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流阀的设计

合集下载

溢流阀的设计范文

溢流阀的设计范文

溢流阀的设计范文溢流阀是一种常见的液压控制元件,用于控制液压系统中液压油的流量,并调节压力。

它主要由溢流阀本体、弹簧和调节螺母等部件组成。

溢流阀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石油、化工和船舶等领域。

1.工作原理:溢流阀是通过控制溢流阀的阀口打开程度来调节液压系统的流量和压力的。

当系统压力超过设定值时,阀芯受到压力而移动,使溢流口打开,流量的一部分通过溢流口排出,从而使系统压力保持在设定的范围内。

2.流量和压力:根据应用需求确定所需的最大流量和压力范围。

流量一般以每分钟的立方米或加仑为单位,压力一般以帕斯卡或磅力为单位。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工况来确定合适的流量和压力值。

3.外形尺寸:根据安装空间的限制,确定溢流阀的外形尺寸。

通常,溢流阀采用螺纹连接,其尺寸按照国际标准进行设计。

4.材料选择:根据工作条件和流体性质,选择适当的材料来制造溢流阀。

常见的材料有铸铁、钢、不锈钢和黄铜等。

液压系统中通常使用的液压油温度范围为-20°C至+80°C,因此材料需要能够适应这个范围内的温度变化。

5.调节范围:根据应用需求,确定溢流阀的调节范围,即溢流阀的最小和最大调节压力。

溢流阀一般具有标准调节范围,但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定制。

6.安全保护:在设计中考虑安全保护措施,如压力传感器、溢流阀启动信号的监测和报警装置等,以确保系统在异常情况下能够及时停机并发出警报。

7.寿命和可靠性:在设计中考虑溢流阀的寿命和可靠性,选择耐磨损、耐腐蚀的材料,并进行合理的强度计算和寿命评估。

8.溢流阀的调试:调试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工况,通过调整弹簧预紧力和调节螺母等参数来实现所需的流量和压力。

总结起来,溢流阀的设计需要考虑工作原理、流量和压力、外形尺寸、材料选择、调节范围、安全保护、寿命和可靠性等方面。

合理的设计可以确保溢流阀在液压系统中的正常运行,并满足实际需求。

同时,设计师还应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定期检修和维护溢流阀,确保其长期可靠运行。

机械毕业设计1558液压泵站机械设计

机械毕业设计1558液压泵站机械设计

第一章 液压泵及电机的确定已知参数: 供油压力:14MPa供油流量:32l/min1.1液压泵的选用1.1.1液压泵在系统中的作用液压泵作为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讲原动机(电动机、柴油机等)输入的机械能(转矩T和角速度w)转换为压力能(压力P和流量q)输出,为执行元件提供压力油。

液压泵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和可靠性,在液压传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1.2液压泵的分类液压泵是利用封闭容积的大小变化来工作的。

泵内的封闭油腔分为吸油腔和压油腔,当泵轴旋转时,吸油腔的容积增大形成局部真空,油箱中的液体介质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吸油腔,压油腔的容积减小,容腔内的液体介质背挤压排出。

根据构件不同,液压泵分为齿轮式,螺杆式,叶片式和柱塞式。

一般定义液压泵每转一转理论上可排出的液体体积为泵的理论排量。

理论排量取决于液压泵的结构尺寸,与其工作压力无关。

按理论排量是否可变,液压泵又分为定量型和变量型两种。

液压泵按进、出口的方向是否可变分为单向泵和双向泵。

1.1.3选用液压泵的原则和根据(1)是否要求变量,要求变量选用变量泵,其中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压力较低,仅适用机床系统。

(2)工作压力,目前各类液压泵的额定压力都有所提高,但相对而言,柱塞泵的额定压力最高。

(3)工作环境,齿轮泵的抗污染能力最好,因此特别适用于工作环境较差的场合。

(4)噪声指标,属于低噪声的液压泵内有啮合齿轮泵、双作用叶片泵和螺杆泵,后两种泵的瞬时理论流量均匀。

(5)效率,按结构形式分,轴向柱塞泵的总效率最高;而同一种结构的液压泵,排量大的总效率高;同一排量的液压泵,在额定工况(额定压力、额定转速、最大排量)时总效率最高,若工作压力低于额定压力或转速低于额定转速、排量小于最大排量,泵的总效率将会下降,甚至下降很多。

因此,液压泵应在额定工况(额定压力和额定转速)或接近额定工况的条件下工作。

综上所述,本设计中选用齿轮泵CBF-E16 。

溢流阀设计,计算表格

溢流阀设计,计算表格

计算过程数据 流速Vq(m/s) 6 (0.3~4)mm,是考虑便于阀座的拆卸 1 A1/A2(一般取0.95~0.98,流量小取大值,流量大取小值) 0.95 1
主阀芯直径D2(mm) (0.6~1.5)小D2取大值,大D2取小值
(0.8~2)mm,流量小取小值,流量大取大值 阻尼孔长度l0(mm) 阻尼孔直径d0(mm) (7~19)mm,流量小取小值,流量大取大值 6.4 0.8 8
3
导阀前腔压力[P2Q] (kgf/cm2) 277.56
主弹簧刚度 KT1(kgf/cm) 8
油液重度γ (kgf/cm 有 温度等条件限制) 0.0008995 油液动力粘度μ (kgf*sec/cm2) 0.0000002265
3
黄底色 输入选定值
设计要求 公称压力Pg=30kgf/cm
2
公称流量Qg=150L/Min 调压范围P1=160~ 320kgf/cm
2
启闭特性(调成最高调 定压力时) 开启压力[P1Q] =300kgf/cm
2
闭合压力[Pˊ1Q] =288kgf/cm
2
溢流量[Q] =26(cm
3
/s)
2
卸荷压力P1x=4kgf/cm
3.9
取导阀油腔压力P2≈0,P1min= =(KT1(XT1+X1X)+G+FK)/(A1-C1π D1X1Xsin2α 1)
P1min(kgf/cm2)
-34.36886302
流量系数C1,取 0.77~0.8 0.8
21.最小溢流量Q1min
9.838~ 13.913
溢流量Q1min(L/min) X10=3*(C1π D1sinα 1)(2gP1/γ )^0.5)/10000 9.854772379 13.93675275 Qnx=0.654*D2*△r *Pq/(16.67μ (L-Z*b)) 0.009093795

完整_挖掘机的液压系统设计

完整_挖掘机的液压系统设计

摘要挖掘机作为我国工程机械的主力种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各样的施工作业中。

挖掘机产品核心技术就是液压系统设计,由于挖掘机的工作条件恶劣,其性能的优劣决定挖掘机工作性能的高低,要求实现的动作复杂,于是他对液压系统的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液压系统也是工程机械液压系统中最为复杂的。

因此,对挖掘机液压系统的分析设计对推动我国挖掘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关键词:液压挖掘机液压系统回路目录前言 (4)1 绪论 (5)1.1选题的意义 (5)1.2挖掘机的发展趋势 (5)1.3挖掘机的设计方案 (5)1.3.1挖掘机液压系统技术发展动态的分析研究 (5)1.3.2挖掘机液压系统总体设计 (6)1.3.3挖掘机液压系统设计 (6)2 挖掘机液压系统概述 (7)2.1挖掘机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要求 (7)2.2挖掘机液压系统的基本动作分析 (8)2.3挖掘机液压系统的基本回路分析 (9)2.3.1限压回路 (9)2.3.2缓冲回路 (10)2.3.3 节流回路 (11)2.3.4 行走限速回路 (12)2.3.5闭锁回路 (13)2.3.6再生回路 (13)3 挖掘机液压系统设计 (14)3.1 挖掘机的功用和对液压系统的要求 (14)3.2挖掘机液压系统分析 (15)3.2.1挖掘机的液压系统原理图如下图 (15)3.2.2系统工作循环分析 (15)3.2.4液压系统中几种低压回路作用 (17)3.3液压元件的选用 (17)3.3.1泵、马达的选用 (17)3.3.2液压阀的选用 (18)4液压缸的设计计算和泵的参数计算 (19)4.1 液压的计算设计 (19)4.1.1外负载计算 (19)4.1.2液压缸结构尺寸计算 (19)4.1.3油缸强度计算 (21)4.2泵的参数计算 (23)4.2.1泵的压力计算 (23)4.2.2计算所需要的泵的流量 (24)5溢流阀的作用和设计计算 (25)5.1溢流阀的作用 (25)5.2溢流阀的设计计算 (25)5.2.1设计要求 (25)5.2.2几何尺寸确定 (26)5.2.3静态特性计算 (28)6 致谢 (33)参考文献 (34)前言挖掘机的液压系统是挖掘机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挖掘机工作循环的动力系统。

智能制造毕业设计题目

智能制造毕业设计题目
液压拉力器设计 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数控车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三菱FX1N PLC的污水处理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上下限报警控制系统设计
图书馆防火报警系统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温控风扇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出租车模拟计价器设计 基于PLC的仓库安全保障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智能防火报警灭火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防火防盗报警系统设
91
端架零件的工艺分析设计与加工
92
基于UG的一级减速器的运动与仿真
93
轴类零件加工及编程
94
基于手机电极零件的三维建模及数控仿真加 工
95
蝶形凸台零件铣削加工
96
机床凸轮轴固定座铣削加工工艺与编程
97
多边圆弧凸台零件铣削加工
98
底座零件铣削加工
99
盒型零件铣削加工工艺与编程
100
组合盘件加工工艺与数控编程
笔记本底座散热器设计
61
典型孔轴配合件的数控加工
62
基于带盖水杯模型数控加工
63
基于单片机宾馆火灾报警系统
64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设计
65
典型轴螺纹配合件的设计与加工
66
配合件数控加工工艺设计与加工
67
电灯泡的数控加工
68
弧形哑铃的数控加工
69
液压机液压系统设计
70
基于液压的多功能寝室控制系统设计
71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题目名称 垃圾压缩机液压系统设计
上料机的液压系统设计 挖掘机的液压系统设计 升降台液压系统设计 机座水压机的液压系统设计 公交车门气动系统设计 折弯机的液压系统设计 液压打包机的液压系统设计 小型汽车维修用举升装置的液压系统设计

液压与气动控制技术(辛连学)5液压控制元件-压力.答案

液压与气动控制技术(辛连学)5液压控制元件-压力.答案
第五章 液压压力控制阀和压力控制回路
第一节 压力控制阀 第二节 压力控制回路 实训项目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五章 液压压力控制阀和压力控制回路
压力控制阀是控制液压系统压力或利用压力的变化来实现某种动作的阀,简称压力阀。 这类阀的共同点是利用作用在阀芯上的液压力和弹簧力相平衡的原理来工作的。按 用途不同,可分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和压力继电器等。 压力控制回路是对系统或系统某一部分的压力进行控制的回路。这种回路包括调压、 卸荷、保压、减压、增压、平衡等多种回路。
第五章 液压压力控制阀和压力制回路
第二节 压力控制回路
一、调压回路 3.多级调压回路 二级调压回路 阀2的调定压力必须 小于阀1的调定压力, 否则不能实现二级调 压。 三级调压回路 在这种调压回路中, 阀2和阀3的调定压力 要低于主溢流阀1的 调定压力。
第五章 液压压力控制阀和压力控制回路
二、
第五章 液压压力控制阀和压力控制回路
三、保压回路 在液压系统中,液压缸在工作循环的某一阶段,若需要保持一定的工作压力,就应采用 保压回路。在保压阶段,液压缸没有运动,最简单的办法是用一个密封性能好的单向阀 来保压。但是,阀类元件处的泄漏使得这种回路的保压时间不能维持太久。 1.利用液压泵的保压回路 如图5-15所示的回路,系统压力较低,低压大流量泵供油,系统压力升高到卸荷阀的调 定压力时,低压大流量泵卸荷,高压小流量泵供油保压,溢流阀调节压力。
荷。那么在液压传动系统中是依靠什么元件来实现这一目的?这
些元件又是如何工作的呢?
二、任务分析
稳定的工作压力是保证系统工作平稳的先决条件,如果液压传动
系统一旦过载,如无有效的卸荷措施的话,将会使液压传动系统
中的液压泵处于过载状态,很容易发生损坏。液压传动系统必须

设计液压传动实验报告(三)溢流阀

设计液压传动实验报告(三)溢流阀

设计【测量溢流阀静特性】的控制回路实验报告
实验时间:班级:姓名: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液压系统控制回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2、了解先导式溢流阀开启和关闭时的静态特性。

3、加深对溢流阀的工作特性的认识。

二、实验内容:
设计【测量溢流阀静特性】的控制回路。

三、实验装置:
多功能液压教学实验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制造)。

实验台油路图如下:
图1
1、2分别为油泵,3、6为溢流阀,4、5为调速阀,7、8、9、10为阀门,
11为流量计,12为换向阀,13为液压缸,
A、B、C、D、E、F为出油口,P1、P2、P3、P4、P5为压力表。

溢流阀一只型号Y—10 流量10L/m 压力6.3MPa
四、实验原理:(根据自己所设计的回路,编写该回路的实验原理。


五、实验步骤:(写出在总实验台上的开关阀门,接管等工作的顺序。

即实验步骤)
1、
2、
3、
六、实验报告要求:
七、实验设计图:
1 画出自己设计的回路简图。

2 在教师指导下在计算机上使用相应的软件检查自己设计的回路工作情况。

七、设计的思路及体会。

回油阀工图课程设计说明书

回油阀工图课程设计说明书

J I A N G S U U N I V E R S I T Y 工程图学课程设计回油阀设计说明书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机械(卓越)学号姓名指导教师答辩日期摘要《工程图学》课程设计,是机械大类的学生所面对的第一个专业性课程设计。

本次课程设计我选择了“回油阀”为主题,用以集中强化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为手段,学会应用《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所学到的知识,熟练地使用CAD设计软件绘制出回油阀地装配图和主要零件图、对部分零件和装配体进行三维建模和拼装。

同时,通过本次的课程设计,使学生初步了解课程设计的一般过程,撰写设计说明书并制作答辩演讲稿,为后续课程设计打上一个良好的基础。

回油阀,它是一种阀体零件,也叫做溢流阀,主要由阀体、阀门、弹簧、端盖等组成,在油路中主要起限压作用。

通过对回油阀的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可以进一步学习《机械制造工艺学》并掌握简单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

本次设计采用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的方法,在了解产品名称、功用和工作原理,看懂各零件的主要结构、作用、零件之间的相互位置、装配连接关系和拆装顺序等。

工作主要是要从装配图上将所有的非标准件一个个地“剥离”出来,绘制成零件图,以指导生产。

要做到正确地从装配图上拆画零件图,不能“就图论图”,除了有极强的空间现象能力,还必须有意识地积累丰富的工程方面的只是和实践经验。

在本次的设计过程中,通过小组分工,我抄画了装配图,画了阀体,螺杆,垫片,阀门的零件图,并对各个零件进行了CAD三维建模。

通过对回油阀的设计,使学生对回油阀的结构、工作原理、各零件的装配关系得到更清晰的认识,希望此说明书能带你更多的了解回油阀设计及其制造工艺设计。

关键词:工作原理部件分析设计与表达改进改错个人小结第一章、概述 (4)第二章、回油阀的工作原理及部件分析 (5)2.1回油阀工作原理 (5)2.2部件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5)2.2.1整体描述 (5)2.2.2阀体 (6)2.2.3阀门 (6)2.2.4弹簧 (7)2.2.5螺杆 (7)2.2.6螺母 (8)2.2.7阀盖 (8)2.2.8阀罩 (8)2.2.9弹簧座 (8)2.2.10垫片 (9)2.3部件的装配路线分析 (9)第三章、装配图的设计与表达分析 (10)3.1装配图的视图表达方案分析 (10)3.2装配图的尺寸分析 (11)3.3装配图上的技术要求 (11)第四章、零件图的设计与表达分析 (12)4.1零件图的形体分析与视图表达方案分析 (12)4.2零件图的尺寸分析 (13)4.3零件图的技术要求分析 (13)第五章、改进性或改错性设计说明 (14)第六章、小结与感悟 (15)参考文献 (16)第一章、概述回油阀装在柴油发动机的供油管路中的一个部件,用以将剩余的柴油送回到邮箱中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溢流阀的设计
第1章绪论
液压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应用学科,虽然历史较短,发展的速度却非常惊人。

液压设备能传递很大的力或力矩,单位功率重量轻,结构尺寸小,在同等功率下,其重量的尺寸仅为直流电机的10%~20%左右;反应速度快、准、稳;又能在大范围内方便地实现无级变速;易实现功率放大;易进行过载保护;能自动润滑,寿命长,制造成本较低。

因此,世界各国均已广泛地应用在锻压机械、工程机械、机床工业、汽车工业、冶金工业、农业机械、船舶交通、铁道车辆和飞机、坦克、导弹、火箭、雷达等国防工业中。

液压传动设备一般由四大元件组成,即动力元件——液压泵;执行元件——液压缸和液压马达;控制元件——各种液压阀;辅助元件——油箱、蓄能器等。

液压阀的功用是控制液压传动系统的油流方向,压力和流量;实现执行元件的设计动作以控制、实施整个液压系统及设备的全部工作功能。

1.1 液压技术的发展历史
液压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应用学科,虽然历史较短,发展的速度却非常惊人。

液压设备能传递很大的力或力矩,单位功率重量轻,结构尺寸小,在同等功率下,其重量的尺寸仅为直流电机的10%~20%左右;反应速度快、准、稳;又能在大范围内方便地实现无级变速;易实现功率放大;易进行过载保护;能自动润滑,寿命长,制造成本较低。

因此,世界各国均已广泛地应用在锻压机械、工程机械、机床工业、汽车工业、冶金工业、农业机械、船舶交通、铁道车辆和飞机、坦克、导弹、火箭、雷达等国防工业中。

液压传动设备一般由四大元件组成,即动力元件——液压泵;执行元件——液压缸和液压马达;控制元件——各种液压阀;辅助元件——油箱、蓄能器等。

液压阀的功用是控制液压传动系统的油流方向,压力和流量;实现执行元件的设计动作以控制、实施整个液压系统及设备的全部工作功能。

1.2 我国液压阀技术的发展概况
我国的液压工业及液压阀的制造,起始于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期间,由于机床制造工业发展的迫切需求,50年代初期,上海机床厂、天津液压件厂仿造了苏联的各类低压泵、阀。

随后,以广州机床研究所为主,在引进消化国外中低压元件制造技术的基础上,
自行设计了公称压力为2.5MPa和6.3MPa的中低压液压阀系统(简称广州型),并迅速投入大批量生产。

60年代初期,为适应液压工程机械从中低压向高压方向的发展,以山西榆次液压件厂为主,引进了日本油研公司的公称压力为21MPa的中高压液压阀系列,以及全部加工技术和制造、试验设备,并据此发展、设计成我国的中高压液压闪系统(简称榆次型)。

1968年,当时的一机部组织有关单位,在公称压力21MPa液压阀的基础上,设计了我国一套公称压力为31.5MPa的高压阀系列,并投入批量生产。

为使产品实现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我国于1973年再次组成“液压阀联合设计组”,
在总结国产高压阀设计、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借鉴了国外同类产品的结构,性能、工艺特点,又增补了多种规格和新品种,并使国产阀的安装连接尺寸首次符合国际标准。

并于1977年正式完成了公称压力为31.MPa的高压阀新系列的设计。

1978年起,通过全系列图纸的审查、试制、鉴定等工作,并在全国推广使用。

1982年,通过了全系列的定型工作。

故上述产品简称为“82年联合设计型高压液压阀系列”。

为适应高压、大流量的液压传动要求,济南铸锻研究所、上海704研究所和北京冶金液压机械厂等单位,自1976年开始,还引进、消化和研制了二通插装阀(简称CV阀),并在80年代初期,完成了自己的系列。

二通插装阀作为不同于常规阀的另一类液压阀类,也正在开拓着它的使用范围。

此外,随着组合机床在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广泛应用,1975年,大连组合机床研究引进、消化、吸收和研制了叠加式液压阀。

建国以来,我国液压行业及液压阀的制造生产,从无到有,发展很快,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但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品种和性能指标还有较大差距。

为了提高我国液压行业的综合素质,国家机械部制定了以下调整原则:
A类重点发展产品(包括国产的电液伺服阀、比例阀和数字控制阀以及引进、消化德国力士乐公司的压力为21、35、63MPa,通径为6~32mm的三大类液压阀和我国自行开发的叠加阀、插装阀及GE系列阀等);
B类允许保留和过渡产品(包括目前应用面广、市场需求最大,一时尚无替代产品;国内70年代、80年代开发的,现在已成为主导产品,虽然技术上达不到国际80年代水平,但需要保留一段时间的产品。


C类限制发展和逐步淘汰产品。

(指水平低,性能差,耗能耗材的产品,不符合标准的落后产品,不符合标准的老产品,具体指我国50、60年代设计的广州型中低压系列,及与之相仿的早期产品。


1.3 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范围
作为工科类院校,特别是机械专业,液压技术是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但由于学科本身内容的复杂程度和教学条件的限制,不能轻易地使教师讲得清楚,学生听
得明白。

有监于此,本课将重点对溢流阀部分进行加工与设计,主要研究对象为溢流阀。

在进行加工的同时,对溢流阀部分零件进行编程。

最后,针对溢流阀的理论研究进行讨论,内容包括溢流阀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型号说明、应用情况以及各种阀的比较等,此外还对卡盘进行分类和工具的夹紧。

压力控制阀
直动式
差动式
三节同心式
二节同心式
滑阀式
直动型
先导型
远程调压阀
普通溢流阀
电磁溢流阀
三节同心式
二节同心式
卸荷溢流阀(单向溢流阀)
溢流阀
单向减压阀
定差减压阀
定比减压阀
溢流阀
直动型顺序阀
先导型顺序阀
顺序阀
压力继电器
第2章压力控制阀的分类与型号
液压系统中,用来控制系统的压力、流量和液流方向的元件均称为液压控制阀,简称液压阀。

液压阀品种繁多,规格复杂,按工作原理可划分为以下几种:通断式控制元件(即开关或定值控制阀):这是常用的一类液压阀,又称普通液压阀。

伺服式控制元件:压力伺服阀、流量伺服阀等。

比例式控制元件:比例压力阀、比例流量阀和比例方向阀等。

在液压传动系统中,液流的压力是最基本的参数之一,执行元件的输出力或输出扭矩的大小,主要由供给的液压力所决定。

为了对油液压力进行控制,并实现和提高系统的稳压、保压、减压、调压等性能或利用压力变化实现执行机构的顺序动作等,根据油液压力和控制机构弹簧力相平衡的工作原理,人们设计制造了各种压力控制阀。

常见种类如下:
(a)(b)(c)
(d)
第3章 溢流阀
3.1 溢流阀的结构
溢流阀的基本功用是:当系统的压力达到或超过溢流阀的调定压力时,系统的油液通过阀口溢出一些,以维持系统压力近于恒定,防止系统压力过载,保障泵、阀和系统的安全,此时的溢流阀常称为安全阀或限压阀。

溢流阀的根据结构可分为直动型和先导型两种。

一.直动型溢流阀
图3-1 直动型溢流阀结构简图
(a )锥阀式 (b)球阀式 (c)滑阀式 (d)溢流阀的基本符号
1-调压螺栓 2-弹簧 3-阀芯 4-阀体(含阀座) 锥阀式和球阀式又叫座阀式溢流阀,特点是动作灵敏,密封性能好,配合没有泄漏间隙,但导向性差,冲击性较强,阀座阀芯易损坏。

滑阀式由于阀口有一段密封搭合量,稳定性较好,不易产生自激振动,但动作反应较慢。

下面以锥阀式DBD 直动型溢流阀为例说时其工作原理:
图3-2 锥阀式DBD直动型溢流阀(插装式)(a)结构图(b)局部放大图(c)简化符号(d)详
细符号
1-偏流盘 2-锥阀 3-阻尼活塞 4-调节杆 5-调压弹簧 6-阀套 7-阀座
(1)工作原理: 设弹簧预紧力为Ft,活塞底部面积为A则:
当PA < Ft时,阀口关闭。

当PA = Ft时,阀口即将打开,此时,PA = F t = K X0,
P =P
K (开启压力)=KX
/A
当PA > Ft时,阀口打开,P→T,稳压溢流或安全保护。

锥阀开启后,由[1]得锥阀的力平衡方程为:
PA=K(
X+X)+G ±F f+Fs –Fj
即: P= [K(
X+X)+G ±F f+Fs –Fj]/A
(3-1)
式中: K、
X分别为弹簧刚度和预压缩量(m);G为阀芯自重(水平时不考
虑):F
f
为阀芯与阀套间的摩擦力(N);Fs为稳态液动力(N);Fj为射流力(N)。

此处∵Fs=0, Fj=KX(N)
∴P=( K
X+G ±F f)/A (3-2) (2)调压原理:调节调压螺帽改变弹簧预压缩量,便可调节溢流阀调整压力。

(3)特点:从式(3-2)可知这种阀的进口压力P不受流量变化的影响,被控
力P变化很小,定压精度高。

但由于Ft直接与PA平衡,若 P较高,Q较大时,K就相应
地较大,不但手调困难,且Ft略有变化,p变化较大,所以一般用于低压小流量场合。

二.先导式溢流阀
先导阀 --直动式锥阀,硬弹簧。

(1)组成 : 带有导向圆锥面的锥阀(二级同心式)和软弹簧
主阀滑阀和软弹簧。

带有多节导向圆锥面的锥阀(三级同心式)和软
弹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