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分析_基于江苏省13个市的实证研究

合集下载

案例分析 江苏省各市经济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

案例分析 江苏省各市经济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

案例分析江苏省各市经济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标题:案例分析:江苏省各市经济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一、引言江苏省作为中国的重要经济大省,其各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以来备受。

对江苏省各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准确的评估,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各市的经济现状,也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经济发展策略。

本文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江苏省各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类,并对其结果进行深入剖析。

二、数据来源与方法1、数据来源我们选取了江苏省各市的GDP、人均GDP、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总额、地方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作为数据来源。

这些数据均来自江苏省统计局发布的年度报告,具有权威性和准确性。

2、方法选择考虑到数据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我们选择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江苏省各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类。

聚类分析是一种无监督学习的方法,能够根据数据的相似性将数据集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在聚类分析中,我们使用了K-means算法,这是一种常见的聚类算法,能够根据设定的类别数,将数据集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三、结果与分析1、数据预处理在进行聚类分析之前,我们首先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缺失值填充、异常值处理以及标准化处理等。

经过预处理后的数据,能够更好地反映江苏省各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2、聚类分析结果我们设定类别数为3,对江苏省各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聚类分析。

经过多次尝试和调整,最终得到了较为合理的聚类结果。

该结果将江苏省各市划分为三个类别:高发展水平市、中发展水平市和低发展水平市。

3、结果分析(1)高发展水平市:这一类别的城市主要包括南京、苏州和无锡等城市。

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各项经济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这些城市的经济结构较为合理,工业增加值和地方财政收入较高,显示出较强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2)中发展水平市:这一类别的城市主要包括常州、南通、徐州等城市。

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省平均水平之上,但相较于高发展水平市还存在一定差距。

江苏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运行现状及服务效益评价

江苏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运行现状及服务效益评价

现代商贸工业2020年第28期31㊀基金项目:2017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7S J B 0794).江苏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运行现状及服务效益评价季㊀旭(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江苏南京211800)摘㊀要: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业数量多㊁占比大,能够提供较多的就业压力,有效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中小企业蓬勃的发展也会带动科技的创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在管理咨询㊁技术支持㊁信息服务㊁市场开拓㊁融资服务㊁法律服务㊁人才服务㊁创业服务等方面均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重要服务与支持.但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起步较晚,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因此平台在运行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研究江苏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运行现状及服务效益评价能够帮助了解平台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建设的方向.关键词: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运行现状;服务效益;评价中图分类号:F 2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 o i :10.19311/j.c n k i .1672G3198.2020.28.0141㊀江苏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运行现状江苏省为响应国家 扶持中小企业㊁鼓励创业创新的号召,于2011年推出了建设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工程.并且于2012年正式开始打造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体系,这一工程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包括江苏省中小企业局和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部门.政府通过扶持平台,平台再服务中小企业的宗旨,努力提高平台的服务能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建设江苏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思路有多种,主要包括:整合,指将社会资源㊁政府与企业整合在一起,这也是平台建设的主线;共享,指的是平台的服务项目是为中小企业共同提供的,要求企业共享,这是平台建设的核心要求;协同,是指将政府㊁平台㊁企业连接在一起,产生协同效应;提升,是指平台通过为中小企业提供管理咨询㊁技术支持㊁信息服务㊁市场开拓㊁金融服务㊁法律服务㊁人才服务㊁创业服务等服务项目,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㊁提升其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性.江苏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相关服务主要有八个大类,下设25个具体项目.江苏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在打造的时候运用了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了互联网平台.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注册㊁下载移动式软件应用㊁产品三维便捷展示㊁企业一对一扶持等方式,获得针对性而又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江苏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这种建设模式也开始.1.1㊀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初步形成到目前为止,江苏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已经初步建成,在省平台的带动下,江苏省13个地级市㊁55个市辖区以及若干产业集群和经济开发区共建设了61个服务平台.所有的平台之间共享信息和资源㊁协同作用㊁互相补充,努力完善平台的服务功能㊁提高服务的便捷性,以满足更好的为中小企业服务.江苏省的1带动61的平台建设体系已形成了江苏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体系的一大特色.1.2㊀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布局逐步优化江苏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自2012年建设以来,根据江苏省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地进行优化和完善.一方面,根据省内不同地区企业数量和发展需求,进行全省范围内的统筹协调.由于苏南地区中小企业数量多,经济发展较快,平台数量也较多,有28个,在全省平台总数中占比46%;苏北和苏中地区平台分别有16个和12个.另一方面,针对江苏省的产业集群,建设为产业集群专门服务的平台,在全省平台总数中占比46%,数量达到28个.再者,就是从中小企业的需求出发,将全省范围内的创新服务资源整合起来,为中小企业提供线上线下㊁全方位㊁个性化服务.例如生意宝㊁京东采购等优秀的服务机构.江苏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在建设的过程中注重提高便捷性㊁有效性㊁实用性,努力使中小企业得到最大的服务优惠,帮助中小企业实现创新和转型.1.3㊀中小企业服务模式多元化江苏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从中小企业的需求出发,以实现服务便捷性和时效性为宗旨,在运营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㊁进行优化.平台也采用了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手段,实现服务模式的多元化.一是设立移动软件应用,例如 移动互联96186,帮助中小企业及时获取最新信息和服务资源,实现将服务推送到企业,而不是企业寻找服务的效果.二是建立 一键咨询 ,指的是中小企业可以通过最简便的操作将想要了解的信息发送给相关服务机构,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专家的及时应答.一键咨询的途径有多种,有搜索网页㊁关注微信公众号㊁拨打电话等.三是帮助中小企业企业建立网站,中小企业在成立之初,往往面临企业宣传和市场拓展的难题,平台可以帮助中小企业量身打造属于自己的网站进行产品和品牌宣传.并且帮助中小企业寻找市场㊁增加销量,降低企业风险.全省各个平台在运营和服务的过程中毕业不断进行完善和创新,实现优化.2㊀江苏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服务效益评价江苏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包括综合服务类平台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㊁科技企业孵化器㊁众创空间㊁技术服务类平台㊁投融资服务类平台㊁信息咨询㊁人才培区域发展现代商贸工业2020年第28期32㊀㊀训类平台等,为了充分发挥引领和指导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发展,江苏省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各类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得到很好的发展.为了研究各类平台服务效益,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有效建议,本论文从服务环境㊁服务内容和服务成效三个方面设计服务评估指标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能力进行考核.其中,管理创新是附加分30分,其余四项考核总分是100分.本论文选取了十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进行调研,根据上述评价指标对每家平台进行打分,得出各平台在服务环境㊁服务内容和服务成效三个方面的服务效益,得出的结果见表2.表1㊀江苏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考察项目总分考察指标打分参考标准具体分数服务环境10分有多少从业人员接受过服务内容相关的培训六成以上得2分,六成以下得一分2分是否有完善的服务体系有服务体系但是不完善得3分,较完善得4分,非常完善得5分5分是否建立线上的服务和管理体系仅仅建立了平台的专属网站,得1分;不仅有专属网站还有线上管理体系,得2分有网站或网页,1分;且有网上服务或办公系统,2分3分服务内容45分当年获得过平台服务的中小企业所占比例百分比在75以下得3分,百分比在80以下得4分,百分比在80以上得5分5分当年有多少中小企业获得过市场开拓相关服务百分比在20以下得1分,百分比在25以下得2分,百分比在25以上得3分3分当年有多少中小企业获得过人才引进相关服务百分比在20以下得1分,百分比在25以下得2分,百分比在25以上得3分3分当年有多少中小企业获得过政策咨询相关服务百分比在70以下得1分,百分比在80以下得2分,百分比在80以上得3分3分当年有多少中小企业获得过金融相关服务百分比在15以下得2分,百分比在20以下得3分,百分比在25以下得4分,百分比在25以上得,5分5分当年有多少中小企业获得过知识产权相关服务百分比在30以下得1分,百分比在35以下得2分,百分比在35以上得3分3分当年有多少中小企业获得过国际合作相关服务百分比在30以下得1分,百分比在35以下得2分,百分比在35以上得3分3分当年有多少中小企业获得过技术提升相关服务百分比在15以下得1分,百分比在20以下得2分,百分比在25以下得3分,百分比在25以上得,4分4分目标中小企业客户中辅导员企业所占比例百分比在15以下得1分,百分比在20以下得2分,百分比在20以上得3分3分目标中小企业客户中创业导师企业所占比例百分比在15以下得1分,百分比在15以上得2分2分完成政府部门规定的年度任务1情况按照年度计划很好的执行,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取得了很好进展,并且及时公布任务完成情况6分在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上的效益注重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包括服务效率㊁服务内容和技术等方面,并且能列举出至少2个典型案例5分服务成效45分目标中小企业的年度增长幅度百分比在15以下得2分,百分比在20以下得3分,百分比在20以上得4分4分平台服务三年以上的中小企业能够独立很好运营所占的百分比百分比在15以下得1分,百分比在20以下得2分,百分比在25以下得3分,百分比在30以下得4分,百分比在30以上得5分5分目标中小企业客户中当年能够新申请到知识产权所占百分比百分比在9以下得2分,百分比在15以下得3分,百分比在20以下得4分,百分比在20以上得5分5分目标中小企业客户中当年能够得到投资所占百分比百分比在9以下得2分,百分比在15以下得3分,百分比在20以下得4分,百分比在20以上得5分5分创业项目发展状况项目数量少于25个得1分,达到25个得2分;项目获得外界支持的数量少于3个得1分,达到3个得2分;项目最终能够成功的百分比在25以下得1分,在35以下得2分,在35以上得3分7分目标中小企业中,按地理面积分,每千平米中的工作人员数量在20以下得1分,30以下得2分,30以上得3分3分目标中小企业中,当年获得过技术创新和新科技的中小企业数量3个以下得3分,5个以下得4分,7个以下得5分,7个以上得6分6分目标中小企业当年营业额增长幅度百分比在10以下得3分,百分比在20以下得4分,百分比在30以下得5分,百分比在30以上得6分6分目标中小企业当年税收贡献总值,按每万平方计算五百万以下2分;六百万以下得3分;六百万以上得4分4分表2㊀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服务效益评价分值平台编号服务环境服务内容服务成效总分183634782738317637403380493834815940358467363174763429698841338298423484109413282平均分7.838.632.679㊀㊀由上述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在被调研的十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中,总评分在80分以上的占了60%,75-79分的占30%,75分以下的占20%,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服务效益总体来说较为满意.从平均分来看,服务环境的平均分占总分的78%,服务内容的平均分占总分的85.8%,服务成效的平均分占总分的72.4%.由此可看出,江苏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服务内容效益较高,在服务成效上较为薄弱.参考文献[1]孙意珺.浅析江苏中小企业的现状与发展[J ].商情,2014,(38):29.[2]祁彪.推动江苏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J ].唯实,2018,(06):10G11.[3]董琛婷.兜底均衡 理念下上海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以上海市企业服务云为例[D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9.[4]张丹丹.我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J ].现代交际,2017,(05):65G66.[5]李滨,王新民,张颖,等.加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分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10):251G252.。

聚类分析法在区域经济划分中的应用_以江苏省作实证研究_魏炜

聚类分析法在区域经济划分中的应用_以江苏省作实证研究_魏炜
取显著性水平为 0.05 时,有以上的结果可知存在异方 差 性 。 当 模 型 存 在 异 方 差 性 是 ,OLS 估 计 不 在 具 有 最 小 方 差 性 的 特 性 ,于 是 需 要 运 用 加 权 最 小 二 乘 法 (WLS)。 取 权 数 w1=1/|e|。其中|e|是 OLS 中的各个相本的残差。 运用 WLS 后 可以获得以下结果:
- 46 -
1、主成分分析 纵观 33 项 评 价 指 标 , 由 于 各 数 据 本 身 具 有 一 定 的 关 联 ,必 然 产 生 严 重 的 相 关 性 ,又 因 为 指 标 (33 个 )远 远 大 于 样本数量(13 个),故先用主成 分分析对所选取的指标进行 处理。 本文所有程序均采用 SAS9.0 软件。 表 1 主成分结果之一(前三个主分量所解释的方差贡献和累计比率)
始数据,而第三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都非常小,所以本文
选取了前面 2 个主成分,以便后面的分析。 程序结果给出
了前两个主成分的得分,由于数据过长,在此略去。
2、综合排名
用一个指标对各市的经济作综合排名, 这个指标是以
各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如表 1 所示)为权数,以各主成分
的得分为变量组成的。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每个城市
2006 年 苏州市 无锡市 南京市 南通市 常州市 徐州市 盐城市 扬州市 泰州市 镇江市 淮安市 连云港市 宿迁市
2008 年 10 月号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区域经济
从表 2 可以看出,苏州的发展是一枝独秀,五年来一 直占据江苏省的首位。 众所周知,苏州的对外开放程度高, 由于投资数额巨大带来巨大的经济效应,它的优势在于企 业集群形成社会资本优势。 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政治、经 济、文化的中心,有它发展的特殊性,经济实力也很强。 无 锡、常州近年来 经 济 发 展 得 较 好 ,又 以 无 锡 最 为 突 出 ,2003 年以后赶超南京排名上升至第二。 徐州、南通、盐城地处苏 北,矿产等资源丰富,县市较多,而且政府逐渐加大县市的 发展,促进苏北进步,经济实力居中。

江苏自主创新溢出效应及其区域比较--基于江苏13个地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江苏自主创新溢出效应及其区域比较--基于江苏13个地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efcsi in s rvn e ho g h olcino rin drc n et n n x ott d n ee a td t b u — f t nJa gu po ic .T ru h tec l t ff eg i t v sme ta de p r r ea d rlv n aaa o ti e e o o e i a n n vt n o 3 ct so in s u ig2 0 o2 0 o ai f1 ie fJa gud r 0 4t 0 8,w n lz efrindrc n e t n n x o t d ntee e t o i n ea ayet oeg i tiv sme t de p  ̄ r eo h f c h e a a
2 年 ・ 0 第8 t 期
s 。 T 瑟 i d盏 。 。
m 。阳 R h 。
d i 1 . 9 9 j i n 10 o : 0 3 6 /.s . 0 0-7 9 . 01 . 8 O s 6 5 2 1 1 . 1 1
江 苏 自主 创 新溢 出Fra bibliotek效 应 及 其 区域 比较
Ab t a t sr c :Ba e n t e k o l d ep o u t n f n t n t e r w u l I a c n mercmo e b u n v t n s i o e s d o h n w e g r d c i ci o y, e b i u J n e o o t d l o t n o ai p l v r o u o h d i a i o l
o c n lg pl v r n Ja g u p o i c .I d i o ft h oo s i o e si in s r vn e n a d t n,w mp r a l n lz h o eg n e t n n x o t d — e y l i e e i c l a ay e t ef r in iv sme ta d e p  ̄ r e a i y a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录中文摘要-------------------------------------------------------1 英文摘要-------------------------------------------------------1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2二、问题的提出 ----------------------------------------- 2三、江苏省城市化发展差异分析 ----------------------------- 3(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3(二)城镇化水平的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 41. 因子分析--------------------------------------------- 42. 聚类分析--------------------------------------------- 7 (三)城市化水平差异评价结论------------------------------- 7四、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9(一)坚持城市规划和协调优先------------------------------- 9(二)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城市化水平差异------------------ 9(三)改善居民生活方式,提高居民满意度 -------------------- 10(四)城市的高速发展与集约化、紧凑化、生态环境同步--------- 11(五)坚持地域文化特色 ----------------------------------- 11参考文献:-------------------------------------------- 12江苏省地级市城镇化发展差异分析及对策研究中文摘要:市场经济时代,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城市化是江苏经济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要把城市“做大、做强、做优、做美”,但是江苏省城镇化发展呈现明显的梯级结构。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8.05•【字号】苏政办发[2013]152号•【施行日期】2013.08.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服务贸易,城市建设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苏政办发〔2013〕152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十二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3年8月5日江苏省“十二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目录序言第一篇发展背景与规划目标第一章发展背景第一节发展现状第二节发展趋势第二章发展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主要目标第二篇发展重点第三章基本公共教育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主要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四章基本医疗卫生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主要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五章就业与社会保险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主要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六章社会救助与福利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主要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七章人口与家庭服务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主要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八章基本住房保障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主要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四节保障政策第九章公共文化体育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主要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十章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主要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十一章基本公共交通服务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主要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十二章环境保护的公共服务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主要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三篇实施保障第十三章机制创新第一节财政保障机制第二节服务供给机制第三节管理运行机制第四节监督检查机制第五节城乡统筹机制第六节区域协调机制第十四章组织实施第一节明确责任分工与绩效评价第二节推动法制化第三节注重规划宣传与检查评估序言基本公共服务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由政府主导提供、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相适应、旨在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能够体现公平与正义的大致均等的公共服务,一般包括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的教育、就业促进、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人口与家庭、住房、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公共服务,广义上还包括与人民生活环境紧密关联的交通、通信、公用设施、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公共服务,以及保障安全需要的公共安全、消费安全和国防安全等领域的公共服务。

国家级新区设立与土地利用效率——基于中国70个大中城市的实证研究

国家级新区设立与土地利用效率——基于中国70个大中城市的实证研究
方面ꎬ以中国 70 个大中城市为研究样本ꎬ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和空间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国家
级新区设立对区域土地利用效率的作用效应及时空异质性ꎻ(3) 研究意义方面ꎬ本文的作用机制分
析有助于进一步明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下国家级新区发展方向与土地集约高效利用的重要性ꎬ为
优化国家级新区空间布局与土地利用方式提供了经验证据ꎬ为推动国家级新区发展模式转型提供
发展实际进行以土地利用为核心的新区发展规划ꎬ并通过行政等级的“ 尺度跳跃” 和优惠政策叠加
进一步加大机制改革与资源配置力度ꎬ从而降低土地开发成本并拓展土地配置模式ꎮ 在创新政策
激励下ꎬ国家级新区通过吸引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集聚ꎬ加速原始创新资本积累ꎬ并通过创新创
业平台驱动企业进行创新生产ꎬ从而形成区域创新高地ꎮ 同时ꎬ由于创新要素的空间循环会产生知
应会存在时空异质性 [12]107 ꎮ 对国家级新区而言ꎬ在时间维度上ꎬ随着改革日益深入ꎬ各类区位导向
性政策的实施广度呈规模性扩大ꎬ国家级新区的示范效应在时间上不断耗散ꎬ相对于其他区域所享
有的政策红利不断下降ꎬ对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吸引力与建设前期相比也逐渐减弱ꎻ与此
同时ꎬ国家级新区及所在区域土地承载量趋于饱和ꎬ土地利用结构趋于稳定ꎬ政策对土地利用的边
了政策启示ꎮ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土地是国家级新区建设的物质载体ꎬ“ 从零开始” 的国家级新区建设在理论上会对区域土地利
用现状产生深刻影响ꎮ 一般而言ꎬ国家级新区在中央和地方“ 双重关照” 下畅通了人流、物流、资金
流、信息流等要素流动ꎬ优化了所在区域土地利用方式ꎬ进而能够促进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11]44 ꎮ 具
的前提ꎬ也是吸引其他要素集聚的基础ꎮ 一方面ꎬ地方政府通过大规模出让工业用地和不饱和供应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论文报告: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一、引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经济发展的快速发展,我国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越来越明显,如何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国家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通过数据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做出实证分析,以了解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应对之策。

二、经济发展水平5个指标分析1.人均GDP人均GDP是反映地区经济总量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从地区人均GDP看出,2019年,广东、江苏、山东、北京、上海是我国人均GDP最高的五个省市。

但是,西藏、青海等少数民族地区人均GDP仍处于较低水平,其差异主要还是来源于经济结构、资源禀赋等因素。

经过对比分析后,发现,较发达省份大部分以工业、服务业为主,而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则以农牧业为主,且拥有的资源禀赋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针对不同的区域和资源禀赋,需要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

2.城镇化率城镇化率是指城乡人口结构的变化,是地区经济发展结构不平衡的影响因素之一。

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快速提高,截至2018年,全国平均城镇化率为59.58%。

然而,东部地区的城镇化率相对较高,如上海、北京等地片区已经接近九成以上,而西部地区则相对较低,如西藏、新疆等地城镇化率仅为30%左右。

城镇化率的差异主要由以下因素造成:其一是宏观政策的支持力度不同,其二是地区资源禀赋和自然条件限制不同。

在制定新的城镇化政策时,应重视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

西部地区应当更加关注绿色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而东部地区应针对科技创新、文化产业等方面下大力气。

3.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优化结构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挑选出接近9个省市, 2019年的三次产业GDP占比情况:广东省第一产业为1.84%,第二产业为43.6%,第三产业为54.56%;北京第一产业为0.04%,第二产业为19.96%,第三产业为8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公共服务是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最低 层的服务, 是政府为维持经济社会发展秩序, 根 据当前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阶段而提供的最低水平 的公共服务, 包括基本民生性服务、 公共事业性 服务、 公益基础性服务和公共安全性服务等, 是 对人的六项权利的尊重与保护, 推进基本公共服 务均等化有利于增进社会福利, 实现帕累托最优 ( 安体富, 2007a; 于树一, 2007; 常修泽, 2007;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政府财政责任课题组,
61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滕堂伟, 林利剑:
— ——基于江苏省 13 个市的实证研究
参考。 一、 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 指标选取原则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凸显了“ 公平正义”
的社会价值诉求,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 要 内 容 , 是 一 个 文 明 社 会 的 必 然 趋 势 [11]。 为 此 有 必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作为指导, 而且这 套指标体系必须符合基本公共服务的建设理念, 能够得到学术界的认可。 因此指标的选取应该坚 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科学性原则, 指标的选取, 权重的确定以及数据的获取和计算要建立在科学 的基础上, 选取的指标必须能够充分的反映和表 达所要研究对象的真实情况; 二是区域间的可比 性原则, 即选取的指标在横向和纵向上都具有可 比性; 三是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可操作性, 对于某 项指标所需要的数据必须能够较容易的得到和计 算, 这是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前提。
i=1
k= 1 lnm
c) 计算第 j 项指标的差异性系数:
gj=1- ej
对于某项指标 xij 的信息熵值 ej 越小, 则差 异
系 数 gj 越 大 , 那 么 指 标 所 包 含 的 信 息 量 就 越 大 ,
该指标的权重 aj 就越大。
d) 计算权重 aj:
n
Σ aj=gj/ gj j=1
e) 计算综合得分:
2012 年 3 月 第 34 卷 第 3 期
当代经济管理
CONTEMPORARY ECONOMY &a34 No.3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 ——基于江苏省 13 个市的实证研究
笪 滕堂伟, 林利剑
( 华东师范大学 城市与区域经济系, 上海 200062)
对于基本公共服务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关系 的研究, 学术界普遍认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受制 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达, 才能提供高水 平的公共服务; 较高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同样也 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形成良性循环。 段艳平、 庞 娟 ( 2011) 认 为 东 部 地 区 基 本 公 共 服 务 供 给 与 经济增长既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也具有短期均衡关 系, 而中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经济增长 无 长 期 与 短 期 均 衡 关 系 [10]。 但 是 基 本 公 共 服 务 水 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相关性到底有多大, 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着绝对的正相关关系? 本文选 取了整体上属于全国重点开发区、 优化开发区的 江苏省 13 个市作为实证研究对象, 分析近年来基 本公共服务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区际变动及其 相互关系, 为推进省域内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决策
水平外还有其他因素。 文末选取变异系数指标对非均等化程度进行测度, 发现区域经济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
势, 而基本公共服务的变化趋势不够稳定, 并且基本公共服务的空间差异要小于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区域经济; 相关性; 江苏省
[中图 分 类号] F061.5
[ 文 献 标识 码] A
[摘 要]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现阶段和谐社会建设、 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措施。 从基本公共服务与
区域经济间的变动关系入手, 选取江苏省 13 个 市 作 为 研 究 样 本 , 利 用 SPSS 统 计 软 件 对 其 进 行 相 关 性 分 析 , 发
现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 但是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着绝对的关系, 影响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除了区域经济
[文章编号] 1673-0461( 2012) 03-0061-06
结合主体功能区建设, 从努力缩小区域经济 发展水平差距到尽快实现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的均等化, 是十七大以来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显 著转向。 “ 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 功能区建设,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成为缩小区域 发展差距的战略抓手。 尤其是对于限制开发区、 禁止开发区而言, 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 在不进行大规模经济开发的前提下, 保证区域内 居民能够享有和其他地区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 务。 但在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有限的客观约束 下, 区域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主要来自于地方政 府, 从而导致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又与区域 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因此, 研究基本公共服 务均等化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绕不开区域经济发 展水平, 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既是一个很有 意义的学术问题, 也有较强的实践应用价值。
( 二) 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本文研究所选取的是江苏省 13 个市 2001 年 ~ 2009 年共 9 年的数据, 主要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年 鉴和 13 个市的统计年鉴, 对于少数缺少的数据主 要来源于各个市每年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 公报和政府工作报告, 以及通过已有的其他指标 数据计算得出, 但是本文中也有几个数据由于无 法获得, 所以作者根据该数据的历史变化特征进 行估算得出的。 利 用 SPSS 软 件 对 样 本 数 据 进 行 标 准 化 处 理 , 根据熵值法的测算公式, 计算出 2001 年 ~2009 年 间江苏省 13 个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基本公共服 务水平的综合得分 ( 见表 2、 表 3) 。 表 2 显示, 江苏省内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 性特征显著, 苏州、 无锡、 南京、 常州和镇江的
一级 指标
公 共 服 务 均 等 化 指 数
表 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
二级指标
单项指标
人均教育经费支出( 元) 基础教育指数 小学师生比
中学师生比 每万人拥有卫生机构数( 个) 医疗卫生指数 每万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 张) 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 人)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占总人口 比例( %)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占总人口 社会保障与 比例( %) 就业指数 城镇职工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占总人口 比例(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率( %)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 %) 道路网密度( 公里 / 每百平方公里) 人均邮电业务总量( 元) 基础设施指数 人均全年用电量( 万千瓦时) 每十人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量( 册 / 每 十 人) 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 %) 环境保护指数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 全年良好以上天数的比例( %)
指 标 来 分 析 1980 年 至 1999 年 南 北 方 经 济 的 不 平 衡 发 展 [18], 欧 向 军 ( 2006) 选 取 了 人 均 GDP、 人 均地方财政收入、 人均农业总产值、 人均工业总 产值、 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均利用外资 等 指 标 来 研 究 江 苏 省 区 域 间 的 发 展 差 距 [19]; 刘 伟 ( 2006) 选 取 人 均 GDP、 人 均 社 会 消 费 品 零 售 总 额、 人均财政收入、 人均固定资产投资、 人均城 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等 10 项指标研究长江经济带 地 市 间 的 差 异 [20]。 基 于 以 上 研 究 , 本 文 选 取 人 均 地 区 生 产 总 值 ( X1) 、 人 均 财 政 收 入 ( X2) 、 非 农 产业比重 ( X3) 、 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产 ( X4) 、 人 均 社 会 消 费 品 零 售 总 额 ( X5) 、 外 贸 依 存 度 ( X6) 、 城 镇 居 民 人 均 可 支 配 收 入 ( X7) 和 农 村 居 民 人 均 纯 收 入 ( X8) 等 指 标 , 以 全 面 反 映 江 苏 省 内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 ——基于江苏省 13 个市的实证研究
a) 标准化处理:
'
xij
=
xij s
x軃
'
其中 xij 表 示 标 准 化 之 后 的 变 量 , xij 为 实 际 变
量值, x 为数据均值, s 为标准差。
b) 计算第 j 项指标的熵值:
m
Σ ej=- k pijlnpij i=1
m
Σ '
'
其中 pij=xij / xij ,
2008) 。 [1][2][3][4] 由 于 区 域 间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差 距 日 益 扩大, 加大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难度, 诸多学者在对区域差距现状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 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是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 同时要转变政 府职能, 完善公共财政制度, 提高公共服务支出 比例, 建立起确保对基本公共服务投入的长效机 制, 改革转移支付模式, 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 ( 陈 恩 奇 , 周 淋 , 2011; 柳 劲 松 , 2009; 刘 尚 希 , 2008; 迟福林, 2006; 安体富, 2007b) 。 [5][6][7][8][9]
收稿日期: 2011-12-25 网络出版网址: /kcms/detail/13.1356.F.20120407.1833.012.html 网络出版时间: 2012-4-7 06:33:22 PM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主体功能区格局下的区域协调互动机制研究》( 08BJL037) 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滕堂伟 ( 1973- ) , 男, 山东莒南人,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副教授, 经济学博士, 主 要 从 事 区 域 经 济 学教学与研究; 林利剑 ( 1986- ) , 男, 江苏扬州人,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区域发展模式。
二、 江苏省 13 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区域 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相关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