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初探能有效解决日常生活的问题,是“解决问题”教学的目标和归宿所在。毋庸置疑,“解决问题”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小学数学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编排上,没有专门的章节部分对“应用题”进行集中学习,取而代之的不仅仅是“解决问题”名称的改变,而是渗透在数与运算的内容中去了。新教材在还没有相关的例题的情况下,却在后续的练习中频频出现了运用题,教师和学生往往感觉到内容的凌乱和分散。下面结合本人数学的教学实践,对应用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提出几点粗浅的建议:

一、结合数与运算的具体学习内容,适当补充一些相关的例题,把教材有所缺漏的加以补白,让枯燥的数与运算生活化。对于需要补充的相关例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做一些必要的甄选,可以采用“尝试”的方式进行,内容上先易后难,梯级推进;教师讲评时主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分析解答的,让学生搞清楚算法算理。对于问题比较多的章节或内容,教师应加大力度进行讲解和指导,尽量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另外,题目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不要人为编造所谓的“应用题”,产生应用题“不应用”的现象。

二、加强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基本功训练。在分析和解答问题时,可以有不同的方法、策略。“解决问题”的内容广泛,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时候,特别是条

件与条件、条件与结果的联系时,要运用大量的,直观的,形象的手段和工具,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这些浅显易懂的有形工具的帮助下,耳濡目染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包括画图(包括线段图)、表格、摘录关键字或词等。比如在新教材三年级下册教材练习中出现了这样的问题:“爸爸的工资是妈妈的3倍。爸爸用1270元买了一台洗衣机,正好是爸爸和妈妈工资总和的一半。爸爸每月的工资多少元?妈妈每月的工资多少元?”任凭教师怎么讲的口干舌燥,能够在5分钟之内听懂的学生不会超过一半。但是如果我们教师选择用线段图标示出数量之间的关系,所有的数量关系图示很直观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们会在最短时间内就“解决问题”了。在解决问题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的问题,指导学生从什么地方入手,从哪个关键的句子或字词进行理解与分析,怎么样把抽象的关系图像化展示出来,从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本人也观摩过不少有经验教师解决问题的成功教学案例,最根本的一条,不是急于让学生知道“是什么”,而是使学生在理性思维过程中知道“为什么”。数学中“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训练,浅显易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功,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根本途径。

鼓励学生一题多解,掌握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从而为学生检验、验证最佳方案提供更高效的思维平台,让不同的方法成为相互检验的理性依据,拓展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

三、“解决问题”内容呈现的形式要多样,以符合和适应现实的信息世界为原则。纯文字叙述,既无法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又与信息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不相符合。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问题,其信息往往是多途径的、多角度的,对话、媒体、标牌、广告等都可能呈现出信息;呈现的形式是也许是文字的、表格的、图画的;信息也许杂乱无章,需要你重新组织,而且经常是多余或不足的。因此,要注重以多种形式(如表格、图形、漫画、对话、文字等)提供信息、呈现问题。必要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对信息进行选择、判断或者是补充。

四、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学生所采用的策略,在老师眼中也许有优劣之分,但在学生的思考过程中并没有好坏之别,都反映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所作出的努力。在三年级下册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电影院昨天和今天售出了738张票,每天上映3场。平均每场售出多少张电影票?”其客观的题目要求告诉了学生,在提炼出知道的条件:“2天,每天3场,总共售出738张票”和问题:“平均每场售出多少张票?”,就给学生提供了多种解决问题的可能:a。先求平均每天售出的电影票,再求每一场的电影票。b。先求一共放映多少场,再求平均每场售出的电影票。c。先求假设只有一天时间的3场,平均每场售出多少张电影票,再求2天的平均售票。虽然c种不怎么好想,但是依然有学生只有做了,只要解题过程及答案具有合理性,就值得肯定。包括让学生用自己理解后的话,说出每一个算式表达的意义,也是对解决问题有积极意义的训

练形式。

解决问题是一项贯穿学生思维发展,体味数与运算魅力的系统工程,靠几节课或者一朝一夕就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明显变化,是不切合实际的。唯有在解决问题的教学实践中,通过现代的、浅显易懂的、学生有兴趣的手段和方法,引导他们学会理性思维,知道“是什么”,更要知道“为什么”。学会检验的重要性,对问题的解加以检验,不仅仅是检验解正确与否,更重要的是考查问题的解是否符合实际。解决问题的每一个环节都不是多余的,而是环环紧密相扣,理性推进的。当我们的数学老师还在为学生的解题能力“低下”而大伤脑筋的时候,不妨借鉴以上对解决问题的粗浅而有实际效果的教学建议。

总之,养成学生良好思维习惯,鼓励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思考讨论,寻找问题中所隐含的数量关系,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并根据所学数学知识的意义加以解决,并从解决问题的乐趣中让学生获取方法策略,获得自信,更勇敢的面对更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