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流阀设计,计算表格

合集下载

先导式溢流阀设计

先导式溢流阀设计
1795年英国约瑟夫·布拉曼(Joseph Braman,1749 -- 1814),在伦敦用水作为工作介质,以水压机的形式将其应用于工业上,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1905年将工作介质水改为油,又进一步得到改善。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 1918)后液压传动广泛应用,特别是1920年以后,发展更为迅速。液压元件大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20年间,才开始进入正规的工业生产阶段。1925年维克斯(F.Vikers)发明了压力平衡式叶片泵,为近代液压元件工业或液压传动的逐步建立奠定了基础。20世纪初康斯坦丁·尼斯克(G · Constantimsco)对能量波动传递所进行的理论及实际研究;1910年对液力传动(液力联轴节、液力变矩器等)方面的贡献,使这两方面领域得到了发展。
液压阀的功用是控制液压传动系统的油流方向,压力和流量;实现执行元件的设计动作以控制、实施整个液压系统及设备的全部工作功能。
1.1
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称为流体传动,是根据17世纪帕斯卡提出的液体静压力传动原理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是工农业生产中广为应用的一门技。如今,流体传动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先导控制式溢流阀的结构有三级同心式,二级同心式和—级同心式,其先导阀使用的弹簧有线性弹簧和非线行弹簧.非线性弹簧用于液压阀有很大的优越性,但至今应用的却不多见。
三级同心式先导溢流阀其主阀芯上有三处配合,表面的同轴度要求较高。日本改进了三级同心式溢流阀:拉长了尾碟,增设了尾流环,还将回油通道防振尾附近做成直角弯,消耗动能,降低噪声。另外,在主阀上腔和导阀前腔都设置了消振滑块,改变油液流动状态和减小振动容腔。
液压技术具有独特的优点,具有功率重量比大,体积小,频响高,压力、流量可控性好,可柔性传送动力,易实现直线运动等优点,因此液压技术广泛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液压设备能传递很大的力或力矩,单位功率重量轻,结构尺寸小,在同等功率下,其重量的尺寸仅为直流电机的 ~ 左右;反应速度快、准、稳;又能在大范围内方便地实现无级变速;易实现功率放大;易进行过载保护;能自动润滑,寿命长,制造成本较低,世界各国均已广泛地应用在锻压机械、工程机械、机床工业、汽车工业、冶金工业、农业机械、船舶交通、铁道车辆和飞机、坦克、导弹、火箭、雷达等国防工业中。现在世界各国都重视发展基础产品。近年来,液压技术由于广泛应用了高新技术成果,使基础产品在水平、品种及扩展应用领域方面都有很大提高和发展。

溢流阀设计与计算表格

溢流阀设计与计算表格

选取值 28 27 28 20 0.8 6 15 6.4 20 4 1.6
计算公式 d≥4.63*(Qq/Vq)^0.5 D1=d-(0.3~4) D2=D1*(A2/A1)^0.5 L=(0.6~1.5)*D2 d0=0.8~2 l0=(7~19)*d0 α 1一般取15°,主阀座阀口处为直角 S≥X1x(在卸荷时主阀芯开口量) X1x=44.7*Qq/1000/((D1/10*sinα 1)*P1x^0.5) α 1一般取20° d2=(2~5)*d0,一般取d2=4mm 一般取d3=1.6mm 开口量X10(mm) 0.720288683 流量Qg(L/Min) 200 流量Qg(L/Min) 200 主阀开启压力 间距S(mm) 6.396575472 直径d(mm) 26.73131746 直径D1(mm) 27 直径D2(mm) 27.55675961 配合长度L(mm) 19.6 0.8 流量Qg(L/Min) 200 直径d(mm) 28 直径D1(mm) 27 28
2 2
启闭特性(调成最高调 定压力时) 开启压力[P1Q] =300kgf/cm
2
闭合压力[Pˊ1Q] =288kgf/cm
2
溢流量[Q] =26(cm
3
/s)
2
卸荷压力P1x=4kgf/cm
内泄漏量Qnx≤150ml/min
油液重度γ (kgf/cm 有 温度等条件限制) 0.000903 油液重度γ (kgf/cm 有 温度等条件限制) 0.000885 阻尼孔直径d0(mm)
3.9
取导阀油腔压力P2≈0,P1min= =(KT1(XT1+X1X)+G+FK)/(A1-C1π D1X1Xsin2α 1)

液压传动系统设计与计算-说明书

液压传动系统设计与计算-说明书

如果忽略切削力引起的颠覆力矩对导轨摩擦力的影响,并设液压缸的机械效率=0.9,根据上述负载力计算结果,可得出液压缸在各个工况下所受到的负载力和液压缸所需推力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液压缸总运动阶段负载表〔单位:N〕3 负载图和速度图的绘制根据负载计算结果和的个阶段的速度,可绘制出工作循环图如图1〔a〕所示,所设计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的速度循环图可根据的设计参数进行绘制,快进和快退速度3.5快进行程L1=100mm、工进行程L2=200mm、快退行程L3=300mm,工进速度80-300mm/min 快进、工进和快退的时间可由下式分析求出。

快进工进快退根据上述数据绘制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绘制负载图〔F-t〕b图,速度循环图c图.ab c在此处键入公式。

4 确定液压系统主要参数4.1确定液压缸工作压力由表2和表3可知,组合机床液压系统在最大负载约为16000时宜取3MPa。

表2按负载选择工作压力表3 各种机械常用的系统工作压力4.2计算液压缸主要结构参数根据参数,液压缸无杆腔的有效作用面积可计算为A1=Fmas/P1-0.5P2=16000/3X10^6那么活塞直径为mm根据经验公式,因此活塞杆直径为d=58.3mm,根据GB/T2348—1993对液压缸缸筒内径尺寸和液压缸活塞杆外径尺寸的规定,圆整后取液压缸缸筒直径为D=80mm,活塞杆直径为d=56mm。

此时液压缸两腔的实际有效面积分别为:根据计算出的液压缸的尺寸,进一步计算液压缸在各个工作阶段中的压力、流量和功率值,如表4所示。

表4 各工况下的主要参数值5 液压系统方案设计根据组合机床液压系统的设计任务和工况分析,所设计机床对调速范围、低速稳定性有一定要求,因此速度控制是该机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速度的换接、稳定性和调节是该机床液压系统设计的核心。

此外,与所有液压系统的设计要求一样,该组合机床液压系统应尽可能结构简单,本钱低,节约能源,工作可靠5.1确定调速方式及供油形式由表4可知,该组合机床工作时,要求低速运动平稳行性好,速度负载特性好。

液压计算表汇

液压计算表汇

液压设计计算知识1.执行元件的回油背压系统类型背压值/MPa 系统类型背压值/MPa 回油路上有节流阀的调速系统0.2~0.5采用辅助泵补油的闭式回路 1.0~1.5回油路上有背压阀或调速的调带系统0.5~0.15回油路较短且直通油箱≈02.计算泵的流量,选择液压泵系统类型液压泵流量计算式式中符号的意义高低压组合供油系统Q g=υg²AQ d=(υk-υg)²AQ g:高压小流量液压泵的流量(m³/s)υg:液压缸工作行程速度(m/s)A:液压有效作用面积(m2)Q d:低压大流量液压泵的流量(m³/s)υk:液压缸快速行程速度(m/s)恒功率变量液压泵供油系统Q h≥6.6υgmin²A Q h:恒功率变量液压泵的流量(m³/s)υgmin:液压缸工作行程最低速度(m/s)流量控制阀无级节流调速系统Q p≥υmax²A+Q yQ p≥n max²Q m+Q yQ p:液压泵的流量(m³/s)υmax:液压缸最大调节速度(m/s)n max:液压马达最高转速(r/s)Q m:液压马达排量(m³/s)Q d:溢流阀最小流量(m³/s)=0.5³10-4有级变速系统ΣN i=1Q i=υmax²AΣN i=1Q i=n max²Q m N:有级变速回路用泵个数ΣN i=1Q i:N个泵流量总和(m³/s)Q i:第i个泵的流量(m³/s)一般系统Q p=K²(ΣQ s)max Q p:液压泵的流量(m³/s)Q p:同时动作执行元件的瞬时流量(m³/s) K:系统泄漏系数K=1.1~1.3蓄能器辅助供油系统Q p=(K/T)²ΣZ i=1νiQ p:液压泵的流量(m³/s)T:工作循环周期时间(s)Z:工作周期中需要系统供液进行工作的执行元件数νi:第i个执行元件在周期中的耗油量(m³)电液动换向阀控制系统Q p=(πK y/4)²ΣZ i=1d i2l i tQ p:控制系统液压泵的流量(m³/s)K y:裕度系数K y=1.1~1.2Z:同时动作的电液换向阀个数d i:第i个换向阀的主阀芯直径(m)l i:第i个换向阀的主阀芯换向行程(m)t:换向阀的换向时间s t=0.07~0.20(s)注:根据算出的流量和系统工作压力选择液压泵。

溢流阀设计与计算

溢流阀设计与计算

一、Y-63溢流阀的工作原理与应用溢流阀是利用溢流作用来调节油路压力的。

当油路压力升高到某一规定值,溢流阀便打开,将压力溢流去一部分,使压力保持在规定的值。

溢流阀按结构形式可以分为直动式与先导式两类。

Y-63是先导式溢流阀。

该型号溢流阀的主阀芯是圆柱滑阀式,加工装配比较方便。

但与锥阀式主阀芯的溢流阀相比,由于主阀芯两端的受压面积相等,使阀的灵敏度较低;为了减少主阀的泄漏量,阀口处有一封油段h ,使动作反应较慢。

所以画法式主阀芯的溢流阀动态性能差,一般用于中低液压系统。

主要用途:1,用于保持液压系统压了恒定,称为定压阀 2,用于液压系统过载,称为安全阀 3,用作卸荷阀 4,实现远程调压 5,实现高低压多级控制溢流阀工作原理:在油路没有达到溢流阀调定的压力时,导阀、主阀在各自的弹簧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各腔压力相等。

当油路压力升到接近调定的压力时,导阀被推开,便有小量油液通过节流孔、导阀阀口、主阀阀芯的中心孔从油口流出。

这样,由于节流孔中有油液通过,便自啊主阀芯活塞上下腔产生压力差,给主阀芯造成一个向上的推力。

但此力不够克服主阀弹簧的预压缩力,因此主阀还不能打开。

当油路压力继续升高,导阀开口量加大,通过节流口的流量加大,主阀芯上下腔压力差增大,便可克服主阀弹簧力和阀芯摩擦力,使主阀芯打开。

压力油便通过主阀阀口,从出油口溢流。

二、设计Y-63溢流阀,设计要求如下:1.额定压力 a p g MP =3.6 2.额定流量 min 63L Q g = 3.调压范围 ()a p MP =3.6~2.31 4.启闭特性开启压力 []a p Q MP =61 闭合压力 []Mp p Q 51'= 溢 流 量 []min 63.0L Q =5.卸荷压力 []Mp p X 04.01≤ 6.内泄流量 []min 0015.0L q nx ≤ 一、主要结构尺寸的初步确定 (1)进油口直径d由额定流量和允许流速来决定 vQ d gπ4=sm 7-s m 6 v Q g 允许流速额定流量得14.93mm d =故取 15.00mm d = (2) 主阀芯直径 1d经验取 ()d 82.0~5.0d 1= mm mm 24.12d 47.71≤≤ 取mm 00.11d 1=(3)主阀芯与阀套的配合长度L 由公式()05.1~6.0D L = (4) 主阀芯活塞直径0D经验取()10d 2.31.6D ~= 取mm 00.22D 0= (5) 节流孔直径0d ,长度0l 按经验取()000d 197l 2mm 0.8d ~~==取8mm l 1.00mm d 00==(静态特性计算对选定的0d 和0l 进行适当的调整) (6) 导阀芯的半锥角α 按经验取020=α(7) 导阀座的孔径2d 和6ddd1d0l0Dα2d 6d1D1Sh经验取() 1.6mm d d 52d 602==~ 取 1.6mm d 4mm d 62== (8) 主阀芯溢流孔直径3d 和3l3d 不能太小,3l 由尺寸确定(9)阀体沉割直径1D ,沉割深度1S()mm15~1D D 01+= 1S 保证进油口直径26.00mm D 1=(10)主阀芯与阀盖的间距2S 应保max 2X S ≥(max X 是主阀的最大开度)(11)导阀弹簧的装配长度5l (未确定)()mmL 2~1l 25+= 2L 是导阀的自由长度(12)主阀弹簧的装配长度1l111h -L l = 1L 主阀弹簧的自由长度 1h 主阀弹簧预压缩量 二、静态特性计算(1)在最高调定压力1max p 下的主阀芯的额定开口量10X 由公式max101g10216.67Q X p gD C γπ=取0.65C 1=,()3-3100.903cm N ⨯=γ带入上式得0.165mm 63100.90398022.23.140.656316.67X 3-10=⨯⨯⨯⨯⨯=(2)卸荷时主阀芯的开口量1x X[]1x 01g 1x p 2gD C Q 16.67X γπ⨯=取0.65C 1=,()3-3cm 100.885N ⨯=γ带入上式得3.16mm 1100.90398022.23.140.656316.67X 31x =⨯⨯⨯⨯⨯=(3)系统压力为开启压力[]1Q p 时导阀前油腔的压力2Q p 由公式[][]0001214p ααγd l QQ gvp Q Q -=取()33108995.0cm N ⨯=γ,sen cm v 3235.0=,cmd a 00785.01.0442200=⨯==ππ代入上式得()2322.5900785.000785.01.08.05.105.10980235.0108995.01460cmp Q N =⨯⨯⨯⨯⨯⨯-=-(4)液压卡紧阻力k F由公式Q k k p LD f F 2027.0λ=取08.0=f ,027.0=k λ,mm D L 5.1675.00==。

先导溢流阀设计计算公式

先导溢流阀设计计算公式

先导溢流阀设计计算公式先导溢流阀是一种常用的液压控制元件,用于控制液压系统中的流量和压力。

在设计先导溢流阀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流量、压力、温度等。

为了确保先导溢流阀的性能符合要求,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计算。

本文将介绍先导溢流阀设计的计算公式和相关内容。

1. 流量计算公式。

在设计先导溢流阀时,首先需要计算流量。

流量是指液压系统中液体通过先导溢流阀的速度。

流量的计算公式如下:Q = A × v。

其中,Q表示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秒(m³/s);A表示流通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v表示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

根据流量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系统的需求和先导溢流阀的参数来确定流通截面积和速度,从而计算出所需的流量。

2. 压力计算公式。

除了流量,压力也是设计先导溢流阀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压力是指液压系统中液体对管道壁面的压力。

在设计先导溢流阀时,需要计算系统中的压力,并根据压力来确定先导溢流阀的参数。

压力的计算公式如下:P = F / A。

其中,P表示压力,单位为帕斯卡(Pa);F表示力,单位为牛顿(N);A表示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

根据压力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系统的压力需求和先导溢流阀的参数来确定所需的力和面积,从而计算出所需的压力。

3. 温度计算公式。

在液压系统中,温度也是设计先导溢流阀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温度的变化会影响液体的粘度和流动性能,因此需要根据系统的工作温度来确定先导溢流阀的参数。

温度的计算公式如下:T = ΔQ / Δt。

其中,T表示温度,单位为摄氏度(℃);ΔQ表示热量变化,单位为焦耳(J);Δt表示时间变化,单位为秒(s)。

根据温度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系统的工作温度需求和先导溢流阀的参数来确定热量变化和时间变化,从而计算出所需的温度。

综上所述,先导溢流阀的设计计算涉及流量、压力和温度等多个因素。

通过合理的计算公式和参数设定,可以确保先导溢流阀在液压系统中具有良好的性能和稳定的工作状态。

华德比例溢流阀样本

华德比例溢流阀样本

华德比例溢流阀样本华德比例溢流阀样本导语:华德比例溢流阀样本是工程领域中广泛应用的一种阀门样本,其具有调节流量和压力的功能。

本文将对华德比例溢流阀样本进行全面评估,从简到繁地介绍其原理、结构和应用,并分享个人对该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第一部分:华德比例溢流阀样本的原理和结构1.1 原理解析华德比例溢流阀样本的工作原理基于流量和压力之间的关系。

它通过控制阀门的开启程度,使流体在管道中的流量和压力始终保持在设定的比例范围内。

当流量或压力超出设定值时,溢流阀将打开或关闭,以达到调节的效果。

1.2 结构组成华德比例溢流阀样本由主要组成部分和附属组件组成。

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阀体、阀芯、弹簧等,而附属组件则包括压力传感器、流量计等。

这些组件相互配合,实现溢流阀样本的正常工作。

第二部分:华德比例溢流阀样本的应用领域和功能2.1 应用领域华德比例溢流阀样本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工业控制、液压系统和流体动力学等。

在这些领域中,溢流阀样本能够准确控制流量和压力,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2.2 功能特点华德比例溢流阀样本具有以下功能特点:(1)流量调节功能:溢流阀样本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调节流体在管道中的流量,以满足不同工况的要求。

(2)压力调节功能:溢流阀样本能够根据设定值,调节流体在管道中的压力,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3)稳定性优势:溢流阀样本能够提供稳定的流量和压力调节,确保系统在各种工况下都能保持正常运行。

第三部分:华德比例溢流阀样本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种重要的流量和压力调节设备,华德比例溢流阀样本在工程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个人认为,它的优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3.1 精确调节能力华德比例溢流阀样本能够准确调节流量和压力,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

这使得它在需要精确控制的工程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3.2 可靠性和稳定性溢流阀样本由优质的材料和精密的制造工艺构成,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和可靠性。

其稳定的流量和压力调节特性能够保证系统在各种工况下的正常运行。

先导式二级同心溢流阀课程设计

先导式二级同心溢流阀课程设计

按开启条 件计算
计算额定工 况阻尼孔流 量
其它主要 参数
Pb单位化为Mpa 判断Pb是否大于[P1b] 3.03E+01 合格 Qmin(PS)单位化为L/min Qmin是否合格 10.97 合格
迭代 计算 Pmin
X(0)=XS 7.04E-04 i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取Pmin=P(12)(Mpa) 1.106
m1g(N) 2
dH(m) [P1b](Mpa) [q](cm3/s) 1.00E-05 28.35 15
Ce 1
许用流速[v](m/s) 6 Dx 0.0281 α 2 20 <2000 K1X0(N) 70.50 K2Y0/(A2PS) 0.9001 Ys(与Y'差不多) 2.97E-05 判断Pk是否大于[P1k] 合格 △>=(1.5~3)dH 2.00E-05
C1 0.8 Dx取标准值 0.028 d3 0.0016
运动黏度v(m2/s) 3.00E-05 D1(m) 0.0275 长度l1=(7~19)d1 0.01067024 Xs(m) 7.04E-04 Fk1<=下面的值 21.05995114 K2Y0 356.3100 Q2s相对于[Q]的误差 2.01% Pb/Ps 0.962 Xmin 3.86E-05
几何 尺寸 计算
额定流量Qs(L/min) 200 几何尺寸D(m) 0.026596152 L=(0.6~1.5)Dx 0.021 Xu(m) 6.25E-03 △Pk(Pa) 1.22E+06 取Y0 0.0035698 导阀前腔压力P2s(Pa) 3.020E+07 Pb(Pa) 3.03E+07 Qmin(PS)(m3/s) 1.83E-0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过程数据 流速Vq(m/s) 6 (0.3~4)mm,是考虑便于阀座的拆卸 1 A1/A2(一般取0.95~0.98,流量小取大值,流量大取小值) 0.95 1
主阀芯直径D2(mm) (0.6~1.5)小D2取大值,大D2取小值
(0.8~2)mm,流量小取小值,流量大取大值 阻尼孔长度l0(mm) 阻尼孔直径d0(mm) (7~19)mm,流量小取小值,流量大取大值 6.4 0.8 8
3
导阀前腔压力[P2Q] (kgf/cm2) 277.56
主弹簧刚度 KT1(kgf/cm) 8
油液重度γ (kgf/cm 有 温度等条件限制) 0.0008995 油液动力粘度μ (kgf*sec/cm2) 0.0000002265
3
黄底色 输入选定值
设计要求 公称压力Pg=30kgf/cm
2
公称流量Qg=150L/Min 调压范围P1=160~ 320kgf/cm
2
启闭特性(调成最高调 定压力时) 开启压力[P1Q] =300kgf/cm
2
闭合压力[Pˊ1Q] =288kgf/cm
2
溢流量[Q] =26(cm
3
/s)
2
卸荷压力P1x=4kgf/cm
3.9
取导阀油腔压力P2≈0,P1min= =(KT1(XT1+X1X)+G+FK)/(A1-C1π D1X1Xsin2α 1)
P1min(kgf/cm2)
-34.36886302
流量系数C1,取 0.77~0.8 0.8
21.最小溢流量Q1min
9.838~ 13.913
溢流量Q1min(L/min) X10=3*(C1π D1sinα 1)(2gP1/γ )^0.5)/10000 9.854772379 13.93675275 Qnx=0.654*D2*△r *Pq/(16.67μ (L-Z*b)) 0.009093795
6
主阀座孔径D1(mm) 流量Qq(L/Min) 半角α 1(°) 卸荷压力P1x(kgf/cm2) 14 50 30 4
9.导芯阀口锥角半角α 2 10.导阀阀座孔径d2 11.导阀阀座孔径d3
20 4 1.6
α 1一般取20° d2=(2~5)*d0,一般取d2=4mm 一般取d3=1.6mm 流量系数C1, 取0.77~0.8 0.8 流量系数C1, 取0.77~0.8 0.8 油液重度γ
15.液压卡紧力FK
0.9065
Fk=0.27f*λ K*L*D2*P2Q/100
液压卡紧力FK(kgf) 2.589967872 弹簧受力
液压卡紧系数λ K (0.4,0.06,0.027 ) 0.027 A1(cm2)= π *D1*D1/400 1.5393804 (1~5),取1.5 1.5 弹簧受力 KT1*XT1(kgf) 7.5 流量[Q](ml/s) 26 开口量X2Q(mm) 0.032 a2(cm2)= π *d2*d2/400 0.125663706 调压弹簧刚度 KT2(kgf/mm) 10.8 (0.95~0.98),取 0.965 0.965 预压缩量XT1 (cm) 0.96
预压缩量XT2 (cm) 0.32
校核
根据 KT2XT2/(a2*P1max)≥0.85~0.90 的要求校核,经 KT2XT2/(a2*P1max2)
计算,符合要求
0.4 20 a2(cm2)= P1max2(kgf π *d2*d2/400 /cm2) 0.125663706 320
0.859436693 闭合压力Pˊ1Q 289.5 最低调定压力
开口量X2Q(mm) 0.031945904 预压缩量XT2(mm) 3.2 调压弹簧刚度 KT2(kgf/mm) 10.76288805
g(cm/s ) P2Q(kgf/cm ) 980 277.56
18.调压弹簧刚度KT2 和预压缩量XT2
10.8
刚度KT2=(a2-(C2π d2sinα 2)X2Q)P2Q/10(XT2+X2Q)
重力加速度 最高额定压力 2 2
0.8
主弹簧刚度KT1=KT1*XT1/XT1
17.系统压力为开启压力 [P1Q]时导阀开口量 [X2Q] 3.2 预压缩量XT2,X2Q/XT2≤0.01,取XT2=X2Q/0.01 0.032 X2Q=[Q]/((C2π d2sinα 2)(2gP2Q/γ )^0.5)
2
半角α 1(°) 30 半角α 1(°) 15 溢流量 [Q] (cm
3
重力加速度 最高额定压力 2 2
g(cm/s ) P1max(kgf/cm ) 980 320
2
13.卸荷压力P1x下主阀芯 开口量X1x
6.378
X1x=1667Qg/((C1π D1sinα 1)(2gP1x/γ )^0.5)
7.5 16.主弹簧刚度KT1 和预压缩量XT1
主弹簧受力KT1*XT1=A1*[P1Q]-A2*[P2Q]-G-FK
KT1*XT1(kgf)T1=(1~5)*X1x
预压缩量XT1(mm) 9.567 主弹簧刚度 KT1(kgf/mm) 0.78125
卸荷压力P1x下主阀芯开口量X1x 6.378 预压缩量XT1 (mm) 9.6 流量系数C1, 取0.77~0.8 0.77 直径d2(mm) 4 半角α 2(°) 20
开口量X1X(mm) 3.075073135
重力加速度 卸荷压力 2
g(cm/s ) P1x(kgf/cm ) 980 4
[P2Q]=[P1Q]-(1.4γ *υ ^0.5/g)([Q][Q] ^0.5)*(((l0/10)^0.5)/(d0*a0/10000)/a0^0.5) 14.系统压力为开启压力 [P1Q]时导阀前油腔压 力[P2Q] 277.56 [P1Q],主阀开启压力,根据设计要求规定 [P1Q]≥0.95P1max(kgf/cm ) [Q],开启压力为[P1Q]时的溢流量,根据设计要 求规定[Q]≤0.01(16.67Qg)(cm
摩擦系数f= 0.04~0.08 0.08 [P1Q] (kgf/cm2) 300
直径D2(mm) 40 [P2Q] (kgf/cm2) 277.56
导阀前腔压力[P2Q] 主阀芯与阀套 配合长度L(mm) (kgf/cm2) 277.56 A2(cm2)=π *D2*D2/400 12.56637061 40 重力G(kgf), 取G=0.2 0.2
3
12.最高额定压力P1max下 主阀芯开口量X10
0.7203
X10=1667Qg/((C1π D1sinα 1)(2gP1max/γ )^0.5)
开口量X10(mm) #DIV/0!
流量Qg(L/Min) 50 流量Qg(L/Min) 50 主阀开启压力
直径D1(mm) 14 直径D1(mm) 14 油液运 动粘度υ (cm
流量系数C2, 取0.77~0.8 0.77 预压缩量XT2 (mm) 3.2 闭合压力P1Q 300 开口量X1X(cm) 0.6378 直径D1(cm) 1.4 直径D1(cm) 1.4 单边间隙△r (cm) 0.00115
3
直径d2(cm)
半角α 2(°)
开口量 X2Q(cm) 0.0032
19.调成最高压力时的闭 合压力Pˊ1Q
3.2
Pˊ1Q=(0.95~0.98)P1Q
重力G(kgf), 取G=0.2 0.2 半角α 1(°) 30 半角α 1(°) 30 Pg(kgf/cm ) 31.5
2
FK(kgf) 0.9065
A1(cm2)=π *D1*D1/400 1.5393804
20.最低调定压力P1min
计算项目 1.进出油口直径计算d 2.主阀座孔径D1 3.主阀芯直径D2 4.主阀芯与阀套配合长度 L 5.阻尼孔直径d0 6.阻尼孔长度l0 7.主阀芯阀口锥角半角α 1 8.主阀芯与阀盖的间距S
选取值 15 14 40 40 0.8 8 30
计算公式 d≥4.63*(Qq/Vq)^0.5 D1=d-(0.3~4) D2=D1*(A2/A1)^0.5 L=(0.6~1.5)*D2 d0=0.8~2 l0=(7~19)*d0 α 1一般取15°,主阀座阀口处为直角 S≥X1x(在卸荷时主阀芯开口量) X1x=44.7*Qq/1000/((D1/10*sinα 1)*P1x^0.5) 间距S(mm) 6 直径d(mm) 13.36565873 直径D1(mm) 14 直径D2(mm) 14.36369693 配合长度L(mm) 40 0.8 流量Qg(L/Min) 50 直径d(mm) 15 直径D1(mm) 14 40
3
流量系数C1,取 0.77~0.8 0.8 直径D2(cm) 4
重力加速度 2
g(cm/s ) 980
2 压力调定极限P1(kgf/cm )
160 320 均压槽宽度 b(cm) 0.05
22.内泄漏量Qnx
0.143
泄漏量Qnx(L/Min)
配合长度 均压槽数Z L(cm) 4 7
红底色 输入参数
3 2
导阀前腔压力
[P2Q](kgf/cm2) [P1Q](kgf/cm2) (kgf/cm 有温 度等条件限制)
重力加速度 2
/s)
/s)
g(cm/s )
阻尼孔长度 l0(mm)
274.0911997
300
0.0008995
0.235
26
980
8
/s),取26ml/s
a0,阻尼孔面积,a0=π d02/4(cm2)
内泄漏量Qnx≤150ml/min
3
油液重度γ (kgf/cm 有 温度等条件限制) 0 油液重度γ (kgf/cm 有 温度等条件限制) 0.0008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