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全面的培训管理制度

很全面的培训管理制度
很全面的培训管理制度

培训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XXXX公司XXX部生产岗位培训管理,促进XXX部培训学习规化,提高员工的业务管理水平,提高广大

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技能,确保并提高部门培训管理水平及工作效率,达成人力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结合公司培训管理制度要求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章适用围

第二条适用于XXX部生产岗位所有员工。

第三章职责

第三条XXX部培训分管经理负责部门的培训工作,指导、检查、考核各专业培训工作。

第四条各专业专工职责:

1.审定各项培训管理制度、各岗位培训标准、年度培训计划,制定员工发展计划。

2.负责培训工作的日常监督与考核工作。

3.负责本专业员工的培训工作。

4.负责制定年度培训计划以及岗位培训标准。

5.各专业专工每月将班组培训情况上报人力资源部。

第五条班组技术员职责:

1.在各专业专工的领导下,具体负责班组的培训工作。

2.定期制定本班组的年度、季度常规性培训计划。

3.完成所属部门实施涉及本班组工作围的员工培训计划,并落实所有培训项目的实施,建立培训台帐,负责部分培训工作的目标任务完成。

4.组织实施技术问答,反事故演习、考问讲解、技术培训、事故预

想等常规性培训工作,负责建立台帐,并对培训效果进行有效的跟踪、

反馈。

5.班组技术员负责本班组员工常规培训和岗位培训工作的实施及管理,

6.负责分配到本班组新员工的上岗培训。

7.建立班组培训台帐,做好培训记录,进行所有培训项目的有效实

施和反馈。

第六条班组是培训工作的执行单位,由班长、技术员及班组成员

组成。其职责是:

1.技术员负责制定班组的月度培训任务并分解到班成员,并明确完

成日期。每月 26 日对本班成员执行的培训任务进行全面的检查、整理、督促,在班会上向班组成员公布培训完成情况,并布置下月每个成员的培训任务。负责组织班组人员,结合班组特点开展培训工作。协助班长安排新分人员的岗位培训,检查师徒合同的落实。做好外来代培人员的培训工作。

2.负责建立班组培训台帐,做好培训记录,进行班组所有培训项目

的有效实施和反馈,负责班组培训目标的达成。

3.根据部门要求和班组人员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人员参加厂和部门举

办的各种培训讲课和考试等培训活动。

第七条班组成员的职责:

1.班组成员要积极参加公司、部门及本班组组织的各项培训活动。按照班组月度、年度培训计划,按时按质的完成各项培训任务。同时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专业技能的自学提高,利用检修维护工作提高自身技能业务水平。

2.班组成员有担任讲解员的义务,接到培训任务后必须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执行,按时完成班组培训员下达的各项培训任务。

第四章管理流程

第八条培训目的

1.使专业人员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及时了解各自领域的最新知识与发展相适应。

2.对一般员工的培训是使其了解电厂概况,掌握工作规及必要的工作技能,明确责权界限,以求按时完成本职工作。

3.激发员工求知欲、创造性、挖掘员工知识更新、能力更新的潜力。为员工提供再学习和深造的机会,以实现其个人的价值。

4.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改善电厂人才结构,为企业培养和储备人才,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5.通过培训工作的扎实开展,减少员工工作失误,避免事故,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第九条培训容、方式:

1.培训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容:

1)技术问答2)考问讲解3)默画系统图

4)默写工作票5)技能考试6)技术比武

6)班组技术讲课 7)部门技术讲课

2.培训按容可分为:新员工上岗培训;日常岗位工作规培训;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培训;生产安全常规培训及安全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岗位资格培训等。

3.对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应定期组织参加以知识和技能的更新、补充、拓展为重点容的教育培训,以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第十条培训原则

1.积极指导员工的培训和学习,制订培训要求达到的标准,主动参加培训和学习。

2.采用适当的培训方式、方法,力求多样化,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培训对象要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

3.举办的一些重点培训活动,建立培训记录。

第十一条外派培训要求:

1.班组、部门外派培训人员要求:

?工作责任心强、态度端正;

?在专业技术上刻苦钻研、勤学苦练;

?属于班组、部门业务骨干或技术骨干;

?具有一定的所参加学习知识、技艺的专业技术、技能基础;

2.具有较强的培训接受能力,并具有将所学知识、技能传授给班组他人的能力;

3.外派学习(培训)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做好记录,争取做到在较短时间取得最大收获。

4.外派培训人员培训结束后,必须给本班组或本部门进行一次的公开讲课,并且达到使本专业的其他员工学习理解、应用其知识技能。

第五章培训分类

第十二条新进生产人员和转岗人员培训

1.新进生产人员的基本培训

新进人员入厂后,由人力资源部组织进行入厂教育,培训合格后进入部门接受检修部部门培训。新进人员经部门安全教育、部门制度等相关学习,考试合格后(安规成绩90分以上),方可进入班组接受班组相关安全及技术培训。

2.新进检修人员的培训

新进检修人员在独立担任检修工作前,必须经过基本训练和检修实习两个阶段,培训时间规定为 6-12 个月,每个阶段应制订培训计划,按计划进行培训。

第一阶段基本训练进入班组后,由培训员会同班长选派师傅、签订师徒合同,学习《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现场检修工艺规程》、验收规程、质量标准、工艺操作基本知识、专业知识并进行基本技能训练。

基本训练完毕,必须通过全面技术考核。考试合格,可转入检修实习。考试不合格应限期进行补考,补考不合格应调离该工作岗位。

第二阶段检修实习基本训练考试合格后,准许在师傅的指导和监护下参加实际检修工作,培训时间一般为 3-6 个月。实习期间的工作和检修质量,主要由师傅负责,新检修人员负次要责任。学习期满,必须通过独立工作考试,履行审批手续,取得上岗资格后,方可独立工作。在实习过程中,如检修能力和技术知识掌握较差,应延长实习期限,必要时调换其它合适的工作。对学习成绩优秀者,可提前完成各阶段培训计划。

3.新进检修人员的鉴定

新进检修人员自进入维护班组起,每 3 月进行 1 次培训鉴定。鉴定容按照培训计划容进行。鉴定工作由部门培训管理员负责组织实施,相关专业专工及班组长、技术员负责执行。鉴定结果将纳入新进员工转正、定岗考虑因素。

4.转岗人员的培训

转岗人员培训应按本人实际情况和岗位规要求结合本安体系建设相关要求进行培训。

转岗人员应制定相应培训计划,按照培训计划容开展相关培训。根据岗位变动实际需要,开展培训测评。

第十三条在岗生产人员培训

1.在岗生产人员的培训应根据岗位规和技术等级标准,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进行培训。

2.根据人员技术状况、针对生产中引进的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采取各种培训方式进行知识更新的培训,提高生产人员的技术素质,以适应生产的需要。

3.严格进行规程考试,按照本安体系建设要求由部门组织完成《电业安全规程》考试,安规考试 90 分方为及格。

4.每周保证生产班组的技术讲课学习次数不少于 1 次(检修期间除外)。

第十四条检修人员技术学习容:

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现场检修(试验)规程、检修工艺规程、技术等级标准、岗位规及有关规程制度。

2.本厂及上级颁发的事故快报、事故通报、事故资料汇编及反事故措施等。

3.现有设备及新设备的构造、原理、性能、系统布置及一般运行知

识。

4.检修工具和器具、试验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5.设备的检修、试验方法、检修质量及验收标准。

6.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

7.检修(试验)专业理论或操作技能示等。第

十五条常规培训

1.技术讲课所有生产人员应有一定的时间进行技术学习。检修人员应充分利用工作间隙时间,结合生产上的关键问题,各专业的技术薄弱环节、新技术、新设备的采用及各种技术会议精神,可不定期地组织各类型的技术讲课。技术讲课每周每班不少于 1 次,完成后应有记录,备案。技术讲课可采取理论讲解、现场实际培训等方式,并留好录音、影像的相关资料。

检修部机、炉、电、热、燃、综合专业专工应定期进行专业知识讲课,要求每季度安排1次专业技术讲课(检修期间除外),每年不少于3次。

2.技术问答各班组每周至少进行 1 次技术问答,技术问答容为当前技术薄弱环节和设备存在的问题。应先公布题目,后指定人员限期完成答案,并班组培训员审查评议,备案。

3.考问讲解为检查生产人员对设备构造、性能工艺的熟悉程度及所发事故通报的贯彻情况和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可在班前会上进行提问讲解,以提高应变能力;考问讲解可采用逐级提问的方法,一般每人每月进行 4 次;考问讲解及时登记在班组记录本上,部门专业专工,应经常检查考问讲解的质量。

4.事故预想每月班组结合每周技术讲课容,班组日常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情况及以往出现的异常、未遂等情况组织完成 4 次事故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