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解释鼻炎产生的本质原因
中医辨证治过敏性鼻炎

中医辨证治过敏性鼻炎引言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鼻黏膜充血、分泌物增多、打喷嚏、鼻塞等症状。
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是由于人体失去了自身抵抗力,外邪入侵而引起的。
对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中医强调辨证施治,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医辨证治过敏性鼻炎的方法。
一、中医辨证中医辨证是根据患者的症状、体质和病情表现,来判断疾病的发病机制及病因,从而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对于过敏性鼻炎,中医主要辨别以下几种证型:1. 风热鼻炎型主要特征是鼻黏膜红肿、分泌物黄稠、容易打喷嚏、鼻塞等症状。
患者体质多属于热性体质,容易感受外邪。
2. 阳虚鼻炎型主要特征是鼻塞、流清涕、嗅觉减退等症状。
患者体质多属于气虚体质,体内阳气不足,抵抗力较弱。
3. 阴虚鼻炎型主要特征是鼻黏膜干燥、分泌物少、鼻出血、干咳等症状。
患者体质多属于阴虚体质,阴液亏损导致鼻腔干燥。
4. 脾胃湿热鼻炎型主要特征是鼻塞、嗅觉减退、胃纳减退等症状。
患者体质多属于湿热体质,脾胃功能减弱,导致水湿停留在体内。
二、中医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的证型,中医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拔罐、艾灸等。
1. 风热鼻炎型治疗方法针灸治疗:选择风池、阳白、迎香、合谷等穴位进行针刺,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中药治疗:常用的中药包括薄荷、连翘等,具有清热解表、散风利咽的作用。
2. 阳虚鼻炎型治疗方法针灸治疗:选择足三里、关元、中脘等穴位进行针刺,有温阳提气的作用。
中药治疗:常用的中药包括党参、黄芪等,具有益气固表的作用。
3. 阴虚鼻炎型治疗方法针灸治疗:选择太溪、阴陵泉、足三里等穴位进行针刺,有养阴滋液的作用。
中药治疗:常用的中药包括玄参、麦冬等,具有滋阴润燥的作用。
4. 脾胃湿热鼻炎型治疗方法针灸治疗:选择足三里、大横、中脘等穴位进行针刺,有健脾化湿的作用。
中药治疗:常用的中药包括陈皮、茯苓等,具有健脾化湿、清热利咽的作用。
三、饮食调理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同时,还强调合理的饮食调理。
中医对鼻炎的解释

中医对鼻炎的解释
中医认为,鼻炎即鼻鼽,多因机体脏腑功能受损,再加上感染风寒、邪气等导致肺气不能通过鼻腔而发病。
其病因和外界因素如风、寒、湿、燥、火(热)、粉尘、气味、花粉等都与人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鼻炎四季均可发作且难以治愈,只能通过药物或其他方式来缓解症状。
按照病因,中医将鼻鼽分为三种证型,即肺气虚寒、脾气虚弱、肾阳不足等。
对于不同的证型,中医治疗鼻鼽有不同的方案:
1. 肺气虚寒:肺气虚弱或有寒证,体表抵御寒气的阳气虚不能固表,皮肤腠理疏松易受外邪侵入而得病。
主要表现为反复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嗅觉减退、自发出汗,还可伴有咳稀痰、脉象虚弱等症状。
临床上常以温肺散寒、益气固表的药剂来缓解症状,如玉屏风散合并苍耳子散。
2. 脾气虚弱:脾气虚弱、清阳之气不升,即阳气不能温养头部、皮肤、四肢,主要以突然打喷嚏、鼻痒、鼻塞、反复流清涕,以及面色黄、消瘦、食欲减退、腹胀腹泻为主要表现。
治疗上通常以益气健脾、升阳通窍为主,如补中益气汤。
3. 肾阳不足:肾阳气不足、皮肤腠理、鼻窍失于温煦,主要表现为清涕长流、鼻痒、反复打喷嚏、鼻塞,以及面色苍白、四肢发冷、腰膝酸软、小便清长
或有遗精早泄的症状。
治疗上主要以温补肾阳、化气行水为主,如真武汤,阳气虚者还可合并辛夷散。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身体出现不适,请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导致孩子鼻炎的内在因素是什么如何从中医看孩子鼻炎

导致孩子鼻炎的内在因素是什么如何从中医看孩子鼻炎病重生病不管外在的症状是什么,都会小孩子有内在的因素导致孩子鼻炎,鼻炎那么孩子过敏性鼻炎的其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鼻炎呢,八宝网就来说说吧。
中医认为,高血压鼻炎孩子的发病是内外相合的。
其中,内因是最重要的。
孩子本身肺常迟滞,脾常不足,过敏性鼻炎的少孩子抵抗力差,正气不足,一定是肺脾气虚的。
肺气虚,无法抵御外邪入侵。
肺主卫外,主皮毛,皮毛位于体表,是人体抗御外邪的天然屏障,而过敏性鼻炎的孩子由于气虚,正气不足就会肺卫不固,一旦地型过寒、过热,身体最外层的身体毛发就的足够的防御能力来抵御邪气没有侵袭,使邪气陈曾寿于鼻窍,孩子就会生病,鼻炎就会发作,而且也很难快快好起来。
脾气虚,无法运化湿邪。
很多家长来找我看病,说孩子是过敏性鼻炎,去医院看了很多次,吃了很多药,可总是好不了,有的还越来越严重,孩子的体质也越来越差,这是为什么?其实,最关键的一点还是在利水渗湿。
脾主运化水湿,同时五行中脾土为肺脏金之母,肺气的充实靠脾运化而得的精微营养物质供应充养,如果脾气虚而失去运化能力,水湿就会停摆在内,与寒邪一起停留在孩子鼻腔产生清涕,这样反反复复,形成恶性循环,孩子的鼻炎就难好。
再加上大量服用抗过敏药剂,对脾胃造成损伤,家长又过分关心孩子吃得好不好,营养够不够,一个劲给孩子吃,就更加重了孩子脾胃的负担。
除孩子本身脾肺气虚外,岭南地区湿热高温的气候,也是引发过敏性惹起支气管炎的重要因素。
按五行配五方之说道,内陆地区乃五行火旺之地,是瘴气生长生存的地方,雾风沙就是指潮湿高温的空气。
所以说,岭南地区气候特异,比较湿热,容易引发鼻炎癫痫。
80万名名儿童贴三伏贴后被灼伤原因小孩贴三三伏有必要吗金疮地图舌是脾胃不好吗宝宝得了地图腹怎么办。
慢性鼻炎的辨证施治中医治疗鼻炎的思路和方法

慢性鼻炎的辨证施治中医治疗鼻炎的思路和方法慢性鼻炎是指鼻黏膜慢性炎症的一种常见病症,它会引起多种症状,如鼻塞、流涕、鼻痒、喷嚏等。
中医认为,慢性鼻炎是由于鼻腔受寒湿、燥热、风邪等邪气的侵袭,导致气血运行不畅,阴阳失衡所致。
因此,在中医辨证施治中,通过辨证论治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
本文将从中医治疗鼻炎的思路和方法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慢性鼻炎的思路中医治疗慢性鼻炎的思路首先是辨证施治,即根据病情的不同表现,进行辨证施治。
中医将慢性鼻炎分为不同的辨证类型,如风寒感冒、湿热壅盛、气血不足等。
在辨证施治的过程中,中医医师需要观察患者的症状、舌苔、脉搏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辨证类型,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慢性鼻炎的中医治疗方法1. 清热解毒法:对于湿热壅盛型慢性鼻炎,中医常用清热解毒的方法进行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黄连、黄柏、荆芥、板蓝根等,这些药物具有清热解毒、降火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鼻黏膜的炎症症状。
2. 祛风散寒法:对于风寒感冒型慢性鼻炎,中医常用祛风散寒的方法进行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薄荷、苍术、羌活、防风等,这些药物具有祛风解表的作用,可以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
3. 益气养阴法:对于气血不足型慢性鼻炎,中医常用益气养阴的方法进行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黄芪、党参、麦冬、西洋参等,这些药物具有补气养阴的作用,可以改善鼻腔黏膜的营养供应,提高免疫力。
4. 清热利湿法:对于湿热壅盛型慢性鼻炎,中医常用清热利湿的方法进行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黄芩、茵陈、白芷、草果等,这些药物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作用,可以缓解鼻塞、鼻痒等症状。
5. 鼻腔洗浴法:鼻腔洗浴是中医治疗慢性鼻炎的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鼻腔洗浴可以清洁鼻腔,去除鼻腔内的病菌和分泌物,减少鼻腔炎症的程度。
常用的鼻腔洗浴方法有盐水洗鼻、中药煎剂洗鼻等。
总结慢性鼻炎的中医治疗思路和方法多样化,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通过辨证施治,中医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慢性鼻炎进行有效治疗。
鼻炎常见问题古中医专家问答

鼻炎常见问题古中医专家问答一:鼻炎是细菌性炎症引起的还是体质引起的?答:鼻炎多数是由于感受外界邪气(风寒)侵入人体引起的。
细菌无时无刻都在我们体内存在,单纯用清热解毒药或者外用鼻炎药膏、喷剂,进行杀菌是不可能治愈的。
只有把外在的邪气(风寒)或者内在的浊气祛除才能跟本解决问题。
二:通过两个病例解释鼻炎应该怎么治疗答:病例一:比方说一鼻炎患者平时怕冷、不出汗、鼻涕清、晨起打喷嚏、预冷加重,舌苔白滑、脉沉或滑。
(以上症状为中医诊断)西医检查过敏原、病毒、细菌、花粉等等科学数据。
(西医经过反复的抗过敏、抗生素、激素等应用效果不理想或者反反复复)。
其实这个鼻炎患者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外寒(外界邪气)与内饮(体内湿浊)影响了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造成的。
有于外界寒气侵入皮肤造成毛孔闭合,所以不汗,舌苔白、打喷嚏,由于体内有痰饮所以鼻涕外流、舌苔滑。
我们只要用伤寒论中的小青龙汤很快就会治愈。
(伤寒论中小青龙汤中没有一味药是治疗鼻炎的,但是通过改变体质调理整体而彻底治愈鼻炎。
)病例二:如果一个患者恶寒、发热、无汗、前额头痛、鼻塞、流黄鼻涕、舌苔黄、脉浮紧。
常规西医用药还是一些消炎药、苍耳子片等等鼻炎药。
在中医看来就是一个普通的风寒感冒,邪气入里化热,这时候我们只要用伤寒论中麻杏石甘汤或者葛根汤加减就可在两三天解决问题。
只要把皮肤毛孔打开,人体可以正常出汗了,也就不发热了,肺气畅通了,也就不鼻塞了。
三:鼻甲肥大引起的鼻塞非得手术治疗吗?答:鼻甲肥大的典型症状是鼻塞,医院进行检查时医生都叫我们进行手术治疗.(西医除了手术别无他法)如果你是长期持续性鼻塞,鼻甲暗红成桑葚样、无鼻涕,那么你就是鼻甲肥大。
如果你只是交替性鼻塞或者睡觉时鼻塞,而活动时减轻、鼻甲用肉眼观察跟葡萄剥了皮一样那是鼻甲水肿。
(其实百分之九十以上患者是鼻甲水肿)鼻甲水肿通过中药调理是很简单的,可是西医们不知道什么叫肥大什么叫水肿,统统手术,给患者造成的副作用可想而知。
中医耳鼻喉科学如何诊治鼻窦炎

中医耳鼻喉科学如何诊治鼻窦炎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给患者带来了诸多不适和困扰。
在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对于鼻窦炎的诊治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中医认为,鼻窦炎的发生多与外感邪气、脏腑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
外感邪气主要包括风、寒、暑、湿、燥、火等,当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时,这些邪气就容易侵袭鼻窍,导致气血瘀滞,津液停聚,从而形成鼻窦炎。
此外,脏腑功能失调也是鼻窦炎的重要发病因素。
例如,肺开窍于鼻,肺气不足或肺失宣降,可导致鼻窍不利;脾主运化,脾气虚弱则运化失常,水湿内生,上犯鼻窍;肾主纳气,肾气虚则气不归元,也可能影响鼻窍的功能。
在诊断方面,中医注重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来收集患者的病情资料。
望诊主要观察患者的鼻部形态、色泽,以及面部的神色等。
比如,鼻头红肿可能提示有热毒;鼻腔黏膜淡白则可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闻诊包括听患者的声音、呼吸声等,例如,呼吸急促可能与肺气不宣有关。
问诊则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如鼻塞的程度、鼻涕的性质和量、头痛的部位和性质等,同时了解患者的饮食、睡眠、大小便等情况,以及既往的疾病史和治疗经过。
切诊包括切脉和触诊,通过脉象的变化来判断脏腑的盛衰和气血的盈亏,触诊鼻部可以了解其温度、压痛等情况。
中医治疗鼻窦炎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中药内服、外用、针灸、推拿等。
中药内服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进行辨证论治。
如果是外感风寒引起的鼻窦炎,常见症状为鼻塞、流清涕、头痛、恶寒等,治疗多以疏风散寒、宣通鼻窍为主,常用的方剂有苍耳子散加减。
若为外感风热所致,表现为鼻塞、流黄涕、头痛、发热等,治疗则以疏风清热、宣肺通窍为法,可选用银翘散加减。
对于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鼻窦炎,如肺气虚弱者,常伴有气短、乏力、易感冒等症状,治疗宜补肺益气、疏风通窍,可用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加减;脾气虚弱者,多有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表现,治疗以健脾益气、利湿通窍为主,常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肾气虚者,常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治疗当补肾益气、通窍止涕,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加减。
鼻炎(鼻窦炎)在中医

熏蒸方:
【处方】麻黄15g 桂枝25g 白芷6g 薄荷6g辛荑花10g 苍耳子10g 黄芩10g菊花10g 连翘10g 川芎10g 香薷30g 麝香1g龙脑2g
【功能主治】芳香清窍,祛风散寒。主肺经热盛。
鼻炎(鼻窦炎)在中医称之为鼻髛、鼻渊,就是鼻流清(浊)涕或壅塞不通,甚者鼻鸣、干呕伴见头闷胀痛,并随季节气候的变化而频繁发作。
《伤寒杂病论》太阳病篇云:“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这段条文说明了鼻炎的病因、病理及治则。鼻鸣者卫气虚,风邪伤阳,气机不得宣发所致。干呕者,胃中虚寒 ,肺金肃降不利。桂枝汤协和营卫,生发胃气,中气升降复常则鼻鸣、干呕自愈。
临证治疗:鼻炎流清涕,喷嚏作响,身体疲卷是太阳、少阴并病,方以桂枝汤合麻附辛;鼻鸣干呕,气上撞心,口干,一贯煎合桂枝汤、理中汤化裁;口干、目眩、鼻鸣、流清、黄鼻涕交错着,寒热错杂、伴腹泻胸满者,太阳、太阴、少阴合病,可采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化裁;鼻鸣伴见前额痛、眉棱骨痛、鼻塞或流黄浊涕、口干、咽干为太阳、阳明合并症,此时可用桂枝汤合白虎汤再加白芷、川芎、薄荷、细辛等。鼻鸣、干呕日久成为临床上的慢性鼻炎,多见夜间鼻塞,白天鼻涕多且症状时轻时重,此为太阳太阴合并症,此时可用桂枝汤合理中汤加松针,日久气虚可酌情用桂枝汤合补中益气汤;鼻鸣每见寒冷空气或刺激性气味就喷嚏频作、流鼻涕即现代医学之过敏性鼻炎可用桂枝汤加苍耳子散(辛夷、用药遵循 有是证用是药的原则,鼻炎伴见清涕多可酌加荆芥、细辛;鼻塞重加薄荷、松针;头痛、浊涕加川芎、黄芩、白芷、苍耳子;鼻腔粘膜痒、喷嚏多可酌加辛荑、防风;鼻炎日久加黄芪、党参等。
此外,鼻炎的治疗还可用熏蒸的方法:在熏蒸前可以喝蜂蜜水、生姜红糖水、小米粥、酥油奶茶等以助正气。然后可用生姜、白芷、苍术、川芎、细辛、薄荷、荆芥、麻黄、松针、肉桂、香薷等芳香化湿开窍药做熏蒸。
鼻炎的中医诊断与治疗方法

鼻炎的中医诊断与治疗方法鼻炎是指鼻黏膜的慢性炎症,常见症状包括鼻塞、流涕、打喷嚏等。
中医认为,鼻炎是因为鼻腔失去对外界有害物质的清除功能,导致邪气侵袭鼻部而引起的。
中医在诊断鼻炎时,通常会结合患者的体质、症状、舌诊、脉诊等综合判断,然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一、中医诊断方法1. 望诊:中医会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鼻形、鼻孔大小、鼻黏膜颜色等来判断鼻炎的类型。
例如,鼻塞、鼻涕清稀的情况多属于风寒感冒所致;鼻塞、鼻涕黄稠或有腥臭味则可能是湿热的症状。
2. 闻诊:通过闻取患者的气味,中医可以初步判断鼻炎的类型。
如果患者鼻涕呈酸臭气味,有可能是湿热鼻炎;而鼻涕呈腥臭味则可能是鼻窦炎。
3. 问诊:中医医生会向患者了解症状的起因、发展、程度和其他相关情况,以了解疾病的具体表现。
例如,问诊可以了解到患者是否有喷嚏、咳嗽、气喘等症状。
4. 切诊:中医医生通过按压患者的穴位,观察其反应来判断病情。
例如,按压鼻翼区域,如果疼痛明显,可能是鼻炎。
二、中医治疗方法1.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鼻炎的常用方法。
针对不同类型的鼻炎,中医会开具不同的中药方剂。
例如,对于风寒鼻炎,可使用葱白、生姜、大蒜等炖汤;对于湿热鼻炎,可以使用白朮、黄芩、黄柏等清热化湿的中药;对于鼻窦炎,可以使用蜂蜜、石膏、连翘等清热解毒、解表散结的中药。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在中医治疗鼻炎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患者的气血运行,改善鼻腔内的湿热状况。
常用的穴位包括迎香穴、印堂穴等。
3. 中医按摩疗法:中医按摩疗法可以通过按摩鼻翼、迎香穴等穴位,促进气血的运行,改善鼻塞、过敏性鼻炎等症状。
4. 中医食疗法:中医认为,饮食与鼻炎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因此,中医提倡调整饮食习惯,避免辛辣、燥热、刺激性的食物,多吃一些清淡、养阴滋润的食物,如鸭梨、苹果、百合等。
5. 中医穴位贴敷法:在中医治疗鼻炎过程中,根据病情可以在相应的穴位贴敷药物,通过渗透作用改善鼻黏膜的病变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解释鼻炎产生的本质原因-中医解释鼻炎产生的本质原因鼻炎是一种常见疾病,症状和感冒类似,主要表现为鼻塞、鼻痒、流鼻涕、喉部不适等。
鼻炎长期不治可能会影响鼻炎患者的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
因此鼻炎患者应积极采取治疗措施。
了解鼻炎的产生原因有助于我们对鼻炎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中医如何解释鼻炎的产生原因呢?中医认为鼻炎的本质是正气不足,无力祛邪。
1、鼻炎的本质是正气不足,无力祛邪。
《内经》认为:“肺开窍于鼻”,故鼻病似当责之于肺。
但人体是一个动态的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的平衡体,凡病需要整体辨证,以求其根本。
且多数慢性病往往不拘泥于一个脏腑的问题,而是整体影响,所以,治疗鼻炎当然也不能拘泥于肺脏。
中医认为鼻炎多因脏腑功能失调,再加上外感风寒,邪气侵袭鼻窍而致。
此病往往缠绵难愈,一则是正虚而邪恋,二则是外邪久客,化火灼津而痰浊阻塞鼻窍。
因此五脏六腑功能失调为本,主要包括肺、脾、肾之虚损。
脾属土,为肺之母,脾虚则肺之生源化绝而肺虚;肾属水,金水互生,且肺纳气归于肾,二者互相影响。
因此,治疗鼻炎先需治本,重点是温补肺气、健脾益气、温补肾阳。
正气是祛邪的基础,扶正即所以祛邪,治鼻炎如此,治疗其他大病亦如此。
正气是我们身体健康的保证。
正气足则自动寻找体内客伏的病邪,并且会努力祛邪外出。
鼻炎是外邪客于肺脏,因肺气不足,无力祛邪,导致邪气久客。
邪客愈久,其病越是缠绵。
正愈虚而邪愈盛,且变症百出,渐而成难治痼疾。
其本全在正虚,而标不过是鼻炎所出现的各种相关症状。
目前的中医常规治疗思路往往跟着西医的屁股走,治标不治本,在炎症上下功夫,见炎就用苦寒伤正之药。
常见有人用银花、连翘、公英、紫草、丹皮等杂施滥投,且美其名曰既清热凉血而化瘀,又具抗变态反应之效而有利于调节免疫功能。
如此治疗,是用西医的思路指导中医的临床。
这样的治疗根本就是南辕北辙,误已害人。
况且,更有西医医生开中医处方,根据就是中药的有效成分,或者是中成药包装盒上的说明。
病人千万谨慎小心,不可滥吃西医开的中医处方。
用西医理论指导中医,整个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怎么现在反而成了常规了呢?!或许是经济利益的原因吧。
2 鼻炎的热症是假象鼻炎患者往往会出现鼻中有黄涕,或者鼻痒,鼻热等表现。
曾有古代医家对鼽、嚏均从火热病机而论。
如元代的《素问玄机原病式》指出:“鼽者,鼻出清涕也。
或言鼽为肺寒者,误也。
彼但见鼽嚏鼻窒,冒寒则甚,遂以为然,岂知寒伤皮毛,则腠理闭密,热极怫郁,而病愈甚也。
”又说:“嚏,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
鼻为肺窍,痒为火化,心火邪热干于阳明,发于鼻而痒则嚏也。
或故以物扰之,痒而嚏者,扰痒属火故也。
”据于此,一些中医就辨证鼻炎为风热犯肺,于是大量地滥用寒凉解毒中药。
岂不知这些所谓的热症其实都是假象,是标象。
让我们分析一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外感风寒之后,正气不足,无力祛邪,于是风寒邪气内伏于肺窍,久而化热,灼津成痰。
此时如果只是见热清热,就会犯见症治症的毛病。
为什么会出现热象,根本还是正气不足,邪气内伏,郁而化热。
所以,越是清热,越是伤正;正越虚则邪越伏。
如此治法,必然会把一个普通的感冒或者急性鼻炎治成慢性鼻炎,且越治越重。
所以说,治疗鼻炎一定要用温药。
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方法是辛温解表,而苦寒之剂根本就不是治本之道,不过是庸医用以害人的工具而已。
即使是病人表现为风热之象,亦需在辛温解表的基础上配合少许辛凉解毒之药,万万不可一意清热解毒为能事。
如此治法,那是把鼻炎往大病重病上治,是根本不付负责的做法。
3 炎症的本质是抵抗反应。
鼻炎,顾名思义,是鼻子发炎了,是鼻子里有细菌引起的发炎。
如果这样看的话,西医用抗生素是有道理的。
因为抗生素可以消炎杀菌,治疗炎症应该药到病除。
事实上结果如何呢?我不说大家也知道,用抗生素治疗鼻炎,百无一愈,而且越治越重,甚至于渐而治成顽疾。
君不见多少鼻炎病人反复用抗生素,但数年、数十年不能痊愈。
有的人得病后常常自行用些消炎药,认为抗生素能包治百病。
这是西医病名引起的祸根,叫某某炎的,不一定就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
比如鼻炎,根本就与细菌无关,面对这样的炎症,抗生素有劲也使不上。
且抗生素性寒凉,伤害阳气。
滥用抗生素,不但不能治病,反而会适得其反,导致机体阳气损伤,病情加重。
需知炎症的实质不在于什么样的细菌感染,而在于病人的体质因素。
有什么样的体质,才会导致什么样的症证。
比如,同样是一种葡萄球菌感染,三阳体质的人发为高热,治疗可以解表,清阳明,枢少阳。
而三阴体质的人则发为低热,或者反复寒热,这时要扶三阴之阳气,而不是清热。
事实上,当前的三阴体质占了大多数,感染细菌(中医称为感受外邪)之后,其脉多属沉软,已经极少有真正的浮紧脉了。
因此说,中医眼中的炎症,大多是寒证,而非热症。
见炎即认为是热,而且非寒凉不用,非解毒不止。
如此治疗是见标不见本的治法。
我一直呼吁社会谨慎看待抗生素,不要把抗生素神化,认为其能杀死所有的细菌。
要知道,西医本身也并不主张滥用抗生素的。
况且,在国外,抗生素的使用与管理非常严格,大街上的药店里根本就不太容易买到各种抗生素。
因为西医也发现,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了细菌的耐药性增加,同时也造成了新的疾病的出现。
中医认为,只有阳气比较充足,或者相火比较旺的人,才可以适量地应用抗生素,但也不能长期应用。
这样的病人一般脉比较洪大且沉取有力,多见于一些实证患者。
但正常人脉多显沉软,那是相火不足的反应。
所以,本来机体已经偏于阳虚了,怎么能够滥用寒凉的抗生素来消灭不足的真阳呢。
4 过敏的反应也即是人体防御系统对外来邪气的抵抗。
鼻炎常常被认为是过敏反应。
春季是过敏性鼻炎高发期,很多患者都因对花粉、粉尘过敏,出现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
那么,什么是过敏呢?我们接着再分析一下过敏性疾病的本质。
人体正气有两个作用,一是保证健康,二是祛除邪气。
过敏反应即是正气的祛邪反应。
比如遇到冷气侵犯皮毛,人体就会打喷嚏,这是肺气的排邪反应。
如果吃到不易为人体接收的食物,胃肠就会促进排出,产生腹泻,这是胃气的排邪反应。
如果皮肤接触到伤害正气的物质,就会在局部产生红肿热痛等反应,这是正气鼓动的局部祛邪反应,表现为各种皮肤红疹。
如此等等,西医认为是过敏反应,是疾病,但中医却认为是正气的正常排邪反应,而并非疾病。
过敏性鼻炎患者,每于秋冬呼吸冷空气即加重病情。
这是因为正气感受到寒气的入侵,奋起抵抗。
但因为正气不足以完全祛邪外出,邪气亦因正气阻隔而难以内陷,所以,正邪会交争于肺的层次,表现为鼻炎发作。
这时的过敏反应正好是调整身体正气的最佳时期。
扶正即可祛邪,从而完全恢复健康,而如果伤正即会陷邪于里。
这两种治法的结果都会出现鼻炎症状消失,但一种是正旺而邪退,一种是正虚而邪陷。
这就象日本鬼子侵入中国一样,中国人民八年抗战而赶走鬼子,恢复大好河山。
如果中国人民放弃抵抗,让鬼子占领中国,似乎也得到了合平。
两种结果,我们应该如何选择?相信每一位中国人都有明确的答案。
治疗鼻炎亦是如此,治疗其他疾病亦可做同样的比喻。
西医治病,极为重视病因。
对于过敏性鼻炎来说,西医认为如果能祛除花粉、粉尘、寒冷等过敏因素,可自行痊愈,或是局部鼻喷激素来控制过敏炎症,缓解不适。
其实,这只是治标不治本,下次粉尘来袭,还是会复发。
中医认为,治病要治本。
本是什么,是人体的正气,把正气扶起来才是治病的王道。
正气足了,自然就会恢复健康,而健康的身体根本就不怕花粉、粉尘、寒冷等等的刺激。
由此亦可分析一下西医对其他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思路。
西医认为一定要努力找到并且祛除过敏源,舍此无他法。
临床我所诊治的不少花粉过敏、胃肠过敏等患者,都拿着一张西医帮助找到的过敏源列表来看病。
其实非常可笑,想一想,病人真的能一辈子不碰花草,一辈子不吃面食吗?这种所谓的治疗,其思路根本就是错误的。
治疗此类过敏性疾病,关键在于内求,而不是外求。
内求是扶助正气,以正气为治病之本。
外求是找客观原因,不过是暂时地躲开致病源而已,根本就不可能治得好病,。
5 治疗鼻炎,扶正才是关键。
综上所述,正气是治病之本。
舍此而他求,不过是治疗标象,糊弄病人而已。
这么简单的道理,奈何不少庸医就是不懂。
比如临床所见不少庸医治疗肝炎、肿瘤、胃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病,钟意于苦寒解毒,滥施凉药,而不知温补。
需知,若外邪入侵,顾护病人的正气即是最根本的治疗。
现代西医是实验室医学,相信看得见的东西,根本就不理解什么是生命,西医把生命看成是一些组织器官细胞的组合体而已。
所以,西医相信刀剪的力量。
再者,西医把致病源与人体健康完全地对立看待,所以会发明各种抗病毒、抗细菌药物以杀死致病源。
受这种观点影响,不少中医的临床治疗观发生了改变,开始相信药物对致病源的直接杀灭作用。
于是就偏爱清热解毒之类的中药,因为据称它们含有某些杀菌成分,对于某些致病菌有杀灭作用。
岂不知指望通过药物直接把疾病治好,那根本就是南辕北辙的想法。
疾病的本质是受邪气干扰,人体正气的平衡被打破,出现了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的不平衡状态。
而真正意义上的治疗应该是恢复正气的平衡,而不是拘泥于杀菌消炎。
再者,所有的药物根本就不可能在体内直接杀死致病源,而是刺激机体的正气产生排邪反应而已。
所以说,冀希望于苦寒解毒中药,何如直接扶足正气,配合以祛邪之法。
临床上我以这样的思路治疗一些大病重病,收到了相当不错的效果。
而且频频能从西医抗生素底下救治一些生命回来。
我认为,其根本就是相信人体正气的力量,治病先扶住正气,让正气去祛邪,去调整周身的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的平衡。
这样的思路一样可以应用于治疗鼻炎,扶正即是治鼻炎之本。
6 滥用西药,导致病情反复,缠绵难愈,且损伤体质,大病丛生。
鼻炎是多发病,但并非是不治之症。
但现实是西医治疗鼻炎,往往会把简单的病治成慢性性。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以激素为例。
现在西医发明了鼻用糖皮质激素,由于使用方便、价格便宜、可长时间使用等优点,已在2001年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过敏性鼻炎治疗的首选用药。
但请问,自从发明了鼻用糖皮质激素,是不是过敏性鼻炎都消失了呢?答案是根本没有,而且越治越多了。
激素的作用是什么?是激发人体肾中所藏的元精元阳,以此来祛除邪气。
短时应用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反复使用,长期应用,则会因调动元精元阳太过,导致肾之疲惫。
肾气充足是健康的根本,也是各种疾病得以恢复的原动力。
如果肾虚,则正气之根本不足,难以完全祛邪。
久之邪气必然久客,甚至可能深陷入三阴层次,导致其他大病重病的发生。
关于抗生素的滥用,这个话题我曾经在空间里反复地写文章讨论过,大家可以找来以前的文章看看。
这里只对鼻炎谈抗生素的滥用。
以临床所见的鼻炎病例中,100%都滥用过抗生素。
事实上,滥用抗生素只会导致鼻炎迁延不愈。
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哪位鼻炎患者因为用了抗生素而治愈了。
对慢性鼻炎患者来说,感染细菌只不过是诸多病因之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