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引进转基因作物将威胁中国战略性国家安全
专访孟山都转基因作物进口中国排第一

专访孟山都:转基因作物进口中国排第一不论现在人们如何争议孟山都,都不影响资本市场对它的认可。
2014年,在全球市场,孟山都总销售额达到158亿美元。
截至2015年9月11日,孟山都股票每股收于92.49美元,市值432.7亿美元。
成立于1901年的孟山都,总部设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
初创时并非以农业为主要业务,而是一家化学品公司。
它开发了从糖精、化肥到杀虫剂、除草剂等一系列产品。
进入1970年代,公司业务转向农业化学领域,主打产品是“农达®”牌除草剂,草甘膦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因此也被称作草甘膦除草剂。
草甘膦是迄今为止除草谱最广的除草剂品种,即一次施用可杀死大多数植物,具有用药成本低、传导性强、药效好、环境兼容性优良等特点而被广泛使用。
1972年首先在美国取得登记后,至今已在世界100多个国家登记注册,成为全球作物保护市场中销售额最大的农药品种。
1980年代,孟山都将发展方向转向种业,成为全世界最早投入农业生物技术研发的公司。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草甘膦生产国。
2014年,中国共出口71.2万吨草甘膦产品,销往131个国家和地区,阿根廷、巴西、美国成为出口目的地排名前三的国家。
1923年,孟山都将糖精业务引入中国,这是孟山都跟中国可追溯的最早渊源。
随后再次跟中国产生交集是在1996年,经营农化业务和生物技术授权业务。
但是,1999年,中国自主的转基因棉花开始产业化种植,因占据价格和政策优势,孟山都棉花种子退出国内市场。
2001年3月,孟山都与中国种子集团公司合资成立“中种迪卡种子XX”(中方为大股东),开始在中国推广迪卡品牌的杂交玉米种子,为增加合资公司的研发能力,使其成为“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公司。
2013年,孟山都与中种集团达成协议,将孟山都在华育种研发平台全部合并至该合资公司,同时对合资公司开放孟山都的全球种质资源,合资公司更名为“中种国际种子XX”。
日前,孟山都亚洲企业事务部总监高勇博士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表示,现在,孟山都在中国注册有多家合资和独资公司,总部设在,在中国经营的业务包括:杂交玉米种子,蔬菜种子(杂交)和农化产品。
从国家安全角度看非法转基因粮种输入的巨大危害

从国家安全角度看非法转基因粮种输入的巨大危害最近一个消息很引人注目,那就是短期内中国已经拦截并退回美国输入中国的转基因玉米60多万吨。
联想到不久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粮食安全战略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有必要就这个消息再多问几句: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谁在购买这些含有未经中国农业部批准的转基因玉米?又是美国的那家公司不顾中国的禁令将非法产品一再强行输入中国?问题还在于,输入中国的不仅仅是非法的转基因玉米,也不仅仅是一个非法输入问题。
关于转基因粮食,在中国已成为引起社会广泛争议的话题,一些人挟“院士联名”以压中央,以科学的名义,认为应刻不容缓地推广;另一些人则从生理安全和国家安全的角度,强烈主张慎重对待。
双方言辞对论中甚至出现了带有政治性的各种指责。
其实,问题本身并不复杂。
基因重组作为近年来生物领域的一项尖端科技,中国应该积极研究、掌握,在实验成功、条件成熟后,还应该大力发展。
中国民众绝不能重犯义和团那样愚昧、盲目排斥先进技术的历史错误。
但是,历史还有另外一个启示:那就是当我们不掌握一种新技术的时候,就会受到那些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列强,所进行的各种压迫甚至是亡国灭种的威胁。
1840年英国的蒸汽铁甲舰和洋枪洋炮;民国时期用机械化技术武装起来的日本的进攻;新中国受到美苏的核讹诈等都是例证。
正是在掌握了上述技术之后,中国安全环境才得到根本改善。
当今,中国遭受着的最新时代技术的压迫和威胁,一是互联网信息技术,这从斯诺登爆出的“棱镜计划”就可得到证明;第二就是以转基因粮种为代表的生物技术领域:外来种子在歼灭了中国传统的大豆产业之后,正以汹涌之势四溢蔓延到中国的主粮水稻、玉米产业。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中国很早是世界上种子技术最先进的国家——袁隆平1975年就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不仅在中国也在世界上广泛推广,其增产效果举世公认却没有任何安全问题。
那为什么中国的优良品种没有控制全球水稻市场?这是因为中国没有一个孟三都公司,没有跨国经营和控制别国农业的意识,也没有美国意欲控制全球的帝国意识。
是否应该全面禁止使用转基因农作物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全面禁止使用转基因农作物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全面禁止使用转基因农作物。
转基因农作物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许多研究表明,转基因农作物可能导致过敏反应、毒性和其他健康问题。
例如,法国科学家的研究发现,长期饲喂转基因玉米的老鼠会导致肝脏和肾脏损伤,这表明转基因农作物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转基因农作物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转基因作物可能对周围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例如,转基因作物可能导致对有益昆虫的毒害,对土壤微生物的破坏,甚至对其他非转基因植物的交叉污染。
反方观点,不应该全面禁止使用转基因农作物。
转基因农作物可以帮助解决全球粮食危机。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传统农作物往往无法满足对粮食的需求。
转基因农作物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抗病能力,从而有助于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例如,转基因水稻可以抵抗虫害,减少农药使用,提高产量,从而有助于减轻粮食短缺问题。
此外,转基因农作物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使用。
传统农作物需要大量的化学农药来抵御病虫害,而转基因农作物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名人名句:“我们不能因为一些可能的风险就放弃转基因技术所带来的巨大潜力。
”——比尔·盖茨。
经典案例:在美国,转基因作物已经被广泛种植并消费数十年,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健康问题。
这表明转基因农作物在一定程度上是安全的。
综上所述,尽管转基因农作物可能存在一些潜在的健康风险和生态影响,但它们也有助于解决全球粮食问题和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因此,我们不应该全面禁止使用转基因农作物,而是应该在科学监管下合理利用转基因技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潜力。
转基因技术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与建议

转基因技术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与建议转基因技术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更是备受关注。
转基因技术已经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也为这些国家的农业增产降耗、保障粮食安全、改善环境等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对于中国农业来说,转基因技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1. 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转基因技术可以帮助解决传统农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害虫、草害、病害等造成的损失。
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研发出对病虫害抗性更强,更具有生长潜力的植物品种,提高农业的产量和质量,从而更好地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2. 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转基因作物种植比传统农作物少用化学农药和针对性更强的杀虫剂,可以有效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转基因技术让农作物拥有抗病性和抗虫性,在避免使用化学农药的同时,也能够降低土壤和空气中的污染物含量,保护了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健康。
3. 推动粮食供应的多样化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研发出更加适应不同气候和生境的农作物,从而丰富了中国的种植品种,增加了农业资源的多样性,推动了粮食供应的多样化发展。
二、中国转基因技术的挑战1. 公众认知度和风险意识不足当前,中国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了解还比较少,认知度和风险意识不足。
一些反对转基因的舆论对转基因技术的误解,甚至有人将其与核辐射和化学污染相提并论,导致消费者对转基因技术存在强烈的负面情绪。
2. 农业种植生态系统的影响与风险农业作物的种植可以对生态系统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
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预测的风险。
“超级杂草”的产生、“杂草抗性”等问题也给农业种植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3. 未来食品安全问题尽管转基因技术在很多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一些人对未来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是可以理解的。
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大国,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的确保障是成问题的,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问题仍然有待解决。
1. 加大公众宣传和教育应该加强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知识、科学原理和风险评估的宣传,提高公众的风险意识和判断能力,避免消费者因为对转基因技术的误解而形成负面的品牌认知。
中国是全球转基因泛滥最严重的国家

中国是全球转基因泛滥最严重的国家作者:佟屏亚——兼供出席“两会”的各界代表、委员参考提示:中国是转基因研发投入资金最多的国家——中国是农业被转基因种类最多的国家——中国是转基因作物泛滥最严重的国家——中国是转基因产品倾销最多的国家——中国是转基因食品致癌人数最多的国家。
世界之最,绝无仅有!现在已经不是讨论转基因作物是否增产或是否安全的问题了!而是里外勾接、上下联动,造成转基因主粮在全国严重泛滥的事实,倒逼中央政府表态承认转基因主粮种植合法化!一、中国是转基因研发投入资金最多的国家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经过长期渗透,从留学人员到企业高管,从新闻记者到科普作者,从科技专家到政府官员,顺利地建成控制科研、经济和政治决策部门的链条,转基因集团大踏步地进入中国就水到渠成了。
2004年,张启发等16位“专家”联名写信误导政府《关于我国转基因作物研究和产业化发展策略的建议》,最突出的谎言是“转基因作物对我国作物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2008年7月9日,国务院通过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投入专项资金高达240亿元。
这在当时可与“国产大飞机”项目投入资金相比。
国家一次性投入农业转基因研究经费比常规育种研究经费要高出几十倍乃至上百倍,有的单位获得相当于十几年总和的科研经费。
这在今世各国政府投入转基因研究经费(国外多为企业投入)也是绝无仅有的。
在现行管理体制下农业科研人员追求的目标:一是希望获得经费,二是盼望快出成果。
在巨额转基因研究经费的诱惑下可谓“天上掉馅饼”。
,有谁愿意在巨大利益面前自砸、也砸别人的饭碗呢?最型的例子就是袁隆平先生,2009年5月他在回答记者问说:“政府应该特别慎重批准转基因植物商业化。
科学家不能完全预知对生物进行转基因改造,有可能导致何种突变而对环境和人造成危害。
”言之铮铮,令人敬佩。
但当巨额经费公布之后,袁先生突然来了个180度的转弯,2010年3月他在政协会上高调宣称:“如果转基因水稻要人体做实验,我第一个报名。
转基因大豆进口对我国资源环境

转基因大豆进口对我国资源环境作者:尚书毅程秀华李瑜许志辉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0年第22期我国进口转基因大豆的基本情况转基因大豆,是指利用转基因技术,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导入外源基因所培育的具有特定性状的大豆品种,转基因大豆可能同时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毒、抗虫、抗寒、抗旱、抗涝、抗盐碱、抗除草剂等多重优点。
1994年5月,美国孟山都公司培育的抗草甘膦除草剂转基因大豆首先获准在美国商业化种植。
此后转基因大豆得到迅猛发展。
2005世界上种植转基因大豆的国家已超过了7个,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所占比例情况如下:美国81%,阿根廷100%,巴西20%,乌拉圭100%,巴拉圭、南非、罗马尼亚、加拿大等国转基因大豆也在发展。
目前国际市场上转基因大豆主要有两种,即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主要是抗草甘膦、草甘二膦和抗虫转基因大豆。
目前应用面积较大的是抗草甘膦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
2006年,转基因大豆依然是最主要的转基因作物,占全球转基因作物总种植面积的57%(5860万公顷)。
目前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4位。
由于大豆供不应求,我国从1995年开始批量进口大豆,1996年由出口国变成进口国,随后进口量迅速上涨,2001年进口量超过国产大豆总量,突破1600万吨。
我国进口的大豆中80%以上是转基因大豆,目前我国是转基因大豆最大进口国。
进口转基因大豆对资源环境安全的风险首先,尽管我国目前还不允许种植转基因大豆,但是转基因大豆对生物资源和生态系统可能带来的风险还是需要重视的。
这方面的风险主要包括:第一,可能影响生物的多样性。
转基因大豆是一种优势大豆品种,会限制非转基因大豆品种的发展,从而影响大豆品种的多样性。
原因在于:一方面,由于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会促使大豆种植者选择转基因大豆而放弃非转基因大豆;另一个方面,转基因大豆会通过“基因飘逸”而破坏非转基因大豆的原始基因。
有研究结果表明:存在大量虫媒的情况下,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与非转基因大豆在 76厘米距离内有1%的异交率。
绿色和平中国批准转基因作物将导致中国粮食主权沦失

绿色和平中国批准转基因作物将导致中国粮食主权沦失--------------------------------------------------------------------------------作者: 来源:经济观察网发布者: 亦云类别:新闻扫描日期: 2009-02-27 今日/总浏览: 7/133民间环保组织绿色和平2月25日在北京表示,中国批准转基因作物将导致中国粮食主权沦失。
因此,该组织紧急提请中国政府须立即冻结所有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审批。
2月22日,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在北京举行的一个小型会议上,试图说服中国政府加快转基因作物商业化进程。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从现在起到2020年,我国将投入200亿元作为转基因生物新品系培育科技重大专项的资金支持。
ISAAA主席克莱夫-詹姆斯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前所长黄大昉把这看作是中国政府放开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信号。
考虑到中国人口数量将从2007年的13.2亿增长到2020年的14.5亿,即使维持现有的耕地面积(18亿亩)和人均粮食需求量(433公斤)计算,2020年中国的粮食需求量将达到6.3亿吨,而2007年中国的粮食产量仅为5亿吨。
克莱夫和黄大昉据此认为,要在短短十二年内使中国粮食总产量增长26%,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将是唯一的终南捷径。
不过绿色和平组织农业与食品项目主任方立峰显然不会这么认为。
他担心的是,由于中国目前尚不具有转基因作物自主知识产权,贸然放开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将导致中国在知识产权方面受制于发达国家种业巨头。
绿色和平和第三世界网络组织的最新研究《谁是中国转基因水稻的真正主人》表明:中国目前主要的转基因水稻品系均涉及多项国外专利。
“我们的研究表明:中国正在申请商业化种植及在研的8个转基因水稻品系共涉及至少28项国外专利技术。
换言之,中国的转基因水稻品系没有任何一种拥有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
全球化与全球治理

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简答题:1、什么是全球化?全球化的表现。
全球化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
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
国际贸易迅速的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②国际金融的发展,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
③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并呈现多元化格局。
④跨国公司遍及世界各地,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⑤国际组织的建立。
⑥经济管理制度的国际化等2、全球治理的概念、核心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是一个社会学或国际关系的术语,是指为了解决超出一国或一地区的某一问题,而由各国进行政治协商以共同解决的方式。
全球治理的核心要素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全球治理的价值。
二是全球治理的规制。
三是全球治理的主体。
四是全球治理的客体。
五是全球治理的效果。
3、全球问题的总特征一、全球联系密切,容易产生连锁反应,波及范围小到区域、大到全球。
二、全球问题需全球解决,已经超越区域范畴,全球国家都责任共同参与解决之。
三、国际性组织成为协调解决全球问题的重要机构,其影响力对民族国家主权造成干预。
四、经济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国际社会的重要问题五、文明协商已经基本取代战争,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主要方式。
六、全球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平衡国家间的经济社会发展。
七、全球问题的关注和解决有助于推荐民主价值的全球化。
4、简述国际恐怖主义的根源1. 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冲突让位于种族的与宗教的以文化价值为分界线的冲突。
这种冲突是孕育国际恐怖主义的温床;2. 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帝国,它的单边主义政策引起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弱小的不发达国家的不满与仇恨; 3. 西方文化价值与东方文化价值的冲突是造成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的催化剂; 4. 全球化使经济不发达的穆斯林国家愈益贫穷,伊斯兰恐怖主义是阿拉伯国家从石油聚敛的金钱与赤贫的政治与文化落后的穆斯林国家结合而生的怪胎; 5. 美国亲以色列的中东政策激发起阿拉伯国家的反美与反犹情绪,这种反美与反犹情绪在原教旨主义中找到了极端的反映;6. 有些穆斯林国家教育极不发达,对青少年的教育大部分由宗教学校免费提供,而这种宗教学校正是灌输原教旨主义和圣战思想的基地,正是驱使穆斯林青年追从宗教狂热的基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量引进转基因作物将威胁中国
战略性国家安全
关于转基因的安全性问题,这个问题本身在国内外学界一直有激烈的争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目前谁也说服不了谁,谁也拿不出足够的证据说它绝对安全或者绝对不安全。
但是,转基因问题不仅仅是一个食用它是否安全的问题。
即使忽略转基因食物的生物有害性问题,若大量引进外来转基因农作物,则将威胁中国全体国民赖以为生的长远食物和种植业的国家安全。
这并非危言耸听!
因为转基因作物有三个主要生物特点:
一是对原始的野生农作物具有逐灭作用,一旦大规模种植了转基因作物,当地原始野生农作物将被驱逐绝灭,这一点已被国内外大量种植地的实践证明,不再属于理论问题;
二是大多数转基因产品都是绝育产品,就象骡子,不能复制繁殖。
无法像原来农作物那样,可以用打下的粮食作为来年的种子,而只能每年都购买新种子。
转基因的作物,只能种植一次,收获的果实不能再次进行培育种值,这和传统的作物不同!传统作物是可以收获后,进行N次的培育种植。
转基因作物也能发芽,但不能进行培育,因为生长起来不开花,自然就不能授粉,也就不能长出果实。
世界上主要农作物转基因种子的专利权全部属于孟山都、拜耳、杜邦三
家跨国大公司,购买种子就要支付昂贵的专利费。
垄断了一国的种子也就垄断控制了他国的粮食命脉。
[此即育种垄断。
转基因作物如大米、玉米不能留种是常识。
要是转基因作物能留种,孟山都的转基因物种岂不是有被大量盗版的危险?巨大销售利润如何能维持?]三是转基因作物对农药化肥具有特殊要求,因此种植后只能使用转基因种子公司指定的特种农药化肥。
以后中国农民的种子,再也不能由农民自己掌握,因为转基因大米、玉米等植物是不能留种的,中国农民的自主权,中国人食物安全的根本权利,由此全部掌握在利益集团和他们背后的跨国公司手中。
另外,转基因粮食的其他配套费用,如特用的除草剂、化肥等等也全部掌握在跨国公司手里。
而大量引进种植国外转基因物种将对国内自然原生态物种和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即使以后想恢复原来的原生态物种和环境也将不可能。
附录:美国的转基因食品政策
1、美国超市中非转基因食品做有机“Organic"标志
美国销售的食品虽然不标记“转基因”,但是对非转基因食品如豆奶、牛奶、豆腐、鸡蛋包装盒上印有“Organic" (有机产品)字样;豆奶印着Organic soymilk;牛奶印着Organic milk;豆腐则印着美国农业部认证的有机食品字
样,或者非转基因食品 (Non-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 Non-GMO);不吃转基因豆粕饲养的鸡产的蛋,也是清楚地标注着Organic eggs(有机鸡蛋)。
有机食品的价格大大高于非有机、转基因食品。
这样就可以确保富人和精英可以避免食用转基因食品。
2、美国科学院环境医学研究院得出的结论引起了轰动 2009年5月,美国环境医学科学研究院推出报告称:“一些动物实验表明,食用转基因食品有严重损害健康的风险,包括不育,免疫问题,加速老化,胰岛素的调节和主要脏腑及胃肠系统的改变”。
报告强烈建议:转基因食品对病人有严重的安全威胁,号召成员医生不要让他们的病人食用转基因食品,并教育所在社区民众尽量避免食用转基因食品。
对于转基因的的侵害原理,研究院指出:插入到转基因大豆里的基因会转移到生活在我们肠道里的细菌的DNA里面去,并继续发挥作用。
这意味着吃了之后,我们虽然不吃转基因食物,在我们体内仍然不断产生有潜在危害的基因蛋白质,“说透彻一点,吃转基因玉米,会把我们的肠道细菌转变成生活着的农药制造厂,可能直至我们死为止”。
报告发布后,美国卫生部2009年底也发表科学论文,指明转基因食品可对内脏造成伤害。
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
调研报告显示,多数民众对转基因持有负面态度和怀疑态度。
其实,早在2008年,美国科学家便证实了长时间喂食转基因玉米的小白鼠免疫系统会受到损害,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同年《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上。
3、美国 FDA撤销一项批准
2009年4月,美国政府主管食品药品的FDA宣布撤消它在数年前颁布的CRY 9C转基因玉米种植的工业指南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该转基因作物对人类健康安全有严重威胁。
4、美国国防认为转基因是威胁未来的生物技术
2012年11月,美国国防工业领域的领衔行业机构的《国防》杂志发表专题文章《今后十年的五个顶级威胁》,把以转基因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生物武器袭击作为第一个威胁、排在核武器袭击威胁之前。
那五个顶级威胁是:头号威胁是生物武器攻击,之后是核武器攻击、信息武器攻击、气象武器攻击、跨国行为攻击。
该杂志把亚洲列为今后十年五大威胁发作的作战地或发祥地。
5、美国不提供转基因研究的官方资金支持
从官方财政支持来说:美国官方几乎就没有给转基因种子开发提供什么资金,而是把国家资金用于应对生物战争的
生物国防和国防资源的建设方面、其中包括天然有机农业和天然种子建设。
从官方财政支持来说:美国官方几乎就没有给转基因种子开发提供什么资金,而是把国家资金用于应对生物战争的生物国防和国防资源的建设方面、其中包括天然有机农业和天然种子建设。
而中国呢,官方为转基因种子开发提供的国家资金,公开的就有210亿元,而对天然有机农业的国家资助则是微乎其微、甚至连不要国家资金而自助开发的有关项目申请、也予以枪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