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型生态园林在湿地公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城市湿地公园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意义

城市湿地公园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意义

观美化和 生态 效益。城 市湿地在保护生 物多样 性 , 维持 淡
水 资 源 , 化 洪 水 , 节 气 候 , 解 污 染 物 和 为人 类 提 供 生 均 调 降 产 、 活 资 源 , 展 城 市 旅 游 业 诸 方面 都 发 挥 了重 要 作 用 。 生 发 城 市 湿 地 的 这 些 重 要 功 能 和 价 值 一 直 是 人 类 社 会 发 展 和 城市 文明进步的物质和环 境基础 , 进一 步归纳为 以下 6 可

1 城 市 湿 地 公 园的 六 大 功 能
湿 地 拥 有 巨大 的 生态 功 能 和 效 益 , 际 上 通 常 把 它 与 国 森 林 和 海 洋 并 称 为 全 球 三 大 生 态 系 统 , 分 体 现 了湿 地 生 充 态 系 统 的重 要 性 。 尤 其 是 与 人 类 家 园 密切 相 关 的 城 市 湿 地 , 但 具 有 丰 富 的 资 源 , 具 有 巨大 的环 境 调 节 功 能 、 不 还 景
_m L坛 风论 A 景 F o r 厨 u 林
湿 地 公 园 的社 会 、 济 和 生态 意 义 经
n c ne o i t n akt o iy c n mya d Eoo y i a c fCt Wel d P r o S c t,Eo o n c l i f y a e g
e e g — a i n n i n n—r n l s c t i s mme p T e c weln e k i te o b h x mpe o r t t g a d n ry s vn a d e v o me tfe dy o i y s u g r i e d u . h .  ̄ t d p r s r t e te e a l p oe i n a i d f cn

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下的湿地公园建设

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下的湿地公园建设

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下的湿地公园建设摘要:湿地公园的出现为湿地资源保护带来了全新的模式,它成为国家保护湿地资源的一种重要手段。

发展建设湿地公园是落实国家湿地分级分类保护管理策略的一项具体措施,也是当前资源破坏严重的形势下,解决湿地保护的一种有效的途径。

因此,我们应该调动全社会参与保护湿地,加强湿地公园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美好家园。

关键词:湿地公园;生态保护;建设策略引言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的自然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的“肾”,为人类生产、生活与休闲提供多种资源,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

我国在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同时,还积极在不具备建设自然保护区的区域建设湿地公园,湿地公园是国家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栖息地以及湿地多用途管理区等共同构成了湿地保护管理体系,为湿地的保护开发以及合理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湿地公园的含义和性质定位1、湿地公园的含义湿地景观是由湿地人类文化圈和湿地自然生物圈相互作用形成的,主要是指湿地风景名胜区和湿地自然保护区。

湿地自然保护区是指湿地自然性较强、科学价值较高其核心区通常处于绝对保护状态的区域。

湿地公园景观是在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的基础上,满足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前提下,利用湿地资源优势,挖掘区域湿地文化,在湿地保育区以外建设的具有生态性、艺术性以及社会文化性,适宜公众游览的以湿地为主题的游憩空间。

2、湿地公园的性质定位湿地公园作为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一种新模式,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已取得成功经验,并得到广泛赞誉和认可。

湿地公园既不是自然保护区,也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城市公园,自然保护区更注重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普通公园则关注休闲游憩和向大众开放。

它是兼有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教育功能的湿地景观区域,是保护区与公园的复合体。

湿地公园的建设是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也是湿地保护和保育理论的实践成果,集中体现了湿地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具备主题性、自然性和生态性。

重庆市节约型园林建设特点分析

重庆市节约型园林建设特点分析

重庆市节约型园林建设特点分析摘要围绕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评价标准对节约型园林建设的要求,分析重庆市节约型园林建设的雨洪利用、中水利用、透水铺装和基址资源保护4个方面的特点,以期为节约型园林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建设特点;地形;基址资源;重庆中图分类号 s7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1-0191-02节约型园林从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运营等环节进行生态园林城市建设,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先进的技术措施,充分体现生态园林城市园林建设节地、节水、节能和使用环境友好材料等特点,用节约和可持续的理念和生态科学知识进行园林绿化,营建生态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之和谐。

通过节约型园林建设,构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园林城市,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消耗,因地制宜地营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园林景观,促进城市进步与自然和谐发展,维护生物多样性[1-3]。

重庆市正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评价标准中对节约型园林建设提出了相应的指标要求。

笔者从雨洪利用、中水利用、透水铺装和基址资源保护4个方面浅析重庆节约型园林的特点,以为节约型园林建设提供参考。

1 重庆市园林建设概述重庆市主城区主要集中在长江和嘉陵江交汇的丘陵地带,山水相依,风景独特,各类建筑依山傍水,错落有致,素以“山城”、“江城”著称于世。

山水连绵、起伏有致、立体感和层次感极强是其突出的特点,在这样的区域进行园林建设势必遇到土方挖填、场地平整、护坡堡坎固定等情况。

重庆市园林绿化建设及景观营造具有特殊性和针对性,把节约型园林建设理念引入重庆市的园林绿化建设中,特别是在规划和设计阶段,注重地形的利用、植物的选择和垂直绿化的应用,避免大规模的土地平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约建设资金、材料和能源。

因此,依据山、水、城的自然生态格局,充分利用和改造地形地貌,优化绿地空间结构是重庆市园林建设的一大特色。

其中,依托地形地貌改造,建设节水型园林便成为一大特点,其可以从雨洪利用、中水和自然水利用、透水铺装3个方面进行分析。

探讨城市森林湿地公园生态建设——以东营市广利河森林湿地公园为例

探讨城市森林湿地公园生态建设——以东营市广利河森林湿地公园为例

园林景观yuan lin jing guan38探讨城市森林湿地公园生态建设——以东营市广利河森林湿地公园为例◎秦丽君 刘学文 侯广华摘要:森林湿地公园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能够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场地,更可以起到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以及调节气候的作用。

因此,森林湿地公园具有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的双重功能,它有其自身特殊的建设管理方式。

关键词:城市森林湿地;生态公园;园林建设公园是城市森林的主体,其生态服务能力对整个城市森林的生态效应及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

湿地公园是以湿地环境为主体的公园,具有湿地特有的生态环境和多样的景观形式,湿地公园有着湿地保护、文教科普、科学研究、生态旅游的功能。

森林湿地公园除了具有以上功能外,是以结合森林绿地的形式,为市民提供休闲游憩场地的公园。

东营市广利河森林湿地公园是集森林与湿地相结合的城市公园,为市民提供了森林和湿地生态多样性的景观,其生态作用和景观意义十分显著。

一、东营市广利河森林湿地公园基本情况东营市广利河森林湿地公园位于东营市东西城之间,园区总面积309万平方米,项目投资约70650万元,苗木以杨树、柳树、榆树、槐树等乡土树种为主,打造了以大绿地景观为主的芳香森林、学知森林、童真森林、迷幻森林和硕果森林,建设了供游人休憩的阳光草坪,以观花为主的17万m2的樱花谷和12万m2的海棠花溪,是以实现了生态湿地、城市绿地、森林观光、运动休闲等多项功能综合于一体的大型城市森林湿地公园。

符合东营市中心城“大空间、大绿地、大水面、大湿地”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定位并成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核心景观区,还成了生态保育、空气净化、水土保持的城市生态绿化中心。

在充分利用原有植被资源的基础上,形成5大类、38个小分类的森林植被系统,新增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打造了“城市绿肺”。

改造并建设打造了各具特点的空间区域,不仅为市民游客提供了游憩的空间场所更成了市民健身休闲区。

湿地公园管理服务方案

湿地公园管理服务方案

城市湿地公园管理服务方案城市湿地公园管理服务方案总论:湿地公园的建设是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也是湿地保护和保育理论的实践成果,湿地公园应该保持该区域的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并趋近于自然景观状态,维持系统内部不同动植物种的生态平衡和种群协调发展,并在尽量不破坏湿地自然栖息地的基础上建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最终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现在的湿地公园加强了人文景观和与之相匹配的旅游设施,各地尽力开发本地资源。

湿地和人的肾一样,可以很好的净化大气,河流和一些难以净化的污染。

为了积极配合肥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肥城城市湿地公园打造成独具特色的郊游公园,特别制定本方案。

1 / 691/69页城市湿地公园管理服务方案一、肥城城市湿地公园简介2 / 69肥城城市湿地公园位于肥城县城北新城中心腹地,占地面积1800亩、水域面积780亩。

公园包括肥城花谷、生态湿地、水舞倾城、休闲乐居等四个主题,拥有在水一方、青纱翠岸、临峰映月、山林野趣等特色八景,将于2016年春节前完成主体工程,2016年5月前全面竣工投用。

公园集旅游性、生态性、主题性为一体,将成为肥城的城市“会客厅”,为肥城打造城市特色、传播城市魅力、带动城市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市民“吹吹风、看看水、想安静、想放松”的好去处。

肥城县按照“全域生态化、全域景区化”的思路,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公园绿地。

肥城城市湿地公园是肥城县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景观建设,营造多样化绿化景观特征,结合“绿海明珠、百园之市”工程打造的特色景观。

公园以黑龙滩水库为水源,建成后将组成纵横交错的水网系统,园内奇峰罗列,展现出山水相融的绿化景观。

“肥城城市湿地公园的设计主题为‘仁者乐山,寿者乐水’。

在设计中充分保留和雕琢了肥城美好的山水资源,将古朴的肥城文化元素与现代简洁的设计风格融入其中,呈现出一幅象征新时期肥城生活风貌的山水画卷。

探索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景观的应用

探索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景观的应用

探索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景观的应用
湿地景观是指通过模拟、营造湿地的生境环境,将湿地风貌和生态系统引入园林景观设计中,以达到美化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增强人与自然的互动等目的。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景观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将从湿地景观的美化作用、生态价值和人文意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湿地景观在美化环境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

湿地景观丰富多样的水生植物和独特的水景效果让人们感到愉悦和放松。

在城市中的人工湿地公园中,可以种植睡莲、荷花等水生植物,配以喷泉、溪流等水景元素,营造出一片清新、宜人的湿地景观。

湿地景观还可以通过引入湖泊、水道等水体景观,增加城市的水源,并解决雨水排放和污水处理等问题,提高城市生活质量。

湿地景观在生态价值方面的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湿地是一种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通过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湿地景观,可以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提供鸟类栖息地和迁徙站点,增加蝴蝶、昆虫等昆虫种群,提供蜜源和花粉源等。

湿地景观可以净化水质,吸收有害物质,并降低洪水风险,改善生态环境。

湿地景观还具有重要的人文意义。

湿地景观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的场所,让人们能够与大自然互动和享受自然美景。

在湿地公园中,人们可以进行休闲娱乐活动,如散步、野餐、观鸟等,体验大自然的魅力和宁静。

湿地景观还可以传承和展示传统文化,如中国的荷花文化和荷塘文化,让人们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水循环处理与园林景观的融合——以郑州市郑东新区人工湿地公园为例

水循环处理与园林景观的融合——以郑州市郑东新区人工湿地公园为例
等。
湿地具有物质生产、 大气组分调节 、 水分调节、 净化、 提供动物栖息地 、调节局部小气候等多种功
能 ,特别 是湿地 能够 分解 、净化 环境 物 ,起 到 “ 排
( 3)温室 主 要 是解 决 水 生植 物 的过 冬 及来 年 春季 种 苗培育 问题 。
毒” “ 、 解毒” 的功能, 因此被人们喻为 “ 地球之肾” 。 而人工湿地公 园就是充分利用湿地 中有相 当一部 分的水生植物 ( 包括挺水性 、浮水性和沉水性的植 物) ,具有很强的清除毒物的能力 ,是毒物 的克星。 据测定,在湿地植物组织内富集的重金属浓度 比周 围水中的浓度高出 l 0万倍 以上。正 因为如此 ,人 们 常常利用湿地植物 的这一 生态功 能来 净化污染 物 中的病毒 ,有效 的清除了污水 中的 “ 毒素” ,达
中图分类号 :S7 1 3 . 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 — 6 0( 0 1 4 0 1 — 3 0 3 2 3 2 1 )0 — 0 7 0
水是城市的灵魂 ,大到一个城市或新城区,小 到一个公 园或居住区,其规划设计 , 都会或多或少 融入水的元素。
1人 工湿地 公 园建设 背 景
到净化水 质 的 目的 。
32 人 工湿地 系统 的组成 .
( 给排水管线和配 电系统是湿地与 中心湖 4) 之间及湿地各池之间给水连接 、 水体循环等服务配 套 设施 。
33 人 工湿地 公 园水循 环处 理过 程 .
为基”的规划设计理念 。 金水 河 、 熊儿河、 七里河、 东风渠穿越郑东新区并在交汇 , 人工运河,规划 和 的龙湖、 龙子湖 , 构成了郑东新 区独特的生态水系。 水 资源的开发利 用是郑 东新 区实施 “ 域靓 水 城”建设的重要 内容。根据 “ 团式”开发的概念 , 组 城市基础设施分 区建设 ,相继完成了如意湖、如意 河( 部分 ) 昆丽河的开挖 ,形成了绿树成荫 、河 和 流湖泊相映、碧波荡漾 ,富有魅力和特色的现代化

生态·绿肺——简述苏州三角嘴湿地公园工程生态元素运用

生态·绿肺——简述苏州三角嘴湿地公园工程生态元素运用

苇荡 , 种植 江 南水 生作 物 , 如 芡实 、 茭白、 菱角等“ 水 八仙 ” , 水 稻等 江 南农 业 特 色 景 观 , 同时 也 会适 当配 建 一些 设 施 , 如 步
行道 、 木栈 道 、 茶 室等 , 体 现人 与 自然 的和谐 共处 。同时 , 将 大
防护 林 带 , 同时疏 通水 系 , 种 植 层次 丰 富 的树 木 和水 生植 物 。
2 . 2 绿 格 网箱 、 杉 木 桩 生 态型 驳 岸 的 应 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角 嘴 湿地 公 园景 观工 程 2 0 1 0 年 基 本竣 工 ,成 为 了苏 州 中
心城 区 的重要 “ 绿肺” 之一 。
面积 。
不仅 如 此 , 多 年来 当地 村 庄里 的生 活污 水 , 鱼 塘 养 殖 造 成 的水体 富 营养化 , 共 同导 致水 质 污染 严 重 。 按 照规 划要 求 , 三角 嘴 湿地 公 园建设 的首要 目的是 重建 生态 系 统 , 逐步 修 复 生 态 系统 , 使 此地 能 充分 发挥 湿地 净 化水 体 、 保 护动 物 、 蓄 洪 排涝 等综 合 生态效 益 。 湿 地公 园项 目建设 利用 鱼塘 、 菜地 、 废弃 荒地 , 构 筑绿 色
被稀 少 而杂 乱 , 环境卫 生 和景观 质量 都 较差 。
有 河道 基本 保 留 , 甚 至局 部地块 基 本保 持原状 。 排 水过后 , 将 淤 泥进 行 晾 晒 ,之后 按 1 : 4与外进 土 方搅 拌 用 于土 方造 型 ,
还有 部 分淤 泥直 接放置 在将 种植 水生植 物 的浅滩 处 。 这种 做
关键 词 : 生态; 湿地 ; 绿格 网箱驳岸 ; 透水 园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约型生态园林在湿地公园的应用
摘要:从当前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出发, 提出节约型园林绿化是园林事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分析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内涵与特征, 在借鉴国内外成功实践与先进理论的基础上, 从规划设计的层面
提出了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地建设的生态策略,本文主要从节约型生
态园林的本义、设计理念、结合成功案例叙述,分析了湿地公园对城市的作用。

关键词:节约型湿地公园理论
abstrac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serious situation of resources shortage, put forward a conservation-oriented landscape i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garden industr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of the economical landscape and features, on the basis of the experience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uccessful practice and advanced theory, put forward the ecological strateg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nservation-oriented landscape from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level,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conservation-oriented ecological garden, design concept, combined with the successful case description,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the city wetland park.
keywords: saving, wetland park, theory
中图分类号:b845.65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1、引言
生态,是自然事物的生命状态。

它虽然不一定显现为具体的形象,但却为自然提供了本质规定。

景观,它既是自然生命本身的外化形式,又必然是为人的感官而显现的“景”和“观”。

它是自然生命为人的视知觉呈现的外在形象。

环境,它是自然对人的环绕,是以人为中心所形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境域,具有鲜明的为人所用的属性。

通过解读我们明白了:生态讲自然的体,景观讲自然的象,环境强调自然的用,它们分别在自然本质之真、自然现象之美、自然实用之善三个层面言说了自然。

我们的南湖湿地概念性绿化规划就是要三者的“融合”,相辅相成。

终于我们找到了这次设计的概念。

2、湿地保护开发的先进经验:--“生态设计”与“最小干预”理念
van der ryn cowan提出了“生态设计”的定义: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

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应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削,保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多类型的复合生境是生态设计的基本条件。

与自然合作的生态设计是要尊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就是保护和
维护乡土生物和生境的多样性。

生态设计重视人类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摒弃了掠夺式开发的弊端,达到人与自然共生的理想。

生态设计将“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从分尊重自然肌理,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

3r原则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但是循环经济不是简单的通过循环利用实现废弃物资源化,而是强调在优先减少资源消耗和减少生产的基础上综合运用3r原理。

湿地是重要的自然生态环境类型之一,因此,在对湿地进行保护开发规划的时候,我们要遵循“生态设计”的理念,以最小的建设干预实现各类型服务功能。

3、湿地保护开发案例分析:太湖湿地公园――江南水乡田园风光
太湖湿地公园位于高新区西部镇湖街道的游湖地区,离苏州太湖仅l公里,总面积4.6平方公里,一期范围约2.3平方公里。

湿地公园的规划特点是以场地内自然环境、人文地理、城市发展与因素为基础的圈层发展模式,即内圈以生态完善的湿地为核心区,中部为服务、休闲、展览、新农村产业等功能区,外圈为湿地公园协调区。

湿地公园的功能定位是集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度假休闲、旅游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根据承载的不同功能和比较优势,合理划分功能区,规划了水乡游赏休闲区、湿地生态培育区、湿地渔业体验区、湿地生态休息地、湿地展示区、湿地保护区、湿地生态
科教基地,形成特色突出、分工明确的七大功能区。

湿地公园的地理特色是在现状鱼塘基础上,通过整合、修复、补充,表达了太湖特有的渔文化、刺绣文化、田园文化。

规划中提出大地景观艺术化等设想,勾画了芦白稻黄、桑青水碧、竹翠桃艳、鹭舞燕翔、蛙鸣鱼跃的生态湿地景象,更大的发挥湿地公园与环太湖生态旅游带紧密相联的优势,促进高新区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快速发展。

4、湿地公园对城市的作用
4.1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城市湿地公园是纳入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范围的天然湿地,它对城市绿地系统的多样化、城市表现元素的丰富化、城市建设的一体化起到很大的作用。

湿地公园的建设是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也是湿地保护和保育理论的实践成果。

4.2对城市环境影响的作用
湿地的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维护、调节河川径流和气候等方面。

一是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

二是调蓄径流洪水,补充地下水。

三是调节区域气候和固定二氧化碳。

城市湿地公园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大气调节功能、净化功能、调节局部小气候功能。

城市湿地公园主要坐落于城市的郊区,湿地内丰富的植物群落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并放出氧气。

湿地中的一些植物还具有吸收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功能,能有效调节大气组分。

湿地能吸收空气中粉尘及携带的各种细菌,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另外,湿地堆积物具有很大的吸附能力,通过沼泽能吸附
污水或含重金属的工业废水中的金属离子和有害成分。

当含有毒物和杂质(农药、生活污水和工业排放物)的流水经过湿地时流速减慢,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排除,从而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湿地水分通过蒸发成为水蒸气,然后又以降水的形式降到周围地区,保持当地的湿度和降雨量。

4.3对公众生活质量改善的作用
环境是生活质量的重要因子,它既是目标,又是手段。

即可以推动生活质量的提高,又可以从反面使生活质量大打折扣,环境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影响着人们的主观感受。

许多国家都将环境质量的改善作为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

城市湿地公园属于城市公共绿化,绿化是组成居住生态环境必不可少的因素,在居住环境生态系统中起重要作用,对公众生活质量的改善担负着重要的功能。

从改善人居环境来看,人类的天性,一是追求景观的多样性;二是天生具有亲水性。

我国古代《诗经》中许多诗句,例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描述的是只有沼泽与河流交织的湿地才可能呈现的美境。

而古代绍兴的王曦之邀众文人行修禊之礼、曲水流觞,可算是文化人欣赏水流的最高境界了。

所以凡是有水景观的城市,就是有魅力的城市。

独特、优良的水景观是城市经济发展、旅游振兴的王牌,是吸引外部投资的台阶,也是改善人居环境的抓手。

有许多房地产项目,都打水景观的牌子,没有水,也要造出一个水景观来。

绍兴是举世闻名的水乡城市,有众多
的水景观资源,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因而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合理利用,无论是对绍兴旅游业的发展,还是对绍兴经济社会发展都会起到促进作用。

5、结语
当然,建立湿地公园,仅仅是走出了城市水环境保护利用和促进其生态健康化的第一步,我们更需要在制定科学的保护和利用规划上花精力,更需要在合理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上下功夫,更需要建立严格的规划审批制度抓落实。

实践已证明:充分认识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采取实际行动,将会使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成为非常优美的生态场所,成为众多水乡城镇最靓丽的风景区和旅游区。

尤其是通过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申报和规划建设,将会使所在城市获得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动力,并在构造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进一步奠定扎实的基础。

同时,城市湿地公园自身也将成为全国同类湿地的保护和利用的
参考文献:
[1]刘占臣、李栋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创建生态园林城市ea.
[2]王艳,代保清,徐妍.生态园林城
[3]刘纯青. 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要求全国开展节约型园林绿化工作[ j ]. 园林科技, 2006 (4)1 - 5.
[4]聂磊. 关于建设节约型园林技术体系的研究[ j ]. 广东园林, 2007 (4) : 64 - 68.
[5] 朱庆华. 生态城市与城市绿化[ j ]. 林业调查规划, 2009,
27 (2) 93 - 97. [ 4 ]袁镔. 注重技术、讲究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