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ppt课件1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PPT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PPT课件
巴尔干半岛
(1)你如何看待普林西普暗杀斐迪南大公这件事?
刺杀的目的是在挽救民族危机;刺杀行为性质上属于恐怖主义行为,不是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正确行为;其后果是点燃了世界范围内的战火,造成了人类社会的灾难。
(2)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会不会爆发?
会。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两大军事侵略集团争霸世界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没有萨拉热窝事件也会有别的事情引起战争的。
3、这只“火药桶”引爆后带来了什么后果?
一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奥匈帝国的斐迪南大公到波斯尼亚视察军事演习,并访问首府萨拉热窝。6月底的一天,斐迪南大公夫妇的车队经过萨拉热窝街头时,一名塞尔维亚青年开枪刺死了大公夫妇。这就是引燃第一次世界大战战火的萨拉热窝事件。
三国同盟
三国协约
(2)材料二的观点不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帝国主义战争,交战双方都是非正义的。英、法、俄、美都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才参加的,所以没有所谓的“保护者”和“见义勇为者”,他们都是非正义的。
凡尔登战役持续了10个月,双方共伤亡约100万人,德军使用了远程大炮、毒瓦斯,到处是成堆的尸体、破碎的弹片和武器的残骸。所以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道:“当这些大炮向你开火时,你会说‘现在我知道什么叫炮击了’。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在一战中,像这样的战争场景不是个别的。
第七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是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欧洲列强争斗的讽刺地图。这张著名的漫画将欧洲列强比拟成一群互咬的狗。其中,头戴钢盔、口吐利牙的德意志猎犬,将矛头对准了西线。跟在德意志老大屁股后面的是奥匈杂种狗,它只能以狂吠助阵。英国斗牛士的后脚还在自己家里,前脚已跨到法国本土,帮忙法国狮子狗对抗德意志猎犬。这些列强狗为何而吠?最终导致了怎样的结局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件 (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件 (共28张PPT)
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 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到大战末时,欧洲的控制已明显削弱,而 且正在各地受到挑战。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破坏了,使它不能像过去那样执世界之牛 耳。沿着盛及而衰的下坡路跌落下去。 法国在战争中被德军占领了经济发达的10个省,工农业生产损 失严重。 德国战败,受到的削弱比英法更甚,并且陷入经济困境。
凡尔登 巴黎
碾碎法国的磨盘。“让法国人把血流干!”
凡尔登战役中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整个树林被
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 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战经过(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14年,马恩河等战役致使德国速决 战的计划破产。 (2)第二阶段(转折点):1916年,凡尔登战役,使 大战的战略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3)第三阶段:1917年,美国、中国、巴西参战,加强 了协约国的力量,俄国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加速了战争的 结束。 1918年,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宣告结束。
1915年5月7日,德国潜艇用鱼雷击沉英国邮轮卢西 塔尼亚号。百余名美国乘客和社会名流丧生,为1917 年4月美国参战的借口。
1917年美国为什么这个时候参战?
1.美国在大战前期利用”中立”地位大发战争横 财,1917年一战已进入尾声,为抢夺战利品及在战 后夺取世界霸权,美国参战 2.美国与德国在争夺拉丁美洲的过程中矛盾尖锐. 3.美国与协约国经济利益紧密相连 美国参战的影响?
一战爆发原因:
一战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其他原因: 抢占殖民地;极端民族主义; 军国主义; 争 夺世界霸权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偕夫人到新被奥国吞并的波斯 尼亚检阅军事演习,并访问其首府萨拉热窝。6月28日皇储车队经过 萨拉热窝街头时,19岁的青年普林西普冲出人群射杀了斐迪南夫妇, 这就是震惊世界的“萨拉热窝事件”,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 线。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世界大战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世界大战共23张PPT
4、性质:
战争历时
4年零3个多月(1914/7/28—1918/11/11)
参战国家
31个(协约国27个,同盟国4个)
战争范围
14个国家的400万平方千米以上土地
卷入人口
超过15亿
参战人员
7000多万
伤亡人员
3000多万
经济损失
3400多亿美元
5、特点: 时间长、规模大、波及范围广、十分残酷
德国潜艇
(2)国际格局改变:削弱了欧洲的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
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 ——基尔生《变化世界中美国的困境》

2、进程
反映实质: 列强之间的关系以自身利益为转移。
(3)欧洲三条战线:
西线、东线、南线
西线:比利时、法国北和德法边境 英法←→德
东线: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 俄←→德奥匈
南线:巴尔干半岛 塞尔维亚←→奥匈
马恩河
巴黎
时间:1914年9月 交战双方:英法联军→德军 结果:德军“速战速决” 战略破产,之后西线进入相持阶段。
2、民族关系、宗教信仰复杂:历史上阿拉伯人、罗马人、土耳其人都曾征服过那里,形成了多民族、多宗教、多种族杂居的现象,矛盾重重。
3、自然资源丰富
同盟国集团:德、奥匈、 、奥斯曼土耳其

(2)交战双方:
协约国集团:英、法、俄、 塞、比、日、美、中等国
(1)开始: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俄、法、英迅即卷入战争,一战全面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到大战末时,欧洲的控制已明显削弱,而且正在各地受到挑战。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精品课件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精品课件PPT
⒊我们要牢记历史教训: 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 的悲剧不能重演。
本课梳理
起止时间
交战双方
第 根本原因
一 导火索
次 爆发标志
世 界
转折点
大结 果
战性 质
影响
启示
1914.7—1918.11
三国同盟
三国协约
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萨拉热窝事件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凡尔登战役
德国投降,同盟国失败
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1场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
2个集团:
同盟国、协约国
3条战线: (凡尔登要塞一战前后对比)
西线、东线、南线
4大战役:
马恩河战役、索姆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日德兰海战
一战的结束
加速了一战的结束
1917年一战战局变化:
福煦是第一次 世界大战后期的
⑴美国参战,大大增强了协协约约国国联军一总方司的
力量。
令。 1918年11月
来说,都是帝国主义的(即侵略的、掠夺的、强
盗的)战争。”
——列宁
根据材料结合课本知识,说说第一次世界 大战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 实质:
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瓜分世界 争夺世界霸权
性质: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一战的特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哪些特点?
第 战争历时 4年零3个多月(1914/7——1918/11)
一 次
参战国家
情景导入 第二次工业革命
经济方面
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垄断
出现)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政治方面 (帝国主义)
帝国主义国家的主要特征就是:
对外侵略扩张,争霸世界。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件 (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件 (共29张PPT)
①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②摧垮了德国、奥匈帝国,削弱了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 ③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在大战中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四、感悟:
反对战争, 珍爱和平!
起止时间: 1914.7——1918.11
交战双方: 同盟国 VS 协约国
二、大战的爆发
1.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 (直接原因)
“正是从这个地方,普林西普用 枪声表达了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多 少世纪以来对自由的追求。”
这真是千载难 逢的机会!
德国皇帝威廉二世
二、大战的爆发
2.开始标志:
_1_9_1_4年_7_月底,_奥__匈__帝__国_向_塞__尔_维__亚__宣战。
① 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巴尔干半岛 有丰富的 煤、铁、石油和棉花等资源 ,各国垄断资本都在 这里加紧渗透,使该地区成了列强争夺的焦点。
② 有丰富的资源
这里民族关系复杂,宗教纷争不断 ……后来伊斯兰崛起,天主教和伊斯 兰世界又围绕它展开争夺……于是东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三系又在这里 拼了个你死我活。反正几千年下来,这里几乎就没消停过。
⑴1917年,美国对德宣战,参加协约国; ⑵1917年,中国参加协约国方面作战; ⑶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第一个退出第一次
世界大战。
三、空前的灾难
6.大战结束的时间及标识: 1918年11月 德国投降
7.战争结果: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8.战争影响:
(1)性质: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2)影响:
福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 的协约国联军总司令。 1918年11 月11日,福煦代表协约国与德国 代表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雷 道车站的福煦车厢里签订了停战 协定,宣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共32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共32张PPT)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1914年6月28日 萨拉热窝事件
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 1914年7月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及三条战线: 欧洲 东、西、南三条战线
5.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异常惨烈的战役: 1916年 凡尔登战役
6.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的时间: 1917年
福煦车厢
5.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
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是西方列强为重新 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6.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多久? 先后有多少个国家参战? 牵涉多少人口?
历时4年多,参战国家共计30多个,牵涉人口约15亿, 超过当时世界总人口数的一半。 据统计,参战各国死伤人数高达3000多万。
7.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有什么危害?
他们之间展开了疯狂的军备竞赛,局部冲突不断,大战 一触即发。
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集中在巴尔干地区。巴尔干地区民 族成分复杂。俄国支持塞尔维亚政府建立大南斯拉夫国 家,德国支持奥匈帝国控制巴尔干。1912年和1913年, 该地区连续发生战争,交战双方分别得到两大军事集团 的支持。
7.战争中使用了哪些新式武器?
坦克、潜艇等
8.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哪些影响?
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 势地位。 美国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这两个大国开始崛 起的重要标志。 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 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互学探究】
12.一战的影响 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 的世界优势地位。美国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这两个 大国开始崛起的重要标志。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 ,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共31张PPT)
萨拉热窝事件——第陈一述次道世:界“大我战毫的不导后火悔线, 因为我坚信我消灭了一个 给我们带来灾难的人,做 了一件好事。”
“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自 斐迪南由夫而妇在献萨身拉的热爱窝国被刺青年 ”
1914年6月28日
刺客加夫里洛·普林西普被逮捕
萨拉热窝事件中的刺客普林西普在 被审判时陈述道:“我毫不后悔, 因为我坚信我消灭了一个给我们带 来灾难的人,做了一件好事。”
国战败,受到的削弱比英法更甚,并且陷入经济困境。
美国获得百年难逢的发财良机。大战结束时,全世界进 出口总额减少了40%,而美国的进出口贸易却猛烈扩大。到 1919是年美,俄协两约个国大欠国美开国始债崛务起约的1标00志亿;美元。世界黄金储备的 40%在美国手中。
沙皇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也永远从 帝国主义列强的名单中勾销了。
的的人印削 殖们度这弱 民、在场了 地代他战帝国议们争国家制所既主的的占是义民埃据一的族及的个殖觉、地结民醒非方局力。洲,,量人迟也,的早是进非将一一洲出个步。现开促独端进立。了的世殖中界民国上地、较半自蒙治昧
思考: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何启示? 1、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2、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 流。 3、科技是把双刃剑,要趋利避害。 4、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 中
2、中国也参加协约国方面作战;
立 ”
3、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战争。


同盟国
美中 英法俄意
协约国
战争的天平
即将开赴前线的美军士兵
美国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从经济、军事、政治方 面大大加强了协约国集团的实力,加速了一战中协约国的 胜利。
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两年半的“中立”使美国在 国际贸易中独占鳌头。美国工 业总产值1914年为249亿2千 万美元,1919年为639亿7千 万美元,增长156.7%。美国 从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迄 1919年,美国借给协约国的战 债约一百亿美元,成了二十个 国家的债主。它还把世界黄金 储备的40%掌握到了手里。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课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课件

C、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D、种族间矛盾激化的结果
人教部编版 历史 九年级下
非常感谢收看
教学课件
A、普法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2、(2019河池)“一个极端残暴腐败透顶的帝国(奥匈帝国)为了在欧洲争夺霸权,就
凭借武力奴役另一个弱小倔强的民族,并驱使其成员参加一场由于分赃不均而引起的大
屠杀。”这表明了这场“大屠杀”是( A )
A、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B、地区性经济利益冲突
3、交战双方:
协约国
同盟国
4、三条战线 (欧洲战场):
西线、东线、南线
这说明了什么?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只有永恒的利益。
意大利为了自身利益,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5、重要战役: 1916年凡尔登战役
1916年2月21日——到12月19日
惨烈,损失大,有“绞肉机”“地狱 ”“屠场”之称。
1914年至1918年的战争, 从双方来说,都是强盗的 帝国主义战争。
——列宁
图表反映了什么问题?会带来什么影响?
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奥匈帝国的 目的是奴役巴尔干••••••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的地位••••••法国 的目的是••••••打垮德国,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俄国的 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在这一地区的 统治••••••日本的参战,是为了••••••进一步侵略中国。意大利则要 ••••••在地中海建立霸权。——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编》
(战场上)到处散布着破碎弹片, 折断了的武器以及成堆的尸体……其中 有些人被抛到十五英尺高,断腿残肢挂 在那些幸存的树枝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材料一反映出美国对欧洲战争采取 了怎样的政策?
材料二:两年半的“中立”使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独占鳌头。 美国工业总产值1914年为249亿2千万美元,1919年为639亿7千万 美元,增长156.7%。美国从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迄1919年,美 国借给协约国的战债约一百亿美元,成了二十个国家的债主。它 还把世界黄金储备的40%掌握到了手里。
你是如何理解“凡尔登战役是绞肉机”的? 战争具有残酷性和破坏性
新式武器的广泛使用
一战英军的坦克
一战中德军的重炮
我们应该运用科技 造福于人类! 一战中德军的飞机
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材料一 欧洲战争刚开始时,美国仍然 采取超脱的态度,奥匈皇储的被刺事件在 美国几乎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美国总统
威尔逊1914年9月呼吁美国人民“从“中思立想”到 行动都应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 政策
1915年5月7日,德国潜艇用鱼雷击沉英国邮轮卢西塔 尼亚号。百余名美国乘客和社会名流丧生,为1917年4月 美国参战的借口。
即将开赴前线的美军士兵
美国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从经济、军事、政治方 面大大加强了协约国集团的实力,加速了一战中协约国的 胜利。
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中国参战
中国的参战意向和潜在的人力资源还是鼓舞了深陷战争 泥潭、死伤惨重的协约国各方。法国福熙元帅甚至说,” 华工是世界一流的劳动者,可以成为出色的士兵,在现代 武器的炮火之下仍然能保持良好队形。”
(2)材料二中德国外长“也要有阳光下的地盘”指的是什么? 这种状况将预示着怎样的斗争? 得到更多的殖民地
列强展开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
(3)由此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和实质是什么?
根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实质: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7月30日, 俄国宣布支持塞尔维亚,下令总 动员。 8月1日,法国实行总动员。 8月1日,德国对俄国宣战。 8月3日,德国对法国宣战。 8月4日,英国宣布英德处于战争状态。 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
小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根本原因)
2、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主要原因、目的)
回眸百年,烽火不绝
20世纪的100年间世界共发生了373次 武装冲突和战争,死亡总人数估计为1.87 亿。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
“若不认识战争,就无法了解20世纪这短暂
历史的本质。战争是这个时代的印
记。
——霍布斯鲍姆
(1914年7月—1918年11月)
阅读这幅历史地图:你能得出什么信息?
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 义阶段,世界已经被帝国主义国家基本瓜分 完毕。全球各国各地区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 界体系之中,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1917年十月革命 后,新生的苏维埃政 权宣布退出不义的帝 国主义战争。有力地 表达了人民要求和平 和反战的立场,鼓舞了 欧洲各交战国人民的 反战运动。
苏俄退出:1918年
3月《布列斯特和约》
战争结束
1918年奥匈帝国瓦解 1918年11月11日 德国政府代表在 福煦车厢签署了 《贡比涅森林停战协 定》,德国宣布投降
那么: 欧洲的哪里是战争一触即发的“火药桶”
?为什么? 巴尔干半岛
是什么事件起了这种“火星”的作用?
萨拉热窝事件
普林西普
(1)这一历史事件与日后发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有 什么关系? 因果关系(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导火线)
(2)有人说,如果没有上一事件的发生,第一次世 界大战就可以避免。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请你说出 理由。不对,一战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代表同盟国集团 代表协约国集团

德 法

1879年德奥签订同盟条约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突尼斯问题



国 同
德 英 世界市场 、殖民地问题
国 协
盟 实质:具有争霸性质的 约

帝国主争夺义巴军尔干事集团

第一次
世界大战
英国工厂内炮弹的海洋
有人形容20世纪初的“欧洲就像一个 存满了炸药的火药桶,只要一粒火星,就 足以引爆整个欧洲。”
凡尔登战役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同盟国战败





大 战 欧
西 线
东 线




形线势源自是什么使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达到战 争史上前所末有的程度?
凡尔登战役中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整个树林 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 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 块的尸体、击战壕毁中的的枯骨大炮,几个月都炮轰是过如的凡此尔登。”
因而战争是必然的,萨拉热窝事件是偶然的。
(3)你是如何看待普林西普的行为?
其果行是为世的界目灾的难爱是性国爱的国。需,要但其激手情段是也恐需怖行要为理,而性带来的后 国际冲突需要冷静也需要和解
这真是千载难逢 的机会!
在德国的支持下,早就准备 发动战争的奥匈帝国立即以这件 事为借口,在1914年7月28日对塞 尔维亚宣战。
(2)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政策?
利用战争之机,大发战争横财
材料三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 1916年7月10日的演说中说: “我们对全世界提供相当大 的款项,应当认识和了解这 个世界,并且要全凭自己的 知识和智慧管理这个世界。”
威尔逊宣称的参战目的是什么?
捞取战利品 争夺世界霸权
宣传照:从德军手 中拯救自由女神, 请 参军!
3、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形成 (具体原因)
4、萨拉热窝事件,引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直接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概况
导火线
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
战争开始 时间
1914年7月,奥匈帝国 向塞尔维亚宣战
参战双方
重要战役 战争结束
时间
协约国:英、法、俄、意 (美国加入,俄国退出)
同盟国:德、奥匈
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世界图
材料一、1913年英德美法的比较
(1)左表反映了20世纪
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间怎样的发展状况?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
经济发展不平衡
材料二、
德国人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
陆地,向另一个让出海洋,而给自己
留下一钱不值的天空,这样的时代一
去不复了!……我们也要有阳光下的 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一战以同盟国的 失败告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