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退火与正火
45钢完全退火、正火、淬火、淬火+低温回火、调质处理温度

45钢完全退火、正火、淬火、淬火+低温回火、调质处理温度摘要:1.钢的完全退火处理2.钢的正火处理3.钢的淬火处理4.钢的淬火+低温回火处理5.钢的调质处理6.各种处理方式的温度要求及应用场景正文:在金属材料加工中,热处理是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金属材料的性能和用途。
本文将介绍钢的完全退火、正火、淬火、淬火+低温回火、调质处理五种常见热处理方法,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温度要求。
一、钢的完全退火处理钢的完全退火是一种将钢加热到Ac3或Ac1以上适当温度,保持一段时间后冷却至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其主要目的是消除钢中的残余应力,提高塑性和韧性,为后续加工和使用提供良好的基础。
完全退火的温度一般在800-900℃左右,具体取决于钢的成分和所需的性能。
二、钢的正火处理钢的正火处理是将钢加热到Ac3或Ac1以上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以适当速度冷却至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正火处理可以改善钢的组织形态,提高硬度和强度,同时保持一定的韧性。
正火处理的温度一般在800-900℃左右,与完全退火相似。
三、钢的淬火处理钢的淬火处理是将钢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上,保温一段时间后,迅速冷却至室温的热处理过程。
淬火处理可以使钢获得高硬度、高强度和良好的耐磨性,但韧性相对较低。
淬火处理的温度根据钢的成分和性能要求有所不同,一般在800-1000℃之间。
四、钢的淬火+低温回火处理钢的淬火+低温回火处理是在淬火的基础上,将钢加热到低温回火温度(一般为150-250℃),保温一段时间后冷却至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这种处理方式旨在提高钢的韧性和稳定性,平衡强度与韧性的关系。
五、钢的调质处理钢的调质处理是将钢加热到Ac3或Ac1以上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以适当速度冷却至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调质处理可以获得较高的综合性能,既具有良好的强度,又具有较高的韧性。
调质处理的温度一般在800-900℃左右。
总之,钢的热处理方法多种多样,针对不同的性能要求和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至关重要。
钢的退火与正火

钢的退火与正火
根据加热 和冷却方式的 不同,可将热 处理工艺分为 以下三类。
整体热处理
热处理
表面热处理
பைடு நூலகம்
化学热处理
本节主要讲解热处理工艺中退火与正火的相关知识。
2
退火 正淬火火 回火 稳定化处理、固溶处理等
表面淬火 物理气相沉积 化学气相沉积 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
渗碳 渗氮 碳氮共渗 渗金属
9
1.2 正火
正火是将钢材或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后空冷的 热处理工艺。亚共析钢的正火加热温度为Ac3以上30~50℃;而 过共析钢的正火加热温度则为Accm以上30~50℃。 正火与退火 的主要区别在于,正火的冷却速度较大,得到的组织为片间距 较小的索氏体,且先共析相数量显著减少。因此,钢经正火后 的机械性能比退火后有所提高。
1.1 退火
退火和正火是生产上应用最广泛的预备热处理工艺。其中,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一 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下来,获得接近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1 退火的目的
退火的目的有以下几点。 (1)降低钢件硬度,便于切削加工。 (2)消除残余应力,防止变形和开裂。 (3)消除缺陷,改善组织,细化晶粒,提高钢的机械性能。 (4)消除加工硬化,提高塑性以利于继续冷加工。 (5)改善或消除毛坯在铸、锻、焊时所造成的组织或成分不均匀,以提高其工艺性能 和使用性能。
5
等温退火与完全退 火的目的相同,但转变 较易控制,不仅使退火 时间缩短,还可获得更 加均匀的组织。
6
2)球化退火
球化退火属于不完全退火,是将钢加热到Ac1以上30~50℃, 较长时间保温,并缓慢冷却,使钢中的碳化物进行球状化的热处 理工艺。
球化退火后的显微组织,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均匀细小 的球状碳化物,称为球状珠光体,如图4-19所示。
钢的退火和正火

机械制造基础
钢的热处理
1.1 钢的退火
退火的主要目的:
降低或调整硬度,以便于切削加工; 消除或降低残余应力,以防变形、开裂; 细化晶粒、改善组织,提高力学性能
钢的热:
完全退火; 球化退火 去应力退火
钢的热处理
1.1 钢的退火
完全退火
完全退火是把钢加热到完全奥氏体化,保温后随之缓慢冷 却的退火工艺
完全退火常用于含碳量小于0.8%的碳素钢,45钢完全退 火时的加热温度为840~860℃
钢的热处理
1.1 钢的退火
球化退火
对于含碳量大于0.8%的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轴承 钢等常采用球化退火
球化退火能使钢中碳化物球状(或颗粒状)化,碳素工具钢 球化退火的加热温度为760~780℃
钢的热处理
1.1 钢的退火
去应力退火
去应力退火不改变钢的内部组织,只是为了消除或降低 内应力
其加热温度较低(一般为500~600℃)
钢的热处理
1.2 钢的正火
将钢材或钢件加热到Ac3(或Accm)以上30~50℃,保温适当的 时间后,在静止的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正火。
正火同退火的比较:
正火的冷却速度比退火冷却速度较快 生产周期比退火短
机械制造基础
钢的热处理
❖ 钢的退火和正火
1.1 钢的退火 1.2 钢的正火
退火和正火经常作为钢的预先热处理工序,安排在铸造、锻 造和焊接之后或粗加工之前,以消除前一工序所造成的某些组织缺 陷及内应力,为随后的切削加工及热处理作好组织上的准备。
钢的热处理
1.1 钢的退火
退火是将钢材(或钢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定时间,随后缓慢 冷却,以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钢的退火与正火

钢的退火与正火常用的热处理工艺分为两大类:预备热处理目的:消除坯料、半成品中的某些缺陷,为后续冷加工,最终热处理作组织准备。
最终热处理目的:使工件获得所要求的性能。
退火与正火的目的:消除钢材经热加工所引起的某些缺陷,或为以后的切削加工及最终热处理做好组织准备。
一、钢的退火1、概念:将钢件加热到适当温度(Ac1以上或以下),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以获得近于平衡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称为退火。
2、目的:(1)降低硬度,提高塑性,(2)细化晶粒,消除组织缺陷(3)消除内应力(4)为淬火作好组织准备3、类型:(根据加热温度可分为在临界温度(Ac1或Ac3)以上或以下的退火,前者又称相变重结晶退火,包括完全退火、扩散退火均匀化退火、不完全退火、球化退火;后者包括再结晶退火及去应力退火。
)(1)完全退火:1)概念:将亚共析钢(Wc=0.3%~0.6%)加热到AC3+(30~50)℃,完全奥氏体化后,保温缓冷(随炉、埋入砂、石灰中),以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的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称为完全退火。
2)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3)工艺:完全退火采用随炉缓冷可以保证先共析铁素体的析出和过冷奥氏体在Ar1以下较主温度范围内转变为珠光体。
工件在退火温度下的保温时间不仅要使工件烧透,即工件心部达到要求的加热温度,而且要保证全部看到均匀化的奥氏体,达到完全重结晶。
完全退火保温时间与钢材成分、工件厚度、装炉量和装炉方式等因素有关。
实际生产时,为了提高生产率,退火冷却至600℃左右即可出炉空冷。
4)适用范围: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的铸,焊,锻,轧制件等。
注意事项:低碳钢和过共析钢不宜采用完全退火。
低碳钢完全退火后硬度偏低,不利于切削加工。
过共析钢加热至Accm以上奥氏体状态缓冷退火时,有网状二次渗碳体析出,使钢的强度、塑性和冲击韧性显著降低。
(2)球化退火1)概念:使钢中碳化物球状化而进行的退火工艺称为球化退火。
合金钢的正火加回火热处理与退火处理的区别

合金钢的正火加回火热处理与退火处理的区别合金钢的热处理,听起来就像是个复杂的科学实验,但其实挺简单的。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正火、回火和退火这几种处理,别担心,我会尽量让它们变得生动有趣。
正火,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正派,对吧?其实正火就像给合金钢上了个“大补药”。
经过高温加热,再慢慢冷却,这样的钢就能获得更好的组织和性能。
想象一下,就像在冬天给自己喝一碗热汤,暖和又舒服。
经过正火处理的钢,硬度和韧性都能达到一个不错的平衡,就好比是“既能打又能跑”,各方面都很给力。
再说回火,这个过程就像是在紧张的生活中放松一下。
钢材在经过淬火后,会变得非常硬,但有点脆。
于是就需要回火来调节一下,降低脆性。
就像是我们工作累了,要找个地方歇歇,喝杯茶。
经过回火后,钢材的内部应力会得到释放,韧性会提升,性能就像人放松之后更加出色。
可以说,回火就是把钢材的状态调整得更为“和谐”,让它更适合各种使用场景。
退火呢?这可是个彻底的“美容大法”。
退火的过程就像给钢材进行一次全面的调养,先把它加热到高温,然后慢慢降温。
这就像是在给钢材做个深度的SPA,缓慢的过程能够让它的组织结构变得更均匀,消除内应力,性能提升就像开了挂一样。
经过退火的钢,处理得非常柔软,适合后续加工,就像经过精心打磨的宝石,闪闪发光,惹人喜爱。
所以说,正火、回火和退火,虽然名字不同,但各有各的“绝活”。
正火是为了提高综合性能,回火是为了调节脆性,而退火则是为了整体改善。
就好比我们日常生活中,也需要调整状态,有时要拼命工作,有时又要放松休息,保持最佳状态最重要。
大家有没有想过,合金钢的热处理其实也像我们的生活一样,总是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正火、回火、退火,让钢材在不同的情况下表现得更好。
就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找个节奏,有时快,有时慢,才不会疲惫。
正因为这些热处理的“手艺”,合金钢才能够在各种严酷的环境中展现出色的性能。
正火、回火、退火这三者的区别就像是不同的生活阶段,各有各的魅力。
钢的退火和正火

T10钢球化退火组织 ( 化染 )
500 ×
(3)等温退火
T Ac3 Ac1 Ar1 t 等温完全退火 等温球化退火
优点:周期短,组织更均 匀,是完全退火和球 化退火工艺的改进。
炉子要求比较高,最好采用分段控温的连 续加热炉,小批量生产时可采用两台炉子 (加热炉和保温炉)进行操作。
(4)扩散退火
工艺参数的选择必须能造成氢在钢中的 溶解度小而扩散速度比较大的条件。
§7-2 正火的目的、用途和工艺
1 定义:钢加热到Ac3或Acm以上的A区域,保持 一定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以获得接近平 衡态组织的工艺。 与退火相比:
加热温度较高; 冷却速率较快; 获得组织较细(索氏体)
T Acm 或Ac3+30~50ºC Acm 或Ac3 Ac1
——强硬度与塑韧性较高; 生产效率较高
温度选择:Ac3+30~50℃ 为缩短工件在高温时的停留时间,而 心部又能达到要求得加热温度,采用稍高 于完全退火的温度。 保温时间以工件烧透为准。
碳钢正火与退火后的硬度 (HB)
状态 退火 正火 结构钢 软的 ~125 ~140 中等的 硬的 ~160 ~185 ~190 ~230
Acm 或Ac3 Ac1+20-30ºC Ac1
粒(球)状 珠光体 层片状珠光体 刀具
片状与球状珠光体组织切削性能比较
T12钢完全退火与球化退火后组织与性能比较
状态 完全退火 球化退火
σb(Mpa) 810 620
δ(%) 15 20
ψ(%) 30 40
HB 230 160
T12钢球化退火与完全退火的性能比较: 球化退火的强硬度更低,塑韧性更好,碳化 物对基体的分割更均匀、彻底,更利切削加工
钢的常用退火及正火工艺方法和应用范围

钢的常用退火及正火工艺方法和应用范围钢的常用退火工艺包括:
1.完全退火:主要用于亚共析钢,目的是细化晶粒、均匀钢的化学成分和组织、改善钢的切削加工性能,消除中碳结构钢中的魏氏组织、带状组织等缺陷。
2.不完全退火:用于亚共析钢,将钢加热至AC1-AC3(亚共析钢)或AC1-ACcm(过共析钢)之间,保温一定时间后随炉缓慢冷却以获得近于平衡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3.球化退火:用于共析钢、过共析钢和合金工具钢,使钢中碳化物球化,获得粒状珠光体的热处理工艺。
4.均匀化退火:也称扩散退火,将钢锭、铸件或锻轧坯加热至略低于固相线的温度下长时间保温,然后缓慢冷却至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5.再结晶退火:将冷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保持适当时间,然后缓慢冷却至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6.去应力退火:在冷变形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下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至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而正火工艺的应用范围主要包括:
1.低碳钢:正火后硬度略高于退火,韧性也较好,可作为切削加工的预处理。
2.中碳钢:可代替调质处理作为最后热处理,也可作为用感应加热方法进行表面淬火前的预备处理。
3.工具钢、轴承钢、渗碳钢等:可以消降或抑制网状碳化物的形成,从而得到球化退火所需的良好组织。
4.铸钢件:可以细化铸态组织,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5.大型锻件:可作为最后热处理,从而避免淬火时较大的开裂倾向。
6.球墨铸铁:使硬度、强度、耐磨性得到提高,如用于制造汽车、拖拉机、柴油机的曲轴、连杆等重要零件。
钢的退火与正火.

)
完全退火(亚共析钢) 加热温度 Ac3 + 30~50℃ 缓冷→ F + P 目的:细化晶粒,均匀化组织, 降低硬度 → 切削性↑ 等温退火(亚共析钢) 等温转变→F + P,再缓冷 球化退火(共析、过共析钢) 在Ac1+ 20~40℃保温, 使Fe3C 球化,再缓冷 → 球状P(F + 球状F3C) 目的:硬度↓,切削性↑,韧性↑
细化晶粒,组织均匀化,增加亚共析钢中P%(S%) → 强度、韧性、硬度↑
)
2) 预先热处理 —— 淬火、球化退火前改善组织。
3) 增加低碳钢的硬度,以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of
3.5 & Chapter 3
扩散退火 加热至略低于固相线 目的:使成分、组织均匀 再结晶退火 加热温度 T再 + 100~200℃ 目的:消除加工硬化 去应力退火 加热温度< Ac1 ,一般为 500~ 650℃ 目的:消除冷热加工后的内应力
三、正火工艺及其应用
加热、保温后,空冷→ S( + F 或 Fe3C粒
加热温度 Ac3 ( Accm ) + 30~50℃, 空冷 → S 过共析钢正火加热温度 必须高于Accm。 其目 的是消除网状渗碳体。 应用: 1) 钢的最终热处理
第四节钢的退火与正火一、退火和正火的目的•降低或提高硬度,便于进行切削加工。
•消除残余应力。
•细化晶粒,改善组织以提高钢的力学性能。
•为最终热处理作好组织准备。
二、退火工艺及其应用
•完全退火和等温退火
(亚共析钢)
•球化退火
(共析、过共析钢)
•去应力退火 •扩散退火
加热、保温后,缓冷(炉冷)→ 近平衡组织 P( + F 或 Fe3C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处理工艺曲线
14
三、刚的淬火 淬火是将钢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持一定 时间,然后快速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目的是提高钢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 只能适用于中碳钢或高碳钢工件。如45钢加 热到830℃左右,快速放入水、油或盐溶中 冷却,使工件的温度快速冷却而得到较高 的硬度、强度,是一种常用的重要的热处 理方法。
21
三、回火钢的回火操作.wmv 将钢重新加热到低于727℃的某一温度,保温一 定时间,然后空冷至室温的热处理工艺,称为回火。 目的:减少或消除淬火时产生的内应力,稳定组织, 以满足工件的使用需要的性能。 按回火温度分成三个:回火方法与应用.wmv (1)低温回火 150~250度 目的:降低淬火内应力,提高韧性,并保持高的硬度 和耐磨性; 应用:高碳工具钢、合金钢刃具、量具、滚动轴承、 冷作模具和要求硬而耐磨的零件。
8
一、钢的退火 5.均匀化退火 以减少工件化学成分和组织的不均匀程度为主 要目的,将其加热到高温并长时间保温,然后缓慢 冷却的退火。 加热温度:1050~ 1150℃高温。 应用范围:其生产时间 长,成本高,能耗大,主要 用于质量要求高的合金钢铸 锭、铸件和锻坯等。
9
二、钢的正火 正火是将工件加热奥氏体化后在空气中冷却的 热处理工艺。 钢的正火只适用于碳素钢和合金元素含量不高 的合金钢。 正火目的与退火目的基本相同。
15
常用的淬火冷却方法 • 1.单液淬火 • 单液淬火是将加热的工件放入一种淬火介 质中快速冷却至室温的操作方法。 • 操作简单,易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 • 适用于形状简单的工件,但容易因冷却速 度太快产生淬火缺陷。
16
• 2.双液淬火 • 将加热的碳钢先放在水或盐水中冷却,冷 到300—400℃时迅速移入油中冷却,这种 水淬油冷的方法称为双液淬火法。 • 双液淬火法既可使工件淬硬,又能减少淬 火的内应力,有效地防止产生淬火裂纹, 主要用于形状复杂的高碳工具钢,如丝锥、 板牙等,缺点是操作困难,技术要熟练。
2
钢的退火与正火
一、钢的退火 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 然后缓慢冷却(一般随炉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退火目的: 降低钢的硬度,以利于切削加工; 提高塑形和韧性,以利于冷变形加工; 改善钢的性能或为以后的热处理做好组织准备; 细化晶粒,消除钢中的残余内应力,防止变形和 开裂。
3
一、钢的退火 1.完全退火 将工件完全奥氏体化后缓慢冷却,获得接近平 衡组织的退火。 加热温度: AC3以上20~40℃。 应用范围: 合金钢的铸件、锻 件、热轧型材、焊件 等。
22
(2)中温回火 250~500度 目的:使淬火钢件具有高的弹性极限、屈服 强度和适当的韧性。 用途:用于弹性零件(如弹簧、发条)和 热作模具等。 ( )高温回火 (3)高温回火 500~650度 ~ 度 目的:获得合理的硬度、强度、韧性、塑 性以及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淬火后高温回火称为调质,是合金钢常用的 一种提高材料力学性能的有效方法。 调质处理广泛用于螺栓、连杆、齿轮、曲 轴等重要的结构零件。
11
12
二、钢的正火 正火的应用与退火一样 合金调质钢:为调质处理(淬火加高温回火) 做好组织准备。 高碳钢:为球化退火做好组织准备。 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改善其切削加工性。 性能要求不高的零件、大型或形状复杂的零件: 也可用正火作为最终热处理。
13
二、钢的正火 正火与退火区别.wmv 几种退火与正火的热处理工艺曲线如下: 正火的应用与退火 相近,但成本较低,在 可能情况下,优先采用 正火。
45钢炉冷显微组织 45钢炉冷显微组织
10
45钢空冷显微组织 45钢空冷显微组织
正火与退火区别是正火冷却速度较快。 • 共同点都是将钢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如 45钢加热温度到820℃。但冷却的方式不同, 退火是采用缓慢冷却,如埋入沙、灰中或 随炉温逐渐冷却,以消内部应力;正火是 将工件暴露在空气中冷却。相比之下,正 火冷却的速度要快,目的是要得到细化的 组织结构,工件的硬度和强度较退火处理 高,一般正火适用于提高低碳钢的硬度。
第节
钢的热处理
热处理是采用适当的方式对金属材料或工件进 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预期的组织结构与性能 的工艺。 热处理特点: 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尺 寸,提高工件的使用性能 和使用寿命,而且还可以 改善工件的加工工艺性能。
1
热处理按目的与作用不同,分为以下三类:
整体热处理(旧称普通热处理) 热处理 表面热处理 化学热处理 热处理方法很多,其工艺都由加 热、保温和冷却三个阶段组成,可以 用“温度-时间”为坐标的曲线来表示, 称为热处理工艺曲线。
6
一、钢的退火 3.球化退火 为使工件中的碳化物球状化而进行的退火。 应用范围:含碳量较高的合金钢。 目的:使钢中碳化物呈球状化,以降低硬度,改 善切削加工性能,为以后的淬火做好准备。 T10刚球化退火.wmv
T8钢球化退火显微组织 T8钢球化退火显微组织
7
一、钢的退火 4.去应力退火 为去除工件塑性变形加工、切削加工或焊接造 成的内应力及铸件内存在的残留应力而进行的退火。 应用范围:主要用于消 除铸件、锻压件、焊件、切 削加工件等钢件的残余内应 力,避免钢件在以后的加工 过程和使用过程中产生变形 和开裂。
23
17
• 3.分级淬火法 • 分级淬火法是把加热好的工件先投入温度 稍高的盐浴或碱浴中快速冷却停留一段时 间,待其表面与心部达到介质温度后取出 空冷的淬火方法。 • 分级淬火法比双液淬火法进一步减少了应 力和变形,操作较容易。 • 由于盐浴、碱浴的冷却能力小,故分级淬 火法适用于形状较复杂、尺寸较小的工件。
18
• 4.等温淬火法 • 等温淬火法与分级淬火法相类似,只是在 盐浴或碱浴中的保温时间要足够长,然后 取出空冷。 • 由于淬火内应力小,因此能有效地防止工 件变形和开裂,但等温淬火法的缺点是生 产周期较长又需要一定的设备。 • 等温淬火法常用于薄、细而形状复杂,尺 寸要求精确,并且要求强度、韧性较高的 工件,如成型刀具、模具和弹簧。
19
• 淬火常用方法.wmv • 钢的淬火.wmv • 局部淬火.wmv
20
淬火工艺
• 1.淬硬性 • 淬硬性是指钢经过淬火后能达到的最高硬度,主要 取决于钢中碳的质量分数,碳的质量分数越高,获 得的硬度越高。 • 2.淬透性 • 淬透性是指钢经淬火获得淬硬层深度的能力,淬透 性越好,淬硬层越厚。 • 淬透性主要取决于钢的化学成分和淬火冷却方式。 • 一般来说,碳质量分数相同的碳素钢与合金钢的淬 硬性没有差别,而合金钢的淬透性高于碳素钢。
4
一、钢的退火 1.完全退火 目的:降低钢件的硬 度、细化晶粒、消除应 力、为最终的热处理做 组织准备。 主要用于钢的铸件、 锻件、热轧型材,焊接 件的退火。
45钢锻件完全退火操作
5
一、钢的退火 2.等温退火 工件加热到高于AC3(或AC1)的温度,保持适当 的时间,较快地冷却到珠光体 转变区间的适当温度并等温保 持,使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类 组织后在空气中冷却的退火。 应用范围:中碳钢,经渗 碳处理的低合金钢及冲压件等 目的:与完全退火相同,但 时间相对于完全退火要短,用 等温退火代替完全退火有利于 缩短生产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