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J69-95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城市人行天桥与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

城市人行天桥与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

规划天桥与地道应以规划人流量及其主要流向为依据 在
考虑自行车过天桥地道时 还应依据自行车流量和流向 因地制
宜采取交通管理措施 保障行人交通安全和交通连续性 并做出
有利于逐步形成步行系统的总体布局
天桥与地道在路口的布局应从路口总体交通和建筑艺术
等角度统一考虑 以求最大综合效益
天桥与地道的设置应与公共车辆站点结合 还应有相应的
续表
编号
荷载分类
荷载名称
基本可变荷载

活载
人群
变 风力
荷 载 其他可变荷载 雪重力
温度影响力
偶然荷载
地震力 汽车撞击力
注 如构件主要为承受某种其他可变荷载而设置 则计算该构件时 所承荷载作
为基本可变荷载
人群设计荷载值及计算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人行桥面板及梯 坡 道面板的人群荷载按 或
竖向集中力作用在一块构件上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北京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公告第号行业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进行了局部修订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局部修订的条文自一九九九年一月十五日起施行该规范中相应条文的规定同时废止现予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主编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年月日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的通知建标号根据建设部建标号文的要求由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主编的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自年月日起施行本规范由建设部城镇道路桥梁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负责归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主编单位负责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年月日目次总则一般规定设计通行能力净宽净高设计原则构造要求附属设施天桥设计荷载建筑设计结构选型梯坡道平台照明结构设计地基与基础防水与排水其他地道设计荷载建筑设计结构选型梯坡道平台与进出口照明通风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地基与基础防水与给排水其他施工一般规定基础工程构件制作运输吊装附属工程附录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加说明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总则为了统一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标准以下简称天桥与地道使工程达到适用安全经济美观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城市中跨越或下穿道路的天桥或地道的设计与施工郊区公路厂矿及居住区的天桥与地道可参照使用天桥与地道的设计与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天桥与地道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布局的要求应从工程环境出发根据总体交通功能进行选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应积极采用新结构新工艺新技术结构应满足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结构设计应与施工工艺统筹考虑宜采用工厂预制的装配式结构应按适用经济美观相结合的原则确定装饰标准应符合防火防电防腐蚀抗震等安全要求应限制结构振动对行人舒适感安全感的不利影响选择施工工艺制定施工组织方案时应以少扰民少影响正常交通为原则做到安全文明快速施工天桥与地道的设计与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在防火防爆防电防腐蚀等方面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一般规定设计通行能力天桥与地道的设计通行能力应符合表的规定天桥地道设计通行能力表天桥地道车站码头的前的天桥地道类别设计通行能力注为人小时米以下同天桥与地道设计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应符合下列

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

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

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1. 引言城市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是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行人提供安全、便利的通行环境。

本文档旨在规范城市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的设计、施工和维护,以保障行人的出行安全,并提高城市交通的效率和便利性。

2. 术语和定义•人行天桥:指专门供行人通行的高架桥梁结构。

•人行地道:指专门供行人通行的地下通道。

3. 设计要求3.1 结构设计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的结构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 承载能力:能够承受设计人数同时在桥面或地道内通行的荷载。

- 稳定性:具备足够的抗风、抗震能力,且在使用寿命内不发生倾覆、坍塌等事故。

- 通行连续性:确保行人通行无障碍,不受桥梁缝隙等因素的影响。

3.2 规模和布局设计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的规模和布局设计应考虑以下因素: - 通行需求:结合交通流量和人口密度,确定通行方式(单向或双向)和通行能力。

- 建筑风格: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具有一定的美观性和景观效果。

- 无障碍通行:考虑到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通行需求,应提供无障碍设施。

3.3 安全设计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的安全设计应包括以下方面: - 防护措施:设置栏杆、防滑措施等,确保行人的安全。

- 照明设施:保证24小时有足够的照明,提高行人的可见性。

- 应急疏散:设置应急楼梯和紧急出口,确保安全疏散。

4. 施工要求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的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 - 施工方案: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安全措施等。

- 施工质量: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

- 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5. 维护管理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的维护管理应包括以下内容: - 定期检查:定期对结构与设施进行检查,并及时修复和更换损坏部分。

- 清洁维护:定期清理和维护桥面、地面,保持通行舒适和安全。

- 绿化景观:对周围绿化进行养护,增加环境美感。

6. 总结本文档对城市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的技术规范进行了详细说明,包括设计要求、施工要求和维护管理等内容。

人行天桥规范

人行天桥规范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的通知建标]1 996]1 44号根据建设部建标]1 9 9 0 ] 4 0 7号文的要求,由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主编的《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 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 编号CJJ695,自1996年9月1日起施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城镇道路桥梁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负责归口管理, 解释等工作由主编单位负责,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 9 9 6年3月14日1 总则1.0.1 为了统一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标准(以下简称"天桥”与"地道”),使 工程达到适用、安全、经济、美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中跨越或下穿道路的天桥或地道的设计与施工。

郊区公路、 厂矿及居住区的天桥与地道可参照使用。

1.0.3 天桥与地道的设计与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0.3.1 天桥与地道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布局的要求,应从工程环境出发, 根据总体交通功能进行选型。

1.0.3.2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应积极采用新结构、新工艺、新技术。

结构应满足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

1.0.3.4 结构设计应与施工工艺统筹考虑,宜采用工厂预制的装配式结构。

1.0.3.5 应按适用、经济、美观相结合的原则确定装饰标准。

9—具体.0.3.31.0.3.6 应符合防火、防电、防腐蚀、抗震等安全要求。

1.0.3.7 应限制结构振动对行人舒适感、安全感的不利影响。

1.0.3.8 选择施工工艺、制定施工组织方案时,应以少扰民、少影响正常交通为原则,做到安全、文明、快速施工。

1.0.4 天桥与地道的设计与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在防火、防爆、防电、防腐蚀等方面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般规定2.1设计通行能力2.1.1天桥与地道的设计通行能力应符合表2.1 .1的规定:天桥、地道设计通行能力表2. I注* P/ (h -m)为人/ (小时■米人以下間2.1.2天桥与地道设计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2.1.2.1全市性的车站、码头、商场、剧院、影院、体育馆(场)、公园、展览馆及市中心区行人集中的天桥(地道)计算设计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为0 .75。

城市人行天桥与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10]

城市人行天桥与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10]

城市人行天桥与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一、概述本规范是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22)、《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94-2022)、《城市道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cjj111-2022)等相关标准和规范,结合我国城市人行天桥与地道的实际情况,编制而成的。

本规范适合于城市人行天桥与地道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管理。

二、术语和定义本规范中使用的术语和定义如下:2.1 城市人行天桥城市人行天桥是指在城市道路上空设置的供行人横越道路的立体通道。

2.2 城市人行地道城市人行地道是指在城市道路下方设置的供行人横越道路的立体通道。

2.3 天桥(地道)主体天桥(地道)主体是指天桥(地道)的主要结构部份,包括桥梁(隧道)结构、支撑结构、基础结构等。

2.4 天桥(地道)附属设施天桥(地道)附属设施是指与天桥(地道)主体相配套的设施,包括楼梯、扶梯、电梯、照明、排水、通风、消防、安防等。

三、设计原则3.1 普通原则天桥(地道)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满足行人安全、舒适和便利的需要,保证天桥(地道)的功能性、经济性和美观性。

天桥(地道)设计应考虑周边环境和景观的协调性,尊重历史文化和风俗世情,体现城市特色和风格。

天桥(地道)设计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资源,避免不必要的拆迁和破坏,减少对交通和环境的影响。

天桥(地道)设计应采用先进合理的技术和材料,保证天桥(地道)的结构安全和耐久性,便于施工和维护管理。

3.2 天桥设计原则天桥设计应优先考虑设置扶梯或者电梯等辅助设施,提高行人使用率和通行效率。

3.3 地道设计原则地道设计应优先考虑设置电梯或者自动扶梯等辅助设施,提高行人使用率和通行效率。

四、设计要求4.1 天桥(地道)选址天桥(地道)选址应根据交通需求、交通组织、地形地貌、地下管线、周边建造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

在交通流量大、交通冲突多、交通事故多、交通信号灯控制不便或者无法设置的路口或者路段设置;在重要的公共设施、商业中心、文化娱乐等人流密集区域设置;在与地铁、轻轨、公交等公共交通换乘站点或者路线相邻或者相连的位置设置;在与学校、医院、公园等特殊功能区域相邻或者相连的位置设置;在有特殊景观或者历史文化价值的区域设置;在有利于天桥(地道)的结构设计和施工安全的位置设置。

人行天桥规范

人行天桥规范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的通知建标[1996]144号根据建设部建标[1990]407号文的要求,由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主编的《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CJJ69—95,自1996年9月1日起施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城镇道路桥梁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负责归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主编单位负责,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6年3月14日1总则1.0.1为了统一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标准(以下简称“天桥”与“地道”),使工程达到适用、安全、经济、美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中跨越或下穿道路的天桥或地道的设计与施工。

郊区公路、厂矿及居住区的天桥与地道可参照使用。

1.0.3天桥与地道的设计与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0.3.1天桥与地道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布局的要求,应从工程环境出发,根据总体交通功能进行选型。

1.0.3.2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应积极采用新结构、新工艺、新技术。

1.0.3.3结构应满足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

1.0.3.4结构设计应与施工工艺统筹考虑,宜采用工厂预制的装配式结构。

1.0.3.5应按适用、经济、美观相结合的原则确定装饰标准。

1.0.3.6应符合防火、防电、防腐蚀、抗震等安全要求。

1.0.3.7应限制结构振动对行人舒适感、安全感的不利影响。

1.0.3.8选择施工工艺、制定施工组织方案时,应以少扰民、少影响正常交通为原则,做到安全、文明、快速施工。

1.0.4天桥与地道的设计与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在防火、防爆、防电、防腐蚀等方面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一般规定2.1设计通行能力2.1.1天桥与地道的设计通行能力应符合表2.1.1的规定:2.1.2天桥与地道设计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2.1.2.1全市性的车站、码头、商场、剧院、影院、体育馆(场)、公园、展览馆及市中心区行人集中的天桥(地道)计算设计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为0.75。

城市人行天桥与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12]

城市人行天桥与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12]

城市人行天桥与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一、概述二、设计原则以人为本,保障行人的安全、舒适和便利。

与周边环境协调,体现城市特色和风貌。

充分考虑功能需求,满足不同类型和数量的行人流量。

合理选址,避免对交通、排水、管线等造成影响或者干扰。

优化结构形式,降低造价和维护费用。

注重节能环保,采用可再生能源和环保材料。

三、设计要求结构要求:根据结构形式、材料性能、荷载作用等因素,确定人行天桥或者地道的结构类型、尺寸、连接方式等参数。

普通情况下,人行天桥常用钢结构或者钢筋混凝土结构,可采用悬索式、拱形式、梁式等形式;人行地道常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可采用箱型或者圆型等形式。

人行天桥或者地道的结构应满足强度、稳定性、刚度和耐久性等要求,同时考虑美观性和节约性。

功能要求:根据行人特征、使用习惯等因素,确定人行天桥或者地道的功能设施和服务设施。

普通情况下,人行天桥或者地道应设置导向标志、照明设备、防护栏杆等基本设施;根据需要,还可设置扶梯、电梯、盲道、自动售货机、广告牌等附属设施。

人行天桥或者地道的功能设施和服务设施应满足安全、舒适和便利等要求,同时考虑节能环保和管理维护等因素。

四、施工要求施工准备:在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勘察、测量、设计、预算等工作,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组织管理制度,准备好必要的人员、设备、材料等资源,办理好相关的审批手续和安全措施。

施工验收:在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确保人行天桥或者地道的结构完整、功能正常、外观美观等方面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同时,应整理好相关的资料和记录,提交给有关部门进行验收和交付。

五、运营管理日常维护:在运营期间,应定期对人行天桥或者地道进行检查和清洁,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故障和损坏,保证人行天桥或者地道的正常使用。

同时,应注意节约能源和材料,减少污染和噪音,提高环境质量。

安全防范:在运营期间,应加强对人行天桥或者地道的安全监控和巡查,防止发生火灾、爆炸、坍塌等事故,保障行人的安全。

城市人行天桥与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

城市人行天桥与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

城市人行天桥与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1 总则1.0.2本规范合用于城市中跨越或者下穿道路、铁路以及轨道交通线的天桥或者地道的设计与施工。

郊区公路、厂矿及居住区的天桥与地道可参照使用。

1.0.3 天桥与地道的设计与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0.3.1天桥与地道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布局的要求,应从工程环境出发,根据总体交通功能进行选型。

1.0.3.2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应积极采用新结构、新工艺、新技术。

1.0.3.3结构应满足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

1.0.3.4结构设计应与施工工艺统筹考虑,宜采用工厂预制的装配式结构。

1.0.3.5 应按合用、经济、美观相结合的原则确定装饰标准。

1.0.3.6 应符合防火、防电、防腐蚀、抗震等安全要求。

1.0.3.7 应限制结构振动对行人舒适感、安全感的不利影响。

1.0.3.8选择施工工艺、制定施工组织方案时,应以少扰民、少影响正常交通为原则,做到安全、文明、快速施工。

1.0.4天桥与地道的设计与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在防火、防爆、防电、防腐蚀等方面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普通规定2.1 设计通行能力2.1.1 天桥与地道的设计通行能力应符合表2.1.1的规定:---天桥或者地道类型 ---设计通行能力 ---------------全市性车站或者码头 ---12000P/(h·m) -------市中心区 ---9000P/(h·m) -------其他区域 ---6000P/(h·m) ----2.1.2 天桥与地道设计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全市性的车站、码头、商场、剧院、影院、体育馆(场)、公园、展览馆及市中心区行人集中的天桥(地道)计算设计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为0.75。

2.1.2.2大商场、商店、公共文化中心及区中心等行人较多的天桥(地道)计算设计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为0.8。

城市人行天桥与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7]

城市人行天桥与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7]

城市人行天桥与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1. 总则1.0.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中跨越或下穿道路、铁路以及轨道交通线的天桥或地道的设计与施工。

1.0.3天桥与地道的设计与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 人行天桥 pedestrian overcrossing跨越道路或轨道交通线供行人通过的专用桥梁,简称天桥。

2.1.2 铝合金人行天桥 aluminium alloy pedestrian overcrossing上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采用铝合金材料建造的人行天桥,简称铝合金天桥。

2.1.3 人行地道 pedestrian underpass下穿道路或轨道交通线供行人通过的专用地下通道,简称地道。

2.1.4 基本通行能力 basic traffic capacity满足最低服务水平时,单位时间内可通过天桥或地道标准断面的单位宽度的最大行人交通流量。

2.1.5 设计通行能力 design traffic capacity满足某一设计的服务水平时,单位时间内允许通过天桥或地道标准断面的单位宽度的行人交通流量。

2.1.6 舒适度评价标准 evaluation criteria of comfort衡量行人通过天桥时对天桥结构的人致振动引起的生理与心理方面的不适程度的标准。

(本规范以振动加速度为评价指标)2.1.7 关键固有频率 key natural frequency与行人舒适度直接相关的天桥竖向、侧向和扭转固有频率。

2.2 符号2.2.1 作用及作用效应符号——第个永久作用效应的标准值;——模态广义质量;——模态广义步行荷载幅值;PQ ——车辆撞击力;——侧向荷载模型均布谐波荷载;——竖向荷载模型均布谐波荷载;——第个其他可变作用的标准值;——基本可变作用的标准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偶然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平衡作用效应的标准组合;——作用频遇组合的效应设计值;——作用准永久组合的效应设计值;——不平衡作用效应的标准组合;——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基本组合的效应设计值;——作用标准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单位面积的人群荷载;——汽车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划天桥与地道应以规划人流量及其主要流向为依据 在
考虑自行车过天桥地道时 还应依据自行车流量和流向 因地制
宜采取交通管理措施 保障行人交通安全和交通连续性 并做出
有利于逐步形成步行系统的总体布局
天桥与地道在路口的布局应从路口总体交通和建筑艺术
等角度统一考虑 以求最大综合效益
天桥与地道的设置应与公共车辆站点结合 还应有相应的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中跨越或下穿道路的天桥或地道的设 计与施工 郊区公路 厂矿及居住区的天桥与地道可参照使用
天桥与地道的设计与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天桥与地道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布局的要求 应从工
程环境出发 根据总体交通功能进行选型 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 应积极采用新结构 新工艺
新技术 结构应满足运输 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强度 刚度和稳
天桥设计
荷载
天桥设计荷载分类应符合表
的规定
天桥设计 应根据可能同时出现的作用荷载 选择下列荷
载组合
组合 基本可变荷载与永久荷载的一种或几种相组合
组合 基本可变荷载与永久荷载的一种或几种与其他可变
荷载的一种或几种相组合
组合 基本可变荷载与永久荷载的一种或几种与偶然荷载
中的汽车撞击力相组合
组合 天桥施工阶段的验算 应根据可能出现的施工荷载
混凝土或片石混凝土
浆砌块石或料石
砖 浆砌片石
石 砌
干砌块石或片石
体 砖砌体
桥 面 沥青混凝土
沥青碎石
填土 填石 石灰三合土 石灰土
松木

橡木
落叶松

杉木
枞木
未防腐 防腐
未防腐 防腐
未防腐 防腐
密度
注 含筋量 以体积计 小于等于 的钢筋混凝土 其密度采用
大于 的采用
石灰三合土指石灰 砂 砾石
石灰土采用石灰
场 公园 展览馆及市中心区行人集中的天桥 地道 计算设
计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为
大商场 商店 公共文化中心及区中心等行人较多的
天桥 地道 计算设计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为
区域性文化中心地带行人多的天桥 地道 计算设计
通行能力折减系数为
净宽
天桥与地道的通道净宽应符合下列规定 天桥与地道的通道净宽 应根据设计年限内高峰小时
整体浇筑的混凝土结构的收缩影响力 对于一般地区
相当于降温
干燥地区为
整体浇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的收缩影响力 相当于降低温度
分段浇筑的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收缩影响力
相当于降温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收缩影响力 相当于降温
混凝土徐变影响的计算 可采用混凝土应力与徐变变形为直
线关系的假定 混凝土徐变系数可参照现行的 公路钢筋混凝土
全 桥上应设置安全防护罩 安全防护罩距桥面的距离不宜小于
天桥桥面或梯面必须有平整 粗糙 耐磨的防滑措施 多 雨雪地区 天桥可加顶棚
在地道两端 应设置消火栓 配备消防器材 在长地道内 应按有关消防规范 设置消防措施和急救通讯装置
在设计人流量大或较长的重要地道时 应设置管理和维护 专用设施
天桥或地道结构不得敷设高压电缆 煤气管和其他可燃 易爆 有毒或有腐蚀性液 气 体管道过街
车交通量 辆 时 即

进入交叉口总人流量达到
或交叉口的一
个进口横过马路的人流量超过
且同时在交叉口一个进
口或路段上双向当量小汽车交通量超过
进入环形交叉口总人流量达
时 且同时进
入环形交叉口的当量小汽车交通量达

行人横过市区封闭式道路或快速干道或机动车道宽
度大于 时 可每隔
应设一座
铁路与城市道路相交道口 因列车通过一次阻塞人流
条坡道宽度不宜小于
坡道位置视方便推车流向设置
净高
天桥桥下净高应符合下列规定
天桥桥下为机动车道时 最小净高为
行驶电
车时 最小净高为
跨铁路的天桥 其桥下净高应符合现行国标 标准轨
距铁路建筑限界 的规定
天桥桥下为非机动车道时 最小净高为
如有
从道路两侧的建筑物内驶出的普通汽车需经桥下非机动车道通行
时 其最小净高为
装配结构 在需要维持地面正常交通时地道应避免大开挖的施工
方法
天桥的建筑艺术应与周围建筑景观协调 主体结构的造型
要简洁明快通透 除特殊需要处不宜过多装修
天桥与地道可与商场 文体场 馆 地铁车站等大型人
流集散点直接连通以发挥疏导人流的功能
构造要求
天桥与地道的结构应符合以下要求 结构在制造 运输 安装和使用过程中 应具有规定
年月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
主编单位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批准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
年月日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 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 的通知
建标

根据建设部建标
号文的要求 由北京市市政工程
研究院主编的 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 业经审查
载所产生的竖向挠度 并应做成圆滑曲线 当结构重力和人群荷
载产生的向下挠度不超过跨径的
时 可不设预拱度
为避免共振 减少行人不安全感 天桥上部结构竖向自振
频率不应小于
天桥 地道及梯 坡 面的铺装应符合平整 防滑 排水
无噪音 便于养护的要求
天桥结构应视需要设置伸缩装置以适应结构端部线位移
和角位移需要 伸缩装置应选用止水型的
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采用
超静定结构当考虑由于地基压密等引起的支座长期变位
影响时 应根据最终位移量按弹性理论计算构件截面的附加内力
水浮力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位于透水性地基上的天桥墩台基础 当验算稳定时
定性要求 结构设计应与施工工艺统筹考虑 宜采用工厂预制的
装配式结构 应按适用 经济 美观相结合的原则确定装饰标准 应符合防火 防电 防腐蚀 抗震等安全要求 应限制结构振动对行人舒适感 安全感的不利影响 选择施工工艺 制定施工组织方案时 应以少扰民
少影响正常交通为原则 做到安全 文明 快速施工 天桥与地道的设计与施工 除应符合本规范外 在防火
天桥与地道的导向标志 应设置在天桥 地道入口处及分
叉口处
在天桥与地道的地面梯道 坡道 口附近一定范围内 为
引导行人经由天桥与地道过街 应设置地面导向护栏 护栏断口
宜与天桥或地道两侧附近交叉路口的地形相结合 护栏连续长度
不宜太短 每侧长度一般为
护栏除要求坚固外 其形
式 颜色还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当天桥上方的架空线距桥面不足安全距离时 为确保安

预加应力在结构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 应作为永久荷载计
算其效应 并考虑相应阶段的预应力损失 但不计由于偏心距增
大引起的附加内力 在结构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 预加应
力不作为荷载 而将预应力钢筋作为结构抗力的一部分
外部超静定的混凝土结构应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及徐变影
响 混凝土收缩影响可作为相应于温度的降低考虑
续表
编号
荷载分类
荷载名称
基本可变荷载

活载
人群
变 风力
荷 载 其他可变荷载 雪重力
温度影响力
偶然荷载
地震力 汽车撞击力
注 如构件主要为承受某种其他可变荷载而设置 则计算该构件时 所承荷载作
为基本可变荷载
人群设计荷载值及计算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人行桥面板及梯 坡 道面板的人群荷载按 或
竖向集中力作用在一块构件上计算
梁 桁 拱及其他大跨结构 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当加载长度为 以下 包括

当加载长度为
以上同

式中
单位面积的人群荷载
加载长度
半桥宽度
大于 时仍按 计
结构物重力及桥面铺装 附属设备等外加重力均属结构重
力 可按表
所列常用材料密度计算
常用材料密度表

材料种类
密度
钢 铸钢 铸铁
续表
材料种类


黄铜
青铜
钢筋混凝土
人流量及设计通行能力计算 天桥桥面净宽不宜小于 地道通道净宽不宜小于
天桥与地道每端梯道或坡道的净宽之和应大于桥面 地
道 的净宽 倍以上 梯 坡 道的最小净宽为
考虑兼顾自行车推车通过时 一条推车带宽按 计 天
桥或地道净宽按自行车流量计算增加通道净宽 梯 坡 道的最
小净宽为
考虑推自行车的梯道 应采用梯道带坡道的布置方式 一
规定
天桥 梯道 坡道与各级电压电力线间最小垂直距离表 表
最小 线路电压 垂直距离
地区
以下
配电线
送电线
居民区
非居民区
设计原则
天桥与地道设计布局应结合城市道路网规划 适应交通的
需要 并应考虑由此引起附近范围内人行交通所发生的变化 且
对此种变化后的步行交通进行全面规划设计 属于下列情况之一
时 可设置天桥或地道 其中机动车交通量应按每小时当量小汽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
北京
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公告 第号
行业标准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由北
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进行了局部文 自一九九九年一月十五
日起施行 该规范中相应条文的规定同时废止 现予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超过 人次或道口关闭时间超过

路段上双向当量小汽车交通量达
或过街
行人超过
有特殊需要可设专用过街设施
复杂交叉路口 机动车行车方向复杂 对行人有明显
危险处
天桥或地道的选择应根据城市道路规划 结合地上地下管
线 市政公用设施现状 周围环境 工程投资以及建成后的维护
条件等因素做方案比较 地震多发地区宜考虑地道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