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我们的节日之重阳节
重阳节的传统文化

重阳节的传统文化重阳节,也被称为重九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始于唐朝,与寒食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的三大祭祖节日。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这一节日的固定日期。
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重阳节的传统文化。
一、重阳节的起源重阳节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故事,相传唐朝时期,有一位名叫许景印的居士,他生活在一座名为信阳的山上,并观察到每年的九月九日都有很多人生病或者遭受灾祸。
为了解救人们的苦难,他告诉人们在九月九这天要采摘菊花、饮菊花酒、佩戴菊花以及登高饮酒,以消除病痛和厄运。
后来,人们流传下来,成为重阳节的传统活动。
二、登高远足重阳节的传统活动之一是登高远足。
人们会选择风景秀丽的山区或公园,在这天与家人、朋友一起爬山。
登高远足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增进亲情和友情。
在爬山途中,人们会唱山歌、吃爬山虎等传统食品,并且欣赏秋天的美景。
登高远足在重阳节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成为了人们喜爱的传统文化活动。
三、佩戴菊花重阳节的另一个传统活动是佩戴菊花。
相传菊花具有辟邪、驱毒的功效,佩戴菊花可以消灾避祸,保佑平安。
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将菊花插在衣袖、胸前或者发髻上,以寓意祛病辟邪、迎福避祸。
此外,菊花还被用来泡酒,制作成各种美食,成为了重阳节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四、饮菊花酒重阳节的重要传统文化活动之一是饮菊花酒。
酒是中国文化的贵重传统之一,而饮菊花酒则是重阳节的特色之一。
人们会采摘新鲜的菊花,加入白酒中,经过浸泡、蒸馏等工艺制成的菊花酒。
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亲朋好友会聚在一起,品尝菊花酒,寄托自己对幸福和健康的祝福。
五、行善助人重阳节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善助人的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走访孤寡老人、病患儿童等弱势群体,给他们送去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以表达对他们的关爱和关怀。
此外,还有人会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为社区、敬老院、福利机构等提供帮助。
这种善行可以弘扬社会正气,传递爱与温暖。
2024年关于重阳节都有哪些习俗介绍

2024年关于重阳节都有哪些习俗介绍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晒秋节、踏秋,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日庆祝。
这个节日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下面将详细介绍重阳节的八个主要习俗。
一、登高望远登高是重阳节最重要的传统活动之一。
人们相信,通过攀登高山,可以远眺四方,祈求来年的平安和吉祥。
同时,登高还有助于锻炼身体,强健体魄。
在登山过程中,人们会欣赏秋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二、赏菊饮酒重阳节正值菊花盛开之际,赏菊成为了这一天的另一大习俗。
人们会前往公园、庭院等地欣赏各式各样的菊花,感受秋天的气息。
同时,菊花酒也是重阳节的特色饮品,人们会在这一天品尝菊花酒,祈求健康长寿。
三、佩戴茱萸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还会佩戴茱萸。
茱萸被认为具有驱邪避凶的作用,人们相信佩戴茱萸可以保佑自己平安吉祥。
同时,茱萸的鲜艳红色也为节日增添了喜庆氛围。
四、吃重阳糕吃重阳糕也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发糕”等,是一种用米粉、豆粉等制成的糕点。
人们会在重阳节这一天食用重阳糕,寓意着步步高升、生活美满。
五、敬老尊贤重阳节还有敬老尊贤的传统。
在这个日子里,人们会拜访老人,向他们表示敬意和关心。
这一习俗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也传递了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爱。
六、诗文赏析重阳节与文学艺术的结合也是其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会在重阳节这一天登高望远,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
这些诗文不仅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也传承了重阳节的文化精神。
在今天,人们依然会通过赏析这些诗文来感受重阳节的韵味和魅力。
七、民间传说重阳节还蕴含着丰富的民间传说和故事。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恒景斩妖除害”的故事。
这个故事讲述了恒景在重阳节这一天与妖邪斗争,最终斩妖除害,保卫家乡的故事。
这个故事不仅丰富了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也传递了人们对正义和勇敢的崇敬之情。
八、体育活动在现代社会,重阳节还融入了许多体育活动。
重阳节传统节日风俗有哪些

重阳节传统节日风俗有哪些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人们在这一天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以迎接秋天的到来。
下面将介绍一些与重阳节相关的传统节日风俗。
1. 登高祭祖重阳节这天,许多地方会有登高祭祖的传统活动。
人们会选择一座高山、名胜、公园等地,聚集在一起登高,远离尘嚣,与自然亲近。
同时,还会祭祖祈福,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2. 赏菊花重阳节是菊花盛开的季节,也是赏菊的好时机。
人们会前往园林、花坛或适合观赏菊花的公园,欣赏各色各样的菊花。
在这一天,菊花展会也会在各地举行,让人们感受到秋日的美丽和丰收的喜悦。
3. 吃重阳糕重阳节时,人们还有一个传统的习俗就是吃重阳糕。
重阳糕是一种以糯米和豆沙为主要材料制作而成的糕点。
它的形状多样,有圆形、方形等,具有浓郁的传统风味。
吃重阳糕不仅是为了滋补身体,还有象征驱邪避凶、祈福的寓意。
4. 赛龙舟重阳节流行的传统活动还有赛龙舟。
这是一个古老而热闹的水上比赛,人们手持长竹篙,坐在龙舟上,齐声划桨,追逐胜利。
龙舟比赛不仅考验团队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还具有祈福祈福的寓意。
5. 佩戴茱萸重阳节这天,人们还会佩戴茱萸,这是一种有着强烈香气的植物。
茱萸有辟邪、驱瘟、祈福的象征意义,人们相信佩戴茱萸可以驱除疾病,避灾消灾,保平安。
同时,人们还会把茱萸插在门前或挂在窗户上,以求家庭安康。
总结:重阳节是一个富有浓厚传统文化的节日,举行的庆祝活动多种多样。
登高祭祖、赏菊花、吃重阳糕、赛龙舟、佩戴茱萸等都是重阳节的传统风俗。
这些传统风俗不仅反映了中国人民对节日的重视和对自然的敬畏,也寓意着人们祈福祈福、庆祝丰收的心愿。
希望大家能够在重阳节这一天,享受传统文化带来的愉悦和思考节令更迭的深层含义。
重阳节的民俗文化

重阳节的民俗文化重阳节,又被称为重九节、踏秋节或者老人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重阳节是为了祭拜祖先、庆贺丰收,并且表达对长辈的敬意而设立的。
这个节日在中国有着广泛的传统民俗文化,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重阳节的起源和传承重阳节的起源与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和道教文化有关。
相传,重阳节是为了避邪扬善,求心安体健,以及避免冬季时寒气侵袭而设立的。
在古代,人们相信农历九月九日的阳气最旺盛,正是戊戌纪年的阳气与九这个数字相呼应,因此这一天被视为吉祥和阳性能量最强的日子。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和活动主要包括登高、赏菊、插茱萸、饮菊花酒、佩戴五彩丝带和食用重阳糕等。
这些活动和习俗,代表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和吉祥祝福的向往。
二、重阳节的登高习俗登高是重阳节最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人们通常选择在这一天登高远眺。
登高不仅是一项健康的运动,更是寓意着人们向上进取、追求进步的意愿。
在登高的同时,人们也可以欣赏到秋天的美景,感受到大自然的宜人气息。
登高之时,人们往往会结伴而行,攀登高山、登上高楼,有的还会前往郊外野营或者登上名山。
与此同时,人们也会携带一些食品和饮料,在山顶或高楼上一边品尝美食,一边与亲朋好友聊天、嬉笑,共度欢乐时光。
三、重阳节的赏菊文化重阳节时正值秋天,菊花盛开。
菊花被称为“秋之花”,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在重阳节期间,人们会前往花坛、花展或者公园,欣赏五彩斑斓的菊花。
赏菊活动不仅能够欣赏到美丽的花朵,还能体味到秋天的宁静和丰收的喜悦。
人们往往会站在花丛之间,细细品味花香,观赏着每一朵婀娜多姿的菊花,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有的人还会以赏菊的方式祭拜祖先,表达对祖先的思念和怀念之情。
四、重阳节的插茱萸习俗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还会插茱萸。
茱萸是一种植物,被认为具有驱邪辟秽、祈福祈福的功效。
人们通常会将茱萸插在帽子、衣领、门前、车顶等处,以祈求平安和健康。
插茱萸的过程,往往是由全家人共同参与,充满欢乐和团聚的氛围。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与文化意义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与文化意义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又被称为“重九节”或“踏秋节”。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和习俗,以纪念和传承中国的文化和传统价值观。
本文将介绍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以及它们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数字,被视为阳气最旺盛的日子。
因此,重阳节被认为是消灭厄运、祈求吉祥的好日子。
下面将介绍几个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以及它们所代表的文化意义。
一、登高远足重阳节时,人们喜欢选择山水秀丽的地方,结伴而行,登高远足。
这个习俗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以登高放风筝、插秧等方式祈求来年好收成。
登高远足不仅锻炼了身体,也提升了人们的士气和团结合作意识。
此外,登高也有避邪驱邪的寓意,人们希望借此排除不祥之气,迎接新的一年。
二、佩戴菊花重阳节时,人们喜欢佩戴菊花。
菊花是重阳节的代表花卉,寓意吉祥、长寿和坚贞。
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高洁、坚强的象征,因此成为了重阳节的重要元素。
佩戴菊花不仅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也传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健康长寿的祝愿。
三、饮茱萸酒重阳节时,人们喜欢饮用茱萸酒。
茱萸是一种有着独特香气的植物,酿制而成的茱萸酒被认为具有驱邪、辟秽和辟瘟的功效。
饮茱萸酒在习俗中是为了祈求健康、平安和长寿。
此外,茱萸酒也有提神醒脑的作用,可以增加人们的活力和欢乐。
四、品尝重阳糕重阳糕是重阳节不可或缺的传统食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重阳糕通常由糯米、莲子、桂花、红枣等制成,口感糯软,香甜可口。
在习俗中,人们会品尝重阳糕以祈求吉祥和幸福。
此外,重阳糕也象征着团圆和家庭的温暖,让人们在节日中感受到浓厚的亲情和友情。
通过这些传统习俗,我们可以看到重阳节蕴含着中国文化的许多重要价值观和思想。
登高远足体现了人们勇于追求、拼搏进取的精神;佩戴菊花传递了高尚品质和坚贞不屈的精神;饮茱萸酒和品尝重阳糕则表达了人们对健康、长寿和吉祥的憧憬。
此外,重阳节还强调了家庭团圆和感恩的重要性。
重阳节都有哪些传统习俗

重阳节都有哪些传统习俗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个与老年人有关的节日。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人们会举办各种庆祝活动,祭祖、登高、赏菊等习俗形成了独特的重阳节文化。
以下将介绍一些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一、祭祖重阳节是尊敬祖先、感谢祖先的日子,许多家庭会在这一天进行祭祖活动。
人们会将祖先牌位摆放在家中或祠堂内,烧纸、上香,向祖先表达敬意和思念之情。
祭祖既是传承家族血脉的仪式,也是缅怀先人贡献的方式。
二、登高重阳节也被称为“登高节”。
古人认为登高可以远离凡尘,避免厄运。
在这一天,人们会选择一些名山大川或风景胜地,带着亲友一同登山远足,感受大自然的宏伟和美丽。
登高不仅是锻炼身体的方式,也是欣赏秋天壮丽景色的机会。
三、赏菊赏菊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重阳节正值秋天,菊花盛开,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中尤为美丽。
人们会去花坛、公园或专门的菊花展览场所赏菊,欣赏花朵盛开的美景。
赏菊也是表达对秋天丰收和生命美好的愿望。
四、佩茱萸重阳节时,许多人会佩戴茱萸,这是一种有独特香味的植物,被认为可以驱邪、辟邪。
佩茱萸的习俗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在重阳节这一天,有一种恶鬼喜欢侵扰人,而茱萸可以驱赶这种恶鬼。
因此,人们会将茱萸挂在门口或佩戴在身上,希望能够带来好运和平安。
五、品菊糕重阳节还有一个独特的食品,那就是菊糕。
菊糕是用糯米粉、红豆沙等制成的,外形圆润,味道香甜。
人们会在重阳节这一天品尝菊糕,寓意着舒心惬意、美好如意。
菊糕还可以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传递着关爱和祝福的意义。
六、饮茱萸酒重阳节也是饮用茱萸酒的时候。
茱萸酒是用茱萸浸泡而成的,传统上被视为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美酒。
人们相信饮用茱萸酒可以保健身体,预防疾病,延年益寿。
因此,重阳节时,许多人会喝上一杯茱萸酒,祈福健康长寿。
七、荐贤访友重阳节也是揽贤纳士、思念亲友的时候。
古人认为九月九日具有特殊的精神力量,因此在这一天,人们会邀请文人墨客、朋友亲属,一同享受团圆的美好时光,交流情谊,共同庆祝这个节日。
重阳节的传统文化与习俗

重阳节的传统文化与习俗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庆祝。
它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活动,而且也被视为尊敬和崇拜老人的节日。
重阳节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习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重阳节的起源和历史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
相传,一个叫华筝的仙女告诉了一位名叫许宛的人一个重阳节的来历。
据传,九月初九这一天的阳气最强,而阴气最弱,进而被认为是一个相对较好的日子。
所以,重阳节也被称为阳节。
二、重阳节的传统习俗1. 登高远足重阳节这一天,人们喜欢出门登高远足。
登高的习俗早在古代就已经形成,并成为重阳节的传统之一。
这不仅是为了迎接阳光的阳气,同时也是为了祛病驱邪、祈祝吉祥。
2. 赏菊花在重阳节这一天,菊花盛开,而菊花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人们会前往菊花展览,欣赏各种各样的菊花,同时也将菊花插在衣帽上,以示吉祥和美好的寓意。
3. 喝菊花酒在重阳节这一天,许多人会喝一种叫做菊花酒的酒。
菊花酒是用菊花泡制而成的,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人们相信,饮用菊花酒可以消灾避邪、延年益寿。
4. 坐九层塔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搭建九层塔。
九层塔通常是由五色纸制成,形状像楼层一样,寓意吉祥和祈福。
人们会坐在九层塔下,一边写下自己的名字和祈愿,一边念念有词,期望能够保佑家人平安健康。
5. 吃重阳糕重阳节这一天,人们还会吃一种传统的食物,叫做重阳糕。
重阳糕是一种用糯米粉和其他配料制成的糕点。
糕点上通常会刻上各种祥云和吉祥的图案,象征着幸福和好运。
三、重阳节的意义与对老人的尊重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寓意着人们对老人的尊重和关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人一直被视为家庭的根基和智慧的象征。
重阳节是人们表达对老人孝敬之情的时刻,也是表达对长辈敬仰之情的机会。
重阳节也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和丰收的季节。
在农耕社会中,秋天是人们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们对劳动的回报和感恩的表达。
重阳节的习俗和庆祝活动是人们以欢乐和热情来庆祝的结果。
四、重阳节的现代庆祝如今,重阳节的习俗和庆祝活动已经与现代社会紧密结合。
九月九日重阳节有哪些传统习俗

九月九日重阳节有哪些传统习俗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
作为中国的民俗节日之一,重阳节有着丰富的传统习俗。
这些习俗代代相传,既体现了人们对节日的喜爱,也融入了中国文化的精髓。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人们通常有以下习俗。
一、登高远足九月九日正值秋高气爽的时节,人们常常以登高远足为乐。
他们会选择一座高山或风景优美的地方,与家人或朋友一起攀爬山峰,感受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
登高远足不仅有助于锻炼身体,还能促进人与自然的融合,增强亲情、友情的交流和沟通。
二、赏菊重阳节的另一个传统习俗是赏菊。
因为九月九日与菊花的花期相吻合,这使得菊花成为重阳节期间的最佳花卉。
人们会走近花坛和花展,欣赏各色各样的菊花,享受花海带来的美丽和芳香。
赏菊不仅能增添节日气氛,也能在欣赏花朵的过程中陶冶情操,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三、佩茱萸重阳节的传统之一是佩茱萸。
茱萸被视为一种具有辟邪、驱瘟作用的草药。
人们会将茱萸串成小挂件,挂在身上或佩戴在帽子、门口等地方。
相传佩戴茱萸能够驱邪避瘟,保佑家人平安健康。
佩茱萸是对家人健康和平安的一种祝福,也是对节日的一种尊重和纪念。
四、喝重阳酒重阳节也被称为"酒节",在这一天,人们会饮用一种特制的酒,即重阳酒。
这种酒具有降低寒气、增强御寒能力的功效。
人们相信,喝重阳酒可以驱散身体内的寒气,增添温暖、提振气力。
此外,重阳酒也成为亲朋好友聚会的重要饮品,人们在欢声笑语中共同品味着这美好的酒。
五、吃重阳糕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还会食用一种以糯米为主要原料制作的传统食品——重阳糕。
重阳糕有多种口味,例如花生糕、豆沙糕、蜜枣糕等,口感糯软,甜而不腻。
相传,吃重阳糕能够驱除疾病、延年益寿。
人们在品尝糕点的同时,也沉浸在浓郁的节日氛围中,感受到家庭和睦、团聚的温暖。
总之,九月九日重阳节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人们向往幸福、健康和长寿的美好祝愿。
登高远足、赏菊、佩茱萸、喝重阳酒和吃重阳糕都是重阳节期间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阳登高
在古代,每逢九月初九,都要 举家登高望远。望远,当然是为了 观赏美景,观赏漫长的寒冬到来之 前、最后的一瞬绚丽秋景;而登高, 传说是为了避灾,
内涵二:
登高望远 健身祛病
重阳节登高望远的风俗, 要举家出游、倾室而出,在进 入一季冬藏之前,于秋高气爽 的暮秋之时,健身祛病,登山 “辞青”。
做一张孝敬卡,在卡片上, 请写上你对长辈感恩话语...... 写下你对他们的承诺......
德育作业:为老人做一件事
• 为爷爷、奶奶准备一根拐杖,方便他们平时的出行;可以陪爷爷、 奶奶锻炼身体,大家一起来运动;也可以陪爷爷、奶奶聊天,陪 老人们说说话,谈谈心,还可以帮助爷爷、奶奶做点家务事,减 轻爷爷、奶奶的辛劳等。
谢谢
插茱萸
• 茱萸是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植 物,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 可以入药,能消积食,治寒热。所 以,在古人重阳节佩茱萸希望可以 辟邪求吉。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 邪翁”。
重阳节不仅在中国有习俗, 在国际上其他国家也有一些 风俗,如:在韩国有吃花煎、 花菜玩花煎游戏,放风筝的 习俗;在日本有吃茄子,吃栗 子饭祭菊等风俗。
者;
是频繁跳槽者,他们跳来跳去最后找不到“理想”工作, 靠父母养活;
是下岗的年轻人,他们习惯于用过去轻松的工作与如今 紧张繁忙的工作相比,越比越不如意,干脆离职;
是文化低、技能差,只能在中低端劳动力市场上找工作 的年轻人,因怕苦怕累索性待在家中。
相关链接
2005年3月,75岁的中科院院士、被国际 医学界誉为“世界断肢再植之父”的陈中伟 教授,在上海独居的家中意外坠楼不幸去世。 今年年初,在山东济南,一周内有三位空 巢老人自杀;福州的一位空巢老人因为太想 儿女,屡次轻生,在今年重阳节时跳楼自杀。
敬老节
九,是数字中的最大数,九, 是久长久远的谐音,因此九上又 九、九九重阳,就有长长久久、 长寿尊贵的隐喻在里面,重阳节 由此有着为老人祝祷长寿安康的 节日寓意。
内涵三:
尊亲孝亲 敬老爱老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肆 诵重阳之韵
关于重阳节古代诗人也留下了许多诗词
贰 重阳节习俗
重阳习俗
赏
登
菊
高
插茱萸
重
茱 萸
阳 糕
花
重阳习俗
茱
菊 花
萸 果
酒
饮菊花酒
菊花酒
• 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 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 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 的“吉祥酒”。 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 曹五曾在重阳赠菊给钟蹈,祝 他长寿。直到明清,菊花酒仍 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 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 健身饮料。
曾经有一个记者向比尔·盖茨提出了一个问题“你 认为最不能等待的事是什么?比尔·盖茨说道:“根 据我的经验,我认为世上最不能等待的事就是孝顺。”
我们中国也有句古语“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 不在”。做晚辈的若等到有一天“子欲养而亲不在”了, 你再说后悔,可就什么都晚了。
那么,现在的我们能做些什么?
相关链接
近几年,我国老龄人口更是 以每年3.28%的速度增长,约 为总人口增长率的5倍,老龄人 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迅速扩大。 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龄 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 比例或将达到90%,这意味着 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
我们既没有钱,也没有太大的能力,尊老、敬 老是长大了的事,你们说对吗?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 阳节。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 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 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至今已 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
壹 探重阳之源
重阳节,“九九”谐音“久久”,有长久之意,是个值得庆贺的吉 利日子,因此,祭祖和敬老活动常常在重阳节进行。由王维诗《九月九 日忆山东兄弟》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 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可知道,插茱萸、登高是重阳节的风俗,因 此,重阳节又称为“登高节”、“茱萸节”此外,因为在重阳有和菊花 酒的习惯,所以,也称“菊花节”,重阳节始出现在三国时代,见曹丕 《九日与钟繇书》中。
关于重阳节的历史考证
• 重阳节不仅具有神话传说,在历史上也有 两个起源考证。其一先是在先秦之前《吕 氏春秋》中《季秋纪》有记载。接着在汉 代《西京杂记》和《荆楚岁时记》中亦有 相关记录。其二是在《夏小正》中所称的 “九月内火”,古代祭祀大火的仪式是原 型之一。
• 至今日为止,重阳佳节已有2000多年的 历史,但是,其风俗依旧盛行,在20世纪 80年代,我国一些地区把农历九月初九定 为老人节.
每个人都会老去的,爷爷奶奶的今天,就是爸爸妈妈的明 天,也是我们的将来。尊重老人其实就是尊重我们自己。今 天我们嫌弃老人,以后当我们年老时,儿孙同样也会嫌弃我 们。今天父母长辈为我们遮风挡雨,明天我们就应该是他们 头顶上的一片蓝天。 同时,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加重,养老、敬老已经 不仅仅是一种美德,我想更是一种社会责任,义务。
穿越历史沧桑,传承文明薪火。感悟文化精髓,体味诗意人生。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
—重阳节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又称 “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 “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 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 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自魏 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为历代文人 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
九日登高
【唐】刘禹锡 世路山河险, 君门烟雾深。 年年上高处, 未省不伤心。
伍 传重阳之魂
“啃”老一族
“啃老族”主要有以下六类人:
是大学毕业生,因就业挑剔而找不到满意的工作;
是以工作太累太紧张、不适应为由,自动离岗离职;
你会是未来 是“创业幻想型”青年,他们有强烈的创业愿望,却没 有目标,缺乏真才的实啃学,老又不族愿吗“寄?人篱下”当个打工
这就是重阳节的历史由来,重阳节最早形成于战国时期,在唐朝正 式被定为民间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至今已经有2500多年的 历史了。
相传在东汉时期,有一瘟魔,它的出现会使家人病丧,让百 姓受尽了蹂躏。桓景一家也是受害者之一,桓景于是决心拜师为 民除害,经过万般努力,练就了一身非凡武艺。在九月九日瘟魔 出来作恶的那天,其仙长送他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 授辟邪用法,让他骑着仙鹤赶回家去除魔。中午时分,瘟魔冲出 汝河,由于闻到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脸色突变,便戛然止步, 此时,桓景手持降妖宝剑把温魔刺死剑下。由此,在九月初九登 高避疫的风俗被流传下来成为风俗,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 免灾避祸的活动。又因为“九九”寓意长久,所以,重阳节还寓 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并在1989年被定为老人节。
做好自己的事 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尊重、关心、照顾长辈 推而广之,尊重、孝敬所有的老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①常问好、讲礼貌,让长辈舒心; ②少空谈、多帮忙,让长辈省心; ③求上进、求正道,让长辈放心; ④勤学习、苦钻研,让长辈开心; ⑤遇难了、勤商量,让长辈称心; ⑥遇矛盾、能宽容,让长辈顺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叁 寻重阳之义
讨论:重阳节都有哪些文化内涵呢?
内涵一:
祭祖寻根 祭奠先人
重阳节是处在年尾时段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它与 除夕、清明、中元,并称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中 国古代属于农耕社会、农业文明,是极其重视祖先经验 的一种文明形态,因为必须要依靠前人总结的教训、祖 先遗留的智慧来耕织种植,由此,就形成了一种祖先崇 拜的文化心理。中国古人,对于先祖的无限敬重、对于 祭祀的高度重视,都由此文明根源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