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发展论文

建筑给排水发展论文
建筑给排水发展论文

浅谈建筑给水排水现状及发展趋势

(台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浙江省台州市318000)

院系:建筑工程学院

摘要:建筑给排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保证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然而目前,我国给

排水系统中存在众多漏洞。我们需要寻求新的建筑给排水技术,以及施工技术,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给排

水系统,保障生活、工作等社会活动正常进行。本文分析了当前建筑给排水的现状,也阐明了未来建筑给排水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给排水系统现状;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X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一座现代化的建筑物是建筑、结构和建筑设备等几个部分的完善结合体,在建筑规划设计、施工和使用中,都是共同工作,缺一不可的。为此必须相互了解,协调工作,消除矛盾,解决工作中产生的问题,提高工程质量,做好建设工作,高校的发挥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为使建筑的功能齐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必然要求在建筑工程中工作量较大的建筑师和结构师了解建筑设备的基本要求,才能在工作中主动全面的研究解决问题,不留隐患,多快好省的完成建设任务,为国家基本建设做出贡献[4]。

给排水主要有三个发展方向,一是给水工程,二是排水工程,三是建筑给排水。给水工程主要是指和自来水公司有关的一些事宜,如自来水厂的设计,施工,供水管道,泵房,滤池,沉淀池等, 排水工程分两个方面,一是市政排水(有些地方也把它和市政给水并在一起归纳到市政工程里去),即和城市排水管道有关的,二是水处理,目前发展趋势比较好,主要是污水处理厂和回用水处理等,在北方水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发展空间很大。建筑给排水是就业面最大的,主要是建筑内的给排水及消防管道的东西,只是修个房子就要考虑这些东西,因此哪个地方都是需要的。这里我主要讲的是关于建筑给排水的一些内容。

. 1.建筑给排水内容

中国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建筑给排水专业亦在迅速发展,建筑给排水也以发展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专业体系。从建筑物内来说,给水系统包括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中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以及组合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包括生活排水系统,工业废水排水系统,以及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这些系统中包括了水质处理,水质、水温、水压保证及供水、配水、排水、通气等众多技术内涵。消防系统有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其他非水灭火剂的固定灭火系统,如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卤代烷灭火系统等[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得到发展,建筑给排水在不断派生出各种新的子系统,新技术、新材料日新月异地涌现,我们知到建筑给排水快速跳动的脉搏,据有关资料称,目前国内建筑给排水从业人员约8万左右。建筑给排水业逐渐强大,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一支不可忽

视的力量。

2.建筑给排水现状

2.1建筑给水

在我国城市供水中,一些城市供水能力不足,城市水厂发展滞后于住宅和公共建筑发展,加之管道老化、承压能力下降,不少城市不但高层建筑需升压供水,一半多层建筑也不能满足上层水压的要求,使我国两次加压设备广泛使用,增压设施成为建筑给水中比重最大、发展最快的一种装置。我国常用的增压设施是水泵、气压给水设备和变频调速给水设备,后二者技术的运用已日趋成熟。同时设于屋顶的调节贮水水箱是常用的储水装置,但由于其存在二次污染严重等缺点,现在水箱从材料和加工上已有很大改进,开始向多元化发展。新颖水箱从材质上有镀锌、搪瓷、复合钢板、涂塑、玻璃钢和不锈钢等水箱,其和水接触的内表面不易锈蚀,对水质无污染,并减轻结构重量,解决施工不便等问题。在营造现代化生活的住宅环境和高质量的生活社区中,人们对饮用水水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改善饮用水水质,我国最初是以小型家用净水器的方式来处理饮用水,其主要方式是用活性炭吸附过滤,但是它在使用时滤料更换不易控制。近年来,出现了优质饮用水这一概念。它是指能达到直接生饮水水质标准的水,其中有超纯水、纯水、蒸馏水、矿泉水和深度处理水等。优质饮用水的水源来自城市自来水或地下矿泉水,其处理工艺有离子交换、超滤、膜滤、蒸馏、消毒杀菌等。供水方式由桶装供应和管道分支供应。桶装供应是设置集中的优质水供应站,用桶装送至居民家中或自取,这种方式目前占大多数;管道分支供应系统在上海住宅小区已有建成,工艺采用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预涂膜精滤、微电解和紫外线杀菌等技术,可以去除对人体有害的有机物质,特别是致癌、致畸、致突变物,同时又保留了水中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5]。优质饮用水经净化处理后送至每户厨房,采用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管道末端循环,以保证水质要求。另外,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的给水一般都采用分区进行的。不同的建筑给予不同的给水方式。用于分区给水的减压阀一般都采用比例式减压阀。其结构简单,减压比例稳定。工作平稳,使用可靠。其他减压限流的场合,薄膜式减压阀也有相当广泛的应用,其特点是减压值可以调节。对于水资源的贫乏,水源的严重污染造成我国缺乏合格的淡水资源,再加上水污染,使得水资源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建筑给排水中,节水重点在于推广节水配件和建筑中水道。

2.2建筑排水

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卫生洁具提出了新的要求,卫生器具更注重舒适、可靠、安静、节能。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卫生洁具有:水力按摩浴盆,用喷嘴产生大量回旋式气泡和冲击水流,可达到康健和休闲的效果;连体式低位冲洗水箱漩涡式大便器,冲洗时噪声低,冲洗效果好,可节省冲洗水量;高标准的全自动坐式大便器可实现正常使用、冲洗污物、清洗人体和吹干等全部过程自动化;休闲卫生器具,包括桑拿浴设备、蒸汽浴设备、热能震荡按摩设备和身体机能调理运动器等。国外很多知名厂家也进入我国生产各类新产品。排水通气技术的应用。主要目的是提供排水中气体的散溢,达到透气的作用;防止排水系统中出现水封的负压

虹吸及正压喷溅现象,确保空气的循环;保持排水迅速通畅、安静。在我国已建立了可适应不同建筑标准、不同要求的五级标准,即伸顶通气管、不伸顶通气管、专业气管、环形通气管和器具通气管等。在通气系统基础上开发的是通气阀和特制配件单立管排水系统。通气阀是一种减少伸顶通气,替代专用通气管系的阀件,采用优质塑料和橡胶制作。单路进气阀可安装在室内立管顶部或横支管上,既可补气又可防止管道内部气体进入室内;双路通气阀可安装在室外立管顶部代替通气帽,使用时以单路进气阀为主。特制配件单立管排水系统已出台了设计规程,其立管的通水能力增大1/3,减少了立管的数量,但该产品现局限于铸铁制品。

3.建筑给排水的发展趋势

3.1对建筑给排水发展趋势的判断基于下述三点认识:

(1)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要求建筑给排水同步发展。

(2)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的社会变化对建筑给排水各层面的影响。

(3)市场经济对建筑给排水的影响。

3.2鉴于上述理由,展望一下给排水的发展趋势

(1)建筑给排水将随同国民经济同步发展,由于本行业技术发展和信息的沟通,其行业增长幅度将大大高于GDP增长百分点;城市中水及雨水利用、节水系统及设备的利用率将大大提高;热水系统中,太阳能和热泵热水系统随着节能的诉求将快速发展。

(2)水问题的日趋严重性,使得水问题经常占据媒体的头版头条。

(3)能源问题对建筑给排水的影响。

(4)建筑排水的发展将呈多元化态势。

3.3 建筑给排水技术发展方向

建筑给排水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人们提供符合国家水质标准的生活、生产用水,保证消防给水系统正常运行,保证排水通畅。以下从不同角度解析建筑给排水的发展方向。

3.3.1给水设计发展方向

对于学校、酒店、办公楼等公共建筑,均应设置带有延时自闭阀的蹲式大便器。为便于检修给水管道,每个单体建筑都需要设置户外控制阀门。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底层住户发现下水管发生堵塞冒水现象时,可及时关闭给水总阀,将排污量降至最低,将事态控制在有效范围内。在安装室外阀门时,要注意安装型式。

目前我国室外安装阀门一般都是法兰安装。我们可以在阀门施工设计时,在法兰连接阀处设置伸缩器,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室外阀门常见问题。做好给水管道的一切保护措施,例如遮光措施、保温措施,保证给水管道的正常运行。我们可以研发新型给水管道,解决常用给水管道存在的易受外界环境改变而破裂或爆破的现象。新型管道应该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

伸缩能力与柔韧性等特性。

3.3.2排水设计

我国通用给排水标准图集中对圆形钟罩式地漏的存水高度做了具体规定,但是其存水量小,水分蒸发会破坏水封。我们可以在楼房承接粪便污水的排水系统地漏部分,设置与排水系统相配套的存水弯,可以有效解决串味现象。

3.3.3建筑节能给排水

我们需要推广国民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与配水管件。虽然这样的节水设备价格较为昂贵,但是一套质优的节水设备可对节约水资源产生巨大的作用。例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淋浴喷头、节水水箱、自动控水系统等。

4. 结语

在21世纪这个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 建筑给排水将担负新的历史重任, 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作为建筑行业的新生力量,我们有责任监护起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充分发挥人类的智慧,将建筑科技与技术推向一个新的巅峰,要相信迪拜高塔不会永远是最高的建筑,没有最高只有更高。建筑给排水要更考虑节约和以人为本。从给水、排水、水资源的保护走全面、均衡、务实、安全以及创新的道路。建筑给排水工程是益民工程。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GDP 的不断增长,国民生活环境质量与水平越来越高,对建筑给排水技术提出更高要求。我们作为新生主力军要认真分析当前国民对建筑给排水系统的需求,坚持建筑给排水的健康、稳定、创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 年版)

[2]、《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2009 年版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5-2006

[4]、王继明.《建筑设备》(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

[5]、关立男. 建筑给排水的发展探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2) .

[6]、林启忠. 建筑给排水技术发展综述[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03) .

[7]、张春凯,赵玉梅,王涵. 我国建筑给排水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7) .

[8]、单玉明, 靳长玉. 浅谈我国建筑给排水的发展思路[J]. 民营科技, 2010,(01)

[9]、徐忠权我国建筑给排水的发展设计思路[J]. 民营科技, 2007,(09)

[10]、顾传宇. 我国建筑给排水的发展设计思路[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23)

建筑给排水论文

供应系统的设计原理 建筑给排水是一门应用技术,是研究工业和民用建筑用水供应和废水的汇集、处置,以满足生活、生产的需求和创造卫生、安全 舒适的生活、生产环境的工程学科。在水的人工循环系统中,建筑给排水工程上接城市给水工程,下接城市排水工程,处于水循环的中间阶段。它将城市的给水管网的水送至用户如居住小区、工业企业、各类公共建筑和住宅等,在满足用水要求的前提下,分配到各配水点和用水设备,供人们生活、生产使用,然后又将使用后因水质变化而失去使用价值的污废水汇集、处理,或排入市政管网回收,或排入建筑中水的原水系统以备再生回收。建筑给排水工程和供热、通风、空调、供电和燃气等工程共同组成建筑设备工程,具有提高建筑使用质量,高效地发挥建筑为人们生活、生产服务的功能。 本书主要内容为建筑生活用水、建筑消防给水、建筑排水和热水供应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并对居住小区积水排水、建筑中水、专业建筑积水排水、非水灭火剂消防系统和施工验收等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由于我们在前面的学习当中对供热、通风、空调、供电等学科有了大概的学习,这就为建筑给排水打下了基础,学起来就比较的轻松、易懂,感觉就不会很难。 在这里我就主要讨论本书中的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建筑排水系统和简直内部热水供应系统。 建筑生给水系统 1、建筑给水系统按供水对象及用途分类可分为三类:生活

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除上述三种系统外,还可以根据用户对水质、水压、水量和水温的要求,并考虑经济、技术和安全等方面的条件,组成不同的联合给水系统,如:生活——生产给水系统;生活——消防给水系统;生产——消防给水系统;生活——生产——消防给水系统。 2、给水方式 (一)直接给水方式 由于外给水管网直接供水是最简单、经济的给水方式,适用于室外给水管网的水量、水压均能满足用水要求的建筑。建筑给水系统应尽量利用外部给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 (二)设水箱的给水方式 设水箱的给水方式可在室外给水管网供水压力周期不足时采用。用水低峰时利用室外给水管网水压直接向室内给水管网供水,并向水箱补水;用水高峰时,室外管网水压不足,有水箱向建筑给水系统供水。另外,当室外给水管网水压偏高或不稳定时,为满足稳压供水的要求,也可采用设水箱的供水方式,室外管网直接将水输入水箱,又水箱向建筑内给水系统供水。 (三)水泵供水方式 水泵供水方式宜在室外给水管网水压经常性不足采用。当建筑内用水量大且均匀时,可采用恒速水泵供水;当建筑内用水不均匀时,宜采用一台或多台水泵变速运行供水,以提高水泵的工作效率。为充分利用室外管网压力,节省电能,可将水泵和室外管网直接连接。

给排水本科毕业论文

摘要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将水的这一特殊产品推向市场进行销售,完成产品向商品转化,充分体现水的自身价值和社会效益,也是获取水这个特殊商品质量好坏,以及社会效益的水资源是否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信息的部位,而且还是回收污水,保证水的循环持续进行的开始阶段。因此,它在水的循环中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同时,建筑给水排水和卫生设备的完善程度、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已经成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叙述了建筑给水排水的发展和已取得的技术成就,并对建筑给水排水的几个问题的思考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工民建;建筑给水排水;不断创新;问题;思考

Some thinkings that drains to the building water supply Abstract Construct water supply catchment engineering aqueous of the special product push to carry on sale to the market and complete a product the conversion is toward the merchandise and well embody aqueous oneself value and social efficiency, is also obtain water this special merchandise quality quality, and the water resources of social efficiency whether the part that is placed in a virtuous cycle status information, and still recall sewage, promise that the aqueous circulation keeps on carrying on of beginning stage.Therefore, it has the function that can not act for in the circulation of water.At the same time, construct the advanced degree of water supply catchment and the perfect degree, technique level of sanitary equipment, Be already come measuring a social economy development, modern horizontal of the importance mark of a.This text described the development and acquired technique achievement of building water supply catchment, and to building water supply drain of a few thinkings of problems carried on treatise. Keywords:The work people sets up;Construct water supply catchment;Is continuously creative;Problem;Consider

建筑给排水论文

建筑给排水论文 --------建筑给排水节能和民建给排水的一些问题的优化 姓名:xxx 学号:xxxxxxxxx 院系:xxxxxxx 通过本学期对建筑给排水的学习,了解了给排水在日常生活生活中的重要性。不仅仅庞大的建筑网需要处理好给水排水的问题,更广泛的民用建筑和工业厂房等也需要做好给水排水处理,下面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和自己的所思所想,对建筑给排水节能和民建给排水在某些问题上进行探讨,尽可能使问题更简单,给排水系统更完善、流畅。 首先,建筑节能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国策。建筑给水排水的节能就是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建筑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建筑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系统效率和保温隔热性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建筑物给排水功能和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给水排水系统的能耗。建筑给水排水的能耗虽然在建筑能耗中所占的比例不大,但降低其使用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利于节约用水、改善设计系统的效率、保护环境。因此,重视建筑给水排水节能的途径,对研究建筑节能将有积极的意义。 那么,建筑给水排水节能主要有哪些途径呢? 1.给水 合理确定用水量(包括冷水、热水及其他等用水)的定额。严格执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的生活用水量定额标准,并非用水量越高越好。理论设计建筑给水系统。主要可通过下列方法实现:充分利用市政管网的压力,直接供水;合理进行竖向分区,平衡用水点的水压;采用并联给水泵分区,尽量减少减压阀的设置;推荐支管减压作为节能节水的措施,减小用水点的出水压力;合理设置生活水池的位置,尽量减小设置深度,以减少水泵的提升高度;优先考虑水池- 水泵- 水箱的供水方式。推广采用节水的卫生器具,如限制卫生器具的流出水头、红外线感应龙头和便器等,不应采用无控制花管、长流水的小便槽。合理采纳变频调速泵组供水。当采用变频泵供水时,应优先采用变频变压变流量的给水方式,其节能效果要优于变频恒压变流量的给水方式;当采用变频恒压变流量时,工作压力的设定应接近水泵工频运行时高效段扬程的下限;工作水泵应选用2 台或2 台以上,不同级配工作泵的流量宜以1/2 的流量梯变,宜采用大小水泵搭配的形式,并设气压罐小流量给水。当市政条件允许时,宜采用叠压供水设备。具备条件的,应当至少选择一种可再生能源(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用于建筑物的热水供应。热水水源的利用可采用太阳能、水源热泵、地源热泵技术。在采用水源热泵、地源热泵技术时,不得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和浪费。如利用地下地温地源自动供暖制冷系统,就是通过表层地下水为载体,或将盘管埋在土壤中以盘管内流动的介质为载体,将这些地温热源输送到水源热泵进行能量转换,冬季输出45 ~65 ℃的热水。在太阳能的利用上,有条件的可采用太阳能蓄热技术,太阳热水系统的工程参数应结合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确定。太阳能热水器的循环可采用强迫式、自然式循环太阳能热水器和直流式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应有温控装置,并应合理控制和设定热水的温度。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热能再利用与节水技术还应相互结合。太阳能热水器可作为热水供应的预加热措施,可设在其他热交换器的前端。热水系统宜机械循环以满足用水点的节水要求。合理设计热水供应系统。加强余热的回收和利用(包括工业余热、废热、烟气余热、蒸凝结水、热风能量的回收和梯级利用),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城市热网或区域性锅炉房的热水或蒸气作热源。可采用专用的蒸气或热水锅炉制备热源,也可

给排水-毕业论文(设计) (1)

专业论文 (主论文) 题目某地商务区商住楼给水排水工程设计 姓名唐玲 2016年6月20日

摘要:本设计包括室内给水工程、室内排水工程、室内消防工程,按甲方要求,本工程给水管只设进户总管,排水管只设排水出口,其于部分用户自理。 给水系统采用分区供水,低区负二到三层,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高区三到十层,采用无负压变频供水。室内排水系统采用污、废水分流制,底层单独排放,排水立管设伸顶通气管,污、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化粪池由小区总图设计时统一考虑。消防系统分为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和室内喷淋给水系统,两者均采用加压水泵和高位水池(箱)联合供水。屋面雨水排水系统采用天沟外排水。 给水管采用聚丙烯PP-R管;排水管采用硬聚乙烯塑料排水管;消防系统均采用内外壁热浸镀锌钢管。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消防系统

1、前言 本次设计的目的是充分利用所学的现有的知识,完成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此次设计基本上实现了我们从理论知识向实际工程设计的转变,充分的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程当中,并对设计的方案、内容加以有针对性地、有说服力地论证,从而实现设计工程的可行性。 本次设计在选题的过程中,考虑到地区性、建筑性质,选用高层建筑,建筑类别相对高级,进行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并且使人们得到舒适、便利生活环境。设计的大体内容是:建筑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热水工程和消防工程,设计的意义在于满足人们生活用水的同时,要满足室内的消防用水,保证人们居住的安全性。设计的依据为相关书籍和设计手册、规范。在设计中,大都按照常规方法,严格依据设计规范来进行,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及卫生设备要相对完善,在技术上要保持先进的水平,在计算的过程中,尽量使用符合经济流速的管径,以便降低成本,同时要考虑水的漏失、压力情况来选择管材和一些连接管件,以便在水从市政管网输送到建筑内用户的过程中,水的漏失量最少,节约水资源。 1.1国内外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研究的状况和主要内容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与一般多层建筑和低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相比,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在某些方面是相同的,但因高层建筑层数多、建筑高度大、建筑功能广、建筑结构复杂,以及所受外界条件的限制等,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无论是在技术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超过了低层建筑物的给水排水工程的范畴,并且有以下一些特点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设备的使用人数多,瞬时的给水量和排水流量靠的水源,以及经济合理的给水排水系统形式,并妥善处理排水管道的通气问题,以保证供水安全可靠、排水通畅和维护管理方便。下面就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主要特点介绍如下: ⑴高层建筑层数多、高度大。给水系统及热水系统中的静水压力很大,为保证管道及配件免受破坏,必须对给水系统和热水系统进行合理的竖向分区,加设减压设备以及中间和屋顶水箱,使系统运行完好。 ⑵高层建筑的功能复杂,失火可能性大,失火后蔓延迅速,人员疏散及扑救困难。为此,必须设置安全可靠的室内消防给水系统,满足各类消防的要求,而且消防给水的设计应“立足自救”,方可保证及时扑灭火灾,防止重大事故发生。

给排水毕业论文【最新版】

给排水毕业论文 一、问题的由来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对工作环境、生活质量,特别是对美的追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原有的一套设计习惯。并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求对以前不受建筑设计重视的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来一个较大的改革,以适应日趋变化的业主市场。 长期以来,给排水工程设计采用的是一种封闭静止的方法,就工艺而工艺,就生产而生产,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单一的一种功能,没有综合地考虑各种要素,因此工程的最终结果必然不能全方位地满足业主的各方面要求,更不能满足日趋重要的环境要求。 近年来给排水工程设计的经验教训告诉人们必须在设计的观念上要有一个较大的革新,或者说必须有一个新的认识才能真正确保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质量的提高,即良好的功能和良好的建筑形象的高度统一。良好的功能可为生产和管理人员创造舒适安全和整洁优美的环境,从而提高劳动生产

率;而良好的建筑形象也是一种功能,这种功能不光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 水厂建筑的特点:一是工业建筑范畴,但不能忽略其美观;二是建筑物匍伏于地,尺度不大,并且形式单调均一分散、变化不大;三是构筑物所占比重特大,表现在体量闷沉、笨重,而且一般布置在厂区平面显眼的中心位置;四是污水处理厂气味重而难闻;五是为使水厂的环境更加接近自然,需有大面积的绿化。因此,水厂的建筑设计的意义倒并不完全在于如何做好工艺(这是很重要的),如何画出一张美丽的图画,而在于其理想的目标能得以实现,完美的构思能得以表达,合理的功能能得以兑现,以及优雅的环境能得以体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水厂的建筑设计首先应该在确实掌握丰富的信息、详实的资料的条件下,在加强内部工种联系的前提下,在正确的设计原则指导下和正确的方式组织下,有步骤、有计划地应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去加以制订(其中还要特别重视国外的各种先进经验)。我们不能把设计的全过程看成是一个封闭——自立门户的模式;单——就事论事的模式,稳定——成不变的模式;而应该看成是一个持续发展的、不断开放的、经常变化的动态体系,才能确保设计出一个完美的优秀工程。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论文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论文 1建筑给水排水常见的浪费形式 从建筑给水排水的设计方面看,水浪费的主要隐患有下面几个方面: 1.1超压出流造成巨大浪费 给水配件超压出流,不仅会使给水系统的配水量造成非正常分配,也给用水工况造成不良影响,而且这些超压出水量并未产生使用价值,也就是无效用水量,这部分的浪费常常是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很难被人们所察觉和认识,这也就使得超压出流造成的水浪费不能引起人们足够的认识,然而这种浪费在各种建筑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其浪费量也是相当可观的。 1.2热水供应系统造成水浪费 当前我国热水供应系统方面也存着较为严重的水浪费现象,主要

表现为当配水装置开启后,不能及时满足所需要的水温,常常是放掉一部分冷水后,才能让热水设备开始正常运转,这样就造成了很大的水浪费使用。 1.3管道及阀门泄漏造成水浪费 我们经常可以在路边看到由于管道生锈或是被腐蚀严重等造成大量的水浪费,更别说埋在地下的了。生活中也常可以看到用户反应浮球损坏、漏水,直接导致大量的水资源被白白浪费。 1.4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不高 一般我们通常把自来水称作“上水”,把污水称作“下水”,而作为污水净化后可再利用的的水称作“中水”。中水虽然不能被直接摄取利用,但是可以运用到农业、城市绿地灌溉、住宅冲厕等等地方。然而由于认识上的不足目前中水利用率仍是较低,造成了这部分水资源的浪费。 2给水排水工程的节约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城市里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在给水排水方面,用水量大、用水相对集中、浪费严重是高层建筑的明显特

点。因此,探讨高层建筑给水排水的节约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2.1合理确定供水压力 建筑节水首要任务之一就是防止水量漏损。供水压力过高的时候会常常导致管路和管件的损耗随之上升,使用年限也会相应降低,水量的浪费也就不可避免了。因此,合理确定建筑给水系统供水压力是防止水资源浪费的前提。在对高层建筑予以必要的分区的时候,还可以进行减压措施,如设置减压阀等防止超压,减少超压出流量造成的水浪费。 2.2合理选择热水供应系统 影响冷水浪费多少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热水循环方式的选择。目前有“干管循环”“,立管、干管循环”,“支管、立管、干管循环”三种热水循环方式,其中水浪费量最多的就是干管循环方式。这就需要在给水排水施工中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选择节能的热水供应系统。 2.3积极采用节水节能设备 2.3.1采用优质阀门和管材

建筑给排水毕业论文

长沙理工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 2016届给水排水工程专业题目:住宅的给排水设置 学号:2014FBH95114 学生:xxx 指导教师:XXX 评阅教师:XXX 2016年4 月10 日

摘要 建筑华美的外部装饰就像是人体华丽的衣服,他决定着建筑的外观美丽与否;建筑的结构就像是人体的骨骼,决定着建筑坚固与否;建筑中的给排水管网就像是人体的血管,决定着建筑将来的运行好坏与否,决定着将来建筑是否可以很好的为人们提供服务。所以住宅建筑的给排水管网不仅仅要满足供水的水压、水量问题还要合理的设置管道,从而达到节能、更符合使用者需求的目的。 关键词:住宅;管道;形式;设置

目录 摘要.................................................................................................................................................... I 绪言 (1) 1、给水系统 (1) 1.1给水形式 (1) 1.1.1直接给水方式 (1) 1.1.2单设水箱给水方式 (1) 1.1.3泵水箱联合给水方式 (2) 1.1.4气压给水方式 (2) 1.1.5变频调速给水方式 (3) 1.1.6叠压给水方式 (3) 1.1.7分区给水方式 (3) 1.2管道设置 (3) 1.2.1满足最佳水力条件的要求给水管道的布置应力求短而直。 (3) 1.2.2力求美观与合理维护检修管道应尽量沿墙、梁、柱呈直线敷设。 (4) 1.2.3应保证生产及使用安全给水管道的位置,不得妨碍生产操作,交通运输和建 筑物的使用。 (4) 1.2.4应有利于避免损坏与污染给水埋地管道应避免布置在可能承受重物压坏处。 管道不得穿越生产设备基础。 (5) 1.3住宅水表设置 (6) 1.3.1水表的设置 (6) 1.3.2 水表的分层设置 (6) 1.3.3 水表集中设置在首层 (7) 1.3.4 水表分别集中设在 (7) 1.3.5 分户远传水表的设置 (8) 2、排水系统 (8) 2.1排水形式 (8) 2.1.1异层板下排水方式。 (9) 2.1.2同层沉箱排水方式。 (9) 2.1.3同层后排水方式。 (10) 2.2管道设置 (10) 2.2.1管线最短、水力条件好。 (11) 2.2.2便于安装、维修和清通。 (11) 结束语 (13) 致谢 (14)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 浅析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课程教学 摘要:建筑给排水工程是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课之一。通过分析建筑给排水工程学科发展对教学内容的影响以及课程在教学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 一、课程概述 建筑给排水工程是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原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完成了基础知识学习后接触的主要专业课之一。它与给排水管网和水质工程学一起构成完整的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体系,是城市健康水循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建筑给排水工程研究的“水”局限于建筑或小区内部,与通风及空调系统、建筑电气等学科共同组成建筑设备工程,具有创造卫生、安全、舒适的生活、生产环境,提高建筑使用质量的功能属性。 由于该课程的双重性,以及社会目前对建筑类人才的大量需求,不少高校的环境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甚至建筑电气工程等专业都将该课程作为学生重要的选修课之一。 二、新形势对课程教学内容提出新的要求 (一) 经贸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经贸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发展,国家政策的调整,给我国土建类工程单位的经营带来了较大的改变。入世后,国内设计单位按照国外建筑事物所的组织形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参与市场竞争,组织形式的变化、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直接导致他们对于技术复合型人才的大量需求。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及物业管理公司大量涌现,成为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那些既懂技术又懂管理,掌握包括水、电、暖在内的建筑设备专门知识的毕业生很受欢迎。 因此,逐步将建筑给排水工程与建筑设备教学内容整合,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教学基本内容中增加供热、通风、空调、供电和燃气等设备系统的基本知识,补充建筑、结构常识及相关专业间的管线综合与协调配合关系等内容,在课程设置上与国际接轨成为业内高校教师的共识。 (二) 学科自身发展的要求 经济和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建筑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化,综合性建筑大量涌现;建筑构成日趋复杂;引发火灾的因素增多、建筑防火要求越来越高等诸多因素,促进了建筑给排水学科近年来的长足发展。 1. 供水品种多样化,水质、水温成为继水量、水压之后的重要问题 2. 不断出现的越“长”越高和越“埋”越深的建筑与城市供水设施老化矛盾的尖锐,建筑中各给水系统的增压、减压、稳压及防超压措施越来越复杂;

基于建筑给排水浅谈管道施工要点论文

基于建筑给排水浅谈管道施工要点摘要:建筑给排水施工是建筑工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本文简单阐述了如何有效及时、完整、有序地抓好给排水施工的质量控制,从而创建优良的工程基础。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施工要点;质量管理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building works, construction quality is directly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works, this article briefly discusses how to effectively and timely, complete, do a good job in an orderly manner to the drainag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to create a good engineering base.key words: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construction elements; quali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u17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前言 建筑给排水施工是建筑工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如何能构及时、完整、有序地抓好给排水施工的质量控制是创建优良工程的基础。明确外供水管的位置和管径,如离建筑物较远和比室内管径小则不能保证室内给水管的压力,此关系必须施工前理顺。螺纹连接质量控制有两点,一是管螺纹加工前检查绞板和管端,板牙完好、安装正确,绞板后部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给排水工程论文

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给排水工程是建筑工程有机组成部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公司工程给排水管道现场管理经验,我认为施工单位必须做好施工队伍的素质管理工作,同事也要做好参与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等提高施工管理技术,并且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各环节的质量监督工作,这样才能确保给排水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做到公司工程的万无一失。本文主要针对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管理作阐述: 1 施工准备工作 了解图纸、熟悉图纸会审工作,参看土建结构图、装修建筑图、有关设备专业图,核对各种管道的坐标标高是否有交叉,管道排列所占空间是否合理,将设计及施工中将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工程师首先应审查给水排水承包(分包)单位的营业执照、企业资质等级证书、专业许可证及岗位证书等;其次,工程师要审查承包(分包)单位的给水排水施工的相关证明,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人以及给水排水工长应有当地城市建设委员会颁发的“岗位证书”,安装电工以及电焊工应持有劳动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如不符合规定要求条件,监理单位有权禁止电气类承包(分包)单位进场。在施工过程中,有合格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应该少于总人数的50%。土建工程进行基础施工时,应将给排水管道的出入口,按其将穿越基础的位置、标高和尺寸留出孔洞。砌筑砖墙时,暗装的管道要按有关规定留出墙槽,明装的管道要留出过墙的孔洞。

在事前就做好各个环节的把关工作,以确保施工质量。施工前对专业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和操作水平,使各分项工程质量达标,实现预定管理目标。对材料和设备质量的把关。把好给水排水安装工程的材料、构配件、设备的使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质量标准。因此,要把住“四关”,即采购关、检测关、运输保险关和使用关。强化全面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在施工的全过程,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不断地进行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2 施工过程管理技术 在施工中,管理人员应在现场对所有给排水安装项目的进度、质量及投资、进行不间断的全面跟踪,做好协调和检查。 2.1 做好协调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提前与相关单位协调好有关事务,如施工组织、施工要求、施工时间等问题都要经过多次磋商。 2.2 对材料设备的检查 依据相关施工规范和设计文件,进行材料的几何尺寸、强度和密封试验,杜绝使用劣质施工材料,对各类施工材料,按设计要求核对其材质、型号、规格,并进行外观检查。材料到达施工现场后,应逐项开箱检查。 2.3 施工现场管理 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组织协调各施工单位具体落实施工日期、施工地点、施工人员、质量检验等事项。对施工单位及进度统一协调

建筑给排水毕业设计任务书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2011届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专业 毕业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 课题名称:广州某小学教学楼 给排水工程设计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孙超 二O一三年十二月

第一部分 毕业设计任务书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与要求 1、毕业设计的内容 受广州某学校的委托,设计其教学楼,要求设计完善的建筑给水、排水和消防给水系统。并满足下列要求: 1)给水系统供水安全可靠,保证水质、水压、水量、水温; 2)排水畅通、气压稳定、室内环境卫生条件好; 3)技术先进、运行管理方便、投资少。 2、毕业设计的要求与数据 (1)工程概况 某小学教学楼建筑总面积为3010.8m2, 地上5层,各层高详见建筑图。各层功能详见平面所示,首层为架空层和水泵设备房、电房,2~5层为教室,每层设用男女卫生间,内设台式洗脸盆、大便器,小便槽等。教职工人数按学生人数的10%计。每层走廊预留恒温饮水机进水管(DN20,设置倒流防止器)。 (2)原始资料 A、建筑设计资料 1)各层建筑平面图 2)屋面、楼梯顶建筑平面图 B、给排水设计资料 3)据市政建设和环保部门批准文件决定,给水进水管从建筑北面的规划路给 水管DN150引入,市政给水管网常年提供可靠水压为0.25MPa,水质符合 饮用水标准。城市管网不允许直接抽水。 4)污水、雨水排出管可从建筑西南面的规划路排出,与城市排水管网相连。 该市设有城市污水处理厂,室内生活污水需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 管道。接入市政雨污水管前必须设置水质检测井。

(3)工程地质和地震资料 不考虑地震影响。 二、毕业设计(论文)应完成的工作 1、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约为2万字),装订成册。包括6部分: 1)设计总说明; 2)目录 3)前言:设计资料、工程性质、设计任务和设计范围、设计内容等; 正文: 1、分析设计资料,确定建筑内部的给排水、消防系统方式。 2、用水房间卫生器具及管道的布置及敷设。 3、室内外管道材料、设备的选用及敷设安装方法的确定。 4、建筑内部给排水系统、消防系统的计算。 5、水泵房布置及计算。 4)结论 5)参考文献 6)致谢 2、设计图纸包括: 1)图纸目录; 2)总说明、图例、设备统计表; 3)各层给排水平面图(首层给、排水平面图分开) 4)各层水消防平面图 5)消防水箱大样图; 6)泵房平面布置图; 7)泵房剖面及管道轴测图; 8)给水管道系统图;

给水排水论文

给水排水论文.txt19“明”可理解成两个月亮坐在天空,相互关怀,相互照亮,缺一不可,那源源不断的光芒是连接彼此的纽带和桥梁!人间的长旅充满了多少凄冷孤苦,没有朋友的人是生活的黑暗中的人,没有朋友的人是真正的孤儿。 浅谈室外给水管道工程设计 - 给排水论文 摘要:室外给水管道工程设计在各地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在整个给水系统设计中占的比重不大,并且在相关专业书籍中,这一方面介绍很少。这里结合本人和当地的工作实践谈几点体会。关键词:室外给水管道给水管道工程设计室外给水管道工程设计在各地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在整个给水系统设计中占的比重不大,并且在相关专业书籍中,这一方面介绍很少。这里结合本人和当地的工作实践谈几点体会。从大范围来讲,室外给水管道工程设计首先要依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小区给水规范、施工规范、消防规范、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等相关规范和手册;然后要结合地区地理、气候特点及各地水司的运行规程等实际情况,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出发综合考虑、设计。一、管径市政给水管道管径选择一般根据管网平差计算结果和用水情况来确定。在实际中,现状管网是依据若干年的规划和建设积累而成的,可能会遇到局部管网规模与城市发展速度相比相对滞后的问题。这就涉及到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取舍问题:是加大投资力度改善供水能力,还是“缝缝补补又三年”,过几年再说。随着各地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最好能结合城市改造的步伐,逐步调整输、配水管网的不利点、不利管段。这就又对供水管网监测提出要求,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对全区管网进行动态监测,甚至可以进行数字建模、电子模拟,对本地的管网状况做到了然于胸,以便为合理调整、优化管段提供依据。这也是供水企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一个方向。居住小区内室外给水管道管径选择,一般依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居住小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等规范中居民用水定额、用水量等相关内容来确定。要注意区分最大小时流量与设计秒流量的应用范围,《居住小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的3.5.2条,根据居住人数和生活给水干管、支管,对此作出了界定。无论是市政给水管道还是居住小区室外给水管都涉及到流量与管径的对应问题,一般都依据流量、流速按《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中的水力计算表及地方经验来确定。不过特别是居住小区的给水管道一般管径较小,单靠水力计算表不容易确定管径。可以参考《水工业工程设计手册·建筑和小区给水排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2)中提出的一个界限流量表,并结合地方经验来确定。二、平面布置相关规范中提出配水管线尽量布置在道路外侧。实际工作中,城市规划部门出于对所有地下管线的综合考虑,有可能安排在机动车道或慢车道下。随着城市道路等级的逐渐提高,以及地下管线的复杂程度的提高,应考虑适当多增加一些甩口,以满足城市美化和生产生活的需要。同时供水主干管上也不宜开口过多,可考虑结合地下旁通式消防甩口。一般在城市规划和城市配水管网的初步设计中,较少考虑铺设复线。实际上在交通密集路段、道路横断面较宽路段(规范规定大于50米)以及市区输水干线管径较大的路段,都应考虑铺设复线,另外,城市地下管线布置综合管廊,距离一般城市还较遥远,如果给水管线布置在车道下面,最好尽量减少在车道上做井。除必不可少的干线闸、排气等井外,像分线闸、地下旁通式消防等井尽量甩到便道上。国外的道路一般比较整洁,在这方面值得我们学习。三、埋深城市管线综合规划一般都本着“有压让无压”的原则。规划部门在管线交叉时,喜欢将给水管线深埋;而水司在满足冰冻和荷载的情况下,出于维护和造价的考虑,喜欢浅埋。在实际工作中,市政地下管线越来越复杂,给水管线在不断穿越其他管线后,可能会造成给水管道频繁的上下起伏。不仅会增加很多的排气、增大水头损失,还可能增加隐患点。所以在管线穿越障碍时,尽量从全段角度综合考虑,局部上返还是下返,少陡峭变化,多平缓过渡;少一些曲折,多一些顺直。另外,在闸门、排气等处的埋深还要考虑井室的形状和大小。一般井室对埋深有最小要求,所以在涉及到井室处的管段的埋深要

建筑给排水设计论文-建筑排水系统论文

建筑给排水设计论文-建筑排水系统论文

建筑给排水设计论文建筑排水系统论文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技术的应用浅析【摘要】本文对节能的概念、特点及技术措施应用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浅析了建筑给排水设计领域当前最主要节能措施。 【关键词】给排水设计;节能;二次供水;措施;管网 前言 在目前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我国城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环境相对污染的问题。其中建筑在能源消耗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建筑设计者应该要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与自然和谐统一。如何能使设计过程中实现合理用能和达到节能设计规范要求也是衡量设计师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 1 给排水设计的主要节能措施 根据我国目前建筑供水、用水的特点给排水节能设计的要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利用清洁、环保型能源(如太阳能等)作为建筑

热水供应设备;二是合理利用市政管网的余压,采用分区供水方式并使用节能效果显著的供水设备设施;三是节能、节水型的卫生器具,节水型的卫生器具能够有效地减少水的消耗量,而且对降低供水能耗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1.1 合理利用市政供水管网余压 尽管城市市政供水管网压力可能不同,但普遍在0.2-0.4MPa之间,五层以内的建筑的供水压力基本上是可以满足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越来越趋于紧张,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城市建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小高层、高层,甚至超高层建筑,这些建筑的楼层远远多于五层,因此,为了满足正常供水,必须采用二次加压技术来实现对建筑的正常供水。此时,合理利用市政管网压力,采用分区的供水方式可以非常有效地减少二次加压的能量消耗。这样设计还避免了低楼层管网压力过高带来的生活不便及其水资源的浪费。 1.2 采用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 储水池、加压水泵、高位水箱等是二次加压供水的主要设备,但二次加压供水一直都没能解决二次污染的问题,而且能源消耗相比其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 给排水工程论文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给排水工程论文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摘要】在建设工程中,给排水安装质量好坏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应做好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工作,认真分析质量问题发生原因并采取有效解决方法非常重要。 【关键词】建筑工程;给水排水工程;施工要点;施工管理;质量管理 建筑给排水工程是建筑工程有机组成部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施工单位必须做好施工队伍的素质管理工作,做好参与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等提高施工管理技术,并且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各环节的质量监督工作才能确保建筑给水排水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主要针对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管理作阐述。 1 施工准备工作 了解图纸、熟悉图纸会审工作,参看土建结构图、装修建筑图、有关设备专业图,核对各种管道的坐标标高是否有交叉,管道排列所占空间是否合理,将设计及施工中将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工程师首先应审查给水排水承包(分包)单位的营业执照、企业资质等级证书、专业许可证及岗位证书等;其次,工程师要审查承包(分包)单位的给水排水施工的相关证明,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人以及给水排水工长应有当地城市建设委员会颁发的“岗位证书”,安装电工以及电焊工应持有劳动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如不符合规定要求

条件,监理单位有权禁止电气类承包(分包)单位进场。在施工过程中,有合格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应该少于总人数的50%。土建工程进行基础施工时,应将给排水管道的出入口,按其将穿越基础的位置、标高和尺寸留出孔洞。砌筑砖墙时,暗装的管道要按有关规定留出墙槽,明装的管道要留出过墙的孔洞。 在事前就做好各个环节的把关工作,以确保施工质量。对施工队伍进行培训、筛选。施工前对各专业施工班组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和操作水平,使各分项工程质量达标,实现预定管理目标。对材料和设备质量的把关。把好给水排水安装工程的材料、构配件、设备的使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质量标准。因此,要把住“四关”,即采购关、检测关、运输保险关和使用关。优选采购人员,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强化全面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在施工的全过程,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地进行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2 施工过程管理技术 在施工中,管理人员应在现场对所有给水排水安装项目的进度、质量及投资、进行不间断的全面跟踪,做好协调和检查。 2.1 做好协调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协助业主提前与当地水务部门及消防部门等单位协调好有关事务,如施工组织、施工要求、施工时间、施工费用

浅谈建筑给排水设计及施工 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浅谈建筑给排水设计及施工 系别:建筑设备系 专业班级:供热091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2 年6 月10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正日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给排水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安全,尤其是住宅给排水工程,直接关系到居住人的切身利益,因此,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质量日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现场文明施工和安全管理也被人们纳入了重点。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质量;文明施工;安全管理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2) (一)建筑工程概况 (2) (二)给排水、暖通工程设计概况 (2) 1、施工概况 (2) 2、给水系统 (2) 3、排水系统 (3) 4、采暖系统 (3) 三、施工组织部署 (4) (一)技术准备 (4) (二)施工现场的准备 (4) (三)劳动力的组织安排 (4) (四)物资组织安排 (4) (五)施工部署 (5) 四、主要项目施工方法及技术质量要求 (5) (一)、预留、预埋 (5) (二)、管道支架制作、安装 (5) (三)、给水管道安装 (7) (四)、排水管道安装 (9) (五)、采暖管道安装 (11) (七)、设备安装 (13) 五、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15) 六、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5) 七、安全、节能、环保及文明施工措施 (16) 八、降低成本及成品保护措施 (17) 九、参考文献 (18) 十、谢辞.......................................................................................................................... - 34 -

建筑给排水施工论文:建筑给排水施工图审查要点

建筑给排水施工论文:建筑给排水施工图审查要点【摘要】为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和工程质量,降低建设资金,会审中应认真审查施工图,对给排水施工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预见性地解决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详细介绍了建筑给排水与各有关专业的关系,施工图审查原则、要点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施工图会审;原则;要点;建筑给排水 施工图会审是施工竹理工作中施工准备阶段的一项重要技术工作,是建设的基本要求。日的是减少施工图的差错,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顺利进行,降低建设资金。有关各专业技术人员在接到施工图以少西,应认真学习图纸,熟悉图纸的内容、要点和特点,弄清设计意图,掌握工程情况,了解建筑结构,以便采取有效的施工方法和可行的技术措施。在审核图纸时,尽量全面地发现图纸中的问题,以便设计人员对审图时所提出问题做出修改和补充。审图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技术工作,需要考虑的事项丁‘头万绪,挂一漏万,在所难免。在审图时若有一份清单对照检查就可以帮助审图者避免重大的疏漏,以下是笔者在审图实践中总结拟定的一份清单,仅供参考。 1建筑给排水专业与有关方面的关系 1. 1专业设计相4_之间的关系 (1)各用电设备的位置与供水(电)及控制位置·容量是否匹

配,零配件及控制设备能否满足要求。 ( 2)电气线路、竹道、通风、空调的敷设位置和走向相匀_有无十扰,埋地竹道或竹道沟与电缆沟之间有无矛盾。 ( 3)连接设备的电气线路、控制线路、竹(水、油气)路与设备的进线接竹位置是否相符。 ( 4)水、电汽、风竹道或线路在安装施工中的衔接部位和施工顺序是否明确。 ( 5)竹道井的内部布置是否合理,进出竹路有无矛盾。 ( 6)各种工种安装、调试、试车、试压的配合关系是否明确,有无匀_相影响。 1. 2给排水竹道安装与建筑结构的关系 (1)预留、预埋位置与安装实际需要是否相符。 ( 2)设备基础位置、尺寸、标高是否满足竹道敷设的需要。 ( 3)竹道沟位置、尺寸、标高是否满足竹道敷设的需要。 ( 4)建筑标高基准点和放线基准位置是否明确。 ( 5)给排水、消防竹道敷设位置与建筑、结构标高、位置尺寸等有无矛盾。 ( 6)有关建筑设计,如卞体结构、墙体结构门窗位置、吊顶结构、内外装修材料等与安装有无矛盾。 2施工图审查要点 现将建筑给排水、消防、人防工程供水系统审图的儿个大

建筑给水排水课程教学论文

建筑给水排水课程教学论文 一、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组织形式陈旧。就现阶段的课堂教学来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教学方法仍沿袭常规教学组织形式,即学生通过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先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再进入实践环节,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应用掌握欠佳。此类方法培养的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时,工程实践经验不足,专业技能达不到设计院、施工单位、房地产和科研院所的要求,无法胜任工作任务。(二)教学方法及手段单一。从教学方法及手段来看,多采用单向的“灌输式”教学法,课堂疲软,效果不佳。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院校仍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教师按已制定好的教学大纲讲解理论知识,学生只需记忆背诵,很少主动去发现、思考与分析知识点。这种教学方法由于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对供热工程理论、方法的理解、掌握及应用都较为欠缺。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当代科技发展对人才知识与能力的需求。(三)案例教学法应用流于形式,效果不佳。目前,案例教学法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的教学中渐渐被重视和利用,但受传统师生观、知识观和教学观的限制,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仍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参与度不高,使案例教学法变成了只由教师操控来进行的封闭式独白。知识是师生共同建构的产物,师生应该共同组织课堂,平等分享知识和观点。这不仅可以促进师生逐渐成为互联式的平等伙伴,也可在开放式的合作对话中实现对知识的共创,也使案例教学法成为一场教育理念与实践的深刻变革[2]。因此,在深入研究国内高素质创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基础上,教师要有组织地实验,结合新疆地域特点和院校自身实际,探讨超越传统的教学理念及方法,与社会、企业、院校实践密切联系、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案例教学法,无疑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 二、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的特点 (一)内容综合性强、知识辐射面广。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是一门融合建筑概论、水力学、工程力学、土建工程基础、工程经济学、画法几何,以及工程制图等多门专业基础课程内容紧密结合的交叉学科。(二)工程实践性强、案例丰富。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与工程设计施工活动密切相关,课程所涉及的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