锉削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了解钳工基本技术要求之锉削

了解钳工基本技术要求之锉削

了解钳工基本技术要求之锉削用锉刀对工件表面进行切削,使它达到零件图所要求的形状、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这种加工方法称为锉削。

锉削可以加工工件表面、内孔、沟槽及各种复杂的外表面,其精度可达O.Olmm,表面粗糙度犚可达0.8pm。

在汽车维修过程中,个别零件的不均匀磨损和变形需要锉削修整。

锉削是手工操作,是考核汽车维修钳工实际操作技能的主要方法之一。

1.锂刀(1)锉刀的制作材料锉刀一般采用碳素工具钢丁12、丁13制成,并经热处理淬硬至62-67HRC。

(2)锉刀的组成锉刀由锉刀面、锉刀边、锉刀舌、锉刀尾、木柄等部分组成。

(3)锉刀的种类和选用原则①锉刀的种类。

按用途可分为钳工锉、特种锉和整形锉3类。

选择锉刀的形状,要根据加工工件的形状来决定;选择锉刀的粗细,要根据加工余量大小、加工精度的高低和工件材料的软硬决定。

一般粗锉适合锉加工余量大,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低的软金属,细锉刀反之。

2.锉削操作(1)锉刀的握法①大锉刀的握法:右手心抵着锉刀柄的端头,大拇指放在锉刀木柄的上面,其余四指弯在下面,配合大拇指捏住锉刀木柄;左手则根据锉刀大小利用力的轻重,可选择多种姿势。

②中锉刀的握法:右手握法与大锉刀握法相同,而左手则需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锉刀前端。

③小锉刀的握法:右手食指伸直,拇指放在锉刀木柄上面,食指靠在锉刀的刀边,左手几个手指压在锉刀中部。

④更小锉刀(整形锉)的握法:右手拿着锉刀,食指放在锉刀上面,拇指放在锉刀的左侧。

(2)锉削的姿势正确的锉削姿势,能够减轻疲劳,提高锉削质量和效率。

(3)锉削力的运用①力矩的平衡。

锉削时,必须正确掌握锉削力的平衡。

开始推锉时,左手压力要大,右手压力要小而推力大。

随着锉刀的推进,左手所加的压力由大而逐渐减小,右手所加的压力应由小而逐渐增大,锉刀回程时不加压力,以减少锉齿的磨损。

只有掌握了锉削平面的技术要领,才能使锉刀在工件的任意位置时,锉刀两端压力对工件中心的力矩保持平衡,否则,锉刀就不会平衡,工件中间将会产生凸面或鼓形面。

5第八章 锉削

5第八章 锉削
锉刀与锉齿示意图点击播放
锉 刀 粗 细 : (GB)
木 柄
10mm 长 度 内 锉 齿 条 数
面 齿 底 齿
55° 70°
光 边
齿 边
锉 刀 与 锉 齿
三、锉刀的种类
三、锉刀的种类
(一)普通锉 按断面形状不同,分为 平锉(板锉)、方锉、三角 锉、半圆锉和圆锉五种。 (二)特种锉
用来加工零件的特殊表面。 有刀口锉、菱形锉、扁三角锉、 椭圆锉、圆肚锉等。
四、内圆弧面的锉法
锉内圆弧面要同时完成三个运动:
1.前进运动;
2.向左或向右作微小移动;
3.绕锉刀中心线作转动。
五、球面的锉法 锉圆弧形工件端部的球面,锉刀在作外圆弧锉动的同 时,还需要绕球面的中心作周向摆动。
球面的锉法
六、直角形和多边形的锉法
• 1.计算圆料直径 • 2.四方铁的加工方法 • 3.六方铁的加工方法
第八章 锉削
• • • • • •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锉削概述 锉刀 锉削操作的基本要领 锉削实例 锉削质量检查 锉削时的废品分析及安全技术
第一节 锉削概述
一、锉削的 定义 用锉刀对 工件表面进 行切削加工, 使工件达到 要求的尺寸、 形状和表面 粗糙度的操 作叫做锉削。
(三)整形锉 又称什锦锉或组锉,配 备有各种断面形状的小锉。 用于修整工件上的细小部分。 通常为5把、6把、8把、10
把或12把一组。
整形锉
四、锉刀的规格
(一)锉刀的尺寸规格 锉刀以锉身长度表示。如板锉常用的有100mm(4英寸)、 150mm(6英寸)、200mm(8英寸)、250mm(10英寸)、 300mm(12英寸)等。 (二)锉齿的粗细规格 锉齿的规格是以每10mm长度内齿纹条数表示。以300mm锉 刀为例: Ⅰ号锉纹: 8条 粗齿锉 Ⅱ号锉纹:11条 中齿锉 Ⅲ号锉纹:16条 细齿锉 Ⅳ号锉纹:22条 粗油光锉 Ⅴ号锉纹:32条 细油光锉 1号锉纹:粗锉,齿距为:2.3~0.83mm 2号锉纹:中粗锉刀,齿距为:0.77~0.42mm 3号锉纹:细锉刀,齿距为:0.33~0.25mm 4号锉纹:双细锉刀,齿距为:0.25~0.20mm 5号锉纹:油光锉,齿距为:0.20~0.16mm

锉削方法与技巧2

锉削方法与技巧2

六、锉刀柄的装、拆
锉刀舌是用来安装锉刀柄的。制造锉刀柄常用木质材料, 在锉刀柄的前端有一安装孔,孔的最外围有铁箍。锉刀柄的安 装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右手握锉刀,左手五指扶住锉刀 柄,在台虎钳后面的砧面上用力向下冲击,利用惯性把锉刀舌 部装入柄孔内;第二种方法, 左手握住锉刀,先把锉刀轻放 入柄孔内,然后右手用榔头敲 击锉刀柄,使锉刀舌部装入柄 孔内。注意在安装的时候,要 保持锉刀的轴线与柄的轴线一 致。
锉削速度(或频率)一般为40次/分钟左右,精锉适当放慢, 回程时稍快,动作要自然协调,这也是初学者的难点。
十二、平面的锉削方法
平面锉削的方法有顺向锉、交叉锉来自推锉,具体说明见下表。十二、平面的锉削方法
不论是选用顺向锉还是选用交叉锉,为了保证加工平 面的平面度,应尽可能做到锉刀在不同处重复锉削的次数、 用力及锉刀的行程保持 相同,并且每次的横向 移动量均匀、大小适当。
十、锉削动作
十、锉削动作
开始时,身体前倾10°左右,右肘尽量向后收缩示。 锉刀长度推进前1/3行程时,身体前倾15°左右,左膝弯曲 度稍增。 锉刀长度推进中间1/3行程时,身体前倾18°左右,左膝弯 曲度稍增。 锉刀推进最后1/3行程时,右肘继续推进锉刀,同时利用推 进锉刀的反作用力,身体退回到15°左右。 锉刀回程时,将锉刀略微提起退回,同时手和身体恢复到 原来姿势。
一、锉刀的构造
锉刀由锉身和锉柄两部分组成。锉刀面是锉削的主要工作 面,一般在锉刀面的前端做成凸弧形,便于锉削工件平面的局 部。锉刀边是指锉刀的两侧面,有的其中一边有齿,另一边无 齿(称为光边),这样在锉削内直角工件时,可保护另一相邻 的面。锉刀舌用来装锉刀柄。
锉刀的齿纹分单齿纹和双齿纹两种。一般锉刀边做成单 齿纹,锉刀面做成双齿纹,底齿角为45°,面齿角为65°。

锉削技能培训

锉削技能培训

四、工件的倒角与倒钝锐边
五、锉削时常见的废品分析
形 式 产 生 原 因 预 防 方 法 1.夹持精加工表面应用软钳口 2.夹紧力要适当,夹持应用V 形块或弧形木块 1.按图正确划线,并校对 2.经常测量,做到心中有数 1.加强锉削技能训练 2.正确选用锉刀 1.合理选用锉刀 2.适当多留精锉余量 3.及时去除切屑
四、曲面锉削
一、曲面锉削方法
1、外圆弧锉削
(a) 顺向锉
(b)横向锉
2、内圆平面连接圆滑。 4、推锉
推锉法 :两手对称地握着锉刀,用两大拇指推锉刀进行锉削。这种 方式适用于较窄表面且已锉平、加工余量较小的情况,来修正和减 少表面粗糙度。
锉削技能训练
钳工课件
2018
一、锉削概述
用锉刀从工件表面锉掉多余的金属,使工件达到图 纸上所需要的尺寸、形状和表面粗糙度,这种操作叫做 锉削。 锉削可以加工平面、曲面、内外圆弧面及其他复杂表 面,也可用于成型样板、模具、型腔以及部件、机器装 配时的工件修整等
一、锉削概述
应用:应用十分广泛,可锉削平面、曲面、内外表面、沟槽和各种形状复杂 的表面。锉削还可以配键、制作样板以及装配时对工件的修整等。
36
32
/
/
/
3)锉刀的选择 ①断面形状和长度:工件表面形状和大小。
②粗细选择:工件材料性质,加工余量大小,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的
高低。 5、锉刀柄的装拆方法
6、锉刀的保养
1) 2) 3) 4) 5) 6) 7) 8) 9) 10)
7、锉削姿势
1)工件的装夹 1)工件应尽量夹在台虎钳的中间,伸出部分不能太高,防止锉削时工件产 生振动,特别是薄形工件。 2)工件夹持要牢固,但也不能使工件变形。 3)对几何形状特殊的工件,夹持时要加衬垫,如圆形工件要衬V形块或弧形 木块。 4)对已加工表面或精密工件,夹持时要加软钳口,并保持钳口清洁。 2)锉刀握法

钳工技能项目五-锉削ppt课件.ppt

钳工技能项目五-锉削ppt课件.ppt

任务5.3 平面的锉削
3.推锉
推锉的操作方法如图(c)所示,横握锉身,左、右手分 别握在锉身的两端,锉削时,用双手推进、拉回锉刀。推 锉操作的切削量小,锉刀容易掌握平稳,可获得较平整的 加工表面。推锉主要用于狭窄平面的加工。
三、平面度的检验方法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且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过程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项目五 锉削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任务5.1 锉削工具及其选用
任务5.3 平面的锉削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任务5.3 平面的锉削
一、工件的装夹
工件的装夹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锉削质量的高低。 1.工件尽量夹持在台虎钳钳口宽度方向的中间。
锉削面靠近钳口,以防锉削时产生震动。 2.装夹要稳固,但用力不可太大,以防工件变形。 3.装夹已加工表面和精密工件时,应在台虎钳钳
任务5.1
锉削工具及其选用
四、锉刀的使用安全与维护
1.用锉刀锉削工件时,不得加润滑剂或水,这将使锉 刀锉削时打滑或引起齿面生锈。
2.不能用锉刀锉削有氧化层的工件或淬火工件,因 氧化层和淬火工件的硬度较大,容易损伤锉齿,减低锉齿 的切削性能。
3.在使用锉刀的全过程中,要用铜丝刷或顺锉齿纹 的方向刷去锉纹内的铁屑,使用完毕后,一定要仔细刷去 全部铁屑,才能存放。

锉削知识

锉削知识
锉 削
一、锉刀的选择
1、根据锉削面选择
2、按加工精度选择锉刀
适 锉刀 粗锉
中锉 细锉 加工余量(毫米)



表面粗糙度Ra值
尺寸精度(毫米)
0.5~1
0.2~0.5 0.05~0.2
0.2~0.5
0.04~0.2 0.01或更高
50~12.5
6.3~3.2 1.6
二、锉刀柄的装卸
三、锉刀的握法
四.锉削时的姿势 正确的姿势动作,能减少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保证锉削质量。因此,掌握正确的锉削姿势,对一个 钳工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1Βιβλιοθήκη 台虎钳的高低2.锉削时的姿势
3.锉削力的运用
锉削时两手作用在锉刀上的力,应保证锉刀平衡。因 此,在锉削过程中,两手用的力应随着锉刀与工件接触位 置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开始锉出时,左手压力要大,右手压力要小而推力大,
随着锉刀推进,左手压力逐渐减小,右手压力逐渐增大。
当锉刀推到工件中间时,两手压力相同。再继续推进 锉刀时,左手压力逐渐减小,右手压力逐渐增大,左手起 着引导作用。 锉刀回程时不加压力,以减少锉齿的磨损。
五、基本锉削方法 锉削基本方法有三种:顺向锉、交叉锉和推挫。 1.顺向锉
2.交叉锉
在锉平面时,不管是顺向锉还是交叉锉,为了使 整个加工面能均匀地锉削,在抽回锉刀时,每次要向 旁边略为移动。
3.推锉
谢谢大家

课题之 锉削

课题之     锉削

三、实践操作
• (一)锉削姿势 • 1、锉刀握法:锉刀的握法掌握得正确不否,对锉削质 量、锉削力量的収挥和疲劳程度都有一定的影响。
三、实践操作
• 2、姿势动作:锉削时站立要自然,身体重心要放在左 脚上,右膝伸直,左膝呈弯曲状态,并随锉刀的往复 运动而屈伸。
二、相关知识
• 3、锉削动作:
三、实践操作
• B、交叉锉:即从两个交叉的方向对工件表面进行锉削 的方法。锉刀不工件接触面积大,锉刀容易掌握平稳, 同时可以从锉痕上判断出锉削面的高低情况容易锉平, 一般用亍粗锉。
三、实践操作
• C、推锉: • 即两手对称横握锉刀,用大拇指推动锉刀顺着工件长 度方向进行锉削的方法。效率太低,仅适亍加工余量 较小和修正尺寸用。
三、实践操作
• (二)平面度的检查 • 通常是用刀口直角尺,采用透光法来检验。三向八位 法。
三、实践操作
• • • • • • • • • • • (三)平面丌平的形式和产生原因 平面中凸: 1、锉削时双手的用力丌能使锉刀保持平衡。 2、锉刀在开始推出时,右手压力大,锉刀被压下,锉刀推到前面 时,左手压力大,锉刀被压下,形成前后多锉。 3、姿势丌正确。 4、锉刀本身中凹。 对角扭曲或塌角: 1、左手或右手施加压力时重心偏在锉刀的一侧。 2、工件未夹正确。 3、锉刀本身扭曲。 平面横向中凸或中凹:锉刀在锉削时左右秱动丌均匀。
三、实践操作
• (四)工件的测量
三、实践操作
• (四)其它表面的锉法 • 1、曲面锉法
四、注意事项
• 安全文明生产: • 1、丌能使用无柄或已经开裂的锉刀,刀柄要装紧 • 2、丌能用嘴吹铁屑,防止铁屑飞进眼睛,也丌能用手 清除,以防止手上扎入铁刺。 • 3、锉刀放置时丌要露出工作台边缘。 • 4、锉削时丌要用手触摸锉削表面。

挫削及注意事项

挫削及注意事项

锉削及其注意事项一、锉削加工的应用用锉刀对工件表面进行切削加工,使它达到零件图纸要求的形状,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这种加工方法称为锉削,锉削加工简便,工作范围广,多用于錾削、锯削之后,锉削可对工件上的平面、曲面、内外圆弧、沟槽以及其它复杂表面进行加工,锉削的最高精度可达IT7-IT8,表面粗糙度可达Ra1.6-0.8μm。

可用于成形样板,模具型腔以及部件,机器装配时的工件修整,是钳工主要操作方法之一。

二、锉刀1.锉刀的材料及构造锉刀常用碳素工具钢T10、T12制成,并经热处理淬硬到HRC62~67。

锉刀由锉刀面、锉刀边、锉刀舌、锉刀尾、木柄等部分组成。

锉刀的大小以锉刀面的工作长度来表示。

锉刀的锉齿是在剁锉机上剁出来的。

2.锉刀的种类锉刀按用途不同分为:普通锉(或称钳工锉)、特种锉和整形锉(或称什锦锉)三类。

其中普通锉使用最多。

普通锉按截面形状不同分为:平锉、方锉、圆锉、半圆锉和三角锉五种;按其长度可分为:100、200、250、300、350和400mm等七种;按其齿纹可分为:单齿纹、双齿纹(大多用双齿纹);按其齿纹蔬密可分为:粗齿、细齿和油光锉等(锉刀的粗细以每10mm长的齿面上锉齿齿数来表示,粗锉为4~12齿,细齿为13~24齿,油光锉为30~36齿)。

3.锉刀的选用合理选用锉刀,对保证加工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和延长锉刀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选择锉刀的原则是:(1)根据工件形状和加工面的大小选择锉刀的形状和规格:(2)根据加工材料软硬、加工余量、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选择锉刀的粗细。

粗锉刀的齿距大,不易堵塞,适宜于粗加工(即加工余量大、精度等级和表面质量要求低)及铜、铝等软金属的锉削;细锉刀适宜于钢、铸铁以及表面质量要求高的工件的锉削;油光锉只用来修光已加工表面,锉刀愈细,锉出的工件表面愈光,但生产率愈低。

三、锉削操作1.装夹工件工件必须牢固地夹在虎钳钳口的中部,需锉削的表面略高于钳口,不能高得太多,夹持已加工表面时,应在钳口与工件之间垫以铜片或铝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二:锉削姿势
一.实训目标及要求:
初步掌握平面锉削时的站立姿势和动作。

懂得锉削时两手用力的方法。

能掌握正确的锉削速度。

懂得锉刀的保养和锉削时的安全知识。

二.相关的工艺知识:
1.锉刀柄的装拆方法
2、平面锉削的姿势:锉削姿势是否正确对锉削质量、锉削力的运用和发挥以及
操作者的疲劳程度都起着决定影响。

(1)锉刀握法:右手紧握锉刀柄,柄端抵在拇指根部的手掌上,大拇指放在锉刀柄上部,其余手指由下而上地握着锉刀柄;左手
的基本握法是将拇指根部的肌肉压在锉刀头上,拇指自然伸
直,其余四指弯向手心,用中指、无名指捏住锉刀前端。

(2)姿势动作:锉削时的站立步位和姿势及锉削动作:两手握住锉刀放在工件上面,左臂弯曲,小臂与工件锉削面的左右方向
保持基本平行,右小臂要与工件锉削面的前后方向保持基本平
行,但要自然。

锉削时,身体先于锉刀并与之一起向前,右
脚伸直并稍向前倾,重心再左脚,左膝部呈弯曲状态。

当锉刀
锉至约3/4行程时,身体停止前进,两臂则继续将锉刀向前锉
到头,同时,左脚自然伸直并随着锉削时的反作用力,将身体
重心后移,使身体恢复原位,并顺势将锉刀收回。

当锉刀收回
将近结束,身体又开始先于锉刀前倾,作第二次锉削的向前运
动。

3、两手的用力和锉削速度:
要锉出平直平面,必须使锉刀保持直线运动。

锉削时右手的压力
要随锉刀推动而逐渐增加,左手的压力要随锉刀推动而逐渐减小,
回程不加压,以减小锉齿的磨损。

速度:一般应在40次/分左右,推出时稍慢,回程稍快,动作自
然协调。

4、平面的锉法:
(1)顺向锉:锉刀运动方向与工件夹持方向一致。

锉宽平面时,锉刀应在横向作适当的移动。

锉纹整齐一致,比较美观,这是最
基本的一种锉削方法。

(2)交叉锉:锉刀运动方向与工件夹持方向约成30°~ 40°角,且锉纹交叉。

锉刀易掌握平稳。

交叉锉一般适用于粗锉。

5、锉刀的保养:
(3)新锉刀要先用一面,用钝后再用另一面。

(4)粗锉时,要充分使用锉刀的有效全长,可提高效率,避免锉齿磨损
(5)锉刀不可沾油或沾水
(6)锉屑嵌入齿缝内要及时清理
(7)不可锉毛坯件的硬皮及经过淬硬的工件
(8)锉刀用后必须刷净
6、文明生产和安全生产知识:
(9)锉刀是右手工具,应放在台钳右边,锉刀柄不可露在钳桌外,以免掉落砸伤脚或损坏锉刀。

(10)没有柄的锉刀、锉刀柄已裂开或没有锉刀柄箍的锉刀不可用。

(11)不能用嘴吹锉屑,也不可用手擦摸锉屑表面。

(12)锉刀不可作撬棒或手锤用。

三、课后小记:
一:实训目标和要求
巩固和完善正确的锉削姿势;
懂得平面锉平的方法要领,并初步掌握平面锉削的技能;
掌握用刀口尺(或钢直尺)检查平面度的方法。

二:相关的工艺知识
1、锉平平面的练习要领:必须通过反复的、多样的练习才能达到要求。

(1)掌握好正确的姿势和动作。

(2)做到锉削力的正确和熟练运用,使锉削时保持锉刀的直线平衡运动。

因此,在操作时注意力要集中,练习过程中要用心研究。

(3)了解几种锉不平的具体原因:
形式产生原因
①平面中凸◆锉削时双手的用力不能使锉刀保持
平衡
◆锉刀在开始推出时,右手压力太大,
锉刀被压下,锉刀推到前面,左手压
力太大,锉刀被压下,形成前、后多
锉。

◆锉削姿势不正确
◆锉刀本身中凹
②对角扭曲或塌角◆左手或右手加压时重心偏在锉刀一

◆工件未夹正确
◆锉刀本身扭曲
③平面横向中凹或中凸◆锉刀在锉削时左右移动不均匀
2、检查平面度的方法:
①刀口尺透光检查:刀口尺应垂直放在工件表面,应横向、纵向、
对角方向多处逐。

一检查。

如刀口尺与工件平面间透光强弱不一,
说明该方向不直的;如透光微弱而均匀,说明方向是直的。

②塞尺检查:主要检查两个结合面间的片状量规。

可用一片或数片
重叠在一起塞入检查。

三、课后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