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滑轮课件
初中物理《滑轮》 ppt课件

ppt课件
19
• 2、如图所示,某同学用重为10N的动滑轮 匀速提升重为50N的物体.则该同学所用拉 力F的可能值是 (D) • A.20N B.25N • C.30N D.32N
3、如图1所示是滑轮的两种用法,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A.甲是动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 B.乙是动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C.甲是定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ppt课件 D.乙是定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
ppt课件
24
一、定滑轮的特点 轴固定不动、不省力但可以改变 作用力的方向 二、动滑轮的特点 轴运动、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 作用力的方向 三、滑轮组的特点 即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省 力情况:F=G/n
ppt课件 25
ppt课件
26
F1
o
2、不能改变作用力方向。
F2 示意图
3、能省力、省一半的力。 由于阻力随滑轮一起移 动,所以滑轮受到的重 力也是一部分阻力。
ppt课件 10
动滑轮的杠杆原理 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
省力杠杆
F1 F1
O
L1
O
L2
F2 F2
ppt课件
L1 =2L2
11
特征:
1、由几个滑轮用不同 方式组合起来使用的 叫滑轮组;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力的作用线: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的直线)
ppt课件 3
请标出杠杆五要素
动 力
(
力 的 作 用 线
)
( 力 的 作 用 线
)
支点
o
阻力臂
动力臂
阻 力
ppt课件 4
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 乘以阻力臂
F1
• F1×L1=F2×L2
初三物理《滑轮》PPT课件

F
科学世界
轮轴和斜面 杠杆、滑轮都是简单机械,它们还可以变形为轮轴。
下面是几种轮轴 1. 井上的辘轳 从右边看过去,可画成下图: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 省力杠杆。
F2
l1 = R
l2 = r
O
F1
2. 汽车的方向盘 从上边看下去,也可画成下图: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杠杆。
20公分
20公分
乙
丙
将玩具车升高 20 公分,甲最费力,丙最省力,由此可知斜面越缓和越省力。
其他斜面
感谢观赏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汇报人姓名
拉力的方向
拉力的大小
作用点移 动的距离
观察
直接提重物
用动滑轮提重物
结论
测量
直接提重物
用动滑轮提重物
结论
测量
重力作用点
拉力作用点
结论
向上
向上
不改变
省力
费距离
动滑轮 (1)能否改变用力方向? 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2)能否省力? 动滑轮能省力。 (3)能否省距离? 动滑轮不能省距离。
F1
F
探究动滑轮与定滑轮的特点 探究实验
使用定滑轮有何好处?
拉力的方向
拉力的大小
作用点移 动的距离
观察
直接提重物
用定滑轮提重物
结论
测量
直接提重物
用定滑轮提重物
结论
测量
重力作用点
拉力作用点
结论
向上
向下
改变
近似相等
相等
定滑轮 (1)能否改变用力方向? 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2)能否省力? 定滑轮不能省力。 (3)能否省距离? 定滑轮不能省距离。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12滑轮课件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112 滑轮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12课“滑轮”的相关知识。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滑轮的定义、分类、原理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二章第一节“简单机械”,第二节“滑轮与滑轮组”。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滑轮的定义、分类和原理,理解滑轮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滑轮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及其计算。
教学重点:滑轮的分类、特点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滑轮模型、滑轮组演示装置、绳子、钩码、尺子等。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所需滑轮、绳子、钩码、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滑轮应用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滑轮的作用和原理。
2. 知识讲解:(1)介绍滑轮的定义、分类及特点;(2)讲解滑轮的原理,通过实验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滑轮的工作过程;(3)讲解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3. 实践操作:(1)分组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滑轮,体验滑轮的省力效果;(2)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滑轮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滑轮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滑轮知识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滑轮的定义、分类及特点;2. 滑轮的原理;3. 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及计算方法;4. 典型例题及解答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滑轮的定义及分类;(2)简述滑轮的原理;(3)计算给定滑轮组的省力程度。
2. 答案:(1)滑轮是简单机械的一种,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2)滑轮的原理是力的传递和方向改变;(3)根据滑轮组的特点和公式计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滑轮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初中物理八下滑轮课件教案+逐字稿

初中物理八下滑轮课件教案+逐字稿教案:初中物理八下《滑轮》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7章第2节《滑轮》。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滑轮的定义、分类、特点以及滑轮组的使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滑轮的定义、分类和特点,能正确识别各种滑轮。
2. 使学生掌握滑轮组的使用方法,能运用滑轮组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滑轮组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利用滑轮组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滑轮的分类、特点,以及滑轮组的工作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滑轮模型、绳子、测力计、教学课件。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滑轮小实验,引发学生对滑轮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滑轮的定义、分类和特点,展示滑轮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滑轮的结构。
3. 演示:用滑轮模型演示滑轮组的工作原理,让学生感受滑轮组的作用。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自动手操作滑轮组,体会滑轮组的使用方法。
5. 练习:学生根据滑轮组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滑轮组的省力程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滑轮定义:轴随物体一起转动的机械分类:定滑轮、动滑轮特点:能改变力的方向,省力或费力取决于使用方式滑轮组定义:由多个滑轮组成的机械特点:能更方便地解决力的方向和大小问题使用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滑轮组七、作业设计情景:将一个重200N的物体从地面抬到3米高的货架上。
2. 答案:可选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可使所需用力减少一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滑轮的原理和滑轮组的使用方法。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拓展延伸:可让学生进一步研究滑轮组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航空航天、建筑施工等。
滑轮ppt课件

不会因为使用定滑轮而改变。
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动滑轮
动滑轮是一种可以移动的滑轮,它的轴心位置可以随着拉力的方向改变而移动。当重物被 固定在动滑轮的一侧时,通过拉力作用,重物可以保持静止,而滑轮和拉力会向相反方向 移动。
总结词
省力,改变力的方向。
详细描述
动滑轮可以减少拉力的大小,使得施加在绳子或其他连接装置上的力减小。同时,由于动 滑轮的轴心可以随着拉力的方向改变而移动,因此拉力作用的方向也会随之改变。
建筑行业
在建筑领域,滑轮可用于大型设备的移动 和吊装,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物流运输
随着电商和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 滑轮在物流运输领域的应用将更加 广泛,提高装卸效率和降低成本。
A
B
C
D
娱乐产业
在主题公园、电影院等娱乐场所,滑轮结 构可应用于座椅、游乐设施等方面,提高 游客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体育器材
机械制造行业
机械制造行业是另一个广泛应用滑轮的领域。在生产线上 ,滑轮被用于各种物料搬运和装配设备中,如流水线、输 送带等。通过使用滑轮,可以轻松地移动和定位各种零部 件和产品,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机械制造行业中,滑轮还被用于各种测试和测量设备中 ,如平衡测试仪、测力计等。通过使用滑轮,可以精确地 测量和记录各种物理量,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ERA
滑轮的定义
滑轮
滑轮是一种可以围绕轴心转动的 轮子,通常由金属、塑料或木材 制成。滑轮在力学中起到传递力 和改变力的方向的作用。
滑轮的种类
根据滑轮的用途和结构,可以分 为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等类 型。
滑论的分类
定滑轮
滑轮组
定滑轮是一种固定不动的滑轮,只能 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定滑轮通 常用于简单的吊装和搬运工作。
初中物理滑轮组的解题方法能量功和效率课件

效率是指某一工作过程中输出能量与输入能量的比值,用于衡量该过程中能量利用的效果 。
滑轮组的效率计算公式
$eta = frac{W_{有用}}{W_{总}} times 100%$,其中$eta$表示效率,$W_{有用}$表示 有用功,$W_{总}$表示总功。
注意事项
在计算滑轮组的效率时,需要考虑到滑轮组在工作过程中损失的能量,以及输出能量与输 入能量的关系。
滑轮组的工作原理
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基于杠杆原理,通过绕过滑轮的绳索两端 施加不同的力,利用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组合实现省力和改变 力的方向。
当重物悬挂在一根绳索上时,施加在绳索另一端的力可以分 解为垂直向上和水平向前的两个分力,利用定滑轮和动滑轮 的不同组合,可以改变分力的方向或大小,从而实现省力和 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组能量、功和效率的综合解题方法
分析滑轮组中能量的转化 过程,确定输入和输出的 能量形式。
分析滑轮组的效率,建立 效率的数学模型或表达式 。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和功的 定义,建立能量和功的数 学模型或表达式。
解方程或进行计算,得出 结果。
05
滑轮组实验与探究
滑轮组实验的设计与操作
实验目的
探究滑轮组的能量功和效率,理解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03
滑轮组的应用实例
生活中的滑轮组应用
建筑工地
滑轮组被用于吊装建筑材料,如 钢筋、水泥等,提高工作效率。
家庭装修
滑轮组在窗帘、吊灯等家居用品 中广泛应用,方便调节和移动。
工业中的滑轮组应用
物流运输
在物流行业中,滑轮组被用于货物的 装卸和搬运,实现高效、省力的运输 。
石油开采
在石油开采现场,滑轮组用于吊装和 运输石油设备,提高作业效率。
滑轮(PPT课件(人教版))共22张

图(b)
2: 如上图(b)所示,物体A重为100N,挂重物的钩子承受 的拉力是__10_0 _N。人匀速拉绳子的力是__5_0 _N (动滑轮自重不计)
3:如图所示的四个滑轮组中,图_(_b _) 可省一半力,图 _(_c_) 最费力,图__(a_) _和图__(d_) _用力大小一样。
L1
O
L1= L2
相当于一个 等臂杠杆
GF
F=G
F F
L1 L2
O
L1=L2
相当于一个 等臂杠杆
F=G F
改变拉力方向后,还
是等臂杠杆,所以只
G
使用定滑轮,无论拉
.O l1
l2
F
A:支点在边缘O处
B:实际上是动力臂l1为阻力臂l2的2倍的杠杆。
动力F为阻力G的
子段数n有关。动滑轮被几段绳
子吊起,所用力就是物重的几
分之一即
F=
1 n
G
F
7F段绳子承担
6段绳子承担 F=(1/7) G
F=(1/6G)G
G
F 18段绳子承 担F=(1/18)G
思考题:
在左图所示的滑轮组中,
分析:图中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跟数为5
(a)若动滑轮重G/不计,拉力F是多少?
F=15 G F
讨论一下,你能设计出几种组合方式?把你的 方案画在下面方框中,并动手做一做。 F
F
F
G
G
G
⑴、活动5:组成滑轮组
F
F2段绳子承G担 F 2段绳子承担 3段绳子承担 还F可=(以1/2用)G多几个滑轮F=来(1G组/2)成G滑轮组F吗=?(1/试G3)试G 看。
F
F
F
G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2.2-3 滑轮 机械效率 课件

新知探究 斜面的特点
光滑的斜面
沿斜面向上的推力:
F= —Gl h—
斜面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越省力
新知探究
典例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使用轮轴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B.盘山公路实际上就是一个斜面 C.动力作用在轮轴的轮上,轮的半径就是动力臂 D.使用轮轴一定省力
轮轴不一定省力,关键看动力 作用在轮上还是轴上
他的目的是: 把沙子运上三楼
• 对沙子做功 对人们有用必须做的功
• 对空桶做功 • 克服自身重力做功
有用功 并不需要做但又不
得不做的功
额外功
3 自主学习
1. 有用功(W有):为了达到工作目的,必须做的功。
2. 额外功(W额):为了达到工作目的,并非我们所需 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3. 总功(W总):动力所做的所有功。 即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 公式(1): W总 = W有 + W额
第12章 第2节
滑轮
学习目标
1.能识别定滑轮和动滑轮; 2.通过实验,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并能根据需要 选择合适的滑轮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对滑轮组的学习,掌握安装滑轮组的方法,并能根 据安装情况分析拉力的大小与物重的关系。
【重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难点】安装滑轮组的方法及根据情况分析滑轮组拉力的大小与物重的关系。
A.省力,不改变施力方向 B.不省力,改变施力方向 C.既省力,也改变施力方向 D.既不省力也不改变施力方向
新知探究 典例3 如图所示,小明用重为4N的定滑轮匀速提升物体,小明所用拉 力为10N。不计摩擦和绳重,则物体的重力为( C )
A.4N C.10N
B.6N D.14N
新知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如图1,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200N的物体,物体 与桌面的摩擦力为40N,匀速拉动物体(摩擦及 滑轮重不计)水平拉力应为( B ) A 200N B 20N C 140N D 40N
5、用不同机械将同样重物匀速提升,若不计摩擦 和滑轮重,拉力F最小的是( C )
6. 如图所示,物重 100N , 不计摩擦、绳重及动 滑 轮重,求拉力F的大小。
一、定滑轮的特点 轴固定不动、不省力但可以改变 作用力的方向 二、动滑轮的特点 轴运动、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 作用力的方向 三、滑轮组的特点 即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省 力情况:F=G/n
(力的作用线: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的直线)
请标出杠杆五要素
动 力
(
力 的 作 用 线
)
( 力 的 作 用 线
)
支点
o
阻力臂
动力臂
阻 力
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 乘以阻力臂
F1
• F1×L1=F2×L2
或 F1
F2
L2 = L1
F2
L1
即 L1>L2 则 F1<F2
L1<L2 则 F1>F2
L2O
示意图
即动力和阻力的 大小是相同的。
定滑轮的杠杆原理
L2 L1
O L2 O
F2
F1
F2
L1=L2
L1=L2
特征:
1、绳子的一端被固 定,滑轮的轴随物体一 起运动。
F1
o
2、不能改变作用力方向。
F2 示意图
3、能省力、省一半的力。 由于阻力随滑轮一起移 动,所以滑轮受到的重 力也是一部分阻力。
动滑轮的杠杆原理 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
复习提问
• 什么叫杠杆? • 什么是杠杆的支点、动力、阻 力、动力臂和阻力臂? • 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原理) 是什么?
F2
杠杆的五要素:
支 动 点(o):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力(F1):促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 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解:F=
G — 2
=50N
中考连接
.如图所示,用滑轮 组将重为900N的物体匀速提 升2m,不计摩擦和滑轮重, 所施加的拉力F=_______N 300 , 6 m 绳子移动的距离S = ___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匀
速提升物体A时,弹簧测力计的示 数为 5.4 N,如果不计滑轮重和 摩擦,物体A的重力为 16.2 N。
省力杠杆
F1 F1
O
L1
O
L2
F2 F2
L1 =2L2
特征:
1、由几个滑轮用不同 方式组合起来使用的 叫滑轮组;
滑轮组至少需2 个滑 轮才能称做滑轮组。
2、可以有定滑轮和动 滑轮混合,也可以全 部是动滑轮; 3、既可以改变作用力 的方向,又可以省力。 4、省力情况:有几 根绳子在承担阻力, 那么,动力就是阻力 的几分之一。(不计 滑轮重力和摩擦阻 力)。
• F1×L1=F2×L2 分 类
不 等 臂 杠 杆 省力杠杆
(F1<F2)
特 点
省力费距离
( L1<L2 )
( L1>L2 )
实例
羊角锤 理发剪刀
费力杠杆 (F1>F2 )
费力省距离
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等臂杠杆
( F1=F2 )
( L1=L2)
天平
起重设备上的滑轮
特征:
1、轴固定不动
o
F1
F2
2、可 以改变作 用力的方向,但 不省力。
绳子端移动的距离 S=nh 注(n: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 h:物体上升的距离)
2、用滑轮组提起重物时,动滑轮上有 几段绳子承担物重,提起物体的力就是 物重的几分之几。
滑轮组 F拉=(1/n)G物 = G物/n 注(n: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 h:物体上升的距离)
• 1、利用定滑轮将同一重物匀速提升时,若 所用拉力的方向如图2所示,则F1.F2和F3 的大小关系是( A ) • A.Fl = F2 = F3 • B.Fl < F2 < F3 • C.Fl > F2 > F3 • D.Fl > F2 = F3
h
物体升高h相当于绳 子少了3h,则绳子端 在相等的时间移动的 距离为3h
看是否直接与动滑轮相连 判断依据: 一条规律: 当股数n为奇数时,绳子 的一端从动滑轮开始连; 当股数n为偶数时, 绳子的一端从定滑轮开始连
奇动、偶定 从里 向外
当绳子段数为奇数时,绳子起点在动滑轮上; 当绳子段数为偶数时,绳子起点在定滑轮上。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使用滑轮组提升物体 (匀速)
物体上 绳端(拉力 物重 大小 方向 升距离h 作用点)移 G物 G 滑轮 (cm) 动距离s (cm) 拉力F
与动滑 轮相连 的绳子 段数
实验结论: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
以改变作用力的方向,但费n倍距
实验结论:
1、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作 用力的方向,但费n倍距离。
• 2、如图所示,某同学用重为10N的动滑轮 匀速提升重为50N的物体.则该同学所用拉 力F的可能值是 (D) • A.20N B.25N • C.30N D.32N
3、如图1所示是滑轮的两种用法,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A.甲是动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 B.乙是动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C.甲是定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D.乙是定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