美巧妙的导语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渴望,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全部情绪和注意力集中到所学课文中来。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主题内容、感情基调和写作对象。所以,在设计导语时,就应该根据课文本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 二、抓住文眼,理清线索脉络 文眼,即“揭全文之旨”的点睛之笔,是牵动制约全篇的关键。它像心灵的窗户,透过它能够感受到文本脉动,领略到文本精神内涵。文眼使立意的内容前后照应,对理解文章的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比方《背影》中父亲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在文中持续地出现。起笔“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以虚写挑明文眼,为全文抒情定下基调,引出了全篇对父亲的回忆与思念,中间两次实写背影,详略有度,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描写父亲穿铁道买桔子时的背影,把作品推向抒情的高潮,此后写离开车站的父亲只用了一笔:“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着了”,作者对父亲离去的失落、依恋和愁绪交汇的感情潮水也随之夺眶而出。文章结尾处写泪光中的背影,纯系强烈思念而产生的幻影,实属以形写神的传神之笔!紧跟着光景惨淡、陷入绝境的父亲的来信而浮现的背影,融进了父亲晚年凄苦的形象,与起笔处的背影首尾照应,收到了余音缭绕的艺术效果,留给读者无穷的回味。理解了“背影”也就理解了一个父亲对儿子那份至真至诚的爱。所以,抓住文眼赏析散文,不但能够使教学深入浅出,而且能够培养学生欣赏和创造美的水平。 不过,单是抓住文眼是不够的,还要指导学生理清思路,把握行文脉络。文脉,是一个完美、严谨的艺术整体的脉络与筋骨,在全文起着重要的组合作用。教学中要抓住文眼,指导学生反复研读,细心揣摩段落层次,领悟文章的主旨和神韵。记叙性散文重在情节的组织和铺展,能够从情节方面寻找线索。至于游记之类文章的线索则是:空间的推移,时间的转变,移步换景等。而抒情性散文或寓情于景,或托物言志,能够从画面展开的层次或物的方面去寻找。比方《紫藤萝瀑布》一文是以情感的流动为线索来展开的。文中紧紧围绕紫藤萝这个物象,实行了细致的描写,把静态的景物完全写活了。行文中,作者描写这个树紫藤萝“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这些文字,入笔出新,给读者一种流动的动态享受,透露出作者欢快、欣喜的情感。 三、重视朗读,感悟文章情感 一般来说,散文大致有以下几种风格类型。清丽婉约型:文章语言优美,情景

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共5篇)

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共5篇) 第一篇: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 余雪景 语文课程改革进行到现在,最突出的问题仍然是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问题。王荣生教授指出,解决语文教学内容的问题,关键在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而合宜的文本解读要符合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对特定体式的文本,阅读取向要“常态”;另一方面是在特定的文本体式中要运用符合这种体式的阅读方法。本文主要针对第二方面展开讨论研究。 一、散文的文本体式 “文本体式”的概念是由王荣生教授提出的。“体式”包括两层内涵,一是文本的类别,如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四分法: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二是具体某个文本所具有的特定样式,如散文又可分为抒情散文、记叙散文、回忆性散文等。而笔者所讲的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就是要兼顾两面,既要找准文本类别的特征,又要针对具体文本研读其“个”的特征。散文作为介于文章与文学之间的“两栖”文体,有其独特的文本体式。郁达夫说过:“现代散文的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以往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现代散文,更带有自叙传的色彩。”散文是作者自己亲身经历的记录和反映,也是其真情实感的流露与表达,它具有事实性和情感性两方面的特征。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常常提到散文“形散而神不散”这一文本特征,其中的“神”便是作者的情感主线,所以散文虽然具有两面性,但其写作目的主要是抒发隐藏在“事实”后面的情感。 二、散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散文作为语文教学中最主要的文类之一,其教学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在以往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的将注意力放在“怎样教”的问题上,所以便出现了“将所有散文教成同一类散文”的不良现象,而且散文教学更多的偏重于被写的人和事,即事实性,却忽略了作者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